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辦單位 彰化縣竹塘鄉公所,彰化縣竹塘鄉立圖書館
2025年10月【竹塘鄉立圖書館-繪本說故事】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彰化縣竹塘鄉立圖書館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2025年10月【竹塘鄉立圖書館-繪本說故事】 114年10月11日星期日上午10點-11點
提供全國各地展覽活動相關資訊的平台。這個平台匯集了來自不同領域的展覽活動,包括藝術、文化、科技、商業等多個領域。無論您對哪個領域有興趣,整合全國展覽資訊都可以幫助您找到適合您的展覽活動。
| | 主辦單位 彰化縣竹塘鄉公所,彰化縣竹塘鄉立圖書館
2025年10月【竹塘鄉立圖書館-繪本說故事】 114年10月11日星期日上午10點-11點
| | 主辦單位 彰化縣竹塘鄉公所,彰化縣竹塘鄉立圖書館
2025年11月【竹塘鄉立圖書館-繪本說故事】 114年11月8日星期日上午10點-11點
| | 主辦單位 彰化縣竹塘鄉公所,彰化縣竹塘鄉立圖書館
2025年12月【竹塘鄉立圖書館-繪本說故事】 114年12月6日星期六上午10點-11點
| | 主辦單位 屏東縣政府
穿越時空,品味客家族群三百年來的釀造智慧 整個展場,瀰漫著屏東釀醬的香味(๑´ڡ`๑) ꒰ 有哪些展區👀 ꒱ 🔸歲月之釀🔸技藝之釀🔸玩醬達人🔸屏東名醬 ꒰ 展現六堆醬人精神的玩味特展👀 ꒱ 一甕老醬,釀的是歲月 一段故事,說的是地方味 現場還有互動遊戲區,玩醬達人就是你! 讓我們一起回味最熟悉的屏東味ꔛ♡
| |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第19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無]信仰:漂蕩世界的臺灣智慧」 Collateral Event of the 19th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Exhibition – La Biennale di Venezia “NON-Belief: Taiwan Intelligens of Precarity”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 合辦單位:中華民國文化部 協辦單位:外交部、內政部國土管理署、駐義大利臺北代表處 執行單位:國立成功大學 主要贊助單位:國立成功大學、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永豐餘、鴻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六赫茲股份有限公司、盧毓駿建築暨都市設計研究中心、臺北市建築世代會、冠德建設|根基營造、臺灣首廟 天壇天公廟、臺灣媽祖聯誼會、紐約帕森設計學院、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系友會、財團法人成大建築文教基金會、國美藝術大使團 展覽時間:2025年5月10日至11月23日 2025/05/10-09/28,11:00-19:00 2025/09/30-11/23,10:00-18:00 周一休館(5/12、6/2、7/21、9/1、10/20、11/17正常開放) 展覽地點: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 Palazzo delle Prigioni(Castello 4209, San Marco, 30122 Venice, Italy) 展覽介紹| 「第19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以「[無]信仰:漂蕩世界的臺灣智慧」為題,由國立成功大學團隊策畫執行,以本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大會主題「智慧.自然.人工.