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hibition information

展覽資訊

提供全國各地展覽活動相關資訊的平台。這個平台匯集了來自不同領域的展覽活動,包括藝術、文化、科技、商業等多個領域。無論您對哪個領域有興趣,整合全國展覽資訊都可以幫助您找到適合您的展覽活動。

音樂

Music

READ MORE +

戲劇

Theater

READ MORE +

舞蹈

Dance

READ MORE +

親子

Family

READ MORE +

獨立音樂

Indie Music

READ MORE +

展覽

Exhibition

READ MORE +

講座

Lecture

READ MORE +

電影

Film

READ MORE +

綜藝

Variety

READ MORE +

競賽

Competition

READ MORE +

徵選

Auditions

READ MORE +

其他

Other

READ MORE +

| | 主辦單位 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衛土主題-義民軍VS義勇軍—橫越時空的衛土走讀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黃啟嵐

其他單位: (執行)共感敘事有限公司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1) 義民歷史回顧 臺灣義民信仰,是指臺灣民間信仰中奉祀義民的信仰。在臺灣,所謂之「義民」,是指在械鬥、民變、戰爭中,因保衛家鄉而犧牲的民間武力人士。該信仰的出現與其廟宇的興建,大量出現在林爽文事件之後。其是官方鼓勵民間運作的民間信仰,類似於民間的忠烈祠,我們將前往平鎮褒忠祠義民廟,透過廟方專業導覽人員導讀台灣義民軍歷史,以及平鎮當地建廟歷史沿革。 (2) 保台義勇軍 「乙未戰役」是歷史留給臺灣人民們的一段刻骨銘心的記憶,更是一段客家先民艱苦保臺的歷史 1895年清廷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與澎湖地區,臺灣在地,紛紛自發性組成的抗日義勇軍,其中「客家族群」作為此戰役主力,也是客家族群歷史中犧牲最為慘烈的一場戰役,雖戰事最終不敵日軍,卻也為臺灣在歷史上刻下保臺抗日的堅毅精神!時隔百年,團結、凝聚彼此的向心力依舊永存在我們心中,讓我們透過展示廳內策展,在緬懷臺灣先烈的同時,也將其勇氣銘記於心,在追訴歷史回憶的同時,也能透過參與走讀活動,感受團結的重要性,讓我們團結一起,展現勇氣,追憶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吧! (3) 平鎮褒忠祠建築結構 褒忠祠的建築、石雕、木雕、剪黏、交趾陶、神祇都是非常細緻的裝飾手法,其中剪黏、交趾陶為陳天乞的作品,同安人的他,年幼隨姐夫洪坤福來台整修廟宇,洪坤福有五位技術最出色的剪粘與陶藝精湛徒弟,分別是:陳天乞、張添發、陳專友、姚自來與江清露,俗稱五虎將,這段故事與建築細節不得不親自參與!

| | 主辦單位 臺中市西區戶政事務所

臺中市西區長青學苑書法研習班師生作品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臺中市西區長青學苑書法研習班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臺中市西區長青學苑服務設籍本市 55 歲以上之市民,透過開設多元課程讓長輩持續學習,『活到老、學到老』!這次邀請李日進老師及其學生一起舉辦書法師生聯展。

