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hibition information

展覽資訊

提供全國各地展覽活動相關資訊的平台。這個平台匯集了來自不同領域的展覽活動,包括藝術、文化、科技、商業等多個領域。無論您對哪個領域有興趣,整合全國展覽資訊都可以幫助您找到適合您的展覽活動。

音樂

Music

READ MORE +

戲劇

Theater

READ MORE +

舞蹈

Dance

READ MORE +

親子

Family

READ MORE +

獨立音樂

Indie Music

READ MORE +

展覽

Exhibition

READ MORE +

講座

Lecture

READ MORE +

電影

Film

READ MORE +

綜藝

Variety

READ MORE +

競賽

Competition

READ MORE +

徵選

Auditions

READ MORE +

其他

Other

READ MORE +

| | 主辦單位 財團法人音契文化藝術基金會

《巴赫新聲系列音樂會》愛的絮語—女高音蘇冠華獨唱會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蘇冠華 ;(中華民國)呂宜珊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本次節目【愛的絮語—女高音蘇冠華獨唱會】精選多首以愛情為主題的藝術歌曲與歌劇詠嘆調,從炙熱的渴望、熱戀中的溫存,到愛情的流逝與思念,以及漫長的情感尋覓,細膩描繪出情感的多重樣貌。透過德、法、西、英四種語言文字以及優美旋律娓娓道來情感百態。其中多首作品更融入華爾滋元素,在浪漫節奏中展現出愛情的輕盈與悸動,邀請您一同走入這場詩意的音樂旅程。 澤姆林斯基:《華爾滋歌曲》 A. Zemlinsky: Walzer-Gesänge, Op. 6 葛拉納多斯:《情歌》 E. Granados: Canciones Amatorias 馬斯奈:〈哥哥看啊...看那快樂的太陽〉選自歌劇《維特》 J. Massenet: "Frère Voyez... Du gai soleil" from Werther 薩替:〈我想要你〉、〈帝國女神〉 E. Satie: Je te veux 、La Diva de l'Empire 畢琦:《三首布朗寧之歌》 A. Beach: Three Browning Songs, Op. 44 夏米娜德:〈肖像〉 C. Chaminade: Portrait 畢夏普:〈看!那溫柔的雲雀〉 H. Bishop: Lo! Here the gentle Lark 奧伯:〈這是個愛情故事〉選自歌劇《瑪儂‧雷思考》 D. Auber: Cest l’histoire amoureuse from Manon Lescaut 理查‧史特勞斯:〈我親愛的侯爵〉選自歌劇《蝙蝠》 J. Strauss: Mein Herr Marquis from Die Fledermaus

| | 主辦單位 財團法人音契文化藝術基金會,臺北巴赫廳

《巴赫新聲系列音樂會》1875 ‧ 拉威爾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Sereno Trio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1875 ‧ 拉威爾》為Sereno Trio對法國作曲家拉威爾150歲冥誕的致敬,上半場以其充滿復古情懷的巴洛克舞曲作為主軸,下半場則是兼具傳統曲式與技巧創新、異國風情與文學氣息的A小調鋼琴三重奏,展現出拉威爾絢麗豐富的音樂語彙。 拉威爾:《為已逝公主的帕望舞曲》 Ravel: Pavane Pour Une Infante Défunte 拉威爾:〈前奏曲〉、〈佛拉納舞曲〉、〈小步舞曲〉、〈黎高東舞曲〉,選自《庫普蘭之墓》 Ravel: Prelude, Forlane, Menuet, Rigaudon from Le tombeau de Couperin (最後斜體字) 拉威爾:A小調鋼琴三重奏,作品六十七 Ravel: Piano Trio in A Minor, M. 67 展演者︰Sereno Trio( 小提琴 / 陳逸群 大提琴 / 謝曼琳鋼 琴 / 簡韻玲)

