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 新北 桃園 臺中 臺南 高雄 新竹 苗栗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屏東 宜蘭 花蓮 臺東 澎湖 金門

| | 主辦單位 彰化縣文化局

2025 彰化走讀藝術節《玻光綺影Flow of Glass》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黑川互動媒體藝術

其他單位: (指導)彰化縣政府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玻光綺影Flow of Glass》 作者:黑川互動媒體藝術 地點:彰化火車站外牆窗戶 作品呈現玻璃從原料到成品的詩意轉化,透過數位藝術重現彰化玻璃工藝的溫度與質地。 LED屏幕上,無數光粒子從游離、聚集到熔融,最終凝結成晶體的過程,映照著玻璃工藝中的溫度變化與物質轉換。當旅人經過,粒子隨之互動,形成動態場域,彷彿走入虛實交織的玻璃廠區。 作品探索傳統工藝與科技媒體的對話,在火車站這個城市節點上,展現彰化玻璃 產業的當代樣貌。

| | 主辦單位 彰化縣文化局

2025 彰化走讀藝術節《Flower Garden》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日本)Oscar Oiwa

其他單位: (指導)彰化縣政府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Flower Garden》 作者:大岩 奧斯卡 Oscar Oiwa 地點:彰化孔子廟(9/27、9/28、9/29暫停開放) 如果建築有靈魂,它會是什麼樣子?藝術家以花卉圖案覆蓋彰化孔廟,結合儒家文化與當代藝術,重新賦予這座古老建築生命力。 透過光影與紋理的交織,創造一個充滿想像力的空間,讓人探索彰化文化的深層意涵與歷史記憶。

| | 主辦單位 彰化縣文化局

2025 彰化走讀藝術節《磚城之旅》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木子一十一工作室

其他單位: (指導)彰化縣政府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磚城之旅》 作者:木子一十一工作室 地點:彰化孔子廟旁草地 彰化花壇在1980年代曾是台灣最主要的磚塊製造重鎮,當時磚廠的煙囪林立,滿載磚頭的大小卡車成為當地獨特的風景。 據說,由於八七水災導致中部許多房屋倒塌,為了建築的安全,紅磚成為了當時的主流建材。而後隨著台灣經濟的起飛,磚紅色的建築大量地出現在各地的巷弄中,承載了當時居民對家的想像。 作品「磚城之旅」參考了彰化過去的建築色彩與造型。保留磚塊作為建材的尺寸及質感,交錯使用台灣歷史中出現的紅磚青磚、白磚、燕尾磚等豐富磚塊種類,製作大型滾球軌道裝置。透過遊戲的方式,讓觀者的視線隨著球的前進,藉此機會仔細觀察每一塊磚的細節,以及它們所象徵的時代。

| | 主辦單位 彰化縣文化局

2025 彰化走讀藝術節《彰揚舞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巫銘紘

其他單位: (指導)彰化縣政府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彰揚舞動》 作者:巫銘紘 地點:彰化文學步道太極亭 《彰揚舞動》融合了彰化的產業特色與歷史文化。「彰」字諧音彰化,象徵地方特色的彰顯與推廣;「揚」則代表提升和突出,象徵作品在藝術與技術上的創新表達。 「舞動」中的「舞」象徵動態與生命力,「動」則代表機械運作的精準與動作,兩者結合了彰化精密機械產業的力量與活力,並與建築空間的歷史脈絡緊密相連。 作品採用仿生動力雕塑形式呈現,由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工業五金與材料組成,模仿了棘皮動物管足的伸縮動態。作品運用了真空成型技術製成的雞蛋包裝盒、氣缸動力系統及其他五金材料,構成了一個獨特的伸縮結構。透過程式控制呈現動態視覺效果。每一個動態元件結合精細的燈光設計,展示了雞蛋包裝盒的獨特型抗結構特徵,透過光影交錯形成迷人的視覺效果。

| | 主辦單位 彰化縣文化局

2025 彰化走讀藝術節《時間巨輪 The Wheel of Time》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董旻晋

