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辦單位 財團法人桃園市文化基金會,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
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常設展-201兒童互動空間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
其他單位: (指導)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201兒童互動空間以親子互動遊戲為主題,透過多媒體小遊戲、主題繪本閱讀、文創商品多樣選擇,讓小朋友動手操作學習,從遊戲中了解土地公及祭祀的小知識。
| | 主辦單位 財團法人桃園市文化基金會,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
201兒童互動空間以親子互動遊戲為主題,透過多媒體小遊戲、主題繪本閱讀、文創商品多樣選擇,讓小朋友動手操作學習,從遊戲中了解土地公及祭祀的小知識。
| | 主辦單位 財團法人桃園市文化基金會,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
土地公信仰遍布全臺各具特色,從早期的一顆石頭、三粒石到小祠或輝煌的廟宇,形成各具特色的廟宇與各具特色的土地公婆和虎爺造像,普遍的信仰中蘊含著豐富的工藝藝術,邀您一起來欣賞。
| | 主辦單位 財團法人桃園市文化基金會,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
土地公祭祀活動及慶典科儀,除了日常性的固定祭祀,較為人熟知的有做牙、中元普渡等,本展間展示慶典科儀使用的祭祀用品、南北管演奏樂器、重要儀式中的三獻禮,道教信仰相關產業物品展示如製香、道袍,另有布袋戲及歌仔戲台提供民眾體驗、認識民間謝神文化。
| | 主辦單位 財團法人桃園市文化基金會,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
土地神為華人社會共同的重要信仰對象,對土地神的崇敬處處可見,在各地的稱號有福德正神、大伯公、土地公等,各有其意義及脈絡,但對於土地神的虔誠信仰是相同的。本展間以實境呈現海外華人區大陸、新加坡、澳門、香港、馬來西亞等,在土地神信仰的不同祭祀情境,並藉由多媒體、展示品了解不同地區土地神信仰的特色祭祀方式及節慶。
| | 主辦單位 桃園市桃園地政事務所
地政檔案豐富多元,也關係著民眾財產權益,本所與八德、龜山及蘆竹所合作,藉由「時光列車」、「百年尋驛」及「i趣桃園」等三大主題,見證日治時期至今,土地行政及跨所發展樣貌,結合在地民間信仰「桃園大廟景福宮」、「五福宮」、「三元宮」、「壽山巖觀音寺」,跨所、跨域合作展出「寺廟」、「土地公」及「百年鐵道」等歷史文化之美,廟語如神,再現百年風華。
| | 主辦單位 財團法人桃園市文化基金會,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
桃園市是一個多元族群融合的城市,202展間的常設展以「當伯公(客語bag gungˋ)遇見土地公(閩南語thóo-tī-kong)」為主題,作為參觀者前往三樓展場深入了解土地公文化前的一個導讀。 展覽呈現多元文化特色,設計了許多互動裝置。參觀者可以用翻翻牌來瞭解閩客土地公信仰習俗與稱謂之不同、用華容道滑塊遊戲來閱讀土地公小百科、掃掃看!就可以體驗AR供桌擴增實境、360度的特色土地公投影欣賞讓人目不轉睛,現場還可以跟超大超可愛的好運虎爺互動自拍。這些極具巧思的安排,增加了展覽的趣味性,讓參觀者以最輕鬆的方式更深入地了解土地公文化。
