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hibition information

展覽資訊

提供全國各地展覽活動相關資訊的平台。這個平台匯集了來自不同領域的展覽活動,包括藝術、文化、科技、商業等多個領域。無論您對哪個領域有興趣,整合全國展覽資訊都可以幫助您找到適合您的展覽活動。

音樂

Music

READ MORE +

戲劇

Theater

READ MORE +

舞蹈

Dance

READ MORE +

親子

Family

READ MORE +

獨立音樂

Indie Music

READ MORE +

展覽

Exhibition

READ MORE +

講座

Lecture

READ MORE +

電影

Film

READ MORE +

綜藝

Variety

READ MORE +

競賽

Competition

READ MORE +

徵選

Auditions

READ MORE +

其他

Other

READ MORE +

| | 主辦單位 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

2025花東原創生活節-東東攏總強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莊文毅

協辦單位: 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

其他單位: (指導)文化部

這場策展,我們希望透過多元的藝術表現形式,展現花蓮與臺東獨特的自然風光、人文底蘊以及族群的多元性。更希望藉此激發在地創作者的潛力,讓他們的作品能被更多人看見,並為花蓮與臺東的文化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東東攏總強」道盡花蓮、臺東這片土地的豐饒與活力。我們想更進一步,將這股強勁的在地能量,透過一場別具意義的展覽,匯聚成一股耀眼的光芒。 本次展覽匯聚13位花東工藝師參展,展出9大工藝類別展品

| | 主辦單位 南投縣埔里鎮公所

埔里鎮立圖書館-7月份故事列車(2場次)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埔里鎮立圖書館志工

協辦單位: 南投縣埔里鎮立圖書館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歡迎大手牽小手一起來埔里圖書館二樓聽故事。洽詢電話:049-2984144轉40。

| | 主辦單位 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

花蓮高中中、西樂樂團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花蓮高中

協辦單位: 財團法人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

其他單位: (指導)文化部

| | 主辦單位 臺灣工藝文化園區生活工藝館金禾製造所

114年生活工藝館「工藝體驗教學坊」工藝推廣課程:基礎鍛敲班(工坊自辦班)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胡少中

其他單位: (指導)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工藝體驗教學坊」提供給有志投入工藝產業者進行教學、品牌經營與創作,以體驗式教學工坊為經營主軸,販售、創作為輔,由進駐藝師規劃工藝體驗、研習等課程,藉由相關教育推廣活動,鼓勵民眾從手動實作當中體驗工藝之美。 金工鍛敲,是一門與手、工具與金屬對話的工藝。 我們從一片平整的金屬板出發,透過錘子的節奏與鐵鉆的引導,慢慢敲打、成形,將金屬轉化為有厚度、有溫度的容器與作品。 課程不只是學會技巧,更是培養手感與觀察力的過程。每一次落錘、每一個角度的調整,都是與材質建立關係的練習。 我們相信,學習鍛敲的同時,也是在學習如何專注、如何傾聽、如何從創作中認識自己。 這是一門適合初學者,也適合想深入探索金工世界的朋友的課程。無需美術背景,只有一雙願意動手的手和一點點對金屬的好奇心,你就能踏上這條敲出形狀,也敲出心意的創作旅程。 招生對象 對金工、鍛敲有興趣者建議16歲以上 招生名額:6人。 報名辦法 (一)線上報名 https://reurl.cc/NYe3Mq (二)報名時間:即日起至114年07月03日 (三)聯 絡 人:胡先生 049-2334141(分機)622 e-mail : manufactory2023@gmail.com

| | 主辦單位 南投縣客家發展所

114年南投好客文化學院:客語家庭親子共學班(國姓公所班)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邱美珠

協辦單位: 南投縣國姓鄉立圖書館

其他單位: (合辦)南投縣國姓鄉公所,(指導)南投縣政府文化局,(指導)客家委員會,(指導)南投縣政府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增加家庭接觸及使用客語之頻率,結合家庭、學校及社區資源,發掘在地客家文化,推廣客語。 參加對象:以家庭親子(小學3年級以上為佳)、夫妻共學為優先錄取,對客家語言文化有興趣之一般民眾亦可參加。 報名期限:即日起至6月28日止(星期六)下午5點截止,並請來電確認是否報名成功,報名成功者不代表已錄取,主辦單位保留錄取資格審核之權利。 連絡電話:049-2246421#706客家發展所邱小姐 研習證明:為鼓勵學員踴躍報名,並珍惜研習資源,凡參加研習課程者,上課時數逾總課程時數2/3以上者,發給研習證明,公教人員另加核發研習時數。

| | 主辦單位 南投縣客家發展所

2025南投縣學生講客暑期夏令營-『玩藝客.造夢趣』HAKKA文化探索營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南投縣客家發展所

