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津天后宮
所在地:高雄市地址:高雄市805旗津區廟前路93號
開放時間:05:30-22:00
位於高雄市旗津鬧區的旗津天后宮,奉祀海神媽祖已經有三百多年歷史。據文獻記載,西元1673年,福建漁戶徐阿華遇颶風漂流至旗津落戶,隨後招徠六戶同鄉並奉迎湄洲媽祖分靈扺台,為臺灣第一座媽祖廟,也是高雄最古老的廟宇。其後媽祖廟經過數次修葺,現今的天后宮是以1926年重建的廟體為基礎。旗後天后宮的建築屬於華南式廟宇建築,格局為兩殿五門兩護室,廟頂為燕尾脊的造型,以雙龍拱仙翁做為裝飾,遍處是木雕、石刻、彩塑、剪黏等琳瑯滿目,不但具有古拙的鄉土味,且栩栩如生,活潑生動;而廟中重要的彩繪諸如:門神、通樑、壁畫、浮雕以及平面畫等等,都是出自彩繪大師陳玉峰之手,種種精巧的工藝均為師父工匠們的智慧結晶,整棟廟宇如同藝術瑰寶,值得細細觀賞。在傳承三百餘年的香火繚繞中,天后宮還有多項重要文物,例如1673年自唐山奉迎而來的媽祖神像、虎爺將軍石雕、渡海的壓艙石及石雕香爐;1886年的銅鐘,以及記載著當時歷史背景的官方及民間石碑二方等等。天后宮不僅是高雄地方的信仰集會中心,更是先民渡海來台開荒闢土三百多年的歷史軌跡,裊裊香煙中不變的是媽祖對蒼生的守護與民間傳統藝術的維護傳承,值得我們虔心領會、永世流傳。
Read More +旗後教會
所在地:高雄市地址:高雄市805旗津區廟前路13號
開放時間:採預約制
旗津由於位處海港出口的重要地理位置,是漢人在高雄最早開發的地區,擁有高雄最早的街道、廟宇、學校。1865年清朝與英法聯軍之役後,打狗港(高雄港)開放通商,蘇格蘭長老教會傳教士馬雅各醫生也到此地傳教並成立打狗禮拜堂,此為最早、也是臺灣第一間基督教長老教會。1935年教堂改建為仿羅馬式建築,黃褐色洗石子外牆古樸典雅,在熱鬧的旗津街市中是寧靜詳和的一隅,也是許多人對旗津的共同回憶。由於歲月摧殘下舊教堂結構損壞,已成立一百多年的旗後教會於2013年重新修建,保留舊教堂的拱門、窗台,添加仿哥德式尖頂,成為七層樓高的宏偉建築。因應旗津的觀光人潮,旗后教會也推動觀光宣教,開放參觀、飲水及衛生設備,並有多元的活動供各年齡的民眾參與,進入靜穆的教堂有昔日的舊教堂模型供人追憶懷想,也可沐浴在宗教的氛圍中享受片刻的平靜與美好。
Read More +高雄燈塔(旗津旗后燈塔)
所在地:高雄市地址:高雄市805旗津區旗下巷34號
開放時間:每日開放10:00-21:00
高雄燈塔舊稱旗後燈塔、旗后燈塔,於1883年由英國技師所建,與砲台共構在臺灣十分少見,百年歷史見證高雄港篳路藍縷的開發過程;內政部在1987年將其核定為市定古蹟,並於1992年起開放給民眾參觀。為國內唯一的白色八角形磚造燈塔,塔身為八角形,至頂部轉為圓筒狀,有陽臺可供遠眺,塔前有座西洋式白牆辦公室,展示燈塔以前所使用過的儀器、燈塔照片及位置圖,外面綠意盎然的草坪上,還有一座日晷儀。為國內唯一的白色八角形磚造燈塔,塔身為八角形,至頂部轉為圓筒狀,有陽臺可供遠眺,塔頂的風向儀是全國唯一以「東、西、南、北」漢字標示方位者,塔前有座西洋式白牆辦公室,展示燈塔以前所使用過的儀器、燈塔照片及位置圖,外面綠意盎然的草坪上,還有一座日晷儀。二次大戰時雖曾遭受機槍掃射,但無損運作,無間斷地照耀海上的船隻,守護來往船隻通行安全,歷史意義非凡。站在歷史制高點,重新愛上海港高雄!高雄燈塔位處旗津最高點,雖園區不大,但走一圈臺灣海峽與高雄市區景緻一覽無遺,可俯瞰海岸大船入港榮景及燦爛的金色夕照,懷想港都悠悠百年歲月,是趟抒情美麗的文化旅行。高雄市交通部航港局及觀光局休閒遊憩等各轄管事務,整合新設觀光導覽牌誌、保護隔柵、扶手欄杆設置間接燈光與路燈、雜木林整修美化、引入咖啡廳進駐,除增加夜間遊憩安全,也可延長觀光時間讓遊客欣賞夕照、高雄港及旗津外海日夜美景,也是全國首座由上午10:00開放至晚上21:00的燈塔園區。
