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主辦單位 瑯嬛書屋
執筆做運動:我有兩個媽媽
活動場次資訊: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馬尼尼為作品《我不是生來當母親的》,雖寫的是自己的生命經驗,但讓許多身為母親的女性讀者有深深的共鳴,也無形為她們帶來某種撫慰的力量。其後在馬尼尼為的書寫當中,除了寫自己,也寫自己的母親,常可看見對「母職」的思索。「母親」難道只能擁有一種僵化固著的形象? 歡迎來聽馬尼尼為談「我有兩個媽媽」。
提供全國各地展覽活動相關資訊的平台。這個平台匯集了來自不同領域的展覽活動,包括藝術、文化、科技、商業等多個領域。無論您對哪個領域有興趣,整合全國展覽資訊都可以幫助您找到適合您的展覽活動。
| | 主辦單位 瑯嬛書屋
馬尼尼為作品《我不是生來當母親的》,雖寫的是自己的生命經驗,但讓許多身為母親的女性讀者有深深的共鳴,也無形為她們帶來某種撫慰的力量。其後在馬尼尼為的書寫當中,除了寫自己,也寫自己的母親,常可看見對「母職」的思索。「母親」難道只能擁有一種僵化固著的形象? 歡迎來聽馬尼尼為談「我有兩個媽媽」。
| | 主辦單位 瑯嬛書屋
馬尼尼為作品《我不是生來當母親的》,雖寫的是自己的生命經驗,但讓許多身為母親的女性讀者有深深的共鳴,也無形為她們帶來某種撫慰的力量。其後在馬尼尼為的書寫當中,除了寫自己,也寫自己的母親,常可看見對「母職」的思索。「母親」難道只能擁有一種僵化固著的形象? 歡迎來聽馬尼尼為談「我有兩個媽媽」。
|
|
| |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博物館
2025綠夥伴:博物館小導覽員培育計畫 ✦ 活動詳細資訊、驗收、服勤規則及學習資源,請參閱下載區活動簡章 ✦ 活動資訊 對象:國小4年級~6年級學童 (114學年度9月開始學年為準) 人數:共20名 (報名上傳初審資料後需經線上面談通過為正取,備取者依正取狀況遞補) 內容:包含培育課程、成果驗收、服勤導覽 報名流程: 各項階段 期程 說明 開放報名 即日起至 7月13(日)17:00 請於本報名頁面填妥制式報名表。 ✦ 電子信箱為重要溝通管道,請確實填寫 公告面試名單 以信件方式公布:面試日期/時間、名單順序、面試方式 面試 暫定7月14日(一)- 7月18日(五)其中一日擇期辦理 將視報名人數調整面試時間 (依面試公告為主) 面試地點:線上面試,請確認網路順暢,預先熟悉google meet視訊功能 公告錄取名單 於「2025綠夥伴:博物館導覽於培育計畫」活動頁面公告,並以電子郵件方式,發送結果。錄取者因故不克參與培育,請於公告後一日內致電承辦人,由備取依序遞補。 計畫期間: 培育時間:8月5日(二)-8月7日(四)、8月12日(二)-8月13日(三),共5日 驗收時間:培育課程結束起至9/14(日)前完成 服勤時間:2025年9月1日(日)~2026年3月1日(日)期間,完成10場次導覽。 培育地點: 館內培育:臺博本館 (臺北市中正區襄陽路2號)、古生物館(臺北市中正區襄陽路25號)、228公園(捷運臺大醫院站) 戶外培育:苗栗西湖、後龍、過港 服勤導覽地點:本館東側2F「發現臺灣(自然臺灣)」展區、古生物館「生命演化廳」展區 服勤解說內容: 本館「博物臺灣(自然臺灣)」常設展: 1. 生態走讀: ① 低海拔+都市生態系:穿山甲、梅花鹿、臺灣獼猴、石虎、黑冠麻鷺 ② 中高海拔:黑長尾雉(帝雉)、藍腹鷴、臺灣水鹿、臺灣雲豹 2. 變動序曲:自然與人類的互動關係 (自然資源供養人類生活、環境保護) 古生物館「生命演化廳」常設展: 1. 古生代:三葉蟲、菊石、鸚鵡螺 2. 