| | 主辦單位 legacy

DIRTI SHIT EVERY WHERE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日本)UNIVERSE LAST A WARD、DISC-O-TECH、DJ SHIMONE & DJ BLES & KENTAROSJ;(中華民國)DEFEAT THE GIANT、SPIT!、CHILLBAKA & FU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DIRTI SHIT EVERY WHERE" WANTO creatures Taiwan Tour Opening 9.12 (FRI) LEGACY CHAKO, TAICHUNG UNIVERSE LAST A WARD (JP) DEFEAT THE GIANT SPIT! DISC-O-TECH (JP) - DJ SHIMONE & DJ BLES & KENTAROSJ CHILLBAKA & FU

| | 主辦單位 legacy

青虫2025秋季小巡迴《聯絡,感情》台中場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青虫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聯絡,感情 liân-lo̍k kám-tsîng 早安午安「食飽未」 有時候我們用貼圖 有時候是一張風景照片 言不及義 但潛台詞都是想念 「有閒的時陣,愛加減聯絡感情。」 寫了很多新歌 台東台南台中高雄台北 超近距離唱給你聽

| | 主辦單位 潮返書店

穿越冰海與信仰的迷霧:《鯨背上的少年》懸疑與人性解析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喬齊安、邱耀慶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穿越冰海與信仰的迷霧, 解析《鯨背上的少年》小說中的懸疑事件與人性。在極寒北地,一場意外讓沉寂的村莊掀起驚濤駭浪。兩名警察踏上查案之路,卻越走越深。 一封遺書、一具冰封屍體,牽引出過去與現在、罪與罰交錯的秘密。一場殺人案,憾動了整個安靜的弓頭村。誰是兇手?誰才是受害者?當你以為已經知道答案,故事卻猛然轉向,把你拋入更深的迷霧之中。 九月七日下午兩點,在台中潮返書店有一場精彩作品剖析對談會。歡迎踴躍報名參加,一起揭開極寒北地冰封的真相,聆聽那道無人能解的低鳴! 故事簡介 一個信奉鯨靈傳說的尤皮特人,世代受鯨靈保護。當文明侵入這座封閉的村落時,一群各懷目的的外來者,陸續來到這座與世無爭的聚落,未料一具藏在麝牛腹中的屍體,拉開一連串發生未解懸疑事件,是背叛鯨靈的懲罰詛咒,還是利益衝突下的謀殺,一切線索都指向兩年前的九月三十這天。當真相揭開時,誰都情有可原,但誰也都不無辜,唯有身世悲苦與鯨為伴的少年阿古。 這是一部結合異域風情與文學筆觸格局宏大的極地懸疑傑作,故事前半段是一部精彩絕倫的推理劇;半後段轉為多位涉案者內心獨白,情感濃烈、層層遞進。既有東野圭吾式的縝密推理結構,又有《老人與海》的文學基因。在懸疑推理的外殼下,藏著人性與記憶的審判,對自由與生存的堅強信念,對苦難與新生的深刻反思。

| | 主辦單位 紀肇聲(油畫)

遇見聲跡-紀肇聲80創作回顧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紀肇聲

協辦單位: 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遇見聲跡」80創作回顧展的作品多元,從作品中,一方面見證紀校長多年來努力成果,另一方面也體會到紀校長對藝術的喜愛,對自然、人文的關懷。校長平時專心油畫創作,舉辦多次個展亦經常參加聯展。 80年的歲月,見聞白雲藍天、小橋流水、紅花綠葉、鳥兒翱翔、蝴蝶翩翩、儷人佳偶,伴隨風聲、雨聲、樂聲,或靜思、或起舞,構成自然、人文的美景,激起內心無比的激動,樸實油彩繪出的永恆畫面,與大家分享。 本次油畫展覽作品主題包含: 花叢系列一海芋花、鳶尾花⋯五彩繽紛,叢花亭亭玉立,展現婀娜多姿。 永花鳥蝴蝶系列—花花世界,蝴蝶聞香而來,小鳥飛舞的浪漫。 自然界的律動系列一澎湃的海浪,氣勢非凡,勇者的試練場。 半抽象系列一用色彩的融合、流動,構成半抽象的圖像。 永意象系列一翱翔、靜思、雨中旋律⋯•⋯的形色意象。 青春舞曲系列一在音樂聲中,舞出青春活力。

