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hibition information

展覽資訊

提供全國各地展覽活動相關資訊的平台。這個平台匯集了來自不同領域的展覽活動,包括藝術、文化、科技、商業等多個領域。無論您對哪個領域有興趣,整合全國展覽資訊都可以幫助您找到適合您的展覽活動。

音樂

Music

READ MORE +

戲劇

Theater

READ MORE +

舞蹈

Dance

READ MORE +

親子

Family

READ MORE +

獨立音樂

Indie Music

READ MORE +

展覽

Exhibition

READ MORE +

講座

Lecture

READ MORE +

電影

Film

READ MORE +

綜藝

Variety

READ MORE +

競賽

Competition

READ MORE +

徵選

Auditions

READ MORE +

其他

Other

READ MORE +
《 共築之所 Grounds for Living 》

| | 主辦單位 THE 201 ART 順天建築 • 文化 • 藝術中心

《 共築之所 Grounds for Living 》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THE 201 ART 順天建築 • 文化 • 藝術中心

協辦單位: 路由藝術

《 共築之所 Grounds for Living 》 在當代氣候危機與城市擴張的夾縫中,我們該如何重新想像「居所」?它不再只是遮風避雨的建築結構,而是關於人與自然、文化與記憶、資源與倫理交織的關係網絡。《共築之所Grounds for Living》,聚焦於「棲居」作為一種再思與再造的行動,邀請五組來自亞洲、拉丁美洲與歐洲的藝術家,透過裝置、雕塑、織品與繪畫等創作形式,回應我們如何在動盪與變遷中重構生活的根基。 「共築」不只是建築的行為,更是面對土地、資源與社群的重新連結。既指向物理層面的協作與構築,也象徵在生態、社會與文化面向上的集體想像與實踐。展覽中的藝術家透過自然材料、回收物、統計圖像與手工技藝等語彙,回應自身所處環境中的緊迫課題。他們的創作並非單向的表述,而是跨越時空與文化的對話,試圖在不確定的時代中,開啟關於未來棲居的思索與提案。 從熱帶自建住宅到紙箱堆疊的記憶空間,從環境統計的紙雕到工業廢料的再造,《共築之所》呈現一種貼近自然、靈活變動的居所觀,一種非線性、非中心的生活想像。在這些作品中,家屋成為可變的、呼應環境的有機體,是一種與時間、土地共振的生活試驗場。

2025歌仔戲大捙拚 蘭陽戲劇團《三鳳緣》

|

2025歌仔戲大捙拚 蘭陽戲劇團《三鳳緣》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蘭陽戲劇團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三鳳緣》改編自《蝴蝶杯》,講述田玉川仗義誤殺無德公子,引發三位「鳳」字女子的人生命運交織。傳統劇目聚焦多位佳人婚配單一才子,如今融入性別平權與多元價值,突顯出故事本質—「不平則鳴」與「機智解危」的人性光輝:劇情轉由男主的義行牽引出三段情緣,成就圓滿,名為「三鳳緣」。

相機不見了:陳建維

| | 主辦單位 谷公館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1號4樓之2)

相機不見了:陳建維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谷公館 (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1號4樓之2)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相機不見了》是陳建維在谷公館的第一次個展,一百多幅攝影作品鋪陳整個展場。那些剎那間捕捉的影像,有些是攝影師最熟悉的朋友,有些是擦身而過的陌生人;有些場景如此熟悉,有時鏡頭也只是場景中的過客。這些零星的光影相互串連,成爲橫貫五年的痕跡。 …………………………………… 相機是一種幻術,真正生活的人比較重要。 A story of loss, return, and the unexpected gifts of absence。 《相機不見了》,來自一段真實的經歷 —— 遺失了相機。不是遺落在計程車裡,也不是借給誰忘了拿回來,它就這樣消失了。在它不見的當下,記憶像著急的跑馬燈一樣,我才意識到,原來一台相機能裝下的,不只是影像,而是這幾年的我自己。那些曾經的光影、心跳與呼吸,一瞬間全都像是蒸發了一樣。那不僅是器材的遺失,更象徵著對於個人視覺記憶的斷裂與不確定。我心裡許了願,如果失而復得,我會為它做些什麼?辦場派對吧!能送給朋友一份禮物,一個擁抱多好!隔天,它就靜靜的坐在與家人曾經一起找遍的桌邊一角,雞皮疙瘩瞬起,不可能吧! 《相機不見了》 是一場關於失去與重逢的影像敘事,也是一場視覺再認與時間縫合的行動。數位影像時代中,我們對影像的儲存與召喚已近乎本能,而當記錄的工具嘎然而止,記憶與觀看也隨之產生裂縫。它們見證了一段被打斷、又重新串起的記錄旅程,記憶裂縫後的再拼貼與再詮釋。「失而復得」反映的是一種普遍而深刻的人類經驗,這些影像,是否仍舊保有最初的情感與意志,抑或已然成為新的記憶?照片還是那些照片,但視角已經不同。 這份日記 ( 2020 ~ 2025 ) 經歷疫情爆發,解封,世界又恢復自由的日常 , 以無所得故。 總會有光如約出現。 —— 陳建維, 2025年7月