Read More +旗津觀光漁港
所在地:高雄市地址:高雄市805旗津區北汕巷50-60號
開放時間:09:00–17:00(週末公休)
位於旗津區南汕里的旗津觀光漁港座落在旗津的地理中央位置,包含了紅燈碼頭、觀光漁市及漁港廣場等設施,東側濱臨高雄港主航道,視野遼闊、景緻宏偉,可近覽大小輪船航行雄姿。旗津漁港屬近海小型漁船作業,每日清晨五點起,漁船陸續返港,遊客可以近距離觀賞魚貨拍賣交易時生動熱絡的景象,也可就近在觀光漁市購買最鮮美的海產。漁港廣場同時也是各種漁業推廣活動的最佳地點,秋刀魚試吃、黑鮪魚特賣,往往造成熱烈風潮。旗津觀光漁港東鄰高雄港、西接風車公園及海灘,民眾除了可以盡情採買、品嚐新鮮海鮮和親近港都風景,鄰近的「陽明高雄海洋探索館」,更將廣袤的海洋文化生動呈現,可以一併參觀,將為漁港的吃樂玩樂之旅更增加深度及廣度。
Read More +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主題館
所在地:高雄市地址:高雄市805旗津區旗津二路701號
開放時間:公園:全天候開放館區:10:00–18:00(週一及國定假日隔一天公休)
在旗津除了海灘美景、夜市小吃及古蹟名勝之外,旗津二路還有一個寧靜雅緻的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刻劃著一段失落遺忘的歷史。在二次大戰和國共內戰期間,6萬台藉年輕人離家出征,3萬多台籍士兵戰死海外、1萬5千人失蹤;國軍接收臺灣後更有超過1萬5千兵力赴中國大陸投入國共內戰及韓戰,估計死傷過萬,順利返台的僅幾百人,甚至還有數百人滯留大陸,也有被俘虜轉為人民解放軍者。為紀念這段重要史實,在中華民國原國軍台籍老兵暨遺族協會以及許昭榮先生以生命奔走下,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終於2009年5月20日落成啟用。公園設有紀念館,展示各項重要歷史圖文資料及器物,一件件的史料訴說著那個政權混亂的時代,臺灣人如同無根的飄萍,命運多舛、無人聞問,被迫出征的臺灣子弟他們不知為何而戰,也不知道為誰而死的故事。在主題館外牆一位臺灣人著日軍、國軍及解放軍軍服的意象圖,也點出當年臺灣人的悲哀與命運。館外設有紀念碑、迴音之心廣場、公園及瞭望台,因為旗津正是台籍日本兵或國軍出征時最後一瞥的港口。時代悲劇可以選擇原諒但不能遺忘,台藉士軍的血淚史或許沈重,卻也深刻提醒世人戰爭的可怕與和平的珍貴。
Read More +地景橋
所在地:高雄市地址:高雄市842旗山區中華路上(旗山麥當勞對面)
開放時間:全天候開放
旗山地景橋是一座供行人及自行車通行的景觀步道橋,橫跨楠梓仙溪,位於旗山橋上游兩兩相對,是由日治時期糖廠運送甘蔗的五分車軌道改建而成。在2009年莫拉克風災時,由於舊地景橋的橋墩過密、攔阻漂流木及洪水,被認為是造成旗山堤防潰堤、市區淹水的原因。2013年經過重建,加大橋墩間距、加固舊時結構,讓這座在地人共同記憶得以保留。地景橋全長536公尺,除了是旗山、旗尾地區莘莘學子安心上學通道外,也是遊客停駐遠眺山巒及河川美景的好地點,到了夜晚橋墩與橋面打亮燈光,與旗山橋造型各異又互相輝映,已成為旗山夜晚最美的景色。
