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hibition information

展覽資訊

提供全國各地展覽活動相關資訊的平台。這個平台匯集了來自不同領域的展覽活動,包括藝術、文化、科技、商業等多個領域。無論您對哪個領域有興趣,整合全國展覽資訊都可以幫助您找到適合您的展覽活動。

音樂

Music

READ MORE +

戲劇

Theater

READ MORE +

舞蹈

Dance

READ MORE +

親子

Family

READ MORE +

獨立音樂

Indie Music

READ MORE +

展覽

Exhibition

READ MORE +

講座

Lecture

READ MORE +

電影

Film

READ MORE +

綜藝

Variety

READ MORE +

競賽

Competition

READ MORE +

徵選

Auditions

READ MORE +

其他

Other

READ MORE +
「轉角遇見舊時光」歷史文物展

| | 主辦單位 財團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會

「轉角遇見舊時光」歷史文物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財團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會

延續去年於 #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展示介紹 #遷臺歷史文物;今年暑假,我們特地策畫「 #轉角遇見舊時光 」展覽,以「1950至1980年代臺灣社會變遷與發展」為主軸,邀請您走進臺灣早年的時光廊道。 第一檔展覽展示臺灣50至80年代的集體記憶,尤以大眾娛樂為主。內容有當時亞洲歌后 #鄧麗君 的黑膠唱片語與錄音帶(圖一)。而民眾最喜歡的娛樂還有看電影,並以武俠電影與愛國電影為主流。展出各式的電影本事(宣傳單)有: #王羽 主演的武俠電影《 #獨臂刀王》,與 #梁修身 主演的愛國電影《 #筧橋英烈傳 》(圖二)等。 撫慰國軍思鄉情懷的戲曲也盛行於當時(圖三)。1960年代臺灣體育開始蓬勃興起,不少國際籃球賽於臺灣舉辦,而棒球更是於世界大放異彩(圖四)。而孩子們最愛的童玩 #尪仔標 、 #跳房子 、 #騎馬打仗 、 #打彈珠 等,也呈現於此次展覽中(圖五)。 臺灣從50至80年代,從戒嚴走向解嚴。許多當時的封禁之地,如 #金門八二三砲戰紀念碑 、 #總統府 、 #陽明山中山樓 、 #仁愛路空軍總司令部 等,也隨之開放,成為大眾的旅遊勝地。(圖六) 之後我們將一一為您詳細介紹「轉角遇見舊時光」展覽中的文物故事。歡迎您親臨現場,感受臺灣的舊時光。 ▣ ––––––––––––––––––––––––––––– ▣ 「轉角遇見舊時光」展覽資訊 ・時間:7/3~8/31 第一檔:7/3(四)-31(四) 第二檔:8/1(五)-31(日) ・開館時間:週二至週六 8:30-21:00|週日至週一8:30~17:30 國定假日及每月最後一個週四休館 ・地點: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1 樓圓形展櫃區(板橋區貴興路 139 號)

