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hibition information

展覽資訊

提供全國各地展覽活動相關資訊的平台。這個平台匯集了來自不同領域的展覽活動,包括藝術、文化、科技、商業等多個領域。無論您對哪個領域有興趣,整合全國展覽資訊都可以幫助您找到適合您的展覽活動。

音樂

Music

READ MORE +

戲劇

Theater

READ MORE +

舞蹈

Dance

READ MORE +

親子

Family

READ MORE +

獨立音樂

Indie Music

READ MORE +

展覽

Exhibition

READ MORE +

講座

Lecture

READ MORE +

電影

Film

READ MORE +

綜藝

Variety

READ MORE +

競賽

Competition

READ MORE +

徵選

Auditions

READ MORE +

其他

Other

READ MORE +

| | 主辦單位 臺灣戲曲中心

《2025NCO國樂指揮研習營成果音樂會》臺灣國樂團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臺灣國樂團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本節目預計7/9-8/8開放觀眾線上免費索票 https://reurl.cc/OYKAe3    演出資訊  ◇ 2025/08/09(六)14:00-16:40 ◇ 演出地點:大表演廳 ◇ 演出長度:160分鐘(含20分鐘中場休息) ◇ 注意事項:    ◆ 主辦單位保留演出異動權,最新演出資訊詳見臺灣國樂團臉書粉絲專頁    節目介紹  歷時十日的密集訓練,本場成果音樂會為本屆研習營之壓軸演出,正式學員將分組登台,親自帶領臺灣國樂團演出研習曲目,展現學習成果與舞臺實力。此外,總導師閻惠昌亦將親自登臺示範演出。    曲目介紹  閻惠昌:《水之聲》民族交響音畫 郭文景:《滇西土風三首》第一樂章〈阿佤山〉 趙季平:《國風》 何占豪、陳鋼(吳大江 編):《梁山伯與祝英台》高胡協奏曲    團隊成員  監製|陳悅宜 副監製|梁晋誌、賴銘仁 製作|吳定哲 指揮|閻惠昌(示範演出)、研習營學員 課程助教|周聖文 高胡|王均寧 演出|臺灣國樂團    演出團隊|臺灣國樂團  臺灣國樂團隸屬於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是文化部轄下的國家級國樂團。係由國內國樂界菁英組成,矢志探索傳統、立足本土、擁抱當代,藉由創作為臺灣傳統音樂扎根,用演出傳遞臺灣美學品味,以提昇臺灣傳統及當代音樂為目標,以國際為舞臺,用醇厚的音樂深化臺灣之美。    主要人員  總導師、指揮|閻惠昌 自1997年6月起履任香港中樂團,為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兼終身指揮。 對文化發展的貢獻獲各地政府予以表揚,包括新加坡政府「2001年文化獎」、香港特別行政區銀紫荊星章、臺灣2018年傳藝金曲獎最佳指揮獎、國際演藝協會2022年卓越藝術家獎及第17屆香港藝術發展獎-傑出藝術貢獻獎等。擔任多間音樂院校客席及特聘教授、陝西省廣播電視民族樂團榮譽音樂總監、北京民族樂團終身榮譽顧問。於2013~2017年應邀出任臺灣國樂團音樂總監,創立「青年指揮培訓計畫」,為臺灣國樂界培養指揮人才備受肯定。創立全球首個中樂樂隊學院;於香港演藝學院開設中樂指揮碩士課程;倡議舉辦及主持多次中樂國際研討會及高峰論壇;創辦全球首個國際中樂指揮大賽,他亦曾獲邀客席指揮北京交響樂團、上海交響樂團、深圳交響樂團、廣州交響樂團等。閻氏亦為活躍作曲家,創作樂曲屢次獲得國家大獎。 高胡|王均寧 現任臺灣國樂團高胡聲部首席,擔任高胡兼板胡演奏團員,曾任樂團副首席、拉弦組聲部長。二胡曾受教於徐小閔、曾德森、馮智皓、景雅菁、歐光勳、林心智及林昱廷教授。並習京胡,師承臺灣戲曲學院吳明生老師鑽研梅派京胡。亦習板胡,師承中國廣播民族樂團首席姜克美老師。擦弦樂器涉獵廣而深入。演出經驗豐富,亦曾多次參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管弦樂團、臺北市立國樂團附設青年團、小巨人絲竹樂團、群藝民族管絃樂團以及臺灣國樂團等大型樂團演出,擔任二胡、板胡及京胡協奏,其音樂詮釋婉約細膩且富感染力。致力鑽研擦弦樂器多元樣貌與風格,並於樂團中常態性擔綱各式擦弦樂器之要角。   主辦單位:臺灣國樂團 *更多相關資訊隨時更新 *主辦單位保有節目異動的權利              

