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hibition information

展覽資訊

提供全國各地展覽活動相關資訊的平台。這個平台匯集了來自不同領域的展覽活動,包括藝術、文化、科技、商業等多個領域。無論您對哪個領域有興趣,整合全國展覽資訊都可以幫助您找到適合您的展覽活動。

音樂

Music

READ MORE +

戲劇

Theater

READ MORE +

舞蹈

Dance

READ MORE +

親子

Family

READ MORE +

獨立音樂

Indie Music

READ MORE +

展覽

Exhibition

READ MORE +

講座

Lecture

READ MORE +

電影

Film

READ MORE +

綜藝

Variety

READ MORE +

競賽

Competition

READ MORE +

徵選

Auditions

READ MORE +

其他

Other

READ MORE +
【靈鷲山】2025第九屆龍樹EPL國際青年,熱情招生中!

| | 主辦單位 靈鷲山-龍樹EPL生命和平教育中心

【靈鷲山】2025第九屆龍樹EPL國際青年,熱情招生中!


活動場次資訊: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每一次的遇見,都是不斷的超越 龍樹EPL為有志學習佛法及發揮自身影響力的社會青年,打造一套整合實體與數位化的課程,以佛陀法教為根本,從生活、事業、家庭與社會開展,觀照自己與世界的連結,培養學員成為具有多元共生世界觀的慈善修行領導者,實踐「愛與和平地球家」的願景。 龍樹EPL是一個讓學員完整學習四期教育、禪修閉關,以及系列專題課程的概念學校。同時,每年開設國際實習課程,拓展學員國際視野,並設有課間學習,讓學員平時可以參加共修和專題工作坊。 希望藉由佛法與世學的同步培養,第一年能夠建立學員的正知正見,對修行有正確的認識並喜愛禪修;第二年能夠培養學員體驗般若,並發菩提心,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修行人;第三年能夠培養國際觀,具體實踐『愛地球、愛和平』。龍樹EPL以精緻小班制,提供青年夥伴來到靈鷲山共同學習,彼此產生善美的共振,一同自利利他。 龍樹EPL的課程結構為: 一、 喚醒生命智慧的寧靜基因:學習淨化身心、思索生命觀點,建構佛法見地,獲得清淨力。藉由禪法體驗,培養覺受力與關照生命的智慧,保有清明平衡的身心狀態。 二、 連結心與世界的和平關係:引導生命的本質,在日常行為中開展慈悲心,豐盛自我內在的光明覺性,圓滿學業、事業、家庭、世界等各面向連結。培養自立的能力,進而發揮利他行動的正面漣漪。 三、 創造多元共生的無瑕生命:體驗多元共生的環境,將菩提心轉化為願力,創造生命一體的世界觀,將智慧與愛永續,讓心和平,實踐生命大學習的多元和和諧。

|

大型兒童魔術劇《怪盜神偷》


活動場次資訊: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

夢想成真魔術劇團-親子魔幻秀


活動場次資訊: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 | 主辦單位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果好(小朋友3-8歲)【確定開班】


活動場次資訊: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 本課程最低開班人數:11 組 (須完成繳費)  。  (小朋友參加年齡依照學校入學分齡標準,以9月2日為分界) 課程名稱 果好(親子課程/小朋友年齡3-8歲) 課程目標 讓孩子從大自然的藝術殿堂裡,發覺美,感覺美,表達美。 時 間 課 程 主 題 教 學 內 容 12/7(日) 10:00-11:00 果好 大地果實,紫紫藍藍橘橘紅紅,這些渾圓成串的繽紛,是世界的禮物。他們帶著美滿的喜悅來到世界上,為大地帶來延續生命的力量。果實帶著安好平和的祝福,也會為我們帶來幸福。 創作|紙藝+畫畫字     備註:請穿著不怕髒的衣服,或自備美術圍裙。   👉同類型美術創作、植物生態課程: 春天的蒐集(2/9) 、與光同行(3/9)、植物的纖維(3/23)、春神的花園(4/13)、 植物的果實與種子(4/27)、星星的祝福-星星的花(5/4)、四季之庭(6/8)、 緩緩行走-光之河(7/6)、永生花小樹球(8/3)、風裡的飛翔(9/7)、 獼猴媽媽的愛(10/19)、松果聖誕樹(12/21)   【教室位置圖】:上課地點在W315教室 ★ 【W315教室位置圖】  

