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覽資訊
提供全國各地展覽活動相關資訊的平台。這個平台匯集了來自不同領域的展覽活動,包括藝術、文化、科技、商業等多個領域。無論您對哪個領域有興趣,整合全國展覽資訊都可以幫助您找到適合您的展覽活動。
| | 主辦單位 新浜碼頭藝術空間
| | 主辦單位 新浜碼頭藝術空間
手作之間:痕跡、記憶與跨域的對話—臺日交流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新浜碼頭藝術空間、東京墨田向島、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木質組
贊助單位: 高雄市政府社會局
其他單位: 國家藝術文化基金會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 | 主辦單位 加沃文行 +wò Cultural Practice
【What am I doing? — MVM 個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Michael Vincent Manalo(MVM)
菲律賓藝術家 Michael Vincent Manalo(MVM)以超現實與象徵性的手法,描繪追尋夢想的多重面貌。《What am I doing? 逐夢,流動的瞬間》MVM個展呈現「追夢系列」作品,展期自 2025 年 10 月 8 日至 11 月 8 日於加沃文行展出,邀請觀者在作品的張力與柔軟之間,感受夢想於現實縫隙中的生存姿態。 早期系列作品描繪角色穿越奇幻景觀與夢境般的場景,畫面充滿動態與力量,象徵積極追尋理想、勇敢面對未知的姿態;近期創作則轉向內在的情感風景,藉由女性角色承載暫停、懷疑與等待的瞬間。這些作品流露柔軟與脆弱的特質,回應並平衡了早期對前行的渴望,也映射出藝術家從對外探索到對內反思的轉變。 Michael Vincent Manalo(MVM)生於菲律賓奎松市,擁有菲律賓、美國及西班牙血統。大學主修護理學,曾任雜誌攝影編輯,並於2010年參加馬尼拉藝博會 (ManilaArt)後正式展開藝術生涯。或許正因早年護理學背景,他的創作總帶有對內在情感與精神狀態的細膩關照。其創作橫跨數位藝術、繪畫與裝置,作品常結合人性、自然與科技的符號,以超現實與夢境般的影像語言探索身份、記憶與人類處境。自2014年來到台灣參與竹圍工作室駐村後,長期旅居並深耕台灣,其創作在國際與在地之間,建立了獨特的視角與文化對話。 展覽期間於 11 月 1 日(六)下午 2:00 將舉辦【靈光療癒所-藝術家工作坊】,由展出藝術家 MVM 親自帶領,透過聲音浴、冥想與自動繪畫,引導參與者進行一場內向性的創作探索。

| | 主辦單位 季風帶書店
季風帶相談室 —開幕不剪綵,辦一場短講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季風帶文化創辦人-林韋地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季風帶相談室 —開幕不剪綵,辦一場短講 開幕活動,就從一場相談開始。 創辦人林韋地將帶來一場短講,談出版、書店,從書的誕生到書店的經營,談閱讀與文化的連結,以及東南亞的閱讀現場。 時間|10/18 (六)15:00–16:30 地點|季風帶書店 免費入場

| | 主辦單位 季風帶書店
季風帶相談室 —開幕不剪綵,辦一場短講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季風帶文化創辦人-林韋地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季風帶相談室 —開幕不剪綵,辦一場短講 開幕活動,就從一場相談開始。 創辦人林韋地將帶來一場短講,談出版、書店,從書的誕生到書店的經營,談閱讀與文化的連結,以及東南亞的閱讀現場。 時間|10/18 (六)15:00–16:30 地點|季風帶書店 免費入場

| | 主辦單位 季風帶書店
小雪:從剪刀到歌聲——余品潔 × 淺堤的青春回家路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余品潔、淺堤(依玲、紅茶、方博、堂軒)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小雪:從剪刀到歌聲——余品潔 × 淺堤的青春回家路 《小雪》是一段從童年到青春的真實旅程。 「小雪試著在台上,用音樂和劇場鋪一條回家的長路。」小雪的故事,從余品潔童年時一把偷竊剪刀的意外展開; 淺堤的故事,則來自各自成長的片段——紅茶的籃球夢、方博的幻想朋友、堂軒在火車上的風景、依玲對歸屬地的疑問。 2025 年夏天,他們帶來「進化版」的《小雪》,把過去一年裡的成長與挫折,化作新的能量。這一次,在季風帶,我們邀請你一同回到這條長路上,聆聽他們的故事與歌聲。 ⸻ 時間|10/17(五)19:30–21:00(19:00 開放入場) 地點|季風帶 講者|余品潔、淺堤(依玲、紅茶、方博、堂軒) 入場費|250 元(附贈一杯飲品,活動當天現場繳費) 活動報名|https://forms.gle/pvqHNQNhCTaMZUYEA

| | 主辦單位 季風帶書店
小雪:從剪刀到歌聲——余品潔 × 淺堤的青春回家路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余品潔、淺堤(依玲、紅茶、方博、堂軒)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小雪:從剪刀到歌聲——余品潔 × 淺堤的青春回家路 《小雪》是一段從童年到青春的真實旅程。 「小雪試著在台上,用音樂和劇場鋪一條回家的長路。」小雪的故事,從余品潔童年時一把偷竊剪刀的意外展開; 淺堤的故事,則來自各自成長的片段——紅茶的籃球夢、方博的幻想朋友、堂軒在火車上的風景、依玲對歸屬地的疑問。 2025 年夏天,他們帶來「進化版」的《小雪》,把過去一年裡的成長與挫折,化作新的能量。這一次,在季風帶,我們邀請你一同回到這條長路上,聆聽他們的故事與歌聲。 ⸻ 時間|10/17(五)19:30–21:00(19:00 開放入場) 地點|季風帶 講者|余品潔、淺堤(依玲、紅茶、方博、堂軒) 入場費|250 元(附贈一杯飲品,活動當天現場繳費) 活動報名|https://forms.gle/pvqHNQNhCTaMZUYEA

