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辦單位 中台世界博物館木雕分館
展覽資訊
提供全國各地展覽活動相關資訊的平台。這個平台匯集了來自不同領域的展覽活動,包括藝術、文化、科技、商業等多個領域。無論您對哪個領域有興趣,整合全國展覽資訊都可以幫助您找到適合您的展覽活動。
| | 主辦單位 國家人權博物館
《突破封鎖線 戰後黑名單特展》
活動場次資訊: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中華民國憲法》第10條規定,「人民有居住及遷徙之自由」。 受國共內戰的影響,陸續有大量的中國大陸人士到臺灣,為了避免大批人口入境,衝擊臺灣社會,1949年2月臺灣省主席兼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陳誠,宣布強化臺灣的入出境管控。民眾必須有「正當理由」,經政府核准後,才可入境或出境。這種嚴格的入出境管制,在5月20日臺灣開始戒嚴後變本加厲,1949年底政府遷臺後,在動員戡亂與戒嚴體制下,管制並沒有就此鬆緩,更是逐漸制度化與系統化。「黑名單」就是在這背景下,成為政府侵害人民基本權利的手段之一。 「黑名單」是一種透過限制人民的居住及遷徙之自由,作為限制人民言行的手段,特別是針對海外臺灣人,臺灣人在海外一旦被指控發表不利於政府的言論、參加反對政府的政治活動或者僅是閱讀相關反對言論的刊物,都可能成為「榜上有名」的「黑名單」。 本次展覽以黑名單制度為核心,期望民眾透過展覽,了解黑名單的制度與運作方式,進一步認識威權統治時期對於人民自由的迫害,以及當時許多海外被剝奪返鄉權利的臺灣人如何想方設法「突破封鎖線」闖關回臺。 在許多人的努力下,臺灣終於走出「黑名單」的時代。 【觀展小提示】 本特展結合歷史情境及互動裝置,以人物故事文本串聯,提供觀眾沉浸式的觀展體驗,每位進入的觀眾皆可在入口處抽取「人物身分小卡」,在進入猶如真實場景的「證照查驗台」後,便可開啟「黑名單」的探索之旅;另一可看點,即為首次公開呈現的甲資、乙資名單,以及由多個單位提供之珍貴展品,包含:王育德前往日本時的手提箱、印製《鄉訊》的鋼板印刷機、黑名單面具、彭明敏闖關出境的變裝假髮、義肢、側背包及眼鏡等。透過真實物件,提供更具有共感性的參訪體驗。 【推廣講座】 《突破封鎖線 戰後黑名單特展》邀請民眾關注威權統治時期「黑名單」的人身自由問題,反思轉型正義對於個人,乃至整個社會的影響與意義 。更多特展及系列講座詳細資訊,敬請鎖定國家人權博物館官網及臉書專頁。 系列講座第一場「黑名單制度在台灣人權史上的意義」 本場講座邀請這次特展的策展人薛化元教授,為我們解析「黑名單」制度,從制度上說明臺灣威權統治時期入出境管制的來龍去脈,從「暫時」的政策發展為系統化「常態」的管制,進而談到臺灣是如何一步一腳印走出黑名單的過程。 活動時間|2024.11.21(四)15:00-17:00 活動地點|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 服務中心2樓(新北市新店區復興路131號) 活動講師|薛化元 (政大臺灣史研究所教授) 報名網址|(活動已結束) 系列講座第二場「黑名單的闖關實際經驗」 1988-1992年間,海外黑名單發起返鄉運動,而每位黑名單返臺的經驗都相當不同,除了從正規管道取得入境許可之外,許多人都是以偷渡的方式返回臺灣,例如坐船、借用親友身份、購買他人身份、以外國人身份入境等。本場講座邀請當年親身參與闖關回台返鄉運動的何康美女士與鄭自才先生,分享他們的故事,為何他們願意冒著風險踏上這條回家的路?透過他們的分享,我們得以回顧臺灣如何一步步走向民主,珍惜今日得來不易的自由。 活動時間|2024.03.15(六)10:00-12:00 活動地點|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 服務中心2樓(新北市新店區復興路131號) 活動講師|何康美、鄭自才 (曾經的「黑名單」人士) 報名網址|(活動已結束) 系列講座第三場「香港失去自由的困境」 香港曾經是一個自由的地方,由於缺民主憲政的制度保障,近年來自由度持續下降。特別是反送中運動之後,香港人的自由遭國家權力暴力侵奪,面臨一個發表任何言論,都可能被逮捕的困境。本場講座邀請陳健民博士(台灣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客座研究員、臺灣香港研究學會理事長)、林榮基先生(銅鑼灣書店老闆),共同探討香港失去自由的過程,並分享他們曾為理念入獄或『被失蹤』的親身經歷。 