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hibition information

展覽資訊

提供全國各地展覽活動相關資訊的平台。這個平台匯集了來自不同領域的展覽活動,包括藝術、文化、科技、商業等多個領域。無論您對哪個領域有興趣,整合全國展覽資訊都可以幫助您找到適合您的展覽活動。

音樂

Music

READ MORE +

戲劇

Theater

READ MORE +

舞蹈

Dance

READ MORE +

親子

Family

READ MORE +

獨立音樂

Indie Music

READ MORE +

展覽

Exhibition

READ MORE +

講座

Lecture

READ MORE +

電影

Film

READ MORE +

綜藝

Variety

READ MORE +

競賽

Competition

READ MORE +

徵選

Auditions

READ MORE +

其他

Other

READ MORE +
ECHO偶計劃2025物件

| | 主辦單位 飛人集社劇團

ECHO偶計劃2025物件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飛人集社劇團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ECHO偶計劃】是以偶的「形式」作為聚焦標的,聚集創作者、觀眾、偶戲愛好者、觀察者等以不同角度的參與,達到「觀摩與討論」的目的,進而推展現代偶戲。 計劃內容劃分為「回聲互動群(工作坊)」和「演出大聲喊(演出)」兩大主題。不同於藝術節的節目聯演,本計劃強調「群聚現學實作」以及「精緻作品製作」,在觀/演的過程中提供學習和參與,企圖刺激創作者思考,提升觀看者洞察力。 ⚆ 靜與動:物的創作練習 從靜態的物件觀察與理解出發,逐步納入劇場元素──文本、動態、畫面調度,直到不同元素整合的嘗試,探索物與人的創作關係。 帶領人丨囝仔人 羅婉瑜、王詩琪 時間丨07/14─07/17 (一~四) 地點丨嘉禾新村日式聚場 ⚆物/我兩忘:人與物件的表演創作 帶領人|洪健藏 時間|08/14─08/17(四~日) 地點|台北偶戲館3樓排練室 ⚆物件之流:觀看、解構與變形 帶領人|邱承威 時間|08/20─08/22(三~五) 地點|台北偶戲館3樓排練室 【回聲互動群】 囝仔人、洪健藏、邱承威 帶領喜愛偶戲創作的物件工作坊。尋找對於「物件創作」專注的人群,創造同好聚焦的互動與交流,以三組高濃度工作坊課程,作為核心。 【演出大聲喊】 規劃三個節目+演後jam活動。邀請資深偶戲藝術家鄭嘉音、薛美華,針對「物件」主題創作兩齣40分鐘新作品;以及邀請荷蘭資深物件創作團隊TAMTAM Objektentheater ( TAMTAM物件劇場劇團)帶來作品"A Paper Life"。並在演出之後,規劃三組創作者一起「Jam 物件」,提供觀眾了解創作秘徑。

|

在雨中


活動場次資訊: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

「國光30‧而立」《永恆時尚:秋分》


活動場次資訊: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

【2025臺北藝穗節】喜劇特急:第2彈《喜劇PK賽》


活動場次資訊: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

【 十二花神】詩書畫舞展 /劉麗麗舞蹈團年度慈善公演


活動場次資訊: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

【2025臺北藝穗節】劉力瑋個人創作發表計劃 《一個媽媽的___競技場》


活動場次資訊: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

2025 三冠王說唱SHOW-台中場


活動場次資訊: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 | 主辦單位 臺中市立圖書館沙鹿文昌分館

【中市圖沙鹿文昌分館】「在地作家玉米辰(陳旻昱)老師繪本美學作品」海報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玉米辰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在地作家玉米辰(陳旻昱)老師繪本美學作品」海報展 ★活動展期:2025/04/17-2025/12/31 ★展示地點:沙鹿文昌分館1-3樓 ★在地作家:玉米辰(陳旻昱)老師 玉米辰老師的作品:《水雉的浮葉》、《幸運的一群》、《小島的洄龜》。 玉米辰老師的創作理念專注於臺灣環境保護的議題上,在與文昌分館環境結合過後,它不僅作為視覺藝術作品,更加深了這片土地上所有孩子們環境保護的概念,希望借由繪本美學作品與繪本書籍的交互展示,來引起讀者對環境議題的更加重視。這也是我們一直想鼓勵大家來重視環境議題的原因。 媒材:數位海報輸出/數位輸出 ★公開宣傳網址: IG https://pse.is/7hgew6

