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通寺
所在地:高雄市地址:高雄市六龜區寶建路62號
開放時間:08:00-17:00
妙通寺位於六龜區寶來里寶建路,是六龜區境內著名佛寺之一。每當假日總有許多香客會前往參拜,香火鼎盛其「橘色屋頂和白色廟身,與蒼翠青山映襯。」妙通寺外觀巍峨,殿宇莊嚴有致,花木扶疏,井然有序,宛如一幅「極樂勝境」。四面群山環繞,荖濃溪蜿蜒於縱谷間,遠離萬丈紅塵,宛如人間淨土。來此建議停留1.5小時,仔細遊覽其建築魅力與宗教藝術之美。
Read More +桃源區原住民文物館
所在地:高雄市地址:高雄市桃源區南進巷180號
開放時間:09:00-17:00*每周一休館
桃源區原住民文物館位於桃源區南橫公路約94公里處,四周群山圍繞,風景秀麗,館舍共有三層樓,桃源區主要族群為布農族及拉阿魯哇族,此外尚有少數排灣族、魯凱族及漢人等,館舍前有大型戶外展演場,可供各種祭典舉辦之場所。館內主要是保存在地原民文化,充實館藏文物,以影像、器物等典藏品,展示本區布農族、拉阿魯哇族的人文發展史,以呈現其優質文化,期望藉此讓族人瞭解本族歷史脈絡,及文化變遷的軌跡。建議停留時間約1小時,可自行參觀文物館各主題展區之群族文物展件與文化圖像。
Read More +布農文化展示中心
所在地:高雄市地址:高雄市桃源區梅山村三鄰梅山巷44之5號
開放時間:每月第二個星期二休館
布農文化展示中心位於桃源區梅山遊客中心旁,目前由玉山國家公園設置管理,館內蒐羅大量的布農族文物及展示布農族傳統生命禮俗、編織服務、建築交通、工技文化等單元,就是要讓遊客能更深入瞭解布農族文化特色與習俗。建議停留時間~1.5小時
Read More +藤枝國家森林遊樂區
所在地:高雄市地址:高雄市桃源區寶山里寶山巷150號
開放時間:須於開放入園前15日線上預約
藤枝國家森林遊樂區位在桃源區寶山里,面積770公頃,海拔高度介於1500公尺至1804公尺之間,擁有非常豐富的高山林相,區內種植了楓、杉、櫻、梅、二葉松等植物,隨著季節的變化有著不同的風貌,多變的美景叫人流連忘返,是全台灣天然闊葉林保存最好的地方之一。年平均溫度約為攝氏17度,溫差小,氣候涼爽,是極佳的避暑勝地素有「南台灣小溪頭」之稱。除了參天林木之外,也種植了許多不同的花卉,隨著四季展現不同風情;區內規劃多條步道可供遊客依體力選擇,可遠眺玉山、大小關山、北大武山、卑南主山的瞭望台更是區內最熱門的必訪景點。藤枝不但是森林浴、登山健行、觀景賞花、觀察蟲鳥等活動的最佳場所,同時也是自然生態教育的最佳場所。建議停留時間約3小時,園區禁行甲乙類大客車,入園須先至其官網申請。
Read More +拉芙蘭藝術村
所在地:高雄市地址:高雄市桃源區拉芙蘭里拉芙蘭路20號
開放時間:09:00~18:00