Read More +市定古蹟-旗山國小
所在地:高雄市地址:高雄市842旗山區鼓山里華中街44號
開放時間:平日:17:00–18:00假日:06:30–18:00
日治時期的臺灣總督府於1898年發佈了「臺灣公學校令」,明定八到十四歲孩童可以入學就讀公學校,此為臺灣近代教育史的濫觴。而同年旗山即開辦蕃薯藔公學校供臺灣子弟就讀,為旗山國小的前身。1916年到1921年間,由於學童人數漸多、校舍不敷使用,校方在東北側開始逐年興建連棟校舍,新校舍為二樓建築石拱圈建築,單側有走廊,外層為連續拱圈構成富韻律感的正立面,一樓採用圓拱,二樓為平拱,形成有趣對比,入口則以圓拱門廊突出於校舍建築本體,其上方設陽台。1934年又興建大禮堂,正立面有圓窗、仿羅馬式拱窗,洗石子牆面,十分優雅古典。漫步於百年校園裡,花草古樹掩映中,古典的連拱教室散發出迷人書香氣息、至今弦歌不綴,大禮堂雖經歲月淘洗,整修後仍供各項活動使用。在欣賞造型優美洗練的古老建築物同時,也回顧和見證了日治時期臺灣現代教育的伊始。
Read More +鼓山公園
所在地:高雄市地址:高雄市842旗山區中正路上
開放時間:全天候開放
鼓山公園原址為旗山神社,國民政府時代改為中山公園,1983年又在公園中興建孔廟,走過百年滄桑歲月,而今公園回復原名,依循其歷史文化脈絡重整改建,回歸舊時風華。鼓山公園是依鼓山地型而建,與旗尾山隔溪相峙,公園中古樹參天、林相優美,林中錯落著各式青銅或石刻雕塑,在樹影婆娑中更顯幽雅。舊神社參道傾圮的石燈已經修復、搭配枯石山水及扇型花草,頗具日式庭園風味,市府也在公園內改造階梯動線,並增加綠化、減少水泥施作、整建環山步道與自行車道、開闢生態池與水圳,使充滿階梯的公園更加舒適親人而自然。昔日登上鼓山眺望旗山美濃平原的「鼓山春望」曾名列全臺12勝景之一,而今鼓山公園將與時俱進、形成民眾的樂活森林園區。
Read More +旗山武德殿
所在地:高雄市地址:高雄市842旗山區華中街和中正路口(旗山國小對面)
開放時間:09:00–18:00(週一公休)
日本在發動第2次世界大戰時,為倡行軍國主義,除了大力提倡日本立國精神「武士道精神」外,也在各地修建道場,供日裔軍警與青年修練柔道、劍道,宣揚武術。西元1934年興建的旗山武德殿,位於鼓山公園下,採傳統日本式寺殿式樣建築建造,不過由於日式廟堂多仿唐朝建築,故武德殿也具有相當濃厚的唐朝風格。1994年武德殿遭逢大火付之一炬,整修後的透明玻璃帷幕屋頂卻又無法融入舊有建築的日式氛圍,2014年底經第二度重建復舊,武德殿總算呈現原來的歷史風貌,目前委由旗山蕉城美術協會管理,將建物主體規畫為展覽空間、文創市集、專題講座及才藝教學。
Read More +高雄哈瑪星代天宮
所在地:高雄市地址:高雄市804鼓山區鼓波街27號
開放時間:05:00–22:00
「哈瑪星」是今日高雄市鼓山區南端一帶的舊稱。此地本為海域,日治時期日本當局利用港口疏濬航道的土石填海造陸而形成新生地,而由於此新生地有兩條濱海鐵路通往商港、漁港和漁市場,日語稱為「濱線」(Hamasen),當地居民以臺語稱之為「哈瑪星」(Ha-ma-sing)。哈瑪星位居高雄港現代化的起點及鐵路的終站,曾是高雄市政經中心的起源地,繁華一時。哈瑪星代天宮興建於1951年,殿中主祀為分香自南鯤鯓代天府的五府千歲,分祀為池府千歲、清水祖師及觀音等等。廟前建有華美牌樓,廟體建築採華南式廟宇造型,莊嚴輝煌,重簷歇山式的廟頂上,剪粘裝飾無論人物獸騎、樓臺花鳥,皆雕工精巧細膩;殿內彩繪雕刻訴說著瑤池赴會、十八羅漢、萬仙大會等民間傳統故事,陶像形態各異、栩栩如生。三川殿內繪製的門神及神像雕塑均出自名家潘麗水之手,端莊富麗的神像己是稀世的藝術瑰寶。代天宮是哈瑪星居民的信仰中心及集會場所,廣場小吃口味眾多香客雲集,是最能呈現高雄在地風土的民俗景點。
