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hibition information

展覽資訊

提供全國各地展覽活動相關資訊的平台。這個平台匯集了來自不同領域的展覽活動,包括藝術、文化、科技、商業等多個領域。無論您對哪個領域有興趣,整合全國展覽資訊都可以幫助您找到適合您的展覽活動。

音樂

Music

READ MORE +

戲劇

Theater

READ MORE +

舞蹈

Dance

READ MORE +

親子

Family

READ MORE +

獨立音樂

Indie Music

READ MORE +

展覽

Exhibition

READ MORE +

講座

Lecture

READ MORE +

電影

Film

READ MORE +

綜藝

Variety

READ MORE +

競賽

Competition

READ MORE +

徵選

Auditions

READ MORE +

其他

Other

READ MORE +

| | 主辦單位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考古番仔園文化》特展


活動場次資訊: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心流之境-Kate Huang黃彥衡 台灣當代藝術創作展

| | 主辦單位 桃園機場第一航廈

心流之境-Kate Huang黃彥衡 台灣當代藝術創作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Kate Huang黃彥衡

協辦單位: 新東陽股份有限公司

贊助單位: 竹美山閣溫泉會館

其他單位: 右岱藝術策展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心流之境》FLOW Kate Huang 台灣當代藝術創作展 《心流之境》是台灣抽象藝術家 Kate Huang(b. 1987)以石膏為媒材的系列創作。 流動的顏料與石膏交錯,在固化前的片刻,混沌、迷離、豐沛,如同情感的層層交疊,也是當代人身份轉換間的縮影。 Artist CV │ 藝術家簡歷 Kate Huang │ 黃彥衡 b.1987, Taiwan|出生於1987年,台灣 Artist Bio │ 藝術家簡介 我成長於台灣新竹,擁有牙醫背景,也長年經營診所,但創作對我而言,從來不是逃避,而是一種延續。 從小受母親影響,藝術成了我表達情緒的方式。多年後重新拿起畫筆,讓那份沉澱已久的創作本能得以重新流動。我選擇石膏作為主要媒材,是因為它既來自醫療,也象徵包覆、修復與承接。創作讓我在理性與情感之間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位置。 Artist Statement │ 藝術家聲明 每一件作品,都是情緒與材質之間的對話。 我以石膏與玻璃為主要創作材料,探索「脆弱、包覆與重生」的主題。石膏是修復的,玻璃是易碎的;兩者的結合,建構一個堅強而脆弱的情緒空間。 情緒從不是深心中不可採集的波動,而是可以被觀看、可以被理解的形狀。 我喜歡這種矛盾的力量:我們渴望被看見,卻害怕太透明;我們想要保護自己,卻不願失去感受的能力。 石膏提醒我們,脆碎是可以被接住的,而非被隱藏。 在透明中保留光,在破裂中發現美。 【《心流之境》FLOW Kate Huang 台灣當代藝術創作展】 丨展覽時間丨2025/05/01~2025/08/31 丨展覽地點丨桃園機場第一航廈3F出境大廳北側 丨合作單位丨桃園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新東陽股份有限公司 丨策展單位丨右岱藝術 丨協辦單位丨竹美山閣溫泉會館 丨機場展覽、專業展覽規畫、展覽合作、媒體暨商品銷售窗口丨 策展人:徐予紅 0975-638759

心流之境-Kate Huang黃彥衡 台灣當代藝術創作展

| | 主辦單位 桃園機場第一航廈

心流之境-Kate Huang黃彥衡 台灣當代藝術創作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Kate Huang黃彥衡