地址:高雄市桃源區拉芙蘭里拉芙蘭路20號 (位於桃源區樟山里境內,近梅山口,省道台20線107km處)電話:07-6866293走進拉芙蘭里,一股原住民藝術風情立刻躍入眼簾,沿著南橫公路兩旁的住屋樑柱幾乎都裹上了布農族圖騰,而人行道上也看似不經意的擺放了許多木、石雕作品,遊客漫步其間感受到的不只是濃厚的原民風情,還有梅蘭里民熱情洋溢的個性。拉芙蘭里社區自民國88年開始規劃闢建拉芙蘭布農藝術村,除爭取各級單位補助推動外,社區內亦積極培育工藝人才,例如布農族傳統編織、木石雕、陶藝創作等,而全新完工的社區文化表演場則更進一步的落實了藝術村的理想,除了大型活動如布農族打耳祭會在此舉辦外,社區平時也會利用表演場進行交流展演,活化了社區功能,也讓拉芙蘭布農藝術村更名符其實。下次您經過這裡,別忘了放慢腳步,與美麗的藝術街景合照、也用心感受布農族美麗文化的體現。位於拉芙蘭里部落後方的「拉芙蘭藝術村休閒步道」,約需30分鐘腳程可走完全程,步道沿途以枕木搭建穿插著農間小路,行走其間別有一番風味。步道至高點設有一處涼亭,在此休憩可眺望部落景觀。
Read More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
所在地:屏東縣地址:屏東縣瑪家鄉北葉村風景104號
開放時間:08:30-17:00 *週一休館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位於屏東縣瑪家鄉北葉村,原為瑪家山地文化村,附近均為排灣、魯凱族的聚落,成立於民國74年,佔地面積約82公頃,主要以展示、保存台灣原住民文化為主,是國內規模最大、最具研究價值的野外博物館。園區內規劃成迎賓區、塔瑪麓灣區、娜麓區及富谷灣區四大參觀區,海拔介於145公尺至220公尺之間,地形頗為崎嶇,自然景觀極為俊美且富變化。塔瑪路灣及富谷灣兩區皆以原住民傳統建築為展示對象,完整呈現聚落的風貌。娜麓灣區以動態表演為主,設有歌舞場,360度環形劇場及十族塑像的生活形態展示館,並設有「我們的教室」提供手工藝教學。另外園區建有登山步道,可以登高俯瞰整個園區,石板屋、竹屋、木屋等高低錯落於綠林中,加上散置其間的山地雕刻,處處表露著原住民的傳統軌跡。建議停留時間約3小時,可搭乘園區遊園車至各區遊覽,並可留意歌舞場表演時段,前往觀賞精彩的原住民展演節目。
Read More +卡拉瓦石板屋
所在地:屏東縣地址:屏東縣霧台村活動中心的左側巷
開放時間:08:30-17:00
達拉拔樣位於霧台村活動中心的左側巷內,位置較不明顯,達拉拔樣對於霧台部落的族人來說,是真正的大貴族、大頭目,從屋外的大榕樹和立石標記及屋簷下的木雕就可以看得出來。大頭目家屋外總是有一大庭院,當部落有重大事項需要由頭目向族人宣佈時,族人便會在頭目家屋前集合。達拉拔樣的家族源頭可以追溯到舊好茶時期,魯凱族人從台東遷居到舊好茶之後,因為人口逐漸增多,所以由平民外出拓荒,在今霧台定居下來之後,再派舊好茶的頭目家族成員到霧台當家,成為現在的達拉拔樣家族。
Read More +魯凱族文物館
所在地:屏東縣地址:屏東縣霧臺鄉(村)中山巷59號
開放時間:09:00-16:00*週一休館
魯凱族文物館位於霧臺鄉霧台村中山巷,民國89年開館營運,共有三層樓,其主要蒐集與展示魯凱族的傳統文物,呈現魯凱族生活的多樣性文化。文物館以現代工法及石板屋建造而成,圍牆以魯凱族傳統舞蹈作為主題,保留魯凱原味文化,一樓以策展活動為主,不定時會有展覽活動,二樓館內是以魯凱族文物為展示,二樓館外則設置魯凱族傳統建築的石板屋,展示屋內完整格局及簡單設備,讓遊客可以實際認識石板屋文化,並感受冬暖夏涼的石板屋建築特色。建議停留時間約1小時。週一為公休日,進入霧臺鄉須辦理入山證,且禁止甲類大客車通行。
