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hibition information

展覽資訊

提供全國各地展覽活動相關資訊的平台。這個平台匯集了來自不同領域的展覽活動,包括藝術、文化、科技、商業等多個領域。無論您對哪個領域有興趣,整合全國展覽資訊都可以幫助您找到適合您的展覽活動。

音樂

Music

READ MORE +

戲劇

Theater

READ MORE +

舞蹈

Dance

READ MORE +

親子

Family

READ MORE +

獨立音樂

Indie Music

READ MORE +

展覽

Exhibition

READ MORE +

講座

Lecture

READ MORE +

電影

Film

READ MORE +

綜藝

Variety

READ MORE +

競賽

Competition

READ MORE +

徵選

Auditions

READ MORE +

其他

Other

READ MORE +

| |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中華民國第41屆版印年畫徵選活動


活動場次資訊: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中華民國第41屆版印年畫徵選活動」簡章   一、活動宗旨:爲推廣年畫藝術,促進年畫多元永續發展,特辦理本活動,以提倡傳統民俗文化與藝術創作之結合,達文化傳承之目的。 二、主辦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 三、徵選主題:以歡樂新年、歲時節慶或創新年畫為主題。 四、參加對象:採公開徵選方式,凡對版印年畫創作有興趣之中華民國國民及居留於臺灣地區之藝術工作者,均可將其本人作品送件參加徵選。 五、收件日期:自民國114年8月1日至9月7日止。 六、參加徵選件數限制:每人參加徵選作品件數以1件為限。 七、報名及送件方式: (一)可採網路報名或紙本報名。網路報名請至本館網站線上報名,紙本報名請至本館網站下載報名表檔案(https://www.ntmofa.gov.tw)。 (二)作品原件一律以掛號郵件寄達,收件截止日期以郵戳為憑,逾時退回。 郵寄地址—403414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二號 國立臺灣美術館 教育推廣組收(註明:參加「中華民國第41屆版印年畫徵選活動」 八、作品規格 (一)不限版種之平面原作版畫,印製於四開紙(54.5×39.5㎝)上。 (二)作品需簽名、張數、年代,不得裝裱或裱貼,背面以浮貼方式加厚紙板以防折皺。 (三)參加徵選作品限尚未公開發表之新作。 (四)1.採網路報名者請隨作品原件檢附線上報名所列印出之報名表及切結書。     2.採紙本報名者請隨作品原件檢附紙本報名表及切結書。 (五)不符合上述規定者不予評審,原件將予以退回。 (六)作品寄件時,請以適當方式包裝妥當,以防水方式處理,確保作品安全。 (七)參加徵選作品於寄送期間運送保險事宜,由作者自行視需要投保,運送期間損壞、遺失等,主辦單位概不負責。 九、作品退件:除首獎、優選、佳作及入選作品外,所有參加徵選作品,於民國114年12月31日前由國立臺灣美術館以掛號寄回,交寄過程中如有作品遺失或損毀等相關郵寄問題,悉依郵政法相關規定辦理。 十、作品評審:由主辦單位聘請專業版畫創作者、藝術理論學者、視覺傳達相關領域學者及民俗研究專家等擔任委員進行評選,得獎名單於評選結束後公告,評審委員名單於評選結束後公告。首獎、優選、佳作及入選作品於「中華民國第41屆版印年畫」展覽中展出。 十一、作品獎勵 (一)首獎: 6名,每名各得新臺幣十萬元整(含10﹪稅),獎狀乙面。 (二)優選:10名,每名各得新臺幣二萬元整(含10﹪稅),獎狀乙面。 (三)佳作:20名,每名各得新臺幣一萬元整(含10﹪稅),獎狀乙面。 (四)入選:40名為原則,每名頒發入選證書乙面。 十二、權利、責任及罰則 (一)首獎作品歸主辦單位所有及收藏,作品之著作財產權,作者同意於主辦單位公告得獎結果時,完整讓與主辦單位。 (二)優選、佳作及入選之作品授權主辦單位,並為本屆徵選、展覽及推廣活動利用之目的,可再授權第三人利用。授權內容包括重製權、編輯權、公開展示權、公開播送權、公開傳輸權,及相關文宣品、推廣品、衍生品與專輯發行及販售等權利。 (三)作者於報名表上所填寫之創作理念,同意提供本活動相關之印刷、網站及其他公共使用。 (四)經評定得獎及入選之作品,若事後經評審委員會議認定有抄襲或損害他人著作權之情事者,即取消其得獎或入選資格,並追回獎金、獎狀、證書;若作品已印製完畢,且有任何相關著作權之糾紛,作者應負相關賠償及責任。 (五)經評定得獎及入選之作品如認定抄襲之情事明確者,主辦單位得逕取消資格並公告之,並限制作者三年內不得參加徵選。 (六)經評定得獎及入選之作品作者,如有違反性別平等相關法令規定,經檢察官提起公訴或主管機關認定者,主辦單位得即取消其得獎或入選資格,並追回獎金、獎狀、證書。 十三、注意事項 (一)除遇不可抗力之情事導致作品受損外,主辦單位應對作品負保管責任,展覽期間並對每件作品投保新臺幣5,000元整之保險。 (二)首獎作品需由作者製作或監督製作並親自簽名1,800份版畫,供主辦單位推廣運用贈送各界,同時透過駐外單位轉贈國際間友邦人士與僑界;其中主辦單位並得提撥部分供民眾購買,以利版印年畫推廣暨藝術市場流通。 (三)參加徵選作者應於報名表敘明版種及版次、版材、製版技法、印製媒材、印製上色技法;印製時為引介相關產品之特色,請多採用國產紙製作。 (四)首獎得獎者得製作自行保留作品以100張為限。 (五)首獎作品作者製作版畫,需提供印刷證明文件;若主辦單位有展示需要或有疑慮時,作者得提供相關文件予主辦單位進行展示或檢視。 十四、凡參加本徵選作者,即視為同意遵守本簡章之各項規定。如有未盡事宜,主辦單位得修正公告。        

