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城正統鹿耳門聖母廟

所在地:臺南市
地址:臺南市709安南區城安路160號
開放時間:全年皆可,05:00 - 21:00

臺南是台灣的發源地,正統鹿耳門聖母廟緣起於十六世紀前,因奉祀鹿耳門媽祖而興建。為臺灣唯一奉祀有八百年以上歷史鹿耳門媽金身,及建築面積第一大規模之媽祖廟。現今廟宇共分為五王殿、媽祖殿、佛祖殿、大士殿、天公殿等,仿紫金城宮殿式的北方建築;每年大年初一起舉辦新春嘉年華系列活動,以及大年過的元宵高空煙火秀、炸蜂炮、迓春牛遊行等活動,人潮絡繹不絕!鹿耳門媽祖的活動不僅如此,農曆三月廿三日鹿耳門媽壽誕舉行白米捐獻濟貧,虱目魚料理免費品嚐;每逢丑、辰、未、戌年舉行的三年一次的土城香醮;另外廟方附設福德錢、文物館、文創館、香客大樓,在在兼顧文化、觀光、美食、休閒、慈善,使得正統鹿耳門聖母廟成為臺南地區的首屈一指的觀光廟宇。鹿耳門天后宮歷史概述西元1661年(明永曆十五年)鹿耳門媽顯靈助漲潮水以利鄭成功大軍入臺降服荷軍。西元1662年,荷人投降,鄭王為酬謝鹿耳門媽而重建神廟,並增祀隨艦護軍之文、武館媽及國聖媽;鹿耳門嶼漸成為台灣門戶,躍為軍商重鎮,鹿耳門媽的地位益形崇高且神威顯赫,屢顯聖跡。西元1831年(道光十一年)曾文溪氾濫,聖母廟遭洪水沖毀,鹿耳門媽等神尊於是寄祀三郊海安宮。西元1918年(民國七年)二建聖母廟落成安座,並將寄祀海安宮之鹿耳門媽等七十餘神尊迎回奉祀。西元1913年(日、大正二年)泉州富美宮流放一艘五府千歲王船途經險惡臺灣海峽停靠土城沿海,經媽祖靈示為邀請來護佑萬民,於是土城民眾迎回築一王宮奉祀。西元1916年(大正五年)前往迎回因古聖母廟受洪患臨時寄祀三郊鎮港海安宮之鹿耳門媽等七十餘尊神像。西元1918年(大正七年)二建神廟落成,名為保安宮,直到1960年才更名為《鹿耳門聖母廟》。西元1981年,歷經多次維修重建,在媽祖神威庇佑下,三建神廟終於落成。

Read More +

鄭成功紀念公園

所在地:臺南市
地址:臺南市709安南區城西街2段
開放時間:全年皆可,無時間限制(00:00~24:00)

鄭成功紀念公園位於城西街二段,相傳1661年時.鄭成功是由鹿耳門登陸台灣,而為紀念鄭成功事蹟,鹿耳門聖母廟捐地建立此座紀念公園。公園入口是一座氣勢宏偉、富有中國傳統建築風格的紅色牌樓,進入公園左側為「成功林」,成功林是為了紀念鄭成功登陸三百五十年,在此種植的一片樹林。公園內還有一座高大的鄭成功雕像及一座紀念碑,碑上刻有經國先生所題的「民族英雄鄭成功鹿耳門登陸紀念碑」字樣。樸實的園區內有舒適的涼亭及寬敞的步道,現已成為附近居民飯後散步的好去處,

Read More +

四草砲台

所在地:臺南市
地址:臺南市709安南區大眾路381號(鎮海國小操場旁)
開放時間:全年皆可,無時間限制(00:00~24:00)

清道光年間,中英發生第一次鴉片戰爭,當時為防止英軍進入臺灣,時任臺灣兵備道的姚瑩奏議於安平、台江地區興建17座砲台,四草砲台為其中一座。四草砲台被列為國定二級古蹟,現已不見古砲,只留下砲臺城壘牆垣,砲台牆上共有13個圓形砲孔,此牆成為一旁臺南市鎮海國小的圍牆。四草砲台位於四草大眾廟前,周邊有知名景點四草綠色隧道,可乘坐觀光竹筏通過河道,享受優美自然生態。

