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辦單位 財團法人臺中市影視發展基金會
中山73影視114年8月:默視錄(2場)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不分國籍)本活動無實體展演者
女兒在公園神秘失蹤後,一家三代陷入絕望。直到收到偷拍光碟後,案件終於出現轉機,卻發現有人暗中監視這個家。為反制窺探者,他們裝設監控,卻讓生活更顯脆弱。隨著偷拍者身分揭露,每個家庭成員也將面對各自的真相。
提供全國各地展覽活動相關資訊的平台。這個平台匯集了來自不同領域的展覽活動,包括藝術、文化、科技、商業等多個領域。無論您對哪個領域有興趣,整合全國展覽資訊都可以幫助您找到適合您的展覽活動。
| | 主辦單位 財團法人臺中市影視發展基金會
女兒在公園神秘失蹤後,一家三代陷入絕望。直到收到偷拍光碟後,案件終於出現轉機,卻發現有人暗中監視這個家。為反制窺探者,他們裝設監控,卻讓生活更顯脆弱。隨著偷拍者身分揭露,每個家庭成員也將面對各自的真相。
| | 主辦單位 財團法人臺中市影視發展基金會
1969年5月13日,小英和母親在吉隆坡某社區一品酬神大戲《六月雪》,父親與哥哥則前去觀賞電影《負心的人》。不料群眾突發暴亂,政府下令戒嚴,血濺吉隆坡。2018年5月13日,小英在義山塚上邂逅戲班班主,兩人在49年後的同日,共溯那段歷史記憶中的闃寂與無力。
| | 主辦單位 財團法人臺中市影視發展基金會
馴鹿尼可夢想成為聖誕老人雪橇隊成員,與父親並肩作戰,並與競爭對手史黛拉產生情感。尼可透露雪橇存放地,卻在平安夜前夕發現雪橇失蹤,懷疑史黛拉涉案。為平息父親怒火,他決心踏上嚴寒北方,找回失落的雪橇。
| | 主辦單位 雨果曐Gallery
凝視著古老布料上的紋樣時 不禁想到 究竟有多少數不盡的 不知姓名的工匠們 曾經為了這一區區一道花紋 傾注過多少心血啊 陷入沉思時 無名面孔匯成的人群 竟化作幻影 在眼前攢動 我想那時若能 融入這圓環中的一員 該多歡欣 想像著工匠們的穿成接力棒 【へのへのもへ字】化作其象徵的符號(紋樣) 試以每行三十三面 二行六十六三行九十九 三百六十五行盡頭 【へのへのもへ字】 排列的寸法 在型染的布料上 刻寫循環往復的紋樣 是為讓浸透其中的願念 永續不使斷絕 歸根究底 紋樣並非裝飾 而是向使用者傳達 言語無法乘載的密語 生命在循環往復間 方為永恆真義 將在台湾的雨果曐畫廊 【へのへのもへ字】 紋樣開展
| | 主辦單位 臺中市精武圖書館
誠摯邀請大小朋友一起來參加!🎉 與我們共享溫馨與歡樂~~🎇在這裡,每一個故事都將帶來驚喜與祝福!📖💫 【中文說故事】 講師:陳首宜老師 故事名稱:《三隻山羊嘎啦嘎啦嘎拉》 日期:2025/8/9(六) 時間:上午10:00~11:00 講師:方進麗老師 故事名稱:《七隻小青蛙找肚臍》 日期:2025/8/30(六) 時間:上午10:00~11:00
| | 主辦單位 臺中市立圖書館總館
寶貝故事屋- ㄅㄆㄇ說故事時間:每週六上午10:30-11:10由總館故事志工,配合館方多元閱讀主題及節慶等活動,說演故事。 8月2日上午(主講)雅鴒姐姐/那是我的! 8月9日上午(主講)米妮阿姨/想要被擁抱的仙人掌 8月16日上午(主講)米妮阿姨/明天再說吧 8日30日上午 (主講) 翠煖阿姨/刺蝟醫師和小幽靈 幸福家庭樂書香-14:30-16:00 8月10日下午(主講)故事志工/超人兄弟
| | 主辦單位 臺中市立圖書館總館
ABC說英文故事 14:30-15:10 8月2日下午 (主講) Pamela Ngai/ Rohan's helping hand 8月16日下午 (主講) Jasmine Chiu/ Why, daddy? why? 8月30日下午 (主講) 淑惠阿姨、得銘叔叔/長頸鹿超市離家出走(きりんスーパーいえでする)
| | 主辦單位 顏嘉志(攝影)
