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岐城_西岐里活動中心
所在地:臺中市地址:臺中市437大甲區順帆路56-2號
開放時間:詳見官網或電話洽詢
大甲區西岐里活動中心興建周朝封神榜演義故事之西岐城,城牆色彩鮮艷,泥塑的Q版故事人物活潑可愛,牆上有大甲主要農特產品芋頭、青蔥、奶油酥餅,城內牆壁繪畫有大甲媽祖遶境、大甲草蓆帽發展史及封神榜故事精要,城內中央廣場為籃球場,是結合觀光及運動多功能的活動中心。
Read More +太平蝙蝠洞、百蝠吊橋及登山步道
所在地:臺中市地址:臺中市411太平區蝙蝠洞
開放時間:詳見官網或電話洽詢
而原有灌溉渠道在時代的轉折下,逐漸消失在河道另一側,於2014年啟用的百蝠橋重新連接了兩端,太平區蝙蝠洞延伸步道將再現跨越河道的引水道及為了方便採收竹筍的運筍道。蝙蝠洞登山步道太平區蝙蝠洞登山步道發生落石崩塌,為確保大家的安全,目前步道已經封閉。步道總長880公尺,為太平區最負盛名,且深具人文氣息的遊憩據點,隨著百蝠橋休憩區開放,吸引不少旅人嘗鮮走訪,步道兩處優質美景,且山水並蓄。處處洋溢自然原始風貌的蝙蝠洞延伸步道,總長460公尺,走進穿越蝙蝠洞背後蔭鬱樹林的荒僻山嶺,處處洋溢盎然生機,繽紛多樣的昆蟲彩蝶漫天飛舞,沿途蟬鳴交匯著天空上的雀鷹及五色鳥鳴叫,此起彼落,令人驚艷;步道翻上竹林高處稜頂,樹隙間可俯瞰清涼寺巍峨廟貌坐擁青山綠水,氣象萬千,下降溪谷澄澈溪潭,裸岩構成綿延的峽谷深潭風情獨具,其間還隱藏一座半世紀前肇建的古樸水橋,為延伸步道之旅劃下精彩休止符。
Read More +頭汴坑溪自行車道
所在地:臺中市地址:臺中市411太平區頭汴坑溪自行車道
開放時間:詳見官網或電話洽詢
全長約11公里。頭汴坑溪自行車道位於太平區和大里區交界處,介於太平一江橋和大里立仁橋之間,兩岸河堤皆規劃有自行車專用道,來回約11公里,高低起伏小,適合閣家騎乘,享受愜意的親子時間。車道至一江橋盡頭,可接挑戰型的頭汴坑酒桶山自行車道或136市道上赤崁頂。
Read More +臺中市濱海自行車道ˍ大安段
所在地:臺中市地址:臺中市439大安區臺中市濱海自行車道-大安段
開放時間:詳見官網或電話洽詢
全長約9公里。 位於大安區濱海之自行車道,沿途欣賞海岸風光及濕地生態,寓教於樂,適合親子同遊。
Read More +頭汴坑酒桶山自行車道
所在地:臺中市地址:臺中市411太平區頭汴坑酒桶山自行車道
開放時間:詳見官網或電話洽詢
全長約14.5公里。位於頭汴坑「酒桶山風景區」,為利用原有的產業道路闢建而成的山區自行車道,地勢位處低海拔山區,沿途行經天圓彌勒院、仙女橋、石頭公、仙女瀑布、樟湖農路、自強農路等地區,可盡情享受沐浴在山林景致中的暢快感,此車道屬於挑戰型及越野型的自行車道,適合體能較佳的民眾。本車道亦可接136市道,為許多想挑戰爬坡,登上136市道臺中段終點"赤坎頂"的車友必騎鍛鍊路線。此車道非自行車專用道,路線起伏不斷,且有多處急彎及連續彎道,部分路段較為狹小,請車友多加注意安全。
Read More +永豐六分線自行車道
所在地:臺中市地址:臺中市438外埔區永豐六分線自行車道
開放時間:詳見官網或電話洽詢
全長約22公里。主要騎乘於外埔區鄉間小路,氣氛悠閒,適合全家慢遊騎乘。搭乘火車來到懷舊山線的臺中后里火車站,租台自行車,不論是賞花、騎馬,體驗薩克斯風及舊山線鐵道文化,都能讓這趟單車旅行深刻難忘。
Read More +中科自行車道
所在地:臺中市地址:臺中市407西屯區中科自行車道
開放時間:詳見官網或電話洽詢
中科自行車道路線一路穿越水崛頭公園、林厝公園、通山公園、橫山公園,一路上可以邊享受騎乘樂趣邊享受臺中美景,到達了交會點還可選擇接往潭雅神綠園道。 科學園區在規劃之初,為兼顧生態保育與科技發展,特意將園區四周以綠帶及公園的設計理念融入園區的整體規劃中;並在回饋地方與睦鄰原則下,將這一切的綠地休憩等公共設施,開放供民眾使用,並以地方原有的地名為公園名稱。 此路段騎乘至返折點時,也可銜接至鄰近的潭雅神綠園道終點處騎乘。
