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大高雄歷史常設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作為高雄重要歷史地標的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將化身為民眾認識高雄的重要入口站,透過常態性展示,為在地高雄居民提供重新認識故鄉的契機,同時帶領外縣市觀光客、海外的國際友人,看見百年來高雄人的勞動身影以及城市、鄉村地景的變遷,並以河、港、鐵路網絡為子題勾勒出高雄從漁村到國際商港的百年城市脈動。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作為高雄重要歷史地標的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將化身為民眾認識高雄的重要入口站,透過常態性展示,為在地高雄居民提供重新認識故鄉的契機,同時帶領外縣市觀光客、海外的國際友人,看見百年來高雄人的勞動身影以及城市、鄉村地景的變遷,並以河、港、鐵路網絡為子題勾勒出高雄從漁村到國際商港的百年城市脈動。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文獻中心廣泛蒐集各類型與高雄暨臺灣歷史發展軌跡相關之資料,館藏包含史料、圖書、期刊、地圖及資料庫等,期能發揮高雄暨臺灣歷史文化之蒐藏、研究、教育及交流之功能。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為提昇參觀民眾對孔子及孔廟相關主題之認識,策劃辦理孔廟常設展覽,期藉由豐富多元的展示內容讓民眾對在地孔廟的歷史發展有更加深入的瞭解。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館內常設展覽亦重新規劃,不僅展示皮影戲偶、樂器、燈光、影窗等文物,更強調互動體驗與視覺效果的變化,像是設計早期皮影戲演出的暗室,搭設原始牛車戲台,享受最真實的古早味光、影演出實境。創新的親子劇場則設計可移動式舞台及親子座位,除讓偶戲演出有無限的可能,更拉近民眾之間的距離。難到來到皮影戲館的民眾,還可以在影藏1號店選購皮影戲館獨家設計的文創商品作為紀念。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高雄市高縣攝影學會創立於1955年。會員除了退休的教師,還有一些對攝影熱愛的朋友們,在學會薰陶下,培養會員們對顏色、線條、造型、光影、質感、動感六大元素的認知,更結合人像、生態、民俗、花卉、風景的拍攝,豐富每位會員生活的顏色! 在這美好的日子裡,我們期望帶給大家視覺美的享受,增廣不同的視界,展現出攝影者不一樣的風格,也顯示不同的攝影眼,期待這次的展出成功,謝謝!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本會成立於民國58年,至今有55年歷史。 目前集結不同領域的藝術家,所呈現的作品皆是一時之選, 內容繽紛多彩,美不勝收。除了東方美學的作品如:書法、 水墨、工筆及複合媒材之創作,亦有西方美學的油畫、雕塑及攝影等。 藉由展出,每位藝術家都提供最經典的代表作,呈現在展場 讓整個場域更生動活潑,而與觀者產生最直接的感受,進而推廣藝術。 藝術人生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精神資糧,透過藝術使人們達到幸福美滿 的生活,減少社會問題。己立立人;己達達人並達到本會所推廣的藝術理念。
|
這次展覽在整體規劃上含括動態與靜態的展現,動態部分包 含開幕式與閉幕式時辦理感恩音樂會,是由古典舞蹈家與古典音樂家共同合作的演出型式,希望帶給來賓們美好的古典藝術饗宴。 靜態則是邀請全臺知名藝術家:黃光男、何文杞、黃信鎔、李秀芳、劉銘侮、吳夏雄、張兆榮、陳世憲、黃枝文、鄭勝揚、王東華、楊其芳、林宏南、林晉豪等。 展出工藝品:臺華窯,展出收藏家:吳國禎等,特別展出:「一代醫人」杜聰明博士墨寶、銅像與印章等文物。「阿里山活字典」「阿里山人瑞」陳清祥老師繪畫。高溫超導先驅——朱經武院士也是台灣綜合大學系統首任總校長的理念「教育是國力基礎,需要全體社會的支持與配合。」等相關資料。歡迎民眾前往觀展。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柏舒羚於民國60年自護理學校畢業後,隨即進入台北市立醫院服務。年輕時的她在忙碌的醫護工作之餘,因緣際會結識了不少藝術界朋友,開始接觸詩會與各類展覽。這些文化活動在她心中悄悄種下了一顆藝術的種子,她曾許下心願,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將自己的作品展示於展覽之中。