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覽資訊
提供全國各地展覽活動相關資訊的平台。這個平台匯集了來自不同領域的展覽活動,包括藝術、文化、科技、商業等多個領域。無論您對哪個領域有興趣,整合全國展覽資訊都可以幫助您找到適合您的展覽活動。
|
|
|
|
|
|
|
|
| | 主辦單位 國立台灣文學館
文學樂園暑假兒童系列活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兒童文學推廣活動 活動➊《椅子樹》閱讀活動 07.12(六)14:00~15:30 講師:吳佳儀老師 本館B1文學樂園 活動對象:2.5~4歲幼兒為主,須有1位家長陪同,共10組親子。 |活動形式| (1) 繪本故事:聆聽《椅⼦樹》故事繪本,觀察其中多彩的拼貼技法 (2) 歌曲遊戲:配合故事內容唱兒歌、玩遊戲 (3) 兒歌唸謠:隨著唸謠帶入⾝體節奏,再加入玩具槌、沙鈴、響棒,⼀起玩節奏 (4) 肢體律動:透過肢體造型,變成各種形狀的樹,從個⼈樹到親⼦樹 (5) 拼貼彩畫:⼀起剪貼繽紛的樹葉,做⼀棵屬於⾃⼰的樹 活動➋《夏天吃西瓜》閱讀活動 07.20(日)14:00~15:30 講師:李函諦老師 地點:本館B1文學樂園 活動對象:6~9歲兒童為主,20人。 |活動形式| (1) 繪本故事:欣賞《夏天吃⻄瓜》繪本美麗的筆觸,回顧⻄瓜的旅程、場景以及路上遇到的⾓⾊。 (2) 肢體律動:延伸⻄瓜的球體概念,傳接彩球,隨著節拍,訓練反應與以及團體合作。 (3) 樂器合奏:⽊琴、鐵琴、沙鈴、三⾓鐵,奏⼀曲夏季之歌 (4) 樂趣⼿作:來創作屬於你⾃⼰的⽔果掛畫吧! 活動➌《爸爸去哪裡》閱讀活動 08.02(六)14:00~15:30(延期至8/10(日)14:00~15:30辦理) 講師:王薏涵、田喬恩 地點:本館B1文學樂園 活動對象:6~12歲兒童為主,20人。 |活動形式| 1. 共讀《爸爸去哪兒》故事繪本 2. 戲劇活動: (1) 臉卡找爸爸:從臉卡中找到最想⾃⼰爸爸的⼀張卡牌,並分享為什麼會選這張。 (2) 鏡⼦活動:兩⼈⼀組,⼀⼈當「鏡⼦」模仿另⼀⼈的動作(可慢動作或快節奏),兩⼈輪流交換⾓⾊。 (3) 雕塑家與黏⼟:兩⼈⼀組,⼀⼈當「雕塑家」,另⼀⼈是「黏⼟」。雕塑家讓黏⼟擺出特定姿勢,完成⼀個靜態的畫⾯(如「爸爸的⼯作」、「⼯作中的爸爸」或「睡著的爸爸」)。引導孩童想像爸爸平常⼯作的樣⼦,透過觀察與模仿調整動作的⾓度、表情的變化,讓孩童運用觀察與模仿能⼒進行想像與創作。 3. 綜合討論:⼤家的爸爸有什麼厲害或特別的地⽅?邀請學⽣分享。 ◎受西南氣流影響,8/2(六)本館休館一日,本活動延期至8/10(日)辦理,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活動➍《阿公與我》閱讀活動 08.16(六)15:30~16:45 講師:薛嘉沂、林正宇 地點:本館B1文學樂園 活動對象:6~12歲兒童為主,須有1位家長陪同,共10組親子。 |活動形式| (1) 共讀《阿公與我:認識母語的夏天》繪本。 (2) 各式各樣的語⾔:討論臺灣這片⼟地上的語⾔們,邀請會不同語⾔的家庭⽤不同語⾔和⼤家打招呼。 (3) 聲控⾝體指揮家:⼀個⼈使⽤透過非語⾔的⼈聲,同組的⼩朋友或是⼤朋友⽤⾝體回應這個聲⾳給⾃⼰的感覺。 (4) 台語七聲八調:同上的邏輯,把非語⾔的⼈聲,代換台語的七聲八調,讓聽者⽤⾝體動作回應這個⾳調。 (5) 詞語猜猜樂:從老師預先準備的台語詞庫中每⼀組抽籤,並且⽤上述的⽅式發展出動作(根據聲⾳⽽非詞義),並且輪流上台,讓其他組別透過動作猜測詞語。 (6) 結尾討論:根據剛剛的⾝體經驗,討論聲⾳、⾝體與語⾔的關係。 ◎本活動使用語言:臺灣台語80%台語、華語20% ◎本活動配合文化部「培育台語家庭」計畫集點,參加活動即可獲得點數! https://ntlgportal.moc.gov.tw/home/zh-tw/twactivity/140363 2025 NTSO台語繪本故事音樂會《黃金陣佮烏風幔》 🎵本活動由說書人演說本館出版的台語繪本《黃金陣佮烏風幔》故事內容,並結合臺灣青年交響樂團弦樂四重奏音樂演奏的形式,讓精彩的故事與美妙的音樂碰撞出絢爛的火花!✨ 08.16(六)14:00~15:00 地點:本館B1文學樂園 演出者:NTSO臺灣青年交響樂團、說書人林宥禎 活動對象:12歲以下兒童20人(包含家長約40人) 使用語言:臺灣台語90%、華語10% ◎本活動配合文化部「培育台語家庭」計畫集點,參加活動即可獲得點數! https://ntlgportal.moc.gov.tw/home/zh-tw/twactivity/140364 主辦單位:NTSO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合辦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黃金陣佮烏風幔》介紹:https://www.nmtl.gov.tw/News_Content_Book.aspx?n=3852&s=184552 兩天一夜故事營隊 文學島探險記:兩天一夜臺文館營隊 08.18(一)~8.19(二)全日 講師:王薏涵、張雅涵、劉珈蓉、杜念潔、陳恩鋐 地點:本館B1文學樂園、館外人行道、常設展展覽室 活動對象:9~12歲兒童,共30人。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RskE7T4NKqZxwxiX7(免費報名參加) 錄取方式:於06.30~7.14期間報名登記,預計於07.18以【抽籤方式】抽選正取30名、備取30名,經確認報名資格與出席意願,預計於07.25於本館官網公告錄取名單。 (本館調整於07.25公告名單之後,再進行聯繫通知。請報名者靜候通知,謝謝!) 錄取名單公告:https://www.nmtl.gov.tw/News_Content.aspx?n=3891&s=241092 電影放映活動 《諸葛四郎-大戰魔鬼黨》電影放映活動 08.24(日)14:00~16:30 地點:本館1樓演講廳 映後座談主講人:財團法人諸葛四郎文化藝術基金會葉佳龍董事長、莊永新導演 活動對象:歡迎祖孫、親子、一般觀眾攜伴觀賞,也歡迎團體報名參加(請洽承辦人) ◎本活動配合文化部「培育台語家庭」計畫集點,參加活動即可獲得點數! https://ntlgportal.moc.gov.tw/home/zh-tw/twactivity/140283 ◎協辦單位:童年漫畫股份有限公司、財團法人諸葛四郎文化藝術基金會 《諸葛四郎-大戰魔鬼黨》動畫電影介紹 魔鬼黨覬覦龍鳳寶劍,桂國陷入危機。諸葛四郎受託挺身而出,竟遭受真平的復仇挑釁。諸葛四郎與魔鬼黨,到底誰會搶到那隻寶劍呢……? 背景故事 從《諸葛四郎》出發,找回台灣漫畫的名字。 動畫電影《諸葛四郎-大戰魔鬼黨》,是一部讓孩子放心認識的本土英雄故事。融合台語、客語與華語配音,這不只是動畫,更是一場文化與語言的世代傳承。 五十年前,台灣本土漫畫曾有一段黃金時光,卻因社會氛圍與審查而沉寂。葉宏甲老師創作的《諸葛四郎》,正是那個時代最鮮明的代表──三、四、五年級生心中不敗的英雄。 今天,這部作品以全新姿態重現。 我們從「老漫畫 × 新文創」出發,喚起對本土文化的記憶與驕傲,讓經典不只是懷舊,而是走向未來的起點。 《諸葛四郎》不是一段過去,它是一個傳承中的信念:正義必勝,勇氣無懼,堅毅善良。 