Read More +清水自行車道/五福圳段
所在地:臺中市地址:臺中市436清水區中山路422-12號
開放時間:詳見官網或電話洽詢
延途景觀充滿昔日古早味,在清幽的鄉間小徑間騎乘自行車追尋圳旁奔馳的火車,遊賞趙家古厝夏季的荷花,或在稻間車道中享受陣陣撲鼻而來的稻香,都可盡情享受健康悠閒又慢活的騎乘樂趣。此路段終點附近可銜接大楊段返回清水市區,騎乘至客庄路銜接至高美自行車道。
Read More +高美海堤自行車道
所在地:臺中市地址:臺中市436清水區高美濕地自行車道
開放時間:詳見官網或電話洽詢
全約1.8公里。 高美海堤自行車道是利用清水大排的防汛道路及堤頂規劃而成,沿線經過的海岸美景及豐富的生態已成為愛鳥人士的新興賞鳥據點。遊客可以騎著單車暢遊高美濕地,欣賞日落餘暉之美,還可至梧棲漁港大啖美味海產料理,採買新鮮魚貨,感受港口風情,為一條感受海洋文化兼休憩的最佳自行車道。
Read More +臺中市濱海自行車道ˍ大甲段
所在地:臺中市地址:臺中市437大甲區臺中濱海自行車道-大甲段
開放時間:詳見官網或電話洽詢
全長約12.1公里。 位於大甲區濱海之自行車道,沿途欣賞海岸風光及濕地生態,寓教於樂,適合親子同遊。
Read More +筏子溪自行車道
所在地:臺中市地址:臺中市407西屯區筏子溪自行車道
開放時間:詳見官網或電話洽詢
「筏子溪」溪名的由來,是因為早期該溪景象優美,經常有人在溪岸邊垂釣,並以竹筏作為水上往來的交通工具,所以稱之為筏子溪。 自行車道沿途可觀察到多種類的留鳥、冬侯鳥與多種類淡水魚,仔細觀察還可以尋找到棲息於筏子溪的水生昆蟲和多元的兩棲類動物,讓民眾親近筏子溪寶貴的自然資源,並在享受舒適的自行車騎乘空間中,喚起自身對生態環境的重視。此路段騎乘至終點處,可銜接至中科自行車道中段。
Read More +綠川水岸廊道
所在地:臺中市地址:臺中市400中區綠川西街135號
開放時間:戶外空間全天開放
綠川新盛橋以水質及防洪為優先考量,打破傳統水岸景觀整治方式,企圖營造為生態棲地、結合低衝擊開發的環境,打造臺中火車站新生水岸門戶意象。綠川水岸以自然及藝文展現為主題,導入公共藝術並運用水元素,創造多元創意藝術舞動空間,並融合多元東協風情。結合宮原眼科及中山綠橋、櫻橋遺跡等歷史建築,營造具人文氣息的景觀河岸,形塑人文水岸空間氛圍。承昔往日沿岸綠蔭的記憶,以台灣原生樹種及護岸垂懸植物,呈現獨特的水路空間,建築新的綠川林蔭步道。周邊還可順遊綠川水文化暨環境教育館,場館展示過去綠川相關歷史、紀錄片播放、綠川老照片及周邊模型,讓民眾對綠川會有更進一步認識。部分圖片由臺中市政府水利局提供,版權歸臺中市政府水利局所有。
Read More +舊社里彩繪村
所在地:臺中市地址:臺中市421后里區舊社里舊社路93號
開放時間:詳見官網或電話洽詢
壁畫作品融入后里特產主題,有可愛石虎、百合花、海芋、松鼠與薩克斯風等圖案,吸引更多人暢遊舊社里。
Read More +潭子觀光蘭園
所在地:臺中市地址:臺中市427潭子區大豐一路89巷8號
開放時間:詳見官網或電話洽詢
潭子觀光蘭園主要從事國內外出口蝴蝶蘭相關產業,在蘭花培育亦有數十年豐富經驗,在台中地區為少數專門培育蝴蝶蘭專業觀賞園區。潭子蘭園在近幾年為發展國內客戶,興建一處專業園區,可供國內外遊客、購花需求的買客至此地參觀及購買。無論是單株小品蘭花,抑或近百株蘭花組成的禮蘭盆栽、簡單的照顧方式、植栽培養,也可透過門市人員講解,在潭子蘭園窺知一二。近萬坪的蘭花培植場及偌大賣場,可望發揮觀光遊憩、人文藝術、生態教學等多元化功能,歡迎大家蒞臨潭子觀光蘭園尋花問柳。
Read More +永信醫藥文物館
所在地:臺中市地址:臺中市437大甲區成功路321號
開放時間:每週三、五、六,09:00-12:00,13:00-16:00
