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hibition information

展覽資訊

提供全國各地展覽活動相關資訊的平台。這個平台匯集了來自不同領域的展覽活動,包括藝術、文化、科技、商業等多個領域。無論您對哪個領域有興趣,整合全國展覽資訊都可以幫助您找到適合您的展覽活動。

音樂

Music

READ MORE +

戲劇

Theater

READ MORE +

舞蹈

Dance

READ MORE +

親子

Family

READ MORE +

獨立音樂

Indie Music

READ MORE +

展覽

Exhibition

READ MORE +

講座

Lecture

READ MORE +

電影

Film

READ MORE +

綜藝

Variety

READ MORE +

競賽

Competition

READ MORE +

徵選

Auditions

READ MORE +

其他

Other

READ MORE +

| | 主辦單位 國立故宮博物院

宮樂響起:文獻中的宮廷音樂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國立故宮博物院

中國古代自周公「制禮作樂」以來,歷朝歷代以禮樂制度維繫著社會秩序。據《周禮》記載,周朝宮廷在祭祀、宴饗等典禮中,皆遵循嚴格的規制奏樂,以彰顯天地神祇之威嚴,傳統稱之為雅樂。從西周的雅樂,到漢、唐樂府,再到宋、元、明、清的宮廷樂舞,每個朝代在傳承與創新中,形塑出獨特的宮廷樂章。至清代,其形制已然完備,並因以滿族入主中原,融合滿洲特色,最終發展出一套規模嚴整、風格多元的宮廷音樂。 院藏宮廷音樂文獻中,以清代最為完整,為宮廷音樂文化的重要史料。從文獻記載可見,清宮除承襲自明代之中和韶樂、丹陛大樂等典禮音樂,展現對神祇的敬仰及儀式的莊嚴外,亦在筵宴、行幸與頌賀戰事凱旋慶典中,以滿洲特色的慶隆舞助興。此外,清宮更是上演蒙古笳吹、朝鮮國俳樂舞等異域音樂,構築出一場場多元交融的宮廷樂舞盛宴。 您熟悉的清宮劇,觀眾可知劇情中宮廷的音樂演奏會及搭配的樂舞,依歷史場景記載,負責一場場音樂演奏的宮廷大樂團該按什麼樣的典制上演音樂呢? 這次展覽,讓我們回到原始文獻,分「宮廷大樂團」、「載歌載舞」、「四方樂聚」、「絃外餘音」四個單元,一同考察清宮音樂性活動的歷史面貌,並一覽清代皇家對於中、外音樂的整理與貢獻,總結流傳千年以來的宮廷音樂傳統,捕捉那段歷史的聲音,宮樂喤喤、鏘鏘之聲餘音猶在耳畔迴盪。

| | 主辦單位 臺灣客家文化發展協會

2025藝客三部曲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蕭佩如;(中華民國)何易峰;(中華民國)陳冠瑀;(中華民國)趙龍;(中華民國)羅碧珍舞蹈團;(中華民國)蔡輝煌國際舞蹈團;(中華民國)劉羅照;(中華民國)王鳳珠

其他單位: (指導)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運用客家藝文歌舞表演來展現客家文化,讓更多人認識並欣賞客家文化的多樣性。

| | 主辦單位 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義勇季-小戰旗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灣得文創/蔡宜婷

其他單位: (執行)共感敘事有限公司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本活動承襲臺灣客家義民信仰中「義以守土、忠以為民」的核心價值,延續百年來義勇精神的歷史脈絡,並以1895年乙未保臺戰役中義勇軍團結奮戰的事蹟為靈感,轉化為具有當代意義的文化體驗。 透過館舍導覽與主題工坊,引導學員深入了解義民信仰的文化底蘊,進一步思索忠義精神與當代社會的關聯。我們期盼參與者能在歷史與創意交織的體驗中,感悟義民精神的深遠價值,並將其內化為面對挑戰的勇氣與信念,共同為文化記憶注入新生命,延續義勇的光芒。

