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hibition information

展覽資訊

提供全國各地展覽活動相關資訊的平台。這個平台匯集了來自不同領域的展覽活動,包括藝術、文化、科技、商業等多個領域。無論您對哪個領域有興趣,整合全國展覽資訊都可以幫助您找到適合您的展覽活動。

音樂

Music

READ MORE +

戲劇

Theater

READ MORE +

舞蹈

Dance

READ MORE +

親子

Family

READ MORE +

獨立音樂

Indie Music

READ MORE +

展覽

Exhibition

READ MORE +

講座

Lecture

READ MORE +

電影

Film

READ MORE +

綜藝

Variety

READ MORE +

競賽

Competition

READ MORE +

徵選

Auditions

READ MORE +

其他

Other

READ MORE +

| | 主辦單位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

淡水木下靜涯舊居常設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淡水木下靜涯舊居」為新北市歷史建築,此棟約興建於19世紀末的建築,1923年起租借給旅臺日籍畫家木下靜涯居住,取名「世外莊」,直到1946年第二次大戰結束、木下被迫遣返日本為止。 此棟二層洋式樓房,曾裝載著木下優游臺灣、發展藝術風格的生活事蹟。擅長膠彩畫的木下,不僅擔任臺灣美術展覽會、臺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東洋畫部審查委員,更熱心提攜後進,影響日本時期臺灣膠彩畫的發展。熱愛淡水的他更曾擔任淡水街協議員,對淡水地方建設不遺餘力。 淡水的山、河與街道,曾經賦予木下靜涯生命的喜悅與創作靈感,舊居景色亦是許多繪者畫筆下的靈光。請您與我們一起走入歷史,放鬆沉思,共同體會木下「日日是好日」的生命片刻。

| | 主辦單位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

淡水紅毛城的歷史與建築常設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今日的紅毛城是由荷蘭人在1644年重新建造,荷蘭人在建造時以軍事目的為主;英國人改建時,做為領事館使用,所以紅毛城有軍事防守、辦公、地牢等不同的建築特色。 歷經不同時代的歲月流轉,共有九個政權在此駐守、辦公或代管,屹立將近400年的堡壘,重新設計承載故事的展示,向世人分享它的故事篇章。

| | 主辦單位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

滬尾之役洋人生活館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滬尾之役洋人生活館」將以淡水紅毛城園區為基地,邀您以英國領事視角,觀察滬尾之役中,同樣深受影響的淡水異國住民生活。從建築特色到領事公務、衣飾、飲食和茶文化,邀您回到百多年前,在餐桌前坐下,參與一場英 國領事在淡水的生活盛宴。

| | 主辦單位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

「淡水古蹟微型博物館」常設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淡水古蹟博物館是淡水眾多分散文化資產的集合體,來訪的遊客在「淡水古蹟微型博物館」展覽中,可以看到文化資產群的縮影,也能初步了解本館所經營管理或是未來即將開放的文化資產,看完展覽之後,再安排實地走訪,讓古蹟之旅更有趣。 為了讓遊客輕易認識文化資產的特色,展覽依照文化資產曾經使用過的類型或居住過的人物,區分為事業、平安、財富與學業四種運勢,如果遊客有時間,不妨依照今日運勢來趟古蹟好運之旅。

| | 主辦單位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

「滬尾小學校禮堂」常設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滬尾小學校」是日治初期日本人在淡水地區唯一興築的小學校,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目前僅遺留西元1923年落成之「滬尾小學校禮堂」。 「滬尾小學校禮堂」為日治時期典型的紅磚造公共建築,是淡水地區唯一保有日本兒童就學記憶之空間,也是日治時期淡水地區初等教育發展的歷史見證,並具有集會型公共建築之特色。2006年指定為市定古蹟,2022年修復完工。

| | 主辦單位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

「多田桑の多彩日常」常設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本次「多田桑の多彩日常」常設展,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再次探查手寫書信與史料,重現多田桑的生活光景。從玄關往故居裡漫步,由此走入多田的日常中。側身走入,桌上的日記與老櫃子,訴說著多田過往回憶、窗櫺一隅的小圓桌上,茶香總是引人入味;步入八疊大堂,暖桌與日常小物訴說故居光景,往窗外望去,這就是屬於街長的觀音風光。 多田的生活充滿了多樣的面貌,他曾經推動淡水的副業發展,以莚草加工發展地方經濟;在經商事業與政治的路途上,他也累積財富成為有16動房子的地產大亨;茶道、圍棋、三味線等3個興趣更是不可少;轉入廚房,當年的多田可說是一位飯桶,一天要吃盡1.5kg的飯才滿足;熱心的他也曾捐助滬尾小學校、女子公學校「慰問袋」。 如此多彩豐富的多田桑日常,等您來探索!