Read More +

龍山宮

所在地:臺南市
地址:臺南市724七股區龍山里19鄰208號
開放時間:參觀或開放時間為 06:00-21:00

龍山宮位於七股區的龍山里,一抵達龍山里就能看見宏偉的宮廟外觀,為村里的重要建築地標,也是里民重要的信仰中心,當地人都稱龍山宮為「王宮」,主要祭祀王爺,也奉祀五府千歲、天上聖母、田都元帥、中壇元帥、將軍府、福德正神、註生娘娘等神明。龍山宮內部擁有著富麗堂皇的裝潢,抬頭能看見精緻的藻井,牆面上還有壁畫等吸睛裝飾,富有傳統建築之美。龍山宮前有一處龍山漁港,當地漁獲的買賣都在此,每天早上6:30開始漁獲拍賣,不僅可以買到新鮮的現貨,熱鬧又別開生面的市場交易,值得前往參觀,也可由此乘船遊覽鄰近沙洲、欣賞蚵棚美景,以及聆聽導覽。

Read More +

七股鹽山園區

所在地:臺南市
地址:臺南市724七股區鹽埕里66號
開放時間:夏季3月~10月 09:00-18:00冬季11月~2月 08:30-17:30休園日:除夕整日及政府公告之颱風假

七股鹽場過去曾是臺灣最大的曬鹽場,主要供應國內農工業用鹽,然而隨著時代變遷,曬鹽不符經濟效益,2002年5月七股鹽場關閉曬鹽場,結束338年的榮耀曬鹽史。七股鹽山原屬七股鹽場的曬鹽堆置場,經長年置放後自然結塊,質地極為堅硬,約六層樓高的皚皚鹽峰聳立,蔚為奇觀。臺鹽隨後轉型產業觀光,七股鹽山的休閒遊憩時代正式開啟,以不同的方式,為臺灣的鹽業發展史留下見證。 七股鹽山園區內除了有壯觀好拍的鹽山景觀,還有豐富的遊憩設施及體驗,像是可舒適遊覽園區的遊園車、提供團體租借的烤肉區、鹽田的傳統設施「龍骨水車」體驗,以及旅客到訪鹽山一定要製作留念的諾鹽罐DIY、好吃好玩的鹽滷豆花DIY等,是一處寓教於樂的必遊景點。 開放時間 ⬛️夏季3月~10月 09:00-18:00 ⬛️冬季11月~2月 08:30-17:30 ⬛️休園日:除夕整日及政府公告之颱風假。

Read More +

北門潟湖

所在地:臺南市
地址:臺南市727北門區永華里
開放時間:全年皆可,無時間限制(00:00~24:00)

北門區之生態環境屬於潟湖生態,蘊含著豐富之魚、蝦、貝類及紅樹林景觀,常見許多鷺鳥、水鳥,彈塗魚和各種螃蟹,具有潟湖觀光生態旅遊之魅力。最讓人注目的是每年10月到翌年4月到此作客的黑腹燕鷗,每到黃昏成群的黑腹燕鷗會在空中群聚飛舞,依照風向變換各種不同隊型,相當壯觀。海茄苳紅樹林曾經大量生長在北門蚵寮西邊的北門潟湖區沼澤地帶,後來開發為海埔新生地或闢為魚塭,經常可見許多蚵架插置潟湖中,形成另一特殊的海岸景觀。在台南政府全力復育紅樹林的政策下,潟湖南邊之頭港大排水,出海口長有面積約6公頃的海茄苳;在急水溪出海口淤沙較多的北門潟湖區海茄苳也再度繁殖,並引進種植水筆仔,在這兩個據點設置紅樹林保護區,以翠綠的生態景觀驚豔遊客。

Read More +

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

所在地:臺南市
地址:臺南市727北門區永隆里27號
開放時間:每週四至週日(週一~三休館),10:00AM ~ 4:00PM,歡迎團體預約參觀,以便園區志工為您做深入導覽。註:配合年度休假假期調整,如遇假期休館日順延一日休館。

