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hibition information

展覽資訊

提供全國各地展覽活動相關資訊的平台。這個平台匯集了來自不同領域的展覽活動,包括藝術、文化、科技、商業等多個領域。無論您對哪個領域有興趣,整合全國展覽資訊都可以幫助您找到適合您的展覽活動。

音樂

Music

READ MORE +

戲劇

Theater

READ MORE +

舞蹈

Dance

READ MORE +

親子

Family

READ MORE +

獨立音樂

Indie Music

READ MORE +

展覽

Exhibition

READ MORE +

講座

Lecture

READ MORE +

電影

Film

READ MORE +

綜藝

Variety

READ MORE +

競賽

Competition

READ MORE +

徵選

Auditions

READ MORE +

其他

Other

READ MORE +

| | 主辦單位 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新北市立圖書館坪林分館】8月主題書展「愛上旅遊」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新北市立圖書館坪林分館

協辦單位: 新北市立圖書館坪林分館

8月書展主題: 愛上旅遊 旅遊書展,邀請您一起來挖寶!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打開畫匣子-美術在高雄 《撕撕如畫、思思入話—林素美撕畫創作個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林素美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林素美一直對藝術創作有很大的興趣,早年任教於小學時,便積極推動藝術教育,曾創辦油廠國小舞蹈團,引導無數學生在青少年時期感受律動的美。 退休後,林素美將對教育與藝術的熱情延伸至社會服務,不僅在佛光山文教基金會擔任說故事給小朋友的「故事媽媽」,更於2009年在因緣際會下師從劉瓊芬老師,學習棉紙撕畫。從此,她開啟了另一段藝術探索之路,以全新的學生身份投入創作,享受學習與創作所帶來的喜悅與自我成長。 林素美深信,教育與藝術的核心皆在於傳遞真善美,無論透過身體的律動、故事的力量,或是棉紙撕畫的細膩表現,她始終秉持著一顆誠摯的心,追求藝術的極致表達。在69歲重拾學生角色後,她深深體會到,一位用心、無私的老師帶來的不只是技法上的提升,更是心靈上的滋養。她感恩這份果報,並認為當全心投入創作、忘我於藝術當下,所呈現的世界即是純淨無瑕、圓滿完美的,也期望所有觀者能在一幅幅作品中,感受到作者全心的努力,以及求真、求善、求美的極緻展現。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打開畫匣子-美術在高雄 《自在隨心—梁月春油畫個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梁月春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梁月春原本從未想過自己會與繪畫產生連結,甚至曾對畫畫感到畏懼。然而,在服役軍職28年從教官職務退伍後,擔任義守大學兼任助理教授,為了在教學時能於白板上即興畫出想表達的內容,於2013年開始在救國團學習素描與粉彩,開啟了她的藝術之路。在黃竣昭老師的指導下,從最基本的線條、光影練習開始,即使畫一顆球都需花上數小時,她仍不氣餒,靠著毅力完成一張張人物素描,如戴妃、成龍與普丁,逐漸建立自信與成就感,也開始涉獵油畫創作。 2020年,梁月春進一步參加蔡政志老師在海洋科技大學開設的油畫班。蔡老師深厚的繪畫功力與熱誠的教學態度,讓她備受鼓舞,進而參與聯展。為了持續精進畫技,她進入蔡老師私人設立的「小木馬教室」,每週一至兩次進行深入學習。這個充滿藝術氣息的空間,猶如一座小型博物館,不僅有老師的精彩作品展示,也有來自各地學員間的交流與鼓勵,使梁月春在學習過程中獲得心靈的滋養與視覺的啟發。 除素描與油畫外,梁月春亦曾向黃進良老師請益,並在救國團教導肚皮舞的同時安排學畫時間,展現對藝術的堅持與熱忱。她的創作靈感多來自生活周遭與內心關懷,如四季花草美景、台灣雲豹的絕跡、大象及企鵝家族、小孫女的出生與收涎儀式、家中的仙人掌,以及丈夫栽種的紅辣椒與聖誕節的結合創作等,題材多樣且富有情感,也包括她參觀美術館後受到啟發的蒙娜麗莎、布蘭濟夫人,及影視作品中的人物如武媚娘等,當然平日最愛的肚皮舞表演也結合在油畫中。 梁月春認為,無論年齡,只要喜歡、願意開始,就會有所收穫。從一位對畫畫充滿恐懼的人,到如今能舉辦展覽的藝術創作者,她的經歷正是對「終身學習」與「藝術無年齡界線」最有力的見證。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打開畫匣子-美術在高雄 《尋繽彩之夢-李夢明個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李夢明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李夢明出生於中日戰亂初期,自幼便歷經艱辛的成長求學之路,直至抗戰勝利後,她才得以返回父母身邊,當時已年逾十歲,卻尚未入學,她以驚人的毅力在短短兩年半內完成小學六年課程。民國38年秋全家遷居台灣後,她繼續完成初中學業,並考入台北女師就讀。女師求學期間,受國畫名師林中行老師指導,打下了堅實的國畫基礎,並在老師讚許與鼓勵下,對繪畫產生了濃厚興趣。然而,畢業後進入教職、夜間進修專科與大學,忙碌的生活使她暫時擱置了畫筆。 民國86年,李夢明為照顧罹患重病的先生選擇退休。兩年後,當先生病情稍穩,年屆六十四的她,頓覺生活失去重心。幸運的是,居家附近設有長青學苑,猶如老人大學,提供多樣豐富課程。她選修馮少強老師的國畫花鳥課程,潛心學習五年,後又續師蕭屏妮老師持續鑽研。同時,她也報名陳淑真老師的水彩課,拓展視野;而文化中心近在咫尺,更讓她得以時常參觀畫展汲取靈感,在繪畫之路上進步甚多。 如今年近九十的李夢明,仍活躍於長青學苑,勤奮作畫,樂此不疲。她深信畫筆能淨化心靈,即使心中有苦憂,只要投入創作,便可隨筆墨而化解。她以畫為伴,以藝養心,實踐「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她常以感恩之心祈願,願所有有志之人皆能找到心之所託,身心康泰,生活充實。對李夢明而言,藝術不僅是一種美的追求,更是生命延伸的力量與靈魂的歸依。