集體(Intelligens. Natural. Artificial. Collective.)」為基礎,探索在當代建築與環境中的「智慧(Intelligens)」角色,重新審視臺灣在全球化與漂蕩的地緣政治背景下的空間策略,策畫概念受到羅伯特.史密森(Robert Smithson)的「NON-sites」理論啟發,強調地景的缺席、置換與二元性,並通過抽象架構來反思建築、實質環境與再現之間的關係。「無」同時也是東方哲學中「無/有」的二元辯證思考。 展覽設計嘗試辨識與建構屬於臺灣「信仰」與「沒有信仰」之間二元辯證的灰色地帶,尋找「智慧(Intelligens)」的不同表現形式及其在空間治理中的影響力,分為三大主題:效率(Efficiency)、科技(Technology)、控制(Control)。展場設計採用「島嶼」概念貫穿全場,以「島—群島—半島」之間的關係呈現信仰與[無]信仰之間的張力,重新審視科技、環境與空間的複雜關係。 策展團隊| 策展人|薛丞倫 協同策展人|吳秉聲、蘇孟宗、江松長 專案建築師|黃彥璋、林伊柔 專案經理|王威舜、蔡承昀 展覽顧問|曾瑋 國際顧問|Brian McGRATH 展場執行|黃彥璋、林伊柔 、王威舜、蔡承昀、葉毓君、 簡行知、李懿倩、黃柏倉、楊婷雯 燈光設計|互動空間運算研究室、林軒丞、林子妍、鄭子芸 視覺設計|Path & Landforms 俞思安 展務行政|王逸璇、顏嘉慶 研究團隊|H2O Studio
| | 主辦單位 池上藝術長工基地
池地之上的豐水沃田間有一群人, 懷擁著極具生命力的赤色籽苗, 在東部曙光的日與日間將其曬得通赤, 力行不輟以赤子之身染南方之色。 這群人, 不在無意識地追趕中, 拼湊轉瞬即逝的花團錦簇, 而是在有意識的積累中, 匯成滋養一方的上善若水; 這群人, 以此點滴澆灌內在的赤籽, 並在此地一域, 謙謙種下不息生命的能量初始;他們, 裸心無藏, 晒到赤赤。 /聯展藝術家/ 王金生 多媒材燈具 王新蓮 多媒材抽象畫 李素雲 刺繡 ( 池上雲繡 ) 依本 裝置藝術 徐沐藍 藍染與手作 ( 沐藍池上 ) 莊月嬌 創意食作 ( 嬌食手作食堂 ) 彭明通 木刻與裝置 ( 山凹工作室 ) 彭柏瑋 蠟畫 ( 4.5公里工作室 ) 潘韋如 蠟作 ( is well | 山山來池) 羅正傑 影像紀錄 ( 走走池上|島嶼東方 ) 游云旨 策展人 牛韻茹 策展人 與談人 李威萱 書道字 /展覽地點——池上藝術長工基地/ 『巷弄池上 藝術住⺠』 池上獨特的藝⽂底蘊,緊貼著⼟地和⽣活的脈動,就像在此安⾝立命的居⺠⼀般,寬厚、踏實,且不張揚。 在這個知名的藝⽂⽶鄉裡,住了⼀群藝術⼯作者,他們有些出生本地,有些從外地移居⽽來,在池上落腳⽣根,實踐獨⼀無⼆的⽣活美學;⼀如勤奮的池上農⺠,在天地間默默耕耘,向下紮根,⼀同眷顧池上的美與善。 這群棲居於池上巷弄的藝術⼯作者,稱⾃⼰為池上的藝術長⼯,而這個空間——「池上藝術長⼯基地」簡稱「池藝基地」,便是由這群熱愛池上的藝術⼯作者經營。此一實驗展場,將作為多功能展演空間和藝術交流的基地,持續推廣池上特有的⽣活美學。 • 展覽開展日期:2025/01/10 • 展覽地點:臺東縣池上鄉中正路10號(池上火車站站前)
| | 主辦單位 新北市三峽戶政事務所
陳炳南老師,現任臺灣粉彩畫協會理事,作品曾於國父紀念館展出,帶領三峽農會松年大學學員們,以粉彩畫展現自由奔放且多元的畫風,傳遞滿滿活力及學無止境的精神,期盼將這份積極分享給每個人,鼓勵大家一同活出精彩人生。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美術館
「大南方多元史觀特藏室」為高雄市立美術館自2019年起,藉由新型態美術館的空間改造,重新定位美術館與全球藝術史的鏈結所推出的策展計畫。本計畫重新盤點美術館的典藏作品,建構從地方到全球的藝術典藏與研究脈絡,歷經首部曲《南方作為相遇之所》與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2024年推出三部曲《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透過策展重新梳理美術館典藏作品的文化底蘊,再創跨文化的新視域。 