Read More +霧台基督教長老教會
所在地:屏東縣地址:屏東縣霧臺鄉霧台村9鄰中山巷76號
開放時間:08:00~12:00;13:00~17:00
霧台基督教長老教會位於霧臺鄉霧台村,於民國55年設立,由國寶級藝術家杜巴男老師就地取材,集全村族人力量以手工打造全亞洲最高的檜木十字架及石板雕刻藝術,宛如一座小型城堡教會。座落於山林雲霧中,彷彿是天堂中的教會,是造訪霧台的旅客必定要造訪景點之一。走進教會,抬頭可見屋頂兩座吹著號角的西洋天使雕像,而隨處可以看見魯凱族的意象,例如百合花、百步蛇及刀子等,展現了魯凱族人的精神與合作勞動。建議停留時間約30分鐘,駐足欣賞一下這個美麗的建築,進入霧臺鄉須辦理入山證,且禁止甲類大客車通行。
Read More +杜巴男紀念館
所在地:屏東縣地址:屏東縣霧臺鄉霧台村岩板巷53號
開放時間:08:00-22:00
杜巴男紀念館位於霧臺鄉岩板巷,杜巴男老師是一位國寶級的木雕藝術家,霧台魯凱族有許多雕刻圖騰皆出自他的作品。保留專門收藏作品的藝術中心,目前由他的兒子負責管理。紀念館外面設置的「祖靈座」只有男子才能坐的椅子,用來掛著狩獵用的刀槍。要注意的是,女性絕對不能靠近坐下,一但破戒,將會導致狩獵用的刀槍再也無法狩獵到獵物。此景點僅限住宿旅客能參觀,並須先預約。進入霧臺鄉須辦理入山證,且禁止甲類大客車通行。建議停留時間約30分鐘,記得要事先致電預約參觀,避免向隅。
Read More +耶穌聖心堂
所在地:屏東縣地址:屏東縣霧臺鄉霧臺村神山巷61之3號
開放時間:08:00-17:00
耶穌聖心堂位於霧臺鄉省道台24線上,於民國48年設立,因位在神山部落裡,又稱為神山天主堂。教堂以當地石板為建材,裡面最具特色則是由當地族人雕刻的人形座椅,一致朝右方觀看,也就是太陽升起的方向,具有日出東昇,象徵希望之意。教堂內有一個蜂窩,對於原住民而言蜂窩是團結的象徵,就如同母雞保護小雞一樣,是由一個大家長來庇護底下的人民,而村民就好比是羽翼下的小雞,蜂窩裡頭的蜂群,備受疼愛保護,並具有團結合作的精神。建議停留時間約30分鐘,如需前往探訪須事先向社區發展協會預約,進入霧台鄉須辦理入山證,且禁止甲類大客車通行。且禁止甲類大客車通行。
Read More +霧台遊憩區
所在地:屏東縣地址:屏東縣霧臺鄉霧台村
開放時間:全天候開放
霧台遊憩區位於霧臺鄉霧台村,四周環繞谷川、吉露、阿禮、佳暮、大武、好茶6個村落,環境清幽涼爽,附近好茶村的天然游泳池頗具盛名,由於位處山林深處,年均溫度約攝氏17~18度,即使盛夏亦涼爽亦宜人,而境內峰巒起伏裊繞,景色迷人,適合遊客來此消暑觀景。
Read More +伊拉部落
所在地:屏東縣地址:屏東縣霧臺鄉台24線上, 經過三德檢查哨後過了第一號橋即抵達
開放時間:全天
