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覽資訊
提供全國各地展覽活動相關資訊的平台。這個平台匯集了來自不同領域的展覽活動,包括藝術、文化、科技、商業等多個領域。無論您對哪個領域有興趣,整合全國展覽資訊都可以幫助您找到適合您的展覽活動。
|
|
|
|
|
| |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專題講座】「好玩,是兒童在博物館最重要的事!—我在世界最大最好的兒童博物館玩了9個月」
活動場次資訊: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博物館不僅是知識的寶庫,更是激發孩子們創造力與想像力的場所。透過精心設計的互動展覽與活動,孩子們能在遊玩中學習,與文化活生生地接觸。 我們鼓勵孩子們參與文化,理解歷史,並發掘自我潛能。期待未來我們能與孩子們攜手合作,創造一個更具包容性和趣味的博物館環境,讓每一位小朋友都能在其中歡樂成長! ️兒童友善場次,歡迎親子共同參與! 線上報名者享有免費入館優惠,歡迎教育工作者、親子家庭與文化機構人員參與!
| |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跨域.探索者!」計畫—生活裡的自然色
活動場次資訊: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在我們的靈魂深處 人人都是「探索者」 藝術×科學 一起面對面的雙重探險 探索未知是人類進步的基石,從人類文明的發展脈絡當中,更能發現探索是深藏於靈魂的本能。 「 跨域.探索者!」計畫,自112年起國美館與科博館,兩館以藝術和科學的交流合作為目標,致力共同打造人文藝術與自然科學的系列活動,提供開發大眾理性與感性的體驗課程。計畫綱要以「跨域」與「探索」為核心呼應人類史上在各領域的探索、冒險精神,本次以「生活裡的自然色」為主題,通過顏色為概念,期待帶領大眾逐步從色彩與動物的關係、日常顏色的感知、動植物顏色的採集,色彩的實踐與製作,到色彩與個人經驗連結,讓顏色有完整全面的新想像,在相同的主題下兩館各以不同面向切入觀點,學習藝術創作面的觀察與紀錄、嘗試用科學的方法以科學繪圖紀實,「雙館」齊下用新角度、新技術,展開新視野。 觀察是藝術與科學的共同體 透過觀察發現我們緊密關聯 「為什麼有些動物身上有「螢光」的顏色?」、「繪畫用的顏料用哪些原料製作?泥巴可以嗎?」、「顏色會影響我們的感官與意識嗎?」這些疑問源於我們想更深入認識瞭解未知的知識,想更好的喚起對生活的探索精神。 在藝術觀察是創作最基礎的步驟、在科學觀察是所有發明的起點,本課程強化「觀察」方法、提供創作技術、工具使用,學習科學邏輯,讓學員們在觀察後將所學到的技巧投入應用,請學員思考自己所有的「為什麼」、練習分享自己的「為什麼」,由你完成我們的探索者方程式。課程結束後,學員們將有兩件的以顏色為主題的作品,並透過觀察發現藝術感性與科學理性與我們緊密相連。 指導單位|文化部、教育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活動資訊 活動對象: 國小三年級(含)以上至六年級(含)以下( 出生日2017年9月1日至2013年9月2日 ),共30位。 活動時間: 114年09月06日(六)13:00-17:00、114年09月07日(日)09:00-12:10。 ※本活動為連續2個半日課程,報名後請全程參與! 活動地點: 114年9月6日(六)下午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 114年9月7日(日)上午 地點: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活動流程: Day1,114年9月6日(六)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活動流程僅供參考,課程實際時間請依現場執行狀況為主) 時間 活動單元 活動內容 地點/講師 12:50-13:00 報到 國美館大門服務台旁 13:00-13:30 單元一 觀察吧! 反覆與堆疊的色彩 邀請學員於國美館教育展通過五感,進行觀察、探索教育展中藝術創作的「堆疊-反覆」精神,並逐步從可觀察物件、半開放式個人經驗連結與開放式創意思考,階段性討論「時間-色彩」的關係。 教育展示空間地下一樓 《24/7:::創作中的反覆與堆疊》 講師:劉昕昀 13:40-14:20 單元二 尋找吧! 顏色都從哪裡來? 從遊戲與藝術史的故事中,感受顏色(料)的組成、文化、自然等不同意含,瞭解顏色如何影響我們的感官與意識。 三樓多元學藝廳 講師:劉昕昀、陳品如 14:20-15:00 單元三 製作吧! 打造生活中的顏色 生活的植物、礦物與日常物件中,實踐顏料製作。學員嘗試學習製成步驟,從採集、研磨混合與調配,練習親身調製自己的顏料。 三樓多元學藝廳 講師:陳品如 15:00-17:00 單元四 分享吧! 專屬你的生活色票 簡介色票功能,並使用自製顏料的製作色票,為自己的顏色命名,打造專屬於自己的生活色票。感受、理解、實踐到敘事是製作色票的最終目標。 三樓多元學藝廳 講師:陳品如 明日科博館見 Day2,114年9月7日(日) 地點: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活動流程僅供參考,課程實際時間請依現場執行狀況為主) 時間 活動單元 活動內容 地點/講師 8:50-9:00 報到 生命科學廳大廳 9:00-10:50 單元五 觸摸自然: 走進自然的色彩與觸感 觀察動物體色與生存環境的依存關係,並藉由觸摸毛皮感受不同動物毛髮的質感。 