| | 主辦單位 紀肇聲(油畫),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

遇見聲跡-紀肇聲80創作回顧展 創作導覽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紀肇聲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遇見聲跡」80創作回顧展的作品多元,是紀校長歷年來的創作成果與大家分享,從作品中,一方面見證紀校長多年來努力成果,另一方面也體會到紀校長對藝術的喜愛,對自然、人文的關懷。校長平時專心油畫創作,舉辦多次個展亦經常參加聯展。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間,以溫馨、活潑的畫作 ,滋潤當時苦悶的人心。 80年的歲月,見聞白雲藍天、小橋流水、紅花綠葉、鳥兒翱翔、蝴蝶翩翩、儷人佳偶,伴隨風聲、雨聲、樂聲,或靜思、或起舞,構成自然、人文的美景,激起內心無比的激動,樸實油彩繪出的永恆畫面,與大家分享。 本次油畫展覽作品主題包含: 花叢系列一海芋花、鳶尾花⋯五彩繽紛,叢花亭亭玉立,展現婀娜多姿。 永花鳥蝴蝶系列—花花世界,蝴蝶聞香而來,小鳥飛舞的浪漫。 自然界的律動系列一澎湃的海浪,氣勢非凡,勇者的試練場。 半抽象系列一用色彩的融合、流動,構成半抽象的圖像。 永意象系列一翱翔、靜思、雨中旋律⋯⋯的形色意象。 青春舞曲系列一在音樂聲中,舞出青春活力。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電影館

9月|高雄市電影館|再見機器人 Robot Dreams【普遍級】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不分國籍)此活動無實體展演者;(西班牙)帕布羅貝嘉 Pablo BERGER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再見機器人 Robot Dreams 帕布羅貝嘉 Pablo BERGER 2023|Spain, France|DCP|Colour|102min|N/A|CH Subtitles|0+ Do you remember the 21st night of September? — “September” Earth, Wind & Fire ★ 2023 坎城影展 特別放映 ★ 2023 安錫動畫影展 另類長片大獎 一隻寂寞單身狗買了高科技機器人作伴,兩人共舞同歡彷彿就此終結孤單。某天,他們在海灘上慵懶午睡,命運將他們硬生生拆散,在無盡的等待中,他們幻想著重聚的那天。而你還記得9月21日與機器人共舞的那天嗎?