醫藥基金會承其志,運用臺中市大甲區鐵砧山上的永信運動公園部分空間為文物館基地,改造1980年代興建的「永信托兒所」六角型建築再利用為展示空間,結合運動公園設施,提供來訪民眾強化身體、活化大腦及淨化心靈的休閒遊憩場所。本館希望透過活潑生動的互動遊戲、用藥安全的情境模擬、介紹製藥流程及展示製藥設備。期盼能夠傳遞給大眾,促進健康身心、認識藥物、安全用藥的觀念,並設有DIY體驗教室&紀念品販售區,喜愛DIY體驗課程的民眾來訪時可別錯過了。特展區每期展示不同主題,詳情請見官網或來電詢問。以上圖片由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協助提供。
Read More +大肚瑞井登山步道
所在地:臺中市地址:臺中市432大肚區瑞井里
開放時間:詳見官網或電話洽詢
總長約405公尺,瑞井登山步道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及生態資源,其中瑞井社區的三口井、紅磚厝等更是電視劇《花甲男孩轉大人》的知名景點,且步道兩旁為受保護林地,也是每年紫斑蝶遷徙過境之地,環境幽靜,宛如桃花源,可延伸步道至南寮古道,串聯大肚山步道系統,
Read More +高美濕地景觀橋
所在地:臺中市地址:臺中市436清水區高美路789號
開放時間:詳見官網或電話洽詢
高美濕地景觀橋跨越120公尺寬的清水大排,雙弧曲線橋面總長265公尺、寬7.2公尺,兩側引道總長132公尺。該橋最初以融合夕陽、濕地及風力電塔等景觀特色,並連結當地竹篙撐船的歷史人文,耗資2億多,近2年時間興建,打造出國內首見的特殊橋型。 為避免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衝擊,橋梁不在河中立墩,並採低誘蟲性照明系統,施工期間也辦理生態環境監控作業,成效良好;此外,景觀橋經過風洞試驗結果,證實具有良好的抗風行為,可充分確保橋梁結構的安全性。高美濕地景觀橋,搭配完整自行車路網與遊憩觀景空間,可望進一步提升海線觀光品質。
Read More +新天地西洋博物館
所在地:臺中市地址:臺中市401東區旱溪東路一段456號1樓
開放時間:詳見官網或電話洽詢
新天地西洋古董博物館二十大西洋古董主題千件私人收藏藏品來自 蘇富比 Sotheby's佳士得 Christie's 及私人收藏帶您體驗絢爛繽紛的西洋文化
Read More +清水趙家古厝
所在地:臺中市地址:臺中市436清水區荷園街168號
開放時間:詳見官網或電話洽詢
位於清水區的趙家古厝「天水堂」,建築年代從1890年左右至今有一百多年歷史,古厝為兩進六護龍,四周竹圍密佈,搭配前方的一池粉色荷花,古色古香的風景值得一訪,後靠鰲峰山,間有水路環繞,是一座保持相當完整的三合院。半月池每年夏季期間5至8月荷花陸續綻放,美麗的荷花田,伴隨著青山、綠田、古厝,構成了一幅優美的田園風情山水畫,吸引了許多遊客及攝影愛好者前往取景。備註:古厝為私人宅院,內部不對外開放參觀,前方廣場及荷園可免費進入拍照。
Read More +DaliArt 藝術廣場
所在地:臺中市地址:臺中市412大里區科技路1號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五11:00-21:00周六、周日、例假日10:00-22:00
「Dali Art藝術廣場」定期於每年農曆年期間舉辦「台灣文創藝術博覽會」,引進國內外知名藝術大師展覽、音樂會現場演出、國際拍賣會、藝術文創論壇、國際藝術村等活動及各項大型表演、座談會、藝術影展、手作坊、表演競賽等系列活動。廣場內亦規畫品牌餐飲、伴手禮等,文創商品、精品工藝更是豐富。吸引藝術專業工作者、藝術文化愛好者以及國內外觀光客,藉以提昇台灣藝術文創產業之競爭力,更讓臺灣藝術之軟實力被世界所看見!並提供藝術文化愛好者、國內外觀光客及民眾假日逛遊好去處。園區內部空間包含中央廣場(10000人)、琉璃國際演藝廳(374席)、大型展覽館(450坪及600坪)、商務中心,以及地下室800個停車場。中央廣場及琉璃國際演藝廳採用杜比全景深音響,希望提供每個座位、角落都能感受同樣的聽覺饗宴。
