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辦單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2025國光劇團「微劇場」9/3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國光劇團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114年9月3日(週三)14:30 國光劇團擁有多名優秀青年團員,為淬鍊青年團員之京劇造詣,特安排精選小型演出內容。藉此提升青年演員之表演能力,累積舞臺經驗,將傳承經典劇目成果與觀眾共享。
提供全國各地展覽活動相關資訊的平台。這個平台匯集了來自不同領域的展覽活動,包括藝術、文化、科技、商業等多個領域。無論您對哪個領域有興趣,整合全國展覽資訊都可以幫助您找到適合您的展覽活動。
| | 主辦單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114年9月3日(週三)14:30 國光劇團擁有多名優秀青年團員,為淬鍊青年團員之京劇造詣,特安排精選小型演出內容。藉此提升青年演員之表演能力,累積舞臺經驗,將傳承經典劇目成果與觀眾共享。
| | 主辦單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114年10月1日(週三)14:30 國光劇團擁有多名優秀青年團員,為淬鍊青年團員之京劇造詣,特安排精選小型演出內容。藉此提升青年演員之表演能力,累積舞臺經驗,將傳承經典劇目成果與觀眾共享。
| |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廖修平90大展 2025. 03. 22 — 2025. 07. 27 101展覽室 主辦單位 | 國立臺灣美術館 特別感謝 | 財團法人福修文化藝術基金會 策 展 人 | 蕭瓊瑞 展覽介紹 廖修平(1936-)是臺灣戰後重量級藝術家,他不但是一位傑出的創作者,更以他的專業,為亞洲現代版畫的推廣與教學, 進行了全面且深入的紮根工作,包括:臺灣、日本、中國大陸等地,影響深遠。同時,他也是一位深具國際視野的藝術推 動者,是「中華民國國際版畫雙年展」創立的重要推手之一,在那個國家外交困頓的情勢下,首屆計吸引了49個國家與地 區、1141位藝術家的3002件作品參賽,每兩年舉辦一次,迄2024年已歷21屆。 在創作的內涵上,廖修平始終巧妙地融合「傳統」與「現代」,悠游於「入世」與「出塵」間、穿梭於「俗世」與「聖境」間,也在「真實」與「虛擬」、「華美」與「寂寞」間,予人溫馨、平和、內斂、秩序的心靈感受。 本展辦理之2025年欣逢廖修平教授90嵩壽,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全展計分:求藝過程、創作歷程,及教學與推廣三大部份,呈顯廖教授一生成長、學習、創作、教學,與推廣等面向,協助觀眾認識、瞭解這位傑出藝術家如何在關愛鄉土、放眼世界的同時,又在創作上堅持自勵、勇於創新的豐碩成果。 「廖修平90大展」主題書展 呼應本次「廖修平90大展」,感謝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與國美館合作,於國資圖五樓「賢雲星空書房」同步推出藝術家廖修平相關書展專區。歡迎前往國資圖進一步參觀。 書展地點: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總館五樓 賢雲星空書房(臺中市南區五權南路100號) 展期:2025/3/22(週六)至2025/6/29(週日) 國資圖五樓開放時間: 週二至週六:上午9時至下午8時30分;週日:上午9時至下午4時30分;每週一及國定假日為休館日) 書展連結網址:https://ipac.nlpi.edu.tw/exhibitionDetail/235
| | 主辦單位 臺中市南區戶政事務所
展品為後驛社大學員的學習成果,從泥素胚到彩釉堆疊,經過1,230度的高溫窯燒,每件作品都是令人愛不釋手,獨一無二!
| | 主辦單位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本處規劃20場轉型正義活動,鼓勵社會大眾多元參與,以共同討論、互動分享與傾聽,在轉型正義的反思過程中,凝聚對人權與民主價值的共識,進而實現普世之人權關懷。
| | 主辦單位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本處規劃20場轉型正義活動,鼓勵社會大眾多元參與,以共同討論、互動分享與傾聽,在轉型正義的反思過程中,凝聚對人權與民主價值的共識,進而實現普世之人權關懷。
| | 主辦單位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本處規劃20場轉型正義活動,鼓勵社會大眾多元參與,以共同討論、互動分享與傾聽,在轉型正義的反思過程中,凝聚對人權與民主價值的共識,進而實現普世之人權關懷。
| | 主辦單位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本處規劃20場轉型正義活動,鼓勵社會大眾多元參與,以共同討論、互動分享與傾聽,在轉型正義的反思過程中,凝聚對人權與民主價值的共識,進而實現普世之人權關懷。
| | 主辦單位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本處規劃20場轉型正義活動,鼓勵社會大眾多元參與,以共同討論、互動分享與傾聽,在轉型正義的反思過程中,凝聚對人權與民主價值的共識,進而實現普世之人權關懷。
| | 主辦單位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本處規劃20場轉型正義活動,鼓勵社會大眾多元參與,以共同討論、互動分享與傾聽,在轉型正義的反思過程中,凝聚對人權與民主價值的共識,進而實現普世之人權關懷。
| | 主辦單位 江之翠劇場,窮劇場 Approaching Theatre
《感謝公主》榮獲「第22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及「第35屆傳藝金曲獎評審團獎」,由窮劇場與江之翠劇場合作,取材自以宋元南戲《朱弁》劇目,以傳統為經,當代為緯,跨時空交織了兩段故事。結合南管與當代劇場新文本,描繪主角因被入罪而流離、監禁的處境,辯證英雄或叛徒、意志與命運、信念和離散。
| | 主辦單位 毛斷計畫
《文武天香》榮獲「第34屆傳藝金曲獎年度最佳作品獎」,引現代靈魂入戲,以傳統形式回應。主演為一旦雙生,同時橫跨多種行當,突破單一角色。編導以溫柔眼光、當代視角,化用經典為戲中戲,融合多種聲腔,突顯戲曲主體性,將焦點回歸表演。敘述歌伎金瑤芳、落難才子林文德、捕快陳宣武,三人隱藏的過去,意外在天香樓交會,也將改變他們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