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hibition information

展覽資訊

提供全國各地展覽活動相關資訊的平台。這個平台匯集了來自不同領域的展覽活動,包括藝術、文化、科技、商業等多個領域。無論您對哪個領域有興趣,整合全國展覽資訊都可以幫助您找到適合您的展覽活動。

音樂

Music

READ MORE +

戲劇

Theater

READ MORE +

舞蹈

Dance

READ MORE +

親子

Family

READ MORE +

獨立音樂

Indie Music

READ MORE +

展覽

Exhibition

READ MORE +

講座

Lecture

READ MORE +

電影

Film

READ MORE +

綜藝

Variety

READ MORE +

競賽

Competition

READ MORE +

徵選

Auditions

READ MORE +

其他

Other

READ MORE +

| | 主辦單位 臺中市立圖書館沙鹿文昌分館

【中市圖沙鹿文昌分館】「在地作家玉米辰(陳旻昱)老師繪本美學作品」海報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玉米辰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在地作家玉米辰(陳旻昱)老師繪本美學作品」海報展 ★活動展期:2025/04/17-2025/12/31 ★展示地點:沙鹿文昌分館1-3樓 ★在地作家:玉米辰(陳旻昱)老師 玉米辰老師的作品:《水雉的浮葉》、《幸運的一群》、《小島的洄龜》。 玉米辰老師的創作理念專注於臺灣環境保護的議題上,在與文昌分館環境結合過後,它不僅作為視覺藝術作品,更加深了這片土地上所有孩子們環境保護的概念,希望借由繪本美學作品與繪本書籍的交互展示,來引起讀者對環境議題的更加重視。這也是我們一直想鼓勵大家來重視環境議題的原因。 媒材:數位海報輸出/數位輸出 ★公開宣傳網址: IG https://pse.is/7hgew6

| | 主辦單位 臺灣身心障礙藝術發展協會,光之藝廊

日常・旁白:呂淯銨個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呂淯銨

贊助單位: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在初夏之際,台灣身心障礙藝術發展協會邀請藝術家呂淯銨,精選自2018年以來二十餘件油畫作品,藉由畫筆訴說他近年來的心境與轉變,為這個夏天揭開藝術的溫柔序章。 在看似平凡的日常之中,是否潛藏著另一種語言? 【日常・旁白】不僅是展覽的名稱,更像是一扇窗、一道柔光,引領我們走進呂淯銨內在的觀察與想像。他以畫筆作為自己的聲音,用色彩與構圖緩緩地「說」,說出那些未必被世界聽見、卻深刻存在於他日常生活中的感受。這些作品並不喧嘩,卻始終在對話,像是某段無聲的旁白,靜靜陪伴在我們日常的縫隙中。 1995年出生的呂淯銨,擁有對色彩極高的敏銳度。他從不預先構圖,而是任由內在的節奏帶領,將記憶、觀察與情感拼貼成畫面。創作於他而言,彷彿是一場與自我對話的心靈拼圖,每一塊色塊都嵌著當下的情緒與直覺。這些作品,既來自他的世界,也在呼喚觀者回望自身的經驗。 從童趣到情感流動,淯銨的畫筆牽引我們走入他獨特的視角。無論是記憶中翻製般的卡通畫面,還是生活中喜愛的動物與熟悉場景,他總能捕捉形象的本質,轉化為純粹且溫柔的筆觸,喚起觀者內心的柔軟與微笑。他的「日常」,是一種感知的方式,也是他用畫筆重組世界的過程;而這些「旁白」,正是他對生活的註解與沉靜詮釋。 在這場展覽中,我們或許能透過淯銨的油畫作品,重新感受那些原以為稀鬆平常的瞬間。每一幅作品,都像一個小小的片段,一段不被打擾的心聲,邀請我們放慢步調,傾聽畫中那來自內在深處的聲音。 歡迎蒞臨展覽現場,一起聆聽淯銨的色彩語言,在這片由他親手織就的想像與情感之中,找回你自己的日常旁白。

