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hibition information

展覽資訊

提供全國各地展覽活動相關資訊的平台。這個平台匯集了來自不同領域的展覽活動,包括藝術、文化、科技、商業等多個領域。無論您對哪個領域有興趣,整合全國展覽資訊都可以幫助您找到適合您的展覽活動。

音樂

Music

READ MORE +

戲劇

Theater

READ MORE +

舞蹈

Dance

READ MORE +

親子

Family

READ MORE +

獨立音樂

Indie Music

READ MORE +

展覽

Exhibition

READ MORE +

講座

Lecture

READ MORE +

電影

Film

READ MORE +

綜藝

Variety

READ MORE +

競賽

Competition

READ MORE +

徵選

Auditions

READ MORE +

其他

Other

READ MORE +

| | 主辦單位 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長長路還很長」希巨・蘇飛藝術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希巨.蘇飛(Siki Sufin)

以「長長路還很長」為題之展覽構思,策展人伊誕特別至台東都蘭部落拜訪藝術家希巨.蘇飛(Siki Sufin)以探究藝術家創作歷程為軸線,透視藝術家如何藉由木雕、樂舞、錄像等跨域創作傳承部落文化,並提問自身關注的議題。 在作品的展示上,則以個人創作脈絡為連結線引入藝術家的創作思維,探究其如何從自然素材漂流木為創作媒材,表現其傳統文化與價值,以及延伸出的圖像符碼等象徵意涵,進而歸納出藝術家希巨的創作視角、精神、方法與中心理念。

| | 主辦單位 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尋循覓「蜜」~vuvu 的心情密碼》展覽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中華民國)屏東縣瑪家鄉佳義國小

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與屏東縣瑪家鄉佳義國小攜手合作,推出《尋循覓蜜~vuvu 的心情密碼》展覽,本展以排灣族 RAVAR 群的山林植物與傳統歌謠為題,透過「歌謠傳習」為起點,引領孩子走入祖先記憶的軌跡,展出28件兒童圖畫創作,並發表結合6首古謠與14幅作品的兒童聲像輯《尋循覓蜜》。 歷時近一年策劃與創作,從植物認識、田野踏查到文化詮釋,呈現孩子們在圖像與聲音中逐步靠近祖靈記憶的歷程,也慢慢解讀藏於歌謠背後的「vuvu 的心情密碼」。 展覽不僅呈現孩子如何以畫筆回應文化與情感,也體現 RAVAR 文化中的細膩、內斂與浪漫。這些作品記錄他們對土地的感知、對祖先的回應,是部落孩子與文化重新連結的見證。

| | 主辦單位 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2025青少年文化體驗營「一拉!taubalriiu!我們一起回家」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帶領學子走入原鄉,體驗原民文化、傳統智慧與在地精神,培養多元文化的認識與環境關懷。 部落青年分享、魯凱族古謠教唱。 除了讓學員體驗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各項文化洗禮以外,也帶領學員到神山部落,學習原住民族傳統山林智慧及文化記憶,透過部落耆老的介紹,傳遞出族人對在地精神及傳統文化的堅持與熱愛

| | 主辦單位 屏東縣政府

「部落的百寶盒 mageden a pulima—潘雅莉‧杜彩蓮‧陳亮編織創作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潘雅莉;(中華民國)杜彩蓮;(中華民國)陳亮

展覽邀請來自不同部落的三位編織創作者-潘雅莉(排灣部落)、杜彩蓮(霧臺部落)及陳亮(大社部落),她們以相紙、蠟線、月桃為媒材,編織出家族肖像、織帶、編織包等作品,展現各自深刻的文化脈絡與記憶。展場會呈現三座百寶盒,不僅會有具象的工作藝品,更有她們源自部落的靈感及回望根源的思索。邀請您一起走入展場,打開百寶盒,一同感受她們編織出的記憶與光芒。

| | 主辦單位 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藝能啟動.文化共鳴》-「朱威龍&雷恩動力藝術雙人聯展」開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馬來西亞)朱威龍;(中華民國)雷恩(Kulele‧Ruladen)

