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主辦單位 臺北木偶劇團
臺北木偶劇團:燈猴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臺北木偶劇團
協辦單位: 金門縣文化局
臺北木偶劇團 攜新作 #白賊燈猴天借膽 前進金門嚕 |演出資訊| 8月15日(四)19:00|烈嶼鄉 東林複合式運動場 8月16日(五)19:00|金沙鎮 文化園區廣場 8月17日(六)19:00|金湖鎮 山外籃球場 免費自由入場,歡迎鄉親踴躍參加。 傳統布袋戲跨海演出,以台灣民間故事感動離島親子觀眾,為延續並傳承布袋戲文化,臺北木偶劇團將於2025年8月中旬攜新作《白賊燈猴天借膽》,前進金門三鄉鎮展開夏季巡演,期望以融合台灣民間信仰與節慶寓意的布袋戲作品,深入離島社區,與當地親子共度一場寓教於樂的藝術之旅。 《白賊燈猴天借膽》改編自台灣傳統「沉島傳說」,劇情描述神桌上默默無聞的燭台「燈猴」(台語音近「燈鉤」),因不滿長年被忽視,憤而向玉皇大帝誣告蓬萊島百姓,引發天神震怒。面對除夕夜即將水沉全島的命運,善良的居民齊聚一堂,以最後的燭光點亮希望與團結。劇情富含信仰象徵與節慶精神,並以傳統布袋戲結合現代光影演出形式,展現深厚藝術功底與創新能量,適合闔家觀賞。 臺北木偶劇團自2010年創立以來,秉持「讓世界看見台灣,就看見偶戲」的信念,由一群平均年齡三十餘歲、習藝超過15年的青年偶師與樂師組成。劇團長年巡演全台,足跡遍及校園、社區、宮廟、慈善機構與國家級劇場,累計 超過600場演出,並連續14年獲選為Taiwan Top國家演藝團隊。 活動在 #文化部「振興.振心」計畫,以及 #金門縣文化局 與 #財團法人金門酒廠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 的支持下,將大型舞台設備跨海運至金門演出,是一次意義非凡的文化交流體驗。為求演出品質與場地契合,劇團成員更親赴金門實地勘察並與各單位細部協調,深切感受到金門鄉親的熱情與支持。 活動相關資訊可洽劇團官方臉書粉絲專頁「臺北木偶劇團」 臺北木偶劇團及金門縣文化局誠摯邀請金門在地親子共同參與本次演出,在夏夜中感受布袋戲的藝術魅力,點亮屬於島嶼的文化燭光。
| | 主辦單位 金門縣文化局
臺北木偶劇團:燈猴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臺北木偶劇團
協辦單位: 臺北木偶劇團
臺北木偶劇團 攜新作 #白賊燈猴天借膽 前進金門嚕 |演出資訊| 8月15日(四)19:00|烈嶼鄉 東林複合式運動場 8月16日(五)19:00|金沙鎮 文化園區廣場 8月17日(六)19:00|金湖鎮 山外籃球場 免費自由入場,歡迎鄉親踴躍參加。 傳統布袋戲跨海演出,以台灣民間故事感動離島親子觀眾,為延續並傳承布袋戲文化,臺北木偶劇團將於2025年8月中旬攜新作《白賊燈猴天借膽》,前進金門三鄉鎮展開夏季巡演,期望以融合台灣民間信仰與節慶寓意的布袋戲作品,深入離島社區,與當地親子共度一場寓教於樂的藝術之旅。 《白賊燈猴天借膽》改編自台灣傳統「沉島傳說」,劇情描述神桌上默默無聞的燭台「燈猴」(台語音近「燈鉤」),因不滿長年被忽視,憤而向玉皇大帝誣告蓬萊島百姓,引發天神震怒。面對除夕夜即將水沉全島的命運,善良的居民齊聚一堂,以最後的燭光點亮希望與團結。劇情富含信仰象徵與節慶精神,並以傳統布袋戲結合現代光影演出形式,展現深厚藝術功底與創新能量,適合闔家觀賞。 臺北木偶劇團自2010年創立以來,秉持「讓世界看見台灣,就看見偶戲」的信念,由一群平均年齡三十餘歲、習藝超過15年的青年偶師與樂師組成。