| |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藝起童樂繪—『平權』列車出發囉!」系列活動


活動場次資訊: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配合近年文化部持續推動的文化平權政策,以本區館藏圖書介紹相關繪本故事,引導親子更多元認識、體驗、同理、接受並互相融合與包容。   一、活動地點:本館兒童繪本區 二、活動對象:親子家庭觀眾 三、報名方式:活動前14日開放預約,至遲於參觀前2日完成,請至「兒童繪本區入場預約申請」 四、活動內容: 序號 日期/時間 活動名稱 活動內容 講師 1 8月24日(日) 10:00-12:00 愛穿裙子的阿旺/不愛穿裙子的美莉 繪本故事導賞 手作+遊戲 鄭詩怡 2 8月24日(日) 15:00-17:00 我的身體哪裡最重要?第一本教孩子認識身體的性教育啟蒙書 繪本故事導賞 手作+遊戲 鄭詩怡 3 8月31日(日) 10:00-12:00 啄木鳥女孩 繪本故事導賞 手作(體驗活動) 鄭博真 4 8月31日(日) 15:00-17:00 珍珠和奶茶/看不見 繪本故事導賞 遊戲(體驗活動) 鄭博真 5 9月14日(日) 10:00-12:00 巨龍與七個月亮 繪本故事導賞 手作DIY 朱靜容 6 9月14日(日) 15:00-17:00 完美的石頭 繪本故事導賞 手作DIY 朱靜容 7 10月19日(日) 10:00-12:00 不一樣沒關係,我們還是好朋友 繪本故事導賞 手作DIY 嚴則明 8 10月19日(日) 15:00-17:00 公雞不見了 繪本故事導賞 手作DIY 嚴則明  

| | 主辦單位 桃園市政府家庭教育中心

社區家庭教育電影院《我把阿公搞丟了》+映後座談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本活動無實體展演者;(中華民國)李雅妍