然而,隨著婚姻與家庭生活的到來,工作與育兒的壓力讓她無法持續這份熱情,只能將夢想暫時擱置。 歲月流轉,柏舒羚的生活重心逐漸從北部移轉至南部,她隨家人搬遷,並轉任高雄榮民總醫院,這樣的轉變,意外地為她開啟了一扇久違的藝術之門。在醫院的美術社中,她再次拾起對藝術的熱情,在黃宗祺老師、黃月娥老師以及小木馬藝術學會的蔡政志老師與沈敏莉老師的引領下,她一步步走進繪畫的世界,這些老師的啟發與鼓勵,使她重新發現藝術的魅力,也點燃了那份塵封已久的創作夢想。 透過繪畫,柏舒羚找到了自我表達與心靈療癒的出口。她將日常所見、所思、所感化為畫筆下的風景與情境,每一次創作都是一段心靈的旅程。當她專注於畫布時,內心常有一種超脫現實的寧靜,彷彿進入另一個與世界隔絕的美好空間,繪畫不再只是興趣,而成為她生活的一部分,是情感寄託,也是內在覺醒的媒介。 如今的柏舒羚,不僅享受創作的過程,更樂於與他人分享那份來自藝術的喜悅。她的畫作蘊含真摯情感與生活體悟,常在展覽中感動觀眾。每當見到人們因她的作品而展露笑容,她深深體會到藝術的力量。她始終相信,夢想不會因年齡而過期。現在的她,終於實現了年輕時的願望,證明了只要心中仍懷抱夢想,就能在生命的每個階段開出屬於自己的美麗花朵。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高雄市立圖書館永安分館
《走閱高雄的海》是高雄市立圖書館國際繪本中心於2025年5月20日至8月10日舉辦的海洋主題繪本書展,旨在透過繪本故事與插圖,讓讀者認識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與在地海洋文化。 其中,高雄市立圖書館 永安分館展期為2025年7月15日至8月31日,展覽呈現多樣的海洋故事與視覺風貌。透過繪本作品,呈現海洋生物與海洋保育的議題,讓讀者更深入了解海洋特色與文化價值。 此外,展覽亦串聯高雄市內10個分館,舉辦巡迴書展與說故事活動,讓更多民眾參與其中。這不僅是一次閱讀的盛會,更是一次認識與珍惜海洋的旅程。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美術館
「抓住眼球」,或許是當代最普遍的症狀,宣告我們正處於一場圍繞「看與被看」的全球視覺浪潮,也是此次2025年美術高雄《眼球世代藝術奇譚》的主要切入點。展覽主題錨定1980年代以後出生的「眼球世代」,思考作為「數位原生」(Digital Natives)的高雄藝術家如何以創作回應這股浪潮,並嘗試將動漫、卡漫與電玩風格(暫以ACG風格概述,即Anime-Comic-Game)作為一個觀測的方向。與此同時,也精選倪再沁、李明則兩位前輩藝術家的作品「壓陣」現身,形成複調(polyphony)的跨時代共鳴。 本次邀請的參展藝術家共有13組──張騰遠、黃法誠、丁柏晏、官孟玄、張恩慈、林慶芳、林佩穎、李明則、倪再沁、張致中、走路草農/藝團(劉星佑、陳漢聲)、張程鈞、阮永翰(依展間排序),呈現於宛如視覺迷境的展間。針對觀看的路徑,展覽則提供三組關鍵字做為參考:「科幻焦慮與當代末世寓言」、「喧囂圖像↔內在風景」、「以■■作為媒介的在地意識」。這三個關鍵字旨在提供觀者進入作品脈絡的切口,關照當代「虛擬」和「真實」之間的距離、充斥群體潛意識的大量影像和藝術家的內在轉化,以及當動畫、漫畫、電玩等大眾熟悉的媒體成為一種方法,創作者提出的實踐與挑戰。 我們邀請觀眾一同在熟悉的圖像語彙和視覺慣性中,看見陌異的身體與地方經驗,走進紮根其中生長出來的視覺奇譚。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展序 「涉世」一詞意指經歷世事。作為本次展覽的主標,體現高雄逐步涉入與世界互動的量能,也藉此表述1924年高雄設立「市」制後,邁向更快速的現代化步伐。隨著港埠、鐵路及產業等建設,高雄漸躍升為國際重要的貿易據點,同時也帶動城市人口成長與擴張,近代高雄更為臺灣重要的工業大城,也因匯聚來自各地的移民,成為具多元文化融匯的宜居城市。 擅長轉換舊有物件語境的藝術家──周學涵,以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的典藏品為靈感,創造另一溝通界域,使典藏品有不同的觀看。近看,你所見是高雄藝文的摺頁、文宣;遠看你所見的,是一捲高雄城市發展的漫漫長軸。臥看,是高雄行政區域邊界的變化。邀請正在看展的你,一起從不同角度觀看展品吧! ▲藝術家簡介 周學涵1991出生於嘉義。擅於觀察不同時空中的舊物、衍生物或殘留物,進行材質、概念、形式的轉換與拼貼,並以雕塑、裝置為形式進行複合材料的創作,進而創造情境和語境。得以從看似稀鬆平常的生活切片中,理解並召回常被遺忘忽略的事件、記憶與故事。 