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樂雕塑公園

所在地:臺中市
地址:臺中市408南屯區文心南五路331號
開放時間:詳見官網或電話洽詢

豐樂雕塑公園建於西元1994年,是一座立體雕塑公園,園區面積達6.4公頃,裡頭有人工湖、活動中心、森林步道、大綠草地、兒童遊憩區以及景觀瀑布,而湖上的拱橋建築與紅色屋頂的活動中心更成為豐樂雕塑公園的代表景觀。兼具藝術美感與休閒娛樂的豐樂雕塑公園,不但是附近居民的美麗後花園,也是許多外地遊客造訪台中的景點之一。平日公園裡,除了有民眾散步、運動外,活動中心展覽室、演藝廳、會議廳也經常舉辦音樂表演、藝術特展、講座等活動,另外也設有湖畔咖啡座與天鵝船,機能齊全、趣味生動,是親子同遊的好去處。

Read More +

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體育場館

所在地:臺中市
地址:臺中市404北區力行路271號
開放時間:詳見官網或電話洽詢

這裡提到的田徑場,在民國49年改制省立體育場,那時並無看臺,民國52年整修為標準藍曲式400公尺跑道,民國63年興建水泥看台,民國65年舉辦區運會,民國80年裝設夜間照明,在政府補助下,不斷整修、綠化、美化,後於民國93年更名為台中體育學院體育場。田徑場面積122,264平方公尺,可容納25,000人,附近並無大型停車場,建議遠道而來參加活動的朋友,將汽車停在三民路或一中街的停車場,步行至臺灣體育運動大學體育場館;公車族則至臺中體育場站下車即可抵達。

Read More +

台中南天宮-關帝聖君

所在地:臺中市
地址:臺中市401東區自由路三段309 號
開放時間:詳見官網或電話洽詢

南天宮目前樓高六層,每層供奉神祇有:至聖先師、精忠岳武穆王、財神爺、福德正神、月下老人、文昌帝君、聖母娘娘、註生娘娘、觀世音菩薩、保生大帝、玉皇大帝﹑南斗星君﹑北斗星君﹑孚佑帝君、玄天上帝、天官大帝;登上六樓向下望,台中東區街道盡收眼底,讓人頓覺心曠神怡。

Read More +

東豐自行車綠廊

所在地:臺中市
地址:臺中市422石岡區石城街1號
開放時間:全日開放

東豐自行車綠廊舊名為東豐鐵路,又稱東勢支線,建於民國47年,為台灣山線鐵道的支線之一,貫穿豐原、石岡、東勢三地。當時東勢地區的紅檜、扁柏和杉木需要運送,加上修建石岡水壩工程材料上的運輸,還有民間不下十萬公噸的農特產品貨運,東豐鐵路因此應運而生,對鐵路沿線的居民來說,東豐鐵路是一段過去生活的回憶。東豐自行車綠廊於89年11月15日啓用以來,成為大臺中地區假日休憩新場所,沿線的石岡水壩、東勢客家文化園區、自然生態及景觀建築等,提供遊客無論是親子、情侶或是戶外教學等豐富的遊程規劃,遊客前來騎乘自行車,更能體驗與大自然親近放鬆身心的感覺。東豐自行車綠廊起點→ 綠之戀木屐彩繪館 → 朴子車站 → 石岡水霸及921地震公園(支線)→石岡穀倉(支線) → 0蛋月台 → 遊客服務中心 → 九房童話世界3D彩繪村 → 情人木橋、食水嵙休閒園區及五福臨門神木(支線) → 百年芒果樹 → 梅子車站 → 東豐鐵橋 → 東勢客家文化園區。

Read More +

東光園道

所在地:臺中市
地址:臺中市401東區北起東光園道446-1號前,南至忠明南路
開放時間:詳見官網或電話洽詢

台中市氣候宜人,擁有獨一無二的園道系統,近年來更大力推廣自行車專用道,整合不同生活機能,規劃兼具人文、感性、觀光等主題的自行車道。東光園道自行車道屬台中市環市休閒自行車道的一部分,此段騎乘路線從太原車站出發,沿著縱貫鐵道乘風追火車。接著轉入旱溪老街區,被譽為四大媽祖廟之一的樂成宮就坐落於此。樂成宮擁有多年的悠久歷史,是市定古蹟。騎在東光園道,有四季翠綠的小葉橄欖遮蔭,因樹木都很高大,樹蔭覆蓋面積廣,是整段環市休閒自行車道中,最涼爽舒適的一段。東光園道自行車道非常適合親子遊,此外,更引領著單車騎士們騎到大智公園及東峰公園。穿越高大聳立的黑板樹林,即可通往中興大學。