| | 主辦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展覽預告] 臺灣蘭花百姿-臺北展


活動場次資訊: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展覽由國立歷史博物館與東京大學綜合研究博物館聯合策劃,串聯臺灣各領域典藏蘭花的重要單位,並邀集多位專精於蘭花科學與藝文領域的學者專家,從跨學科視角出發,多元呈現臺灣蘭花的美學、歷史與文化意涵。 本展以臺灣蘭花為主軸,展出逾兩百件橫跨自然科學與藝術文化領域的珍貴館藏。其中包含自東京遠道而來的明治、大正時期植物科學畫家渡部鍬太郎(1860–1905)、山田壽雄(1882–1941)等,與臺灣第一代植物畫家王仁禮(1909–1988),及當代傑出植物畫家中島睦子(1939–)的原作;臺灣日治時期珍稀蘭科植物標本與玻璃底片;近代蘭花圖案的裝飾設計,以及張大千(1899-1983)、溥心畬(1896-1963)、陳進(1907–1998)、席德進(1923–1981)等藝術大師筆下的蘭花繪畫。本次展覽跨越國界、時代與學科界線,譜寫一部豐富多元的臺灣蘭花文化史。 地點:本館1、2樓展廳 日期:2025年7月8日(二)至9月7日(日) 時間:每週二至週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週一公休) *同步推出《臺灣蘭花百姿》特展圖錄。融合東京與臺北兩展精華,並同步收錄日、華、英三種語言,由跨國、跨領域專家學者撰寫之精彩專文、專欄,與詳細圖版解說。

| | 主辦單位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暑期親子活動—行動代號01「影像逐格啟動」逐格影像動畫工作坊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 行動代號01「影像逐格啟動」逐格影像動畫工作坊 ✿   【活動簡介】 「行動代號01.影像逐格啟動」,活動特別邀請當前於「逐格動畫與縮時影像」創作上深受大家喜愛的數位藝術創作者、同時也是〈5cm小人物の日常〉社群經營者-國美,擔任本次課程講師。課程將紙上劇場元素進一步結合「攝影」及「數位藝術創作」中,從「逐格影像介紹、現場拍攝實作、逐格動畫製作」等,帶著你一起逐步完成屬於自己的可愛逐格動畫創作。 🧑‍🧒活動對象: 一般親子觀眾・國小四年級-六年級學童  ✨行動代號01「影像逐格啟動」- 兩大好玩亮點: 。想像力創造| 以「美術館異想:曾想在美術館做的那些事?」為題, 運用自己天馬行空的想像,讓自己的小人物在攝影中心動起來! 。逐格動畫創作| 如何運用各式素材、影像的剪輯技巧, 讓平面影像裡的小人物活靈活現出現在自己創造的動畫世界! 🌟講者簡介 國美/數位創作者 經營社群頻道「5cm小人物の日常」,擅長將日常生活中的簡單素材進行動 畫創作,經常在社群分享微縮攝影和逐格動畫作品。   ⌛活動時間表⌛ 時間 課程內容 13:00-13:30 逐格動畫的秘密 13:30-14:30 場景探索|草圖構想 14:30-16:30 素材動手做 人像場景拍攝、劇場模型佈置 16:30-17:00 作品分享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高雄市立圖書館高雄文學館,高雄市港都文藝學會

