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大高雄歷史常設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作為高雄重要歷史地標的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將化身為民眾認識高雄的重要入口站,透過常態性展示,為在地高雄居民提供重新認識故鄉的契機,同時帶領外縣市觀光客、海外的國際友人,看見百年來高雄人的勞動身影以及城市、鄉村地景的變遷,並以河、港、鐵路網絡為子題勾勒出高雄從漁村到國際商港的百年城市脈動。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作為高雄重要歷史地標的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將化身為民眾認識高雄的重要入口站,透過常態性展示,為在地高雄居民提供重新認識故鄉的契機,同時帶領外縣市觀光客、海外的國際友人,看見百年來高雄人的勞動身影以及城市、鄉村地景的變遷,並以河、港、鐵路網絡為子題勾勒出高雄從漁村到國際商港的百年城市脈動。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文獻中心廣泛蒐集各類型與高雄暨臺灣歷史發展軌跡相關之資料,館藏包含史料、圖書、期刊、地圖及資料庫等,期能發揮高雄暨臺灣歷史文化之蒐藏、研究、教育及交流之功能。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為提昇參觀民眾對孔子及孔廟相關主題之認識,策劃辦理孔廟常設展覽,期藉由豐富多元的展示內容讓民眾對在地孔廟的歷史發展有更加深入的瞭解。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館內常設展覽亦重新規劃,不僅展示皮影戲偶、樂器、燈光、影窗等文物,更強調互動體驗與視覺效果的變化,像是設計早期皮影戲演出的暗室,搭設原始牛車戲台,享受最真實的古早味光、影演出實境。創新的親子劇場則設計可移動式舞台及親子座位,除讓偶戲演出有無限的可能,更拉近民眾之間的距離。難到來到皮影戲館的民眾,還可以在影藏1號店選購皮影戲館獨家設計的文創商品作為紀念。
|
|
|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美術館
「抓住眼球」,或許是當代最普遍的症狀,宣告我們正處於一場圍繞「看與被看」的全球視覺浪潮,也是此次2025年美術高雄《眼球世代藝術奇譚》的主要切入點。展覽主題錨定1980年代以後出生的「眼球世代」,思考作為「數位原生」(Digital Natives)的高雄藝術家如何以創作回應這股浪潮,並嘗試將動漫、卡漫與電玩風格(暫以ACG風格概述,即Anime-Comic-Game)作為一個觀測的方向。與此同時,也精選倪再沁、李明則兩位前輩藝術家的作品「壓陣」現身,形成複調(polyphony)的跨時代共鳴。 本次邀請的參展藝術家共有13組──張騰遠、黃法誠、丁柏晏、官孟玄、張恩慈、林慶芳、林佩穎、李明則、倪再沁、張致中、走路草農/藝團(劉星佑、陳漢聲)、張程鈞、阮永翰(依展間排序),呈現於宛如視覺迷境的展間。針對觀看的路徑,展覽則提供三組關鍵字做為參考:「科幻焦慮與當代末世寓言」、「喧囂圖像↔內在風景」、「以■■作為媒介的在地意識」。這三個關鍵字旨在提供觀者進入作品脈絡的切口,關照當代「虛擬」和「真實」之間的距離、充斥群體潛意識的大量影像和藝術家的內在轉化,以及當動畫、漫畫、電玩等大眾熟悉的媒體成為一種方法,創作者提出的實踐與挑戰。 我們邀請觀眾一同在熟悉的圖像語彙和視覺慣性中,看見陌異的身體與地方經驗,走進紮根其中生長出來的視覺奇譚。
|