烏腳病是一種盛行於台灣西南沿海地區的流行性下肢周邊血管疾病,據信烏腳病發生原因極可能是濱海鄉鎮民眾,飲用含有砷過量的深井水,造成的慢性砷中毒,甚至伴隨有肝、腎、膀胱等癌症併發。烏腳病紀念園區,前身為北門鄉歷史最悠久的診所─金河診所,經營者為畢業於東京醫學專門學校、返鄉服務的「烏腳病之父」王金河醫師,過去金河診所免費給予醫療協助,更是病患精神上的重要支柱。館內收藏台灣醫療文物、烏腳病患者醫療資料等為主,其中有許多以防腐劑泡存的烏腳病患者殘肢,在基督十字架前安息著,讓旅客到訪紀念館一遊時,感念過去醫療人員及教會的無私奉獻與大愛,也見證受難者的苦難歲月。

Read More +

蚵寮漁港

所在地:臺南市
地址:臺南市727北門區沿海低窪地區
開放時間:全年皆可,無時間限制(00:00~24:00)

蚵寮漁港,吃蚵最讚蚵寮漁港為台南市北門區附近沿海低窪地區,地形上受外傘頂洲之遮蔽,冬、夏季平均潮差約1公尺,海象溫和。此漁港是利用海岸沙洲後側之潟湖水域或鹽田魚塭間之排水道就地興建,土壤鹽份含量較高,多開發為魚塭及鹽田。港域狹小,水深不足,稍大型船隻必須等候潮始能進出。 漫步在這個安靜純樸的漁村中,彷彿走在被時間遺忘的凝固空間中,當地美食自然以蚵仔為最可口的菜餚,不管是蚵嗲還是蚵仔麵線,保證讓喜愛海鮮的遊客食指大動。

Read More +

觀海樓

所在地:臺南市
地址:臺南市724七股區潟湖(鹽埕海巡安檢所旁)
開放時間:全年皆可,無時間限制(00:00~24:00)

登樓望遠,360度美景盡收眼底觀海樓位於鹽埕安檢所旁,是一座融合傳統洗石子與交趾陶、原木欄杆的三層樓高瞭望台,地處潟湖的正中心,周圍空曠視野相當遼闊,七股潟湖、網仔寮沙洲等景都能盡收眼底。白天可在此觀賞潟湖特殊的淺海養殖景觀,傍晚則可享受多彩霞光照映於水面上所形成的療癒美景,是一處相當有看頭的觀海景點,而前往觀海樓的路程路燈較少,夜晚行經時務必小心慢行。

Read More +

將軍觀光漁港

所在地:臺南市
地址:臺南市725將軍區平沙里156號、157號
開放時間:全年皆可,無時間限制(00:00~24:00)漁獲拍賣時間:夏天14:00冬天13:30開始至漁貨賣完

將軍漁港是假日漁市及漁貨拍賣市場,也是將來供作台灣環島海上綠色公路航線的重要港口。進入將軍漁港港區可以欣賞漁船、漁村景象,認識各式各樣的漁獲,也可以吃到當天現撈的新鮮海產,從事近海漁業的漁民大多在半夜或凌晨出海,直至中午或下午才會進港,將漁獲分類。每天下午1-2點間,拍賣場開始熱鬧拍賣新鮮漁貨,不管是魚蝦扇貝都是最新鮮美味的,歡迎前來逛逛漁市、大快朵頤一番!近年夏季臺南市政府皆會於將軍漁港辦理臺南夏日音樂節-將軍吼,邀請知名歌手到場開唱,還有精彩煙火秀等表演,吸引全臺民眾到此感受熱情的夏日氛圍。

Read More +

馬沙溝海洋休閒運動渡假中心

所在地:臺南市
地址:臺南市725將軍區平沙里13鄰平沙140號
開放時間:星期日 10:00–18:00星期一 10:00–18:00星期二 10:00–18:00星期三 10:00–18:00星期四 10:00–18:00星期五 10:00–18:00星期六 10:00–18:00