其他單位: (指導)桃園市政府教育局

電影欣賞及映後座談《我把阿公搞丟了》 一個三代同堂的家庭,因為男主人的發財夢,而抱持著獨善其身的生活態度,中風而無法行走的阿公、賢淑的妻子、溝通不良的兒子、和愛說話又愛吃的菲傭,組成了這個小型社會的縮影。喜歡和外界有聯繫的菲傭,一直和安靜的這家人相處得格格不入,也不懂這家人怎麼從來都不跟親戚或是朋友來往?一直到阿公失蹤了,男主人為了尋找阿公,才不得不和親戚聯絡,連生活了十多年的妻子和兒子,這會兒也才開始學習,怎麼和這些姑姑啊舅舅的、有學不完稱謂的親戚相處。 發財夢未醒,阿公倒先失蹤了,阿公怎麼失蹤的?每個人似乎都有責任。男主人努力地想捍衛自己一手封閉起來的堡壘,可是妻兒的意向和親族的力量卻裡應外合地把他推向人際的漩渦;連阿公最後到底是被誰搞丟的?誰該負起最大的責任?似乎都變得其次了。

| | 主辦單位 桃園市政府家庭教育中心

青少年親子電影院《致,我最愛的家人》+映後座談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南韓)本活動無實體展演者;(中華民國)李雅妍

其他單位: (指導)桃園市政府教育局

電影欣賞及映後座談《致,我最愛的家人》 每天被工作纏身而無暇關心家人的「金奉勇」,就像是全韓國家長的縮影。他在公司被上司當作下人使喚,漫長的一天工作過後不但要應酬喝酒,還得兼任上司的無酬司機。妻子「和蓮」對他的心事一無所知,只會責怪丈夫冷淡無情,而他處於叛逆期的雙胞胎孩子「宇宙」和「月兒」老是頂撞爸爸。幸好還有老么「星兒」的撒嬌,讓他能撐過每一 天。一直以來互相忽略的一家人,終於回頭看見對方,傳達對彼此的愛…

| | 主辦單位 桃園市政府家庭教育中心

青少年親子電影院《當我們同在一起》+映後座談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本活動無實體展演者;(中華民國)饒淑芬

其他單位: (指導)桃園市政府教育局

電影欣賞及映後座談《當我們同在一起》 一個平凡的四口之家,王爸忙著加班應酬,王媽打理家中瑣事,少鈞課餘打工、少冉照例上學。在這個稱之為「家」的房子裡,每個人煩惱著各自的煩惱,過著各自覺得再平常不過的家庭生活:一種理所當然被電視、電腦、手機等等大小螢幕所佔據的生活模式。 一家人時有對話但不表示有所溝通;眼神交錯但不代表有所交流。沒有人覺得有什麼不妥,直到有一天所有小事都碰撞在一起-職涯危機、離家出走、進了警察局、被學校記大過,引爆每個人不為人知的情緒。 奶奶藉機將所有人反鎖在「房子」裡,最後,他們漸漸看見了彼此,點亮了「家」的溫度。

| | 主辦單位 桃園市政府家庭教育中心

青少年親子電影院《出租老爸》+映後座談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南韓)本活動無實體展演者;(中華民國)藍淑惠

其他單位: (指導)桃園市政府教育局

電影欣賞及映後座談《出租老爸》 雅英的爸爸-蔡泰萬,今年39歲,畢業於第一學府首爾大學,卻是個什麼事情都做不好的廢材,十年來都宅在家遊手好閒,讓他老婆智秀和女兒雅英都感到非常頭痛。 某天雅英再也看不下去,靈機一動開始在二手物品交易網上刊登「租借爸爸」的訊息,要想辦法讓這個沒用的爸爸好好振作。她也把爸爸帶到學校的物品分享日上大聲宣布:我要把爸爸拿出來交換!意外造成不小的騷動。 在這之後泰萬的手機開始接到各種想來「租借爸爸」的電話和訊息,沒想到這門生意居然開始發展壯大,激發了泰萬想要努力工作的決心,也因為這份工作讓他們遇見了各式各樣需要「爸爸」的人…。

| | 主辦單位 臺中市海線觀光發展協會

濱海搖滾音樂祭2025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冰球樂團、溫室雜草、芒果醬、公館青少年、粗大Band、上山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藉由舉辦「濱海搖滾音樂祭2025」大型音樂藝文展演活動,凝聚地方向心力,同時帶動臺中海線整體經濟及觀光發展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新興戶政事務所