其他單位: (指導)彰化縣政府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時間巨輪 The Wheel of Time》 作者:董旻晋 地點:八卦山中正公園 輪胎承載著時間與情感的重量,透過詩意空間表達那些曾經過的景象,若隱若現於柵欄縫隙間,自然與人造達成微妙的和諧。 圓形意象象徵車輪、時光的流轉,亦是情感的圓滿,呼應此地承載的歷史意義及昔日情感。當觀者靠近,可聞木頭的香氣,觸摸其溫度,還能看到雕刻的彰化縣建築、舊物件與汽車零件點綴其中,引領走入藝術家的內心世界。 藝術家在作品木頭巨輪上加以繪製輪胎壓痕;另外在周圍的木頭造型椅上點綴彩繪軍用迷彩,讓座椅猶如堡壘般守護地方,以彰顯在地特色。 邀請人們在這片蘊含歷史意義的空間中,與時間巨輪共鳴,細品流動的風景。

| | 主辦單位 彰化縣文化局

2025 彰化走讀藝術節《旅程 THE JOURNEY》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墨西哥)Lua Rivera

其他單位: (指導)彰化縣政府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旅程 THE JOURNEY》 作者:Lua Rivera 路瓦・里維拉 地點:八卦山自然生態園區 五色鳥、綠繡眼、藍尾鴝和黃尾鴝等,正以更大的數量飛越八卦山脈。這是彰化縣每年一度的重要鳥類觀察活動,也是了解鳥類及其棲息地保護工作最佳的實地考察機會。 這些大規模的遷徙路徑,類似於那些與台灣進行商業交流的航海船隻的路線。我製作這個裝置藝術,來慶祝這些漫長旅程,以及它們所象徵的決心與奇蹟。

| | 主辦單位 彰化縣文化局

2025 彰化走讀藝術節《光之智慧》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賴建源

其他單位: (指導)彰化縣政府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光之智慧》 作者:賴建源 地點:八卦山天空步道7號入口 「光之智慧」裝置藝術靈感來自於彰化聞名全球的產業-自行車,這件作品象徵一棵成長與智慧的「自行車樹」。每一個枝幹象徵著道路與選擇,而懸掛在枝幹上的自行車輪胎則代表著人們騎行的歷程與目標。圓形的燈光代表了智慧的啟蒙,正如智慧照亮前行的道路,光芒穿透黑暗,引導我們走向知識的方向。這種象徵與智慧的本質高度契合。 自行車的元素與樹木的造型相結合,不僅表達對自然與工業的融合,還強調創新設計的可能性。是傳統與現代的對話,更是環保理念與技術進步的交匯點。

| | 主辦單位 彰化縣文化局

2025 彰化走讀藝術節《天后飛帆號》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鄭元東

其他單位: (指導)彰化縣政府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天后飛帆號》 作者:鄭元東 地點:桂花巷藝術村 「天后飛帆號」以鹿港的歷史文化與媽祖信仰為靈感,結合媽祖渡海來台的 傳奇故事,展現鹿港作為信仰、文化與貿易樞紐的角色。 作品透過流暢的曲線 與透明材質,象徵鹿港的海洋記憶與文化連結,透明材質中若隱若現的媽祖面 容,喚起她渡海庇佑的神聖意象。 紅色槳狀結構致敬昔日竹筏駁運的繁忙景 象,同時隱喻媽祖乘風破浪渡海來台的勇氣與力量,展現鹿港人民在風浪中堅 毅不屈的精神。

| | 主辦單位 彰化縣文化局

2025 彰化走讀藝術節《Eat Art》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日本)ABEYUKA

