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

臺北 新北 桃園 臺中 臺南 高雄 新竹 苗栗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屏東 宜蘭 花蓮 臺東 澎湖 金門

| | 主辦單位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科博館《古代人說故事》南屯山仔腳遺址出土的鐵刀首亮相!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想要了解東海岸舊石器時代八仙洞,新石器時代的卑南、麒麟文化及中部大坌坑、牛罵頭、大馬璘、營埔及番仔園文化嗎?科博館更新常設展區,推出《古代人說故事》,展覽內容生動活潑,並以動畫影像剪輯及多媒體互動方式呈現,除了認識歷史課本寫的考古學是什麼外,更能讓您親身體驗臺灣古代人的生活方式! 目前中部地區是臺灣考古學研究的重心之一,近二十年來考古工作者在各地獲得豐碩的挖掘成果,因此科博館決定依據最新考古發掘資料,更新該常設展區,除了展示臺中安和遺址發現栽種的稻米、母與子、戴鯊魚牙玉飾的青年及南屯山仔腳出土完整的鐵刀, 此外還有民間蒐藏家蔡坤玉先生提供一件澎湖海溝帶人工鋸痕的鹿角,結合張鈞翔博士澎湖原人的研究,證明19至45萬年前就有獵人到臺灣。歡迎民眾踴躍參觀!

魔幻琺瑯/七宝烧體驗課程

| | 主辦單位 築好玩藝

魔幻琺瑯/七宝烧體驗課程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築好玩藝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琺瑯工藝/Enamel Process 琺瑯器即金屬胎琺瑯器,是一種集金屬製作與琺瑯釉料加工處理為一體的複合性工藝製品。它既具備金屬貴重、堅固的特點,又具備琺瑯釉料晶瑩、光滑及適用於裝飾的特點。 依據金屬胎琺瑯器在金屬加工工藝和琺瑯釉料具體處理方法上的不同,一般可將金屬胎琺瑯器分為畫琺瑯器、掐絲琺瑯器,透明琺瑯器,錘胎琺瑯器,鏨胎琺瑯器等幾個品種。 築好用〝玩藝〞來表達藝術的可親近性,所以用〝玩〞樂的創意態度來親近〝藝〞術,將人文藝術融入生活。 邀請您加築好玩藝Line好友LINE ID:@dto7895b ~連結網址 https://line.me/R/ti/p/%40dto7895b 可用Line主動私訊築好聯絡相關事宜。 陶藝、金屬工藝、琺瑯工藝、羊毛氈手工藝、織染拼布工藝、複合媒材工藝、多媒體數位視覺藝術,台南好玩旅遊新選項 歡迎蒞臨台南旅人『3人』以上預約專班課程,及企業團體學校社團預約活動課程,可設計專屬主題課程,課程作品可依您需求設計。 課程資訊→ https://www.facebook.com/pg/juhauwanyi/events/ 課程規劃以熟練工藝工法為目標,會有單日體驗跟期班課程設計!

臺南旅遊『玩』工『藝』

| | 主辦單位 築好玩藝

臺南旅遊『玩』工『藝』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築好玩藝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手作輕旅行│臺南旅遊『玩』工『藝』 琺瑯& 金工 體驗課程, 築好玩藝 所有課程 小班教學(限額6人)1人也開課,手作設計 獨特體驗 ~輕旅遊的好趣處來 築好玩藝 玩工藝 與您共創最獨特的 台南旅遊 回憶伴手禮&紀念品。歡迎 旅人 .原鄉人 .機關 .團體 .學校 .社團 預約體驗:https://fb.com/book/juhauwanyi/ 築好玩藝 工作室v地址:臺南市東區崇德十街2號1樓(近 奇美博物館 Chimei Museum )工作室不對外開放,課程採 #預約制!!