| | 主辦單位 1839當代藝廊

東松照明《長崎1945–2025》攝影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日本)東松照明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東松照明生於戰前、成長於戰後,為日本戰後攝影界最具影響力的巨擘。2025年適逢長崎原子彈轟炸80週年,為緬懷這段刻骨銘心的歷史,特別策劃「東松照明攝影展:長崎1945-2025」。本次展覽精選東松照明畢生致力記錄長崎的51幅經典作品,其中包含36幅黑白與15幅彩色攝影,見證這座城市80年來從廢墟中重生的艱辛歷程,以及人們在創傷中尋求尊嚴與希望的重生精神。 展覽以象徵性的「11:02」手錶為開展,這只永遠停留在原爆投下瞬間的時計,不僅是那場災難的物證,更提醒著人類:歷史從未停止流動。原爆帶來的影響,遠超過那個改變長崎命運的剎那,持續影響著世代的生命。 透過東松照明的鏡頭,我們看見長崎的過去與現在交織的景象:廢墟中重建的街道、倖存者臉上的傷痕、新世代的童稚笑顏,以及城市逐漸癒合的痕跡。這些影像不只是歷史的見證,更是和平的呼喚。 開幕暨座談:2025年6月21日(周六)下午14:30~17:00 地點:1839當代藝廊,台北台灣 特邀講者: • 東松泰子(東松照明之夫人) • 金福龍太(東京外国語大學名誉教授・文化人類學者) • 蕭永盛(攝影史研究者) 座談會將深入探討東松照明的攝影視角,以及他透過鏡頭為長崎留下的80年見證,歡迎朋友們蒞臨參與。 展覽期間:2025年6月20日-7月27日 開放時間:11:00-19:00(週二-週日) 票價:免費參觀

| | 主辦單位 樸石藝術

林彥甫個展|這裡本來有片海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林彥甫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林彥甫於2024年遷居臺南鄉間,在將老屋整理成工作室的勞動與沉澱之中,將四散的五金材料與畸零碎片納入工法與創作語彙,引導它們脫離原本用途,嘗試不屬於它們的角色,形塑一場關於痕跡、材質與情感的詩性對話。 #個展 #複合媒材 #藝術裝置

| | 主辦單位 曙畫廊

共生的寓言——從物之存在邁向關係敘事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美國)Jon Ching;(中國)胡浚諺;(中華民國)陳宏忻;(香港)許劍豪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所有的行動者都是彼此的共生體,在各式各樣的關係性當中,並對其他合生體的依附和組裝具有程度不一的開放性。」——哈洛威(Donna Haraway) 自人類憑藉速迅發展的科學技術而逐步進入「人類世」後,對地質環境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影響。值此同時,在面對自然災害的反撲與生物倫理的反思之際,從人類中心主義到著眼於生態存在的和諧與尊重,如何能達到所有生物間的互惠共生,成為全球當今仍在持續進行的嚴肅課題。 在學術研究上,近來「共生轉向」的視角不僅已對免疫學、病毒學等實質生活發揮影響力,更進一步刺激著不同領域中對各種生命存在形式之觀看。此命題推動著生態學等領域重新評估自然界如何得以和諧共生的可能性與行動方式以外,亦促使從哲學到藝術再次反覆辯證人類主體的知覺架構。本次「共生的寓言」展覽即肇始於此,藉由Jon Ching、胡浚諺、許劍豪與陳宏忻四位創作者藝術品展演的同時,企圖進行一次生態提問、一次感受啟發。 關注自然環境與生態保育的美國藝術家Jon Ching,不僅身體力行地持續關注各種生物的外形結構、色彩造型與居住環境,更曾透過自己作品試圖呼喚起人們對於濫伐林木的重視,既是藝術的創作者,亦是保育的實踐者。其作品常取材於野生世界,同時結合高度的想像能力,將不同生物間的特色予以融合,探討著自然界的平衡關係。 出生於廣州並先後在澳洲、西班牙求學的胡浚諺,過往便積極參展於海內外而榮獲多次獎項和各方典藏。其作品一方面承繼西方古典的靜物畫傳統,一方面又從幽微的陰影色調變化中蛻變成彩度構圖強烈顯眼的當代樣式。其多藉花卉為喻,在歲月流轉、花開花謝的時光之下,以近乎述說耳語的呈現方式,詮釋著生物的存在樣態。 許劍豪出生於香港,先後取得倫敦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藝術文學學位。作品融合東西方古典繪畫的元素,透過虛實結合的場景,探討人與環境之間的微妙關係,展現了對人性、自然與環境的深刻觀察。他的創作不僅是對現實的反思,也是對生命意義的探索。 擁有精湛寫實技巧且以之呈現物象細膩光影變化的陳宏忻,是臺灣表現亮眼的新銳。迥異於同世代的青年創作者,在陳宏忻筆下的繪畫極為凝鍊,此特點尤凸顯於其向來多以漆黑色作底的背景,從而營造出一種靜謐沉穩的氛圍。從系列母題諸如「偽裝者」、「時空維度」等繪畫,可以直觀地感受到其思考課題,圖像元素中亦演繹著面對不同時空背景狀況的生存之道。 在此次「共生的寓言」聯展中,透過四位來自不同背景與文化的藝術家作品,重新對於環境、主體、他者等切身生活進行再次的理解,在純粹美感的實踐與欣賞之外,試圖藉由這些非人聲音與陌生視角中,捕捉著生命差異中的協商與共感。