協辦單位: 新東陽股份有限公司

贊助單位: 竹美山閣溫泉會館

其他單位: 右岱藝術策展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心流之境》FLOW Kate Huang 台灣當代藝術創作展 《心流之境》是台灣抽象藝術家 Kate Huang(b. 1987)以石膏為媒材的系列創作。 流動的顏料與石膏交錯,在固化前的片刻,混沌、迷離、豐沛,如同情感的層層交疊,也是當代人身份轉換間的縮影。 Artist CV │ 藝術家簡歷 Kate Huang │ 黃彥衡 b.1987, Taiwan|出生於1987年,台灣 Artist Bio │ 藝術家簡介 我成長於台灣新竹,擁有牙醫背景,也長年經營診所,但創作對我而言,從來不是逃避,而是一種延續。 從小受母親影響,藝術成了我表達情緒的方式。多年後重新拿起畫筆,讓那份沉澱已久的創作本能得以重新流動。我選擇石膏作為主要媒材,是因為它既來自醫療,也象徵包覆、修復與承接。創作讓我在理性與情感之間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位置。 Artist Statement │ 藝術家聲明 每一件作品,都是情緒與材質之間的對話。 我以石膏與玻璃為主要創作材料,探索「脆弱、包覆與重生」的主題。石膏是修復的,玻璃是易碎的;兩者的結合,建構一個堅強而脆弱的情緒空間。 情緒從不是深心中不可採集的波動,而是可以被觀看、可以被理解的形狀。 我喜歡這種矛盾的力量:我們渴望被看見,卻害怕太透明;我們想要保護自己,卻不願失去感受的能力。 石膏提醒我們,脆碎是可以被接住的,而非被隱藏。 在透明中保留光,在破裂中發現美。 【《心流之境》FLOW Kate Huang 台灣當代藝術創作展】 丨展覽時間丨2025/05/01~2025/08/31 丨展覽地點丨桃園機場第一航廈3F出境大廳北側 丨合作單位丨桃園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新東陽股份有限公司 丨策展單位丨右岱藝術 丨協辦單位丨竹美山閣溫泉會館 丨機場展覽、專業展覽規畫、展覽合作、媒體暨商品銷售窗口丨 策展人:徐予紅 0975-638759

心流之境-Kate Huang黃彥衡 台灣當代藝術創作展

| | 主辦單位 桃園機場第一航廈

心流之境-Kate Huang黃彥衡 台灣當代藝術創作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Kate Huang黃彥衡

協辦單位: 新東陽股份有限公司

贊助單位: 竹美山閣溫泉會館

其他單位: 右岱藝術策展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心流之境》FLOW Kate Huang 台灣當代藝術創作展 《心流之境》是台灣抽象藝術家 Kate Huang(b. 1987)以石膏為媒材的系列創作。 流動的顏料與石膏交錯,在固化前的片刻,混沌、迷離、豐沛,如同情感的層層交疊,也是當代人身份轉換間的縮影。 Artist CV │ 藝術家簡歷 Kate Huang │ 黃彥衡 b.1987, Taiwan|出生於1987年,台灣 Artist Bio │ 藝術家簡介 我成長於台灣新竹,擁有牙醫背景,也長年經營診所,但創作對我而言,從來不是逃避,而是一種延續。 從小受母親影響,藝術成了我表達情緒的方式。多年後重新拿起畫筆,讓那份沉澱已久的創作本能得以重新流動。我選擇石膏作為主要媒材,是因為它既來自醫療,也象徵包覆、修復與承接。創作讓我在理性與情感之間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位置。 Artist Statement │ 藝術家聲明 每一件作品,都是情緒與材質之間的對話。 我以石膏與玻璃為主要創作材料,探索「脆弱、包覆與重生」的主題。石膏是修復的,玻璃是易碎的;兩者的結合,建構一個堅強而脆弱的情緒空間。 情緒從不是深心中不可採集的波動,而是可以被觀看、可以被理解的形狀。 我喜歡這種矛盾的力量:我們渴望被看見,卻害怕太透明;我們想要保護自己,卻不願失去感受的能力。 石膏提醒我們,脆碎是可以被接住的,而非被隱藏。 在透明中保留光,在破裂中發現美。 【《心流之境》FLOW Kate Huang 台灣當代藝術創作展】 丨展覽時間丨2025/05/01~2025/08/31 丨展覽地點丨桃園機場第一航廈3F出境大廳北側 丨合作單位丨桃園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新東陽股份有限公司 丨策展單位丨右岱藝術 丨協辦單位丨竹美山閣溫泉會館 丨機場展覽、專業展覽規畫、展覽合作、媒體暨商品銷售窗口丨 策展人:徐予紅 0975-638759