其他單位: (指導)彰化縣政府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Eat Art》 作者:ABEYUKA (阿部有加) 地點:桂花巷藝術村 The theme is “EAT ART”! Delicious Lukang food+ My iconic rabbits. This colorful and pop artwork try to make people happy and hungry. 這系列作品主題是「美食藝術」!美味的鹿港美食+我的標誌性兔子。 這幅色彩繽紛、充滿波普風格的藝術作品試圖讓人既感到開心又引起食慾。

| | 主辦單位 彰化縣文化局

2025 彰化走讀藝術節《舊溪市場》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日本)宮城有加

其他單位: (指導)彰化縣政府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舊溪市場》 作者:宮城有加 MIYAGI YUKA 地點:鹿港鎮立兒童公園 鹿港的河流在過去擔任了貿易中重要的角色。昔日,這裡的河岸運送了大量的鹿製品和米,但在這個藝術節期間,動物們正在進行商業活動。魚們利用河流運送米和生活用品,而鹿則運送角。這件作品表達了鹿港的河流是鹿港文化交流的場所。

| | 主辦單位 彰化縣文化局

2025 彰化走讀藝術節《獅頭不倒翁》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賴彥勳

其他單位: (指導)彰化縣政府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獅頭不倒翁》 作者:賴彥勳 地點:鹿港鎮運動場(建國路與天后路口) 以鹿港的獅頭工藝為靈感,融合中式獅頭工藝與不倒翁玩具的趣味,創作紅綠藍三色的獅頭不倒翁,象徵鹿港精神不倒。 順風耳與千里眼:媽祖的護法神 千里眼及順風耳為海上守護神—媽祖的護法,傳說千里眼及順風耳原為商紂王的部屬,戰死後,鬼魂飄至桃花山。不料,他們卻時常欺負百姓變成傷害人的鬼怪。直到有一天,媽祖將他們收服,爾後他們便協助媽祖照料百姓。千里眼能藉由其遠觀千里的好眼力,觀看百姓是否遭受傷害,而順風耳則是運用其聽八方之力,聆聽百姓的聲音。 田都元帥:戲曲與音樂之神 田都元帥是民間的音樂神,又稱田公、田相公、田元帥、田公元帥、田府元帥、相公爺。 田都元帥的造像有一特色,臉部常繪有一隻毛蟹,其由來一說是他小時候因為是棄嬰,由螃蟹養大。一說是曾因醉臥宮廷,被楊貴妃畫了一隻蟹在臉上。因此,其信奉者也就不吃蟹,也不供奉以螃蟹。因此,有些信仰者還因為學習樂器面臨瓶頸不得突破,即向田都元帥發誓不再吃蟹以償其顧。 周倉:關公的忠誠護衛 周倉是關羽的部將,以忠義聞名,經常以黑面、手持大刀的形象出現,象徵勇猛與守護。鹿港商業發達,昔日商會與行幫多供奉關聖帝君(關公)以祈求誠信交易,而周倉作為關公的護衛,也常見於這些廟宇中。 文開書生:象徵文風興盛 文開書生傳說與文昌帝君(掌管文運的神祇)相關,代表學識與文運昌盛。在文風興盛、士人輩出的時代,鹿港不僅是商業繁華的港口,更是中部地區的文化重鎮。其中,文開書院 承載著無數學子的科舉夢想,孕育出許多才俊,而「文開書生」便成為當地文運昌盛的象徵。

| | 主辦單位 彰化縣文化局

2025 彰化走讀藝術節《千帆鹿港》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禹禹藝術工作室

其他單位: (指導)彰化縣政府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千帆鹿港》 作者:禹禹藝術工作室 地點:鹿港生態公園入口 鹿港是台灣早期重要的商港之一,譽有「一 府二鹿三艋舺」之稱,商港船舶貿易為鹿港帶來了文化與技藝的交織,經過時空的推進,人們在此深根、交流與傳承,成就了如今百年鹿港的樣貌。 作品「千帆鹿港」以船帆作為載體,想像鹿港八景中的《鹿港飛帆》描述的畫面,以和緩的弧線將粼粼的波光與海揉合在一起,隨著光與帆在新舊時代交織的這塊土地蔓延與流動,帶著新的際遇邁向未來。

| | 主辦單位 彰化縣文化局

2025 彰化走讀藝術節《戲曲怪》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日本)吉井宏

其他單位: (指導)彰化縣政府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戲曲怪》 作者:吉井宏 Hiroshi Yoshii 地點: (1)鹿江國際中小學 (2)鹿港北區旅遊服務中心 以水水怪之身型為原型,並以鹿港之戲曲-南管為發想,創作屬於鹿港的戲曲怪。

| | 主辦單位 彰化縣文化局

2025 彰化走讀藝術節《水水怪 AquaMo》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日本)吉井宏