| |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甜蜜蜜:甘蔗產業歷史」-114.-09月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臺史博以傳承臺灣社會集體記憶和生命經驗為使命,規劃選擇對臺灣歷史及本土產業頗具影響力,且在歷史公園中有相關生物資源的動植物,串聯園區生態、臺灣歷史產業及博物館典藏品、展示資源,辦理為期半日到一日的產業工作坊,讓以教師為主的參加者在親近自然環境的同時,認識本土傳統產業與博物館相關資源。 本次活動以臺灣甘蔗為主題,以糖業及甘蔗相關典藏、園區小規模種植之甘蔗為素材,搭配臺灣製糖產業歷史簡介,結合講座、展覽相關內容、生態觀察及實作體驗活動,強化對於臺灣甘蔗(製糖)產業、歷史及文化的印象與認識。 活動/課程流程: 10:00-10:30 臺灣製糖產業歷史及館藏資源簡介 10:30-11:30 臺史博常設展甘蔗巡禮 11:30-12:30 午餐+休息 12:30-13:30 園區甘蔗生態介紹 13:30-14:30 甘蔗收穫及榨汁 14:30-16:00 實作體驗

| | 主辦單位 國立成功大學藝術中心

【2025展覽】《Welcome to Gourmet Plaza》——吳怡蒨個展暨視覺工作坊學生共創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吳怡蒨;(中華民國)曾學彥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策展論述| 《Welcome to Gourmet Plaza》以「美食廣場」為象徵,探討當代社會中飲食圖像的文化意義與視覺生產。藝術家吳怡蒨透過拼貼、壓克力與複合媒材,重新編碼食物影像背後的社會語彙,並結合成大藝術中心舉辦的共創工作坊,邀請20位來自不同背景的參與者,以個人飲食記憶為主題,共同完成拼貼創作。 展覽共呈現四大創作系列:第一系列以消費導向雜誌中的美食圖像為素材,透過剪貼與重組,反思影像如何構築身體欲望與文化幻想;第二系列將地景符號與食物形象融合為抽象視覺語言,呈現味覺與土地間的地誌學關係;第三系列運用報紙與廣告單構成書簡裝置,承載被遺忘的日常記憶;第四系列則將包裝廢棄物轉化為裝置,探討資本主義下視覺文化與消費結構的關聯。 共創部分則展現出高度多元的飲食文化圖像——從節慶、家鄉味到外食經驗,皆透過拼貼技法打破線性敘事,轉化為文化對話的開端。藝術家不只是創作者,更作為知識生產與文化引導的觸媒,實踐藝術作為關係生成與社會參與的可能性。 整體展覽不僅是對飲食影像的感官再現,更召喚觀者重新觀看圖像與日常的關係,反思當代社會中,食物如何成為文化認同、視覺慾望與記憶傳承的交會點,也讓藝術成為我們重新理解生活的入口。