生命科學廳地下一樓展區「彩色世界」、「奇幻自然」 講師:林曉菁 10:00-10:30 單元六 調出自然色: 用眼睛與雙手做筆記 找出5個生物身上主要的三個顏色,利用樹脂土學習調色。課程結合觀察、調色與探索學習單。 生命科學廳地下一樓展區「奇幻自然」教室 講師:林曉菁 10:40-12:10 單元七 自然織記: 用羊毛寫下色彩故事 從學習單中探索到的生物色彩,選定三種色彩製作羊毛濕氈。 第二科學教室 講師:林曉菁 活動結束 講師簡介: Day1:國美館課程講師 (一) 陳品如:畢業於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碩士,創辦夜舟藝術(原「PIN繪畫工作室」),擅長以鉛筆、色鉛筆、壓克力等繪圖媒材,進行人物、動物和風景等素描,通過精實專業的繪畫教學療育 (二) 劉昕昀:畢業於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碩士,現為國立臺灣美術館教育推廣組約用專案助理。 Day2:科博館課程講師 (一)林曉菁:畢業於國立中興大學,現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學教育組資深解說員。 報名網址 「跨域.探索者!」計畫–「生活裡的自然色」(點此文字報名) ※請點擊上方文字連結報名,活動收費800元整,敬請正確填寫報名資訊,年齡、資格不符者恕不開放參與。 ※本活動於科博館網頁報名,依報名先後順序錄取,正取30名,額滿為止。 注意事項: 活動報名前請務必確認電子郵件的正確性,主辦單位將依學員提供的電子信箱地址 寄發活動相關訊息。 活動過程中將進行現場攝錄影,參與本活動即同意授權國立臺灣美術館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將相關影音資料製作非營利之教育推廣影片,公開播送、上映、傳輸之權利。 學員於活動中產出之記錄與成果將作為展示素材,參與本活動及授權國立臺灣美術館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使用其產出成果策畫相關展示與行銷推廣用途。 活動當天請準時報到,敬請自備水杯或水壺。 活動中請共同維持現場秩序,以免影響課程進行。 如遇不可抗力之因素(包含但不限於颱風、地震、豪雨等天災),考量學員安全,主辦單位得辦理延期或取消活動,並提前公告及聯繫,如有未盡事宜,主辦單位保留修改、終止、變更活動 內容細節之權利。建議出發前請確認臉書或官網最新營運資訊。 國美館交通資訊請見【國美館交通】(請點文字)、科博館交通資訊請見【科博館交通】(請點文字) 本計畫經核定後實施,若有未盡事宜,得隨時修正之。
| | 主辦單位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
巡旅.尋旅–新住民繪本的故事旅行
活動場次資訊: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4場域輪展:介紹展出《話畫看.心畫家》多元母語繪本創作集,於4個場域輪展,大眼睛美術繪本屋(8/10-8/31)、崆書屋(9/1-9/30)、遠見人文空間/鳶Milvus(10/1-10/31)、見書店&書洞市集(11/1-11/9)。 4場閱讀推廣活動:於11/8、9在書洞市集辦理,以《話畫看.心畫家》繪本內容為主軸,透過說故事、工作坊、手作等互動,讓更多人了解自己與「鄰居」國家之間的不同與相同。
| | 主辦單位 臺南市東區裕文圖書館
臺南市東區裕文圖書館- 114年8月 FUN電影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不分國籍)本活動無實體展演者
利用公播影片,播放供讀者欣賞,增加不同的閱讀視野。 讓讀者走進圖書館裡,瞭解圖書館除了影視以外,還有豐富的館藏,進而感受書香氛圍,提升對閱讀的興趣。 8月10日(星期日)14:00-16:00《神偷奶爸4》 8月31日(星期日)14:00-16:00《以妳的語言呼喚我》
| | 主辦單位 南陽美術協會
府城印記-台南市南陽美術協會聯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南陽美術協會
南陽美術協會成立於1995年,是台南市四十年來致力於推廣藝術文化和提升藝術水平最重要的在地藝術團體之一。理事長陳信宏針對主題說明:「理監事選擇這個聯展主題,其宗旨即在強調一個在地的藝術團體自願性配合呈現對這塊鄉土、文化的心靈認同,用藝術創作來記錄、描述生活記憶與期待,盡一個藝術團體美化人心的社會責任,更希望對豐富府城的文化內涵也能聊盡心力。」
| | 主辦單位 劉碧娟
舞動生命-劉碧娟個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劉碧娟
劉碧娟老師師承水墨行者何木火大師及黃才松教授。作品利用水墨技法,將各種大小不同的圓堆疊組合、大小粗細濃淡等變化,層疊於近中遠。每一個圓有無數的細胞,如萬物中的各種生命,自由悠遊飛向宇宙無限空間的心靈;最後回歸核心,安住在本我的內在,得到平靜知足感恩和喜悅。在浩瀚無限空間和氛圍裡,願大家平靜知足感恩和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