| | 主辦單位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宗旨:為發掘及培植文學人才,推廣文藝欣賞之風氣,以鼓勵愛好文學人士創作。 徵選資格: 不限定國籍,不限定題材,惟須以繁體中文書寫。以未曾發表(含演出、網路、實體出版)、未曾獲獎之作品為限,翻譯、改寫作品不予受理。 徵文類別: 長篇小說類:80,000-100,000字為原則。 短篇小說類:8,000-12,000字為原則。 報導文學類:8,000-12,000字為原則。 新詩類:40行以內為原則。 童話類:1,000-6,000字為原則。 散文類:3,000-5,000字為原則。 投稿方式:所有文類皆採紙本或線上雙軌投稿方式,參賽者可自由選擇其中一種方式報名參賽。 (詳情請至活動官網查詢)
| | 主辦單位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離散時空-作家沙龍系列】 邀請到作家吳曉樂、陳浪、周思齊、朱宥任、姜泰宇分享他們的文學創作歷程,與我們共同探索多元主題。 姜泰宇/輔仁大學日文系畢業,大眾文學作家,從大學即開始創作。曾獲得金石堂年度暢銷男作家,入選誠品書店最愛一百小說。著作十餘本小說。 曾任《愛小說》雜誌總編輯。短篇作品《榻榻米的夏天》改編為公視電影《夏天的向日葵》,作品《洗車人家》入圍第二十一屆臺北文學獎年金類,另出版《鬼拍手》、《記得我的名字》。現為專業洗車工。
| | 主辦單位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交錯臨界-經典讀書會系列】 透過經典文本解析,深度探索文學中言情與女性、鄉愁與詩歌、運動與民族,以及鬼怪與現實等議題。 瀟湘神/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共同創辦人,推理小說家、奇幻小說家、臺灣妖怪研究者、實境遊戲設計師。作品曾入選文訊「21世紀上升星座」、入圍臺灣文學獎金典獎、國際書展獎、金鼎獎等。最新作是《廢線彼端的人造神明》(小說)、《東海岸十六夜》(散文)。
| | 主辦單位 桃園市立美術館
※ 本活動需事先繳費,繳費後始完成報名手續。請務必確認可出席參加後再繳費報名。 ※ 報名時,須以學員(小朋友)身分加入會員,方可報名。請事先確認會員登入作業是否順利。 合作單位簡介(按課程時序排序) 王珮綺/北極老師(北極節氣生活美學工作室負責人) 王北極老師為東海大學美術系藝術創作碩士,具有15年實驗教育藝術暨戲劇教學經歷,現為獨立教育工作者/創作者/研究者,以「節氣生活美學」為題,透過祖先的智慧與經驗,傳承「二十四節氣」為時間軸,「生活環境」為空間軸,展開自然元素與五感探索的體驗,創造自己與他人共學共享的學習地圖與生命故事。 蔡元謙老師(桃園市無人機飛手職業工會) 蔡老師的專業領域包括電腦輔助設計、無人機的設計與應用、3D建模列印、數位設計製造以及空中攝影。除了教學,他也參加許多有趣的專題研究和計畫,展現對於無人機相關領域的熱情與專業。 蔡富安教授(國立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 蔡教授是康乃爾大學的土木和環境工程博士,擁有很多知識和經驗。他喜歡用電腦和衛星拍的照片來觀察地球,看看自然資源和環境的變化。蔡教授還會利用這些影像來建立三維的數位城市模型,非常有趣又有用! 劉建良工程師(國立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 劉工程師從中央大學土木所畢業後就留在資源衛星接收站服務,他的工作是幫忙處理衛星拍的照片,把影像變得更準確和好用。他也負責維護這些裝置,讓它們可以正常運作,確保我們能夠得到很多有用的影像資料。 國立中央大學科一館天文台 這是臺灣第一座具備大型天文觀測望遠鏡的專業天文臺,並配備現代化的觀測工具與技術。天文臺早期從事科學研究,現在轉為提供教學觀摩、導覽服務,並定期舉辦公眾參觀活動,讓更多人有機會瞭解天文學的奧秘和望遠鏡的操作,不僅增進大眾科學素養,也鼓勵更多人產生對於宇宙探索研究的興趣和愛好。 