其他單位: (合辦)南投縣政府教育處,(指導)客家委員會,(指導)南投縣政府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此次暑期夏令營共規劃「閱讀創客」、「玩藝食客」與「探索好客」三大主題,帶領4至6年級學童體驗客家文化生活內涵,打造一連五天沉浸式客語學習空間。 活動目的: (一)透過夏令營活動和課程營造客家人文環境,提升學生對客家文化的認識與理解,讓孩子們深入了解客家文化,培養客家文化素養並拓展文化視野。 (二)實際走讀探訪客家庄,認識南投的客家特有文化特色,結合南投在地產業,讓學生能將所學融入生活。 (三)藉由沉浸式教學激發學生對客家語言的學習興趣與學習動力,同時在活動中培養他們的探險精神和團隊合作能力。 招生對象:114學年度國小四至六年級學生為優先,名額30名,備取10名。以會客語或略懂客語者優先錄取;另主辦單位保有錄取審核權。 報名期限:即日起至6月16日或額滿為止。 報名費用:免費 線上報名 https://reurl.cc/7K1G7N 活動洽詢:南投縣客家發展所 邱小姐 049-2246421分機706 公告錄取名單:預計6月20日於南投縣政府文化局官網/最新消息公布。

| | 主辦單位 苗栗縣政府

2025貓裏表演藝術節-店仔藝穗系列:好家在劇團《他抓走的他》推理沉浸式劇場(10場次)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好家在劇團

協辦單位: 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其他單位: (策劃)EX-亞洲劇團,(指導)文化部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互動劇場/五位角色/三種結局/沉浸推理 有四個人收到一封來自女孩的信 一同來到信中提到的店 而此時正舉辦新書發表會 主持人及編輯滿心期待地介紹小說家 但卻遲遲不見小說家的蹤跡,直到他們開始察覺不對勁,才意識到事情發生了變化......他們最終能夠找到女孩在哪裡呢?究竟是誰抓走了他?這些人身上又帶著什麼秘密? 故事將在7/25(五)~7/27(日)於苗栗苑裡特色小店「 苑裡掀海風 」演出 本作為好家在劇團首部劇本殺互動式劇場,透過與觀眾的互動,結合口述歷史背景,溫暖、感動的觀戲體驗帶給觀眾。這次,我們的創作初心不變,在距離海洋不到五公里的苑裡掀海風,我們將換個角度並邀請觀眾一起脫離當下的時空,進入我們一起想像的世界,感受劇中正在經歷的歡喜苦悲、喜怒哀愁。 團隊介紹 【好家在劇團】於2018年12月25日正式設立。團員來自於不同領域,因劇團而集結,也因熱愛劇場及表演,使我們能創作出更多貼近社會、及創造個人價值的作品。 歷年製作:《家》、《陪伴NeverStop》、《病床上的平安》、《戲人》、《天堂,是這樣嗎?》、《換季》、《房門前的一把手槍》等戲劇。 「我們劇是為了散,我們戲是為了再經歷。」 好家在劇團致力於喚起觀眾內心深處最柔軟的感受,在劇場中再現真實。本團多數創作以口述歷史為方向,田調在地故事,其中包含個人價值、社會體驗及信仰反思,並呈現人與人之間情感的連結。

| | 主辦單位 苗栗縣政府

2025貓裏表演藝術節-店仔藝穗系列:格桑製作《遺物計劃-阿嬤的衣服 共創版》(3場次)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格桑製作