【公告】馬沙溝海洋休閒運動渡假中心目前尚休園維護中。馬沙溝位於將軍區,原為一處沿海的傳統漁村,每到黃昏時分,能在此看見漫天晚霞映照著海面漁船點點的景象,讓此地在昔日有台南八景之一「綠汕帆影」的美稱。馬沙溝還擁有細柔沙灘及清澈海水,1980年代進行規劃後,設有眾多攤販及多元的水上活動,每到夏季總吸引大批遊客前往遊玩,為馬沙溝最輝煌的時期。馬沙溝的場域設施老舊而逐漸沒落,2018年時,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重新打造「馬沙溝海洋休閒運動渡假中心」,並於2020年6月營運,改建後的度假中心多了游泳區、水上摩托車等遊憩設施,豐富的設施加上得天獨厚的濱海條件,使得馬沙溝很快的又恢復了當時的盛況。精心改建後的馬沙溝除了多了豐富的休閒項目,戲水最注重的安全救援也有了妥善的規劃,遊憩區內的救生員不時關注著遊憩的安全狀況,給到此㇐遊的旅客安心舒適的遊玩體驗。無障礙交通方式:搭乘台灣好行-西濱快線到達馬沙溝遊憩區站

Read More +

蘆竹溝觀光漁港

所在地:臺南市
地址:臺南市727北門區三光里三灣寮
開放時間:全年皆可,無時間限制(00:00~24:00)

蘆竹溝是一處位於臺南市北門區三光里的漁村,早年由三寮灣西行在將軍溪出海口的北岸莊頭之間的河口溝渠多,必須以蘆竹搭建的溝渠便橋才能入莊,此地因而得名蘆竹溝。蘆竹溝漁港又名北門漁港,為臺南三大漁港之一,漁港擁有百艘機動膠筏,屬臺南最大的膠筏漁港,膠筏常被使用來載運牡蠣養殖場中的牡蠣,也經常有海釣客僱用膠筏出海垂釣,享受海岸的釣魚樂趣。蘆竹溝漁港鄰近牡蠣養殖場,可從漁港眺望養殖場上整齊排列的蚵架,日夜交接時,晚霞乍現,湖面也被染上鮮豔的色彩,形成壯觀療癒的漁港景緻,總吸引許多攝影好手架設腳架捕捉此景。

Read More +

布袋漁港觀光魚市

所在地:嘉義縣
地址:嘉義縣625布袋鎮岑海里中山路3號
開放時間:每日9:00~18:00

布袋港舊稱布袋嘴,因地形酷似一只布袋而得名,漁獲資源相當豐盛,早期便轉型發展成觀光漁市,至今成為嘉義縣規模最大、人氣最旺的觀光景點之一。布袋港於整建工程後,一躍成為國際化商港,不僅可以在觀光漁市品嘗新鮮的海味,也能從這裡搭船前往澎湖旅遊,或搭乘觀光漁筏出海欣賞美麗的濕地生態。布袋觀光魚市名聞遐邇,別錯過肥美的水產,可口的海鮮加工品更是最鮮的伴手禮,一間間熱炒的店面也提供最道地的布袋海鮮大飽口慾。

Read More +

魍港太聖宮

所在地:嘉義縣
地址:嘉義縣625布袋鎮132號
開放時間:參觀或開放時間為 06:00-20:00

太聖宮位在嘉義布袋好美里境內,宮內供奉的是漁民的守護神—媽祖,除了是一處鄉內漁民出海時、祈求平安的祭拜場所,具三百多年歷史的明朝媽祖像,更吸引了來自各地的信眾前來朝聖。太聖宮的媽祖神像經過教育部鑑定,屬於明末時期的媽祖神像,歷史長達三百多年,極具保護價值,更於2019年獲得重要古物授證,是極為重要的文化資產,正因為如此,太聖宮不僅受到當地信徒的景仰,也是海內外各地善男信女爭睹的珍貴古蹟。