劇團長年巡演全台,足跡遍及校園、社區、宮廟、慈善機構與國家級劇場,累計 超過600場演出,並連續14年獲選為Taiwan Top國家演藝團隊。 活動在 #文化部「振興.振心」計畫,以及 #金門縣文化局 與 #財團法人金門酒廠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 的支持下,將大型舞台設備跨海運至金門演出,是一次意義非凡的文化交流體驗。為求演出品質與場地契合,劇團成員更親赴金門實地勘察並與各單位細部協調,深切感受到金門鄉親的熱情與支持。 活動相關資訊可洽劇團官方臉書粉絲專頁「臺北木偶劇團」 臺北木偶劇團及金門縣文化局誠摯邀請金門在地親子共同參與本次演出,在夏夜中感受布袋戲的藝術魅力,點亮屬於島嶼的文化燭光。
| | 主辦單位 金門縣文化局
臺北木偶劇團:燈猴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臺北木偶劇團
協辦單位: 臺北木偶劇團
臺北木偶劇團 攜新作 #白賊燈猴天借膽 前進金門嚕 |演出資訊| 8月15日(四)19:00|烈嶼鄉 東林複合式運動場 8月16日(五)19:00|金沙鎮 文化園區廣場 8月17日(六)19:00|金湖鎮 山外籃球場 免費自由入場,歡迎鄉親踴躍參加。 傳統布袋戲跨海演出,以台灣民間故事感動離島親子觀眾,為延續並傳承布袋戲文化,臺北木偶劇團將於2025年8月中旬攜新作《白賊燈猴天借膽》,前進金門三鄉鎮展開夏季巡演,期望以融合台灣民間信仰與節慶寓意的布袋戲作品,深入離島社區,與當地親子共度一場寓教於樂的藝術之旅。 《白賊燈猴天借膽》改編自台灣傳統「沉島傳說」,劇情描述神桌上默默無聞的燭台「燈猴」(台語音近「燈鉤」),因不滿長年被忽視,憤而向玉皇大帝誣告蓬萊島百姓,引發天神震怒。面對除夕夜即將水沉全島的命運,善良的居民齊聚一堂,以最後的燭光點亮希望與團結。劇情富含信仰象徵與節慶精神,並以傳統布袋戲結合現代光影演出形式,展現深厚藝術功底與創新能量,適合闔家觀賞。 臺北木偶劇團自2010年創立以來,秉持「讓世界看見台灣,就看見偶戲」的信念,由一群平均年齡三十餘歲、習藝超過15年的青年偶師與樂師組成。劇團長年巡演全台,足跡遍及校園、社區、宮廟、慈善機構與國家級劇場,累計 超過600場演出,並連續14年獲選為Taiwan Top國家演藝團隊。 活動在 #文化部「振興.振心」計畫,以及 #金門縣文化局 與 #財團法人金門酒廠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 的支持下,將大型舞台設備跨海運至金門演出,是一次意義非凡的文化交流體驗。為求演出品質與場地契合,劇團成員更親赴金門實地勘察並與各單位細部協調,深切感受到金門鄉親的熱情與支持。 活動相關資訊可洽劇團官方臉書粉絲專頁「臺北木偶劇團」 臺北木偶劇團及金門縣文化局誠摯邀請金門在地親子共同參與本次演出,在夏夜中感受布袋戲的藝術魅力,點亮屬於島嶼的文化燭光。
|
| | 主辦單位 臺北市中山堂管理所
臺北市中山堂2025遇見.臺北書院藝文美學課程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臺北書院
其他單位: (執行)八識文創發展工作室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2025中山堂藝文美學推廣課程7月19日開課了!40堂免費課程包含表演藝術、民歌、城市風格、生活美學等主題,重磅邀請車炎江、王金櫻、丁曉雯、楊弦、陳武康、周書毅、林崇傑、凌宗魁等講師。並為迎接明年中山堂落成90週年,特舉辦「再.會1936–我與中山堂的二三事」圖文徵集比賽,以400-800字以內的故事,搭配各種形式的圖文如老照片、文/器物或人物照、繪畫等平面影像作品即可報名,總獎金高達五萬五千元!

