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hibition information

展覽資訊

提供全國各地展覽活動相關資訊的平台。這個平台匯集了來自不同領域的展覽活動,包括藝術、文化、科技、商業等多個領域。無論您對哪個領域有興趣,整合全國展覽資訊都可以幫助您找到適合您的展覽活動。

音樂

Music

READ MORE +

戲劇

Theater

READ MORE +

舞蹈

Dance

READ MORE +

親子

Family

READ MORE +

獨立音樂

Indie Music

READ MORE +

展覽

Exhibition

READ MORE +

講座

Lecture

READ MORE +

電影

Film

READ MORE +

綜藝

Variety

READ MORE +

競賽

Competition

READ MORE +

徵選

Auditions

READ MORE +

其他

Other

READ MORE +

| | 主辦單位 桃園市立美術館

聽聾共導工作坊(3場次)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劉怡妏;(中華民國)郭美芝;(中華民國)晁鍾仁

其他單位: (指導)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在藝術的魔法森林裡,小精靈因河流媽媽與森林爸爸失去活力而漸漸沒了精神。 邀請6至12歲的小守護者發揮五感超能力,透過戲劇遊戲與館內導覽,一起喚醒自然能量,找回故事裡的健康與希望,體驗多元共融的戲劇冒險!

| | 主辦單位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2025年馬村特展《不一樣的馬村將軍》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綠雷德創新股份有限公司

其他單位: (執行)綠雷德創新股份有限公司

本次展覽,透過深度口述訪談、珍貴家族老照片與史料,帶大眾走進將軍們的生命故事。 展中將會看到: ▸ 從戰火中走來的一代將軍,退役後在眷村展開什麼樣的日常生活。 ▸ 在馬祖新村長大的二代將軍,從小在眷村是什麼樣的童年,傳承了什麼樣的軍人使命。 同時呈現眷村童玩、年節記憶與廚房裡的煙火氣,如何交織出一個家的模樣,甚至映照出一整個世代的縮影。 這是歷史的回望,也是橫跨世代的溫柔對話。

| | 主辦單位 財團法人毓繡文化基金會

俳句時刻-CIZ張芝瑄個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張芝瑄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在時間縫隙中,看見片刻如詩,存在如愛。 「俳句時刻 a haiku moment」象徵捕捉細膩經驗中的詩意之美 —— 沈浸於當下極微小、稍縱即逝的時間片段,讓美在短暫的停留與閃爍中顯現,隨即消逝。在不斷變動的生命裡,回憶的輪廓漸趨模糊,唯有被珍藏的片刻仍清晰如初,綿延心中。此展以「俳句時刻」為名,作為創作精神的映照,溫柔地訴說短暫即永恆的意念,珍惜所愛之人、所念之事。 展覽以「現在、過去、未來」三個子題為軸,在時間、空間與個體交會中,透過植物的姿態與自然媒材的引導,構築生命與記憶的對話。藝術家以低度人為的方式介入,讓作品回應自然節奏,凝視生命流動中的痕跡與感知的本質。 現在/花 盛開的瞬間無法複製,也無法延長。花以最短暫的形式呈現當下的美好,如同感知此刻的能力,是純粹意識的停留與注視。 過去/葉 記憶雖漸趨模糊,卻因時間的推移而愈顯溫柔。葉靜靜呈現於空間中,留下時間的餘溫與痕跡,如同過往的印記靜默不語,卻未曾消散。 未來/樹 象徵著延續與未知。樹在全然自由的路徑中向上生長,根深紮於地,預示時間的醞釀與希望。生命的感知隨著時序流轉,描繪自然生成的軌跡,在未知中孕育未來的想像與等待。 CIZ 張芝瑄 張芝瑄,桃園人。自幼在家人的牽引下親近自然,植物成了她成長旅程中恆常的陪伴,如同家人,也如語言。她透過觀察花草的姿態與變化,學會感受與回應世界。在她眼中,大自然是一面鏡子,映照情感與時間的流動,那些微小如風的細節、如光的轉瞬,總能在自然中找到回聲。創作,是她與自然持續對話的方式。 從事設計十年,擅長花藝、平面、產品設計、攝影與空間規劃。2016 年起展開藝術創作,2023 年成立 CIZ Project,試圖以個人經驗為基礎,結合自然與異材質的實驗手法,探索時間、生命與感知之間的關係。她的創作關注花開花落般的「轉瞬即逝之美」,凝視每一刻的詩意。