「看見~樂仁原生創作家藝文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樂仁啟智中心

2010年開始,樂仁啟智中心將歷年來服務對象的繪畫創作,集結成為年曆筆記書獲得大眾對身心障礙者藝術創作的認識與青睞,並於2015年策辦心智障礙者藝術畫展讓社會大眾透過藝術繪畫作品的觀賞,瞭解樂仁如何透過藝術創作支持服務對象,及感受心智障礙者的內心世界。此次展出作品相當多元,有紙漿藝術、紙藝再生、繪畫、木質蒴果等原生創作藝術作品歡迎民眾前往參展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苓雅戶政事務所

Niradha「藝術療癒花園系列」油畫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越南)Niradha

作者跟一位支持她做自己、接納自己的法國老師學習油畫,從一位完全沒有素描基礎的人,憑藉著敏銳的直覺與熱情,展開她獨特風格的創作;她參加了內在小孩、家族排列、愛的學習等密集內在課程,學習內在探索療癒之旅並藉由舞蹈與瑜珈喚醒身體、心理、情緒層面的能量流動,讓曾因受虐而慢性疼痛的身心靈創傷得以被療癒。

| | 主辦單位 臺東縣政府

臺東縣政府原民處|2025 原音聚會所系列:共鳴之地|台東原住民體育人音援特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臺東縣政府原民處

2025 原音聚會所系列:共鳴之地 以聲援的節奏與紅土的記憶,邀請你走進體育與音樂彼此支持的現場,聆聽部落為選手吶喊的歌聲,看見奔跑的身影如何與土地產生回音。

| | 主辦單位 桃園市禮儀承展協會

客家禮俗教育研習班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余遠財;(中華民國)徐傳道;(中華民國)吳餘協;(中華民國)黃俊賢;(中華民國)邱傳漢;(中華民國)張添福;(中華民國)許詩樹;(中華民國)劉信堂;(中華民國)何明紳

其他單位: (指導)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課程內容係認識客家禮儀內涵,推展傳統客家禮俗,提升民間各種禮儀的隆重與莊嚴,激發學習客家禮儀之興趣。

| | 主辦單位 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建築主題:時空對話—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建築走讀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張涵瑋

其他單位: (執行)共感敘事有限公司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1)地塊整合與都市縫合 乙未之環的非典型陸橋設計:圓弧橋的加入不僅跨越地塊,壓縮道路尺度,也將分隔的地塊重新連結為一個完整場域。這種設計理念賦予空間動態與視覺統一感,使道路從割裂變為景觀路徑,增加空間流動性;水渠的生態縫線作用:將石門大圳過嶺分渠引入公園,降低渠壁高度,延展自然流水,提供生態棲 地,同時促進鄰里與公園的互動。這是一種柔性改造的典範,成功讓公共設施成為城市生態與人文的連結點。 (2)歷史紀念與族群文化的空間呈現 中央乙未之環及紀念碑設計:以橋樑槍眼、鏡面水池和金針花丘等元素,表達對乙未戰事與客家文化的追憶和尊重,營造🖃具沉思與象徵意義的空間氛圍;竹林與草地,竹林象徵當年義軍的游擊作戰,而大片活動草地則為現代社會提供多功能活動空間,從義民廟紀念活動到城市大型交流皆可使用。 (3)自然生態與都市安全的結合 大樹保留與地形設計,結合樹丘與草坑,既保存原有自然資源,又加入滯洪功能,🖃顧生態與都市防災需求;生態復育,流水、草地、昆蟲與鳥類的引入,不僅豐富城市生態,也讓市民能在其中體驗自然之美,增強公園的社會價值。 (4)歷史的延續與社會共融 兒童遊戲場設計多樣化、通用性的活動空間,讓不同年齡層的人能共享歡樂時光。這種轉化悲傷為歡快的手法,具有強烈的象徵意義,將歷史意涵與現代生活緊密結合。 (5)功能性與社區融合 透過多功能設施與開放性設計,公園不僅成為紀念場所,更是鄰里日常活動的延伸,成功地打破過去公墓與水渠的區隔印象,讓這片土地從「趨避之處」成為「集結之地」。此改造計劃以細膩的空間語彙,縫合都市脈絡、尊重歷史記憶,並創造生態與文化共存的公共空間,對地方創生和文化延續具有深遠意 義。

目前在第9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