重新開館的「生活型態館」定位為青年、科技與新媒體藝術展區,首檔展覽邀請來自馬來西亞的朱威龍與排灣族藝術家雷恩(Kulele‧Ruladen),透過兩位青年藝術家各自獨特的藝術語言,揭示動力藝術如何成為連結人與環境、傳統與未來的觸發點。他們皆擅長將抽象的文化概念化為具象動態,讓觀者在機械運轉中感知時間、空間與情感的流動,作品於展場中交相呼應、對比,於機械聲響間開展層層個人情感與社會議題的思辨,邀請觀眾步入這場動力藝術的深刻對話。

| | 主辦單位 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114年《山海的大愛:原容之美》—臺灣原住民海報雙年展第十屆得獎作品巡迴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中華民國)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與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合作辦理「114年《山海的大愛:原容之美》—臺灣原住民海報雙年展第十屆得獎作品巡迴展」,即日起於原住民族文化園區文物陳列館特展室展出。 本次展覽精選25件優秀得獎作品,來自國內外設計者的視角詮釋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展現自然、社會與歷史交織的豐富面貌。自2006年起,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與台灣海報設計協會共同舉辦海報設計競賽,以創新視角展現原住民族文化內涵,讓世界看見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 |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臺灣漢詩系列活動--主題工作坊:第2場活動教師研習會:臺灣漢詩的教學應用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吳育典、黃鈺婷、莊雅雯、高毓莉、趙鴻中

協辦單位: 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一、工作坊緣起與目的: 國立臺灣文學館歷時24年編纂完成《全臺詩》共82冊,已於2024年10月底正式發表,總計收錄1,009名詩人、逾18萬首詩作,為目前最完整的臺灣古典詩總集。另近年出版《貓奴容鼾睡》、《宴享醍醐味》等「臺灣漢詩系列繪讀本」,以及《臺灣漢詩三百首》等出版品,兼具趣味性與可讀性,為推廣臺灣文學及漢詩教育提供豐富資源。 本次工作坊擬以四個主題切入,探討臺灣漢詩在現代語文教學中的多元應用方式: 「臺灣漢詩導入AI教學之運用」:介紹ChatGPT、Canva與Suno等工具,示範如何將漢詩結合圖文設計與音樂生成,應用於數位語文教學。 「臺詩兒童繪本於國小語文教學之運用」:以「臺詩兒童繪本」為素材,設計結合端午節與詩文的教學活動,連結語詞學習與在地文化認識。 「作伙來吟臺灣漢詩」:說明吟唱的聲調與格律結構,並以實際吟誦引導參與者體會詩句節奏與台語語音的結合。 「撫膺一嘯彩虹橫—臺灣漢詩中的性別意識與詮釋」:以高中教材中女性詩人為例,介紹女性詩人書寫,從詩作中辨識性別觀點與文化轉變的表現方式。 期望藉由本次工作坊,促進校園師生、家長、社會大眾,及關心教育與臺灣文學之人士,加深對臺灣漢詩的認識與參與,進而體會其所承載的文化意義與文學價值。

| |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臺灣漢詩系列活動--主題工作坊:第3場活動臺灣漢詩的旅遊書寫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施懿琳、余美玲、吳東晟、林麗美