| | 主辦單位 財團法人金車文教基金會

三井悠華 創作個展【追尋原風景】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日本)三井悠華

協辦單位: 金車文藝中心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展覽介紹 聲音記憶的歸鄉之旅 藝術家三井悠華以細膩的水墨拼貼技法,將記憶與情感層層堆疊,像是在靜謐之中輕聲的呢喃,創造出如詩般的畫面。 在這個數位化、快速變遷的時代,她以緩慢且細膩的方式,將紙張一層層貼合、覆蓋,像是在重建一段遺失的記憶,也像在進行某種安靜的儀式般,召喚著什麼。這次的展覽主題「追尋原風景」,正是從一段偶然的聲音記憶開始。 「有一次,我在台灣聽到鳥的翅膀拍動聲,那聲音讓我突然想到日本的故鄉。」三井悠華靦腆地笑著說,那是一種說不上來的熟悉感。「明明是第一次聽到的聲音,卻好像在哪裡經歷過。」這份突如其來的情緒,成為她創作題材的起點。 對她而言,所謂的「原風景」並非童年的具體場景,而是潛藏於內心,那種熟悉又陌生的記憶感受。因此,她試著將這份感受視覺化,透過羽毛的意象、細膩的筆觸痕跡與精心的空白配置,將這些難以言說的情感慢慢堆疊於紙面之上。 跨越文化與記憶的邊界 三井悠華出生於日本,曾就讀於多摩美術大學日本畫專業,後赴台灣就讀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研究所,並預計於2025年秋天繼續留在台灣攻讀博士。 從東京的多摩美術大學一路走到台北,她的藝術路徑跨越了文化,也跨越了記憶的邊界。初見她的作品時,我感受到一股獨特的寧靜氛圍,這不是全然的寂靜,而是如她自己所描述的「安心與寂寞」共存的一種感受,在細緻而溫和的畫面中,溫柔卻又帶著些許憂傷。 她坦言,初到台灣時,語言上的障礙曾經是很大的挑戰,但在台灣師長與同學的支持下,她逐漸適應並且在藝術創作上找到了新的可能。她也提到:「日本比較缺乏專門學習東方水墨的環境,而台灣卻擁有非常好的師資與資源。」這成為她選擇台灣求學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台灣生活的經歷,為她帶來了新的創作靈感。她特別提到藝術家楊世芝老師的影響,老師以棉紙和水墨拼貼的方式,啟發她更有意識地運用拼貼技法。她形容道:「拼貼的過程就像在與過去的片段對話,每當我一層層地貼紙,畫面逐漸呈現豐富的層次。最底層的紙逐漸被覆蓋,就像某些記憶被深深藏起。」 三井悠華在多年日本畫訓練的基礎上,將日本畫的材料與東方水墨的表現形式結合,並將傳統精神與當代觀念融合並置,創造出獨特的藝術語彙。她偏好使用和紙等溫潤的紙材,除了因為材料本身的觸感,更因為紙張宛如日式和服般層層堆疊的方式,呈現出日式美學的細膩與內斂。 鳥羽詩意,介於完整與殘缺之間 作品中經常出現的羽毛意象,源自她過去在東京飼養的五隻鸚鵡,這些羽毛凝聚了她對與寵物鳥有關的深刻記憶,甚至超越了形式上的美感,轉化為情感與記憶之間的橋樑。 「我使用各種色彩作搭配,因為我養的每一隻鸚鵡顏色都不同,所以牠們的羽毛成為了我記憶中非常深刻的一部分。」因此這些羽毛並非真實鳥羽的描繪,而是情感的容器,在畫面中飄浮、包覆、懸停,如一首沒有歌詞的搖籃曲。 展覽主視覺作品〈鳥的搖籃曲〉便是對這種感覺最完整的呈現,這件作品不追求一個完整的敘述,而是想讓觀者透過羽毛、拼貼與色彩的交錯畫面,鋪成到一種既柔和又輕盈的「被包覆感」。她在色彩的處理上也格外謹慎,「溫暖的色彩,讓人安心;但只要暗一點,情緒就會變得有點寂寞。」刻意保留的空白,如同一封沒有寫滿的信,在沈默中流露著情感。而這份既安穩又帶點疏離的情緒,也構成了她作品最獨特的心理張力,一種看似平靜,卻潛藏起伏的內在風景。 在留白與未完成之間,打開想像之門 在三井悠華的作品,常會見到日本美學特徵,比如精妙的留白畫面。她刻意保留觀看的空間,期望觀眾能夠與自己的內心「原風景」產生共鳴,喚醒那些模糊又熟悉的記憶。 曾有觀眾意外地回饋:「這看起來像一條龍」或「彷彿聽得到鳥叫聲」這些非預期的觀看反饋,反而成為她持續創作的動力,讓她意識到自己作品蘊藏著更多可能性。 構圖中形體不完整的翅膀或腳爪特徵,她則解釋道:「因為面部的存在感太強,會限制觀者的想像。相對地,若是取不完整的局部,則會顯得畫面更具流動性與呼吸感。」她以〈黑色的蝴蝶〉系列為例,畫面中融入月亮與太陽等元素,描繪出類似蝴蝶翅膀對稱的抽象意象。「這種曖昧感我很喜歡。」她微笑著說。 屬於每個人的原風景 透過她細緻而耐心的敘述,理解她為什麼選擇來到台灣求學。她認為與台灣藝術家的創作相比,日本藝術家注重細緻的情感與造型美,而台灣藝術家則更加自由奔放,樂於將個人記憶與土地經驗融入作品中。而她的作品,恰好在這兩種特質之間找到了一個微妙的平衡點。 最後,她像大家發出一個簡單卻動人的邀請:「希望觀眾在看作品時,稍稍停下腳步,重新傾聽自己內心微弱而真實的聲音,找尋屬於自己的原風景。」

