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臺北 新北 桃園 臺中 臺南 高雄 新竹 苗栗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屏東 宜蘭 花蓮 臺東 澎湖 金門

| |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Taiwan美術時代錄〉Podcast節目


活動場次資訊: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EP0.【翻開時代錄—讀錄人現身】你是讀者?還是作者? 「每個人」當然包含正在看這段文字、聽這集內容的「你」,「每個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為自己所處的時代留下最美的紀錄,所以「每個人」既是讀者,也是作者。〈Taiwan美術時代錄〉內容超厚、超豐富,就讓國美館陪伴大家,一起細細漫讀屬於我們的〈Taiwan美術時代錄〉。 收聽傳送門:Sound On、Apple Podcast、KKbox、其他各平臺   EP1.【有藝思故事館—聽見藝術】說得跟真的一樣! 陪讀人|臺灣非視覺美學教育協會創辦人 趙欣怡 博士 你知道口述影像嗎?說到口述影像,你該不會直接想到語音導覽吧?這集節目,我們從口述影像產業出發,一路回顧生活中的無障礙設計(通用設計),再到「文化近用」理念。趙博士的一句「未來的社會將越來越需要口述影像服務」,到底是為什麼呢? 收聽傳送門:Sound On、Apple Podcast、KKbox、其他各平臺   Ep2.【形色創藝—記憶銘刻】To Be, or Not to Be?未來能留下什麼? 陪讀人|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管理組 林明賢 組長 你喜歡看尋寶探險類型的電影嗎?許多經典大片中的機關場景令人印象深刻!國美館許多藝術品都是無價之寶,那些令人留連忘返的國寶作品平常到底都藏在哪裡?會不會也像電影裡面描繪一樣的機關重重?這集節目,我們要帶著大家一起進行「寶庫解密」! 收聽傳送門:Sound On、Apple Podcast、KKbox、其他各平臺   EP3.【有藝思故事館—寶藏守護者】修護或修復?藝術品保存超級難! 陪讀人|國立臺灣美術館 修復師 李文元、戴妏珊 大家都有看醫生的經驗吧?不僅人類生病看醫生,動物生病也看醫生,連植物也有醫生!那藝術品呢?許多藝術品收藏的當下,其實已經病危(破損或劣化)。幸好有一群手巧心細的藝術品醫生,能夠拯救這些藝術品於水火,這群不輕易被世人看見的神祕人物,我們就姑且稱他們為—寶藏守護者。 收聽傳送門:Sound On、Apple Podcast、KKbox、其他各平臺   EP4.【有藝無界—空間的魔術師】一個空間,多個世界! 陪讀人|大拙設計 主持人 陶威儒 如果你是藝文場館的常客,應該會注意到各場館不定時會更換當期展覽。建築無法變動的前提下,到底怎麼能夠每次去看都是不同的展?展場明明跟之前是同一個空間,走到裡面無論是視覺或隔間都像是全新的一樣!這個篇章我們就來閱讀關於「展場空間設計」這回事,原來真的有一群空間魔術師! 收聽傳送門:Sound On、Apple Podcast、KKbox、其他各平臺   EP5.【有藝思故事館—展場中的天使】如果沒有你~日子怎麼過~ 陪讀人|國立臺灣美術館志工隊 朱靜慧隊長 祁俞副隊長 你思考過嗎?展場面積超級大的國美館,幾乎走到哪都可以看到工作人員,國美館真的有辦法養那麼多員工嗎?〈Taiwan美術時代錄〉第一季最後一個篇章,我們繼續閱讀一群人的故事,你可以稱他們是展場中的天使,默默陪伴、照看每一件作品以及每一個參觀者,他們真正的名字是「志工」。 收聽傳送門:Sound On、Apple Podcast、KKbox、其他各平臺  