《珍珠》Part I由本館與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新加坡美術館共同策劃,以「南方」所匯聚的多元背景下代表性的女性藝術家為策展主題,關注邊緣化的歷史、性別、地理與藝術實踐,書寫多元且扎根於土地的故事,呈現了過去近三十年來臺灣與東南亞具開創性的女性藝術家創作,呈現當代女性藝術多元及繁盛紛陳的創作面貌,紀錄著女性視角下,小至個人、大至家國的生命歷程至今仍不斷帶給世人們的啟發。《珍珠》Part II,展覽架構延續Part I的四個主題:身體風景、療癒之方、遷徙與安棲,以及非人類與生態,聚焦高美館典藏品,共展出31位跨世代、跨媒材的臺灣女性藝術家。 中文展名「珍珠」—命名靈感來自紀錄文學《印尼etc.:眾神遺落的珍珠》的中譯名,象徵著展出的藝術家們,如同來自南方海域的閃耀珍珠,從南方折射世界。英文的展名採用了東加詩人艾裴立.浩歐法(Epeli Hauʻofa)提出「海即我心」(Ocean in Us)的概念。呈現跨越海洋、島嶼邊界的文化共同體,展現仿如海洋流動的思惟和多元匯聚。 本次展出體現了這樣的海洋世界觀,藝術家自在地從身體內在微觀、個人的私密記憶,或來自日常的愛、挫折與希望,批判性地挖掘被忽視的性別視角、生態、遷徙與藝術物質性的重要性。這樣的世界觀也回應了人類世的迫切需要,從以人為中心的視角轉向與環境共存。隨著藝術家,我們遊走在現實與想像、傳說與夢境間,反映著我們所生存的世界和其無盡的精神性。本展邀請觀眾走入女性藝術家的宇宙,理解她們在仿如大海島嶼的生命境遇中,憑藉勇氣、想像力與開放性,迎接生命的波濤與潮流。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美術館
「大南方多元史觀特藏室」為高雄市立美術館自2019年起,藉由新型態美術館的空間改造,重新定位美術館與全球藝術史的鏈結所推出的策展計畫。本計畫重新盤點美術館的典藏作品,建構從地方到全球的藝術典藏與研究脈絡,歷經首部曲《南方作為相遇之所》與二部曲《南方作為衝撞之所》,2024年推出三部曲《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透過策展重新梳理美術館典藏作品的文化底蘊,再創跨文化的新視域。 《珍珠》Part I由本館與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新加坡美術館共同策劃,以「南方」所匯聚的多元背景下代表性的女性藝術家為策展主題,關注邊緣化的歷史、性別、地理與藝術實踐,書寫多元且扎根於土地的故事,呈現了過去近三十年來臺灣與東南亞具開創性的女性藝術家創作,呈現當代女性藝術多元及繁盛紛陳的創作面貌,紀錄著女性視角下,小至個人、大至家國的生命歷程至今仍不斷帶給世人們的啟發。《珍珠》Part II,展覽架構延續Part I的四個主題:身體風景、療癒之方、遷徙與安棲,以及非人類與生態,聚焦高美館典藏品,共展出31位跨世代、跨媒材的臺灣女性藝術家。 中文展名「珍珠」—命名靈感來自紀錄文學《印尼etc.:眾神遺落的珍珠》的中譯名,象徵著展出的藝術家們,如同來自南方海域的閃耀珍珠,從南方折射世界。英文的展名採用了東加詩人艾裴立.浩歐法(Epeli Hauʻofa)提出「海即我心」(Ocean in Us)的概念。呈現跨越海洋、島嶼邊界的文化共同體,展現仿如海洋流動的思惟和多元匯聚。 本次展出體現了這樣的海洋世界觀,藝術家自在地從身體內在微觀、個人的私密記憶,或來自日常的愛、挫折與希望,批判性地挖掘被忽視的性別視角、生態、遷徙與藝術物質性的重要性。這樣的世界觀也回應了人類世的迫切需要,從以人為中心的視角轉向與環境共存。隨著藝術家,我們遊走在現實與想像、傳說與夢境間,反映著我們所生存的世界和其無盡的精神性。本展邀請觀眾走入女性藝術家的宇宙,理解她們在仿如大海島嶼的生命境遇中,憑藉勇氣、想像力與開放性,迎接生命的波濤與潮流。
| | 主辦單位 花蓮縣政府
| | 主辦單位 花蓮縣政府
魔術劇,劇中融入驚喜好玩的魔術元素、深具啟發意味的題材,兼顧視聽效果。
| | 主辦單位 花蓮縣政府
絲巾變真雞蛋,雞蛋變壽星蛋糕!探索趣味科學的奇妙之旅! 歡迎來到我們的特別活動——“絲巾變真雞蛋,雞蛋在變壽星蛋糕”魔術科學秀!這是一次充滿魔幻與驚喜的互動體驗,讓你在玩樂中充分理解科學原理,同時也能享受到個性化的創意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