 2025EMBA企業學習年會>>從AI到韌性,領導破關密碼

| | 主辦單位 EMBA雜誌

2025EMBA企業學習年會>>從AI到韌性,領導破關密碼


活動場次資訊: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連續七年,溫暖、務實、啟發人心的中高階主管學習盛會 AI與地緣政治為全球企業帶來百年來最大的衝擊, 它重新定義了工作,改變了流程,翻新了競爭規則。 從心態到素養,你的團隊如何為未來做好準備? 2025 EMBA企業學習年會,邀請你一起, 學習和AI協作,打造韌性體質,創造新的突破。 三大特色 1.與國際大師,現場面對面 2.頂尖領導人分享實務做法 3.深度對話的靈魂拷問 深刻學習 × 實戰收穫 |國際大師親臨現場,名額有限!| 日本星巴克、亞曼尼精品、全球前三大藥廠領導人教練 Philippe Grall 主題:賦能Empowerment AI【如何幫助你成為更好的教練式領導人】 ■CEO主講人: 曼都集團董事長 賴淑芬 主題:【跨越挑戰,讓轉型與改變成為日常】 添順鴻梅文創創辦人 陳添順 主題:【歸零出發,創造下一個不同的成長曲線】 ■年會主持人: EMBA雜誌總編輯 方素惠 主題:【從AI到韌性,領導破關密碼】 活動資訊 ■日期:2025年9/11(四)下午1:30-5:00 ■地點:IEAT會議中心 (台北市松江路350號一樓演講廳,捷運行天宮站4號出口) ■對象:企業中高階主管、中小企業經營者、人資主管、管理部門、關心AI轉型人士 ■型式:演講演練 × 深度訪談 × 引導反思 ■報名費用:超早鳥票:2200元(8/10前,原價2800元) 詳細與陸續更新資訊請至活動網站:https://www.plus.emba.com.tw/2025%E4%BC%81%E6%A5%AD%E5%AD%B8%E7%BF%92%E5%B9%B4%E6%9C%83 聯絡主辦 EMBA雜誌讀者服務部 電話:(02)2768-0105轉211、213 email:service2@emba.com.tw

【1839當代】《出口の町》吉江淳 攝影個展

| | 主辦單位 1839當代藝廊

【1839當代】《出口の町》吉江淳 攝影個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1839當代藝廊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榮獲第25屆(2024)三木淳獎之得獎主日本攝影家吉江淳的作品《Exit Town》,8月1日於台北1839當代藝廊登場展出。在這系列作品中,吉江淳以獨特的視角呈現了他的家鄉:一個表面上平淡無奇的地方。然而,在這片被多數人形容為「一無所有」的土地上,那份荒蕪的景致卻觸動了更深層的共鳴——比優美的風景更能體現自然的本質,比都市景觀更能映照生命的真諦。 開幕茶會:8/2(六)14:30 專題座談會:8/2(六)15:00 現場提供新出版的攝影集《出口の町》簽名版!此精裝攝影集收錄了攝影家於2017年至2024年間,以中、大型相機拍攝的85件攝影作品。以攝影家故鄉群馬縣太田市為舞台,全書共計105頁,為限量精裝版本,完整呈現攝影家的藝術視野與創作歷程。

|

2025花蓮日出藝文基地「藝術行政講座」


活動場次資訊:

再造旅行學:讓我們成為新一代的旅行學家

| | 主辦單位 馬可孛羅文化

再造旅行學:讓我們成為新一代的旅行學家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詹宏志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旅行,究竟是什麼? 在這個人人都能說走就走的時代,我們是否真的懂得旅行?當機票變得便宜、當攻略滿天飛、當打卡成為習慣,我們似乎忘了問自己:如何從一個被動的觀光者,轉變為主動的文化探索者? 詹宏志先生,二十多年來致力於將旅行書寫從邊緣帶到中心,讓它成為一門值得被認真對待的學問。這一次,他將透過四場講座,帶我們重新思考旅行的本質,探討如何透過文字讓旅行昇華為更深層的文化對話。 四場講座,四種旅行的可能 8月7日/禮拜四|19:00-21:00|博客來書店(書藝聚場) 說故事的探險家:以斯文‧赫定《我的探險生涯》為例 十九世紀的探險家如何透過敘事,將個人冒險轉化為世界共同的文化記憶?赫定不只是征服了地理空間,更創造了一種充滿故事性的世界書寫方式。 8月16日/禮拜六|15:00-17:00|博客來書店(閱讀綠境) 追求知識的旅者:以亞爾佛德‧華萊士《馬來群島自然考察記》為例 比達爾文走得更遠,卻被歷史相對遺忘的華萊士,用八年時間在馬來群島進行田野調查。什麼是真正的知識型旅行?如何讓旅行成為深度學習的過程? 8月21日/禮拜四|19:00-21:00|博客來書店(書藝聚場) 愛情是女性旅者的動力:以萊斯蕾‧布蘭琪《心靈之眼的旅程》為例 當女性以情感為動力啟程,她們開創了怎樣的旅行書寫傳統?從性別角度重新檢視旅行文學,發現被主流敘事遮蔽的另一種可能。 8月28日/禮拜四|19:00-21:00|博客來書店(書藝聚場) 不是發現,而是反省:當代旅行文學的面貌——以柯林‧施伯龍與保羅‧索魯為例 當旅行變得唾手可得,當代旅行者開始質疑:為什麼

