Exhibition information

展覽資訊

提供全國各地展覽活動相關資訊的平台。這個平台匯集了來自不同領域的展覽活動,包括藝術、文化、科技、商業等多個領域。無論您對哪個領域有興趣,整合全國展覽資訊都可以幫助您找到適合您的展覽活動。

音樂

Music

READ MORE +

戲劇

Theater

READ MORE +

舞蹈

Dance

READ MORE +

親子

Family

READ MORE +

獨立音樂

Indie Music

READ MORE +

展覽

Exhibition

READ MORE +

講座

Lecture

READ MORE +

電影

Film

READ MORE +

綜藝

Variety

READ MORE +

競賽

Competition

READ MORE +

徵選

Auditions

READ MORE +

其他

Other

READ MORE +

| | 主辦單位 臺中市大墩文化中心

第25屆臺灣國際藝術協會2025美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臺灣國際藝術協會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在前輩藝術家的引導傳承與後進者的突破創新下,不斷激發創作能量,開拓了繽紛多采的藝術天地,「全國性美展」在臺灣藝壇上已經成為具指標性的重要展覽。 每年公開徵件部分吸引全臺各地共500餘位的藝術好手送件,都是一時之選的頂尖佳作,與會員作品一同展出,分為油彩、彩墨、水彩3個部別,各部作品形式多元,一方面鼓勵會員創作,彼此觀摩,以增進畫藝。一方面積極籌措獎金,辦理徵件展,獎掖繪畫後進,使藝術文化獲得傳承、深耕與發揚的效果。

| | 主辦單位 臺中市大墩文化中心

穿透明日的靈光-SDGs永續藝術系列特展《聲紋風景》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曾偉豪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曾偉豪的創作基於對聲音的探索與研究,將無形的能量轉化為可視、可感,並以另類的方式啟動能源,完成聲音互動裝置,在遊戲中誘發關於自然與能源的反思,超越了對於聲音、身體、科技與互動的探索,體現屬於這個時代藝術樣貌的一種表達方式。 《聲紋風景》集結藝術家以自然為發想的聲音裝置作品展出,綜合聽覺、視覺、觸覺進行環境的對話,作品以油墨、鉛筆、身體作為導電介質,形成或啟動聲響。藝術家透過採集自各處的生態環境聲響,在科技性的參與行為中召喚觀者潛在的感性記憶,讓每個人互動過程的想像融入環境,與自然和諧共振。

| | 主辦單位 臺中市大墩文化中心

墨餘達渾:旱蓮書會會員書法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旱蓮書會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墨餘達渾」以「摸魚打混」為諧音,提倡在繁忙中尋得喘息,於筆墨間找回樂趣。展覽以「茶」為題,邀請參展者隨性揮毫,將書法化為當代生活中自然流淌的情感出口,作品涵蓋傳統與自由書寫,展現書藝的多元樣貌,邀您一同在墨香茶韻中細細品味。

| | 主辦單位 臺中市大墩文化中心

劉克倫手捏陶個展 陶學之路-可能性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劉克倫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劉克倫純手捏陶創作,沒有用到拉坏機或其他器械,在不斷的捏塑中,將細泥與粗沙分別漸層的分佈在厚度的裡外,塑性很好,陶土在手上可以自由變形,在創作上也能表現出時間在自然界留下的美感。作品造型或扭或斜,樹頭、竹子的自然裂紋常被觀者誤以為是真的。這次展出作品涵蓋茶具、盆景、花器、夜燈、模擬山水等。

| | 主辦單位 臺中市大墩文化中心

台中市工藝師首發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台中市工藝師聯誼會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臺中市文化局至113年授證11位「臺中市工藝師」,其中由陳金旺、陳文濱、黃吉正、陳清輝、陳永興、何堂立、陳如萍、余美玲等八位工藝師共同發起成立「臺中市工藝師聯誼會」,期望透過聯誼與交流,推廣工藝文化,深化創作理念,並促進技藝傳承與發展。為了展現臺中工藝的豐富內涵與當代工藝的多元面貌,聯誼會特別舉辦首場展覽,作品涵蓋陶瓷、金屬、漆藝、纖維等不同媒材,充分展現工藝師們對材質的駕馭能力與獨特創作風格。本次展覽不僅是工藝師技藝成果的展示,更是臺中工藝文化推廣的重要里程碑,透過作品的呈現,讓大眾更深入理解臺中工藝的價值與魅力,並進一步促進傳統與創新的對話與交流。

| | 主辦單位 臺中市大墩文化中心

心之所相-郭國相創作個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郭國相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心之所相》的「相」,取自藝術家的名字,既是凝視,也是心靈的投影,更是內在生命歷程的映照與精神軌跡。這場展覽,是藝術家郭國相對自身創作旅程的回望與凝視:透過不同階段的作品,呈現思索、轉化與昇華的軌跡。於藝術家郭國相而言,創作是精神與心境幻化的凝態,是信念的實踐與映照,亦是在堅持中鍛造靈魂的光芒。當「相」既是名字、也是願望,每件作品便如一面映照心靈的鏡,成為個人內在安穩而堅定的所在。願這場展覽,成為藝術家與觀者之間的心靈交會,在每一件雕塑作品中,看見心之所向,亦能觀想心之所相。