| | 主辦單位 財團法人毓繡文化基金會

托尼.馬特利:佈局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美國)托尼.馬特利

贊助單位: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佈局」是美國藝術家托尼.馬特利(Tony Matelli)在台灣首次個展,呈現共27件雕塑及畫作。馬特利的雕塑一向被視為高度擬真、超級寫實,然而他的創作並非都是客觀如實的再現,而是混雜著荒誕的黑色幽默,刻意營造一個意義懸置,不穩定、不舒適的觀看情境。 馬特利的創作幾乎是我們平常熟悉的題材,像是鏡子、古典雕像、香腸、蔬果、雜草、花卉、水杯、繩子等物,但在顛倒、懸浮、失衡、失能、失效等佈局手法下,他把時空的秩序破壞殆盡,讓觀者從中經驗到一種受挫的、受阻的觀看,視覺感知的混亂與焦慮,而這正是他意圖建構的另一種自主性美學邏輯:反抗定義,懷疑並挑戰事物的既定結構,創造屬於自己的情感連結和詮釋空間。 我許多作品的誕生,來自於自我與社會之間的摩擦。 ─ 托尼‧馬特利 展名「佈局」取自二樓展場的系列作品名稱 Arrangement,馬特利以作品在三層樓空間的「顛覆式」編排作為藝術策略,將形式重新定位排列,由此思考存在的構成,以及事物的價值與意義如何被分配賦予,並藉此處理自我慾望在社會體制下所擦碰出的衝突和矛盾。馬特利作品的空間佈局有意識地擺脫物理現實的拘束,亦希望觀者在展場「攀升」(ascension)的過程中,能引發或多或少的忐忑和無法言說的自由感受。 部分展品可能引起不適,包含身體解構及裸露意象,請自行斟酌參與 托尼‧馬特利 Tony Matelli 1971年生於芝加哥,1993年完成威斯康辛州密爾瓦基藝術與設計學院藝術創作學士,1995年取得密西根州克蘭布魯克藝術學院藝術創作碩士,現居住於紐約。 馬特利1991年曾參與紐約獨立藝術學院聯盟-獨立研究計畫,1998年獲得紐約藝術基金會獎助金。其作品典藏機構包含丹麥ARKEN方舟現代美術館、挪威卑爾根當代藝術館、斯德哥爾摩Bonnier Collection、西班牙安德拉克斯(Andratx)當代藝術中心、紐約新美術館 Altoids 當代藝術收藏、莫斯科Ekaterina文化基金會、法國波爾多地區當代藝術基金會(FRAC)、盧森堡大公國現代藝術美術館(Mudam)、科隆路德維希博物館、廣東HEM和美術館等。 馬特利個展經歷包含南投毓繡美術館(2025)、布魯塞爾Maruani Mercier畫廊(2023)、巴黎Andréhn-Schiptjenko畫廊(2023)、洛杉磯Nino Mier畫廊(2022)、紐約Maruani Mercier畫廊(2021)、紐約Alone畫廊(2020)、斯德哥爾摩Andréhn-Schiptjenko畫廊(2019)、伊斯坦堡Pilevneli畫廊(2018)、紐約Real Estate Fine Art(2018)、倫敦Marlborough馬博羅當代(2017)等。重要聯展則包括參與2024年芬蘭坦佩雷藝術博物館「五十年超寫實雕塑大展」,以及2023年羅馬波拿巴宮「重塑現實:五十年超寫實雕塑大展」,其餘亦有荷蘭拉倫辛厄爾博物館(2024)、德國漢堡美術館(2024)等展。 馬特利的雕塑儘管被界定為超寫實風格,事實上他的創作卻是朝向一種毫無牽絆的姿態,自成一格,嘗試構建一個自我探究的思辨性空間,提出關乎存在主義的命題。馬特利藉由展現雕塑物體的高度精緻以及清晰明確的主題,來讓觀者對其產生信任與投入,期待他們能面對作品直接感受意念,與作品內含的價值觀交流互動與對話,根據自己的生命狀態有所解讀或啟發。馬特利的創作靈感來自於對日常的情緒或情感,作品因此外化了他個人的反叛思維,看似對體制進行批判,實際上卻避而遠之,也無意成為某種理論或意識形態的載體,他想實踐的,僅僅是如何使作品以浪漫主義式的精神與觀者產生內在連結。

| | 主辦單位 狂美交響管樂團,獨秀文化有限公司

狂美《宮崎駿動畫配樂 II》交響音樂會★2025最終加開場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狂美交響管樂團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狂美《宮崎駿動畫配樂 II》交響音樂會 自狂美《宮崎駿動畫配樂》於臺北國家音樂廳完售封箱後,2025終於端出萬眾矚目續作!猶記宮崎駿動畫傳遞的生命色彩和體悟,透由次次回放,總可咀嚼其深意。穿梭於影像間之「配樂」,牽引著靈魂與感官的遨遊。自大師筆下作品中精心揀選配樂章節,二次攜手導聆楊小黎,狂美將於北中南巡演大勢回歸,喚醒你細胞最深的樂音逆襲! 演出曲目 演出曲目選自以下動畫作品: 《蒼鷺與少年》 《龍貓》 《風起》 《霍爾的移動城堡》 《魔女宅急便》 《天空之城》 《魯邦三世》 《神隱少女》 《魔法公主》 演出暨製作團隊 製 作 人|劉可婕(狂美交響管樂團 樂團總監) 監製/指揮|謝韋民(狂美交響管樂團 團長) 節目導聆|楊小黎(電視金鐘女配角) 執行製作|張祐寧 演出樂團|狂美交響管樂團 特邀嘉賓|將公告於狂美臉書粉專,敬請期待! 視覺設計|呂純婷 文字企劃|劉可婕 行銷|獨秀文化有限公司