|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1924年12月25日高雄市役所正式成立,宣告了高雄做為地方自治組織、具備獨立財政的新時代來臨。百年來,高雄市從臨港市街發展為工業大城,如今更是南臺灣重要都會區。若問是誰把高雄變大了?不同階段的「產業」有效提振經濟、創造就業、捲動內需,即為關鍵。首先是海港物流奠定城市底蘊,而後,化工業、石化工業、加工出口區、重工業,乃至近年的高科技產業等,先後注入動能,牽引各種日常和非常的生活產業。 本特展盤點19項產業與職人,並將概分二大主題:一是對於出口做出貢獻者,二是對於城市內需提供助力者。我們簡述產業、勾勒職人,藉由影像、物件傳達歷史幾許,對無數從業者的付出獻上敬意。 產業與其背後的職人塑造了城市的個性。當初從各地聚集,在各產業中打拼的人,是城市發展背後的推手,也是形塑高雄的高雄人。適逢百年紀念的此刻,我們更應感念這群默默為高雄貢獻的人們。在複雜的產業體系中,本特展盤點19項產業與職人,並將概分二大主題:一是對於出口做出貢獻者,二是對於城市內需提供助力者。我們簡述產業、勾勒職人,藉由影像、物件傳達歷史幾許,對無數從業者的付出獻上敬意。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
海洋世界充滿驚奇,也需要我們的守護。 透過書本,一起認識海洋。 發現它的美麗與脆弱, 從閱讀開啟愛護海洋的行動。
| | 主辦單位 青虫
青虫2025秋季小巡迴《聯絡,感情》高雄場 聯絡,感情 liân-lo̍k kám-tsîng 早安午安「食飽未」 有時候我們用貼圖 有時候是一張風景照片 言不及義 但潛台詞都是想念 「有閒的時陣,愛加減聯絡感情。」 寫了很多新歌 台東台南台中高雄台北 超近距離唱給你聽
|
|
本次展覽,匯聚每位同學數年來的書法修為與思維淬煉。或古意盎然,或風格新異,無不承載著個人對書藝的情感與理解。每一幅作品猶如一段書法之路的回望,書寫一場關於「筆墨」與「心境」的藝術紀實。 亦是當代語境下的成果展現,對傳統書法進行深度思考與創新探索。藉由創作者對線條、結構、墨韻的吶喊,訴說著對生命、哲思、人文的共鳴。 誠摯邀請您的來臨,共覽這場跨越紙墨的書寫旅程。或許,您能在某個筆劃停頓處,聽見屬於自己靜謐心谷的回聲。
| |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2025年適逢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創團八十週年,為慶祝這個特別的時刻,國臺交於團慶前規劃一系列不同性質的演出,其中「交響大會串」系列依循著「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精神,邀請國內具代表性的交響樂團隊共同登臺、以樂會友,系列一是由龍潭愛樂管弦樂團帶來的「當孟德爾頌聽見張雨生」,系列二是由台北世紀交響樂團帶來的「歡慶・神聖的火花・小約翰史特勞斯200週年」,系列三則是由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帶來的「《歡樂頌》台北愛樂管弦樂團x高雄室內合唱團x華洲掌中戲團」。 NTSO【交響大會串】系列三 「歡樂頌」台北愛樂管弦樂團x高雄室內合唱團x華洲園掌中戲團 Ode to Joy-Taipei Philharmonic Orchestra x Kaohsiung Chamber Choir x HZY Puppet 2025/11/22(六)17:00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音樂廳(高雄市鳳山區三多一路1號) 2025/11/22(Sat.)17:00 Concert Hall of National Kaohsiung Center for the Arts (Weiwuying) 指揮/林天吉 女高音/林慈音 女低音/鄭海芸 男高音/王典 男中音/趙方豪 台北愛樂管弦樂團 高雄室內合唱團 華洲園掌中戲團 【曲目】Program 鍾耀光:掌中交響《媽祖傳奇》 Yiu-Kwong CHUNG: The Legend of Mazu 貝多芬:D小調第九號交響曲《合唱》 L.v. Beethoven: Symphony No. 9 in D minor, Op. 125 【節目長度】約70分(無中場休息) 【票價】NT 300 【折扣方案】 交響大滿貫套票:交響大會串系列音樂會3場全部購買600元,並加贈餐盒乙份。 生日同樂套票:購買「NTSO水藍,陳毓襄與國臺交」音樂會票券,即可以100元優惠價,加購交響大會串系列音樂會票券。