其他單位: (指導)彰化縣政府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水水怪 AquaMo》 作者:吉井宏 Hiroshi Yoshii 地點:臺灣水五金創新精品館(建國路旁)(9/30-10/26) 「阿金(金)」與「水水(水)」的形象靈感源於彰化的水五金產業,以擬人化的造型傳達五金的堅固和水的靈動之美。 「水水」擁有圓潤柔和的外型,頭頂如水流般的耳朵和親和的頭巾,象徵水的柔和、包容與靈動;她性格活潑可愛,隨時協助阿金完成工作。 而「阿金」則以厚重的身形、頭頂的水管造型呈現出穩定可靠的五金形象,腰間的五金工具和閥門細節強調了他的專業與堅韌。他性格穩重,充滿責任感,是水水的堅實後盾。 這對角色展現了彰化水五金的質感與特色,讓人們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感受水五金產業的工藝之美和在地精神。

| | 主辦單位 彰化縣文化局

2025 彰化走讀藝術節-微型藝術展《月色如水》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蔡荃

其他單位: (指導)彰化縣政府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月色如水》 作者:蔡荃 地點:高賓閣窗上(彰化市陳稜路228號) 創作理念: 以拍攝的月亮影片為底加入各種聲音素材,同時使用AI來產生與聲音相應的畫面,意圖呈現水波蕩漾、虛實交錯之感。從最先單純的水聲開始,混入雨聲、竹林摩擦聲以及海鷗、老鷹和座頭鯨(經處理)的聲音,由日常所在之處隨著聲音移動到山林再移動至海邊,最後潛至深海,希望能藉聽覺呈現出空間的變化。

| | 主辦單位 彰化縣文化局

2025 彰化走讀藝術節-微型藝術展《播客凱爾倫Karen’s Podcast》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吳玶萭

其他單位: (指導)彰化縣政府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播客凱爾倫Karen’s Podcast》 作者:吳玶萭 地點:穩定飛行室內(彰化市永樂街44巷2號) 創作理念: 凱爾倫是《海綿寶寶》中的智能系統,象徵著人工智慧與人機情感的融合。隨著數位媒介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作品透過凱爾倫收集展場中的聲音與影像,並使用開源程式進行辨識,生成看似合理但荒謬的內容。這樣的過程反映了當代資訊蒐集與處理的普及,並引發人們對電子媒介、個資交易及人機關係的深刻思考。

| | 主辦單位 彰化縣文化局

2025 彰化走讀藝術節-微型藝術展《提不提神》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陳文祥

其他單位: (指導)彰化縣政府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提不提神》 作者:陳文祥 地點:佛聚店玻璃櫥窗(彰化市公園路一段40號) 創作理念: 他常懷有一種願望,希望在平凡、廉價的生活中創造奇蹟,因為在庸常的現代生活中,這一絲奇想成為了支撐他繼續生活的重要理由。他喜歡賦予平凡的塑膠袋一種崇高、意外的意象,以實現這份自我願望。其「聖像」系列作品利用台灣特有的紅色條紋塑膠袋,經過變形處理,當觀者從不同角度觀賞時,會偶然看到聖母或觀音的形象,仿佛經歷了一次宗教顯靈的驚豔,卻又瞬間消逝,重新回歸為普通的塑膠袋。

| | 主辦單位 彰化縣文化局

2025 彰化走讀藝術節-微型藝術展《燕子巢SWALLOWS NESTS》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墨西哥)Lua Rivera