| | 主辦單位 財團法人金車文教基金會

何理 創作展【未來-自然共生】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何理互動

協辦單位: 何理互動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白田誉主也 個展《Dear Dear,》

| | 主辦單位 涅普頓藝術有限公司

白田誉主也 個展《Dear Dear,》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涅普頓畫廊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Dear Dear,》 展期|2025.08.16(六)-2025.09.21(日) 開幕茶會|2025.08.16(六) 下午 3:00,藝術家將親臨現場 地點|海神畫廊(台南市安平區育平路369號) https://maps.app.goo.gl/wqT5G6fwNB6JTn189?g_st=ac ▍展覽介紹 Dear Dear, 是一句輕聲呼喚,也是一次無聲的凝視。 此次個展是藝術家白田誉主也對「生命」的再次凝視與回應。過去長期描繪動物的他,從未將牠們視為單純的描繪對象,而是作為他探問生命議題的媒介。對白田而言,無法以語言溝通的動物,象徵著一種無聲卻深刻的情感交流;牠們沒有名字,沒有聲音,但卻真實地存在於我們共享的時空中。 在這場名為《Dear Dear, 》的展覽中,藝術家試圖以繪畫作為訊息,為這些無名之生命寫下一封封情感充沛的手書信件。他說:「我不畫你完整的樣子,只是試著留下你曾經駐足的痕跡。」這些作品不僅是對動物的注視,更是對所有曾在我們生命中短暫駐足、卻留下深遠印記的存在致意。 《Dear Dear, 》是一封寫給「你」的信,也是一段沒有回音的對話,是藝術家對生命最溫柔的凝視與祝福。 ▍藝術家簡介 白田誉主也出生於日本茨城,擁有筑波大學藝術博士學位,現定居台灣專職創作。他以膠彩、水干、金銀箔等東方傳統媒材為基礎,融合細膩筆觸與詩意構圖,長年探索動物與人類情感之間的微妙連結。筆下的動物無名無語,卻極具存在感,如同一封封無聲的信箋,傳遞他對生命的凝視與共鳴。 其創作語言兼具東方美學與當代精神,曾獲日本河北美術展「河北賞」、台灣大墩美展膠彩類優選等肯定,亦入選 VOCA 展與創畫會等重要展覽。近年活躍於台日藝壇,持續拓展膠彩在當代藝術中的表現可能。 ▍藝術家自述 Dear Dear, 輕聲重喚著你,那不是語言,而是心跳的節奏。 我們共享一種

葉劉金雄陶藝 陳皎從油畫展

| | 主辦單位 孟焦畫坊

葉劉金雄陶藝 陳皎從油畫展


活動場次資訊:

葉劉金雄陶藝 陳皎從油畫展 展期: 2025.09.03-14 與藝術家午後之約: 2025.09.07 pm2:00-4:00 葉劉金雄的陶藝 以「極致逸真」、「超自然」的手法,將大自然的朽木枯竹化為軟泥陶作,把藝術生命呈現不朽的傳承;更以自然田野的蝸牛、瓢蟲、青蛙、蜥蜴...順其生態的神韻,出現在樹段竹節葉片中,喚化出耐人尋味、細膩、精緻、生動、唯肖的感性壺陶作品中。 他以獨特的觀察力及美學觀,融入執著並富含情感的心,對整體動態掌控收放自如,壺身斑駁肌理巧妙的佈局方式,令人嘆美為觀止!他的陶壺作品蘊藏人性情感的追求生命延續的永恆呈現,這是「心塢陶風」獨有的創作風格,數十年來一直震憾著兩岸陶壺藝界!此種獨樹一幟的創新風格,連中國宜興都自嘆莫如! 陳皎從的油畫 農村的微風綠浪和田野的野草花開,此景象很自然地讓人體會「夏綠滿園新」的意境,此鄉村特有的蒼翠綠景和美感,經常在陳皎從的畫面出現,這是因為她自出生成長至年老,終生沈浸在此環境中的內化情感。 因此,歷年來無論是旅遊各地名勝或家郷的名宅古蹟、山水田園景觀,一直是她繪畫的最佳題材,並以此為樂成為終身志業。 開放時間 AM11:00-PM19:00 (週一休假) 展出地點 孟焦畫坊 臺北市士林區雨農路17-2號1樓 電話 (02)2834-4319