Read More +

國定古蹟霧峰林家ˍ萊園

所在地:臺中市
地址:臺中市413霧峰區萊園路91號
開放時間:8:30~17:00

霧峰林宅,是在阿罩霧的園林與宅邸建築群的總稱。由頂厝、下厝及萊園等三大部分組成。 明台家商所在之『萊園』即由林氏舉人林文欽為侍奉其母親所建,後來以霧峰林家花園之名盛傳全台。林家花園由清領中期興建至今,經歷許多年代,建築風格變化也很大,到後期甚至出現中、西、和三式合壁的一些新建築及庭園。建立於1893年的台中霧峰林家花園,在921大地震近幾全倒,但林家花園為歷史文化重地,為了延續這意義重大的古厝,林家的後代子孫不斷持續的努力,希望能夠再次呈現林家花園的歷史原貌。早期林家花園為第一代主人林文欽先生為安養其母親羅太夫人而建造,目前位於明台高中的萊園,是座孝親之園,早期園中有12景,五桂樓為其最重要建築,據考證,五桂樓最早建於1887年,初稱「步蟾閣」,是閩南梢燕尾格局的兩層木造建築,一樓為客廳,二樓為羅太夫人起居室。而林家第二代主人林獻堂先生為發揚萊園精神的主角,1905年再次修建五桂樓,成為中西合璧式的風格建築,一樓為紅磚,具巴洛克式圓拱造型,二樓是木造建築,屋頂為傳統硬山型式頂,同時擁有西洋風及台灣味。而日治時期五桂樓更是櫟社詩人們吟詩唱和的聚會所、文化協會裡「夏季學校」的上課處、更是「一新會」、「一新義塾」的活動場域,是林先生聚首台灣精英、保留漢文化的重地。林獻堂文物紀念館於2000年成立,2019年擴大為霧峰林家花園林獻堂博物館。館舍位於霧峰林家花園-萊園(明台高中)內,目前展示林獻堂日記真跡、私人信件、書畫墨寶,以及早年老照片、傢俱服飾等珍貴文物。霧峰林家歷史猶如臺灣百年縮影,透過館藏展覽與推廣活動,讓民眾更能深入了解臺灣重要家族傳承之歷史文化。而921大地震後,經過十年的努力研究與堅持,霧峰林家花園得到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的支持與協助,終於可以修築萊園的五桂樓,修築的同時也聘任傳統大木匠師賴麒麟與雕刻師曹仁生、水泥匠師施坤益一同合作,採用台灣千年檜木與手工磚等珍貴建材,以現代科技和傳統工法修建五桂樓,目標再恢復1905年的風貌。

Read More +

臺中市忠烈祠

所在地:臺中市
地址:臺中市404北區力行路二段264號
開放時間:上午9:00至下午4:00,星期一休館

臺中忠烈祠在日治時期為第二代的台中神社,1942年由新富町(台中公園)遷建至新高町水源地公園(今台中忠烈祠、孔廟範圍)並升格為國幣小社。1945年台灣光復後,台中神社直接改制為臺中市忠烈祠。【牌樓】三間四柱七樓式混凝土建築,上覆青色琉璃瓦,枋額正中嵌『忠烈祠』,兩旁嵌『成仁』與『取義』,是進入忠烈祠參觀之迎賓大門。【山門】上覆青色琉璃瓦,屋脊配仙人走獸,樑枋為清式彩繪,中為漆深紅色檜木大門,上加九十八顆銅鑄門釘及獸頭銅環,山門兩側對聯『浩氣貫神明偉績豐功崇祠萬古,大名垂宇宙成仁取義永享千秋』,氣勢磅礡。【前殿】前殿屋頂覆黃色琉璃瓦且裝飾仙人及走獸,樑枋彩繪包含麻葉頭 、霸王拳、雀替等。左右兩邊分邊有一六角亭,黃琉璃瓦上覆寶頂及戧獸套獸及走獸,額枋瀝粉彩畫,枋心描西番蓮加連環如意彩繪,亭內繪三菱雲,樑下雕檜木雀替。【正殿】正殿為仿清北方宮殿式混凝土建築,上覆黃色琉璃瓦,屋脊飾仙人走獸,襯深紅色檜木菱花門窗,四周圍豎白水泥斬花崗石廊柱,環以龍頭如意寶瓶勾欄,祭祀台舖暗紅色花崗石,殿內舖設大理石地板及紅色地毯,牆內貼花崗岩片,倍顯靈秀莊嚴。

Read More +

忠孝夜市

所在地:臺中市
地址:臺中市402南區忠孝路181號
開放時間:營業時間依各店家為主

忠孝夜市位於台中市南區忠孝路的常態型街道夜市,源起於日治時期,主要範圍由台中路至國光路之間的忠孝路,中間橫貫有民意街、正氣街、合作街、正義街及濟世街。不同於一中街夜市、逢甲夜市、東海別墅夜市等地的混合商圈,忠孝夜市是一處專以美食聞名的商圈,商圈內以小吃攤及餐廳為眾。鄰近臺中市第三市場,因此市場打烊的時刻,就是忠孝夜市開始營業的時間,大部分商家下午4點才開始營業。著名小吃有筒仔米糕、鹽酥雞、忠孝烤肉、忠孝豆花、牛排、麵線糊、臭豆腐、蛋包飯、排骨飯、甘蔗汁等等。

Read More +

湖水岸藝術街坊

所在地:臺中市
地址:臺中市408南屯區文心南五路與向心南路口
開放時間:詳見官網或電話洽詢

仿佛置身在歐洲某個小國家的某個街道上;坐在這裡,細細品嚐著濃濃茶香與咖啡香,看著對面的豐樂公園內有人在遊玩著,也有人坐在公園內休息,閒話家常,好不悠閒。另外,來到這裡您除了可品茗外,這裡的每一間店都值得你細細品味。在湖水岸藝術街坊享用美食之後,再到豐樂公園漫步夜遊,會享受到意想不到的生活品味!