科博館《奇幻自然》常設展

| | 主辦單位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科博館《奇幻自然》常設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迎來生命科學廳的華麗轉身,全新常設展《奇幻自然》即日起開幕,展區規劃5大主題,由科博館內近20名研究人員共同策劃,深入淺出呈現自然界的規則與奧祕。踏進展場首先映入眼簾是一件逾400歲的巨大臺灣雲杉標本,觀眾可在體驗區用嗅覺、觸覺感受它的氣味及紋理,還有身長近4公尺,可手動操作的機械魷魚,吸睛又酷炫。 《奇幻自然》常設展區位於生命科學廳地下1樓,展區面積253坪,從規劃評估、設計提案凝聚20名共同策展人、知名御匠設計公司及其合作團隊心血,歷經3年多溝通琢磨,才將它的前身《數與形》改頭換面。 《奇幻自然》包含5單元:〈哇自然!嗨科學〉、〈圓不圓:蛋科學〉、〈動一動:生物力學〉、〈追呀追:計算與行為〉、〈說故事:探索自然,發現科學〉,細緻介紹自然界的多樣性、形態、功能、行為和科學探究,觀眾可盡情探索琳瑯滿目的科學故事。 博物館常設展一般會展出10年至20年,拜科技所賜,如今學界每隔幾年就可能「發現新物種」或「建立新理論」,因此展示櫃特別設計成「前開式」,方便未來依據學術發現與時俱進、即時更新展品或標本,也能配合講座或導覽需求與觀眾互動。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生命科學廳1988年完工,由首任館長漢寶德邀請英籍設計師James Gardner設計、英國Beck & Politzer公司製作,以大自然的奧祕為主題,展示遠古生物到現代人類的精彩演化,深受大眾歡迎。當時《數與形》就有多種趣味互動裝置,搭配簡單易懂、延伸性數科概念,為無數人打開自然科學視野。

| | 主辦單位 中台世界博物館木雕分館

與覺同行——佛教藝術中的神奇寶貝


活動場次資訊: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 | 主辦單位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考古番仔園文化》特展


活動場次資訊: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心流之境-Kate Huang黃彥衡 台灣當代藝術創作展

| | 主辦單位 桃園機場第一航廈

心流之境-Kate Huang黃彥衡 台灣當代藝術創作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Kate Huang黃彥衡

協辦單位: 新東陽股份有限公司

贊助單位: 竹美山閣溫泉會館

其他單位: 右岱藝術策展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心流之境》FLOW Kate Huang 台灣當代藝術創作展 《心流之境》是台灣抽象藝術家 Kate Huang(b. 1987)以石膏為媒材的系列創作。 流動的顏料與石膏交錯,在固化前的片刻,混沌、迷離、豐沛,如同情感的層層交疊,也是當代人身份轉換間的縮影。 Artist CV │ 藝術家簡歷 Kate Huang │ 黃彥衡 b.1987, Taiwan|出生於1987年,台灣 Artist Bio │ 藝術家簡介 我成長於台灣新竹,擁有牙醫背景,也長年經營診所,但創作對我而言,從來不是逃避,而是一種延續。 從小受母親影響,藝術成了我表達情緒的方式。多年後重新拿起畫筆,讓那份沉澱已久的創作本能得以重新流動。我選擇石膏作為主要媒材,是因為它既來自醫療,也象徵包覆、修復與承接。創作讓我在理性與情感之間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位置。 Artist Statement │ 藝術家聲明 每一件作品,都是情緒與材質之間的對話。 我以石膏與玻璃為主要創作材料,探索「脆弱、包覆與重生」的主題。石膏是修復的,玻璃是易碎的;兩者的結合,建構一個堅強而脆弱的情緒空間。 情緒從不是深心中不可採集的波動,而是可以被觀看、可以被理解的形狀。 我喜歡這種矛盾的力量:我們渴望被看見,卻害怕太透明;我們想要保護自己,卻不願失去感受的能力。 石膏提醒我們,脆碎是可以被接住的,而非被隱藏。 在透明中保留光,在破裂中發現美。 【《心流之境》FLOW Kate Huang 台灣當代藝術創作展】 丨展覽時間丨2025/05/01~2025/08/31 丨展覽地點丨桃園機場第一航廈3F出境大廳北側 丨合作單位丨桃園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新東陽股份有限公司 丨策展單位丨右岱藝術 丨協辦單位丨竹美山閣溫泉會館 丨機場展覽、專業展覽規畫、展覽合作、媒體暨商品銷售窗口丨 策展人:徐予紅 0975-638759