進入伊拉部落前,遠遠就可以見到一座以石板為屋頂,魯凱族人、百步蛇為雕花的大門,進入大門後,側面的牆壁上也暗藏玄機,上半部浮雕著魯凱族人日常生活的細節,下半部則是以黑色的石板砌成,無言的向遊客們傳遞屬於魯凱族的文化。這裡同時是進入霧臺鄉的第一個部落,擁有天然的好風光,山谷間形成的各個瀑布,更是各有各的風貌,值得一一探尋。
Read More +岩板巷
所在地:屏東縣地址:屏東縣霧臺鄉霧台部落
開放時間:全天候開放
岩板巷位於霧台部落內,因全巷皆由石板鋪設故得其名,路徑依百步蛇行徑,路旁由陶壺裝飾,全長約500公尺,在岩板巷中遊覽可見「百合」、「百步蛇」、「雲豹」三種圖騰引導路標,隨著路標的指引頗有探索的趣味。屋前豎立的人型塑像,門楣及牆壁上不同的雕飾,代表著平民、獵戶、長老、頭目的家;沿巷的雕刻,描述著許多故事,正在織布的婦女、臉上布滿風霜的部落長老、英氣勃發的狩獵英雄、欣喜報戰功的獵人…,看著這些雕刻,不僅可以了解魯凱族人的平日生活,也能欣賞族人的藝術造詣,是領略魯凱文化的最佳入門途徑。建議停留時間約1小時,進入霧臺鄉須辦理入山證,且禁止甲類大客車通行。
Read More +賽嘉驛站
所在地:屏東縣地址:屏東縣三地門鄉賽嘉國小內
開放時間:全天候開放
賽嘉驛站位在三地門鄉賽嘉國小內,(國小是ㄧ所飛行與生態的特色學校),由三地門鄉前往在屏185線23k進入即有指引指標,若由泰山村前往則是在屏185線17k進入賽嘉部落,在賽嘉集會所旁路進到賽嘉驛站。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以水的意象規劃設置賽嘉驛站,國小是由賽嘉國小認養管理驛站,學校ㄧ樓樓梯口設有飲水設備、化妝室兼淋浴設備、休憩與觀景平台建設,停車長廊,讓遠來的遊客在此休憩也能順道欣賞周邊風景美貌。建議停留時間約30分鐘,也請妥善使用,並保持學校環境清潔,隨手做環保,學生上課期間請勿影響。
Read More +中山公園
所在地:屏東縣地址:屏東縣三地門鄉三地村中正路二段110號
開放時間:全天候開放
中山公園位於三地門鄉中山公園內(三地門鄉公所對面),是日治時期的忠烈祠所在地,光復後才規劃為公園,為初到三地門遊玩的必遊之地。公園外牆上有六十道百步蛇紋石板,這些雕刻述說著排灣族的神話故事和生活事蹟,傳達了歷史和文化延續的軌跡。園區內的醒目地標—排灣三寶的巨形意象:由琉璃珠、陶壼和青銅刀所組成,展現一種神聖無上的榮耀,是原住民的傳家之寶。此外,在園區內還有著名的三地門文化館,可以欣賞原住民藝術文化的精采作品,和體驗部落族人工藝創作的精髓。建議停留時間約30分鐘,可於公園內散步、欣賞在地藝術家創作的公共藝術作品。
Read More +三地門文物館
所在地:屏東縣地址:屏東縣三地門鄉三地村中正路二段110號
開放時間:08:30 ~ 17:00
三地門文化館位於中山公園內(三地門鄉公所對面),所在位置是日治時期流傳下來的神社,建築主體以石板屋外型進行設計,十分具有在地族群特色,館內也聚集當地各類藝術創作,不定期推出主題特展,長期推廣在地文化特色與產業。館內區域劃分為「文物展示區」、「視廳室」及「藝文展場」等。左側廣場可看到由琉璃珠、陶壺及青銅刀組成的大型裝置藝術,右側的草坪地則是觀景台,登上觀景台二樓,還可遠眺三地門境內山林和溪流風光。建議停留時間約1小時,提醒二樓視廳室僅提供三地門鄉或有相關課程活動時開放使用。