Read More +臺中客家故事館
所在地:臺中市地址:臺中市423東勢區第五橫街38-2號
開放時間:預約開放
原東勢公學校宿舍日治之初,明治31年(1898)即設立「臺中國語傳習所東勢角分校場」,作為東勢地區日語教學機構,然而不久即改制為「東勢角公學校」,後配合地方行政區劃變革,於大正10年(1921)更名為「東勢公學校」,昭和13年(1938)時遷校至現址;戰後(1945~),於民國57年(1968)配合「九年國教」改稱東勢國民小學迄今。民國99年(2010)以本宿舍區為東勢地方史研究之重要證物,也是當地少數保存之日式宿舍,建物保存狀況良好,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臺中客家故事館館舍現規劃為客家天地人的傳說故事展覽區域。藉由數位展示帶領參訪者透過客家傳統信仰、先民開墾足跡、族群融合等故事深入客家文化的精神領域;並配合數位遊戲的引導,讓大埔客語的學習與山城人文的認識充滿童趣與新意。以上資料取自臺中市文化資產處及臺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Read More +金門橋
所在地:臺中市地址:臺中市423東勢區東關路和興巷31號前
開放時間:詳見官網或電話洽詢
位於東勢區的金門橋,原本只有潺潺的流水劃過兩岸,兩岸居民互動必須靠涉水而過,而為了老幼婦孺的安全,建橋於昭和十五年(西元1940年),因當時太平洋戰爭爆發,徵調走所有的水泥,使得當地人民只能利用糯米、石灰加上黑糖等材料膠和而成,因此富有彈性的特質,即使遇921地震,而都無任何損傷,特殊的建造工法及造形,具有相當保存的價值,尤其是對於地方上居民的安全性更是功不可沒。
Read More +月恆門
所在地:臺中市地址:臺中市423東勢區東關路和興巷31號
開放時間:詳見官網或電話洽詢
月恆門位於東勢區和興庄西方,前臨大甲溪,造型規模與「日昇門」相仿,上有「後倚癸方其悉合;前朝丁向總咸宜。」藍字對聯,在天干中,癸方是北方,而丁向是南向,亦可看出月恆門是座北朝南的。月恆門正上方左右兩邊各有一個圓形槍眼,對聯下方有兩個方形槍孔,在防禦上有很大用處。日昇、月恆門樓與下城里的開庄史息息相關,依現存史料記載,下城里開庄起於清道光五年,庄民進行墾荒,以石牆種竹為界,並分股築屋居住,彼此合力務農為主,號名「和興庄」。戴萬生之亂後,和興庄民為防外犯,即建立東西兩門,上有槍洞,以備迎戰,並於村莊周圍栽種莿竹,以防搶劫。民國88年921中部大地震,月恆門遭受震損,文化局進行登錄歷史建築,並修復保存。
Read More +興大康橋
所在地:臺中市地址:臺中市412大里區環河路與 爽 文 路口
開放時間:詳見官網或電話洽詢
旱溪人行景觀橋為旱溪排水整體環境改善的重要設施,長48公尺、寬4.5公尺,外觀仿效劍橋大學的康橋造型,以石材及仿木材質進行施作,並設夜間造景燈,提供大里區及南區居民連貫的休閒動線,且增加河岸特色及地方亮點。興大康橋位於中興大學後方旱溪上,由經濟部水利署規劃的康橋計畫所建,目標是建造一條能媲美英國康橋的休閒河川,提供市民一個親水景點。這裡規劃了滯洪公園、自行車道、休憩平臺、活動廣場、人工濕地、景觀橋等休憩空間,並融入自然生態、節能減碳及社區參與概念,營造水域周邊多功能優質環境,提升區域排水的美感與生命力。 散步、運動、釣魚、野餐、划輕艇、欣賞街頭藝人表演……等,美麗的水岸康橋成為周邊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舒壓空間。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