| |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Taiwan美術時代錄〉Podcast節目


活動場次資訊: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EP0.【翻開時代錄—讀錄人現身】你是讀者?還是作者? 「每個人」當然包含正在看這段文字、聽這集內容的「你」,「每個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為自己所處的時代留下最美的紀錄,所以「每個人」既是讀者,也是作者。〈Taiwan美術時代錄〉內容超厚、超豐富,就讓國美館陪伴大家,一起細細漫讀屬於我們的〈Taiwan美術時代錄〉。 收聽傳送門:Sound On、Apple Podcast、KKbox、其他各平臺   EP1.【有藝思故事館—聽見藝術】說得跟真的一樣! 陪讀人|臺灣非視覺美學教育協會創辦人 趙欣怡 博士 你知道口述影像嗎?說到口述影像,你該不會直接想到語音導覽吧?這集節目,我們從口述影像產業出發,一路回顧生活中的無障礙設計(通用設計),再到「文化近用」理念。趙博士的一句「未來的社會將越來越需要口述影像服務」,到底是為什麼呢? 收聽傳送門:Sound On、Apple Podcast、KKbox、其他各平臺   Ep2.【形色創藝—記憶銘刻】To Be, or Not to Be?未來能留下什麼? 陪讀人|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管理組 林明賢 組長 你喜歡看尋寶探險類型的電影嗎?許多經典大片中的機關場景令人印象深刻!國美館許多藝術品都是無價之寶,那些令人留連忘返的國寶作品平常到底都藏在哪裡?會不會也像電影裡面描繪一樣的機關重重?這集節目,我們要帶著大家一起進行「寶庫解密」! 收聽傳送門:Sound On、Apple Podcast、KKbox、其他各平臺   EP3.【有藝思故事館—寶藏守護者】修護或修復?藝術品保存超級難! 陪讀人|國立臺灣美術館 修復師 李文元、戴妏珊 大家都有看醫生的經驗吧?不僅人類生病看醫生,動物生病也看醫生,連植物也有醫生!那藝術品呢?許多藝術品收藏的當下,其實已經病危(破損或劣化)。幸好有一群手巧心細的藝術品醫生,能夠拯救這些藝術品於水火,這群不輕易被世人看見的神祕人物,我們就姑且稱他們為—寶藏守護者。 收聽傳送門:Sound On、Apple Podcast、KKbox、其他各平臺   EP4.【有藝無界—空間的魔術師】一個空間,多個世界! 陪讀人|大拙設計 主持人 陶威儒 如果你是藝文場館的常客,應該會注意到各場館不定時會更換當期展覽。建築無法變動的前提下,到底怎麼能夠每次去看都是不同的展?展場明明跟之前是同一個空間,走到裡面無論是視覺或隔間都像是全新的一樣!這個篇章我們就來閱讀關於「展場空間設計」這回事,原來真的有一群空間魔術師! 收聽傳送門:Sound On、Apple Podcast、KKbox、其他各平臺   EP5.【有藝思故事館—展場中的天使】如果沒有你~日子怎麼過~ 陪讀人|國立臺灣美術館志工隊 朱靜慧隊長 祁俞副隊長 你思考過嗎?展場面積超級大的國美館,幾乎走到哪都可以看到工作人員,國美館真的有辦法養那麼多員工嗎?〈Taiwan美術時代錄〉第一季最後一個篇章,我們繼續閱讀一群人的故事,你可以稱他們是展場中的天使,默默陪伴、照看每一件作品以及每一個參觀者,他們真正的名字是「志工」。 收聽傳送門:Sound On、Apple Podcast、KKbox、其他各平臺  

| | 主辦單位 苗栗縣卓蘭鎮立圖書館

作伙歡喜來閱讀~閱翻悅有趣:老庄社區圖書展(借閱活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苗栗縣卓蘭鎮立圖書館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老庄社區圖書借閱活動,由卓蘭鎮立圖書館提供書籍在老庄社區活動中心1樓社區書櫃展出,並提供社區民眾借閱。社區書櫃內容有:樂齡健康養生書、兒童繪本、青少年讀物、成人書籍等各類書籍。歡迎大小朋友一起【作伙歡喜來閱讀~閱翻悅有趣】讓書香伴您度過美好的一天!