| |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114年度藝術駐點員招募及培訓


活動場次資訊: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國立臺灣美術館學生公共服務  (114年度)藝術駐點員─招募及培訓課程 一.宗旨 為提供學生參與公共服務學習機會,並鼓勵學生善用美術館教育資源,增進學生藝術美學素養及培養學生公益服務美德。辦理「藝術駐點員─培訓課程」〈第一階段〉,期盼讓學生、美術館、觀眾之間建構友誼橋樑,進而落實學生參與公共服務學習的機會。 二.對象資格 (一)7~12年級學生〈國內外公私立國中、高中職學生〉 (二)大專、大學院校學生〈國內外公私立大專、大學院校學生〉 (三)每場次受理人數200人為限。 三.培訓日期 日      期 時      間 備註 114年 3月 23日〈週日〉 10:00-12:00   114年10月 19日〈週日〉 10:00-12:00     四.課程內容 時     間 內     容 備註 10:00-11:00 國美館館舍導覽及國美館簡介課程。 美術作品詮釋導賞課程。   11:10-12:00      服務態度、服務禮儀、服務須知等相關課程。   五.招募辦理方式:  (一)招募方式由本館視需求定期或不定期辦理,公告與刊登於本館網站。        線上報名網址https://www2.ntmofa.gov.tw/Volunteer_Art_Student/index.htm。  (二)招募報名日期與名額以網站公告為主,名額有限額滿為止,另本館保有接受與否的權利。即日起受理線上報名。  六.培訓課程報名方式  (一)培訓課程將公告於本館網站教育單元,一律於本館網站連結到「學生公共服務管理系統」線上申請。或由本館網站→加入我們→學生公共服務→進入「學生公共服務管理系統」線上申請。  (二)報名日期與名額以網站公告為主,名額有限額滿為止,另本館保有接受與否的權利。即日起受理線上報名。  (三)培訓課程報名洽詢:04-23723552轉336郭小姐、04-23723552轉333志工隊辦公室。 七.其他說明  (一)培訓課程〈第一階段〉:本培訓課程需全程參與,計算培訓時數但不計算服務時數,取得培訓課程認證,始得申請參與服務與服勤。  (二)培訓課程通知:由本館依據報名學生之基本資料進行審核,並以e-mail通知參加培訓課程。  (三)參與服務〈第二階段〉:需完成第一階段培訓課程並取得認證,始得申請參與服務與服勤。 八.本計畫如有未盡事宜,得隨時修訂之,並以本館網站最新公告為準。    

International Docent Training Program- Autumn 2025 (外語導覽員培訓計畫)