| | 主辦單位 新浜碼頭藝術空間

塵光小事-楊子怡個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楊子怡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塵光小事-楊子怡個展 ✹藝術家:楊子怡 ✹展覽日期:2025.06.28(六)-2025.07.22(二) ,周一、二公休 ✹展覽地點:新浜碼頭藝術空間Pin-Bien館 ✹空間贊助單位:國藝會 ✹新浜行政:陳羚溱、吳宛倫 ✹實習生:孔媛 ✹活動網站:https://sinpink.com/ ✹展覽簡介: 「塵光小事」關注生活中那些微小、邊緣、不經意的片刻。它們如塵埃般徘徊於可見與不可見之間,輕盈飄浮,只有在停下來、拂去表面的靜止時,才會悄然浮現。展覽透過布料、繪畫與影像,使這些細碎記憶重新顯現,彷彿塵光中閃爍的回憶碎片。 海德格提出的 Lichtung,意指一處讓事物得以從遮蔽中顯現的空間。創作中的布料層層拼接,如同時間與記憶的堆疊,投影的影像讓過去的片段短暫閃現,而插圖則捕捉日常中鮮活的微小時刻。記憶在遮蔽與開顯之間流動,當我們凝視或偶然觸及某個細節,某些被遺忘的風景就會悄然浮現。 在這裡不只是創造觀看,更是開放參與的場域。觀者可透過留言與塗畫,加入自身記憶,讓回憶的塵光一同在此刻閃現。 ✹藝術家:楊子怡 ✹藝術家近三年簡經歷: 2025《怪人?眼中世界》群展-以「社會化不完全」團體名義參展 2024-2025《社會化不完全》聯展 2024《關係人》 台北當代藝術館-以「給女兒的一封信工作隊」和「跨藝PLAY」之團體名義參展 2023 「跨領域美感教育計畫成果展/工作坊」-以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所學生名義參展 2023《什麼叫味道?食物與遷徙的故事》高雄市立美術館、旗津公有市場(演出) -以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所學生之團體名義參展,於旗津公有市場參與演出。

| | 主辦單位 新浜碼頭藝術空間

隙語-呢喃之際 版畫創作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林姿吟;(中華民國)魯彥豪;(中華民國)陳平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隙語-呢喃之際 版畫創作展 ❖藝術家:林姿吟、魯彥豪、陳平 ❖展覽日期:2025.06.27(五)~2025.07.23(三) ,周一、二公休 ❖展覽地點:新浜碼頭藝術空間A、B展覽室 ❖展覽開幕:2025.06.29(日) 14:00 ❖與談人:高嘉宏、林姿吟、魯彥豪、陳平 ❖活動網站:https://sinpink.com/ ❖展覽簡介: 展覽以「隙語」為題,象徵那些隱藏在日常空隙中的低語,空間中的「間隙」透露著訊息,或許這些瞬間被忽略與遺忘。「隙語」聚焦於空間與時空的對話與訊息傳遞,透過版畫媒材探討⼈類經驗與空間感知的微妙聯繫。 展覽匯聚國內3位藝術家透過多元的版種:銅版腐蝕、紙凹版或油印木刻版等不同版種詮釋空間⼦題,呈現對空間、時間與記憶的多元表現。藝術家們以獨特的視⾓與⽂化背景捕捉空間的靜默之美,並將之轉化為版畫中精緻的線條與層次,構築出既熟悉⼜陌⽣的時空景觀。

【免費公益講座】悠遊不迷路

| | 主辦單位 和泰純青基金會

【免費公益講座】悠遊不迷路


活動場次資訊: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七月週三 14:00-16:00 生活與媒體講座 是否曾經出門找不到方向?想搭公車卻搞不清楚路線與到站時間? 現在,只要一支手機,就能讓您的生活更方便、出門不再迷路! 歡迎一起學習如何操作google地圖與台北等公車 - 7/2 google地圖基本操作 郭惠敏老師 地圖介面圖示及功能介紹,看懂隨時變動中的地圖,並查詢附近的設施 - 7/9 以實例操作查詢目的地與儲存好處所 郭惠敏老師 資訊查詢及儲存功能 - 7/16 如何用google地圖做好路線規劃 郭惠敏老師 查詢交通路線,並用實景功能輔助,確保方向無誤 - 7/23 台北等公車APP操作應用 郭惠敏老師 查詢公車路線與到站資訊,並結合捷運與鐵路資訊 - 7/30 google地圖特殊功能應用 郭惠敏老師 分享位置資訊,撰寫評價,餐廳訂位