蠟筆王 王建民-台灣蠟筆藝術之美

| | 主辦單位 臺北國際航空站

蠟筆王 王建民-台灣蠟筆藝術之美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蠟筆王 王建民

協辦單位: 新東陽股份有限公司

其他單位: 右岱藝術策展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丨展覽藝術家丨 王建民Jam-Min Wang (蠟筆王)又稱台灣蠟筆王,台灣知名蠟筆畫藝術家,獨創「板雕蠟彩」藝術,作品於海峽兩岸各地展覽,並將其蠟筆創作授權開發許多文創商品,號稱「蠟筆達人」,「台灣蠟筆藝術第一人」。 蠟筆王從事藝術創作,始終堅持以蠟筆藝術為創作核心,獨創「板雕蠟彩」藝術,並堅持以蠟筆藝術為創作核心,不斷創新繪畫技巧與畫風,在藝術界獨樹一格,引領風潮,獲得業界衆多肯定與好評,作品獲邀於台灣及海峽兩岸各地展出個展與聯展逾百餘次。 這次展出內容為蠟筆畫與鋼筆畫之延伸文創商品,有特色提袋,馬克杯,數位版畫,陶瓷藝術文鎮…等諸多品項,邀請您至現場一覽精彩! 【現 任】 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 講師 蘆洲林建生圖書館/ 講師 中華文創學會/ 常務理事 中華國際策展經紀交流協會/ 常務理事 台灣國際藝術家協會/ 常務理事 兒童藝術文教基金會/ 董事 【重要著作】 不可思議的蠟筆魔法書 (蠟筆畫技巧專書) 丨展覽時間丨2025/05~2025/08 丨展覽地點丨松山機場國際線2F出境大廳展區 丨指導單位丨臺北國際航空站、新東陽股份有限公司 丨策展單位丨右岱藝術 丨機場展覽、專業展覽規畫、展覽合作、媒體暨商品銷售窗口丨 策展人:徐予紅 0975-638759; (LINE ID:yuhung1108) Mail:uday.tpe@gmail.com

堆疊的風景—陳怡今蠟筆畫創作展

| | 主辦單位 苗栗縣苗北藝文中心

堆疊的風景—陳怡今蠟筆畫創作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苗栗縣苗北藝文中心

其他單位: 策展藝術家:陳怡今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繪畫是場⼼智活動,你無法忽視內在的感受就產出。」這是今今在⾃出版《創作筆記2:寫⽣》書中寫下的⼀句話。 2023 年起,今今深刻投⼊了⼀場四季⾵景寫⽣的計畫。這不僅是媒材研究練習,更像是⼀場⼼靈的修⾏。站在⾵景⾯前,今今每每感受到⾃⼰在浩瀚⼤⾃然⾯前的渺⼩與未知,這份⼼境促使我更深⼊地觀察、反思與表達。 今年,期望在展覽中擴展⾵景寫⽣的創作範疇與深度,探索更多⾵景與記憶、媒材間的關係。 每⼀次描繪,都是我與⾃然間⼼靈對話的具象化。我意識到,繪畫不僅限於「再現」曾經所⾒,⽽是透過創作來尋找新的視⾓和情感表達⽅式,是是⼀場內在情感與思考的交織。在原有創作的基礎上,我計劃透過尺幅的變化來轉換視⾓——縮⼩或放⼤、或延伸,以此引發新的創作體悟。在縮⼩尺幅時,需更注重筆觸的精緻與情感的凝練;⽽放⼤尺幅時,則需留意筆觸的層次、空間感的平衡與留⽩關係。 透過這次個展「堆疊的⾵景」呈現出今今對⾵景寫⽣的熱情,深刻體悟每個當下與探索繪畫的種種過程。讓觀者能在廣闊的⾵景中感受到⼀種開放的、無邊界的⾃然體感。希望藉此找到新的繪畫表達⽅式,近⽽對觀者的觀看⽅式產⽣影響,引發對⾵景與情感的⾃我反思。 「畫⾵景的我,越畫下去就越能了解⾃⼰。」今今