| | 主辦單位 穎川畫廊 In River Gallery

補天- 陳廷彰個展 Mending the Sky - Chen Ting Chang Solo Exhibition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陳廷彰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神話往往是人對遠遠超越自身範疇的不可解之事,最神秘而素樸的詮釋。 這次展覽「補天系列」延續以神話為基調並與生活中的觀察相互映照,將神話中對立統一的宇宙觀與日常所見,兩者雙向的交互成為貫穿陳廷彰創作的基礎,並以「內省式的看」為名,作為創作思想建構的一個基礎。 補天神話,廷彰將其視為人對自身缺憾的彌補與轉化。從「天何以有缺」為思考表達的起點,一則為物的本質,一則為成住壞空的自然現象。進而探討補天石所造成的災禍或失衡。對應在心理上,人對缺憾的彌補也有可能過度,或造成心中的另一個缺口,如人性中的慾壑難填。補天系列沿著創作中對立統一的思想核心,深觀人間中的幽微處境。 技法上補天系列多用寥寥線條勾勒圖像,再將線條空出,以色或墨填滿線條之外的空間。將空間賦予主體感,而將對象當成空間或背景的向度處理,形式上常有一種圖地關係的混淆,但彼此其實並無主次。對應之前「忘川謠」系列反覆翻面,而模糊正背面概念的結構。其核心還是希望透過在創作中的實踐,將一種矛盾亦自然的想法滲透回生活。例如作品〈補天–漸〉,我們似乎能感受到天地漸變的躁動,隨著扭動的線條、不規則的色塊漫布整個水墨紙本,創造一種負空間的意象,但目的不是彰顯空間的存在,而是創造一種既和諧又矛盾的畫面── 既熟悉又陌生的日常經驗。 美國心理學家霍赫伯格說過「即便是我們對一張靜態圖像的感知,也會需要將一定時間跨度內的多次連續掃視加以整合,因而靜態圖像感知主要由回憶和期待所構成」。我們的觀看是伴隨著我們的存活在時間裡不斷綿延下去的,觀看是隨著觀看經驗的消失與再發生組合起來的輪迴。我們的觀看有著不可思議的虛幻性,我們可能永遠難以界定當下的看,和觀看對象的真實,觀看的大部份實則充滿過去、回憶、與想像的填充。觀看的當下有其朦朧性,我們還依賴很多過去的經驗累積來接收它。補天作品中看似碎片化的象徵元素,事實上也是一種對於觀者凝視的邀請。在持續流動的物理時間中,觀者若意識到被凝視的靜止畫面具有流動性──被激發的過去記憶與眼前所見融合時,那麼這些看似無關、矛盾的圖像元素將成為該經驗過程的具象化。 廷彰將現象的內在平衡機制,寄託在神話的想像中,也散見於日常生活的譜寫裡。在觀看此次個展的畫作時,我們常常下意識地執著於畫面的圖像,而忘卻空間的存在。於是廷彰刻意調轉兩者的關係,只描繪線條卻不填充對應顏色。在我們的生活裡,我們不也不經意地執著於特定事物,而忘了觀照自己的處境? 期許我們能回歸本心生活,找到心中的平衡點。

| | 主辦單位 新北市土城區公所

承先啟後—林麗姬現代水墨師生聯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林麗姬;(中華民國)張芸菁;(中華民國)汪育朱;(中華民國)洪精雪;(中華民國)周瑞倩;(中華民國)蔡詠麒;(中華民國)吳南杰;(中華民國)林佩柔;(中華民國)趙天強;(中華民國)張琇惠;(中華民國)周豐祐;(中華民國)張美鈴;(中華民國)莊淑慧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林麗姬承先啟後,繼往開來,傳承劉國松老師現代水墨的教育理念,發揚中國水墨的特質與精神,跳脫傳統的框架,規範。教導學生,另闢蹊徑,創作出個人繪畫的特殊風格,展現宇宙萬物變幻無常的境地。

| | 主辦單位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衛武營歌劇10年回顧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衛武營歌劇10年回顧展」藉由十年來共16齣歌劇作品的靜態呈現,邀請觀眾走入衛武營歌劇院,一同見證屬於台灣歌劇的里程碑與未來無限的藝術能量。 十年淬鍊,一齣齣激盪人心的劇場傳奇,凝聚成屬於南方的歌劇能量。 自2015年起,衛武營首度攜手德國萊茵歌劇院共同製作普契尼歌劇《杜蘭朵》,正式揭開衛武營歌劇10年的璀璨序幕。2025年,衛武營將再度與德國萊茵歌劇院攜手,獻上全臺獨家首演的華格納經典鉅作《羅恩格林》。 十年間,衛武營推出15部風格多元的歌劇作品,涵蓋「臺灣製造」、「跨國共製」、「傳統新編」等類型,集結超過4,000位藝術與技術工作者,累積逾10萬觀眾人次,與全球20個劇院及團隊深度合作,逐步鍛造出堅實而持久的製作實力。 即將登場的第16部歌劇《羅恩格林》,以「整體藝術」的代表之作標記這段歌劇10年的里程碑,也為下一個十年厚植底蘊,持續推動歌劇藝術在臺灣深耕、普及與升級。本展將於衛武營歌劇院玻璃櫥窗展出,串聯十年間十六部歌劇舞台上的經典片刻,化為一條通往劇場的時光廊道。邀請您駐足、凝視、回望,穿越這條屬於南臺灣歌劇的時光廊道,一同回顧衛武營歌劇10年。

| | 主辦單位 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長長路還很長」希巨・蘇飛藝術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希巨.蘇飛(Siki Sufin)

以「長長路還很長」為題之展覽構思,策展人伊誕特別至台東都蘭部落拜訪藝術家希巨.蘇飛(Siki Sufin)以探究藝術家創作歷程為軸線,透視藝術家如何藉由木雕、樂舞、錄像等跨域創作傳承部落文化,並提問自身關注的議題。 在作品的展示上,則以個人創作脈絡為連結線引入藝術家的創作思維,探究其如何從自然素材漂流木為創作媒材,表現其傳統文化與價值,以及延伸出的圖像符碼等象徵意涵,進而歸納出藝術家希巨的創作視角、精神、方法與中心理念。

| | 主辦單位 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尋循覓「蜜」~vuvu 的心情密碼》展覽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中華民國)屏東縣瑪家鄉佳義國小

