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hibition information

展覽資訊

提供全國各地展覽活動相關資訊的平台。這個平台匯集了來自不同領域的展覽活動,包括藝術、文化、科技、商業等多個領域。無論您對哪個領域有興趣,整合全國展覽資訊都可以幫助您找到適合您的展覽活動。

音樂

Music

READ MORE +

戲劇

Theater

READ MORE +

舞蹈

Dance

READ MORE +

親子

Family

READ MORE +

獨立音樂

Indie Music

READ MORE +

展覽

Exhibition

READ MORE +

講座

Lecture

READ MORE +

電影

Film

READ MORE +

綜藝

Variety

READ MORE +

競賽

Competition

READ MORE +

徵選

Auditions

READ MORE +

其他

Other

READ MORE +

| | 主辦單位 桃園市立圖書館

觀音藝術文化工作坊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李建星

協辦單位: 桃園市立圖書館草漯分館

其他單位: (指導)桃園市政府教育局

觀音藝術文化工作坊-素描入門(8堂) 素描為一切繪書的基礎,本課程以鉛筆媒材入手,藉由上課中的共同學習與探討,深入觀察物體的各種特色,先建立光影與立體的觀念,再透過明暗、筆觸…等手法描繪物體。 6/01(日) 素描概念、畫具介紹,線條、色階練習 6/15(日) 幾何造形-四方形體 6/29(日) 幾何造形-長方形柱體 7/13(日) 幾何造形-圓形球體 7/27(日) 幾何造形-杯形柱體 8/10(日) 陶瓷器皿-杯形、盤形體 8/24(日) 陶瓷器皿-綜合組合 9/07(日) 習作觀摩-學習心得分享

| | 主辦單位 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

鄭延熙的膠彩世界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鄭延熙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本展呈現藝術家鄭延熙多年來居住於大肚山的生活體悟與心靈沉澱,創作主題分為兩大面向:「以自然為師—寫生篇」與「法相之美—石窟佛像系列」。 「以自然為師」描繪日常生活中花草蟲魚、貓兒與四季更迭的光影。藝術家熱愛寫生,常於自家花園觀察花卉盛放的瞬間與寧靜的生活場景,將自然的律動與生活的溫度細膩轉化為畫面,傳遞純粹的喜悅與對萬物的感懷。 「法相之美」則源自對敦煌石窟佛像的長年探索。自2008年起,藝術家以金箔、礦彩與點具紙交錯使用,結合胡粉堆塑菩薩瓔珞,營造出佛像靜謐神聖的氛圍。作品如〈紅蓮〉、〈慈顏〉、〈靜觀〉等,以現代膠彩技法展現傳統佛像的靈性與莊嚴。

| | 主辦單位 蔣勳文化基金會,時善慧館

蔣勳《祇樹給孤獨園》展覽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蔣勳、曾永玲、董承濂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蔣勳的《祇樹給孤獨園》展覽作品主要採用油畫作為創作媒材。這幅作品描繪了佛陀在祇樹給孤獨園中講述《金剛經》的場景,透過畫筆讓觀者想像在森林裡靜坐修行的人與眾生。 此外,展覽中還包括蔣勳手書的《金剛經》書法作品,這些書法作品展示了他對佛教經典的深刻理解和藝術詮釋。 聯合新聞網 《祇樹給孤獨園》展覽結合了油畫與書法,呈現出蔣勳對佛教文化的深刻體悟與藝術表達。

| | 主辦單位 台灣現代建築學會,中華民國景觀學會,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

想像中正紀念堂的100種方式:中正紀念堂園區新願景概念競圖成果巡迴展.高雄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台灣現代建築學會;(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景觀學會;(中華民國)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

為推動中正紀念堂及園區更符合市民使用,在市民生活上扮演更積極的角色,台灣現代建築學會等三個學會,共同發起「首都之心,城中轉正:中正紀念堂園區新願景概念競圖」,以「公共參與」為理念及方法,由下而上動員空間規劃專業者與社會大眾,藉著大家提出具有想像力和創造力的提案,一起來參與中正紀念堂的改造。概念競圖於2022年7月公布徵件,分為社會組和學生組,共收到142件的提案。經嚴謹公平的評審,初審選出共30組入圍,邀請這些入圍者進一步完善作品後,經過複審,最終社會組與學生組各5件作品獲得評審推薦獎。 為擴大中正紀念堂空間轉型議題之社會溝通,回應廣大民眾之要求,三個學會於2024年12月起續行舉辦「想像中正紀念堂的100方式」巡迴展,期望藉此與更多民眾產生交流。透過在高雄展出,中正紀念堂空間轉型議題將帶到臺灣各處,讓各地居民能直接接觸與討論,有效地促進本議題的全國對話,讓中正紀念堂空間轉型的議題能得到更全面以及更深入的交流和省思。通過在不同的地理和文化脈絡下重新審視中正紀念堂的議題,除了將多層面地討論轉型正義議題外,同時希望能啟發各城市對自身公共空間環境的思考,豐富各地正在醞釀或討論的公共空間改造議題,並據此來形塑當代的城市生活,創造新的社會價值。

| | 主辦單位 南投縣草屯鎮公所

草屯鎮立圖書館114年度暑期兒少藝文研習活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南投縣草屯鎮公所