| | 主辦單位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2025客家細灶下:客家米食體驗推廣活動-客家紅粄、打粢粑、黃梔粄、米篩目、發粄(5場次)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其他單位: (指導)客家委員會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活動流程: 1.教學DIY 2.導覽參觀 3.點心享用及成果分裝 活動項目: 客家紅粄/114年5月18日 上午梯次09:30-11:30、下午梯次14:00-16:00 紅粄(fungˇbanˋ),是客家人節慶與喜事中不可或缺的傳統米食。紅,是喜氣,是祝福;粄,是用雙手揉出來的溫度,也是代代相傳的好味緒(hoˋmi xi )。 報名上午場次可加購【幸福食客-台鐵聯名便當】$150元/個(僅限上午場次加購) 現場活動包含客家紅粄材料1份、客家點心1份,參加者憑報名識別證依序或號碼牌方式給餐。 一粄一故事,傳承的不只是味道,更是文化與記憶。 每梯次限量40名,誠摯邀請您一起走進灶下,揉進一口溫暖的客家精神! 報名網址:https://thcdc.hakka.gov.tw/....../12323/1437/138248/145031/ 打粢粑/114年6月14日 上午梯次10:00-11:30、下午梯次14:00-15:30 一起來打粢粑(qiˇbaˊ),粘出幸福好滋味! 還記得小時候圍著大灶搗粢粑(qiˇbaˊ)的熱鬧景象嗎?現在,不用回鄉下也能體驗這份傳統美味啦! 一起來參加「手作粢粑(qiˇbaˊ)體驗活動」,從糯米下鍋蒸香,到雙手搗粢粑(qiˇbaˊ)的扎實手感,每一步都超有趣!還能親手揉出你最愛的形狀,沾黃豆粉、裹花生糖,甜甜黏黏,幸福滋味滿分。 全家大小都能參加,動手做、開心吃,一起把古早味變成回憶裡最甜的那一口! 現場活動包含客家粢粑材料1份、客家點心1份,參加者憑報名識別證依序或號碼牌方式給餐。 一粄一故事,傳承的不只是味道,更是文化與記憶。 每梯次限量40名,誠摯邀請您一起走進灶下,揉進一口溫暖的客家精神! 報名網址:https://thcdc.hakka.gov.tw/....../12323/1437/138248/146385/ 黃梔粄(vongˇgiˊbanˋ)/114年7月12日 上午梯次10:00-11:30、下午梯次14:00-15:30 黃梔粄(vongˇgiˊbanˋ)手作體驗,感受客家甜點的花香時光。 黃梔粄(vongˇgiˊbanˋ),是一道充滿客家風味的好味緒。使用梔子花天然染色,攪拌至粉漿內,還散發出淡淡花香。這次,我們要帶大家一起親手做出這份帶有「客庄味」的甜點,一起動手、一起品味,一口咬下滿是回憶與溫度! 現場活動包含黃梔粄材料1份、客家點心1份,參加者憑報名識別證依序或號碼牌方式給餐。 一份手作的粄,是一種心意,一份文化的延續 每梯次限量40名,快來參加這場黃梔粄體驗,與我們一起揉粄、傳承滋味! 報名網址:https://thcdc.hakka.gov.tw/....../12323/1437/138248/146982/ 米篩目(miˋqiˊmugˋ)/114年8月16日 上午梯次10:00-11:30、下午梯次14:00-15:30 你還記得小時候,巷口那碗Q彈滑順的米篩目嗎? 現在不用跑老街,也能自己動手做! 從米開始,自己磨、自己壓、自己吃! 在地客家老師帶路,帶你從一粒米開始,體驗傳統工法,親手做出屬於自己的米苔目!從揉粉到壓條,每一步都充滿濃濃人情味! 每梯次限量40名,現場活動包含米篩目材料1份、客家點心1份,參加者憑報名識別證依序或號碼牌方式給餐。 帶著家人朋友一起來,用雙手搓出一口Q彈,一起感受最「黏」心的客家美味! 報名網址: https://thcdc.hakka.gov.tw/....../12323/1437/138248/146990/ 發粄(fadˋbanˋ)/114年10月19日 上午梯次10:00-11:30、下午梯次14:00-15:30 你有沒有聽過:「發粄發粄,越發越旺!」 這款在客家喜慶、拜拜、過年都會出現的吉祥粄,不只寓意好,還超可愛、超療癒!現在就來體驗自己動手做「發財的粄」。 每梯次限量40名,現場活動包含發粄材料1份、客家點心1份,參加者憑報名識別證依序或號碼牌方式給餐。 用雙手蒸出笑容、發出好運,來一起體驗這充滿祝福的傳統美味,發粄發起來,好運一整年! 報名網址 https://thcdc.hakka.gov.tw/....../12323/1437/138248/147002/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電影館