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與屏東縣瑪家鄉佳義國小攜手合作,推出《尋循覓蜜~vuvu 的心情密碼》展覽,本展以排灣族 RAVAR 群的山林植物與傳統歌謠為題,透過「歌謠傳習」為起點,引領孩子走入祖先記憶的軌跡,展出28件兒童圖畫創作,並發表結合6首古謠與14幅作品的兒童聲像輯《尋循覓蜜》。 歷時近一年策劃與創作,從植物認識、田野踏查到文化詮釋,呈現孩子們在圖像與聲音中逐步靠近祖靈記憶的歷程,也慢慢解讀藏於歌謠背後的「vuvu 的心情密碼」。 展覽不僅呈現孩子如何以畫筆回應文化與情感,也體現 RAVAR 文化中的細膩、內斂與浪漫。這些作品記錄他們對土地的感知、對祖先的回應,是部落孩子與文化重新連結的見證。

|

近未來之形-青藝獎典藏作品巡迴特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青藝獎青年藝術家

其他單位: (合辦)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合辦)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自2019年啟動「青年藝術家典藏徵件計畫」,並創立「青藝獎」藝術平台,致力於鼓勵青年藝術家持續創作與發展。本次推出全臺巡迴特展《近未來之形》,以「新的語言體」、「主題與關懷」、「未來的想像」三大核心議題為主軸,呈現青年世代對當代社會與未來文化的多元觀察與創意回應。邀請大家親臨展場,感受豐富的藝術能量,參與一場關於未來與當下交織的文化對話。

| | 主辦單位 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藝能啟動.文化共鳴》-「朱威龍&雷恩動力藝術雙人聯展」開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馬來西亞)朱威龍;(中華民國)雷恩(Kulele‧Ruladen)

重新開館的「生活型態館」定位為青年、科技與新媒體藝術展區,首檔展覽邀請來自馬來西亞的朱威龍與排灣族藝術家雷恩(Kulele‧Ruladen),透過兩位青年藝術家各自獨特的藝術語言,揭示動力藝術如何成為連結人與環境、傳統與未來的觸發點。他們皆擅長將抽象的文化概念化為具象動態,讓觀者在機械運轉中感知時間、空間與情感的流動,作品於展場中交相呼應、對比,於機械聲響間開展層層個人情感與社會議題的思辨,邀請觀眾步入這場動力藝術的深刻對話。

2025臨古開新‧共書輝煌~西安碑林海峽兩岸臨書徵件活動

| | 主辦單位 社團法人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

2025臨古開新‧共書輝煌~西安碑林海峽兩岸臨書徵件活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社團法人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

為促進漢字與書法文化愛好者的交流,並讓更多人感受書法的魅力,本活動從2021年開始,以西安碑林博物館館藏碑帖為內容,面向兩岸及海外,廣邀書法愛好者參與臨書徵件活動,廣受好評。今年辦理第三屆臨書徵集活動,欣逢西安碑林博物館北場館正式開幕,別具意義。 徵件辦法 徵件分組: ① 高中職組:一至三年級 ② 大學組:大專院校本科、碩博生(不含在職專班生) ③ 社會組:年齡不限 徵件說明: 請按主辦單位指定碑帖書寫指定碑帖(紙幅限四尺直式對開宣紙,約135x35公分),無須裱褙,落款並用印,落款內容須註明臨書篇名。不按指定碑帖書寫不予以評選。 主辦單位邀請臺灣知名書家擔任評審委員。兩岸各組獲獎作品將共同參展分別於西安與臺北等地舉行的「臨古開新‧共書輝煌~西安碑林海峽兩岸臨書展」。並受邀前往北京、西安參加「獲獎者參訪活動」。 截止日期: 於2025年10月9日前(郵戳為憑),將相關證件的影本、作品以迴紋針夾附於報名表,寄至: 10684臺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1號7樓之7 社團法人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 臨書組收。 活動報名簡章、報名方式及獎勵辦法等詳細資訊,請至碑林徵件活動官網或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臉書粉絲專頁。 活動洽詢電話: 02-27060869 官方網站:https://beilinshu.hanwei-hanya.com/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hanyaculture

【新月.講座】文學導讀:歐洲文學經典

| | 主辦單位 新月藝文

【新月.講座】文學導讀:歐洲文學經典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新月藝文

贊助單位: https://forms.gle/756Guv3VUBcprvNx9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年輕時代的閱讀經常沒有太大的價值,那時的我們沒有耐心,無法專注、缺乏閱讀技巧,或者是缺乏生命經驗。 成年之後再重讀這些作品時,我們會發現這些不變的事物,它們如今已經成為我們內在機制的一部分。 7/04(五)起,邀請對歐洲文學經典感興趣的您,一起加入林瑞昌老師的歐洲文學導讀課程,讓成年之後的我們,一起重溫閱讀經典的感動!

目前在第8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