| | 主辦單位 國立成功大學藝術中心

【藝術叩門講座】吳怡蒨個展暨視覺工作坊學生共創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吳怡蒨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策展論述| 《Welcome to Gourmet Plaza》以「美食廣場」為象徵,探討當代社會中飲食圖像的文化意義與視覺生產。藝術家吳怡蒨透過拼貼、壓克力與複合媒材,重新編碼食物影像背後的社會語彙,並結合成大藝術中心舉辦的共創工作坊,邀請20位來自不同背景的參與者,以個人飲食記憶為主題,共同完成拼貼創作。 展覽共呈現四大創作系列:第一系列以消費導向雜誌中的美食圖像為素材,透過剪貼與重組,反思影像如何構築身體欲望與文化幻想;第二系列將地景符號與食物形象融合為抽象視覺語言,呈現味覺與土地間的地誌學關係;第三系列運用報紙與廣告單構成書簡裝置,承載被遺忘的日常記憶;第四系列則將包裝廢棄物轉化為裝置,探討資本主義下視覺文化與消費結構的關聯。 共創部分則展現出高度多元的飲食文化圖像——從節慶、家鄉味到外食經驗,皆透過拼貼技法打破線性敘事,轉化為文化對話的開端。藝術家不只是創作者,更作為知識生產與文化引導的觸媒,實踐藝術作為關係生成與社會參與的可能性。 整體展覽不僅是對飲食影像的感官再現,更召喚觀者重新觀看圖像與日常的關係,反思當代社會中,食物如何成為文化認同、視覺慾望與記憶傳承的交會點,也讓藝術成為我們重新理解生活的入口。

| | 主辦單位 財團法人李仲生現代繪畫文教基金會

【徵件】 第19屆李仲生基金會視覺藝術獎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財團法人李仲生現代繪畫文教基金會

其他單位: (合辦)國立成功大學藝術中心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你準備好讓作品被看見了嗎? 第19屆《李仲生基金會視覺藝術獎》徵件正式啟動,總獎金新台幣60萬元,期待具有原創性、個人風貌與當代精神的優秀作品脫穎而出! 一、宗旨:以實現李仲生先生遺志,提倡及推展現代繪畫,鼓勵現代藝術創作為目的。 二、獎勵及對象:視覺藝術創作獎共貳名、每名獎金新台幣參拾萬元整,及獎座乙座。頒給作品具有原創性,個人風貌及當代精神的藝術家,媒材不拘,凡海內外各地區華人均可參加。 三.評審:由主辦單位聘請有名望之藝評家及藝術家數名,成立評審委員會公正評審。 四.收件辦法:2025年10月1日開放報名(實體及線上請周擇一方式投件) 1.線上報名:請填寫GOOGLE表單 https://forms.gle/Jc2XZyyTQqQG8x829 ,2025年10月31日下午5:00截止。 2.實體報名:2025年10月31日(郵戳為憑),請將投件資料儲存至「USB隨身碟」寄送。 其他有關作品資料,諸如照片、畫冊、印刷物…等可自由參送。 ※寄送地址:701台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光復校區 成大藝術中心【報名第19屆李仲生藝術獎項】 五、作品投件格式:請提供近3年來個人創作之10件作品。 1.平面作品:檔案大小 1MB 以內(JPG檔),1件作品限提供1張圖檔,共10張。 2.非平面作品(立體或複合媒材類等):照片大小1MB以內(JPG檔),需提供三張不同角度照片,1件作品限3張圖檔。 3.新媒體作品(限投3件):請將作品上傳至網路空間並提供網址直接點閱觀看,單一作品請上傳「完整」及「精簡(5min)」兩版。 六、發表: 1.2025年12月公告得獎名單,並於展覽開幕時進行頒獎。 2.獲獎人必須親自提供作品參加展覽及自行完成布展及卸展。 3.展出作品須至少過半數與原始投件作品相符。例如:若展出3件作品,至少須有2件為原投件項目;展出5件作品者,則至少須包含3件原投件作品。 4.展覽檔期:2026年3月~4月辦理於成大藝坊,以2人聯展方式展出(檔期將由成大藝術中心協調安排)。 5.得獎者將受邀於展覽期間為成大師生辦理講座、座談會或工作坊等相關活動。