【港都文藝學會】 「文學創作-生命中的激盪與旋律」 系列講座|七月場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王希成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109年始,高雄文學館啟動「文學品味線」、「跨藝實驗線」、「地方紀實線」、「社群培力線」、「典藏轉譯線」五個文學推廣路線,每個路線包含「講座」、「對談」、「工作坊」、「展覽」、「專欄」等不同類型的系列活動。114年,邀請港都文藝學會協辦「文學品味線」講座,透過11位高雄作家分享擅長的不同文類及專業,拓展民眾的閱讀與創作的品味及寬度。 ∴∵∴∵∴∵∴∵∴∵∴∵∴∵∴∵∴∵∴∵∴∵∴∵∴∵∴∵ 114年港都文藝學會 「文學創作-生命中的激盪與旋律」 系列講座 ▍7月場 主題 ▍我的武術文學-兼談多媒體創作 講者 ▍王希成 時間 ▍07/20(日)14:00-16:00 地點 ▍高雄文學館2F文學放映室 ❖港都文藝學會: 高雄市港都文藝學會是由一群謙稱為「文學義工」的朋友們組成,默默為傳承文學付出心力,曾舉辦過文學營、寫作班、港都藝文獎。學會講者除了文學專業,也經常將文學和其他不同藝術、各種領域進行串聯。 ❖注意事項及參與福利: 、講座全程參與之公職、教職人員,得以核予2小時研習時數,可先填寫報名表單登記身分證字號,以便館方登記。 、非公教人員如有需要參加講座之證明,請於講座結束後跟本館索取「上課時數條」。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高雄市立圖書館大東藝術圖書館

《大東講堂》等待或者書寫:編劇的孤獨日常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王莉雯

從事編劇工作近20 年,日常除了等待繆思女神降臨,就是埋書書寫。王莉雯將與大家分享如何從生活中汲取創作靈感,轉化輸出為劇本作品,找到一條通往心裡的路。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

客家鄉親比比坐 來看書(二)繪本故事教你安全行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林瑞芹

協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六龜分館

其他單位: (合辦)高雄市六龜區新寮社區發展協會

利用繪本書「讓路給小鴨子」的趣味與故事性,以客籍鄉親懂得母語,如何注意行的安全,讓老人家交通行動更安全。

| | 主辦單位 新北市石碇區公所

畫戲的人生手繪電影展-李國明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李國明

東海畫室李國明老師–畫戲的人生手繪電影展 石碇區公所邀請手繪電影看板李國明老師,至石碇淡蘭藝文館展出「三重東海畫室李國明老師-畫戲的人生手繪電影展」,濃濃的復古風味機會難得,歡迎民眾蒞臨體驗。 在沒有電腦繪圖與大圖輸出的年代,電影海報與電影看板大多以手工繪製,一幅美好的看板全靠師傅功力,而這些手繪電影海報主導電影的入口意象。這次展出手繪電影海報作品,為李國明老師親手所繪。手繪電影看板曾經是四、五年級生共同的時代記憶,在那個年代,張貼在小吃店、雜貨店及許多公共場所都能見到的電影宣傳品,是搶奪電影觀眾的第一個戰場。 東海畫室創立於民國36年,由前三重鎮鎮長洪水塗先生所草創,在最巔峰黃金年代,地方電影圈無人不知。薪火相傳至第三代李國明老師,是目前三重地區 #唯一仍在職的手繪廣告看板師,從事手繪電影看板也已40多年,為了保留昔日工藝,李國明老師特將40、50、60年代的電影海報重新詮釋 ,並且有計畫地保存,希望帶給各界老少朋友回憶曾經走過的年代。 地點:石碇淡蘭藝文館 地址:新北市石碇區石碇東街87號 電話:(02)2663-4381 時間:上午9時至下午5時 每週一至週二休館 (國定假日正常開放)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高雄市立圖書館高雄文學館