蠟筆王 王建民-台灣蠟筆藝術之美

| | 主辦單位 臺北國際航空站

蠟筆王 王建民-台灣蠟筆藝術之美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蠟筆王 王建民

協辦單位: 新東陽股份有限公司

其他單位: 右岱藝術策展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丨展覽藝術家丨 王建民Jam-Min Wang (蠟筆王)又稱台灣蠟筆王,台灣知名蠟筆畫藝術家,獨創「板雕蠟彩」藝術,作品於海峽兩岸各地展覽,並將其蠟筆創作授權開發許多文創商品,號稱「蠟筆達人」,「台灣蠟筆藝術第一人」。 蠟筆王從事藝術創作,始終堅持以蠟筆藝術為創作核心,獨創「板雕蠟彩」藝術,並堅持以蠟筆藝術為創作核心,不斷創新繪畫技巧與畫風,在藝術界獨樹一格,引領風潮,獲得業界衆多肯定與好評,作品獲邀於台灣及海峽兩岸各地展出個展與聯展逾百餘次。 這次展出內容為蠟筆畫與鋼筆畫之延伸文創商品,有特色提袋,馬克杯,數位版畫,陶瓷藝術文鎮…等諸多品項,邀請您至現場一覽精彩! 【現 任】 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 講師 蘆洲林建生圖書館/ 講師 中華文創學會/ 常務理事 中華國際策展經紀交流協會/ 常務理事 台灣國際藝術家協會/ 常務理事 兒童藝術文教基金會/ 董事 【重要著作】 不可思議的蠟筆魔法書 (蠟筆畫技巧專書) 丨展覽時間丨2025/05~2025/08 丨展覽地點丨松山機場國際線2F出境大廳展區 丨指導單位丨臺北國際航空站、新東陽股份有限公司 丨策展單位丨右岱藝術 丨機場展覽、專業展覽規畫、展覽合作、媒體暨商品銷售窗口丨 策展人:徐予紅 0975-638759; (LINE ID:yuhung1108) Mail:uday.tpe@gmail.com

蠟筆王 王建民-台灣蠟筆藝術之美

| | 主辦單位 臺北國際航空站

蠟筆王 王建民-台灣蠟筆藝術之美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蠟筆王 王建民

協辦單位: 新東陽股份有限公司

其他單位: 右岱藝術策展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丨展覽藝術家丨 王建民Jam-Min Wang (蠟筆王)又稱台灣蠟筆王,台灣知名蠟筆畫藝術家,獨創「板雕蠟彩」藝術,作品於海峽兩岸各地展覽,並將其蠟筆創作授權開發許多文創商品,號稱「蠟筆達人」,「台灣蠟筆藝術第一人」。 蠟筆王從事藝術創作,始終堅持以蠟筆藝術為創作核心,獨創「板雕蠟彩」藝術,並堅持以蠟筆藝術為創作核心,不斷創新繪畫技巧與畫風,在藝術界獨樹一格,引領風潮,獲得業界衆多肯定與好評,作品獲邀於台灣及海峽兩岸各地展出個展與聯展逾百餘次。 這次展出內容為蠟筆畫與鋼筆畫之延伸文創商品,有特色提袋,馬克杯,數位版畫,陶瓷藝術文鎮…等諸多品項,邀請您至現場一覽精彩! 【現 任】 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 講師 蘆洲林建生圖書館/ 講師 中華文創學會/ 常務理事 中華國際策展經紀交流協會/ 常務理事 台灣國際藝術家協會/ 常務理事 兒童藝術文教基金會/ 董事 【重要著作】 不可思議的蠟筆魔法書 (蠟筆畫技巧專書) 丨展覽時間丨2025/05~2025/08 丨展覽地點丨松山機場國際線2F出境大廳展區 丨指導單位丨臺北國際航空站、新東陽股份有限公司 丨策展單位丨右岱藝術 丨機場展覽、專業展覽規畫、展覽合作、媒體暨商品銷售窗口丨 策展人:徐予紅 0975-638759; (LINE ID:yuhung1108) Mail:uday.tpe@gmail.com