Read More +忠烈祠
所在地:高雄市地址:高雄市804鼓山區忠義路32號
開放時間:08:00–17:00
座落於壽山南麓的高雄市忠烈祠原址是日人建造的「金刀比羅」神社,幾經修建重整,增添了山門、正殿前殿及迴廊樓台,搭配中國傳統宮殿式金黃琉璃瓦,充滿莊嚴宏偉的氣勢。忠烈祠四周種滿了古松,環境清幽,祠前綠意盎然、古色古香,近年市府更在忠烈祠旁架設LOVE觀景高台,浪漫的巨型裝置藝術為忠烈祠的剛強氣息增添柔美色彩,居高臨下眺望港都美景,氣勢雄偉、景緻壯觀,已成為遊客拍照、踏青及飽覽大高雄日夜不同丰采的最佳勝景。
Read More +西子灣蔣介石行館
所在地:高雄市地址:高雄市804鼓山區蓮海路70號(國立中山大學內)
開放時間:10:00–17:00(週一公休)
西子灣蔣介石行館位於鼓山區蓮海路,是中山大學校區內綠樹掩映的幽深寓所。 這棟綠色二層樓的和洋式建築物於1935年興建,為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為慶祝在台執政四十週年的紀念博覽會而建,由於建築物緊鄰西子灣海水浴場,一度成為海水浴場附屬的溫水澡堂,1952年起成為先總統蔣介石在南部的休息行館。由於行館的歷史意義,至今二樓仍保存及展示蔣總統的相關文物,一樓庭院仍停放著當年的總統座車,但一樓空間則改成「西灣藝廊」,靜靜的訴說著過往時空、政權交替的滄桑歷史。
Read More +高雄港
所在地:高雄市地址:高雄市804鼓山區臨海二路62號
開放時間:全天候開放
位於高雄市南端、横跨六個行政區的的高雄港,由於腹地廣大、港灣形勢天成,是臺灣第一大港口、也是世界第十三大港口。營運碼頭高達116座,為臺灣首要的海運樞紐、與貨運進出口門戶,港口貨物吞吐量佔臺灣整體六成以上,高雄港可說是高雄市的經濟命脈與象徵。巨型貨輪、軍艦、漁船在碧海藍天中穿梭進出、貨櫃場吞吐頻繁的物流運送,與南部人熱情開朗的笑臉,交織成港都最美的風情。想要解及親近高雄港有許多方式,位於七賢三路末端的香蕉碼頭觀海台正好面對高雄港第一港口,左臨旗津島、右倚壽山,可觀賞巨輪進出高雄港,又可遠眺壽山之美。靜態欣賞若不過癮,搭乘有專人解說的觀光船繞行第一、二港口及旗津島,在乘風破浪中港都現代化的壯麗景緻及港口設施盡收眼底。若想更深入研究高雄港都從明朝小漁村發展至今的三百年歷史,位於觀海台附近的高雄港史館有詳盡文物史料,滿足每位遊客的求知心。高雄港區在市府的銳意營造下,不僅業務興隆,港口灣區的建設更已晉升為世界一流,美麗的自然景點、展覽場、商業購物區、文創園地,構築成高雄港亮麗現代的壯闊景緻。認識高雄、親近港都,暢遊走訪高雄港絶對是最快速也最豐富的方法。
Read More +高雄市立美術館
所在地:高雄市地址:高雄市804鼓山區美術館路80號
開放時間:週二~週五:09:30-17:30週六~週日:09:30-17:30週一公休