| | 主辦單位 臺北爵士大樂隊
紐約之聲 x 臺北爵士大樂隊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臺北爵士大樂隊
贊助單位: 爵式 WiJazz Records、樂手巢YSOLIFE、宏睿樂器、荻生文藝基金會、RICO、就是愛樂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爵士人聲天團「紐約之聲 𝗡𝗲𝘄 𝗬𝗼𝗿𝗸 𝗩𝗼𝗶𝗰𝗲𝘀」來臺演出 年度盛事.˖٭*葛萊美獎加持的爵士人聲天團「紐約之聲 𝗡𝗲𝘄 𝗬𝗼𝗿𝗸 𝗩𝗼𝗶𝗰𝗲𝘀」,休團前世界巡演最終回! 來自美國的世界級爵士人聲團體「紐約之聲 𝗡𝗲𝘄 𝗬𝗼𝗿𝗸 𝗩𝗼𝗶𝗰𝗲𝘀」,自 𝟭𝟵𝟴𝟳 年成立以來已活躍38 年,並多次榮獲葛萊美獎肯定。紐約之聲以爵士樂風為核心,融合 𝗥&𝗕 、流行、古典與巴西等多樣風格,展現極具層次的音樂表現力,精緻的和聲編排與高度默契的演出,使他們成為當代人聲樂團的巨擘𓂃⟡ 🎤˒˒ 此次來臺演出為休團前的最後世界巡迴活動,將與臺北爵士大樂隊攜手合作,帶來結合爵士大樂團編制 𝗕𝗶𝗴 𝗕𝗮𝗻𝗱 與人聲重唱的精彩演出,磅礡的銅管聲響搭配優美的和聲編寫,呈現令人難忘的搖擺風格作品。 特別活動.ᐟ.ᐟ.ᐟ 購買高雄場 𝗡𝗧$ 𝟯𝟬𝟬𝟬 票券之觀眾,擁有參與 𝟭𝟭/𝟮 ㊐ 𝟭𝟭:𝟬𝟬-𝟭𝟮:𝟬𝟬 的特別線下活動資格,確切資訊將公布於臺北爵士大樂隊 𝗙𝗮𝗰𝗲𝗯𝗼𝗼𝗸 及 𝗜𝗻𝘀𝘁𝗮𝗴𝗿𝗮𝗺 粉絲專頁 ⏜ ۫ . ⟡ ☞ 𝟭𝟬/𝟮𝟴 ㊁ 𝟭𝟵:𝟯𝟬 —— 中山堂 中正廳 𝙊𝙋𝙀𝙉𝙏𝙄𝙓 800 1200 1800 2500 3200 ☞ 𝟭𝟭/𝟬𝟮 ㊐ 𝟭𝟵:𝟯𝟬 —— 衛武營 音樂廳 𝙊𝙋𝙀𝙉𝙏𝙄𝙓 800 1200 1800 2400 3000 ꒰ 演出全程約 𝟵𝟬 分鐘,無中場休息 ꒱

| | 主辦單位 臺北爵士大樂隊
紐約之聲 x 臺北爵士大樂隊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臺北爵士大樂隊
贊助單位: 爵式 WiJazz Records、樂手巢YSOLIFE、宏睿樂器、荻生文藝基金會、RICO、就是愛樂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爵士人聲天團「紐約之聲 𝗡𝗲𝘄 𝗬𝗼𝗿𝗸 𝗩𝗼𝗶𝗰𝗲𝘀」來臺演出 年度盛事.˖٭*葛萊美獎加持的爵士人聲天團「紐約之聲 𝗡𝗲𝘄 𝗬𝗼𝗿𝗸 𝗩𝗼𝗶𝗰𝗲𝘀」,休團前世界巡演最終回! 來自美國的世界級爵士人聲團體「紐約之聲 𝗡𝗲𝘄 𝗬𝗼𝗿𝗸 𝗩𝗼𝗶𝗰𝗲𝘀」,自 𝟭𝟵𝟴𝟳 年成立以來已活躍38 年,並多次榮獲葛萊美獎肯定。紐約之聲以爵士樂風為核心,融合 𝗥&𝗕 、流行、古典與巴西等多樣風格,展現極具層次的音樂表現力,精緻的和聲編排與高度默契的演出,使他們成為當代人聲樂團的巨擘𓂃⟡ 🎤˒˒ 此次來臺演出為休團前的最後世界巡迴活動,將與臺北爵士大樂隊攜手合作,帶來結合爵士大樂團編制 𝗕𝗶𝗴 𝗕𝗮𝗻𝗱 與人聲重唱的精彩演出,磅礡的銅管聲響搭配優美的和聲編寫,呈現令人難忘的搖擺風格作品。 特別活動.ᐟ.ᐟ.ᐟ 購買高雄場 𝗡𝗧$ 𝟯𝟬𝟬𝟬 票券之觀眾,擁有參與 𝟭𝟭/𝟮 ㊐ 𝟭𝟭:𝟬𝟬-𝟭𝟮:𝟬𝟬 的特別線下活動資格,確切資訊將公布於臺北爵士大樂隊 𝗙𝗮𝗰𝗲𝗯𝗼𝗼𝗸 及 𝗜𝗻𝘀𝘁𝗮𝗴𝗿𝗮𝗺 粉絲專頁 ⏜ ۫ . ⟡ ☞ 𝟭𝟬/𝟮𝟴 ㊁ 𝟭𝟵:𝟯𝟬 —— 中山堂 中正廳 𝙊𝙋𝙀𝙉𝙏𝙄𝙓 800 1200 1800 2500 3200 ☞ 𝟭𝟭/𝟬𝟮 ㊐ 𝟭𝟵:𝟯𝟬 —— 衛武營 音樂廳 𝙊𝙋𝙀𝙉𝙏𝙄𝙓 800 1200 1800 2400 3000 ꒰ 演出全程約 𝟵𝟬 分鐘,無中場休息 ꒱
|
| | 主辦單位 國立台灣文學館
【臺灣文學基地】駐村作家王可系列活動|故事在你手中變形(臺北)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臺灣文學基地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 駐村作家讀者交流活動 故事在你手中變形 The Story Changes in Your Hands 駐村作家 王可(Kevin Wang) 王可(Kevin Wang),寺尾哲也小說《子彈是餘生》(2025 年由 HarperVia 出版)英譯者,作品散見於文化黑潮之拓展臺流文本外譯計畫、《墨西哥灣》(Golf Coast)文學誌、《圓周》(Circumference)期刊、《邊緣》(The Margins)期刊與《漸進線》(Asymptote Journal)期刊。