| | 主辦單位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2025精緻客家大戲《1895乙未英烈-徐驤》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1895年初,清朝北洋艦隊敗於日軍,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澎湖割讓予日本。憤怒的臺灣民眾中,客家仕紳、地主及農民抗拒「外來者」,誓死保衛得來不易的家園及家業,發起了一場場悲壯的1895乙未保臺戰役。 苗栗頭份烈士徐驤散盡家財,與姜紹祖、吳湯興在苗栗及新竹招募義軍,連同婦女運送兵糧和傳遞情報在各地作戰。徐驤歷經六月龍潭陂、大湖口、老科崎之役……,始終不願屈服。 本劇透過史實,結合客家戲曲藝術與客家庶民生活,詮釋百年變局下,客家仕紳與庄頭百姓不畏艱難、不屈不撓的「情」、「義」精神。

青天白日滿地「虹」園 - 積吶虹光

|

青天白日滿地「虹」園 - 積吶虹光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積吶虹光畫廊

在青天下,一片光影交織著樂土,白日灑下溫暖,虹光擁抱大地,每一道色彩都在訴說生命的萬千情感。紅如黎明的熱忱;綠如春風的低語;藍如海洋的深沉;紫如夢境的呢喃,它們在天地間鋪展,交織成一曲和諧的詩篇。 積吶虹光的筆觸,將自然的光芒收入畫間,層層堆疊如時間的紋理,將過去、現在與未來,融匯於此刻的「虹」園中,站在這片園地裡,有夢、有盼、有寧靜的宇宙,還有無盡的可能。 在青天白日下,彩虹不只是一瞬間的存在,它是天地的回聲,是生命的承諾,虹光如星河般無垠,也如心跳般貼近,將我們帶回那遙遠卻熟悉的「虹」園。

青天白日滿地「虹」園 - 積吶虹光

|

青天白日滿地「虹」園 - 積吶虹光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積吶虹光畫廊

在青天下,一片光影交織著樂土,白日灑下溫暖,虹光擁抱大地,每一道色彩都在訴說生命的萬千情感。紅如黎明的熱忱;綠如春風的低語;藍如海洋的深沉;紫如夢境的呢喃,它們在天地間鋪展,交織成一曲和諧的詩篇。 積吶虹光的筆觸,將自然的光芒收入畫間,層層堆疊如時間的紋理,將過去、現在與未來,融匯於此刻的「虹」園中,站在這片園地裡,有夢、有盼、有寧靜的宇宙,還有無盡的可能。 在青天白日下,彩虹不只是一瞬間的存在,它是天地的回聲,是生命的承諾,虹光如星河般無垠,也如心跳般貼近,將我們帶回那遙遠卻熟悉的「虹」園。

青天白日滿地「虹」園 - 積吶虹光

|

青天白日滿地「虹」園 - 積吶虹光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積吶虹光畫廊

在青天下,一片光影交織著樂土,白日灑下溫暖,虹光擁抱大地,每一道色彩都在訴說生命的萬千情感。紅如黎明的熱忱;綠如春風的低語;藍如海洋的深沉;紫如夢境的呢喃,它們在天地間鋪展,交織成一曲和諧的詩篇。 積吶虹光的筆觸,將自然的光芒收入畫間,層層堆疊如時間的紋理,將過去、現在與未來,融匯於此刻的「虹」園中,站在這片園地裡,有夢、有盼、有寧靜的宇宙,還有無盡的可能。 在青天白日下,彩虹不只是一瞬間的存在,它是天地的回聲,是生命的承諾,虹光如星河般無垠,也如心跳般貼近,將我們帶回那遙遠卻熟悉的「虹」園。

目前在第4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