Read More +

新塭嘉應廟

所在地:嘉義縣
地址:嘉義縣625布袋鎮復興里新塭81號
開放時間:參觀或開放時間為 07:00-20:00

位在新塭地區的嘉應廟也是漁民祈求平安的信仰重心,廟內的主神是九龍三公王爺,三公就是代表南宋末年的忠臣魏天忠,其父魏國佐、祖父魏了翁三位。嘉應廟成立至今已有280多年的歷史,現址位在車水馬龍的台17線省道上,最初只是海邊一處簡單的草寮,隨著信徒增多,香火鼎盛,廟方便遷移至目前的位置,逐漸成長為今日的規模。布袋新塭嘉應廟「衝水路、迎客王」是全台少見的廟會活動,信徒們相信,每年農曆3月27日,有7尊遊山代天巡守王爺、13尊遊海代天巡守王爺,總共20尊「客王」會聚集在布袋鎮新塭外海一艘無形的王船上,王船順著海水漲潮進入新塭地區作客。嘉應廟供奉的尹王爺和九龍三公為了盡地主之誼,每年這一天都會邀請附近的南鯤鯓舊三王、北港朝天宮糖郊媽、朴子配天宮三媽等寺廟神像下海迎接,數十頂神轎衝下水迎接,這就是「衝水路、迎客王」民俗慶典的由來。如今傳承百餘年的「衝水路、迎客王」已成為新塭一年一度的重大祭典,也吸引了來自全台各地的信徒們一同參與,為嘉義濱海地區結合宗教與文化最具指標性的活動之一。

Read More +

貞愛親王殿下登陸紀念碑

所在地:嘉義縣
地址:嘉義縣625布袋鎮岑海里入船路46號旁
開放時間:全年皆可,無時間限制(00:00~24:00)

位於布袋鎮嘉應廟旁前方小巷子內,豎有臺灣總督田健治郎書寫「日本貞愛親王殿下登陸臺灣紀念碑」,原紀念碑是為紀念1895年乙未戰爭時,日本貞愛親王率領近衛師團登陸布袋嘴而設。二次大戰後,紀念碑被當地學校校長拉倒並棄置於圍牆邊,後來又被蔡姓地主當做地基建屋,之後附近開始有不平靜的事情發生,最後蔡家子孫於決定從古厝中挖出紀念碑,並以古禮祭祀,重新豎立起目前所見的新「貞愛親王殿下御上陸紀念碑」,並於2008年由嘉義縣政府公告為歷史建築。

Read More +

布袋鹽場(布袋鹽山)

所在地:嘉義縣
地址:嘉義縣625布袋鎮新厝仔13號
開放時間:每日08:30~17:30

布袋在清乾隆時開始開闢鹽田,到了清道光3年的富鹽商吳尚新更開闢了鹽埕百甲,奠定布袋曬鹽業的基礎;到了日治時期,布袋的鹽場更為成熟,並使得當時的布袋港成為重要的鹽運港口,將布袋的鹽銷往中國及日本。白花花的鹽田,曾經具有「白金」級的產業地位。和其他地區的鹽田一樣,鹽工幾乎已經被機械化曬鹽所取代,布袋的鹽業因此式微,偌大的鹽埕上已看不到曬鹽、採鹽的景象,而穿梭在鹽埕中的小火車,也早已功成身退了。布袋鹽山入口意向標誌《千禧布袋》是國際知名的雕塑大師李良仁花了二個月的設計,並多次返回布袋老家,將創意融入滄桑與記憶才啟發的靈感。近七米高、基座寬達五米的整件作品,以銅板分割組合為波浪線條、帆面手形與流線頂翼構成,象徵海洋、陽光、熱情與生命,銅雕內並有抽象的魚、鹽、蚵、蟳等布袋特產;還有使海水結晶成鹽的太陽,藉著作品本身鏤空所產生的光影變化,無限延伸觀者的想像與視野。(來源:新觀念 Newidea 190期 文/吳德亮撰 ) 台鹽生技三廠