曾獲傅爾布萊特獎助金赴臺,過去兩年於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擔任全英語授課顧問。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創意寫作碩士班,曾任該校大學部寫作課講師。現為台北詩社(Taipei Poetry Collective)成員,並共同主持「臺灣小說讀書會」。出生於開封,曾在維吉尼亞海灘、麻州西部、紐約和嘉義居住,深受多重文化環境的形塑。 Kevin Wang (王可) is the translator of Terao Tetsuya's Spent Bullets (HarperVia, 2025) and has published in Books from Taiwan, Gulf Coast, Circumference, The Margins, and Asymptote Journal. As a Fulbright Taiwan grantee, he has worked for the past two years as an EMI Advisor at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 holds a Creative Writing MFA from Columbia University, where he taught undergraduate writing. He is a member of the Taipei Poetry Collective and co-hosts the Stories of Taiwan Reading Club. Born in Kaifeng, he is shaped by years lived in Virginia Beach, Western Massachusetts, New York, and Chiayi. 場次 1 翻譯潘金蓮的倫理難題 Reclaiming a Literary Villain 時間 08/24 (日) 14:00-16:30 地點 臺灣文學基地 繆思苑 幾百年來,潘金蓮可謂是華文文學中最具爭議性的女性角色之一,以不道德、淫蕩、致命等形象廣為人知。翻譯家王可將以臺灣作家沈意卿描繪潘金蓮的作品為例,藉由新的詮釋,帶領參與者回顧潘金蓮在小說、翻譯,或《我不是潘金蓮》等電影中的形象變化。同時,也將討論英譯潘金蓮的故事時,面臨的倫理和政治挑戰。 在閱讀、討論和共同翻譯的過程中,我們將一起思考:翻譯者的責任是什麼?英譯對故事中女性主義的詮釋有無影響?我們應當如何處理故事中關於允諾、暴力和慾望的模糊界線?如何避免因為金蓮(Golden Lotus)的字面意義,導致角色過度異國化?此外,翻譯臺灣作家所撰的潘金蓮故事,背後有哪些特殊的政治意涵? (建議參與者於活動前閱讀《我的名字是金蓮》原文) Pan Jinlian is one of the most infamous women in Sinophone literature, cast for centuries as a villain, adulteress, and femme fatale. In this workshop, translator Kevin Wang introduces a retelling of her story by Taiwanese writer Coco Shen (沈意卿). We'll trace how Jinlian has been depicted across literature and media, from classical novels to modern translations and films such as I Am Not Madame Bovary. Next, we'll explore the ethical and political tensions of translating this story into English. Through reading, group discussion, and collaborative translation experiments, we'll ask: What are the