2025華山親子表藝節「心球漫遊」

| | 主辦單位 台灣文創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2025華山親子表藝節「心球漫遊」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自然而然劇團、紅鼻子劇團、福德隆劇場、軟綿尾巴組、字母人工作室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每顆星球都是一段生命旅程,讓我們一起踏入奇幻的戲劇世界, 學習經歷、勇氣、包容、珍惜和道別,勇敢面對旅途中的種種可能。 來場夏日遠足,在彼此的心球裡自在漫步吧! 5組團隊 x 24場演出 x 9場工作坊 6.15起,一系列親子工作坊搶先啟程! 7.18-7.20 自然而然劇團《大寶小寶轉圈圈Round and Round 》 7.24-7.27 紅鼻子馬戲團《貝斯伯的奇幻冒險》 8.02-8.03 福德隆劇場《蝴蝶大變!是變身的變》 8.09-8.10 軟綿尾巴組《文具店的實習魔女》 8.16-8.17 字母人工作室《遊心出發》 ▲ 華山親子表藝節:早鳥85折至6/05止 ▲ ▲ 所有節目主辦單位保留節目異動權,如有異動,以opentix資訊為主。 ▲ 購票請上(https://lihi.cc/4oKlP),更多節目詳細資訊請參考 OPENTIX 兩廳院文化生活。 ▲ 所有活動請上華山官網(https://www.huashan1914.com),或追蹤烏梅劇院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UMAYTHEATER)。

陳渝真鋼琴獨奏會

| | 主辦單位 燈角樂團

陳渝真鋼琴獨奏會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陳渝真

節目介紹 17歲的陳渝真,自幼學習鋼琴,現師事鍾曉青,多次代表桃園市,及臺北市參加全國學生音樂比賽並獲得佳績。近年來也曾在米蘭Piano Talents Competition、Windsor Piano Competition、西班牙VIPA Piano Competition均有優異的表現!2023年均以高分考取南藝大鋼琴組以及師大附中音樂班鋼琴主修,現在就讀師大附中音樂班。她希望藉由這次的音樂會分享喜愛的音樂給大家! 演出曲目 Bach:Prelude & Fugue Well Tempered Clavier BWV848,849 巴哈:〈平均律鋼琴曲集〉BWV 848、849 前奏與賦格 Beethoven:Piano Sonata No.21 in C major, Op.53 "Waldstein" 貝多芬:C大調鋼琴奏鳴曲,作品53《華德斯坦》 ———中場休息——— Chopin:Etude Op.10 No.1~12 蕭邦:練習曲,作品10(第1至第12首)

| | 主辦單位 中台世界博物館木雕分館

《覺中生智—小善的奇幻之旅》兒童劇


活動場次資訊: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長長路還很長」希巨・蘇飛藝術創作個展

| | 主辦單位 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長長路還很長」希巨・蘇飛藝術創作個展


活動場次資訊:

原民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簡稱原文發中心)今年度第一場主題展覽「長長路還很長」於6月20日下午兩點開幕,展出阿美族藝術家希巨.蘇飛(Siki Sufin)的木雕、影像等30餘件作品,同時也展出藝術家30多年來的創作歷程與脈絡年表。 希巨.蘇飛(Siki Sufin)阿美族人,25歲左右從都市返回都蘭部落,開始摸索與思考著讓自己可以長久留在部落的出路,不知不覺中投入藝術創作已30年,所創作的題材多半是以部落中的文化與故事為主軸延伸,創作形式有以漂流木雕刻的立體和平面作品,也有以身體行為藝術演出、古調歌謠吟唱、參與紀錄片拍攝等,再再地嘗試及深度挖掘部落的生命故事,營造與建立一個觀看原住民的新眼光。 多年生活創作在部落的希巨表示,藝術本身除了是導引人去追尋歷史、了解人生價值外,藝術也使人感悟自我的責任。作為一位創作者,其以象徵表現主義展現個人的創作風格,試著以簡單的、生活的、靈性的連結各題材,來表現部落人文藝術的深度,也持續將在地文化與歷史故事轉譯,形塑出一種屬於個人在地性的創作脈絡和質地。 策展人伊誕・巴瓦瓦隆說:本次以「長長路還很長」為題之展覽構思,特別從屏東禮納里開車至台東都蘭部落拜訪藝術家希巨.蘇飛(Siki Sufin)以探究藝術家創作歷程為軸線,透視藝術家如何藉由木雕、樂舞、錄像等跨域創作傳承部落文化,並提問自身關注的議題。在作品的展示上,則以個人創作脈絡為連結線引入藝術家的創作思維,探究其如何從自然素材漂流木為創作媒材,表現其傳統文化與價值,以及延伸出的圖像符碼等象徵意涵,進而歸納出藝術家希巨的創作視角、精神、方法與中心理念。 原發中心邱黃肇崇主任表示:希望藉由藝術家的創作歷程,呼應每一個人必須時時觀察社會的境遇,進而想到自己生命中的責任,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存在價值與意義。同時期待原住民族的藝術文化,被眾人欣賞、理解,成為臺灣社會

補天- 陳廷彰個展

| | 主辦單位 穎川畫廊

補天- 陳廷彰個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穎川畫廊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這次展覽「補天系列」延續以神話為基調並與生活中的觀察相互映照,將神話中對立統一的宇宙觀與日常所見,兩者雙向的交互成為貫穿陳廷彰創作的基礎,並以「內省式的看」為名,作為創作思想建構的一個基礎。 補天神話,廷彰將其視為人對自身缺憾的彌補與轉化。從「天何以有缺」為思考表達的起點,一則為物的本質,一則為成住壞空的自然現象。進而探討補天石所造成的災禍或失衡。對應在心理上,人對缺憾的彌補也有可能過度,或造成心中的另一個缺口,如人性中的慾壑難填。補天系列沿著創作中對立統一的思想核心,深觀人間中的幽微處境。 補天系列多用寥寥線條勾勒圖像,再將線條空出,以色或墨填滿線條之外的空間。將空間賦予主體感,而將對象當成空間或背景的向度處理,形式上常有一種圖地關係的混淆,但彼此其實並無主次。其核心是希望透過在創作中的實踐,將一種矛盾亦自然的想法滲透回生活。例如作品〈補天–漸〉不規則的色塊漫布整個水墨紙本,創造一種負空間的意象,但目的不是彰顯空間的存在,而是創造一種既和諧又矛盾的畫面── 既熟悉又陌生的日常經驗。 我們的觀看是隨著觀看經驗的消失與再發生組合起來的輪迴。我們的觀看有著不可思議的虛幻性,我們可能永遠難以界定當下的看,和觀看對象的真實,觀看的大部份實則充滿過去、回憶、與想像的填充。補天作品中看似碎片化的象徵元素,事實上也是一種對於觀者凝視的邀請。在持續流動的物理時間中,觀者若意識到被凝視的靜止畫面具有流動性──被激發的過去記憶與眼前所見融合時,那麼這些看似無關、矛盾的圖像元素將成為該經驗過程的具象化。 廷彰將現象的內在平衡機制,寄託在神話的想像中。在觀看此次個展的畫作時,我們常常下意識地執著於畫面的圖像,而忘卻空間的存在。於是廷彰刻意調轉兩者的關係,只描繪線條卻不填充對應顏色。在我們的生活裡,我們不也不經意地執著於特定事物,而忘了觀照自己的處境? 期許我們能回歸本心生活,找到心中的平衡點。

TW 愛與和平,青天白日滿地虹心球與攝影之旅-積吶虹光LEF

|

TW 愛與和平,青天白日滿地虹心球與攝影之旅-積吶虹光LEF


活動場次資訊:

在浩瀚的宇宙間,我捧著一顆顆「虹」心球,踏上一次次未知的展覽旅途,「虹」心球在空中輕盈漂浮,宛如一座通往遙遠邊境的時光大道,穿越了心靈最深處的邊界。 每當行走於不同維度的展間,感受到藝術、時間與空間的無常變化,如一陣清風拂過,將心靈堅固的堡壘吹散,放眼望去那白日下的「虹」心球竟成心中最柔軟的夢。 攝影鏡頭如一場永恆的夢,而藝術也早已超越了靜止的狀態,那如一次次與自己心靈相遇的化身,在鏡頭前試圖捕捉每一段與「虹」同行的旅程,無論走多遠,青天白日依然在頭頂守護,而光與彩的交織早已悄然融入每個角落,成為我與世界的永恆聯結。

|

極地氣墊水樂園-義大購物中心(假日限定)


活動場次資訊: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暗地飛行的雲霧|暮拉多元藝術空間

| | 主辦單位 暮拉多元藝術空間

暗地飛行的雲霧|暮拉多元藝術空間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暮拉多元藝術空間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暗地飛行的雲霧-似遠猶近的空間生成與轉折 藝術家如何透過作品再現眼前所見事物?這裡的事物包含著物體、因物體所引發的事件、事件所在的空間樣貌、空間當下的情境氛圍,以及氛圍所帶出相異於物理世界的時間與身體感。倘若要在這多層次的映射中尋找一個思考的起點,或許可從對「空間」的理解著手。 ▌暗地飛行的雲霧-似遠猶近的空間生成與轉折 展出|羅晟文、陳為榛、黃立穎、吳其錚 展期|2025.07.19 Sat. – 2025.08.31 Sun. 時間|10:30 – 19:00(Mon. – Sun.) 茶會|2025.07.20 Sun. 地點|暮拉多元藝術空間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國華街三段15號 ▌The Nebulae in Flight— The Becoming and Folding of Spaces that Seem Far and Yet Close|Artists LO, Sheng-Wen/ CHEN, Wei-Chen/HUANG, Li-Ying/WU, Chi-Cheng|Opening 2025.07.20 Sun.|Date 2025.07.19 Sun. – 2025.08.31 Sat.|10:30 – 19:00 (Mon. – Sun.)|Venue The Moolah Multi – Art Space|Address No. 15, Sec. 3, Guohua St., West Central Dist.,Tainan City 700, Taiwan (R.O.C.)

INSINUANTE若即-許心牧擊樂獨奏會

| | 主辦單位 會幕音樂家聯盟

INSINUANTE若即-許心牧擊樂獨奏會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許心牧等音樂家

贊助單位: 律動國際音樂、豪聲樂器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節目介紹 屢獲國際比賽獎項的新銳擊樂家許心牧,在旅美二年後首次回台以策展概念舉行以馬林巴琴與鐵琴和視覺創作融合的獨奏會。本場音樂會中選用了「探戈」作為整場音樂會的主軸,其中包括了由個人改編成木琴版本 - Richard Galliano 的Opale Concerto 首演,以及深受樂迷喜愛的 Piazzolla 經典探戈舞曲和「四季」組曲,用馬林巴琴獨特的語彙來詮釋「探戈」的動感與浪漫的風情。整場節目以精湛的獨奏技巧搭配擊樂、鋼琴以及弦樂五重奏,除了 Opale Concerto 的台灣首演外,還包括獨奏家所改編 Piazzolla 「四季」中的「冬」。本場節目也融入了許心牧個人的影像和燈光創作,給予觀眾在聽覺和視覺上的雙重衝擊,融合為一部開創性的的跨藝作品。 「INSINUANTE」在西班牙文中有著若即若離的暗示,以及曖昧的意涵,許心牧以音樂策展的概念揭示各種以探戈為主軸的作品,對應人與人之間多重的複雜面貌,用「音樂」來呈現 、 用「視覺」來帶領,這也是他音樂旅程中從多次獲得國際擊樂獎項、跨藝影像創作到美國琵琶第音樂院歸國,並即將邁入下一個階段的心境和體會。 演出人員: 擊樂獨奏|許心牧 木琴協奏|黃心妤 鋼琴|黎力綸 小提琴|連祐陞、陳沛梧 中提琴|廖晨享 大提琴|林秉陞 低音大提琴|陳棋睿 演出曲目 Alexej Gerassimez | Piazonore〈皮亞佐諾雷〉 A. Piazzolla | Histoire du Tango〈探戈的歷史〉 Richard Galiano | Opale Concerto〈歐泊石協奏曲) 製作人:林文琪 主辦單位|會幕音樂家聯盟 贊助單位|律動國際音樂、豪聲樂器