「我的歌詞課」系列活動|當文字跟旋律談戀愛,就成為了歌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黃婷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我的歌詞課】活動介紹 󠀠 ❝ 巴布 · 狄倫二〇一六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的讚詞表揚他「在偉大的美國歌謠傳統中創造了嶄新詩意的表述方式」。 ❞ 󠀠 馬世芳在新書《歌之國土》如此寫著,演員提摩西 · 夏勒梅今年也以電影《巴布狄倫:搖滾詩人》獲得金球獎最佳男主角。 󠀠 歌詞是文學嗎?「for having created new poetic expressions within the great American song tradition.」諾貝爾獎委員會提供了答案。 󠀠 詩人余光中深受美國民謠與搖滾樂啟發,〈江湖上〉便是向 Bob Dylan 在 1963 年的歌曲 〈Blowing in the Wind〉致敬而作。 󠀠 余光中的詩作一向蘊含強烈的歌唱性,他認為「詩歌本是一體」,而民歌手楊弦將他的作品「以詩入歌」的方式譜曲,收錄在首張專輯《中國現代民歌集》內,更是被公認為第一張有資格稱作「民歌」的專輯。 󠀠 「我的歌詞課」系列活動,除了課前暖身活動以電影播映與講座方式呈現,讓無論是否想創作的民眾都能進一步認識音樂與文學的關聯性。 󠀠 最後的課程更要讓有志於歌詞創作的學員找到方法下筆,並能得知有哪些版權公司可以投稿,結業作品優異者可獲得媒合機會,由講師提供比稿或引薦於詞曲版權公司。 󠀠 •──── 歌詞創作 ────• 󠀠 ▋當文字跟旋律談戀愛,就成為了歌 時間:7/19、8/2、8/16(六)13:00 - 16:30 講師:#黃婷 地點:2F 文學放映室、雄校聯 學員:採作品徵選制 󠀠 •──── 注意事項 ────• 󠀠 1. 講師黃婷的歌詞創作為連續課程,僅限「可連續參與三堂課者」報名。 2. 徵選辦法:繳交最滿意的作品一篇(限:歌詞、新詩、小品),1000 字以內,不得抄襲或使用 AI 人工智慧生成。 3. 人數上限為 15 位,6/30 截止收件,7/11 前以信件通知入選者。 4. 最後一堂課含成果發表。 󠀠 •──── 詳細地址 ────• 󠀠 • 8/2場次:雄校聯社團養成實驗室(高雄市新興區中山一路 10 - 2 號 8 樓) • 其餘場次:高雄文學館(高雄市前金區民生二路 39 號)

| | 主辦單位 月臨畫廊

「惹塵埃」孫培懋個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孫培懋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孫培懋的繪畫融合多種媒介的視覺經驗:卡漫、電玩、動畫、Ai和電影特效⋯。他筆下的大眼女孩作為畫面的視覺核心,既是與觀者親密的共同語言,也象徵他對創作直覺的重新擁抱。他意識到,過去在學術訓練中「本能的」美感曾被自我邊緣化,而這些角色的出現,正是在召喚那些被遺忘的原始感知。 畫中的人物置身於金元寶堆、宮廟長廊與夢境般的場域之中,可愛與危險交錯、神聖與俗艷共存。它們既來自殿堂文化的美學語彙,也蘊含次文化的流行特徵。這些圖像所描繪的,不是某處寫實場景,而是一座由欲望所生成的精神風景。或許欲望並非需被淨化的雜質,而是啟動存在的源頭。我們之所以日復一日地從夢中甦醒,正是因為生活中那些尚未完成的、有趣的事情和挑戰性的事物等待著我們投入。欲望創造行動,行動帶來存在的感知,而存在才是安寧的根源。有沒有一種可能是:欲望與安寧並不矛盾,真正的平靜並非遠離世界,而是來自生活中的創造。 我們或許該更加誠實地直面自己內心的慾望,即便那可能會為自己帶來許多非議與誤解,這是作者近年來對創作的自省:作品如《檳榔西施》,透過近似聖像畫的構圖與凝視,為台灣社會中曾被視為邊緣的職業注入一種敬意與靈性的光線,使觀者在俗艷與莊嚴的二元性之間產生動搖;反之,《小觀音》則以當代可愛的視覺語彙介入神祇形象,看似純真,卻悄然挑戰了既有信仰圖像的神聖性邊界。兩者皆使觀看行為本身成為一種對文化結構的測試場域,觀者在其中可能產生情感上的認同與排斥並存的複雜反應。而正是在這些拉扯之中,我們既有的價值觀得以鬆動。 作者不企圖批判任何道德系統,卻也不服從於其中。他柔性地指出,我們觀看世界的方式往往已被一層無形的價值觀濾鏡所包覆,而這層濾鏡,正是我們內心所「惹」的塵埃。而他的創作,則如同移除這層濾鏡後所見的曖昧光景,在那裡道德顯得空虛,禁忌顯得溫柔。