協辦單位: 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其他單位: (策劃)EX-亞洲劇團,(指導)文化部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遺物計劃-阿嬤的衣服/共創版》 「妳/你有沒有對妳/你別具意義的衣服? 是什麼顏色、款式、功能、質地、回憶、穿了多久了呢? 如果有天要把那件衣服交給下一個人, 妳/你希望她/他會是ㄧ個什麼樣的人? 2020年的十月, 我的阿嬤離開了⋯⋯ ㄧ年過去, 阿嬤的衣櫥打開,依舊是滿滿的衣服。」 試著重新感受我們的生活擁有的與留下的那些、還有承接他人情感連結的種種。 當摯愛的人離開了世上,那些他所留下的物品開始有著無可取代的意義。對之後再使用的人而言,那不僅僅只是ㄧ個物件,而是某中生命記憶和情感的延伸。 如果我可以在活著的時候就決定好自己重要的事物可以交給什麼樣的人,那是不是,我也會更加的珍惜自己在使用物品的時間? 那段與祖母在安寧病房相處的日子裡,她還是那麼的注重自己的服裝儀態,對她而言,那是生活態度的展現。我時常陪在祖母身邊,多麼希望她可以像沒有生病時ㄧ樣自在的做著自己喜愛的事,恢復成輕鬆好動健康的身體。照顧她的日子裡如影隨形的陪伴經驗,就像ㄧ支親密的雙人舞,而我卻是到了她生命的最後才ㄧ起如此的緊密連繫。 看著她留下的美麗衣物們,到底祖母有沒有穿上它們去過她喜歡的生活過呢? 我拿了這些衣服,一一穿上,我成為了另外一個我,還是說我不再只是我,而是有祖母陪伴的我? 格桑製作 2020年由藝術家吳依凡成立,並已在2022、2023、2025艋舺國際舞蹈節、2024高雄不貧窮藝術節、2025大師小劇節等、2023當代一年展等公開舞作演出。 格桑製作以探尋當代藝術與舞蹈和社會議題、自然人文間多面向交疊的各類型創作。 以舞蹈劇場的型式來展開具有完整時間性的作品。從身體的本質去找到舞蹈的各種特性、並持續進修各類型的舞蹈、理論、哲學思辨等。 《遺物計劃-阿嬤的衣服》系列舞作從2021年初次呈現到2022年艋舺國際舞蹈節OpenCall,2023艋舺國際舞蹈節Exchange Program,2022臺北藝穗節、2023臺灣視盟當代一年展評審團獎入圍、2025大師小劇節等公開演出,創造出了許多不同的版本與延續,這次將以共創群體的生命故事帶入,展現獨一無二的限地演出。

| | 主辦單位 苗栗縣政府

2025貓裏表演藝術節-城市焦點系列:二律悖反協作體《荒原》(2場次)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二律悖反協作體

協辦單位: 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其他單位: (策劃)EX-亞洲劇團,(指導)文化部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以身體與記憶為引,展開一場面對老化與時間的詩意旅程。 《荒原》是一場關於身體與時間的藝術創作,邀請大家一同走進劇場,分享生命經驗,感受創作的過程與美好。 《荒原》是一場由創作者李勻發起,長期與樂齡參與者共同發展的劇場計畫,自2024年起於臺北與新北展開第一階段創作。作品關注「老化」與「意識變化」等生命進程中常被忽略卻深具共鳴的經驗,並透過身體、聲音、文字與物件的交織,構築出一處介於個人記憶與集體時空之間的詩意地景。 此次受邀參與2025苗栗貓裏表演藝術節,《荒原》邀請45歲以上苗栗市民加入創作行列。透過一系列開放工作坊與共同編創歷程,參與者將在劇場中真實地「在場」,以自己的身體與生命經驗成為作品的一部分。 這不僅是一場演出,更是一段與自己、他人與城市對話的旅程。

| | 主辦單位 苗栗縣政府

2025貓裏表演藝術節-城市焦點系列:大可創藝-寶寶劇場二部曲《烏 ma ma》(2場次)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大可創藝;(中華民國)奇奇鴨鴨

協辦單位: 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其他單位: (策劃)EX-亞洲劇團,(指導)文化部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親子的第一場劇場旅行 × 寶寶的聲音冒險 一起探索這個會發光、會唱歌、會變魔法的世界! 跟著主角David (Kiû Kiû),一起踏上尋找聲音的奇幻旅程。 從太陽升起的早晨出發,滾過森林和山丘,聽見鳥兒啾啾叫、蟬兒咕咕響,還遇見一隻頭上掛著鐵罐、發出 tok tok 聲的梅花鹿! 夜晚降臨,David 帶著大家用星星當作燈籠,潛入幽暗深海,與漂游的小魚一起前進。就在大家沉醉於美麗海底世界時,一道巨大的身影悄悄靠近——原來是一隻鯨魚!一個不小心,David竟然被牠吞進了肚子裡…… 在黑漆漆的肚子裡,David又會發現什麼呢? 演出中透過表演者以台語擬聲詞和台灣手語「說」故事,讓寶寶用身體參與、用耳朵感受、用眼睛看見節奏與情境。孩子可以自由走動,爸媽也能陪在身旁,一起探索,一起參與。 邀請您與寶貝一起踏上這場聲音的冒險旅行,走進如夢似幻的劇場世界,打開寶寶的感官、語言與想像力。 【節目特色】 專為 1~3 歲嬰幼兒打造的沈浸式互動劇場 融合台語擬聲詞與台灣手語的表演形式 在陽光與星光之間,展開一段充滿聲音與想像的旅程 【製作團隊】 奇奇鴨鴨 寶寶劇場概念源自北歐,專為學齡前嬰幼兒設計,用場景訴說寶寶聽得懂的「故事」。透過聲音、光影與流動場景說故事,貼近寶寶的感官發展與探索需求。演出空間高度互動,孩子可自由走動、觸摸與參與,家長亦可一同享受親子共遊的溫馨時光。此演出運用異材質物件創造豐富視覺與聽覺刺激,引導寶寶在感知美感的同時,啟動五感與大小肌肉發展! 大可創藝 由「奇」字拆解而來,象徵藝術對社會的影響與獨立價值。我們致力於經營表演藝術生態,關注人才培育與文化平權,推動藝術深入社會,並解決現存問題。多年來,我們積極發展「聽障共創計畫」、「寶寶劇場」及「A++點子學校專業人才培訓平台」,以實踐文化平權與藝術參與,讓藝術超越生理限制,實現共融社會。

| | 主辦單位 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大器美作」苗栗縣柴燒陶藝創作協會會員聯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苗栗縣柴燒陶藝創作協會