| | 主辦單位 苗栗縣公館鄉公所

公館鄉立圖書館收藏(典藏)常設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公館鄉立圖書館

協辦單位: 苗栗縣公館鄉立圖書館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展出書法及水墨畫作品,作品為圖書館收藏及張步桃國醫遺眷張吳蘭英女士捐贈典藏,歡迎來圖書館的鄉親們可以停下腳步欣賞。

| | 主辦單位 苗栗縣政府原住民族及族群發展處

賽夏族文化器物常設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苗栗縣政府原住民族及族群發展處

其他單位: (指導)苗栗縣政府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展示內容有原住民分布及遷移、當地原住民文化與祭儀介紹,並有原住民傳統文物展示。洽詢電話:037-825024。

| | 主辦單位 苗栗縣政府原住民族及族群發展處

泰雅文物館常設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苗栗縣政府原住民族及族群發展處

其他單位: (指導)苗栗縣政府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館內主要展示泰安鄉部落分布與遷移歷史、泰雅文化、歲時祭儀等,並有木雕、藤編、口簧琴及傳統服飾等文物收藏。 洽詢電話:037-941805。

| | 主辦單位 臺灣客家八音戲曲推廣中心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特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其他單位: (指導)苗栗縣政府,(指導)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五0年代客家採茶戲名伶鄭美妹女士之孫-鄭榮興先生,於1986年重組其祖母當年劇團,1988年重新登記為「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曾獲教育部「民族藝術薪傳獎」、「推展社會教育有功團體獎」、「社教公益團體獎」,為苗栗縣「無形文化資產」傳統藝術類「採茶戲」之保存團體。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以研究、保存、傳承與推廣傳統客家戲曲藝術文化為宗旨,自成立以來,致力於推廣傳承客家戲曲表演藝術文化,培訓儲備客家戲曲表演人才,執行客家藝文資源調查研究專案,承辦相關藝術文化活動,呈現傳統藝術新風貌,發揚傳統客家文化之光華!

| | 主辦單位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臺灣意象展-變動中的臺灣人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國立故宮博物院

●變動中的臺灣人 本展透過歷史上在臺灣交會過的人群所留下的紀錄、文物與遺跡,呈現在曲折變動的歷程中,他們如何互相影響、摩擦、爭執、交融,型塑出特殊的「臺灣人經驗」。同時也透過臺灣人經驗的雜揉性(hybridity),省思臺灣社會不同人群之間的關係,尋求更為開放、相互連結的可能性。 ●遭遇與接觸 本展區分別以外來訪客與臺灣住民的視角,來看17世紀以降島上不同人群的交流。臺灣的人事或繪畫的形式,出現在這些造訪者的紀錄中。他們多半以獵奇的眼光描繪臺灣的住民,同時也呈現出他們在不同的情境下,為了各種原因,如貿易、殖民、漂流,來到臺灣的所見所聞。此外,臺灣住民與外來人群的接觸、交流經驗,也遺留在今日臺灣人的生活中,例如:火繩槍、新港文書。 ●人群的交會 臺灣歷史上不同的統治者,都曾分類臺灣的人群,例如「番」、「熟番」、「漢」、「平埔族」、「高砂族」,乃至於今日的「四大族群」等。但無論是血統上或文化上的分類,都會有難以被界定的曖昧地帶,需要被特別關注。此外,被分類的臺灣住民不僅會因流動與通婚不斷變動;人們也會在統治規則的狹縫中,找尋有利自己的安身之處。改朝換代、政策轉變,也會帶來不同的人群分類以及不同性質的移民,再產生新一波的文化與社會交流。 ●文化的雜揉 一波波人群的交會和互動,構成彼此的雜揉性(hybridity),具體而微地呈現在臺灣人生活的各個層面中,從日常起居中的各種物件、生活習慣,到形而上的信仰世界,藝術家、工藝家所呈現的美感也積累了不同人群的文化元素,以及不同時期主流文化對臺灣的影響。 ●人群的多重對話 多元族群、多元文化的社會,不能只由各群體宣稱自己的獨特性與純粹的傳統,卻遮蔽掉群體內部的差別與不平等,而是認可與接受群體之間的差異,尋求更為多面向的連結與創意。近年臺灣社會的自由化與多元化,使那些原本被忽視、壓迫與邊緣化的人群,開始被看見與聽到。同時,原本無法輕易被分類定義的生活經驗與文化價值,也挑戰我們習以為常的規則與秩序。

|

文化觀光傳統表演藝術劇場-臺北戲棚


活動場次資訊: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目前在第23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