協辦單位: 南投縣草屯鎮立圖書館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課程內容: (1)語言小達人[臺客韓語] 時間:7/1.7/8.7/22.7/29(週二)上午9-11點(計4堂) 指導老師:吳宜燊老師 (2)STEAM奇幻3D手創課程 時間:7/8.7/15.7/22. 7/29(週二)下午2-4點(計4堂) 指導老師:許瑞富老師 (3)藝起創作 時間:7/9.7/16.7/23.7/30(週三)上午9-11點(計4堂) 指導老師:李永謨老師 (4)當我們扯在一起[扯鈴教學] 時間:7/9.7/16.7/23.7/30(週三)下午2-4點(計4堂) 指導老師:賴彥璋老師 (5)快樂學音樂 時間:7/3.7/10.7/24(週四)上午9-11點、7/31(週四)下午2-4點(計4堂) 指導老師:陳慧筠老師 (6)心智圖學習法 時間:7/4.7/11.7/18.7/25(週五)上午9-11點(計4堂) 指導老師:鐘尹曼老師 (7)小小藝術家 時間:7/4.7/11.7/18.7/25(週五)下午2-4點(計4堂) 指導老師:洪華真&陳立老師 參加對象:國小以上。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6月22日(星期日),每週二至週日上午8:30~下午16:30,或額滿為止。 簡章請到圖書館一樓服務台索取。

| | 主辦單位 文化部人文及出版司

文化部「繪本及圖文書學校」培力課程:圖像美學與故事發想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林廉恩

其他單位: (執行)啟點行銷有限公司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文化部「繪本及圖文書學校」培力課程招生中! 文化部特別為了對繪本及圖文書創作抱有熱情的創作者,規劃「繪本及圖文書學校」培力課程,誠摯邀請您報名參與! 本課程預計於114年6月起至12月開辦,規劃了豐富多元的培力內容,包含作品企畫、文本及圖像創作、故事力、編輯、出版等關鍵面向。 將邀請培力導師及相關領域的專業講師,透過精彩的課程,提供您最實用的創作知識與產業經驗。 我們期待您的加入,一同在「繪本及圖文書學校」裡,探索繪本及圖文書的無限可能,精進您的創作實力! 備註: 6/10(二)19:00-20:30 顏志豪 | 故事的元素、 6/17(二)19:00-21:00 宋珮 | 圖畫書的美學與藝術(暫定) 7/01(二)19:00-20:30 馬尼尼為 | 繪本的圖像敍述 以上三堂為線上課程,請點擊活動網址進行報名。

| | 主辦單位 文化部人文及出版司

文化部「繪本及圖文書學校」培力課程:去有愛的世界:當圖畫書撞見兒童心理學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陳質采

其他單位: (執行)啟點行銷有限公司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文化部「繪本及圖文書學校」培力課程招生中! 文化部特別為了對繪本及圖文書創作抱有熱情的創作者,規劃「繪本及圖文書學校」培力課程,誠摯邀請您報名參與! 本課程預計於114年6月起至12月開辦,規劃了豐富多元的培力內容,包含作品企畫、文本及圖像創作、故事力、編輯、出版等關鍵面向。 將邀請培力導師及相關領域的專業講師,透過精彩的課程,提供您最實用的創作知識與產業經驗。 我們期待您的加入,一同在「繪本及圖文書學校」裡,探索繪本及圖文書的無限可能,精進您的創作實力! 備註: 6/10(二)19:00-20:30 顏志豪 | 故事的元素、 6/17(二)19:00-21:00 宋珮 | 圖畫書的美學與藝術(暫定) 7/01(二)19:00-20:30 馬尼尼為 | 繪本的圖像敍述 以上三堂為線上課程,請點擊活動網址進行報名。

| | 主辦單位 文化部人文及出版司

文化部「繪本及圖文書學校」培力課程:個人創作經驗分享-故事發想與結尾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賴馬