translator's responsibilities? What feminist readings does this story invite, and how might an English translation support or sabotage them? How do we honor the story's ambiguity around consent, violence, and desire? What are the risks of exoticizing a character whose name literally means "Golden Lotus?" What are the distinct political stakes in translating a Taiwanese writer's reinterpretation of this story? Participants are encouraged, but not required, to read the text beforehand. 場次 2 向世界推介臺灣文學 Pitching Stories from Taiwan to the World 時間 08/30 (六) 14:00-16:30 地點 臺灣文學基地 繆思苑 本次工作坊將邀請參與者扮演推廣臺灣文學作品的文化尖兵,分析向國際出版社推薦書籍的範例,並探討如何將在地文本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現給不熟悉背景文化的編輯。一同思考:編輯們在尋找哪些故事?如何挑選書名?怎樣的語彙能引起注意?當前英語世界有何出版趨勢?我們將以《我的名字是金蓮》為案例分析其結構,學習如何讓文本發聲,凸顯主題、市場契合度及其文化意義。 接下來輪到你了!請從書單中挑選,或自薦一本喜愛的臺灣書籍,試著撰寫一篇簡短的推薦文,將它「賣」給世界。在這個輕鬆、無壓力的活動中,參與者將可慢慢琢磨文字,並與夥伴交流回饋,練習文學行銷的技巧。 This session invites participants to step into the role of advocates and cultural mediators of Taiwanese texts. We will analyze examples of pitches to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focusing on how to frame a Taiwanese text to editors unfamiliar with the source context. What kinds of stories do different editors looking for? How do you come up with comparison titles? What language grabs attention? What are current trends in anglophone publishing? Using "My Name is Jinlian" as a case study, we'll break down the anatomy of a pitch and learn how to highlight voice, theme, market fit,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Then, it's your turn. Choose a Taiwanese text you love (or from a curated list) and try writing a short pitch to "sell" it to the world. You'll have time to draft, share ideas, and get feedback in this playful, low-pressure space to practice literary matchmaking. 提醒 本活動將以英語進行(提供華語逐步口譯) 提醒 The activity will be conducted mainly in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