高雄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高美館)成立於1994年,座落於高雄市都會西北位置之內惟埤文化園區內,為原「內惟埤」濕地之區域範圍。區域北端的龜山、半屏山,與西側南北向的壽山,匯聚了流經區內的愛河,共同形成區域周邊山水環抱的景觀。高雄市立美術館於2017年改制為行政法人高雄市專業文化機構轄下館舍,持續深耕地方文化,蒐藏台灣藝術家作品,每年度透過舉辦「高雄獎」、「KS高雄實驗場」徵件扶植藝術新秀,除策畫主題展覽及藝術家研究展之外,也致力與世界級博物館合作交流,導入各類型大型國際展覽,提供民眾更廣泛多元的現當代藝術參觀選擇。近年來,高美館亦積極發展線上互動資源,如360度環景展場、線上體感資源導賞、線上藝術資料庫(包括視覺影像資料庫、南島當代記憶工程資料庫、百夜默讀典藏閱讀等)、Youtube影音頻道等隨策展不定期更新,使美術館不僅是文化藝術的參訪所在,也是一個知識共享的平台。高美館本館為一地上四層、地下兩層之建築,一樓為國際特展及當代藝術挑高展廳、二樓以主題策展或藝術家研究展為主、三樓為大南方多元史觀特藏室、四樓屬當代實驗創作展覽空間,地下樓除設有352席位的演講廳、提供團體美術教學的美術資源教室外,尚有收藏4萬6,000餘冊藝術藏書與資料的藝術研究室,可供各界自由閱覽與研究。2005年,高美館將座落於園區西側之「遊客服務中心」變更設立為兒童美術館,是國內公立博物館中首座專為兒童所設置的美術館。包括三層樓主體建築及戶外景觀花園,是一座兼具文化、藝術、教育、休閒、遊戲的生態景觀園地。不同於學校的藝術與人文教育,兒童美術館整合美術館教育與兒童藝術教育領域,結合互動展示與藝術教育推廣活動,藉由主題策劃的方式,提供豐富、有趣與活潑化的教育展示設計,藉由遊戲、創作、探索、觀察、體驗、想像等方式,讓孩子透過遊戲在藝術中學習。近年,兒童美術館結合內惟埤文化園區景觀生態,及高美館資源,以深耕兒童美術教育為主要目標,根植兒童美術教育推廣,整合社區與學校資源,朝向「生態、環保、文化、藝術」目標邁進。周圍綠樹林蔭,前方的沙坑是親子共享的遊戲樂園。廣達43公頃的美術館園區擁有40多件藝術雕塑及公共藝術,分佈於公園湖畔樹林草原之間,展現多元的視覺效果,也使自然環境延伸為美術館展場和教育的一部分。從美術館的多元參訪機制、高美書屋成立、優質餐廳進駐到園區近年所發展的生態導覽課程、文創市集及多項戶外活動,以創造觀眾「美術館一日藝術生態生活圈」的體驗為核心精神,實踐以美術館作為藝術生活、美學體驗平台的目標。美術館園區涵蓋高雄市立美術館、兒童美術館及內惟藝術中心等三棟文化建築,是結合生態、藝術與休閒於一身的文化聚點,在蟲吟鳥唱、波光瀲灩的自然環境中,藝術正像翠綠新芽,於南臺灣豔陽下生根、滋長、茁壯。
Read More +空中的雨林-R17世運站
所在地:高雄市地址:高雄市811楠梓區左楠路1號
開放時間:06:00–23:00
世運站為紅線由南向北穿越半屏山後的第一個高架站,鄰近左營海軍軍區,站體外觀設計如同一艘雪白帆船,乘風於半屏山的綠浪中,呼應高雄海港城市的意象。走進站體更是別有洞天,此站的主題是空中的雨林,作品由WJI團隊的二名藝術家創作,把過去存在及目前尚存於南臺灣的昆蟲植物,以特殊方式印製成薄膜膠片,壓合在安全玻璃之間,重現出雨林的樣貌。巨大的公共藝術作品面積達1000平方公尺,分布在車站的採光天窗、車站主體側牆以及電扶梯,如同巨大的綠色繡帷,將龐大的站體結構輕巧轉換為光影通透、漂浮迷離的空中雨林,讓人錯覺彷彿置身半屏山生態綠林步道之中,也提醒每位過客土地、環境與人之間的關係,欣賞之餘值得深思。
Read More +摩登高雄-R9中央公園站