其他單位: (執行)啟點行銷有限公司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文化部「繪本及圖文書學校」培力課程招生中! 文化部特別為了對繪本及圖文書創作抱有熱情的創作者,規劃「繪本及圖文書學校」培力課程,誠摯邀請您報名參與! 本課程預計於114年6月起至12月開辦,規劃了豐富多元的培力內容,包含作品企畫、文本及圖像創作、故事力、編輯、出版等關鍵面向。 將邀請培力導師及相關領域的專業講師,透過精彩的課程,提供您最實用的創作知識與產業經驗。 我們期待您的加入,一同在「繪本及圖文書學校」裡,探索繪本及圖文書的無限可能,精進您的創作實力! 備註: 6/10(二)19:00-20:30 顏志豪 | 故事的元素、 6/17(二)19:00-21:00 宋珮 | 圖畫書的美學與藝術(暫定) 7/01(二)19:00-20:30 馬尼尼為 | 繪本的圖像敍述 以上三堂為線上課程,請點擊活動網址進行報名。

| |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漫.蔓.慢-工藝漫活主題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其他單位: (指導)文化部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2025年適逢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邁向「工藝70+1」,倡議工藝「漫活SLOHAS_是樂活事」為核心推動軸線,意涵「工藝是浪漫.快樂.生活事」。引入「漫活SLOHAS 」融合慢活(SLOW)與樂活(LOHAS)的精神,以工藝為媒介對應未來社會的關鍵議題與文化實踐路徑,不僅是⼀種⽣活態度,更是⼀場由感官經驗出發、引發社會行動、最終形成文化共鳴的「心工藝運動」。 本展以「漫、蔓、慢」三部曲為結構主軸,以「漫活 SLOHAS」的簡單(Simplicity)、生活型態(Lifestyle)、原創(Originality)、健康(Health)、美學(Aesthetics)以及永續(Sustainability)為核心價值,由「漫」的感官啟動、「蔓」的實踐鋪展、「慢」的共創沉澱,鋪展出工藝如何從個人感知走向群體共創,進而回歸生活節奏的深度反思,對應「理念 → 態度 → 風格」的三階段進程,亦是⼀場關於工藝未來的⾏動樂章,構築出⼀套完整的SLOHAS工藝哲學。 本展不再僅是靜態物件的呈現,而是以展覽為行動平台,整合「策展 × 倡議 × 實踐」三大推動方向,擾動觀眾五感體驗,促發思考與行動,描繪臺灣當代工藝在文化傳承、永續實踐與社會參與中的整體樣貌,展現其由傳統技藝邁向生活實踐與文化運動的新風格轉向,強調工藝「漫活SLOHAS」的生活態度,是S到S之間永續無限∞的善藝循環。 《漫》/無邊界的感官流域 展覽從一場鬆動感知的經驗開始 工藝不只是作品的呈現,而是感知的觸發與生活關係的開啟。本展以「漫」為起點,透過懸吊陶片、光影變化與身體參與,打開觀者與工藝之間的感官連結。光線穿越裂縫,隨氣流投射在地面與人影之間,構成流動中的共感風景。這裡沒有觀看指引,每一次步入皆為一次獨特經驗。這是一場感知的鬆動,也是一種關係的開始,讓工藝從物件,轉化為生活中的感受場域。走出陶片與光的世界,一道由氣味組成的過場空間悄然展開,茶的清香、咖啡的焦甜、酒粕的微醺氣息,引領觀眾的身體進入下一段節奏。節 拍轉緩,感受轉深,為「蔓」「慢」的延伸預留餘韻。 《蔓》/工藝的未來根系 工藝不只是延續傳統,更是面對未來的提問。 《蔓》象徵工藝如根系般蔓延而生,向空間延展,也向社會與土地深入。本區以「永續」與「科技」為雙軸主題,展現工藝如何在當代議題中實踐其未來潛力。 永續軸線強調材料選擇與社會關係的在地實踐。創作者以回收素材、天然媒材與低耗能製程,回應對環境友善的材料倫理;同時透過永續旅遊與社區共創等形式,深化工藝與地方的連結,讓工藝不再孤立於展場, 而成為生活中可實踐、可參與、可延續的文化行動。 科技軸線則聚焦於數位技術與創新工法的導入。AI生成設計、3D列印、感應裝置、演算構造等,與傳統工藝語彙交錯對話,打開當代表達的可能性,也為工藝注入新的形式語言與互動體驗。 子題一/永續 環境 × 材料 × 循環設計 × 社會關係 「永續」不只是工藝的附加條件,而是一種從創作源頭開始的實踐態度,貫穿材料選擇、製作方式、 社會參與與整體生命週期。 材料選用:運用可回收、再生或天然素材,延續資源生命、降低環境負擔。 在地回應:依據地方生態與文化條件取材轉化,兼顧節能減碳與文化延續。 製作方式:實踐低耗能、可共生的生產邏輯,讓工藝成為具備環境友善的創作行動。 社會關係:透過永繽旅遊、地方共創與社區參與,建立長期可持續的人地關係網絡,使工藝深植於生活場域中,成為連結人與地方的行動實踐。 在此,永續不是口號,而是滲透於創作者每項選擇中的具體思考,體現在日常製作、社會連結與文 化回應中的行動力量,展現工藝面對未來的內在態度與結構韌性。 子題二/科技 數位 × 感知擴張 × 未來性實驗 科技不是手作的替代,而是延伸材料處理、創作思維與感知經驗的工具。它為工藝帶來新的形式語彙, 也拓展人與物之間的互動可能。 感知轉化:透過科技改變展示與體驗方式,讓作品產生即時互動與感官回應。 技術結合:AI、3D列印與感應技術融入工藝流程,開展創作與製作的新實驗。 參數應用:導入程式與數位製程,讓工藝邏輯延伸至材料運用與流程控制。 在此,科技是創作的媒介,讓工藝超越手工限制,成為穿越材料、時間與感知邊界的實驗場,展現當代 創作語言的開放性與延展性。 《慢》/時間共構與生活節奏的重構 創作的節奏可以很快,但理解與感受的速度,值得放慢。 「慢」是一種與時間共處的方式,也是一種深入生活的創作態度。它不追求快速完成,而重視過程中的等待與投入。本展區以工藝為媒材,讓時間成為創作的一部分,邀請民眾透過動手參與,體會材料的節 奏與個性,找回專注、緩慢、與身體對話的能力。 這裡不只是展示空間,更是一座讓身體與心靈進入「慢」狀態的生活實驗場。展區強調工藝的「在場性」與「生活化」,工藝不只是匠技的展現,更是一種面對時間的態度,一種沉靜而專注的精神實踐。 在這裡,工藝不是靜止的物件,而是一段與人共構、隨時間緩慢展開的關係。每一次參與,都是一次生 活的重置;每一件器物,都是你我共同完成的風景。