Read More +

霧峰農會酒莊

所在地:臺中市
地址:臺中市413霧峰區中正路345號
開放時間:平日9:00至17:00,假日9:30至17:30全年只休農曆春節除夕和初一

再釀,臺灣清酒傳奇霧峰農會酒莊,是台灣第一個充滿日式美學風情的迷人酒藏,傳承日本杜氏「心魂傾注」的造酒精神,嚴選台灣霧峰區特別栽種的益全香米,汲取台灣最清淨甘甜的埔里山泉名水。竭誠歡迎您來一趟醉人的「酒藏見學」,品賞霧峰農會酒莊最動人的釀酒文化與魅力。酒是以米為主要原料釀成的美酒,含有不可思議的米香!釀造清酒所使用的米,是取決清酒品質的一大關鍵。霧峰區農會於九十一年起,開始輔導農民栽種「台農七十一號」香米成功,更榮獲全國總冠軍米及十大經典好米等殊榮..當時總統為感念農試所郭益全博士的貢獻,特將這夢幻的米命名為「益全香米」。霧峰區農會為提高益全香米的附加價值,營造霧峰成為香米的故鄉,開創香米文化創意產業,特地遠赴日本進行香米釀造清酒試驗,成功以香米釀造出台灣最夢幻、最高級的清酒;霧峰美麗鄉土孕育的自然恩賜。霧峰農會酒莊始終堅持用好米釀好酒的心意,特別呈獻給您。 圖文由臺中市產業故事館發展協會協助提供。

Read More +

后里環保公園

所在地:臺中市
地址:臺中市421后里區舊社里
開放時間:全天

玩賞攻略◼️棒棒糖、幾何圖形意象設計特色景觀。農業處以花田拼布概念規劃建設后里環保公園,九十六年建構完成五座景觀土丘,並劃出二公頃的花海區、三公頃的大草原區、廣達3300平方公尺的人工生態池(進行水生植物及魚蝦復育),以及約1200公尺長的賞花碎石步道等。 其間花海區與草原區經過播種與灌溉,黃波斯、百日草等大鳴大放,呈現出不同的花海風情。站在土丘上,可以享受徐徐涼風,並鳥瞰全景,心曠神怡。 幾何、棒棒糖圖形的地景藝術景觀,還可以利用花廊意象通道,到緊鄰的后里環保苗圃,欣賞各種植栽。

Read More +

紫雲巖

所在地:臺中市
地址:臺中市436清水區大街路206號
開放時間:詳見官網或電話洽詢

主祀觀世音菩薩的紫雲巖,建於清康熙年間,三百年來多次翻修整建,民國六十一年至民國六十九年歷經八餘年的擴大重建工程完成後,煥然一新。在地人習慣稱紫雲巖為「觀音亭」,是中部地區重要的信仰中心之一,並興建文化大樓結合宗教、文化、觀光等,成為清水知名的景點。紫雲巖的正中央為好幾落的大殿,左右各有一座三層樓的鐘樓,琉璃瓦閃耀的光芒,層層相疊,直伸殿後,正殿主祀觀世音菩薩,為二層樓建築,令人目炫的藻井裝飾,使廟貌顯得富麗堂皇。文化大樓的外觀具有中國傳統風格與宗教氣息,設有閱覽室、廟史館、藝文活動中心、圖書館、書報期刊室、兒童室、大禮堂及香客房等設施。由正殿向後面走,有一座小花園,園內奇石假山、小橋流水、繁花異木處處,設計匠心獨運,園中並立有乾隆43年所遺古碑一座,為廟中古物之一。名聞遐邇的紫雲巖,吸引許多外來客遠道而來參拜,不論是假日或平日,香客總是絡繹不絕。

Read More +

情人木橋

所在地:臺中市
地址:臺中市422石岡區萬興村豐勢路881巷
開放時間:詳見官網或電話洽詢

週邊有全國最大水車,加上耀眼美麗的向日葵花園及牛車遊園服務,是觀光景點好去處!

Read More +

東勢客家文化園區

所在地:臺中市
地址:臺中市423東勢區中山路1號
開放時間:9:00-17:00(每週一公休)

東勢客家文化園區是由東勢舊火車站改建,展現了客家文化的特色,並與東豐自行車道連結,搖身一變成為綠色走廊下特色景點之一。由舊車站的候車室閒置空間整修成的客家文化園區,外型有著客家文化的建築風格,館內陳設客家文物及不定期舉辦展覽,園區還規劃客家相關的食、衣、住、行、育、樂的文物主題展,介紹產業、語言、人文特色。古意的客家建築風味結合舊車站,走過特意保留的閘鐵門,就進入車站月台的界線,在此彷彿瞧見了過去的想像,一磚一瓦刻畫許多情感。  文化園區的後方則是東豐綠色走廊自行車道路線,綠意景緻廣佈綠廊,可遙見遠方的山城美景。