所在地:高雄市地址:高雄市801前金區中山一路11號(1號出口 )
開放時間:05:50–00:30
中央公園站是高雄捷運紅線位於五福及中山路口的一站,由於車站週邊為高雄市精華地帶、人潮滙集,捷運局特地以「摩登高雄」為設計理念,由英國籍建築大師理查羅傑斯操刀,以一片白色超大棚頂及輕盈的黃色支柱,帶來名為飛揚的設計意象。這片白色棚頂不但為中央公園站營造出時尚氣象與結構之美,更將透過特殊集雨設計,可將雨水導引入站內階梯式的水瀑,陽光、流水與四壁的綠色植物,將車站妝點得如同森林般清新自然,與中央公園呼應連結。夜晚車站內外打亮了燈光,雙排的電梯與水瀑變得華麗無比,雨庇更通透如將隨風飛揚,也象徵了城市的蓬勃、起飛與茁長。
Read More +紅樹林茄苳溪保護區
所在地:高雄市地址:高雄市826梓官區中正二街60號
開放時間:平日提供團體及個人導覽預約參訪(週一公休)週六:09:00–12:00;13:00–17:00
紅樹林茄苳溪保護區位於梓官區典寶溪出海口,附近魚塭排放的淡水與海水潮汐在濕地滙流,提供海茄苳、水筆仔及珍貴的五跤梨等等紅樹林植物成長環境,由於紅樹林可保護海岸、涵養水源並提供各類生物棲息滋長,對環境生態影響深遠,因此政府在1992年劃定這裡為保護區,並特別委由蚵寮國中管理,規劃為紅樹林教學園區。園區設有木製棧道及觀景台並有定期專人解說服務,除可在靜謐的環境中欣賞自然美景,也是觀察紅樹林物種生態、賞鳥的最佳地點。
Read More +同安張家古厝
所在地:高雄市地址:高雄市826梓官區同安路248號
開放時間:全天候開放
位於梓官區安厝里同安村的張家古厝建於清代,是梓官區保存最良好完整的閩式三合院住宅。同安村居民大多是明鄭時期從福建同安移民而來,在富饒的梓官平原安家落戶,張家地靈人傑,「九包五」的三合院大厝即代表家族的富裕與興旺。古厝為較罕見的二落式紅瓦紅磚建築,伸手、護龍一應俱全,屋頂的馬背及鳥踏、花窗線條優美,正廳門楣上有”梅魁”二字,廳堂中古色古香的燈具訴說著歷史的幽情。從細緻的木雕窗花及彩飾,可以想見當年大厝主人的生活丰采與氣派講究。
Read More +梅山遊客中心
所在地:高雄市地址:高雄市848桃源區梅山里梅山巷44-5號
開放時間:09:00–16:30農曆除夕及每月第二個星期二休館,遇例假日則順延一天
梅山遊客中心位於台20線南橫公路旁,是桃源區最北端的山區,也是進入玉山國家公園管理區的門戶,是南橫公路上唯一的服務站,附近設有梅山販賣部、露營區提供遊客餐飲、休憩。遊客中心外觀以布農族的石板構築,與周邊景色十分協調融合,內部更有台灣黑熊相關小知識、提供台灣黑熊的腳印紀念章等,讓遊客在此休息時,也能更加了解台灣的自然生態;亦可到遊客中心旁的布農文物展示中心走走,透過豐富精采的展覽,深入了解布農族歷史文化、傳統祭儀與人文故事。在遊客中心前方還有一座以原生植物為主的生態園及步道,生態園內設有解說牌,提供旅客認識台灣原生種與民俗植物,在每年約1月的時候,朵朵白梅相繼綻放,是冬季賞梅的好去處。梅山附近有二座吊橋、多條步道及天池、檜谷、梅蘭林道等天然美景,沿途豐富的動植物生態與遼闊的視野,更是吸引無數旅人前來探訪,在壯麗的群山中健行、賞鳥或觀賞雲海於山谷間奔騰都是人生至高享受,而每年冬天的梅花季節,滿山遍野盛開的梅花如同雪海,浪漫清香更是有如置身人間仙境,讓人流連忘返。
Read More +白雲寺
所在地:高雄市地址:高雄市852茄萣區文化路47號
開放時間:08:00–11:30;14:00–17:30