Read More +青葉部落
所在地:屏東縣地址:屏東縣三地門鄉沿山公路185線青葉部落
開放時間:全天候開放
青葉部落位於屏185縣道上,部落入口處能看到溪石與一群展翅的蝴蝶意象,順著意象進入即是部落範圍,是個優美的魯凱族部落。傳說部落在400多年前,經過好幾次遷徙,最後在民國29年遷至現址,青年會發動號召力,積極改造部落,用祖先的故事激發力量,把自家故事展現在房子的外牆,家家戶戶的色彩十分豐富,部落內有位女藝術家,在自家打造了一扇非常醒目的蝴蝶窗,和一面蝴蝶牆。走進青葉國小,特別製作了蝴蝶階梯,與部落連結。巡禮一趟青葉部落,猶如逛了一座戶外美術館,每家的圍牆都訴說著自己祖先的故事。建議停留時間約2-3個小時,行前可向社區發展協會預約導覽,認識更多青葉部落之美。
Read More +三地門工藝步道
所在地:屏東縣地址:屏東縣三地門鄉三地部落至賽嘉部落
開放時間:全天候開放
三地門工藝步道位於三地門鄉中正路一段,行走在工藝步道上,等於巡禮整個部落的主要工藝坊,步道以「峨格工作室」為起點,全長約453米,於民國91年由全村居民共同創作,裡面1212塊陶板也都是村裡的老人和孩子們親手繪製而成的喔。來到三地門工藝步道,可找到許多工坊,例如蜻蜓雅築工作坊、峨格手藝工作室、沙滔舞琉璃藝術空間等琉璃珠、陶藝、服飾創作工藝工坊,在部落族人努力下,藉由現代與傳統的交融走入日常生活,讓更多人認識、喜愛。遊客可在此DIY 製作一個屬於自己工藝品,為此趟旅程留下美好紀念。建議停留時間約2-3個小時,如果有想要體驗DIY可先電洽店家進行預約。
Read More +尾寮山登山步道
所在地:屏東縣地址:屏東縣三地門鄉與高雄市茂林區的交界
開放時間:全天候開放
尾寮山登山步道位於屏東縣三地門鄉與高雄市茂林區的交界,大津橋附近,海拔約1,427公尺,共有兩個登山入口,一是以大津橋旁的產業道路為起點,沿途會經過「集義亭」,可看到六龜方向的荖濃溪及茂林境內的濁口溪,接著可爬至海拔1,150公尺之觀景台,遠眺茂林和萬山部落,如要到達三角頂,得經過很長的陡坡,需要拉繩索,難度較高。第二個登山口是在口社的沙溪林道23.5K處。從沙溪林道開始,沿途風景優美,動植物生態豐富。步道沿途設置生態解說牌。本路線屬於中高難度挑戰路線,單程9.3公里,全程往返時間約需7-8小時。尾寮山是一個登山客的訓練基地,也是訓練體力、腳力、耐力和毅力的高挑戰性路線,此段行程具有「小百岳」之稱。建議停留半天至一天的時間,才能完成步道挑戰,可攜帶登山杖、手套及登山鞋等,因應地形變化使用,並備妥裝備與水分補給,出發前請留意天氣狀況。
Read More +賽嘉社區步道
所在地:屏東縣地址:屏東縣三地門鄉賽嘉國小後方
開放時間:全天候開放
賽嘉步道位在賽嘉國小後方,全長有2,100公尺,通往賽嘉飛行場。漫步於賽嘉步道,經常可以聽見遨翔天空大冠鷲和鳳頭蒼鷹的叫聲。幸運的話,保育類的朱鸝也會加入,發出低沉鼻音的聲音。晚上甚至還可以聽到貓頭鷹的叫聲。賽嘉國小在步道入口處建造蝴蝶生態園區。種植很多蝴蝶的食草,以及蜜源植物。如果來趟夜間生態之旅,側耳傾聽小雨蛙的發條聲、莫氏樹蛙如同火雞般的叫聲、日本樹蛙嘰嘰嘰的蟲叫聲、拉都希氏赤蛙模仿人類上洗手間的聲音,以及澤蛙向你要錢的叫聲。這些不同種的蛙類集體鳴叫起來非常熱鬧有趣,像是演奏田園交響樂曲一般。建議停留時間約1小時,輕鬆體驗生態步道的悠閒與沿途自然景觀。
