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hibition information

展覽資訊

提供全國各地展覽活動相關資訊的平台。這個平台匯集了來自不同領域的展覽活動,包括藝術、文化、科技、商業等多個領域。無論您對哪個領域有興趣,整合全國展覽資訊都可以幫助您找到適合您的展覽活動。

音樂

Music

READ MORE +

戲劇

Theater

READ MORE +

舞蹈

Dance

READ MORE +

親子

Family

READ MORE +

獨立音樂

Indie Music

READ MORE +

展覽

Exhibition

READ MORE +

講座

Lecture

READ MORE +

電影

Film

READ MORE +

綜藝

Variety

READ MORE +

競賽

Competition

READ MORE +

徵選

Auditions

READ MORE +

其他

Other

READ MORE +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解鎖!北號誌樓常設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高雄港站北號誌樓是目前全國唯一完整保存號誌樓建築及聯鎖裝置、聯動鐵管、轉轍器等設施的號誌樓。睽違14年的北號誌樓,111年修復完工啟用,以經典設計重現的型態展示百年前的鐵道聯鎖技術。 北號誌樓的核心號誌樓最核心、也最複雜的機能就是達成「號誌與號誌」、「號誌與道岔」、「道岔與道岔」之間的聯鎖。藉由聯鎖盤確保閘柄之間的運作協調一致,閘柄再以電器和機械的方式「遙控」遠方的道岔、號誌,以使這些裝置間也協調一致。在沒有無線電的年代,號誌樓員工亦可透過高聲電話,控制並監視整個高雄港站的車輛調度。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打狗英國領事館文化園區常設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英國領事館與登山古道,是全台唯一完整保存官邸及辦公室之領事館園區,引領民眾認識打狗開港及其在世界海洋經貿歷史發展的特殊文化意義。打狗英國領事館有得天獨厚遠眺西子灣海景夕照的迷人景致,歷年在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計畫補助下,完成修復及活化再利用,已成為全台最熱門的古蹟文化館之一,園區內有栩栩如生的時空場景模擬,重現英國領事館及過往時代風貌的主題展示,並提供專業導覽解說、精緻文創藝品展售、優質餐飲服務,是值得您細細品味的文化之旅。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旗山生活文化園區常設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旗山生活文化園區北棟教室1樓策畫「一日小學生.時光膠囊」主題展示開放參觀。111年3月完成徵選高雄市旗美社區大學、佳莉編織坊、實踐大學、財團法人高雄市飛揚福利服務協會及高雄市旗山東區扶輪社等5單位進駐園區,藉公私共管模式延續古蹟原作為學習教育殿堂的場域精神、促進地方交流互動。園區禮堂及戶外空間不定期借用予在地民眾及社團辦理活動、講座及聚會等使用

| | 主辦單位 安平定情碼頭德陽艦園區

「遇艦RO仙境傳說」特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韓國巴風特、小惡魔、小野豬、群葉貓

韓國GRAVITY遊戲_可愛的天使波利初登場! 一整個療癒滿滿,還有巴風特、小惡魔、小野豬、群葉貓等經典角色,陪你一起踏上冒險的旅程。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回家:小林村的故事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小林大武壠族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回家—小林村的故事」常設展,展覽內容包括記憶中的家、消失的家園、組合屋的日子、新家生活等四單元,透過口述記憶影像、文物、模型,搭配互動遊戲,以尋根探索型態呈現早期文獻記錄為「四社平埔」的大武壠族人如何來到這片土地建立家園、延續傳統;並刻劃經歷殤災的大武壠後裔如何展現堅韌意志聯手重建家園。希望藉由展覽呈現這塊土地的故事、經由村民尋覓那份歸鄉返家的情感,帶領大家一同探尋先民在這塊土地生活的痕跡,和逐漸被遺忘、消逝的的傳統文化,娓娓道出小林村從風災前、歷經災變到重建的故事。

| | 主辦單位 國立國父紀念館

2025翠湖青少年音樂會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國父紀念館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2月16日(星期日)起至12月27日(星期六)止,2月至12月每週六下午1500時演出,除5月至9月每週六下午1600時演出,於翠湖與你一起聆聽音樂饗宴。 2月16日(星期日)1500-1600       2月22日(星期六)1500-1600 3月15日(星期六)1500-16000      3月22日(星期六)1500-1600        4月12日(星期六)1500-1600        4月26日(星期六)1500-1600        5月10日(星期六)1600-1700        5月24日(星期六)1600-1700        6月14日(星期六)1600-1700        6月28日(星期六)1600-1700      7月12日(星期六)1600-1700        7月26日(星期六)1600-1700 8月9日(星期六)1600-1700          8月23日(星期六)1600-1700        9月13日(星期六)1600-1700        9月27日(星期六)1600-1700      10月18日(星期六)1500-1600      10月25日(星期六)1500-1600       11月8日(星期六)1500-1600        11月22日(星期六)1500-1600    12月13日(星期六)1500-1600      12月27日(星期六)1500-1600            