蠟筆王 王建民-台灣蠟筆藝術之美

| | 主辦單位 臺北國際航空站

蠟筆王 王建民-台灣蠟筆藝術之美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蠟筆王 王建民

協辦單位: 新東陽股份有限公司

其他單位: 右岱藝術策展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丨展覽藝術家丨 王建民Jam-Min Wang (蠟筆王)又稱台灣蠟筆王,台灣知名蠟筆畫藝術家,獨創「板雕蠟彩」藝術,作品於海峽兩岸各地展覽,並將其蠟筆創作授權開發許多文創商品,號稱「蠟筆達人」,「台灣蠟筆藝術第一人」。 蠟筆王從事藝術創作,始終堅持以蠟筆藝術為創作核心,獨創「板雕蠟彩」藝術,並堅持以蠟筆藝術為創作核心,不斷創新繪畫技巧與畫風,在藝術界獨樹一格,引領風潮,獲得業界衆多肯定與好評,作品獲邀於台灣及海峽兩岸各地展出個展與聯展逾百餘次。 這次展出內容為蠟筆畫與鋼筆畫之延伸文創商品,有特色提袋,馬克杯,數位版畫,陶瓷藝術文鎮…等諸多品項,邀請您至現場一覽精彩! 【現 任】 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 講師 蘆洲林建生圖書館/ 講師 中華文創學會/ 常務理事 中華國際策展經紀交流協會/ 常務理事 台灣國際藝術家協會/ 常務理事 兒童藝術文教基金會/ 董事 【重要著作】 不可思議的蠟筆魔法書 (蠟筆畫技巧專書) 丨展覽時間丨2025/05~2025/08 丨展覽地點丨松山機場國際線2F出境大廳展區 丨指導單位丨臺北國際航空站、新東陽股份有限公司 丨策展單位丨右岱藝術 丨機場展覽、專業展覽規畫、展覽合作、媒體暨商品銷售窗口丨 策展人:徐予紅 0975-638759; (LINE ID:yuhung1108) Mail:uday.tpe@gmail.com

| | 主辦單位 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

人·造自然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李光裕、陳漢聲、陳肇驊、張庭溦、廖浩哲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如果我們能夠理解林木生長、土石交疊、河匯成海是無需詮釋的自然法則,那麼當這些法則在人的感受裡起到移情(Empathy)作用時,它們就具備了文化性的意涵。在我們理解世界的經驗裡,自然除了自身的客觀存在外,更是從人類視角再造的「第二自然」。 藝術在當代語境中所擔負的質疑與批判角色,讓人介入自然的合法性被重新評估;創作者重新省思人與自然的關係,並且用個人性的觀點再造了自然。這些觀點不僅僅侷限於環境生態的領域,而是更大範圍牽涉到了文化的、社會的與造型美學的範疇,說明了「自然」被藝術賦予身體之後的多樣性。 李光裕1954年出生於高雄,雕塑家,作品中探索雕塑體量與空間的交互關係,展現對東方意境哲思的追求,不迷戀充盈飽滿,而是讓更多的光線與空氣在作品中流竄,在師法自然的詩意表現中,陳述人與自然之間自在任意的流轉。 陳漢聲1988年出生於高雄,長期關注人與自然以及區域產業之間的交互關係,細膩地深入土地的歷史與地理的紋理,採用現成物以及動力裝置的形式,以在地人的身分做出既個人又客觀的陳述。 陳肇驊1990年出生於苗栗,創作以動力裝置、雕塑為主。憑藉個人主義式的戲謔,與其積極地介入或改變現況,更習慣用看似消極的態度回應講求效率與規範的體制,巧妙地將與自然協力完成作品,並點出了人與自然看似對立卻又相互依存的矛盾關係。 張庭溦1994年出生於台中,作品以水泥及壓克力為主要媒材,粗糙的水泥經過處理與佈局,帶有緊張感的材質自然地舒緩開來,形成了一簇簇大小參雜、遠近交錯的團塊色面,柔軟不定型的構出一片流動延展的空間,帶出對於個人與環境之間的思考。 廖浩哲1991年出生於台中,於大學時學習都市計畫,對於植物有著自身獨到的見解,作為一名植物藝術家,將植物視為等待被創作的有機材質,在模糊的邊界上,思考植物與人、與自然間的關係。

| | 主辦單位 臺南市東區林森圖書館

|東區林森圖書館|生態攝影常設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台南分會各攝影家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本館與荒野保護協會-台南分會合作,於本館公共樓梯間展示各攝影作家精彩生態攝影作品,藉由藝術美學傳達環境保護與重視生態觀念。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