中生代:伶盜龍、特暴龍、黃河巨龍、白堊紀大滅絕 3. 新生代:鯨豚(抹香鯨)、長毛象 費用:新台幣5,000元 (本計畫含課程講師費、餐費、旅平保險費、戶外交通車費、完成驗收後續等相關費用,均以團體方式統一支付,完成繳費並參與培訓後恕無法辦理退費。如無法全程參與培訓,建議審慎評估是否報名參與,敬請見諒。) 倘遇突發狀況,如豪雨、颱風、博物館重要業務活動日或場地修繕事宜等,將調整課程日期或培訓方式。 活動報到 8/5(二)第一堂課報到時,現場繳交費用新臺幣現金5,000元(提供收據),以完成報名程序。 每日課程開始前 10~15分鐘,至報到處完成報到手續,並領取識別證。 每日課程結束後回收識別證,並於下一日課程報到時發放。 接送提醒 建議乘坐捷運至「捷運臺大醫院站4號出口」沿路步行2分鐘或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來館,或請至臺博本館入口處接送。 本館位於交通要道,且廣場不便停車,最佳接送時間為課程結束時間後10分鐘至20分鐘。 培育須知 全日課程提供午餐,請學員自備環保餐具、水壺。若有已知食物過敏源,請提早告知。 博物館內恆溫恆濕,建議攜帶薄外套。 建議培訓課程全程參與,以培育完整導覽能力。 視當日課程進度下課時間誤差10-20分鐘,接送家長請稍等候。 考量專注度僅提供學員單獨參訓。 培育課程期間,若學員有固定用藥習慣,本館僅代為提醒學員不代替餵藥責任,緊急狀況以送醫為原則。 課程表
| | 主辦單位 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
每月星期二 10:00播放:歐豪年彩墨 山水(一)【約60分】 11:00播放:歐豪年彩墨 山水(二)【約60分】 14:30播放:歐豪年彩墨 禽鳥(一)【約60分】 15:30播放:歐豪年彩墨 禽鳥(二)【約60分】 每月星期三 10:00播放:以藝術之名 第一集 主體的想像【約50分】 11:00播放:以藝術之名 第二集 祖靈的召喚【約50分】 14:30播放:歐豪年彩墨 花木(一)【約60分】 15:30播放:歐豪年彩墨 花木(二)【約60分】 每月星期四 10:00播放:歐豪年彩墨 禽鳥(一)【約60分】 11:00播放:歐豪年彩墨 禽鳥(二)【約60分】 14:30播放:以藝術之名 第三集 輕與重的對話【約50分】 15:30播放:以藝術之名 第四集 新美術的追求【約50分】 每月星期五 10:00播放:歐豪年彩墨 花木(一)【約60分】 11:00播放:歐豪年彩墨 花木(二)【約60分】 14:30播放:歐豪年彩墨 山水(一)【約60分】 15:30播放:歐豪年彩墨 山水(二)【約60分】 每月星期六 10:00播放:MOFA 藝起GO-3【約40分】 11:00播放:MOFA 藝起GO-4【約40分】 14:30播放:MOFA 博物館探險趣-3【約40分】 15:30播放:MOFA 博物館探險趣-4【約40分】 每月星期日 10:00播放:MOFA 博物館探險趣-1【約40分】 11:00播放:MOFA 博物館探險趣-2【約40分】 14:30播放:MOFA 藝起GO-1【約40分】 15:30播放:MOFA 藝起GO-2【約40分】
| | 主辦單位 桃園市中壢區芭里社區發展協會