| | 主辦單位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

淡水日本警官宿舍常設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日本政府大正九年(1920)設置淡水郡,座落於淡水老街制高點的日本警官宿舍,最初即為淡水郡的高階警官居所,民國時期則繼續作為臺北縣淡水警察分局局長宿舍。建築本體隨時代變遷與警官頻繁的人事異動,因居住者的不同需求,而歷經至少5次較大規模的改建,成為如今融合日本、西洋與中華文化特性的建築樣貌,並且在2007年被登錄為歷史建築。 原主建物設有:玄關(主出入口)、取次、座敷(客廳)、寢所(臥房)、茶ノ間(餐廳)、緣側(室內廊道)、臺所(廚房)及便所(廁所)。整體建築多為和式,其中座敷鋪設屬於和式特有的榻榻米。建物前端凸出是應接室(洋式客廳),判斷為後來增建,是典型「和洋折衷」的建築樣式。

| | 主辦單位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未來預言—工業與精密陶瓷」常設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協辦單位: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陶瓷除了在日常生活與建築運用外,亦是工業科技用品常見的材料與元件。本區透過充滿科技與現代感的展示情境,以電腦、電話、行動電話等當代科技產物,呈現工業、精密陶瓷與傳統陶瓷的差異,展現陶瓷產業在科技中的多元應用與發展。

| | 主辦單位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回看所來處—臺灣陶瓷發展」常設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協辦單位: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在距今約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臺灣就已經發展製陶文化,直到17世紀荷蘭人、西班牙人以臺灣為國際貿易駐點後,臺灣走向新的歷史階段,也讓臺灣的陶瓷文化開始有顯著變化。回看過去400年來臺灣陶瓷的發展歷程,分別在17世紀中葉、20世紀初期、20世紀中葉產生巨大變化。這些時間點都是臺灣歷史的重要轉捩點,顯示臺灣陶瓷發展深受社會、文化、經濟因素影響。本展廳將探討17世紀以後陶瓷與臺灣的關係,先從臺灣社會與經濟的面向,歸納臺灣陶瓷整體的發展情形,再從臺灣民間信仰、傳統生活、傳統建築的面向,呈現陶瓷在臺灣文化的重要性。

| | 主辦單位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走向從前—臺灣傳統製陶技術」常設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協辦單位: 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陶瓷是人們將黏土以各種成形技術、裝飾技法製作後,再透過不同燃料或窯爐燒成,是人類重要的文明展現。本區以「走向從前」為主題,以製陶的燃料、黏土、技法、釉藥及窯爐相關實物、圖文與影片為展示內容,介紹製陶過程的重要步驟與臺灣傳統製陶技術。

| | 主辦單位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展覽《用手去看見世界2025》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日本)芝田典子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用手去看見世界2025》 《用手去看見世界》是由「觸覺」欣賞藝術品的新形態展覽計畫,至今已邁入第12年,並以臺日交流展呈現。今年攜手國內外藝術家、啟明學校師生及惠光導盲犬學校,深化視障者參與經驗,也讓大眾在探索觸覺藝術的過程,更理解視障族群生活,進而實踐藝術共融、平權之理念。 8.30(六)-9.13(六) 光復館

| | 主辦單位 新北市新莊戶政事務所

新北市新莊攝影學會攝影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新北市新莊攝影學會

為營造溫馨親民的洽公環境,本所特別規劃「光影中的風景」攝影展,展出多幅自然風光作品,透過鏡頭捕捉山川湖海的壯麗與四季變化的細膩,讓民眾在洽公之餘,也能感受美好風景所帶來的片刻療癒。誠摯邀請您蒞臨欣賞,共享視覺盛宴。

目前在第28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