Read More +德文部落
所在地:屏東縣地址:屏東縣三地門鄉德文村
開放時間:進入德文部落需申請乙種入山證,遊客可在三德檢查所辦理。
到屏東縣三地門鄉德文部落,德溫風景區位於屏東縣三地門鄉德文村,一定可以感受到山野風光的美景。海拔800公尺高的德文部落內有觀望山古道、德文獵人學校及德萊公園,結合了當地人文,展現出魯凱族文化的特色,整個部落面積達1560公頃。往德文村的路上,山道蜿蜒,可觀賞峻嶺,深谷等自然風光,當時序入冬,整個山區就開始了一場又一場燦爛的花季,梅花、櫻花、李花依序開放,將山頭點綴得如詩如畫,令人陶醉,部落內原有一個百年雀榕,因病腐蝕倒塌,插枝修剪協助大樹找回昔日容貌。德文部落以排灣族為主,處處可見原住民文物,比如石板製的屋牆、桌椅跟圖騰。可是,此區屬山地管制區,須辦理入山證才可進入。其中特別的是,德文部落設置了許多原住民圖騰及裝置藝術作品,將自然美景與當地人文特色結合,讓遊客在欣賞自然風景的同時,也可以感受到原住民文化的特色。
Read More +三地門觀光自行車道
所在地:屏東縣地址:屏185縣道
開放時間:全天候開放
三地門鄉觀光自行車道位於三地門鄉屏185線,是屏東縣最早開闢的沿山自行車道。沿途行經屏東縣最北的鄉鎮高樹鄉及三地門鄉,總長度大約42公里,是一條環狀自行車道,路線涵蓋了客家聚落和原住民部落風情,及純樸的農村田野風光,豐富的自然生態及人文景觀,是屏東單車旅遊的好選擇。路線串聯了賽嘉、口社、青山、馬兒村,沿途景色迷人,又有原住民部落風采,蜿蜒的山路,是車友最愛的路線之一。建議騎乘時間視個人騎乘速度與習慣而定,騎乘時建議配戴安全帽,做好防曬措施,帶足夠的飲水。部分路段有些微陡坡,騎乘當中,養成兩手同時剎車的習慣,注意自身安全。
Read More +賽嘉樂園
所在地:屏東縣地址:屏東縣三地門鄉賽嘉村賽嘉巷120號
開放時間:09:00~17:00
賽嘉樂園位於屏東縣道185線17km處 ,過去是南部知名的遊樂區,於民國95年開幕啟用,佔地8.36公頃,每到假日總是吸引遊客造訪,近年國內露營風氣盛行,年輕族群喜歡山林活動,近年來園區改造,以「三木計画」為主,三木,兩字合為沐「意為沐浴在森林裡的芬多精」,遊客能在此沉浸森林的懷抱,感受自然的美好,主打自然野營與高級露營體驗,透過不同凡響的住宿享受,營造在悠綠森林入睡的露營渡假天堂。目前園區分為未來村及本來村,以自行搭帳及露營包為區分,園區內露營帳篷更以波希米亞、日式禪風、北歐簡約三種風格為主題,讓入住遊客能在森林裡靜下心,與自然共存,也有一般室內房型供遊客選擇。把森林間的芬香,搭配新鮮豐富的珍饈美味,給您不同凡響的味覺饗宴關懷與回饋在地農民,看見台灣好食材, 將產地與履歷特色食材入饌,倘佯在露營區中,遠離都市光害喧囂的環境,抬頭一望,滿天星光,留下美好回憶。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