| | 主辦單位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本檔展覽《時光的縫隙》,試圖透過當代藝術的語言,喚起那些未曾被歷史明言卻深藏於日常中的記憶與情感。以「時間、空間、情感、感知」為策展的出發點,邀請4位藝術家張心蓉、莊博雅、張靜雯、許家禎,藉由作品走進眷村的紋理與氣息,從縫隙中傾聽、觀看、記錄那些細微而真實的片刻。 ✦ 時間 × 空間:縫隙中的流動 藝術家張心蓉作品《臨暗香》,以桂花為媒介,回應那段「臨暗」時分、微風中傳來的熟悉香氣像是召喚人回家的方向。她以具象的花朵與缺席的香味,表現時間的流動與情感的牽引,試圖捕捉「只見其花、不見其香」的虛幻與遺憾。作品以竹片象徵過往記憶,廢鐵代表當代痕跡,溫暖與冷冽在此交會,共同描繪出記憶中模糊卻深刻的輪廓。夜晚亮起的燈條伴隨呼吸律動,如同縫隙中的光,引領觀者重新對齊那些不曾說出的回憶與歸屬感。 ✦ 情感 × 記憶:生活的織錦 藝術家許家禎的創作始終環繞著「人」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以身體作為觸發情感的媒介。她在《媒合之術×需要碰觸—藝術行為生產線》與《我愛你啊》等系列中,學習並實踐傳統的挽面技藝,透過戲謔而近乎舞蹈的手勢與自然對話,邀請參與者進入一場身體與情緒交織的互動之中。 另外,作品中加入策展團隊的創作計畫,《沉積》是一件將地方經驗轉化為物質語言的作品。創作者取用清水眷村多年間累積的行政文件、提案草稿、退件紀錄與印製品,這些曾承載無數想像、努力與調整的紙張,打碎為紙漿,再一層層抄製、堆疊,重構為厚實的再生紙面。這些文件原為工作日常中持續來往的紙本軌跡,如今透過手工抄紙的過程,轉化為一種靜默而溫柔的對話。 ✦ 痕跡 × 感知:日常中的低語 藝術家張靜雯以和紙、墨、水干與岩繪具描繪無幾質的風景,呈現現代人生活中那份若即若離的孤獨感。她經常描繪公寓、窗戶與室內空間,靈感來自哲學家三木清對於孤獨的觀點:「孤獨不是在山上,而是在街上,不在一個人裡面,而是在許多人中間。」窗戶成為情緒的出入口,凝結著記憶、不安與日常情感,在閉鎖的構圖中展現出靜謐而充滿故事性的場所。 莊博雅的創作則從街頭與人群中展開。她曾於墨爾本街頭擔任街頭藝人,將路人描繪成動物角色,也參與多場藝術市集與國內外插畫展。2022年返台後,她進駐清水眷村,成立「家書郵局」以思念與書寫為核心的行動計畫。她將生活觀察化為郵票形畫作,串聯記憶、書寫與圖像的軌跡。來訪者可以現場寫下、畫下屬於自己的家書,並一同參與展出。那是一封封未必寄出的信,也是日常與情感之間,緩慢增長的視覺日記。 ———— 展覽資訊 ———— 展覽時間|114年6月27日(五) 至 114年9月25日(四) (每週一及國定假日休園) 展覽地點|清水眷村文化園區主題展間(西5號房舍) 藝 術 家|張心蓉、莊博雅、張靜雯、許家禎
| | 主辦單位 臺東縣政府
2025 台東最美星空音樂會|首場延期 【06/07本場次延期至07/13】 07/13(日)東河鄉・金樽陸連島沙灘 🎤 光良 Michael Wong| 曾沛慈 Pets Tseng| 斯馬里奧 | B2S 星空市集+療癒音樂,超Chill的星空夜等你來打卡~免費入場!記得提早卡位! 🎫 星空市集:17:00-22:00 | 🎶星空音樂會:18:30-21:30
| | 主辦單位 中央書局,蔣勳文化基金會
最新開展的《祇樹給孤獨園》書畫展,主題以蔣勳的隨身書《金剛經》,透過抄寫和誦讀,已成大師生活的寧靜日常。而「祇樹」、「給孤獨園」則是佛陀在舍衛國講經說法的林園,祇園是樹,給孤獨園是地,兩者合為一處共修之地,千年之後,這名稱仍深植信眾記憶中。蔣勳將這段佛典典故作為創作核心,自2021年陸續完成「油畫」與「書法」創作,用畫筆描繪菩提林下的寧靜修行,以文字書寫佛法的空靈與慈悲。 中央書局表示,這次展出的書畫創作,有蔣勳老師在大疫期間手抄經文首段為眾生祈求平安的書法,有近期立夏寫於巴黎讀經感悟,以及為書局策展所書主題題字;二輻全新畫作,翠綠葉影與絳紅僧袍修行者身影相輝映,佛陀與弟子對話的空靈場景澄澄閃現,有如無限空間裡的說法,或是佛停駐過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