|

8月高雄市電影館|長短腳電影院-小雨蟲變變變


活動場次資訊: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未竟之事-張志達個展

| | 主辦單位 藝站跨藝社

未竟之事-張志達個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藝站 One Station

贊助單位: 組織營運贊助:國藝會、贊助單位:太平洋建設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時間:2025/7/26-8/16 開幕講座:7/26(六),13:00-14:00 講師:張志達創作分享 《未竟顯影》工作坊:14:30-16:00 萬一一與海山社區長輩 地點:藝站 One Station (香山車站前) https://www.facebook.com/HsinchuXiangshan 《未竟之事》 作品說明 在生活中尋找創作的靈感已是日常,《未竟之事》將未完成的建物透過空拍的視角壓縮成平面,並在影像中嵌入營造另一個平面圖,藉由光影的投射再次將影像轉換成立體的工地場景,為該主題疊加不同的空間創作脈絡,希冀提供觀看的嶄新視角,但無論視角如何轉換、圖像如何組構,建築工地終究是未完工的半成品,如同回憶中的「未竟之事」,徒留片段的場景即便一再回想,卻始終無法完成。 創作自述 René Magritte:「事物底下總有所隱藏,人們對隱藏的、無法看見的東西有著很大的興趣,總是想要探究這背後到底藏著什麼。」而表象隱藏的細節猶如Roland Barthes在《明室──攝影札記》提出第二義的刺點為「時間」:「當我探尋自己對某些相片的情感時,我以為我能夠去區分一個文化興趣領域(知面)以及偶而穿越其中的意外交錯,即刺點。現在我覺得還有另一種刺點,不是一個細節,沒有形,只有強度,它就是時間,是所思(此曾在),教人柔腸寸斷的激烈表現、純粹代表。」因此時間序列產生回憶,而回憶總是清晰又模糊,甚至錯置且倒敘。 就完形心理學「形與景」個體產生需求,自「景」中突顯成為「形」,需求一直未獲滿足,於是「形」無法退回「景」,阻礙完形的流動。 「形象和背景」無法流暢進行「接觸與退回」的過程產生斷裂,而過去未完成的經驗,當影像從背景中浮現時卻未被完結、未被覺知的情緒,存留在個人的心中徘徊,即形成「未竟之事」。 「未竟之事」不受時空的限制,這也是一再輪迴的原因。