Read More +

林氏貞孝坊

所在地:臺中市
地址:臺中市437大甲區順天路和光明路口(順天路119號)
開放時間:全天

係為節婦-林氏所建,林氏是大安區中庄村林光輝的女兒,因家貧,在出生不久,就送給余姓人家當童養媳。林女土十二歲那年,丈夫余榮長不幸溺死,父親希望她回家,並且改嫁。但林春娘不忍拋棄其婆婆,為奉養婆婆,唯有勤於紡紗織布,幫人洗衣打雜,雖然收入微簿,但是她仍然任勞任怨,常常三餐不繼,總是把好菜留給婆婆,自己以稀飯充飢。她的孝行始終如一,深得鄉里一致讚譽。 導覽解說:□有 ■無 □預約制

Read More +

大甲鐵砧山風景特定區

所在地:臺中市
地址:臺中市437大甲區成功路221號
開放時間:詳見官網或電話洽詢

鐵砧山位於大甲鎮東北隅,地倨大安溪下游南岸,是台灣氣候南北的分界線,亦為候鳥回歸北地重要之轉折處。山頂有數十平方公里的平地,呈平錐體形,整座山遠望猶如一方巨型打鐵砧,因而得名。鐵砧山自古傳說甚多,曾名列台灣中部八景之一,長久以來即為大甲馳名遠近的地標。登上山頂,可遙望蜿蜒而下的大甲、大安兩溪,遠則白浪翻飛的台灣海峽,近則線條分明的農田重劃區、村落,盡收眼底,景致美不勝收。風景區內有豐富的人文歷史景點-劍井、國姓廟,是充滿傳奇性色彩的古蹟;有深層文化底蘊的雕塑廣場,是為提倡藝術生活化而精心規劃成立的;其他如:雕塑公園、國軍紀念公園、(武器大觀)、永信運動公園,都是鐵砧山上多樣而豐富的景點。近年更以親子共融、人文歷史、自然景觀及運動野營為主題成為假日熱門景點,本所為加強推廣鐵砧山觀光旅遊,於每週日早上提供例行的導覽解說服務,時間為第一場次09:00~10:00、第二場次10:30~11:30(遇重大節日、連假或補班日則暫停服務),歡迎遊客多加利用,民眾得自行前往集合地點:鐵砧山旅客服務中心門口(整修期間,則改至對面雕塑公園),即有志工為您服務,不需事先報名,倘超過15人團體請參考附件填寫預約申請單。從大甲區成功路進入鐵砧山風景特定區的登山健康步道上,百花爭艷、綠意處處,原野的花香撲鼻而來,夜晚自高處俯瞰,萬家燈火和滿天星斗相互輝映。大甲鐵砧山順遊景點推薦:

Read More +

后豐鐵馬道

所在地:臺中市
地址:臺中市420豐原區國豐路三段
開放時間:9號隧道開放時間:夏令時期06:00~19:00;冬令時期06:00~18:00

「后豐鐵馬道」路段由原來的臺鐵舊山線整建,沿途景觀多樣化,除了青翠田園與寧靜的鄉村景緻外,還有雄偉壯觀的花梁鋼橋,横跨在大甲溪寬廣的溪谷上。后豐鐵馬道招牌「花梁鋼橋」建於日治時代(明治41年) 1908年完工,其下部結構是混凝土砌塊石沉箱,橋座是磚角石構成,為罕見之交通工藝品。站在遠處觀望,立即能感受到它的氣勢雄偉。「花梁鋼橋」亦處臺鐵舊山線最南端的景點,全長382公尺,每兩個橋墩上都有一組俗稱花梁的鋼製桁架,為結合力與美的工程作品。鐵馬道路段上會經過花梁鋼橋 可以眺望遠方的高山與流水。「后豐鐵馬道」另一個熱門景點——「9號隧道」,亦建於西元1908年,全長1.2公里,是臺鐵舊山線最長的一座隧道,隧道南口由日治時代第5任總督佐久間左馬太題字『氣象雄深』,隧道北口為民政長官後藤新平題字『潛行不窒』。「后豐鐵馬道」除了可欣賞大甲溪沿岸風光,景色絕佳,以及特殊的隧道穿越經驗,一個接一個的景觀盛宴,讓這趟悠閒的單車之旅,既豐富又令人驚豔。自行車道也與13.6餘公里的「東豐自行車綠廊」相接,形成總長19公里的自行車道,各路段有不同的風景特色,相信足以讓民眾充分享受乘騎自行車的樂趣。東豐鐵路綠色走廊是全國第一條由廢棄鐵道改建而成的自行車專用道,也是國內唯一封閉型的自行車專用道,沿途風光明媚、景色宜人,田園、樹蔭相伴,沒有車輛干擾,充滿騎乘樂趣,找一天好氣,騎上單車,綠色的大甲溪等著你去體驗。