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演出單位:台北愛樂管弦樂團 *主辦單位保留演出異動之權利,若有異動以實際演出為準。 更新日期2025/10/1 更多國臺交精彩畫面及音樂會訊息,請造訪: NTSO Facebook粉絲專頁 NTSO線上音樂廳 NTSO《樂覽》雜誌 NTSO照亮古典 NTSO YouTube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十方藝術學會本次聯展主題為【十方美藝】,會員的展出作品以真、善、美理念進行創作,內容豐富多元。書法類有楷、行、草、隸、篆、甲骨文等各體書風。篆刻類有各流派印風,美術類有水墨、油畫、押花等形式呈現,為參觀者帶來視覺和精神享受,身心平静而溫暖,從而喚起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高雄市厚澤美術研究會成立於2004年,為顏雍宗老師創立之藝術團體。透過藝術交流,教學相長,積厚實的創作能量,培養藝術人才,推動藝術教育,深化廣植南台灣的藝術空間。 本次展出以多元藝術創作形式,油畫、水彩、粉彩、水墨、膠彩、版畫、壓克力、複合媒材、蠟筆、雕塑、玻璃雕、彩瓷、樹脂畫、攝影、禪繞編織等;從傳統到當代,由具象到抽象,平面到立體,勇於嘗試新媒材,內容豐富而創新。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何艷娟出生於台南白河的鄉間農家,五歲時因病罹患小兒麻痺,生活自此轉向以靜態活動為主。童年時期雖僅與家人為伴,卻在自然懷抱中發展出對花草與山水的敏銳觀察力。摘花採葉、觀山看雲,成了她日常生活中的樂趣,也悄悄種下日後走向繪畫創作的種子。求學時期因課業壓力無法深入藝術領域,直到大學時短暫接觸國畫課程,內心感到十分歡喜。 民國69年何艷娟進入公職,直到92年任職的學校聘請陳榮輝老師教授素描與粉彩,讓她有了更系統的美術啟蒙。之後又與同事跟隨盧清福老師至戶外寫生,期間也接觸油畫與水彩等媒材。104年自公職退休後,終能專心投入藝術創作,106年加入市府國畫社團,開始向黃榮德老師學習花鳥與山水畫。此後又陸續接受林慧瑾、吳榮珍、洪震輝等多位老師指導,並向陳美櫻、黃令、李麗瑜、蕭屏妮、王俊盛等名師習畫;為加強筆墨根基,她亦跟隨林端恆老師學習書法。113年起,何艷娟開始參加畫會活動,結識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並參與會員聯展,藉此激勵自己持續創作。 何艷娟的作品風格融合水彩與水墨技法,題材多以花鳥與現代山水為主,展現出她多年學習中所吸收的多元技巧與個人感受。從初期模擬畫稿到如今的自由創作,她不斷嘗試,逐漸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獨特風格。她認為藝術的養成是現今社會所需要的美學,藝術不僅能調劑心靈,更能淨化社會風氣。學習繪畫過程是一條漫長的路,必須靠興趣驅動,更需持續努力與實踐。她鼓勵學習者臨摹名家作品、觀摩展覽、親近自然,並與畫友相互交流切磋,讓藝術真正融入生活,成為調劑心靈的良方。 在學習與創作的過程中,何艷娟逐步走出屬於自己的藝術之路,也在彩筆流轉中遇見人生的美好。此次個展是她多年學畫的總結與分享,期望觀者能透過畫作感受到她對生命、自然與藝術的熱愛,並從中獲得心靈的共鳴與愉悅。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何艷娟出生於台南白河的鄉間農家,五歲時因病罹患小兒麻痺,生活自此轉向以靜態活動為主。童年時期雖僅與家人為伴,卻在自然懷抱中發展出對花草與山水的敏銳觀察力。摘花採葉、觀山看雲,成了她日常生活中的樂趣,也悄悄種下日後走向繪畫創作的種子。求學時期因課業壓力無法深入藝術領域,直到大學時短暫接觸國畫課程,內心感到十分歡喜。 民國69年何艷娟進入公職,直到92年任職的學校聘請陳榮輝老師教授素描與粉彩,讓她有了更系統的美術啟蒙。之後又與同事跟隨盧清福老師至戶外寫生,期間也接觸油畫與水彩等媒材。104年自公職退休後,終能專心投入藝術創作,106年加入市府國畫社團,開始向黃榮德老師學習花鳥與山水畫。此後又陸續接受林慧瑾、吳榮珍、洪震輝等多位老師指導,並向陳美櫻、黃令、李麗瑜、蕭屏妮、王俊盛等名師習畫;為加強筆墨根基,她亦跟隨林端恆老師學習書法。