活動時間|2024.04.12(六)13:30-15:30 活動地點|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 服務中心2樓(新北市新店區復興路131號) 活動講師|陳健民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客座研究員) 、林榮基 (銅鑼灣書店老闆) 報名網址|(報名已截止) 【突破封鎖線 戰後黑名單特展】 時間:2024年11月13日至2025年10月12日 上午9時至下午5時 (每周一休館) 地點: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仁愛樓手工藝工場(新北市新店區復興路131號) 國家人權博物館官網:https://www.nhrm.gov.tw/ 國家人權博物館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NHRM
| | 主辦單位 中台世界博物館木雕分館
與覺同行——佛教藝術中的神奇寶貝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中台世界博物館木雕分館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中台世界博物館木雕分館,於2025年開春舉辦年度特展,讓木雕分館的代表人物——善財童子「小善」——在悠遠的佛教藝術發展中,讀到動物朋友們各種象徵故事與隱喻,與您一起發現自己的心緒。 本次展覽精選了與動物有關的佛教藝術文物:禪宗重要的典故《十牛圖頌》為我們的念想勾勒出輪廓,指引思路的方向。 從印度流傳而來的本生故事裡,佛陀過去曾以不同動物的樣貌出現,為眾生演示寓意與智慧;平常我們去寺廟裡所見到的菩薩像與羅漢像,經常也會見到有動物隨侍相伴,您是否會好奇他們是誰?為什麼會待在菩薩與羅漢的身邊呢?而更多變化形象的動物與尊像,究竟是來自哪些傳統文化? 在這次的展覽裡,或許都能讓您有新的體會,讓我們展開解惑之旅.與覺同行。

| | 主辦單位 靈鷲山-龍樹EPL生命和平教育中心
【靈鷲山】2025第九屆龍樹EPL國際青年,熱情招生中!
活動場次資訊: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每一次的遇見,都是不斷的超越 龍樹EPL為有志學習佛法及發揮自身影響力的社會青年,打造一套整合實體與數位化的課程,以佛陀法教為根本,從生活、事業、家庭與社會開展,觀照自己與世界的連結,培養學員成為具有多元共生世界觀的慈善修行領導者,實踐「愛與和平地球家」的願景。 龍樹EPL是一個讓學員完整學習四期教育、禪修閉關,以及系列專題課程的概念學校。同時,每年開設國際實習課程,拓展學員國際視野,並設有課間學習,讓學員平時可以參加共修和專題工作坊。 希望藉由佛法與世學的同步培養,第一年能夠建立學員的正知正見,對修行有正確的認識並喜愛禪修;第二年能夠培養學員體驗般若,並發菩提心,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修行人;第三年能夠培養國際觀,具體實踐『愛地球、愛和平』。龍樹EPL以精緻小班制,提供青年夥伴來到靈鷲山共同學習,彼此產生善美的共振,一同自利利他。 龍樹EPL的課程結構為: 一、 喚醒生命智慧的寧靜基因:學習淨化身心、思索生命觀點,建構佛法見地,獲得清淨力。藉由禪法體驗,培養覺受力與關照生命的智慧,保有清明平衡的身心狀態。 二、 連結心與世界的和平關係:引導生命的本質,在日常行為中開展慈悲心,豐盛自我內在的光明覺性,圓滿學業、事業、家庭、世界等各面向連結。培養自立的能力,進而發揮利他行動的正面漣漪。 三、 創造多元共生的無瑕生命:體驗多元共生的環境,將菩提心轉化為願力,創造生命一體的世界觀,將智慧與愛永續,讓心和平,實踐生命大學習的多元和和諧。
|
|
| | 主辦單位 國立國父紀念館
|
| | 主辦單位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風裡的飛翔(小朋友3-8歲)【確定開班】
活動場次資訊: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 本課程最低開班人數:11 組 (須完成繳費) 。 (小朋友參加年齡依照學校入學分齡標準,以9月2日為分界) 課程名稱 風裡的飛翔(親子課程/小朋友年齡3-8歲) 課程目標 讓孩子從大自然的藝術殿堂裡,發覺美,感覺美,表達美。 時 間 課 程 主 題 教 學 內 容 9/7(日) 10:00-11:00 風裡的飛翔 當風吹向羽毛,就像賦予他們飛行的力量一般。我們今天要從觀察羽毛開始,畫出一隻擁有美麗雙翼的雁鴉。 創作|紙藝| 備註:請穿著不怕髒的衣服,或自備美術圍裙。 👉同類型美術創作、植物生態課程: 春天的蒐集(2/9) 、與光同行(3/9)、植物的纖維(3/23)、春神的花園(4/13)、 植物的果實與種子(4/27)、星星的祝福-星星的花(5/4)、四季之庭(6/8)、 緩緩行走-光之河(7/6)、永生花小樹球(8/3)、獼猴媽媽的愛(10/19)、 內在的心星(11/2)、果好(12/7)、松果聖誕樹(12/21) 【教室位置圖】:上課地點在W315教室 ★ 【W315教室位置圖】