Read More +

佛光山惠中寺

所在地:臺中市
地址:臺中市408南屯區惠中路三段65號
開放時間:詳見官網或電話洽詢

由來名寺古剎無不坐落深山林內,追求的是一份清寧靜謐,如今卻有一座佛寺反其道而行,它莊嚴堂皇的座落於台中市精華的第七期重劃區內,小隱隱山林,大隱隱於市,這就是──惠中寺。星雲大師來台之初,駐錫宜蘭雷音寺。1965年在高雄創辦壽山佛學院,1967年於高雄大樹鄉購地,開山奠基,佛光山於焉始創。1992年設立東海道場,服務臺中市的信眾,於1996年再設立「光明學苑」加強文教之發展。歷經十餘年佛光人齊心努力,台中信眾人數激增,空間不敷使用。經多方尋覓,終於在2004年8月,經大師、長老法師親自勘察位在惠中路的福爾摩沙餐廳,由佛光山宗務委員會決議定案,為台中信眾設立一綜合、多元的現代化佛教文教中心,並命名為佛光山惠中寺。 惠中寺挑高五層樓,總樓地板面積約有3000餘坪,內含無數大大小小的包箱,跳脫一般大眾打掉重建的看法,大師睿智慈示希望保持建築物原貌,因此,惠中寺不同於傳統廟宇雕樑畫棟的肅穆,維持原餐廳外貌與格局,外觀是歐洲巴洛克式風格。住持覺居法師說:「餐廳竟然以象為裝飾,也真巧,在佛教裡,大象象徵大行,或許這地方原本就與佛有緣。」 佛寺與餐廳原本也是不相涉的兩造,但令人訝異的是,餐廳空間只略作修整就成為悠然典雅的修行場所,有一位來寺參訪的南華大學建築系教授曾說:「這真是建築上令人驚訝的成功的轉換。」2007年,泰國朱拉隆功佛教大學比丘來寺參訪,步下遊覽車,與惠中寺劈頭一照面,大家立即睜大贊嘆的眼,眼底陡的發亮,參訪後座談,提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佛光山的寺院,都像這樣嗎?」 讓酒家變道場,從十丈軟紅塵開出一朵純白優雅的蓮花,不施「魔法」怎能辦得到?是謂「有佛法,就有辦法」。於是,包廂成了上課的教室和寮房,三樓的大宴會廳成了大雄寶殿,圓型的屋頂造就了極佳的迴聲效果,法會舉行期間,誦經聲音經過圓形屋頂的交會融合,更是悠揚悅耳,綿延不絕。 站在惠中寺前,你會看見中央幾扇玻璃大門總是敞開,等著與有緣大眾結緣。入門,便是兩道環繞而上的樓梯,是新人來拍婚紗照的最愛。屋頂是挑高的玻璃天井,每當太陽光撒落,閃爍的金光,猶如七寶琉璃世界。氣勢宏偉的中庭,蘊涵著人文氛圍的優雅與莊嚴。設於門口西單圓形空間的服務台,則專為來訪信眾服務。不妨現在就到惠中寺走走,惠中寺多元豐富的面相,肯定讓您有不一樣的新體驗!

Read More +

勤美誠品綠園道

所在地:臺中市
地址:臺中市403西區公益路68號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日 11:00-21:30 不分平假日

由知名建築師陳瑞憲與郭旭原將大樓重新改裝設計,原本這棟建築物本是半廢棄的停車場大樓,在勤美與誠品團隊接手之後,為了讓這棟建物能與週遭的綠意融合,堅守尊重自然的理念,在結合數百位專家克服萬難之後,決定讓四週的綠意往牆面上延伸,打造一座讓植栽與建築共生的都市立體花園。這是台灣第一座大型植生牆,外牆上總共有12萬顆植栽自然生長,配置了3公里長的水路管線,定時提供水份和養份,這些植栽每天能吸收200公斤的二氧化碳,釋放150公斤的氧氣,在夏天還能有降溫節電的效果。動用了建築、結構、景觀、植物等各界的專家,歷時一年多、三十幾次的改圖、無數次的現場勘查及生態研究後,終於克服結構、重力、選種、澆灌、排水、防颱、抗震等困難,成功地將約14萬棵的植栽架上牆面。又為了讓植栽與建築可以永續共生。這裡的植生牆配備了完整的澆灌系統,用超過6千支隻滴管、3公里長的水路管線與數百個噴頭,讓植栽可以循環自生、無須更換,還成為許多花鳥蝴蝶的家。除了建築外觀之外,為了打造一個充滿陽光、空氣、水的綠色購物空間,不惜打掉了購物中心正中央的精華地區、創造挑空5層樓、高達20公尺的室內植生牆,並精心地設計了水循環鏡面水池,架設水中舞台作為文化創意活動的表演場地。3樓誠品書店是中區最大的旗鑑店,讓勤美誠品綠園道成為自然人文新地標,不但榮獲2009國家卓越建設,更代表台灣榮獲素有不動產屆奧斯卡獎之稱的「2010年全球卓越建築獎」。園區裡還有兒童館、音樂館、誠品酒窖及各式主題餐題、精緻超市與多功能展演廳,並有超過百坪的誠品文具館、生活精品、設計師服飾配件,營造出最新創意時尚的氛圍,最適合喜歡精品、創意、時尚的朋友。 此外,它鄰近於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台灣美術館、金典酒店、全國大飯店、亞緻大飯店、世華國際大樓等,遊客可以自行搭組行程做一個歡樂的一日遊。