2025世界閱讀日奇幻共學書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

✦✦世界閱讀日«奇幻共學書展✦✦ 邀請你化身為一位靜靜行走的探索者, 穿越書頁與遊戲交織而成的奇幻場域, 以閱讀為鑰,以遊戲為路, 展開一段沉浸而自由的旅程。 讀一本書,如同進入一場遊戲; 玩一場遊戲,也能讀懂一段故事。 ✦主題選書:結合桌遊與書籍,打造學習與探索空間。 偵探解謎 走進層層線索編織的迷宮,訓練你的觀察與推理 史詩奇幻 翻開魔法與傳說的篇章,書寫屬於你的英雄詩篇 人格精神 向內凝視,從閱讀中映照自我與他人的面貌 什麼是遊戲? 在字裡行間中,重新思考遊戲的本質 ✦展出書單:https://reurl.cc/3K4d08 ✦多人共學:組隊挑戰,交流討論,讓閱讀變得更有趣。 ✦展出時間:2025/04/22起 ✦展出地點:總館三樓天井展區+2號桌

光電獸42節奏牆柱—姚仲涵聲光裝置藝術展

| | 主辦單位 苗栗縣苗北藝文中心

光電獸42節奏牆柱—姚仲涵聲光裝置藝術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苗栗縣苗北藝文中心

其他單位: 策展單位:大聲光電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姚仲涵專注於結合光影與聲響的藝術創作,熱衷於探索空間與自我。 近期的代表作品是「光電獸」系列,自首次提出以來,已累積了40餘件件作品。 「光電獸」為一系列現地製作的聲光作品,由2017年依附在台南月津港一座橋的結構開始,逐漸演化成創造空間之經驗。光電獸的作品曾在多個展覽中展出,包括近年的台東光祭與月津港燈節,以及忠泰美術館的「在混沌的世界中建立一點序曲」姚仲涵與大聲光電工作室創作理念是以音樂為共同語言,透過裝置實現空間,連結建築與人。 本次展覽為姚仲涵針對苗北藝術中心展覽室所呈現的現地製作作品,作品「光電獸#42 – 節奏牆柱」 以展覽空間的柱體結構為靈感,探索聲音、光影與空間之間的共鳴關係。作品融合新媒體藝術、噪音藝術與聲光裝置,透過動態光源與多層次聲響,將柱體轉化為節奏的載體,使之成為感官體驗的節點。觀者在穿梭於柱體之間的同時,將感受到聲光交織的節奏流動,重新詮釋空間的邊界與秩序,打造一場身臨其境的沉浸式感知之旅。

堆疊的風景—陳怡今蠟筆畫創作展

| | 主辦單位 苗栗縣苗北藝文中心

堆疊的風景—陳怡今蠟筆畫創作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苗栗縣苗北藝文中心

其他單位: 策展藝術家:陳怡今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繪畫是場⼼智活動,你無法忽視內在的感受就產出。」這是今今在⾃出版《創作筆記2:寫⽣》書中寫下的⼀句話。 2023 年起,今今深刻投⼊了⼀場四季⾵景寫⽣的計畫。這不僅是媒材研究練習,更像是⼀場⼼靈的修⾏。站在⾵景⾯前,今今每每感受到⾃⼰在浩瀚⼤⾃然⾯前的渺⼩與未知,這份⼼境促使我更深⼊地觀察、反思與表達。 今年,期望在展覽中擴展⾵景寫⽣的創作範疇與深度,探索更多⾵景與記憶、媒材間的關係。 每⼀次描繪,都是我與⾃然間⼼靈對話的具象化。我意識到,繪畫不僅限於「再現」曾經所⾒,⽽是透過創作來尋找新的視⾓和情感表達⽅式,是是⼀場內在情感與思考的交織。在原有創作的基礎上,我計劃透過尺幅的變化來轉換視⾓——縮⼩或放⼤、或延伸,以此引發新的創作體悟。在縮⼩尺幅時,需更注重筆觸的精緻與情感的凝練;⽽放⼤尺幅時,則需留意筆觸的層次、空間感的平衡與留⽩關係。 透過這次個展「堆疊的⾵景」呈現出今今對⾵景寫⽣的熱情,深刻體悟每個當下與探索繪畫的種種過程。讓觀者能在廣闊的⾵景中感受到⼀種開放的、無邊界的⾃然體感。希望藉此找到新的繪畫表達⽅式,近⽽對觀者的觀看⽅式產⽣影響,引發對⾵景與情感的⾃我反思。 「畫⾵景的我,越畫下去就越能了解⾃⼰。」今今

目前在第4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