| | 主辦單位 竹山文化園區

泉州派粧佛薪傳展——施禮與施至輝父子匠心作品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施禮;(中華民國)施至輝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來竹山,親眼見證一段關於信仰、工藝與傳承的藝術篇章,本展邀您走進施禮大師與施至輝老師的粧佛世界。一尊尊神像,細膩而莊嚴,承載著數十年的雕刻心血與文化深情。 施禮大師 被譽為台灣泉州派粧佛藝術的重要推手,以一刀一筆刻畫出神明的靈魂,為粧佛藝術奠定深厚基礎。 施至輝老師 施禮大師之子,現年80歲,仍堅守粧佛創作第一線,延續父志、融合創新,榮獲「人間國寶」認證,是當代少數仍活躍於粧佛藝術領域的傳承代表。 展覽期間限定活動: 凡購票入場,即可獲得「隨機款好運書籤」乙張,書籤可至產業館加蓋 媽姐娘娘 或 土地公公 的祝福印章,讓祂們保庇你一年好運連連!

|

漆器常設展–吳素梅老師(水青沐華藝文空間)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吳素梅

其他單位: (指導)彰化縣政府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漆器常設展–吳素梅老師 吳素梅一個沉迷於漆器溫潤質感的創作者,她一直在思考創新:如何讓這門千年工藝跳出博物館,成為你我日常上的風景。 專注設計「用得上的漆器」 從茶器具、咖啡杯、小酒杯到日常穿搭的漆器手

| | 主辦單位 南投縣魚池鄉邵族文化發展協會

詮釋與橋接-邵族Tungkariri Lus'an(祖靈祭)盤整更新計畫:邵族祭儀祭品釀酒實作工坊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袁小萍

其他單位: (指導)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指導)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傳統不止於記憶,祖靈在此延續。祖靈所繫,不只是祭典,而是我們的生活。在邵族的土地上,語言、歌謠、工藝與祖靈故事,依然流動在手心與心口之間。今年夏天,跟著我們一起透過手作頭飾、釀製祭酒、聆聽祖靈信仰與文化專題,走進邵族的世界,讓傳統不只是被記錄,而是被親手實踐。 本系列工作坊採15人小班制,學員以邵族族人優先,其伴侶為邵族人之一般民眾次之。同時歡迎對邵族文化保存之社會大眾報名參與。各課程主題獨立,無須擔憂課程銜接困難。參與系列課程累積時數滿10小時,提供時數證明書。各課程開課前14天內,寄送入取通知函至您的電子信箱。 線上報名 https://www.surveycake.com/s/ab8dY

| | 主辦單位 藝村有花學苑

花綻琉璃又一村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好窩有花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花綻琉璃又一村|眷村老宅中的雙境藝術】適逢好窩有花與藝村有花學苑進駐滿一週年,邀請琉璃藝術家廖麗雅舉辦年度展覽《花綻琉璃又一村》,延續花與琉璃的對話。花之境的柔韻與琉璃之境的光芒在老眷村空間交會,展現自然與工藝交織的藝術能量。

| | 主辦單位 社團法人台灣石虎保育協會

【困獸.困境】石虎保育 × 適得其所 雙聯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社團法人台灣石虎保育協會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困獸展區〕從「漠視與不理解」出發,看見每一隻石虎的故事與令人心疼的生存處境!南投到臺中再到苗栗的石虎故事,一次滿足! 掃瞄展場內的語音導覽QR code,讓陪伴牠們的野外調查人員親自說給您聽這些石虎的真實生命故事! 〔困境展區〕從「愛與不忍」出發,透過插畫的溫柔訴說,由石虎、穿山甲、草鴞與研究人員的故事起始,邀您一起重新思考什麼才是屬於伴侶動物及野生動物的「適得其所」——為浪浪找到真正的歸屬,為野生動物留下可以自在安居的山林環境。

| | 主辦單位 阿波羅畫廊

夏日凝視-陳昭宏個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阿波羅畫廊

許心緹 創作個展【建一個末日的模型】

| | 主辦單位 金車文藝中心 KCCA

許心緹 創作個展【建一個末日的模型】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金車文教基金會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本次個展從「末日」作為未發生事件的情緒投射出發,試圖在焦慮與等待的邊緣,建構一種尚未來臨卻早已發生的精神模型。在無法預測的時代,末日不再只是宗教寓言中的終結,而是一種懸置於想像與現實之間的心理狀態──它是預感、是夢境、是對災難可能樣貌的內在演練。 󠀠 許心緹將繪畫視為個體的時空載體,藉由流動的線條、單色調的層疊與近似神秘主義的造型語彙,描繪身體、靈魂與空間之間不斷變動的關係。她的畫面彷彿是靈魂的殘影,在現實的荒涼之上投映出精神的深度,回應潛意識中對末日的想像與預視。

目前在第19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