Read More +

石岡水壩

所在地:臺中市
地址:臺中市422石岡區豐勢路1238號
開放時間:詳見官網或電話洽詢

石岡壩係位於大甲溪最下游堰壩,肩負著大台中地區民生用水之重責。民國43年,由經濟部會同有關單位組成「大甲溪計畫委員會」,開始推動灌溉、發電、防洪等多目標開發。除興建多座電廠,更在流域下游處興建水壩,以調節各發電廠尾水,石岡壩便是由前經濟部水資源統一規劃委員會於民國48年提議興建,於民國63年10月31日開工,民國66年10月15日完工。石岡壩係完全由國人自行設計、施工之混凝土重力壩,自完工後便供應大台中地區與彰化縣部份地區之公共給水、工業用水、農業灌溉用水與台中港船舶用水,與台灣中部地區之經濟發展有著密不可分之關係。民國88年9月21日發生集集大地震,石岡壩附近受地形隆起及偏移情形,造成石岡壩之堰體、溢洪道閘門、輸水隧道等受到嚴重不等的毀損,致使其原有之引水及調蓄功能嚴重受損,更直接使中部地區面臨嚴重的缺水窘境。經水利署及中區水資源局的協力下,除以緊急搶修的方式,迅速解決台中地區之供水問題,也進一步擬定石岡壩災後修復之近程、中程及遠程計畫,依序執行。至民國89年底,全部緊急修復工程完工,更於90年底完成新增設之魚道新建工程,使石岡壩在地震後有了新的蛻變風貌,重新出發。(本文選自 經濟部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 石岡壩管理中心 網站)

Read More +

葫蘆墩文化中心

所在地:臺中市
地址:臺中市420豐原區圓環東路782 號
開放時間:星期二至星期六 08:30-21:00,星期日 08:30-17:30

位於豐原區圓環東路上,文藝氣息濃厚,是台中市民的文化、休閒重鎮。文化中心內保存、維護了許多重要地方文化資產。並按年度排定各項文物展覽,且設有預約導覽,進行展品之介紹解說,以發揮文化中心與民眾之間的互動及社教功能。近年來亦經常舉辦各式各樣有趣的文化活動。大臺中幅員遼闊,族群多元,人文薈萃,藝文人才輩出,本中心前身為「臺中市立文化中心」,係配合中央政府政策將文化建設列入12項重要計畫,每一縣市設立文化中心,於民國67年底開始規劃籌建,並於69年8月開工,而於71年12月底竣工,隨即於72年元旦落成啟用,將臺中市文化建設帶入新領域。成立以來,發揮地方特色,宣揚鄉土文化,倡導讀書風氣,建立書香社會,辦理藝文活動,提高民眾欣賞水準,舉辦假日表演廣場活動,提供民眾正當休閒活動,建立志工制度,擴大參與層面,辦理藝文研習活動,培育藝文人口。79年設置編織工藝館,致力於保存及研究編織技藝,策辦編織展覽,獎勵並培育編織人才,每二年辦理一屆全國性的編織工藝獎,辦理國際交流活動,策辦「亞太編織藝術節」、「臺灣vs沖繩」、「日本和服捐贈展」等,累積文化外交的能力與經驗。99年12月25日臺中市市合併升格直轄市,中心改制,並依據所在地豐原舊地名,定名為「葫蘆墩文化中心」,直屬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所轄,為大臺中地區山線最重要的文化機構。導覽解說:■有 □無 ■預約制線上預約:https://www.huludun.taichung.gov.tw/guide/index.asp?Parser=99,9,42

Read More +

鰲峰山運動公園

所在地:臺中市
地址:臺中市436清水區鰲海路100號
開放時間:隨時可參觀

鰲峰山運動公園,早期又稱為「清水公園」,位在臺中市大肚山台地北側的山脈,全區佔地約60公頃,與紫雲巖連成一條旅遊動線,每到假日總會吸引不少民眾前往,在廣大的草坪上嬉鬧奔跑、聊天散步、打棒球等休閒活動,園區內設有風箏區,可提供親子享受放風箏的樂趣,也設置烤肉區,可三五好友群聚烤肉聊天維繫情感,加上空氣清新、環境幽靜,是一處適合全家運動休憩的好所在。園區內包含兒童遊戲場、自行車競技場、風箏廣場、賞鳥區、史蹟保存區等規劃。在這裡的自行車競技場,號稱亞洲第一座國際標準場地,而以生產捷安特自行車聞名國際的巨大公司也設廠於臺中,臺中可稱之為自行車的重鎮。賞鳥區內除了可見數種鳥類外,還有其他動物如松鼠、孔雀等出沒,總是會受到許多民眾的好奇圍觀。此外,在其溪谷旁有一座人稱鬼仔洞的石洞,長度約1公里,洞內曲折多變化,為探險的絕佳地點。此區有不同的登山路線可供選擇,去程由情人坡走到清雲寺或太子殿,回程走東山路超陡斜坡到風箏草坪,屬於較為輕鬆休閒的路線,從自由車競技場後方登入走到清雲寺或太子殿,回程走柯蔡宗祠旁的洪水道人工階梯,則為適合想要運動健行的民眾路線,建議大家可依自己的腳力判斷而定,而清水當地居民多習慣走「神社崎」階梯上鰲峰山,沿途綠意盎然宛如漫步在綠色隧道,令人心曠神怡。

Read More +

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所在地:臺中市
地址:臺中市424和平區雪山路18號
開放時間:06:30-17:00