| | 主辦單位 臺中市大墩文化中心

陳瑞瑚-刀彩躍趣油畫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陳瑞瑚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陳瑞瑚曾於國立國父紀念館、中正紀念堂、高雄市立美術館、全省各文化局及國內外等地個展527次,並於全國美展、省展及各大展獲得多次的獎項肯定,他以油彩單畫刀技法所呈現的風物、人文景緻始終走在尖端,他對藝術的認知及投入,用畢生精力去實踐。

| | 主辦單位 臺中市大墩文化中心

曙光-心與手的相遇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林冬吟;郝先誠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展覽「曙光—心與手的相遇」呈現創作者林冬吟與其學生郝先誠十五年來獨特的師生情誼與豐碩的創作成果。這不僅是一場藝術的展覽,更是一段透過直覺與情感交流,跨越言語藩籬的心靈對話。 藝術工作者林冬吟在引導不擅口語表達的特殊兒郝先誠習畫的過程中,深刻體悟到走進他人內在世界的珍貴。最初,他們以「手貼著手」的方式,讓先誠感受筆觸的輕重緩急與線條變化,進而學習光影透視。先誠的作品以其奔放的色彩和真摯的筆觸,引領觀者進入他無語卻充滿生命力的內心世界。 本次聯展的獨到之處在於,並非將師生的作品分區展示,而是巧妙地將兩人以相同題材為靈感的創作並置呈現。林冬吟的作品往往將現實景觀轉化為詩意、非具象的幾何構成,融入冷調與複合媒材;而郝先誠則以絢麗的色彩、自由的線條和具象的描繪,展現他眼中的世界。 這種「同質異形」的展出方式,巧妙地呈現了具象與非具象、熱情與知性、奔放與沉澱之間的對話,引導觀者在強烈的對比中,感受兩位創作者獨特的藝術語彙。展覽作品涵蓋平面繪畫、複合媒材、文字書寫及照片影像等多種形式,期盼透過這場心靈交織的展覽,讓大眾更深入地理解這份特殊的師生連結,並從他們獨特的創作中汲取前行的力量與探索未知的勇氣,在浩瀚的人生旅途中,接收一則美麗的訊息。

| | 主辦單位 臺中市梧棲區公所

「2025梧棲老照片展覽-兒時記趣系列」活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入選者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在快速變遷的現代社會中,童年記憶隨著時光流逝,常常被忽略,無數珍貴的歷史照片成為了承載回憶的重要載體,特別是反映兒時生活的照片,更是勾起人們對過往童年記憶的深刻情感。為回顧及保存民眾的成長足跡,展示兒時的純真與童趣,特辦理梧棲區兒時記趣老照片募集及展覽活動,讓未來世代了解我們的歷史,加深民眾對在地歷史、社會文化、生活習俗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 | 主辦單位 桃園市政府藝文設施管理中心

世界音樂在A8《徐徐島聲・來自沖繩》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桃園市政府藝文設施管理中心

其他單位: (指導)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本展《徐徐島聲・來自沖繩》帶您走進音樂島嶼的時光之旅,從古老神歌、宮廷雅樂、戰後罐頭三線民謠到當代搖滾創作,細聽沖繩在歷史變遷中透過音樂訴說的情感、文化與身份記憶,在熟悉與新聲之間,感受島嶼流動的聲音風景。

| | 主辦單位 花蓮縣文化局

花現:2025臺灣工藝季花蓮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林清進Roi't

協辦單位: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花蓮縣吉安鄉公所

「花現:2025臺灣工藝季花蓮展」,聚焦於這片多元族群與自然交融的場域,從竹材、香蕉絲、苧麻、輪傘草、月桃、黃藤等永續編織材料,到當代材質運用、品牌的創新設計,回收媒材與實驗創作,展現編織工藝在生活、文化、產業、環境永續間的流動與蛻變。 本展以「技藝傳承」、「品牌創新」、「當代實驗」三大主題,邀集超過30位創作者,呈現花蓮編織工藝的當代樣貌與文化底蘊。「技藝傳承」述說創作者的生命故事,從青年到耆老,透過自然媒質,深入探索工藝脈絡與文化歷史中的智慧與傳承。其中,有藉由復織傳統服飾找回文化根基的溫馨故事,有堅持一輩子身體力行編織的耆老,也有七十歲才開始編織的長者,以及三代同堂共同創作、師徒相傳的動人故事,更有年輕時便追尋獵人腳步研究環境與採集知識的文化實踐者。

|

支持台灣古典藝術基礎教育聯展 高雄特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黃光男、何文杞等人

其他單位: (指導)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這次展覽在整體規劃上含括動態與靜態的展現,動態部分包 含開幕式與閉幕式時辦理感恩音樂會,是由古典舞蹈家與古典音樂家共同合作的演出型式,希望帶給來賓們美好的古典藝術饗宴。 靜態則是邀請全臺知名藝術家:黃光男、何文杞、黃信鎔、李秀芳、劉銘侮、吳夏雄、張兆榮、陳世憲、黃枝文、鄭勝揚、王東華、楊其芳、林宏南、林晉豪等。 展出工藝品:臺華窯,展出收藏家:吳國禎等,特別展出:「一代醫人」杜聰明博士墨寶、銅像與印章等文物。「阿里山活字典」「阿里山人瑞」陳清祥老師繪畫。高溫超導先驅——朱經武院士也是台灣綜合大學系統首任總校長的理念「教育是國力基礎,需要全體社會的支持與配合。」等相關資料。歡迎民眾前往觀展。

目前在第12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