【免費公益講座】職場壓力調適

| | 主辦單位 和泰純青基金會

【免費公益講座】職場壓力調適


活動場次資訊: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七月週三 19:00-20:50 以職場為主題的講座 適合對象 ※想要舒緩壓力的你 ※想要認識壓力與情緒關係的你 ※想找回心理界線的你 ※想提升職場EQ、好好溝通的你 - 7/2 壓力解鎖:情緒穩定調頻術 洪瑞謙 諮商心理師 當壓力悄悄累積,你的身體與情緒是否也開始失衡? 本講座將帶你認識壓力的型態與反應,學會察覺身心訊號,並透過簡單實用的調頻技巧, 重新整合大腦、情緒與身體狀態,找回安全、穩定與自我掌控感。 1、認識壓力的類型與型態 2、辨識壓力的身心反應 3、整合腦身心的管理術 - 7/9 撐下去不如鬆一點:認識壓力與情緒的警訊 陳莉婷 諮商心理師 你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感覺?明明一整天什麼事也沒發生,回到家卻只想躺著;有時候一件小事就讓你情緒炸裂,自己都嚇一跳。 這堂課要陪你重新認識壓力與情緒的關係, 釐清什麼是真壓力、什麼是假堅強。我們會一起做一份「心理壓力體質小測驗」,教你如何辨認身體和情緒早已在呼救的信號, 並學會幾個「立即可用」的減壓技巧, 讓你不再壓到最後一根稻草才崩潰,而是日常就能好好照顧自己。 給總是在撐的你,一個鬆一點的出口。 - 7/16 練習FUN輕鬆 羅迦馨 諮商心理師 1、壓力與倦怠:識別隱形警訊,讓自己更輕鬆! 2、覺察壓力對身心的影響:你可以更有活力! 3、練習FUN輕鬆:減壓 × 高效能的生活提案 - 7/23 你的工作有毒嗎?職場的身心自救練習 黃意茜 臨床心理師 ● 這不是厭世,是你中毒了 ● 不再被消耗:找回你的心理界線 ● 除了上班,你還剩下什麼? ● 照顧自己,不等於週末多睡兩小時 ● 沒辭職,也能救自己 - 7/30 職場EQ升級術:不被情緒牽著走的溝通心法 陳莉婷 諮商心理師 「我不是針對你,我只是...真的很煩了。」 這句話你說過幾次?又被誰對你說過? 職場中最讓人心累的,往往不是工作本身,而是人際裡的「誤會」與「情緒炸彈」

【免費公益講座】樂學翻轉 — 樂齡好伴真心相待

| | 主辦單位 和泰純青基金會

【免費公益講座】樂學翻轉 — 樂齡好伴真心相待


活動場次資訊: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七月週二 9:30-11:30 走過大半人生,是否曾停下腳步,好好聽聽對方的心聲? 即使相伴多年,仍可能有未曾理解的情緒與期待 現在,就是重新認識彼此、修復關係的最好時機 陪彼此走得更穩、更遠 - 7/1 你在我身邊,但我們有多靠近? 黃意茜 臨床心理師 ● 伴侶不就那樣嗎? ● 增加連結的溝通密碼 ● 幫關係做一次健檢 ● 開發獨有的增溫默契 ● 讓靠近發生在日常的每一刻 - 7/8 牽手走下半場:樂齡伴侶的幸福心理調適術 陳莉婷 諮商心理師 退休後,終於有了更多時間與伴侶相處,但你是否也發現… 明明更常見面,心卻不一定更靠近? 多年婚姻走來,熟悉的另一半也可能因為生活節奏改變,變得難以靠近。 這堂課,帶你用心理學的溫柔視角,看見關係裡的「沒說出口」與「不知怎麼說」。 - 7/15 你真的懂我嗎?走過半生,重新理解彼此 羅迦馨 諮商心理師 待走過半生的婚姻,我們以為夠熟悉,卻常在對話中感到遙遠。 這場講座邀請你一起看見: 你真的懂我嗎? 我們的溝通,怎麼了? 後半生,我想這樣愛你 重新連結:從熟悉到靠近 陪你重新理解關係中的自己與對方,打開久違的理解與靠近,讓後半生的愛,回到最真實的地方。 - 7/22 第二人生啟動:樂齡伴侶的關係修復術 洪瑞謙 諮商心理師 走過柴米油鹽的年歲、完成照顧家庭與工作的責任, 進入第二人生的你,是否也開始重新思考與伴侶的關係? 退休生活的空白,既是自己的適應,也是兩人相處模式的重新調整與磨合。 從你我到我們,陪著彼此一起,以熟悉且好奇的眼光,前往下個階段的啟程。 - 7/29 從老伴變好伴:樂齡關係的心連心對話術 陳莉婷 諮商心理師 你們很熟了,但還記得上一次聊心事是什麼時候嗎? 有時不是不在乎,而是習慣了不說;不是沒感覺,而是不知道怎麼開口。 這堂課,讓你重新學會說,也重新聽見對方的心。 用對話連回愛,用傾聽接住彼此的情緒。