| | 主辦單位 連江縣政府,中華文化總會

即將成真火舞團《海神釀》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即將成真火舞團

協辦單位: 連江縣政府文化處

其他單位: (指導)文化部,(指導)交通部,(指導)國家發展委員會,(指導)交通部觀光署,(指導)立法委員陳雪生辦公室,(指導)連江縣議會

《海神釀》是即將成真火舞團迄今最大規模的器樂火舞劇場作品,結合東方樂音與火焰表演,打造融合視覺、聲響與儀式感的沉浸式演出。也將融入當地表演團隊共同參演,以跨界協作形式,為場域注入藝術能量。 演出中展現團隊多年累積的創作能量,包括遠征國際舞台、在世界矚目中綻放的臺灣火龍,現場更以火焰語彙演繹信仰、儀式與時間的流轉,呈現一場關於凝視、關於重生的火焰之祭。 演出團隊介紹 "即將成真火舞團由郭彥甫、蔡宏毅兩位全國火舞比賽冠軍舞者於 2014年夏天在台灣共同創立,是亞洲目前唯一一個以「火舞」為核心,融合戲 劇與環境元素,創造出獨特演出形式的表演藝術團隊。我們以台灣本土文 化為根基,在這十年間,逐步將火舞帶入更深刻的敘事藝術,讓火焰不僅 是一種表演技藝,更成為講述台灣故事的媒介。 這十年間,我們秉持「遠征世界,紅回台灣」的理念,將台灣的火舞藝術帶向國際舞台,受邀參與亞洲與歐洲各大藝術祭與國際舞台,讓世界看見台灣的火舞之美。 我們的演出將火舞融入本土環境,與台 灣的土地、人文、歷史相結合,創造屬於這片土地的藝術語言。從劇場到戶外環境,無論是大型舞台火劇, 或是在自然環境中演繹火焰與天地對話,都展現了火舞的無限可能。 包括: 屏東落山風藝術季《渡風者》——在屏東的強風之地,結合海岸地形,於沙灘上演出,以火舞對應落山風的狂野律動,展現大自然的力量與人類的抗衡。滾燙的沙地成為舞台,風與火交錯的瞬間,象徵著人與自然的共存與挑戰。

| | 主辦單位 連江縣政府,中華文化總會

優人神鼓《入夜山嵐》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優人神鼓

協辦單位: 連江縣政府文化處

其他單位: (指導)文化部,(指導)交通部,(指導)國家發展委員會,(指導)交通部觀光署,(指導)立法委員陳雪生辦公室,(指導)連江縣議會

〈入夜山嵐〉,是長年在木柵老泉山上生活、訓練的「優人」獻給這座山的作品;沒有厚重生命課題的外衣,沒有沾染超脫塵世的修行色彩,而是純粹、自在、信手捻來,渾然天成的真切之作。 笛子、大提琴、笙、揚琴、胡琴,與優人擅長的鑼鼓,彼此融合成一體。不再只是鼓聲的獨出表現,而與雲鑼、魔音鑼、抄鑼、雲板、雷板等各具獨特音色的樂器,共同編織一闕音樂與自然交響的詩篇。

| | 主辦單位 連江縣政府,中華文化總會

驫舞劇場《自由步-造山運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驫舞劇場

協辦單位: 連江縣政府文化處

其他單位: (指導)文化部,(指導)交通部,(指導)國家發展委員會,(指導)交通部觀光署,(指導)立法委員陳雪生辦公室,(指導)連江縣議會

《自由步-造山運動》是一場動態雕塑實驗。舞動肉身結合大型異材質,肉身與物件各成有機的主體,在力與形的分寸挪移間共築僅屬當下的動態鏈結,鑿刻出質地的瞬息形變,引領觀眾透過視覺與體感的質變,擴大探尋舞動當下的身體邊界。 演出團隊介紹 驫舞劇場成立於2004年,由陳武康、蘇威嘉等編舞者、表演者共同創立以不受拘束無限創意的集體創作、精準到位的舞蹈肢體表現,展現了獨樹一幟的舞蹈劇場風格。本次「時間行者」演出擔任執行統籌特別邀請跨領域表演者,以時間為題材,透過舞蹈、肢體 戲劇等各種型式,詮釋馬祖四鄉五島從戰火、1975軍魂電廠開始有光迄今走過半世紀的歲月。

| | 主辦單位 連江縣政府,文化部

舞鈴劇場《生命之光》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舞鈴劇場

贊助單位: 全港通航業股份有限公司

藝術燦爛,感動啟程!庄頭劇場登陸連江,帶來震撼心靈的演出!9/12(五) 連江南竿鄉 山隴 白馬王公園 藝日限定開演! 舞鈴劇場《生命之光》|19:00-20:30 創新融合 × 視覺震撼 × 闔家觀賞 首度登陸馬祖,讓藝術在星空與海風中綻放! 演出介紹來了! 《生命之光》融合傳統技藝「扯鈴」與現代科技,跨域結合舞蹈、音樂、新馬戲與多媒體,打造獨步全球以扯鈴為核心元素的「舞鈴Diabolo Dance」演出形式! 從創世紀的海洋出發,歷經水、火、地、風四大試煉,呈現一場關於生命起源與希望的奇幻旅程。舞台如星河流轉,光影交錯,邀你沉浸於動感與視覺的極致饗宴。 這是一場沒有語言隔閡、適合全齡觀賞的藝術體驗——在星空下,一起見證生命中最美的那一道光。 為全齡觀眾打造共感的藝術體驗, 在海風中迎接希望之光,在藝術裡看見生命的無限可能!

目前在第3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