| | 主辦單位 臺中市立圖書館沙鹿文昌分館

【中市圖沙鹿文昌分館】牽心 Solicitude-金家潔和諧粉彩作品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金家潔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牽心 Solicitude-金家潔和諧粉彩作品展 ❏ 展覽簡介| 本次展覽的創作靈感源自哲學家海德格對「人之存在」的思辨。所謂「牽心」,不僅是單純的關懷,更是一種對「他者存在」的感知與責任的承擔。 藝術家以柔和且純粹的和諧粉彩創作直覺式圖像,期盼與觀者的內在直覺產生共鳴,引發在這個彼此高度連結卻又相對疏離的時代中,關於「關懷」與「共存」的深層思考。 ❏ 展覽時間| 民國114年6月3日(星期二)至7月31日(星期四) ❏ 展出地點| 臺中市立圖書館沙鹿文昌分館 3樓自習室 ❏ 策展人| 金家潔 ❏ 展出者| 金家潔 ☆Pastel Nagomi Art 日本和諧粉彩正指導師 ☆社區大學、救國團及學校紓壓粉彩/兒童粉彩課程教師 ☆「粉繪生活靜心和諧粉彩工作室」帶領人 ☆IAPC 能量曼陀羅準指導師 ☆直覺式粉彩心靈手繪療癒師 ☆Circle Painting 認證教師 ❏ 展覽說明| 「牽心(Solicitude)」是一種深層的關懷,亦是對他者存在的感知與責任承擔。藝術家藉由直覺式的圖像創作,傳達對自我存在的確認,也映照出我們與他人之間的連結狀態。 當我們以寧靜注視的姿態關懷他人,亦同時映照出自我;而那份關懷,是以不越界的陪伴、不強勢的介入與不凌駕的尊重,展現出真正的共在與共感。 📸 活動互動| 至展場拍照打卡並於Facebook按讚,即可至櫃台兌換「牽心書寫卡」乙張(共六款,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公開宣傳網址: FB https://pse.is/7nmrrw IG https://pse.is/7nmrtt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美術館

畫畫接力!停格動畫工作坊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英國)林青恩 Holly James

協辦單位: 內惟藝術中心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讓你的畫作動起來吧! 以「接力畫畫」的方式共同創作,並加入剪貼紙偶,可能是動物、人物或神奇物件。 藉由圖像和動作,紀錄對內惟的觀察與想像。每一次的畫筆交接,在相機拍攝後沉澱,透過後製剪輯讓靜止圖像動起來,製作一段屬於你、我和內惟的獨特風景。

| | 主辦單位 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

Net & String Taichung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奧地利)Numen / For Use(策展團隊)、Christoph Katzler(策展人)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2025年夏天,奧地利策展藝術團隊 Numen / For Use、策展人克里斯托夫.卡茲勒(Christoph Katzler)首次來台,特別帶來兩件扣合勤美術館鮮明建築語彙的沉浸式裝置藝術《Net Taichung》及《String Taichung》全新作品。 《Net Taichung》以張力懸吊在空間中的網狀結構,猶如可行走於其內的立體畫;《String Taichung》緊繃的繩索穿越空間,將建築語彙轉化成沉浸式體驗。兩件作品延伸了勤美術館的建築視覺語言,打造出有彈性、有回應性的空間體驗。 在這個充滿想像力的夏天,一起來像孩子般地自由快樂玩耍吧! #裝置藝術