協辦單位: 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一、工作坊緣起與目的: 國立臺灣文學館歷時24年編纂完成《全臺詩》共82冊,已於2024年10月底正式發表,總計收錄1,009名詩人、逾18萬首詩作,為目前最完整的臺灣古典詩總集。另同步建置「臺灣古典詩資料庫」,提供電子全文檢索功能,便利學術研究與教學應用。此外,近年出版之「臺灣漢詩系列繪讀本」、《臺灣漢詩三百首》等出版品,兼具可讀性與趣味性,為推廣臺灣文學及漢詩教育提供豐富資源。 本次工作坊擬以四個主題切入,探討詩人於詩作中所呈現的臺灣城市風景: 「探勝古招提:府城文人的佛寺參訪」:從文人在府城的「微旅行」出發,重新認識佛寺在近代社會中的文化角色與文學價值。 「讀漢詩遊臺中:打開城市的另一種風景」:從漢詩出發,走訪那些每天經過卻不曾用詩眼看過的街道、自然與人文風景。 「花東旅遊的臺灣漢詩資產」:用漢詩捕捉對花東的新鮮感觸,從花東知性之旅的角度,一探從前旅人筆下的花東。 「在詩句與鐵道之間,看見臺南的旅行記憶」:走進詩句與歷史的時光縫隙,一起閱讀一段從艱辛到便利、從務實到詩意的旅行文化變遷史。 期望藉由本次工作坊,引導校園師生與社會大眾閱讀詩中的地景書寫,深入體會臺灣各地的文化風貌與旅行記憶。

【陪伴:讓迷途孩子喜歡學習的新思維課程】新書發表會

| | 主辦單位 張老師文化

【陪伴:讓迷途孩子喜歡學習的新思維課程】新書發表會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張老師文化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劉遵恕老師與徐力偉老師共同撰寫,記錄了他們為中輟、缺曠課、學習動機低落等學生設計與執行的資源式中途班課程,提供過渡性教育,幫助這些孩子們重新融入正規學校教育。 書中不僅有老師與孩子們的溫馨與反叛行為的互動,也介紹了根據不同孩子需求所採取的應對技巧。 希望這本書能為更多老師提供啟發,因為每個班級中,總有一些難以建立關係、情緒低落的孩子。他們需要您的關愛與支持,再加上適時的鼓勵,才能突破困境,重拾希望與力量,走出人生的低谷,邁向新生。

【陪伴:讓迷途孩子喜歡學習的新思維課程】新書發表會

| | 主辦單位 張老師文化

【陪伴:讓迷途孩子喜歡學習的新思維課程】新書發表會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張老師文化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劉遵恕老師與徐力偉老師共同撰寫,記錄了他們為中輟、缺曠課、學習動機低落等學生設計與執行的資源式中途班課程,提供過渡性教育,幫助這些孩子們重新融入正規學校教育。 書中不僅有老師與孩子們的溫馨與反叛行為的互動,也介紹了根據不同孩子需求所採取的應對技巧。 希望這本書能為更多老師提供啟發,因為每個班級中,總有一些難以建立關係、情緒低落的孩子。他們需要您的關愛與支持,再加上適時的鼓勵,才能突破困境,重拾希望與力量,走出人生的低谷,邁向新生。

《抗癌飲食怎麼吃》新書分享會

| | 主辦單位 創意市集出版

《抗癌飲食怎麼吃》新書分享會


活動場次資訊: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這樣吃,真的容易罹癌嗎? » https://www.accupass.com/go/QQmiao ㅤ 常常看到報導,發現罹癌的年齡層逐漸往下掉, 為了健康,其實我們可以從日常飲食就開始,幫自己守好第一關卡.ᐟ.ᐟ ㅤ 讓資深營養師帶你破解癌症飲食迷思,並且透過經驗分享, 幫助大家用「#飲食」打造第一道健康防線 ㅤ 不管是關心自己健康,還是照顧家人 都很適合來聽聽這場內容滿滿、又實用的講座喔! (偷偷說當天來參加的朋友還有機會獲得精心準備的禮物喲) ㅤ ⭓《#抗癌飲食怎麼吃》新書分享會⭓ 日  時|2025 / 𝟕 / 𝟓 ㊅ 𝟏𝟒:𝟑𝟎–𝟏𝟔:𝟎𝟎 地  點|REEDS Bookstore民權店B1〔原何嘉仁書店〕 講  者|顏妙容/營養師、本書作者 參加方式|免費參加,需事先報名 » https://www.accupass.com/go/QQmiao ㅤ

目前在第13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