台灣擁有全世界最大面積的高山巨木林,而座落在雪山山脈西南向主稜後段的大雪山森林遊樂區擁有最完整的高山巨木林相,涵蓋了鐵杉林、檜木林及殼斗科植物為主的暖溫帶闊葉林等,每一生態帶均有代表性的巨木留存,是林務局所轄的森林中林相變化最為細膩的遊樂區。地表起伏變化大,海拔高度由最高的小雪山(高度為2,997公尺)走向西南的鞍馬山、船型山及稍來山延伸至約1,000公尺的稍來溪溪谷。小雪線段步道,海拔高度約為2,200~2,600公尺之間,具備了鐵杉林和暖溫帶闊葉林兩種林相特色。步道上段為鐵杉林,林下地被則以地下莖發達的玉山箭竹為主,玉山箭竹成片生長,乍望之下酷似草原。這片森林裡偶爾會穿插著幾棵的扁柏和枯木,似乎也透露出這裡過去曾遭遇森林之火燎原的痕跡,雲霧飄渺之間,蒼鬱挺拔的鐵杉巨木,一幅潑墨山水畫就矗立在眼前!步道下段靠近船型山工作站與鐵杉林交界處的森林,是以森氏櫟、鬼櫟等殼斗科植物為主。這裡的殼斗科植物分佈海拔較高,位於海拔1,800公尺~2,500公尺範圍的暖溫帶闊葉林上帶,從森氏櫟巨木及大雪山賓館前的卡氏櫧可以想見昔日壯觀的闊葉森林。這些殼斗科植物在大自然中提供了許多野生動物,如松鼠、白面鼯鼠主要的食糧,同時亦是許多野生鳥類覓食、活動的棲所呢!鞍馬山工作站至苗圃一帶,是欣賞大雪山晚霞最佳之處。瑰麗燦爛的晚霞伴隨著雲霧山景,如此詩畫般的美景令人心曠神怡。走入環站森林浴步道,扁柏和零星的紅檜依舊是這片檜木林裡最搶眼的主角。此外,昆欄樹、白花八角、高山新木薑子、霧社木薑子、森氏櫟以及僅分布於喜馬拉雅山東部及台灣地區的喬木型杜鵑花等闊葉喬木生長繁密,佔據著檜木林的第二層,與檜木組成了針闊葉混合林。十月入秋之後,檜木上的小膜蓋蕨也跟著換上了秋裝,以紅、黃的彩衣迎接這「秋意上心頭」的季節,展現了迷濛的霧林景緻。而林下地被的蕨類不僅在數量上稱霸,仔細清點種類便可發現時幾種的蕨類在它們最喜愛的潮濕環境中蓬勃地生長著。前往觀景台途中,往大雪山林道另一側的鞍馬山稜線望去,筆直而灰白的冷杉昂然佇立在山麓的高位上,搭配著墨綠蒼勁的鐵杉間雜在其中,邊坡上則為檜木、二葉松和華山松等,加上林下的箭竹草坡,層次對比鮮明的顏色添綴著這座山色,真是令人流連忘返!來到觀景台,360°的瞭望視野是觀賞中部雪山山脈西稜的最佳地點,向北觀看小雪山,往東可見佳陽山和劍山,後方山嶺為合歡山系,轉往南面為白狗大山、八仙山,下方為大甲溪以及已柔腸寸斷的中橫公路,西南方能見度高時還可以清晰地見到玉山,再往西北方則可見到稍來山、鳶嘴山、船型山。眺望遠山的同時,也別忘了不時在您腳邊跳躍的金翼白眉,近距離地觀賞這可愛的鳥兒,肯定為您留下深刻的回憶!另外提醒您最好選擇上午前往觀景台,因為午後這裡便會變成一片雲霧濛濛的世界,此時,若您漫步在大雪山林道時,「小心,帝雉可能就在你身邊喔!」森林中美麗的邂逅,總會在不經意的期待中出現,只要留心觀察,大自然的饗宴俯拾皆是!再從小雪山莊前往天池的途中,這片能邊走邊觀賞的台灣華山松松林,座落在步道兩側,是難得輕鬆步行就能欣賞到的松林景觀。一般松樹的種子都長有一對如翅膀的薄片,是藉由風力散播的種子。然而有「台灣果松」之稱的台灣華山松,其種子卻少了這一對羽翼,卻是靠著碩大的種子吸引如星鴉、台灣獼猴等動物前來採食,藉由動物的攜帶或遺落的方式來傳播種子。這種方式雖然會犧牲掉許多被動物們消化掉的種子,但是藉由動物的行動能力,卻常常能將種子傳播到更遠的地方落地生根呢!來到天池的瑞雪亭歇息一下,這座於民國56年12月落成的涼亭,亭內有林試所首任所長林渭訪先生所題的對聯:『瑞色起青巒天朗氣清四面有情資鑑賞,雪山羅碧樹花香鳥語萬方多難此登臨。』,從文字裡刻劃出天池眺望小雪山的景緻與風光,為這片森林的歷史增添了歲月滄桑與時間見證。千年神木聳立於此,為環境立下座標,資料顯示,這棵紅檜,樹齡約1,400年,樹高約50公尺,胸徑4公尺,胸圍13公尺,曾排名全台第11大巨木。腦海裡盤旋著一段文字《莊子‧逍遙遊》:「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神木之所以得以保存至今,從外觀可以推測出可能是因為莖幹分叉,樹型不佳而得以保全性命,免於遭受砍伐的下場。