Read More +

布袋嘉應廟

所在地:嘉義縣
地址:嘉義縣625布袋鎮九龍里2鄰入船路32號
開放時間:參觀或開放時間為 06:00 - 21:00

布袋鎮有兩座嘉應廟,一是有「燒王船」習俗的布袋嘉應廟;一是每年舉辦「衝水路迎客王」的新塭嘉應廟。布袋嘉應廟供俸的是九龍三公,每逢祈安建醮時,便會舉行「燒王船」祭儀,酬神祈安的祭典相當隆重,往往吸引許多遊客前往朝聖。到布袋嘉應廟進香,不妨順遊廟前不遠小巷中的「日本貞愛親王殿下登陸紀念碑」,以及「布袋543故事館」,一同感受布袋數百年來的歷史與發展。

Read More +

白水湖

所在地:嘉義縣
地址:嘉義縣614東石鄉掌潭村白水湖
開放時間:全年皆可,無時間限制(00:00~24:00)

白水湖是東石鄉著名的鹽田之一,雖然名為「湖」,事實上該地卻沒有淡水湖泊,白水湖的名稱來自舊時鹽埕的地域形勢,當初由日本人和台南人合夥經營的鹽埕「掌興公司」,曾經在此區建築海堤,但蓋了多年海堤卻沒建設完善,經常性的颱風一來,海堤外岸便崩壞、海水倒灌,鹽田上呈現一片白波,「白水湖」因而由此而來。目前因民國72年台鹽實施併晒機械化政策後,已轉為一寧靜的傳統社區。由於長年的地層下陷,使得白水湖壽島一帶如今一到漲潮時,道路便會沉入水中,許多居民也因生活不便而離開此處。但這裡神秘又帶點荒涼的美感,再加上日落時分的無敵夕陽海景,反而吸引了越來越多旅客前來一睹風采,讓白水湖逐漸成為嘉義沿海的新興景點。

Read More +

朴子溪口濕地(朴子溪出海口)

所在地:嘉義縣
地址:嘉義縣614東石鄉朴子溪往嘉168縣道前行至東石大橋段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想要鳥瞰朴子溪口濕地的大片景觀,沒有地方比東石大橋更來的適合了,站在橋上,你會看到壯觀的河口景致,如果適逢退潮,河上沙洲浮現,更可以看到珍貴的生態景觀。這裡的生態系統主要以河口潮間帶、泥灘地、河道紅樹林及牡蠣棚架所組成,其中南部特有的海茄苳紅樹林以及常常在濕地出現的招潮蟹等,都是朴子溪口濕地值得探訪的嬌客。為了讓遊客可以更一步了解朴子溪口濕地的生態內容,兩旁的河堤上興建了賞鳥及賞景設施,也製作了許多逗趣可愛的解說看板,讓遊客更了解此地的動植物分布。沿岸河堤除了可以漫步外,也是騎乘單車的最佳場所。當然您也可以選擇於東石漁人碼頭搭乘觀光漁筏從溪口溯溪而上體驗紅樹林與濕地生態。

Read More +

鰲鼓濕地

所在地:嘉義縣
地址:嘉義縣614東石鄉鰲鼓村西方(四鼓社區)
開放時間:每週二至週日 09:00-16:30

鰲鼓濕地原為台糖公司在東石的農場,但由於地層下陷加上海水入侵地下水層,鹽化的農地及魚塭遭到廢棄,卻也逐漸恢復自然,並吸引了許多鳥類來此棲息、過冬,形成了極其豐富的濕地生態。西元2009年,正式公告設立「嘉義縣鰲鼓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是台灣最大的海埔新生地,因其溫暖又擁有多元生態資源,每年有超過200種鳥類在此棲息,受到國內外愛鳥人士的關注。由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委託中山大學規畫的「鰲鼓濕地森林園區」,因在景觀的規劃上,全面考慮全球性候鳥遷徙路線等議題,勇奪2011年「美國景觀建築協會」分析規劃領域專業組首獎。目前區內保育鳥類有東方白鸛、黑鸛、黑面琵鷺、唐白鷺、雀鷹、赤腹鷹、灰面鷺、魚鷹、諾氏鷸、彩鷸、小燕鷗、紅尾伯勞。冬季時,冬候鳥的數量之大、種類多元,令人目不暇給,可說是一處具有深厚生態價值的賞鳥樂園與環境教育場域。