【免費公益講座】重拾親密關係的信任

| | 主辦單位 和泰純青基金會

【免費公益講座】重拾親密關係的信任


活動場次資訊: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七月週四 19:00-20:50 以婚姻、感情為主題的講座 適合對象 ※想要在衝突後修復關係的你 ※想在背叛後修復關係的你 ※想要提升親密程度的你 - 7/3 我們還有機會嗎?從信任崩解到重新連結 廖瑋琳 諮商心理師 我們靠近彼此,也曾在靠近中受傷。 害怕、心碎、想逃離, 但如果心裡還有一點點想愛的勇氣, 也許,我們還能重新找到彼此。 - 7/10 信任崩解後,我們還能好好說話嗎? 羅迦馨 諮商心理師 當伴侶、夫妻關係卡住、信任受傷,還能重新連結嗎? 這場講座將帶你: 1、看見衝突背後的情緒真相 2、打破彼此的防衛與惡性循環 3、練習重新開啟對話、重建信任 不是回到過去,而是走向更懂彼此的關係。 - 7/17 婚姻中的修補與修練~一起重建信任 石麗君 諮商心理師 1、我們的婚姻~我們何時開始漸行漸遠了? 2、外遇:婚姻的癌症 3、我能繼續相信她(他)嗎~信任、安全感的重建 4、愛情三元素 5、如何在傷害中重新修復自己 6、找回愛的連結 - 7/24 我還能相信你嗎?背叛後的重建與修復 林佳慧 諮商心理師 當伴侶關係中感受到被背叛,無論選擇與這個伴侶繼續往下走或分開,都需要重建自我,修復對自己、對一段關係的信任!這場講座我將和你分享: 1、謊言與背叛帶來的三面向殺傷力 2、如何恢復對自己、對一段關係的自信? 3、重建與修復歷程可能經歷些什麼?要如何度過? 7/31 生活瑣事磨碎了愛?與伴侶重拾親密片段 蔡秀娟 諮商心理師 1、留意愛正在被柴米油鹽醬醋茶「悄悄稀釋」的信號 2、重啟互動:為彼此保留「不談公事」的對話時光 3、拾回「精心時刻」,從微小開始也無妨