| | 主辦單位 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

Net & String Taichung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奧地利)Numen / For Use(策展團隊)、Christoph Katzler(策展人)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2025年夏天,奧地利策展藝術團隊 Numen / For Use、策展人克里斯托夫.卡茲勒(Christoph Katzler)首次來台,特別帶來兩件扣合勤美術館鮮明建築語彙的沉浸式裝置藝術《Net Taichung》及《String Taichung》全新作品。 《Net Taichung》以張力懸吊在空間中的網狀結構,猶如可行走於其內的立體畫;《String Taichung》緊繃的繩索穿越空間,將建築語彙轉化成沉浸式體驗。兩件作品延伸了勤美術館的建築視覺語言,打造出有彈性、有回應性的空間體驗。 在這個充滿想像力的夏天,一起來像孩子般地自由快樂玩耍吧! #裝置藝術

| | 主辦單位 財團法人臺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

2025不廢藝術季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財團法人台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

每年的6月5日為聯合國世界環境日,目的是提高全球對環境保護的意識和重要性!客基會近年以「永續發展」為目標,積極連結文化與環境,首度策劃「不廢藝術季」響應世界環境日,並藉由藝術的號召,邀請青年一同實踐文化保存,以創新方式發揮創意,結合傳統文化與現代時尚,設計構思環保有機又具潮流的藝術作品,引領年輕世代了解及體驗不同的客家傳統文化,讓公園除了提供休閒功能,也逐步成為實踐環境保護、永續經營的行動基地! 「不廢藝術季」藉由藝術號召 傳達不浪費的精神與內涵 本次「不廢藝術季」以客家足跡與生活為企劃主軸,藉由藝術家的梳理轉譯,重新詮釋客家族群遷移從海洋至山林、島嶼至城市的生活軌跡,透過藝術創作、互動體驗、教育推廣工作坊,傳達時間與事物的延續、不浪費與環境永續的精神與內涵。展覽邀請藝術家「Kjohn的再生軍團/羅楷烱」、「不垃圾場/張楷翊」、「林資芬」、「陳依慧」、「羅聿綺」、「鹽池工作室/吳有容、顏鈺恬」使用再生材質、解構再重組的創作,創作出符合永續主題的藝術品;此外更邀請到「大水溝二手屋」、「街道案子」團隊,設計共6件永續互動遊戲空間;以及由「不廢跨村實驗室」青年藝術家講師群帶來的再生材料手作課程,讓民眾了解客家族群如何在食衣住行等生活面向,延續客家族群珍惜資源的精神! 轉廢為用的藝術創作 藝術家林資芬的作品《穿上時間的顏色》以回收牛仔褲為媒材,結合藍染植物「馬藍」的意象,拼接成一件承載時間與記憶的長版客家藍衫,與過往勞動者的日常相呼應,也象徵與自然共生、慢工細作的藍染精神,不僅回應了快時尚下被忽略的意義,也傳遞對土地、工藝與傳統的尊重與珍惜。 《再生小舟》則是由不垃圾場創辦人張楷翊,利用100多公斤的塑膠廢棄物,透過創意與工藝,重新轉化為藝術作品,作品再生小舟不僅是一件藝術作品,更是藝術家一個環保行動的象徵,每一塊回收的塑膠不僅減少了對環境的負擔,也讓更多人看見塑膠再生的可能性。 《非裝飾記事》由鹽池工作室兩位藝術家吳有容、顏鈺恬共同創作,作品由回收碎布料製成,以藍衫上的「布扣」為創作概念,扣子中有九個頭,象徵長長久久出頭天的意思。 自然構造的仿生與反思 作品《海底生物的再生》由Kjohn的再生軍團創作,藝術家羅楷烱有感於環保對於海洋生態的重要性,利用電子設備等日常用品的廢料,創作出多個海底生物,希望傳達垃圾減量,珍惜海洋資源的重要性。 藝術家陳依慧與羅聿綺共創作品《窩-人與大地的共生對話》、《窩-我好像也可以是那片葉子》,是一場向自然的造屋者學習的堆疊計畫。藝術家陳依慧以竹子編織還原動物巢穴的棲所,藝術家羅聿綺則在巢穴架構中創作生活的足跡,藉由探索兩者共創的仿生窩,喚起觀展者對於人與大地母親關係的感知與反思。 6件互動體驗、48場手作課程引領更多年輕世代體驗客家傳統文化 本次藝術季期間邀請「大水溝二手屋」、「街道案子」團隊,設計共6件永續互動遊戲空間,「街道案子」邀請服裝設計師金蓓雯、空間設計師鍾定業與藝術家廖翊丞參與創作,從衣物再造、書籍修復到星空電影院互動空間,探索再生與永續生活的不同可能。「大水溝二手屋」則是規畫廢棄木材打造再生遊具、二手衣變裝改造及維修電器DIY體驗。「不廢跨村實驗室」青年藝術家講師群特別開發設計再生材料手作課程,邀請青少年族群親自體驗客家族群如何在食衣住行等生活面向延續客家族群珍惜資源的精神,讓大家在欣賞作品的同時也能動手體驗「減廢生活」的趣味!