Read More +

東石漁人碼頭

所在地:嘉義縣
地址:嘉義縣614東石鄉彩霞大道420號
開放時間:全年皆可,無時間限制(00:00~24:00)。惟兒童戲水區開放時間請洽嘉義縣文化觀光局。

東石漁人碼頭以「風」「陽光」「魚」「船」「海洋」及「燈塔」等元素做為規劃概念,打造出多元的海洋風貌。其中最吸睛的莫過於那一列散發著異國風情的彩色小屋,色彩鮮亮活潑的小屋,也進駐了不少商家,讓遊客們能在此度過更美好的時光。新鮮漁產及夕陽美景都是東石漁人碼頭的觀光賣點,目前漁港內的主體設施包含海洋文化館、特產館、商店街、觀海亭、浮橋市場、海邊漫步平台等,結合原有的漁港功能,提供多元化的服務。這片臨海的休憩園區也興建了受小朋友喜愛的親水區域,經過藝術家的巧手雕刻,栩栩如生的漁夫工作像,更為當地獨有的漁村文化作了最佳詮釋。各式裝置藝術更是以鮮豔色彩與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為此地增添了更多趣味,每個角落都很是精采!每天下午2點開始拍賣漁獲的市場以及延伸至海岸堤邊的木棧道,都是東石漁港令人驚喜的部份,特別設置的臨海觀景休憩區可以盡覽台灣海峽的壯麗,偶有觀光漁筏經過,成為最經典的漁鄉景色!

Read More +

李萬居在地精神啟蒙館

所在地:雲林縣
地址:雲林縣653口湖鄉梧北村復興路188號
開放時間:

出生於口湖鄉梧北村的李萬居先生(1901-1966)是當地的傑出人士,雖自幼貧困,但仍努力奮發,爭取前往上海及法國留學的機會,時值日治時期,李萬居學成返臺後加入抗日的行列,爾後籌組臺灣新生報批評時政,為自由、正義發聲,陸續歷經228事件仍舊為民主奮戰,一生投入民主運動,最終得到地方上「民主先聲」的美譽。李萬居故居位於梧北村調天府旁的小巷,原是茅草屋,隨著生活改善才改建成磚造房屋,之後由地方人士奔走、文建會補助及學者專家設計營造,終於讓這塊失落的民主聖地得以再現,將閒置空間改建為具有文化教育與休憩娛樂功能的精神啟蒙館。建築仍保有原始的一條龍風格,淳樸中帶有典雅的風範。內部展示配合圖片及文字說明,其個人生平事蹟外,讓參觀民眾了解李萬居的一生及早年生活環境外,也作為社區活動的空間。故居前的廣場空曠,一旁是可供休憩的涼亭,整體散發著鄉村樸實的意味,非常值得週末假日前來一遊。李萬居先生故居北邊古井古稱為「藥店口」,為當時居民的主要用水,附近居民需用水時,便會挑著水桶至此汲水。根據當地耆老口述,古井應於明鄭時即已存在,傳說當時是由荷蘭人所開挖而成,水質甜美,地方更盛傳這口井會預測天候,只要變天,井水立刻會變渾濁。

Read More +

芝蘭公園海上觀景平台

所在地:新北市
地址:新北市三芝區後厝里北勢子20-6號(芝蘭公園旁)
開放時間:全年開放

座落於台2線淡金公路16公里處,三芝區雙灣自行車道旁的芝蘭公園海上觀景平台,原建於1992年,有基礎與平台雙層結構、高約3公尺,平台可銜接一旁公園步道及淺水灣沙灘,是往日北海岸的夏日休閒勝地,也是拍攝婚紗照的景點之一,然而因長期受海蝕影響,於2015年間拆除。近幾年經專業團隊評估後,以耐久性及安全性為建構優先考量,並保留海上平台基地進行原址重建,在中央及地方的合作下,邀請三芝在地藝術家胡棟民等人,與環境美學顧問陳俊良攜手合作設計,打造高約3公尺、步道長約43公尺,浪漫意象的國際級落日海上伸展台,讓遊客得以在徐徐海風下,漫步亮麗的平台,欣賞北海岸晚霞美景。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