Read More +

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所在地:臺中市
地址:臺中市424和平區東關路一段200之8號
開放時間:07:00~17:00

八仙山森林遊樂區位於台中市和平區,主峰海拔2366公尺,約為八千台尺,因而得名「八仙」,區內森林蒼翠,氣候清爽宜人,十文溪與佳保溪匯流其間,溪水源自深山森林,水質清澈,溪中大小岩石遍佈,處處潺流。自然生態資源豐富且昔日為台灣三大林場之一,擁有濃郁的林業人文風情,是您假日休閒體驗大自然最佳的去處!八仙山森林遊樂區位於台中市和平區境內,海拔介於700至2,938公尺間,八仙山、馬崙山等皆位於境內。而八仙山森林遊樂區地處佳保溪匯入十文溪處的沖積台地(佳保台)上,二溪的水質清澈潔淨,水量充沛。十文溪溪谷壯麗,風光優美,溪中怪石嶙峋,白淨、灰綠的巨岩呈現不規則羅列,倘佯其間,塵俗頓然拋諸腦後。碧藍的溪水流經巨岩,激起白色浪花,夾岸翠綠的森林,質樸純淨,令人有遺世獨立之感。目前的八仙山地區是以二葉松、台灣五葉松、肖楠、杉木及殼斗科植物為代表植物。二葉松分佈於崩塌地以及開發過的向陽山坡,因本身含有大量松脂,極易發生森林大火。而台灣五葉松多分佈於山脊上,在八仙山的台灣五葉松年齡都較高,顯示台灣五葉松存在於十文溪流域中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了。崩塌地除了慢慢會被山黃麻以及一些先驅植物進駐外,在多霧的環境裡,大型的岩塊上也會因為有潮濕的霧氣而附生了許多蕨類植物:骨碎補科的海州骨碎補、杯狀蓋陰石蕨以及水龍骨科的崖薑蕨、絨毛石葦、石葦、槭葉石葦等成為本區最常見的物種。在「先驅物種」的「開疆擴土」下,逐漸地,一些樟科、楠科以及殼斗科植物加入了形成次生林的成員,漸漸覆蓋住崩塌地,此時,次生林中也開始有一些藤類植物攀爬在這些年輕的樹木上:菊花木、血藤、黃藤逐漸佔領林內其他的空間。有了植物提供的「衣食無缺」環境,昆蟲也慢慢地進駐這片新生的森林中,進而引來以昆蟲及植物果實為食的鳥類:青背山雀、赤腹山雀、灰喉山椒鳥、小卷尾、朱鸝、繡眼畫眉、綠畫眉、小啄木等鳥類所組成的混群,加上冬季由高海拔山區降遷的許多特有種鳥類,讓這個溪谷更加熱鬧,更使得坐落在十文溪畔的八仙山森林遊樂區成為台灣中部最適合進行生態觀察的地點。遊樂區內的地質多為脆弱的砂岩、粘板岩以及硬岩所組成。由於受十文溪的沖刷切割,區內山勢相當陡急,也因此並未受到過多的干擾,水質特別清淨,生態資源也因而更豐富,每年的秋季,許多在森林底層長大的梭德氏赤蛙就會不約而同來到十文溪中參加年度的集團婚禮,等到小蝌蚪在溪流中成長為幼蛙後,牠們又會跋山涉水地回到森林中。而在十文溪內也可以看到翠鳥、鉛色水鶇、台灣紫嘯鶇、河烏、綠簑鷺、小剪尾等溪澗型鳥類,可說是喜好在溪流環境活動的留鳥幾乎全員到齊了。八仙山的開發肇始於雲霧中珍貴的檜木林。1911年,日人因八仙山標高將近八千日尺(7,998日尺,約為2,410公尺),原擬名「八千山」,之後才以較典雅的「八仙山」名之。但是整體的開發則是始於1914年,當時由日本總督府殖產局指示阿里山作業所先行進行調查測量,以開發林區中的檜木、香杉、鐵杉等為主要的目標,計畫伐區總面積約14,600公頃,包含八仙山、白姑大山等地區。次年,總督府之下設營林局,從此八仙山林業之經營遂脫離阿里山作業所,而改隸於營林局。並從豐原鋪設森林鐵路進入八仙山區。在伐木盛期,曾有眾多伐木工人居住此地,並在佳保台興建學校、招待所、辦公廳、神社等,儼然就是一個小型的社區。昔日八仙山林場與阿里山、太平山並列為台灣三大林場之一,台灣光復後,則改制為八仙山林場,繼續進行林業經營。八O年代全面停止伐木後,八仙山林區才開始朝向休閒觀光發展,因而設置森林遊樂區。而國小、神社都在地震以及歲月的流逝中失去了蹤影,八仙山通往豐原的森林鐵路也因為崩塌以及年久失修等眾多的因素下逐漸消失,成為當地居民的歷史回憶。大自然時時刻刻都在進行演替,每年台灣都會遭遇颱風,地震等天災的洗禮這是台灣生態系循環不斷的宿命,也是造成台灣生物多樣性與豐富化的機制。在八仙山森林遊樂區仔細的觀察,便能深深領略其中的奧妙,這也是大自然給予台灣子民們一個最深刻的禮物。(本文選自 八仙山森林遊樂區 官網)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