| | 主辦單位 連江縣政府文化處

夢迴彼岸-2025林國勇的水彩世界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林國勇

由馬祖西莒出身、現旅居淡水的知名水彩藝術家林國勇老師所主辦的個展-《夢迴彼岸-2025林國勇的水彩世界》,即將於6月6日(五)至8月19日(二)在馬祖民俗文物館一樓特展區盛大展出。開幕典禮將於6月7日(六)上午10時至12時登場,畫家本人將親自導覽,並特別率領50餘位繪畫班學生及藝術愛好者從台灣本島飛抵馬祖,與鄉親一同感受藝術與鄉情交織的感動時刻,誠摯邀請民眾踴躍參與,共享這場跨越時空與地域的藝術盛會。  林國勇老師為馬祖西莒人,畢業於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其創作理念深受印象派影響,講求「以寫生為方法、以寫意為理想」,風格融合西方水彩的透明層次與東方水墨的韻味,構築出燦爛如詩、率性自然的畫面。他的色彩與筆觸既展現遷客文人獨有的感懷與詩意,仿若在紙上低語往昔,也流露對現代景物的柔情注視,展現一種超越技法、觸及靈魂的藝術境界。  本次畫展主題《夢迴彼岸》,是林國勇老師心靈與記憶的深層回望。畫筆行走於記憶與現實、馬祖與台灣之間,透過水彩的光影與墨色的流動,引領觀者在光影層疊間,尋回對土地、對家鄉、對人生片段的溫柔凝視。  展場依主題劃分為四大展區,分別為「鄉愁如潮」、「淡水風情」、「夢織寶島」以及「花開滿心」。林國勇老師以自身人生歷程為時間軸,循序鋪展創作脈絡-從對馬祖家鄉的深切思念與文化記憶出發,接著描繪遷居淡水後的生活日常與人文體悟,再延伸至對台灣寶島多元風貌的細膩觀察與詮釋。最終,於「花開滿心」篇章中,呈現他歷經歲月洗禮後的心靈成熟與藝術豐收,如同靈魂深處綻放的花朵,在畫紙上盡情綻放,交織出一場跨越時空的藝術旅程。  本次展覽不僅是一場藝術饗宴,更是台灣與離島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林國勇老師特別安排來自本島的畫友與學生同遊馬祖,讓藝術走入地方,也讓地方迴響藝術。無論您是藝術愛好者,還是對故鄉懷抱深情的旅人,都歡迎前來共襄盛舉,於畫作之中重溫心中「彼岸」的模樣。

| | 主辦單位 琴韻雅集書畫藝文交流協會

玩墨舞筆—114年彭玉琴師生書畫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彭玉琴

協辦單位: 桃園市八德區公所

彭玉琴老師及學生以傳統國畫山水技法與現代彩墨創作,透過畫筆演繹,實現藝術生活化夢想。普及推廣多元的藝術文化。傳遞游藝熱情,永續美學。

目前在第7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