| | 主辦單位 苗栗縣苗北藝文中心

2025戶外光影計畫:桐花光影.點亮苗北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苗栗縣苗北藝文中心

其他單位: (指導)苗栗縣政府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苗栗縣苗北藝文中心近年推辦「戶外光影計畫」廣受好評,今年除延續營造中心豐富的視覺影像,更打造全新可愛療癒氛圍。 今年苗北藝文中心首度與新銳藝術家寧芮潔合作,已在韓國、澳洲、新加坡、法國及紐約等地受邀參加國際藝術博覽會的她,這次以紅髮小女孩Moi搭配季節性主題創作光影內容。穿梭於苗北建物外牆的Moi,是取自法文中「我」之意,象徵藝術家兒時的自己,透過創作回溯童年,描繪純真自我所看見的世界,並運用這樣獨特的語彙,探索人與自然的連結。本季搭配桐花意象播映的光影計畫,不僅小女孩與桐花的互動活潑可愛,也展現了苗栗山城自然人文之美。 誠摯邀請大朋友、小朋友一同前來打卡,也期待中心未來可以透過更多藝術家精彩創作與民眾開啟對話,為苗栗這座美麗山城注入更多藝術量能。

| | 主辦單位 苗栗縣政府

114年苗栗縣立圖書館兒童寫作夏令營活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陳亭儒;(中華民國)彭宏源

協辦單位: 苗栗縣政府教育處

其他單位: (執行)苗栗縣立圖書館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本活動特別邀請現任東興國小校長-陳亭儒擔綱教學。陳校長是一位從小喜歡寫作的作家,培育過無數的小作家,孩子們從閱讀開始慢慢累積寫作智慧,寫作成為終身帶得走的能力。而兒童共讀活動,則邀請到臺灣第1本客家植物專書《臺灣客家民族植物》作者彭宏源老師帶領閱讀及認識植物教學活動。 歡迎對語文寫作有興趣之國小5、6年級學生【含目前就讀國小4年級學童,到暑假就是5年級了,及目前小6(應屆畢業生),都有符合參加資格喔】踴躍報名;本活動將在114年6月17日(二)下午2時起於苗栗縣立圖書館網頁(lib.miaoli.gov.tw-線上服務-活動報名)接受線上報名;一律線上報名作業,不開放現場報名或其他方式報名,40名為限(備取5名),額滿為止。 凡完成報名繳費學員(或學員親屬),請務必配合加入專屬line群組,以利訊息即時通知。另外,贈送學員精選童書(不指定隨機贈送)乙冊及提供114年7月19日(六)、7月27日(日)、8月3日(日)三天中午餐盒,招生未達20人不予開班,另為維護教學品質,謝絕旁聽。 本活動相關活動內容,請洽詢苗栗縣立圖書館,電話:037-350916(徐小姐)。更多活動資訊也可參閱苗栗縣政府網站(https://www.miaoli.gov.tw/)及苗栗縣立圖書館網站(https://lib.miaoli.gov.tw/)。

目前在第8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