9月|高雄市電影館|《行者十步》馬拉松場 The Walker Series【輔12級】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本活動無實體展演者;(中華民國)蔡明亮 Tsai Ming-liang

更多活動簡介請看:https://www.nwac.org.tw/tw/movies-content/50a2AC6D8651?preview=true

| | 主辦單位 梓書房

中年好好玩:從《玩物誌》到《人生喜事》看作家的精神狀態| 騷夏×潘家欣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騷夏、 潘家欣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騷夏《人生喜事》第二場新書分享會,邀請潘家欣一起對談.ᐟ.ᐟ 人生苦短,放過自己就是件喜事。一轉眼,六年級後段班也都步入中年、號稱初老?!來看養貓和蒔花都頗有心得的詩人騷夏,用截然不同的角度分享興味十足的各種童年拾趣或中年心事。 在這場對談中,我們將與作者一同探討如何以輕盈的方式看待人生各種大事小事的荒謬喜感,從生死大事寫到貓事、花事、房(貸)事,及至個人對身心靈的安頓探索。糗事醜事窘事何妨都以喜事看待,笑談人生何處不喜事。 ▍講者介紹 騷夏 高雄人住在台北,雇主是貓,不想分析數據報表就會說自己是詩人。 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畢,東華大學駐校作家。 榮獲2024優秀詩人獎、2018年吳濁流詩獎正獎。作品多屆入選台灣詩選、九歌年度散文選。並為《文訊》「21世紀上升星座:1970後台灣作家作品評選(2000~2020)」現代詩得獎人之一。 著有詩集《瀕危動物》、《橘書》,散文集《上不了的諾亞方舟》獲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入圍。 ∕ 潘家欣 1984年生,台南人,文字與藝術跨域創作者。最新散文集為《玩物誌》;著有詩集《如蜜帖》、《如廁帖》、《妖獸》、《失語獸》、《負子獸》、《雜色》、《珍珠帖》、《雞卵糕仔雲》;藝術文集《藝術家的一日廚房——學校沒教的藝術史:向25 位藝壇大師致敬的家常菜》;繪本合作作品有《媽媽商店》、《暗夜的螃蟹》、《虎姑婆》等。

目前在第38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