| | 主辦單位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獼猴媽媽的愛(小朋友3-8歲)【確定開班】
活動場次資訊: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 本課程最低開班人數:11 組 (須完成繳費) 。 (小朋友參加年齡依照學校入學分齡標準,以9月2日為分界) 課程名稱 獼猴媽媽的愛(親子課程/小朋友年齡3-8歲) 課程目標 讓孩子從大自然的藝術殿堂裡,發覺美,感覺美,表達美。 時 間 課 程 主 題 教 學 內 容 10/19(日) 10:00-11:00 獼猴媽媽的愛 臺灣美麗的山林裡住著一群可愛的獼猴家族,森林裡的大樹是他們的家,在大山的照料之下,他們迎接了許多新生命。 小小的獼猴有著驚人的活力,他們就跟我們一樣,從小必須在媽媽的擁抱裡長大,肚子餓了就到媽媽的懷裡喝奶,玩累了就在媽媽的懷裡睡覺,媽媽就是寶寶最溫暖的小床♥ 創作|自然素材黏土捏塑創作 備註:請穿著不怕髒的衣服,或自備美術圍裙。 👉同類型美術創作、植物生態課程: 春天的蒐集(2/9) 、與光同行(3/9)、植物的纖維(3/23)、春神的花園(4/13)、 植物的果實與種子(4/27)、星星的祝福-星星的花(5/4)、四季之庭(6/8)、 緩緩行走-光之河(7/6)、永生花小樹球(8/3)、風裡的飛翔(9/7)、 內在的心星(11/2)、果好(12/7)、松果聖誕樹(12/21) 【教室位置圖】:上課地點在W315教室 ★ 【W315教室位置圖】
| | 主辦單位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內在的心星(小朋友3-8歲)【確定開班】
活動場次資訊: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 本課程最低開班人數:11 組 (須完成繳費) 。 (小朋友參加年齡依照學校入學分齡標準,以9月2日為分界) 課程名稱 內在的心星(親子課程/小朋友年齡3-8歲) 課程目標 讓孩子從大自然的藝術殿堂裡,發覺美,感覺美,表達美。 時 間 課 程 主 題 教 學 內 容 11/02(日) 10:00-11:00 內在的心星 一顆顆星子旋轉著完美的和諧,讓宇宙的初始充滿奧妙。我們生命的源頭,來自那遙遠的星辰,邀請您向宇宙領受,一份永恆的祝福。 創作|滴染 備註:請穿著不怕髒的衣服,或自備美術圍裙。 👉同類型美術創作、植物生態課程: 春天的蒐集(2/9) 、與光同行(3/9)、植物的纖維(3/23)、春神的花園(4/13)、 植物的果實與種子(4/27)、星星的祝福-星星的花(5/4)、四季之庭(6/8)、 緩緩行走-光之河(7/6)、永生花小樹球(8/3)、風裡的飛翔(9/7)、 獼猴媽媽的愛(10/19)、果好(12/7)、松果聖誕樹(12/21) 【教室位置圖】:上課地點在W315教室 ★ 【W315教室位置圖】
| | 主辦單位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賞蛙趣-是蟾蜍還是青蛙?(小朋友3-6歲) 【確定開班】
活動場次資訊: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 本課程最低開班人數:10組 (須完成繳費) 。 (小朋友參加年齡依照學校入學分齡標準,以9月2日為分界) 課程名稱 賞蛙趣-是蟾蜍還是青蛙?(親子課程/小朋友年齡3-6歲) 課程目標 介紹各種蛙類的特徵和生命小故事,如何從鳴叫聲分辨出不同蛙類,認識蛙類生態及特殊育幼行為。 時 間 課 程 主 題 教 學 內 容 11/16(日) 10:00-11:00 賞蛙趣- 是蟾蜍還是青蛙? 帶領孩子認識蛙類的特徵和生命週期。 從各種蛙類鳴叫聲認識不同蛙類。 介紹蛙類的生態及特殊育幼行為。 備註:請穿著不怕髒的衣服,或自備美術圍裙。 👉同類型動植物相關、環境生態課程: 植物的纖維(3/23)、植物的果實與種子(4/27) 、甲蟲王者-鍬形蟲與獨角仙(6/15)、 永生花小樹球(8/3)、松果聖誕樹(12/21) 【教室位置圖】:上課地點在W315教室 ★ 【W315教室位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