生物能量轉換過程,除生產者外有消費者(初級、次級、高級)清除者、分解者等等,"吃與被吃"的食性關係就是食物鏈,不同的生態體系有不同的食物鏈,很多食物鏈構成食物網,食物網愈複雜代表自然生態結構愈穩定平衡,如果其中一條被破壞就有解體的可能,無法自行回復,甚至於滅絕;任何一種生物的增加或減少,都會影響其他生物的生存,例如蜜蜂減少了,靠其傳粉的植物結果率必相對減少,影響靠它為食的生物生存機會,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人類的糧食作物高達1/3以上的種類需要蜜蜂授粉;同時吃與被吃間維持了物種間數量的自然平衡,生物間彼此息息相關,因而自然環境、生態保育顯得極為重要。 透過鏡頭捕捉生態之美,從不同的角度展現生物之美,雖然有些畫面是吃與被吃、醜陋或看起來不起眼,但都是自然界的現象,誠如星雲大師說:「要珍惜、尊重周遭的一切,不論善惡美醜都有存在的價值」,也如波納所說:「如實地表現主體生存意志與需求,那是種美」。 本次展覽總計展出作品45x60公分約90幅左右,以地理位置畫分從寒帶、溫帶、熱帶地區都有,北起東北扎龍、北海道台灣本島及離島、雲南、不丹、西藏阿里、肯亞,除本土外,國外拍攝主要以日本、肯亞自然生態保護區最多,種類涵蓋鳥類、昆蟲、其他動植物。 拍攝主題包含生活記實、養育下一代、食與被食、爭食、覓食、繁殖、溫情、護幼、羽化、互動、共生、群居…等等,拍攝時間大都在白天,部分在晚間完成,除了以記實攝影為主軸,輔以攝影美學的呈現,盡量讓畫面呈現出真、善、美。透過這藝術饗宴,也期盼能引起觀眾共鳴共識,愛護保育所有生物,促使自然生態系愈趨平衡,讓地球生機更蓬勃,更美好!
| | 主辦單位 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
在快速變動的全球藝術語境中,藝術早已超越審美,成為連結現實與想像、歷史與未來的語言。自2000年創立以來,「臺灣美術新貌獎」致力於發掘創作能量與實驗精神,自2016年起更取消媒材、尺幅與年齡限制,打造更自由的創作平台。 2025年展覽延續這項精神,鼓勵創作者以自由思維與跨域語彙,回應當代社會與文化議題。46件入選作品橫跨繪畫、裝置、聲響、空間、AI與新媒體,展現臺灣藝術家對記憶、性別、靈性、城市與身份認同的深刻探索。藝術家融合感官經驗與空間敘事,打破形式與語彙邊界,使藝術成為參與現實、理解自我與重構想像的方式,開啟藝術與世界對話的新可能。
| | 主辦單位 臺中縣牛馬頭畫會
台中縣牛馬頭畫會1978年由14位任教於清水、沙鹿、梧棲的美術老師,因藝術同好而結會於清水,並由時任清水高中校長曹緯初先生擔任會長,取清水舊地名「牛馬頭」為會名,以牛馬之精神,執美術教育之手,廣植藝術之芽於海線各地區,以創作、研究、展覽、傳承、教育、推廣、服務社區美術文化為宗旨。在歷屆理事長的努力下,至今已邁入第47年,這幾年都有年輕優秀的藝術家加入,形成老中青三代藝術家共同切磋畫藝。創作作品也由平面繪畫擴及至立體陶瓷雕塑漆藝類,會員創作風格、媒材多元更趨豐富。多元的藝術創作呈現牛馬頭全新的藝術風貌,透過油畫、水墨、膠彩跟陶瓷、雕塑與漆藝的藝術展現,傳達會員心中對生命的感知與對台灣大地風情的熱情。每年定期以藝術展覽作為地方文化藝術推廣的推手並邀請新北市現代藝術創作協會會員一起聯展交流切磋創新,提升畫會水平視野,與時俱進。
| | 主辦單位 沙鹿區德林宮
德林宮,除了每年辦理的名家揮毫送春聯活動,也結合教育界與文化界的力量,接續辦理全國性的書法和繪畫比賽,累積了極豐碩成果。 本次展覽書法部分,有國小中高年級組、國中組、高中組、大專社會組和特別為受刑人設立的勵志組,這些比賽得獎作品,內容精彩,各異其趣,相信能帶給觀者美好的視覺享受。 繪畫部分展出的是德林宮第13屆得福畫福德寫生比賽得獎優秀作品。本屆共吸引全國超過7百位學生參賽,分成幼兒園組、低中高年級組以及國中組。繪畫主題除了以德林宮土地公、土地婆及生肖龍年為主題外,還結合台中特色景點,每位參賽學生,都發揮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創作出屬於自己土地的故事,作品色彩繽紛,令人驚艷。此次書法與繪畫聯展,除了落實福德悲憫關懷,積極向善理念,也展現地方宗教文化與藝術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