【免費公益講座】健康新知簡單學 — 從中醫體質解密肌膚困擾

| | 主辦單位 和泰純青基金會

【免費公益講座】健康新知簡單學 — 從中醫體質解密肌膚困擾


活動場次資訊: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七月週五 9:30-11:30 以健康為主題的講座 健康新知簡單學系列講座邀請專業講師向大家介紹各種健康、營養等主題的新知,希望每個人上完講座能學習到健康新知,讓生活更美好! - 七月的主題為「從中醫體質解密肌膚困擾」,請到劉維真老師為大家講解,讓大家過得更健康,歡迎大家踴躍參加! - 7/4 皮膚問題的「幕後黑手」—體質與環境 劉維真 老師 **誰在搞破壞?** 熬夜、壓力、吃冰...如何讓皮膚鬧脾氣? 臉部地圖解密:額頭長痘=心火旺?兩頰乾癢=肝血不足? 大學生狂冒痘:不是青春期,竟是「脾虛+外食油炸」惹禍? - 7/11 中藥 vs. 保養品—是隊友還是敵人? 劉維真 老師 **中藥的隱藏技能** 薏仁除濕能消水腫臉?當歸補血讓氣色變好? **危險組合** 吃中藥調理時,哪些保養品要暫停?(例如美白產品配黃連可能大過敏) - 7/18 臉部經絡的暗號—長斑、鬆垮都有原因 劉維真 老師 **臉部密碼** 法令紋深=腸胃差? 眼周暗沉=腎虛? 手腳按摩穴道,居然能改善臉部鬆弛? - 7/25 中醫美容的風險與智慧 劉維真 老師 **案例分享** 自製中藥面膜敷到爛臉?漢方茶飲喝出便秘?

【免費公益講座】數位時代下的家庭溝通

| | 主辦單位 和泰純青基金會

【免費公益講座】數位時代下的家庭溝通


活動場次資訊: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七月週五 19:00-20:50 以家庭為主題的講座 適合對象: ※想學習如何與家人溝通 ※在數位時代如何與家人有效溝通 ※數位時代如何與孩子溝通 - 7/4 穿越數位時代,我們在一起! 譚如萍 諮商心理師 1940年代 電子計算機的誕生 1970年代 Apple I電腦產出,首見個人電腦 1980年代 互聯網首次出現 1990年代 興起行動裝置、電子商務崛起 2000年代 智慧型手機成主流與社交媒體開啟新紀元 2010年代 人工智慧、雲端技術加速發展 2020年代至今 元宇宙與生成式人工智慧 數位的發展不到百年,確影響我們生活甚鉅:學習搜尋、資訊取得、智慧產出、金融消費等等。 人手一機的同時,我如何認識你?透過line對話?臉書的貼文?我如何真實的碰觸你的溫柔?你如何真實的認識我的溫暖? 這場講座,讓我們共同穿越數位的限制,真實的產生關係連結,一起創造關係的溫度。 - 7/11 跨越螢幕隔閡,找回親子對話溫度 羅迦馨 諮商心理師 當數位科技無處不在,家庭溝通卻漸行漸遠,我們該如何找回親子間真實的理解與連結? 講座焦點: 1、打破數位屏幕,重建家庭情感聯繫 2、學會有效的溝通技巧,消除誤解與衝突 3、善用數位工具促進理解,增進家庭連結 讓數位世界不再是隔閡,而是橋梁,促進更深的家庭連結。 - 7/18 永遠在線卻離你好遠?數位時代的家庭連結 吳敏瑄 諮商心理師 1、了解數位時代的溝通樣貌 2、解析數位溝通的誤解風險 3、如何善用數位工具促進家庭的情感連結 - 7/25 有溫度的陪伴!突破科技隔閡的互動法 朱晏萱 諮商心理師 1、數位時代下,家庭溝通的樣貌 (1) 科技帶來的禮物與挑戰 (2)「冷漠」、「誤讀」、「已讀不回」的情感效應 (3) 世代之間的差異:我們用同一個軟體,卻說著不同的語言 2、數位時代下的「陪伴」轉型 (1) 物理在場 ≠ 心理在場 (2) 什麼是讓人真