其他單位: (指導)苗栗縣政府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為推廣柴燒陶藝的獨特魅力與藝術之美,苗栗縣柴燒陶藝創作協會今年度會員聯展,以「大器美作」為主題,於苗栗陶瓷博物館隆重展開,此次展覽集結協會眾多優秀陶藝家的精湛作品,透過獨特的柴燒技法與各式成形技巧,呈現出壯麗且極富生命力的藝術創作。 「大器美作」展覽主軸著重於苗栗地區深厚的柴燒陶藝文化,協會的每位陶藝家以各種不同的陶土素材為基底,藉由拉坯、手捏、板塑等多樣成形手法,將土壤孕育成風格各異、氣韻生動的作品。經過柴火與高溫長時間的淬鍊,每件作品皆披上天然灰釉的嫁衣,展現出獨特的色澤、質感與細膩紋理,讓人驚嘆柴燒工藝的無限可能。 展覽期間,觀眾不僅能近距離欣賞這些大器之作,更有機會深入了解每件作品背後的創作故事,陶藝家們將分享他們對土地、火焰與時間交織出的創作歷程。此次展覽將帶領觀眾進入柴燒陶藝的世界,親身體驗柴燒陶藝之美,感受陶土與火焰交織出的生命藝術,藉由這次聯展,所有觀眾將能深刻體會到自然的力量如何轉化為藝術作品中的無限可能。 每位參展的藝術家都將展示他們在柴燒陶藝領域中的代表作,作品風格多樣,從傳統至現代,從簡約至華麗,充分展現了柴燒陶藝無與倫比的創造力與表現力。苗栗縣柴燒陶藝創作協會誠摯邀請各界藝術愛好者及民眾前來共襄盛舉,一同見證苗栗陶藝之美,感受「大器美作」的磅礴魅力。

| | 主辦單位 中提琴家樂團

2025 涴莎中提琴藝術節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中提琴家樂團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中提琴家樂團將於2025年七月在臺南涴莎藝術館及永華館舉辦一系列的中提琴大師課,以及三場晚間音樂會,歡迎喜愛中提琴的各界人士參與此活動。 當初單純的想法是,帶自己的學生南下拜訪名師指導,因為一直以來南部地區都是弦樂高手如雲,臺南更是培育中提琴家的搖籃。某日,涴莎的負責人陳室融老師更鼓勵我往音樂節的想法去規劃,所以才有了此次涴莎中提琴藝術節的誕生。在此向參與此次活動的所有提琴老師致上最誠摯的感謝,犧牲假期來為學生上課及演出,希望南部的觀眾能一起支持我們的活動。 這次中提琴藝術節其中一個特色是,所有授課老師將於7/16《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四重奏音樂會》、7/17《教師音樂會》、7/18《辛德密特無伴奏奏鳴曲專場音樂會》晚間輪流登台演出,以不同曲目的編制、形式演出,充分展現中提琴在樂曲中的角色。 7/16的晚上,我們特別邀請臺北市立交響樂團的團員老師,一同演出室內樂,曲目內容有貝多芬寫給中提琴與大提琴的二重奏,這首是貝多芬22歲時寫給一位熱愛室內樂的大提琴友人,也因為兩人都有近視的問題,此曲有了《配戴兩副眼鏡》這個戲謔有趣的標題;柯大宜給兩把小提琴與中提琴的室內樂小夜曲,此曲充滿濃厚的匈牙利民族音樂色彩;馬勒鋼琴四重奏,是作曲家唯一倖存的器樂室內樂作品;而史特勞斯鋼琴四重奏,也是其青年時期,20歲時的作品,深受浪漫樂派的作曲家布拉姆斯影響;最後是辛德密特第三號弦樂四重奏,這首於1922年首演的作品。今年適逢辛德密特的130年誕辰,特別演出其較少演出的室內樂作品,7/18的晚上更是安排了辛德密特無伴奏奏鳴曲專場,由幾位老師輪番帶來無伴奏奏鳴曲,誠摯邀請各位一同欣賞

目前在第9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