白砂崙砂丘上的白雲寺,是茄萣區地勢最高的廟宇。白雲寺建於民國28年,主祀釋迦牟尼佛,宮殿式主體配上黃色琉璃瓦與朱紅樑柱,巍峨宏偉、環境清幽,由於背枕沙丘地帶,面向古瀉湖淤積而成的平原,登高望遠、胸襟頓闊,而晨課晚禱,磐鐘聲飄,足以讓人忘卻塵世煩擾。
Read More +得樂日嘎橋
所在地:高雄市地址:高雄市851茂林區得樂日嘎大橋
開放時間:全天候開放
茂林區位處高雄山區,鬼斧神工的壯濶山河與原民文化都深繫於這片美麗的土地,2009年由於莫拉克風災之故,連外道路嚴重損毀,為了當地住民及遊客的行路安全,耗資七億的得樂日嘎橋於2013年完工。「得樂日嘎」在魯凱族中為「茂林」的發音,橋長880公尺,寬10公尺,最大淨高處高52公尺,是全國第3高的預力箱型橋梁。得樂日嘎橋特別將橋墩落墩處避開曲流的沖刷,橋墩基礎最深達38公尺,以抵擋濁口溪湍急的流速,橋體挑高的造型矗立在濁口溪蜿蜒的河道上方,對映層疊翠綠山巒,融合茂林獨特的地形,不只成為茂林地區新地標,更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主辦的「二○一三年全球國際宜居城市大賽」總決賽中獲得金牌獎。
Read More +高雄關帝廟(武廟)
所在地:高雄市地址:高雄市802苓雅區武廟路52號
開放時間:06:00–22:30
高雄關帝廟,舊名「關帝廳」,是高雄香火鼎盛、歷史優久的寺廟,推測已創廟超過三百年的歲月。關帝廟廟主祀關聖帝君關羽,為忠義的象徵,配祀註生娘娘及福德正神,後殿則同祀觀音菩薩,配祀普賢菩薩及文殊菩薩。另有文昌殿、財神殿及月下老人供信徒,總是擠滿膜拜祈求好運平安的善男信女。三層樓高的廟身是黃瓦紅牆的宮殿式建築,莊嚴華麗,近年來關帝廟致力將宗教文化與觀光結合,特別是每年春節至元宵期間都會舉辦活動,其中包括乞平安龜、吃平安壽麵、猜燈謎和創意花燈大展等,是認識臺灣傳統民俗節慶、祈福參拜的最佳場所。
Read More +高雄清真寺
所在地:高雄市地址:高雄市802苓雅區建軍路11號
開放時間:08:30–20:30
高雄清真寺為臺灣第二座清真寺,創建於1949年,是當時隨政府遷台的軍、公、教人員並篤信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倡議籌款所設立,由於穆民日眾不敷使用,又於1990年動工興建如今的規模。高雄清真寺外觀是典型的伊斯蘭教風格,清新的綠色方型建築、中有圓拱尖頂及叫拜塔樓,內部則有寬敞明亮的禮拜大廳,是南部最大的回教信仰中心。
Read More +陳中和紀念館
所在地:高雄市地址:高雄市802苓雅區苓東路14號
開放時間:每月第二個週六10:00–16:30
位於苓雅區的陳中和紀念館曾為高雄第一望族陳中和家族的宅邸。1925年落成的巴洛克式洋房建地900坪,連同庭院廣達2700坪,建築考究精緻、典雅大器,是昔日高雄地區第一棟私人洋樓。建築物是磚造二層樓建物,外部有考究的拱圈、圓柱、迴廊、三角山牆等西方建築元素,內部則為九宮格設計,古典式山牆、老虎窗、拱心石、地板撲面、窗框、石柱等,仍然閩南的傳統建築格局,充分地展現出其閩洋折衷的特色建築。曾經風華絶代的第一洋樓隨著歲月斑駁褪色,陳家後人成立的基金會在1996年特地委由成大建築系依照史料修復並開放參觀,並展示陳家文物。漫步於充滿昔日風華的迴廊,處處能品味建築美感與昔日望族的風華歷史,文藝活動更能滋潤心靈,依著欄杆遠眺港口夕照,遼闊海景無限美好。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