| | 主辦單位 財團法人裕珍馨文化基金會

硘鄉-林明賜、王秋雪 晶柴生活陶藝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林明賜、王秋雪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想回故鄉展覽」是陶藝家林明賜老師一句不經意的話,卻成就了這場充滿情感與記憶的展出。這不僅是展覽,更像是一次藝術的返鄉,一場對陶土、柴火與歲月的深情告白。   林明賜與王秋雪,一對在陶藝路上攜手超過三十年的夫妻,從鶯歌到火炎山、后里眉山,幾經搬遷與築窯,最後落腳苗栗大湖。2000年將工作室更名為「晶柴燒」,所謂「晶」是指窯燒三日,期許作品經常有「晶花」能燒的「精彩」以及經常有柴可以燒。他們自己築窯、搬柴、守火,三天二夜不眠不休,只為等待開窯那一刻,呈現在眼前那火與土淬鍊出的作品容顏。   這次「硘鄉」展覽,是他們首次回到當初學陶藝的故鄉。從1980年代初學陶藝至今,近四十年的歷程,成就無數展覽與獎項,更淬鍊出一種樸實、耐看、貼近生活的創作風格。他們的作品,不追求浮誇,卻處處展現手作的溫度與實用的美感,每一件作品都是一段人生的縮影,也是一種對自然與歲月的致敬。展覽中不僅讓觀眾看見陶藝的質樸之美,更透過每件作品背後的故事,引領我們思考「創作」與「生活」、「傳統」與「當代」之間的交會。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

成語讀書會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洪玉蕊

協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陽明分館

課程內容:翻開歷史的扉頁,靜觀古時歷史,笑談王朝興衰,從故事了解成語來龍去脈,學習將成語使用於生活中,創造文學美感,深耕文史內涵,探究中文的精華,提升作文能力,為未來學業奠下基礎。 師資簡介:洪玉蕊老師 活動對象:國小學童 費用:教材費自理 活動時間:114年07月19日至08月30日,每週六上午9時30分至11時30分 高雄市立圖書館陽明分館多功能教室

| | 主辦單位 盧安藝術

蟬鳴草悟道-孫少英的夏日奏鳴曲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孫少英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夏天一到草悟道上蟬鳴鳥叫,綠樹成蔭, 家住埔里的孫少英老師, 最喜歡來草悟道寫生,帶學生上課。🌳 他畫蟬畫鳥、畫「允執厥中」雕塑、畫市集、畫街道。🍂 不管是水彩或素描都活靈活現地畫出夏日散步的幸福氛圍。 盧安潮正好位於草悟道起點,精選他歷年畫草悟道的代表作品, 在炎炎夏日展出,賞畫的當下彷彿陶醉在夏日的奏鳴曲中。🎉 🌙⭐❄️ ⚡展名|蟬鳴草悟道-孫少英的夏日奏鳴曲 ⚡展期|114/06/02~08/29 ⚡營業時間|9:30-17:30 ⚡地點|盧安潮( 台中市西區台灣大道二段375號11樓之2) ◎歡迎您蒞臨參觀賞畫

目前在第12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