樂洋羊毛氈 「樂洋」以羊毛氈教學起家,希望羊毛氈的製作過程能讓大家感受到療癒的氛圍,或是讓親子在互動過程中培養情感。樂洋也致力於實用性產品的開發,設計師也思考如何將羊毛氈融入生活,嘗試設計開發更多元的作品。 史汀實驗室 「史汀實驗室STEAMLab Taiwan」以科技教育為主要目標,推廣內容包含運算思維、問題解決以及創意思維,希望透過常態性的接觸多元、有趣、新穎的科技工具,引導孩子培養自主行動、邏輯思考、溝通互動、創新設計的素養。善用科技的影響力,建立孩子未來依然適用的能力和視野。 謝瀞瑩老師(聲音藝術家、劇場導演、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藝術與音樂跨域學程兼任教師) 藝術家謝瀞瑩畢業於東吳大學音樂系,隨後負笈德國,研究跨足音樂與視覺領域。回臺後創立「IMPRO.453聲想劇場」,於國內外進行多場實驗聲音演出,主要以聲音探討空間,創建多聲道音響以突破聽覺感知,並以即興工作方法開發跨域媒材語彙,與視覺藝術、當代舞蹈、行為表演多有合作。近年常受邀於國內藝文場館進行跨界計畫、教學與創作。 報名資訊 ★ 建議年齡:國小中高年級(暑假後升三、四、五、六年級) ★ 活動時間:共3梯次 第1梯次:7/15(二)- 7/18(五)9:30-16:00 第2梯次:7/29(二)- 8/01(五)9:30-16:00 第3梯次:8/12(二)- 8/15(五)9:30-16:00 ★ 活動地點|桃園市兒童美術館(桃園市中壢區高鐵南路二段 90 號) ★ 活動費用|新臺幣4,000元/梯(含餐費、車費、材料費、保險費等)
| | 主辦單位 桃園市立圖書館
在這個總是要求我們堅強、積極、快樂的世界裡,我們很少有空間承認——其實我有點不喜歡我自己。有時,是因為別人的眼光,有時,是因為自己的聲音太嚴厲。《我討厭我自己》正是這樣一本詩集,讓那些不能被說出口的痛苦、有點黏、有點難為情的情緒,有了安放的地方。本場講座邀請潘柏霖,讓他來告訴你,你現在的樣子已經很好了。
| | 主辦單位 桃園市立圖書館
本書作者鍾文音想告訴大家:「不要對生活無感」。她穿梭在百貨櫃位與病房之間,從文學作家化身為「文青櫃姐」。作者用平實近人的筆墨,寫下那些日常碎片,在一件件衣服的試穿與售出背後,她拾起的不只是繁華與蒼涼,更是一段段藏在日常裡的微光與故事。本場講座邀請鍾文音,娓娓道來她在日常縫隙中,如何以幽默與溫柔,照亮每一段轉身與蛻變。
| | 主辦單位 夢想不動產仲介有限公司
夢想不動產於 2023 年的第一場實體活動邀請了台南十鼓擊樂團來桃園演出,獲得熱烈迴響。我們始終相信「文化與關懷」是城市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今年,我們再次邀請來自台南、享譽國際的十鼓擊樂團,於2025年8月29日(五)晚間在桃園展演中心展演廳舉辦一場融合藝術與公益的擊樂演出—《續寫感動:擊樂再臨,桃園再響》。
| | 主辦單位 桃園市水彩畫協會
近年臺灣水彩藝術蓬勃發展,本會會員屢獲國際大獎,且桃園市為國門之都,自2017年起由本會創會發起人陸續辦理「活水 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及「水彩的可能」此二檔大型水彩展,提高了桃園市的國際能見度,也鼓勵更多在地藝術家投身水彩藝術,深耕桃市藝文土壤。此次協會會員聯展「桃園水韻」亦展現了企圖心,於桃園展演中心展出作品約兩百五十幾件,其展出規模與品質皆為高水準,並且在展覽期間有作品導覽與研討會活動,以及名家公開示範教學,期盼吸引眾多民眾與水彩愛好者前來參與及欣賞。
| | 主辦單位 桃園朝陽舞蹈班
研習班課程內容每一期為10節課,舞科包含恰恰、倫巴、捷舞、森巴、華爾滋及英式探可等,課程會依照進度及舞科輪序學習,結合音樂、美學、文化與身體動作,是極具觀賞性與藝術性的舞蹈活動。
| | 主辦單位 桃園市龍潭區公所
透過走讀活動,讓民眾了解石門國中小至建國民族路間的環境設計。