| | 主辦單位 Goldmark Cultural Center
台灣藝術達拉斯聯展「回溯層層---台灣當代文化掃描」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Goldmark Cultural Center
協辦單位: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
贊助單位: Goldmark Cultural Center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
台灣藝術聯展「回溯層層---台灣當代文化掃描」 即將登陸美國達拉斯 由台灣策展人李燕華策劃的聯展「憶層層---台灣當代文化掃描」,將於2025年10月13日至25日在美國德州達拉斯金馬克文化中心(Goldmark culture center)盛大展出。這場展覽匯聚O2 LAB Art&Tech團隊、劉文韜、宋孜穎、蕭卜及李延儒等台灣藝術家,以台灣日常文化為出發點,探討視覺作品的多重維度,包括物質、視覺、概念、歷史、時間與空間層次,剖析其中隱藏的記憶軌跡,讓觀眾不僅解讀台灣當代文化的結構,更能與其深層本質對話。 策展人李燕華強調,展覽透過多層訊息傳達台灣隱匿的藝術文化,邀請觀眾從日常本體出發,探索島嶼文化的多元衝擊與融合。 O2 LAB Art&Tech團隊的作品《Landscape Container》以多層紙材與光線堆疊呈現台灣自然風景,透過燈光的召喚與微光穿透,照見海島台灣受多層文化影響的地景內涵與地理記憶。 劉文韜則以公共場域的賣房廣告紙為素材,透過收集、摧毀與重製的手法,無聲抗議台灣高房價,引發觀眾對「家」空間的省思與無奈。 宋孜穎借用立可拍概念,運用透明膠帶拼貼台灣人文地圖,象徵早期經濟與多元文化洗禮,融入日式風格圖案,反映歷史與現代流行對台灣的持續影響。 蕭卜的雕塑《軟軟的將你包圍》將鐵皮與磚塊轉化為柔軟纖維,散發高貴香水氣味,營造視覺平面化與空間衝突,探討廉價建築材質與奢華之間的張力。 李延儒以透明紙疊層詮釋室內空間,壓縮時間與記憶,透過書寫、繪畫與虛擬元素,讓觀眾從俯視角度重新詮釋被建造的家空間紀錄。 這場展覽不僅展現台灣藝術的創新活力,更作為文化橋梁,邀請全球觀眾共探台灣當代文化的層層奧秘。更多詳情可查詢金馬克文化中心官網。

| | 主辦單位 Goldmark Cultural Center
台灣藝術達拉斯聯展「回溯層層---台灣當代文化掃描」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Goldmark Cultural Center
協辦單位: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
贊助單位: Goldmark Cultural Center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
台灣藝術聯展「回溯層層---台灣當代文化掃描」 即將登陸美國達拉斯 由台灣策展人李燕華策劃的聯展「憶層層---台灣當代文化掃描」,將於2025年10月13日至25日在美國德州達拉斯金馬克文化中心(Goldmark culture center)盛大展出。這場展覽匯聚O2 LAB Art&Tech團隊、劉文韜、宋孜穎、蕭卜及李延儒等台灣藝術家,以台灣日常文化為出發點,探討視覺作品的多重維度,包括物質、視覺、概念、歷史、時間與空間層次,剖析其中隱藏的記憶軌跡,讓觀眾不僅解讀台灣當代文化的結構,更能與其深層本質對話。 策展人李燕華強調,展覽透過多層訊息傳達台灣隱匿的藝術文化,邀請觀眾從日常本體出發,探索島嶼文化的多元衝擊與融合。 O2 LAB Art&Tech團隊的作品《Landscape Container》以多層紙材與光線堆疊呈現台灣自然風景,透過燈光的召喚與微光穿透,照見海島台灣受多層文化影響的地景內涵與地理記憶。 劉文韜則以公共場域的賣房廣告紙為素材,透過收集、摧毀與重製的手法,無聲抗議台灣高房價,引發觀眾對「家」空間的省思與無奈。 宋孜穎借用立可拍概念,運用透明膠帶拼貼台灣人文地圖,象徵早期經濟與多元文化洗禮,融入日式風格圖案,反映歷史與現代流行對台灣的持續影響。 蕭卜的雕塑《軟軟的將你包圍》將鐵皮與磚塊轉化為柔軟纖維,散發高貴香水氣味,營造視覺平面化與空間衝突,探討廉價建築材質與奢華之間的張力。 李延儒以透明紙疊層詮釋室內空間,壓縮時間與記憶,透過書寫、繪畫與虛擬元素,讓觀眾從俯視角度重新詮釋被建造的家空間紀錄。 這場展覽不僅展現台灣藝術的創新活力,更作為文化橋梁,邀請全球觀眾共探台灣當代文化的層層奧秘。更多詳情可查詢金馬克文化中心官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