2025孵劇場展演計畫-客語親子劇場《自私的巨人》

| | 主辦單位 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

2025孵劇場展演計畫-客語親子劇場《自私的巨人》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節目介紹 王爾德經典童話 ✕ 客語首演 ✕ 無獨有偶親子偶戲鉅作 當春天不再來臨,心愛花園被冰雪封印…… 是什麼,讓巨人的心再次融化? 無獨有偶劇團繼《快樂王子》後,再度改編英國文豪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筆下最融化人心的童話《自私的巨人》,推出全台首次【客語發音】親子偶戲版本。將詩意語言轉譯為節奏感十足的客語詞句,讓母語成為孩子進入經典文學的橋梁。 本劇以大小戲箱為核心設計,結合執頭偶、光影投影、機關裝置與演員人偶共演,呈現一座詩畫交織的變形舞台。從巨人封閉的內心到花園重現生機,以偶的細膩與舞台視覺的轉換,引導觀眾進入童話中的生命寓言。 每場演出皆搭配演前導聆活動,搭配主題引導與聲音體驗,協助非客語觀眾理解語境;親子共創的【大巨人小世界】工作坊引導孩子創作屬於自己的便當盒小劇場,讓語言、劇場與想像力在春天一同綻放。 |製作及演出團隊 製作團隊 藝術顧問|林璟如 製作人|曾麗真 行銷企劃|梁雅婷 製作經理|林 茜 文宣品設計|陸庭緯 票務統籌|曾于珈 設計團隊 舞台/戲偶美術設計|葉曼玲 舞台/戲偶機關設計|余孟儒 音樂設計|羅翡翠 燈光設計|Helmi Fita 服裝設計|王苡晴 演出團隊 導  演|鄭嘉音 客語顧問/劇本轉譯|陳美蓉 說 書 人|吳奕蓉 現場樂手|黃懿德 操偶師|楊柏煒、陳韻如 演前導聆|彭浩秦、王華清 舞台監督|Helmi Fita 指導單位: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 演出單位: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 2022首演共製單位|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桃園市政府藝文設施管理中心

【日午音樂會179】兒童夏日音樂會PART12:銅樂會

| | 主辦單位 財團法人紀念林建生教育基金會

【日午音樂會179】兒童夏日音樂會PART12:銅樂會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臺灣銅管五重奏團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銅管樂器猶如音樂王國中的耀眼寶石,無論是在蔚藍天際下或是溫馨廳堂中,都能為聆聽者譜寫一首歡樂的詩篇。 【銅樂會】是一場適合親子同樂,輕鬆唱和的音樂會,由最受歡迎的台灣銅管五重奏團,演出大家熟悉的日本動畫名曲如「烏龍派出所」、「Idlo」,以及廣告歌曲大串連、台灣民謠、兩隻老虎…等,將親切的歌謠轉化為亮麗的銅管樂,讓我們在歡樂的銅管樂聲中,同享音樂的感動! ■演出: 台灣銅管五重奏團 小號|陳錫仁、余文凱;長號|廖偉琇;法國號|李欣卉;低音號|黎文忠 ■時間:2025年8月31 日(日)14:30(遲到或中途離場的聽眾至中場休息方可入場,建議提早抵達) ■地點:林建生紀念圖書館演奏廳(新北市蘆洲區三民路178號,近捷運蘆洲線三民高中站) ■入場方式:限額200位,三歲以上,免費報名入場。 #恕無現場後補 ■報名方式: 8月21日(四)10:00 起,網路報名: https://www.accupass.com/go/1140831 #80歲以上長者可電話報名:02-22855188 ■演出曲目: The First Step、台灣民謠、Frere Jacques(兩隻老虎民謠)、76支長號、號手假期、Idol(我推的孩子主題曲)、世界の橋めぐり 、電視廣告組曲、搖滾貝多芬組曲、烏龍派出所…等 ★主辦:財團法人紀念林建生教育基金會 ★洽詢:02-2285-5157、2285-5188 ★歡迎加入Line 好友: https://bit.ly/2KFVgg2

親親一起畫—親子繪畫活動得獎作品展

| | 主辦單位 苗栗縣苗北藝文中心

親親一起畫—親子繪畫活動得獎作品展


活動場次資訊: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苗北藝文中心於今年6月推出全新「童畫苗北2.0」活動,首次以「親親一起畫」為主題,改以親子共繪形式進行,鼓勵家長與孩子攜手創作,從陪伴者成為創作者,一起用畫筆留下難忘回憶。活動當日吸引眾多親子熱情參與,現場充滿溫馨與創意氛圍。經6月7日評審遴選,共選出40組優秀作品,包括「親親合拍獎」、「親親創意獎」、「親親巧材獎」各5組,以及「親親潛力獎」25組。得獎作品展現親子間的默契與豐富想像力,一張畫布,匯聚兩份創意,歡迎前來欣賞。

目前在第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