| | 主辦單位 鯉魚藝廊Carp Gallery

《劃黑》陳松志個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陳松志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在本次展覽中,藝術家將「劃黑」視為一種介於動作與界線之間的創作書寫,不僅象徵對秩序、形式與歷史的重述與裂解,更隱含一種感知節奏的擾動與造形位移。這樣的行動既具痕跡性,也生成臨時性的空間結構,使身體與物、秩序與逸脫之間的關係得以被重新思考與經驗化。 展覽中新作多以日常家居用品為基礎,包括充滿舊時代感的方桌、木櫃、舊衣等物件,透過藝術家精準的構置策略,形成一系列相互關聯的物質場域。在此過程中,物件不再僅為再利用的素材,而轉化為一種具有文化記憶與情感殘留的結構元素。陳松志的裝置操作模糊了具象與抽象、私密與公共、日常與詩意之間的界線,反映出他對於空間身體性、材料編碼與主體感知的長期關注。《劃黑》不僅指涉視覺層面的遮蔽與開顯,更是一種延伸至觀者身體經驗的觀看策略,促使我們重新思考物件如何成為觀看、感知與歷史對話的觸媒。 #個展 #裝置藝術

| | 主辦單位 新浜碼頭藝術空間

光技.光藝 —展覽燈光技術課程新浜碼頭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阿嵐(劉欣宜)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本次邀請到絕對光度阿嵐(劉欣宜)講師透過4堂理論課+2堂實戰課程,提供新銳藝術家、藝術相關科系學生、藝術工作者,滿滿的燈光技術大補帖,讓你的作品透過燈光的加成,提升藝術表現力! 此課程依內容分為基礎、進階與實作,提升藝術家與展覽工作者的專業能力。本課程內容涵蓋從燈光基礎知識到展覽實作的完整學習架構,讓學員不僅能理解理論,更能透過實際操作,在真實的展覽場域中應用所學。

| | 主辦單位 金車文藝中心

2026 金車美展徵件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金車文藝中心

𝟮𝟬𝟮𝟲 𝗞𝗖𝗖𝗔 𝗔𝗥𝗧 𝗘𝗫𝗛𝗜𝗕𝗜𝗧𝗜𝗢𝗡 ⭓ 徵件啟動 展覽不僅是作品的呈現,更是創作過程邁向公共對話的起點。 金車美展致力於打造兼具專業課程扶持與創作彈性的展覽平台, 提供展覽空間以及展前培訓、策展實務課程, 徵件不限媒材,誠摯邀請創作者一同前往充滿靈感與實踐的藝術旅程。 ✦ 徵件提醒 ✦ 徵件日期 ❘ 2025.07.01-07.31 展覽檔期 ❘ 申請通過作品將於 2026 年度展覽 線上申請 ❘ https://reurl.cc/5Ky2vR (7月1日開放申請) - ❘ 徵件資格 ❘ 年滿20歲至45歲之藝術創作者 ❘ 徵件媒材 ❘ A.平面類 B.立體類 C.其他藝術相關創作 - King Car Cultural & Art Center 扶持本土藝術與文學、打造新銳藝術揮灑平台

| | 主辦單位 金車文藝中心

陳汶慶 創作個展 【在虛景中遠行】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陳汶慶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 藝術家介紹 陳汶慶,2000年出生於台北,現就讀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研究所,以噴筆為主要創作媒材。透過創作講述自身在虛擬遊戲和3D建模上所接收到的視覺經驗,藉由這種觀看方式,將視角投向身邊動植物的生態環境,重新編碼當下場景,以虛擬視角的觀看邏輯介入真實場景,創造出一場再現的生態景觀。 採訪文章 ► https://reurl.cc/K8WoQm ☄ 展覽介紹 透過作品分享創作者對於虛擬場景與現實場景結合所產生的情感。在這些作品圖像裡,風景不再是可供親臨的場所,而是一種介於真實與虛擬之間的投影。鳥獸、山水、棲地,這些本屬自然的意象,經過數位建模與畫面重構,被轉化為一個個無法觸及的虛擬座標。 創作者以遊戲畫面與3D建模為觀看視角,對虛擬空間中進行一場場「寫生」。這些寫生不是即時記錄對現實的捕捉,而是來自日常生活對動物與環境的觀察記憶,再由數位技術重構成新的棲地樣態。這些動物與景物,像是記憶的殘影,被重新召喚,在視覺層面與畫面中棲息。 風景成了「虛景」,只能觀看、無法抵達;它們是模擬的自然,是我對世界想像的倒影。 ☄ 展覽資訊 陳汶慶 創作個展 【在虛景中遠行】 Chen Wen-Ching Solo Exhibition:A Journey Through Virtual Landscapes 展期:2025/06/12(四)-08/03(日) 開幕:2025.06.21 (六) 下午15:00 地點:KCCA 承德館 地址:臺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131號 主辦單位|金車文教基金會 / 金車文藝中心 KCCA

目前在第10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