【影片資訊】 片長:90分鐘 類型:動畫片 分級:普通級 影片語言:臺灣台語 出品:童年漫畫股份有限公司 【活動流程】 時間 內容 備註 14:00~15:30 播放電影《諸葛四郎-大戰魔鬼黨》 片長:90分鐘 放映版本:臺灣台語版本 15:30~16:30 諸葛四郎人偶互動、Q&A座談 座談主講人:「財團法人諸葛四郎文化藝術基金會」葉佳龍董事長、莊永新導演 ◎參與映後座談活動,有機會獲得豐富的電影周邊好禮! 16:30~17:00 映後闖關活動 《諸葛四郎-大戰魔鬼黨》闖關活動 活動1.「漫畫拼一拼:找回諸葛四郎!」 活動方式:複製一頁漫畫切成不同格,夾在活動現場的雜誌中,請挑戰者(小朋友)把它拼出來。 活動2.「動作比一比:電影中的角色動作」 活動方式:依照抽卡動作猜測情節,最後進行拍照打卡即獲得小禮物1份。 ◎每場活動限額30組親子參加,請於活動前先報名登記參加(每組親子限擇一活動報名)。 ◎本活動圖文資料提供:童年漫畫股份有限公司、財團法人諸葛四郎文化藝術基金會 ◎每組參加活動者可獲贈一本諸葛四郎動畫電影創作全記錄手冊,限量100本贈完為止(例如:1位家長報名3位小朋友參加,可獲贈1本,於報到時領取。) 兒童劇展演活動 《月亮之子》兒童劇展演 08.30(六)14:00~15:30 地點:本館B1文學樂園 表演團隊:真的有劇團 活動對象:6~15歲兒少觀眾為主,25人。 |表演形式| 本次演出由兩位演員以創意操作形式展現,透過立體書和道具,結合豐富的想像⼒與表演張⼒,時⽽以操偶⽅式演繹,時⽽轉化為劇中⾓⾊,充分運⽤多樣媒材塑造出故事的立體感和層次,為觀眾帶來視覺與情感的雙重體驗。 |表演內容| 故事始於⼀個海邊的村莊,流傳著把純⽩的孩⼦獻給⽉亮的儀式,避免村莊受海嘯侵擾,那些患有⽩化症的孩⼦被稱為「⽉亮之⼦」。故事裡有⼀位⺟親因不忍⾃⼰剛出⽣的⼩孩被獻祭,偷偷將⼀名⽉亮之⼦養⼤,卻不幸在女孩六歲時因故被村⼈發現,女孩最後仍然被迫獻祭。幾年後,同樣⽣在村莊的祭司女兒青河,和另⼀個⽉亮之⼦——⽩⽔,兩⼈為了改變⽉亮之⼦的命運,在村莊籌畫⼀個新的神諭,讓⽉亮之⼦化⾝為保佑村莊的存在。 活動講師介紹
| | 主辦單位 臺北市藝文推廣處
2202池坊插花班 (蘇華秀)
活動場次資訊: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臺北市藝文推廣處114年秋季藝術研習班 班名: 2202池坊插花 班 課程規劃表 教師:蘇華秀 項次 日期 教學內容 第1堂課 9/2 介紹華道池坊的主要花形-第1堂課,體驗。 自由花-不拘泥於規則,可自由創造形態,可在多樣的空間與場合中插飾,擴展了華道插花新的視野與活躍範圍。 生花-插作生花需要注重花的出生本質。尊重草木原有的出生本質,配合其性情來插作,表達花木的個性與內部的生命力。 第2堂課 9/9 自由花-三角型的基本插法,採用海綿及鐵線的技巧。 第3堂課 9/16 自由花-四角形的插法,搭配花器、花材的使用。 第4堂課 9/23 自由花-花材的點、線、面的表現手法(一) 第5堂課 9/30 自由花-花材的點、線、面的表現手法(二) 第6堂課 10/7 自由花-花材的點、線、面的表現手法(三) 第7堂課 10/14 生花-正風體,三種生,三種花材變化配合(一) 第8堂課 10/21 生花-正風體,三種生,三種花材變化配合(二) 第9堂課 10/28 生花-正風體,二種生,體現植物的自然生態。 第10堂課 11/4 生花-正風體,一種生,植物的初生美。 第11堂課 11/11 生花-變化形生花,配木、除口、水際各種變化處理的技法(一) 第12堂課 11/18 生花-變化形生花,配木、除口、水際各種變化處理的技法(二) 第13堂課 11/25 生花-新風體,運用配合花材的適當位置。 第14堂課 12/2 立花-正風體、新風體的介紹解說及示範作品 第15堂課 12/9 解說東洋花藝和西洋花藝的季節感和花器使用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