113年起,何艷娟開始參加畫會活動,結識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並參與會員聯展,藉此激勵自己持續創作。 何艷娟的作品風格融合水彩與水墨技法,題材多以花鳥與現代山水為主,展現出她多年學習中所吸收的多元技巧與個人感受。從初期模擬畫稿到如今的自由創作,她不斷嘗試,逐漸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獨特風格。她認為藝術的養成是現今社會所需要的美學,藝術不僅能調劑心靈,更能淨化社會風氣。學習繪畫過程是一條漫長的路,必須靠興趣驅動,更需持續努力與實踐。她鼓勵學習者臨摹名家作品、觀摩展覽、親近自然,並與畫友相互交流切磋,讓藝術真正融入生活,成為調劑心靈的良方。 在學習與創作的過程中,何艷娟逐步走出屬於自己的藝術之路,也在彩筆流轉中遇見人生的美好。此次個展是她多年學畫的總結與分享,期望觀者能透過畫作感受到她對生命、自然與藝術的熱愛,並從中獲得心靈的共鳴與愉悅。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管樂團
穿越音符時光,走進宮崎駿的夢想世界 《經典動畫電影音樂會》由高雄市管樂團精心策劃,將宮崎駿動畫中的經典旋律搬上舞台。音樂會精選《天空之城》、《龍貓》、《魔法公主》等多部動畫配樂,透過精湛的現場演奏,喚起觀眾對這些熟悉旋律的深刻記憶。 演出將以精緻的管樂重現動畫中的情感與夢想。高雄市管樂團的細膩詮釋,為熟悉的旋律注入新生命,每一個音符都蘊含著故事,讓聽眾沉浸在動人的音樂世界。 這場演出適合全家共同欣賞,音樂的魅力足以打動每位聽眾。經典旋律在舞台上重新響起,為觀眾帶來一場深刻而美好的音樂體驗。 邀請您一同加入,隨著高雄市管樂團的演奏,重溫那些屬於動畫與音樂的珍貴時光,感受音樂所傳遞的溫暖與感動!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管樂團
穿越音符時光,走進宮崎駿的夢想世界 《經典動畫電影音樂會》由高雄市管樂團精心策劃,將宮崎駿動畫中的經典旋律搬上舞台。音樂會精選《天空之城》、《龍貓》、《魔法公主》等多部動畫配樂,透過精湛的現場演奏,喚起觀眾對這些熟悉旋律的深刻記憶。 演出將以精緻的管樂重現動畫中的情感與夢想。高雄市管樂團的細膩詮釋,為熟悉的旋律注入新生命,每一個音符都蘊含著故事,讓聽眾沉浸在動人的音樂世界。 這場演出適合全家共同欣賞,音樂的魅力足以打動每位聽眾。經典旋律在舞台上重新響起,為觀眾帶來一場深刻而美好的音樂體驗。 邀請您一同加入,隨著高雄市管樂團的演奏,重溫那些屬於動畫與音樂的珍貴時光,感受音樂所傳遞的溫暖與感動!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管樂團
穿越音符時光,走進宮崎駿的夢想世界 《經典動畫電影音樂會》由高雄市管樂團精心策劃,將宮崎駿動畫中的經典旋律搬上舞台。音樂會精選《天空之城》、《龍貓》、《魔法公主》等多部動畫配樂,透過精湛的現場演奏,喚起觀眾對這些熟悉旋律的深刻記憶。 演出將以精緻的管樂重現動畫中的情感與夢想。高雄市管樂團的細膩詮釋,為熟悉的旋律注入新生命,每一個音符都蘊含著故事,讓聽眾沉浸在動人的音樂世界。 這場演出適合全家共同欣賞,音樂的魅力足以打動每位聽眾。經典旋律在舞台上重新響起,為觀眾帶來一場深刻而美好的音樂體驗。 邀請您一同加入,隨著高雄市管樂團的演奏,重溫那些屬於動畫與音樂的珍貴時光,感受音樂所傳遞的溫暖與感動!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這次展覽二大主軸:「跨域、跨媒介」及「兼具傳統與創新」,除梳理高雄水墨藝術外,並藉巡迴展呈現高雄水墨藝術的特色,這些特色為這次策展主要核心所在。 展覽規劃由17位跨世代創作者組成,創作形式展現平面、立體複合、空間影像等多元面貌,展現高雄水墨藝術新氣象能量,凸顯高雄水墨藝術主體風格。 展題《墨光˙流變》的「墨光」為指涉高雄水墨藝術能量,並以光指稱之。而「流變」則有變遷的意思,象徵高雄水墨藝術變遷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