| |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糖分與鹽分文學賞——臺南文學滋味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國立臺灣文學館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糖」與「鹽」從古至今都是民生必需品,臺南一帶的製糖及曬鹽產業,400多年來在臺灣發展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鹽堆與甘蔗,廣袤大地與府城巷弄,承載著臺南的歷史變遷與在地記憶,幻化為文人墨客的文字風景,鹹甜之間皆是百味人生調和劑。 本展挑選32則作家摘句,有臺南在地的書寫,也有外地旅人的貼近觀察。作家以日常場景中,再熟悉不過的糖分與鹽分,淬鍊出內心甘苦與人情滋味,穿越時空,串聯今昔之文學感受。請在心中緩緩品讀並且暗自評分,這份濃郁的臺南滋味,幾分甜?幾分鹹?

| |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常設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陪伴我們的臺灣島嶼,一起穿越數百年的記憶流轉吧!在這裡,你會從神秘的起源傳說開始,跟著這塊土地,一次次歷經時代的更迭與鉅變,看見大歷史之下人群的樣貌、聲音與故事。 展覽以「時代」作為單元,分為「臺灣,交會之島」、「最初的抵岸」、「倚海而生的島與人」、「山海之間的共存與競逐」、「新秩序下的苦悶與夢想」、「邁向民主這條路」、「大家的博物館」7大單元;從史前到當代,相異的時空情境中,是否喚起你似曾相似的共鳴?

| |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數味食光:臺灣飲食記憶特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記憶如何捕捉?如何承載?哪些記憶得以被保存與傳遞?自2021年起,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接手營運「國家文化記憶庫」這個由全民共筆的資料庫,累積了眾人的記憶與故事,透過民眾的自我書寫、記錄和上傳,建構出豐富多元的臺灣文化地景。我們相信每個人所見的世界皆值得被分享,這些記憶片段成為我們共同的文化資產。 在本展覽中,以「飲食」作為入口,進入記憶庫所匯聚的文化寶藏之中。如果用「吃」當作認識臺灣大眾記憶的鑰匙,透過「15組」飲食關鍵字,我們將看見甚麼樣的記憶面貌?又能感受到甚麼樣的時代脈絡? 展覽中,我們將利用國家文化記憶庫素材,搭配博物館、個人與在地社區的蒐藏,加上各式流行素材與資料,勾勒出臺灣大眾飲食記憶的輪廓,願與您的味蕾會心一笑。

| |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AR仙怪歷險記-常設展AR遊戲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什麼!?臺史博「斯土斯民」常設展居然藏著一個平行異時空?文物仙怪穿越了歷史,遊走在異時空場域裡,他們有自己的故事、有自己的想法,還有話想說!據說,只要採集故事,汲取仙怪的文物能量值,身體就會發生不可思議的升級變化。趕快開啟擴增實境鏡頭,找出這些神秘客的藏匿地點,看見遊走於時空中的無形之物吧!

| | 主辦單位 宜蘭縣史館

「宜蘭設治兩百年」常設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宜蘭縣史館

宜蘭設治紀念館建於日治初年,原為近百年來歷任地方首長官邸,為一棟和洋式混合建築,擁有恬靜優雅的日式庭園景觀;自1997年修復以來,即成為本縣歷史建築再生的重要典範,也是兼具人文與休閒的好去處。 館內展覽主要說明宜蘭自清代以來設官治理之過程,故名為設治紀念館,內容涵蓋清朝、日治與戰後迄今宜蘭縣政發展概要。

| | 主辦單位 宜蘭縣史館

「快樂學歷史」常設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宜蘭縣史館

「快樂學歷史」旨在向大眾傳達每個人都能成為歷史學家的理念。簡單來說,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故事可分享,同時也能探索並分享他人的故事。然而,發現和講述故事需要一些敏銳度和技巧,而展覽則是指引您如何做到這一點的指南。 我們最終的目標是讓歷史變得更親近,消除人們對於學習和死記硬背的壓力,讓學習歷史成為一件快樂的事。因此,我們鼓勵每個人發掘、分享和欣賞歷史故事的魅力,並提供相關技能和知識以讓每個人都能參與歷史的傳承。

目前在第24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