| | 主辦單位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開設班別/老師/上課時間: 1.【油畫創作】陳俊卿/週一1900-2100,共14堂28小時。 2.【書法章法佈局】紀經略/週二0900-1200,共10堂28小時。 3.【國畫花鳥(工筆)】徐仁崇/週二1400-1600,共14堂28小時。 4.【成人素描A】/郭瑞豐/週三1700-1900,共14堂28小時。 5.【成人素描B】/郭瑞豐/週六0800-1000,共14堂28小時。 6.【篆刻】呂國祈/週三1900-2100,共14堂28小時。 7.【傳統花藝】呂秀枝/週五1900-2100,共14堂28小時。 8.【水彩】/郭瑞豐/週六1010-1210,共14堂28小時。 9.【國畫山水】/黃秀傑/週四1900-2100,共14堂28小時。 10.【書法A】謝幸雄/週六1300-1500,共14堂28小時。 11.【書法B】謝幸雄/週六1500-1700,共14堂28小時。 12.【書法C】謝幸雄/週日1000-1200,共14堂28小時。 13.【二胡高階班A】尤豐勳/週三1900-2100,共14堂28小時。 14.【二胡中階班B】李晉龍/週四1900-2100,共14堂28小時。 15.【二胡初階班C】李晉龍/週六1000-1200,共14堂28小時。 16.【中國笛】黃俞鈞/週五1900-2100,共14堂28小時。
| | 主辦單位 桃園市龍潭區公所
針對龍潭老城區進行步行環境分析,辦理走讀與設計工作坊。
| | 主辦單位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桃園攝影學會
衝浪攝影要先了解風力大小和風向,也要了解浪的方向及大小,更要知道潮汐的漲退潮變化。 每年11月的台東國際衝浪錦標賽都會聚集吸引很多的攝影人士前往拍照,因為高手眾多,所以大家比較能夠拍出展現力與美的衡浪佳作。 講座將會分享台灣18個衝浪地方。
| | 主辦單位 桃園市立圖書館
【漾讀青春閱我愛的書】系列講座 每一條街道,都藏著時光的痕跡,跟著陳巍仁老師解鎖桃園的時空膠囊,從地圖與城市變遷,發現你所不知道的在地秘辛!
| | 主辦單位 桃園市立圖書館
【漾讀青春閱我愛的書】系列講座 飲食,是最深刻的地方記憶。用味蕾閱讀桃園!陳巍仁老師將帶領大家從飲食文學中,品味屬於這座城市的獨特記憶與人情溫度。轉譯成動人自媒體文案!
| | 主辦單位 桃園市政府農業局
1、桃園好農頂呱呱:作品取名自「頂呱呱」,既有「頭頂著瓜」的趣味畫面,也象徵桃園農產與生態保育「第一名」。作品呈現台北赤蛙們頂著或圍繞著桃園特產的各式瓜果,包括南瓜、西瓜與香瓜,並點綴蓮花與大荷葉,形成一幕夏日田野的清涼寫照。裝置以童趣視覺語言,讚頌桃園農業的豐饒與台北赤蛙復育的成果,傳遞土地、自然與生命力的美好。 2、夏日荷風:以蓮花、蓮葉、西瓜為主角,展現桃園農產與季節意象的創意交織。裝置以童趣視角呈現:粉嫩的蓮花綻放於綠葉間,一顆剖半的西瓜如同大地的笑顏,清新又俏皮。民眾可以坐在上方,在花間微風中,感受農田的魅力與自然的想像空間。 3、台北赤蛙嚕拉拉:這組作品是為桃園觀音蓮花季創作,融合展期時盛產的西瓜、蓮花景觀與復育有成的台北赤蛙。作品描繪赤蛙坐在半顆西瓜中洗澡、吃瓜、玩水珠,周圍盛開蓮花與灑水裝置,營造清涼童趣的夏日場景。透過趣味視覺語彙,展現桃園農業豐饒與生態保育成果,邀請民眾在蓮花海中感受自然與生命力。 4、Rocky:結合環保永續概念利用農廢稻草量身打造吉祥物Rocky草編裝置藝術。 5、弦響蓮語:融合蓮花的優雅與樂器的旋律,琴弓輕掠之間,象徵自然與人心的微妙和諧,讓人沉浸於花語與音律交織的詩意時刻。置身於靜謐、節奏緩慢的蓮花水境,彷彿能「聆聽」蓮花間潺潺流轉的無聲樂章,享受在蓮花池中營造靜謐而流動的氛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