【免費公益講座】辨識網路世界暗藏的危機

| | 主辦單位 和泰純青基金會

【免費公益講座】辨識網路世界暗藏的危機


活動場次資訊: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七月週六 9:30-11:30 以親職教養為主題的講座 適合對象: ※想了解孩子的網路戀愛 ※想學習如何防範網路霸凌 ※想學習如何預防數位性剝削 ※想知道如何破解網路犯罪手法 - 7/5 網路霸凌與交友戀愛 趙逸帆 親職講師 適合對象:高年級以上之學生家長 網路世代交友價值觀很不同? 孩子通常在哪些平台網路交友? 網路霸凌如何發生?如何預防? 若孩子想網路戀愛,家長怎引導? - 7/12 辨識網路危機!守護孩子安全的陪伴攻略 陳怡如 諮商心理師 適合對象:小學五年級到高中生的家長 - 7/19 數位性剝削與網路犯罪 趙逸帆 親職講師 適合對象:高年級以上之學生家長 網路交友有哪些風險? 何謂數位性剝削?如何預防? 犯罪手法有哪些?如何破解? 如何理性引導孩子認識性剝削? - 7/26 數位世界的界線與安全感,從家庭開始 黃閎新 臨床心理師 適合對象:國小、國中生之家長 1、從原住民到迷途者:孩子的數位生活現況 • 數位原住民的日常:孩子使用網路的樣貌與習慣 • 親子之間的數位落差與代溝 • 為何孩子容易迷失?從心理需求談數位依賴 2、看見風險:家長不可不知的常見危機 • 網路霸凌的樣態與影響:沉默與被排擠的痛 • 陌生交友與個資風險:從遊戲交友到私密內容外洩 • 長時間使用對情緒與心理的影響 3、從限制到引導:家庭中的安全練習 • 規則比控制更重要:如何協商而不是強硬禁止 • 建立家庭科技使用的協議與生活節奏 • 引導孩子自我管理時間與選擇 4、回到關係:親子連結是孩子的最大防護網 • 陪孩子玩出親密感:親子互動是心理防線 • 從對話與陪伴建立信任感 • 幫助孩子培養螢幕以外的多元興趣與生活重心

【免費公益講座】「職來職往」,與你分享

| | 主辦單位 和泰純青基金會

【免費公益講座】「職來職往」,與你分享


活動場次資訊: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七月週二 19:00-20:50 以下班充電站為主題的講座 適合想要了解其他職業的工作內容的人 - 7/1 空服員與KOL的日常:我把熱情變成了兩份工作 Zoe王小凡 老師(前空姐/KOL) 你對空服員的想像,是不是還停留在「飛來飛去很光鮮」? 這場分享,我想用第一人稱的視角,帶你走進飛行日常背後的真相——備勤流程、臨場應對、時差與情緒管理……以及這份工作的美與挑戰。 下半場,我會分享我如何從空服員身分轉職延伸出另一條「自媒體創作者與主持人」的路。經營社群、拍片寫文、接案合作的真實日常,以及如何把興趣變職業、用內容與觀眾連結。 這是關於我斜槓人生的故事,給正在尋找更多可能的你。 7/15 看電影也能是工作?編輯/影評的文字修羅場 王祖鵬 老師(地下電影影評人) 看電影不僅是在電影院裡的事情,雖然人們說電影是夢,但這個夢,其實也關乎於電影院外的種種現實。 人們談論電影與現實的關係,是如何彼此交互影響、作用,最後走向成為一個完整的「看電影」體驗;而很多時候,文字能夠幫我們梳理這些想法,以及更靠近自我的現實一些。 此次的分享,會先從我過往的個人經驗出發,聊聊我是如何受到電影的影響,成為一名文字工作者;而文字有什麼作用?影評書寫為何重要?又如何寫成一篇影評?這些提問也會在分享課程上一一討論。 最後,也試圖從實務上分享,當今職場對於文字編輯/影評/記者工作的區分以及定義——去討論評論文章、新聞報導、專訪文章的差異與進階。 - 7/22 殺青之後:從影像到教學的轉變之路 江杰駿 老師(影音編輯講師) 過去是一位影像工作者,和劇組前往各地外景拍攝。在某一段的工作過程中,因緣際會得到授課的機會,開始了講師的另一條職涯之路。 - 7/29 從轉行到轉念:我如何開展第三人生的自我實踐之路 靳秀麗 諮商心理師(前主播)

目前在第4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