再造旅行學:讓我們成為新一代的旅行學家

| | 主辦單位 馬可孛羅文化

再造旅行學:讓我們成為新一代的旅行學家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詹宏志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旅行,究竟是什麼? 在這個人人都能說走就走的時代,我們是否真的懂得旅行?當機票變得便宜、當攻略滿天飛、當打卡成為習慣,我們似乎忘了問自己:如何從一個被動的觀光者,轉變為主動的文化探索者? 詹宏志先生,二十多年來致力於將旅行書寫從邊緣帶到中心,讓它成為一門值得被認真對待的學問。這一次,他將透過四場講座,帶我們重新思考旅行的本質,探討如何透過文字讓旅行昇華為更深層的文化對話。 四場講座,四種旅行的可能 8月7日/禮拜四|19:00-21:00|博客來書店(書藝聚場) 說故事的探險家:以斯文‧赫定《我的探險生涯》為例 十九世紀的探險家如何透過敘事,將個人冒險轉化為世界共同的文化記憶?赫定不只是征服了地理空間,更創造了一種充滿故事性的世界書寫方式。 8月16日/禮拜六|15:00-17:00|博客來書店(閱讀綠境) 追求知識的旅者:以亞爾佛德‧華萊士《馬來群島自然考察記》為例 比達爾文走得更遠,卻被歷史相對遺忘的華萊士,用八年時間在馬來群島進行田野調查。什麼是真正的知識型旅行?如何讓旅行成為深度學習的過程? 8月21日/禮拜四|19:00-21:00|博客來書店(書藝聚場) 愛情是女性旅者的動力:以萊斯蕾‧布蘭琪《心靈之眼的旅程》為例 當女性以情感為動力啟程,她們開創了怎樣的旅行書寫傳統?從性別角度重新檢視旅行文學,發現被主流敘事遮蔽的另一種可能。 8月28日/禮拜四|19:00-21:00|博客來書店(書藝聚場) 不是發現,而是反省:當代旅行文學的面貌——以柯林‧施伯龍與保羅‧索魯為例 當旅行變得唾手可得,當代旅行者開始質疑:為什麼

雙子二重奏與盧易之、汪奕聞《雙打擊x雙鋼琴音樂會》

| | 主辦單位 雙子二重奏

雙子二重奏與盧易之、汪奕聞《雙打擊x雙鋼琴音樂會》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雙子二重奏、盧易之、汪奕聞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當雙打擊與雙鋼琴相遇,音樂不僅是聲音的交融,更是一場精緻且富有層次的對話。 雙子二重奏 Twincussion 攜手鋼琴家盧易之與汪奕聞,以雙打擊與雙鋼琴的編制,共同探索樂器之間的聲響關係與音樂的無限可能。從 20 世紀經典到當代創作,四位音樂家透過細膩的音色掌控與緊密的默契,交織出節奏、旋律與和聲交融的豐富層次。 演出曲目包括巴爾托克《雙鋼琴與打擊樂器奏鳴曲》──結構嚴謹、層次分明,展現鋼琴與打擊樂間充滿張力與戲劇性的對位設計;雅各布·特·費爾德豪斯的《淘金熱》,以鮮明節奏與豐富音色描繪人類對黃金的渴望與探索,在樂句推進間展現高度畫面感;約翰·帕沙達斯的《搖籃》則一改傳統炫技路線,專注於音色與旋律的細緻鋪陳,呈現雙鋼琴與雙打擊間純粹而內斂的對話。 三首作品在編制與聲響運用上各具特色,從嚴謹精緻的結構設計,到節奏與音色之間的流轉與變化,展現鋼琴與打擊樂深度融合的多樣面貌。音樂於形式與質地之間流動、堆疊,勾勒出層層遞進、細膩具畫面的聲響風景。

目前在第16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