其他單位: (指導)彰化縣政府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燕子巢SWALLOWS NESTS》 作者:路瓦・里維拉Lua Rivera 地點:踏印版圖中央空間(彰化市卦山路8-1號36室) 創作理念: 臺灣是燕子遷徙的中心地帶,四季都能看到它們,夏天從南方來築巢繁殖,冬天從北方來過冬,春秋也會經過這裡。燕子在亞洲文化中代表春天、幸福、家運和保護。作為藝術家, Lua 希望創作一個色彩繽紛的雕塑,表現燕子築巢的過程,讓人們感受到家庭與快樂的象徵。

| | 主辦單位 彰化縣文化局

2025 彰化走讀藝術節-微型藝術展《暗街白光》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賴彥勳

其他單位: (指導)彰化縣政府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暗街白光》 作者:賴彥勳 地點:暗街仔巷外空間(彰化市民生路195巷32號) 創作理念: 從暗街仔巷裡閃耀著光芒,還以為是街燈反射的水光,或是打進城裡的白浪。走進看,原來是鴿子出沒群聚於暗街仔巷上,邀請您再走近一點,發現彰化街巷之美。

| | 主辦單位 彰化縣文化局

2025 彰化走讀藝術節-微型藝術展《扇形車庫的隱喻回響》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林豪鏘

其他單位: (指導)彰化縣政府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扇形車庫的隱喻回響》 作者:林豪鏘 地點:提米好旅玻璃櫥窗(彰化市成功路277號) 創作理念: 藝術家為彰化創作一首新詩,並將其轉換為AI生成之裝置作品,在詩中有彰化著名景點也有迷人小吃,轉化為視覺藝術後仍舊精彩。

| | 主辦單位 彰化縣文化局

2025 彰化走讀藝術節-微型藝術展《無聲的掠食》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黃維則

其他單位: (指導)彰化縣政府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無聲的掠食》 作者:黃維則 地點:君壽司戶外空(彰化市光復路121號) 創作理念: 這件作品以彰化外銷之鰻魚為象徵,表現現代社會中無形的力量與控制,靜止地占據視覺中心,提醒觀眾潛藏的威脅與挑戰。魚群與海洋元素交織,營造出動態、變化的視覺體驗,反映自然與人類社會的微妙關聯。

| | 主辦單位 彰化縣文化局

2025 彰化走讀藝術節-微型藝術展《鹿水行者》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鄧心怡

其他單位: (指導)彰化縣政府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鹿水行者》 作者:鄧心怡 地點:鹿水草堂(戶外空間)(彰化縣鹿港鎮瑤林街7號旁巷子) 創作理念: 本裝置藝術以鹿港的歷史紋理作為創作核心,作品主體採用了具有鹿港象徵意涵的元素如傳統燈籠彩繪、舊地圖、紅燈籠、及文史資料等…帶領觀眾穿越時空,一同感受這座古老港埠的獨特魅力。

| | 主辦單位 彰化縣文化局

2025 彰化走讀藝術節-微型藝術展《萃》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禹禹工作室

其他單位: (指導)彰化縣政府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萃》 作者:禹禹工作室 地點:洛津組合天井下方牆面(彰化縣鹿港鎮中山路163號) 創作理念: 將豐盛的物質自看似不起眼的形體之中提煉出來,咖啡豆的固體型態邊界明確而絕對,但轉為液體、氣體型態階段,卻打開了與空間的連結,「美」得以流動。 作品來自藝術家對材料本質的理解與信任,受時間環境而生成的自然紋理,透過解構再結構,生命的訊息堆疊對話,讓本質的「美」得以彰顯。以視覺感官觀賞藝術作品;以嗅、味覺感官品味咖啡精華,返回內在純粹地豐沛體驗。

| | 主辦單位 彰化縣文化局

2025 彰化走讀藝術節-微型藝術展《絆》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詹維欣

其他單位: (指導)彰化縣政府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絆》 作者:詹維欣 地點:好望角戶外空間(彰化縣鹿港鎮後車巷69號) 創作理念: 好望角司康肉桂捲店內有許多店家的爺爺奶奶傳承下來的漆器技法或木工工具,留存的記憶寄託在傳承下來的物品中並陪伴著店家。作品「絆」藉由店內的裝飾元素結合店家特色元素,揉合生活的記憶堆疊成向上的塔狀,指引著生活的方向,象徵的人與人之間的羈絆。

目前在第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