目前以木材質擬刻摺紙造型的「Ori-carving」與紙材質/現成物建構既復古又新穎的概念載體「履寶磚」為兩大創作主軸。 《1924-2024》 木夾板、水泥板、金屬板。 高雄於日治時期1924年設市;1979年民國政府時期納入小港區,最終在2010年縣市合併改制。本作擷取此三個重要年份的行政區劃進行疊圖,並以木夾板、水泥板、金屬板製作,象徵內惟乃至高雄的城市發展。 《涉》 過去的高雄文化活動印刷宣傳品、動力裝置、複合媒材。 將過去的文宣品作為材料,拼貼高雄歷史文物的剪影,在落地窗前呈現類似皮影戲的光影效果。其中以五艘乘載不同時空脈絡的「船」為核心,定時地隨波浮動,共譜海港城市高雄設市百年包含多元文化、工業發展、地理環境、意識認同的總體意象。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1950至1970年代火柴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火柴盒乘載早期臺灣生活的縮影,同時也是廣告與商業宣傳的重要載體。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與收藏家林育如於轉角壹貳壹舉辦《點亮高雄―火柴盒的地方風景》特展,透過現場約400個火柴盒收藏,從「火柴盒的起源」、「火柴盒的發明歷程」到「臺灣的火柴盒」等主題,結合〈點亮高雄―火柴盒的地方風景〉紀錄片,認識火柴盒的文化流變。 特展現場展有高雄地區飯店旅館、餐廳、銀行、娛樂產業以及百貨公司等發行的火柴盒,映照了高雄從工業港都邁向現代城市的文化變遷,以及當代的集體記憶。邀請大家走入有溫度的明德新村「轉角壹貳壹」,進入火柴盒的世界。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雙彩美術協會成立於民國九十七年,一O三年正式立案,成員包括社會各階層人員,我們為興趣而作畫,一起寫生一起作畫,像個大家庭般,彼此觀摩、學習、互相切磋,精進畫藝。 我們的創作以寫實印象為主,把所看到景物重新構圖,做出虛實、層次,將思緒與情感傳達於觀賞者,經由畫作的輝映,希望能激起觀賞者的共鳴,以及對藝術創作的支持。觀者可以看見每位藝術創作者多年執著的努力軌跡,也期盼每位會員在藝術生涯持續綻放藝彩。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以永藝愛河為聯展主題,乃愛河孕育本市無盡義生機。稟持美的視野永恆深掘文藝奧秘,發揮傳播正能量功能來提昇精神生活祥和。其動機是一個愛字,所呈創作似河的潔淨無染,為愛河整治有成帶動城市邁往藝術之都而驕傲。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
1.【SDGs#4(優質教育)主題書展】--因應聯合國2015年宣佈「2030永續發展目標」中第四項目標,確保包容和公平的優質教育,讓全民享有終身學習的機會,展出親子旅遊、觀光工廠、圖書館、天文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相關書籍,供民眾翻閱。(展期:114/07/01~114/09/30) 2.【《我的小情歌》主題書展】--配合高雄市立圖書館國際繪本中心推出《我的小情歌—情書製作者的浪漫情懷》繪本沙龍系列活動,串聯展出主題書展。繪本在當代生活裡扮演著歌頌者的角色,藉著不同主題點出人們心頭的玄想,並隨著不同年齡層而有多元的解讀與共鳴,傳遞繪本的內在價值與情感,探見閱讀與心的關係,在繪本的世界裡,尋找慰藉、啟發與力量。(展期:114/08/12~114/09/11)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
【SDGs#8(尊嚴就業與經濟發展)主題書展】--因應聯合國2015年宣佈「2030永續發展目標」中第八項目標,透過促進多元化、技術升級與創新,實現更高水平的經濟生產力,推動開發導向的政策,鼓勵微型與中小企業實現正規化與成長,逐步改善全球的資源使用與生產效率,特展出就業、消費、創業等相關書籍,供民眾翻閱。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此次展覽分為三大類:一、陶藝作品(陶壼、陶灯、陶畫),透過自己雙手與巧思,展現奇特的造形,並賦予作品自然、人文、生態及生命力,傳達這片土地上的鄉野故景,呈現單純樸拙的美。 二、立體雕塑:運用汽車零件,鐵網、電腦…等回收廢棄物,多媒材包覆構成畫面,創作元素隨心靈意表現,表達作品的新意。 三、柿染畫:番路為杮子的故鄉,因而以在地產物為創作媒材,以柿果實與柿葉之萃取汁液為染料,天然、自然無害人體健康。祈望讓大家耳目一新,呈現一場視覺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