| |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博物館

International Docent Training Program- Autumn 2025 (外語導覽員培訓計畫)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National Taiwan Museum; Co-organizer: National Development Council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physical     The NTM International Docent Training Program aims to invite students to the English volunteer tour guide team of National Taiwan Museum and explore the rich culture and history of Taiwan. In this Program, you will be able to learn about the most iconic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in downtown Taipei, and connect Taiwan's history with the landscape. You will find how historic architectures can be viewed as an expression of ideology, and how the modern Taiwanese society was shaped by the major historic events, and how your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culture can be incorporated into your own guided tours. What's more, it's also a great chance for you to meet people with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but with the same passion for museums and guided tours. Guided tour events: http://www.facebook.com/NTMtour Media and reports: Podcast: 連俞涵主持EP.64│山羌閱覽室今天首次不聊書,訪問臺博館研究人員與策展人方慧詩,帶你穿越回到臺北城的過去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85dRDd  Spotify- https://reurl.cc/Ayoabp PTS TV Show: "下課花路米Follow Me Go- Wonders of Museums S2" Episode 14: A Museum Where Landmarks Speak for Themselves: The National Taiwan Museum https://youtu.be/tMObZzffcVE?t=1207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program, please scroll down.  1. 培訓課程 Training Program  Date Time Agenda Venue Sep. 13th SAT. 09:00-09:20 Sign in 3F West Classroom (自然教室) Main Building  09:20-09:40 Introduction to NTM & the Program 09:40-10:20 Self-introductions 10:20-11:50 Guided Tour of the Main Building and Surrounding Landscape 11:50-12:30 Group Discussions 12:30-14:00 Lunch Break & Traffic to PACT 14:00-15:00 Guided Tour on Taiwanese Potehi (Hand Glove Puppet) 15:00-16:30 Workshop: Handling the Potehi Puppets 16:30-17:00 Housekeeping Messages Sep. 14th SUN. 09:30-10:00 Sign in 3F West Classroom (自然教室) Main Building  10:00-12:30 How to Deliver Guided Tours at the Museum? Examples of the Stage II Qualifications 12:30-14:00 Lunch Break 14:00-15:00 Group Presentation 14:30-16:30 Lecture: How to Introduce Taiwan's Cultures and History 16:30-17:00 Discussions Sep. 20th SAT. 09:20-09:30 Sign in 3F West Classroom (自然教室) Main Building 09:30-10:20 Stage I Qualification: Written Exam 10:20-11:00 Result of the Written Exam 11:00-12:30 Rehearsal on the Tour Relay 12:30-14:00 Lunch Break 14:00-15:30 Group Tour Relay on NTM; Audience Feedback 15:30-16:10 Discussion on the Tour Relay Group 16:10-16:30 Qualifications and Requirements 16:30-17:00 Housekeeping Messages  Sep. 21st SUN. 08:30-09:00 Assembly at the Main Building Square (Outdoor) 09:00-10:00 Traffic Offsite Training! The Tea Town, Pinglin 10:00-11:00 Guided Tour on the Tea Industry and the Town of Pinglin 11:00-12:00 Lecture Focusing on Local Context and Current Issues 12:00-14:00 Lunch and Group Discussion 14:00-16:00 Group Presentation on Short Guided Tour Scripts 16:00-17:00 Free Time    Weekend Guided Tours    Walking Tour of Old Taipei (once a month)      Diplomatic receptions    Puppetry Guided Tour    Special events    Multilingual tours (Japanese tour by Nana)   Offsite Training for 2025-- Taiwan's Tea Culture!       Feedback from docents         2. 服勤要求 Service Requirements 通過導覽驗收後,學員於 2025/09/30 至 2026/2/28 期間滿足16小時的下列服勤內容。 After passing the qualifications (written exams and trial tours), all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fulfill a minimum service hours of 16 hours (between 30 September 2025 and 28th February 2026) on the tasks listed below. (1) 導覽 Guided tours 週日下午英語(或週六下午其他外語)定時導覽與觀眾訪問(13:30~16:30) Sunday English regular tours (or Saturday multilingual tours) and visitor feedback study(13:30~16:30) 每月第三個週日上午臺北城英語散步導覽(08:30~12:30) Monthly walking tour of old Taipei "Blast to the Past"(Saturday, 08:30~12:30) (2) Feedback on the training 課程心得一篇。 Feedback on the training program, 300 words in English or 250 words in Chinese. (3) Feedback on giving the guided tours 期末服勤心得一篇。 A final report to conclude your service and museum experience, 300 words in English or 250 words in Chinese. *每位學員必須在2025年10月12日之前,通過導覽驗收,方能進行導覽。 All students docents need to be qualified before giving guided tours by 12 October, 2025. 3. 學員資格 Qualifications 語言能力:英文口說流暢,非母語人士需提供語言能力測驗成績(建議TOEFL iBT85分以上、IELTS6.5以上或全民英檢中高級通過;如欲報名踴躍則將依此成績標準篩選)。如為臺灣國內大專院校國際學生即可免提供英語檢定。 Fluent in English. Non-native speakers should provide English qualification results (TOEFL iBT 85 and above, IELTS overall 6.5 and above,) or proof of enrollment as a formal international student or exchange student in the universities of Taiwan. For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the univerisities of Taiwan, the certificates of English proficiency are not mandatory.  ​ 學術興趣或專長:文資保存、歷史、語言、博物館學、自然科學。 ​Academic interests or college major: heritage conservation, history,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museology and natural sicence. ​ 個人特質:具服務熱忱、禮儀,樂於分享,對國際交流有熱情。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polite, passionate about customer service and sharing knowledge, enthusiastic about international activities.   預計招收15~35歲大專院校與高級中學在學學生、Gap year青年(畢業後一年內) 25名。海外大學來台研習華語的學生也歡迎~~~ ​Recruitment:  25 slots for graduate, undergraduate, high school or gap year students aged between 17 and 35​. Oversea students at Mandarin learning centers are also welcome! 如果線上報名系統收到超過25名合格的報名者,則將依報名順序錄取學員。 If we receive more than 25 qualified online registrants,  members will be enrolled in sequence.   所有申請者必須提交由其就讀學校的教師或工作單位主管開立之正式推薦信,推薦信內應包含推薦人之機構所屬單位、職稱、聯絡資訊及親筆簽名,以茲證明申請者之資格。All applicants must submit an official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from their current academic institution's faculty member or workplace supervisor, which shall include the recommender's institutional affiliation, position title, contact information, and authorized signature, to verify the applicant's eligibility. ​ 4. 聯絡資訊 Contact Us 教育推廣組 方小姐 Education Department Ms. Fang  (02)2382-2699#5466 Email: hsfang@ntm.gov.tw   5. 線上報名Online Registration: 🔗 https://forms.gle/CWvijYtuKbpQFX578  (open in July) Registration Deadline: Before Monday, 8th September, 17:30,GMT+8.   6. 培訓費用 Registration Fee:NT$300.- (文化幣OK!) 包含一年內臺博館四館門票(限本人使用) Including personal admission to all four branches within a year! 使用文化幣付款提供限量紀念品!Special sounvenir included when paying with Culture Points.                    

| | 主辦單位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時代留聲-114年轉型正義推廣活動:多元形式活動第6場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邱安忱;(中華民國)吳榮昌;(中華民國)黃武山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本處規劃20場轉型正義活動,鼓勵社會大眾多元參與,以共同討論、互動分享與傾聽,在轉型正義的反思過程中,凝聚對人權與民主價值的共識,進而實現普世之人權關懷。

| | 主辦單位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時代留聲-114年轉型正義推廣活動:報禁工作坊第2場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黃琳懿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本處規劃20場轉型正義活動,鼓勵社會大眾多元參與,以共同討論、互動分享與傾聽,在轉型正義的反思過程中,凝聚對人權與民主價值的共識,進而實現普世之人權關懷。

| | 主辦單位 臺北市立美術館

「靜‧物」故事日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臺北市立美術館

位每個藝術家都畫過或畫過靜物場景。也許是一盤水果、一個玩具、一瓶花,或是一張椅子。唯一的規則是......靜物畫必須保持靜止不動! 但如果沒有呢?保持靜止真的很難,尤其是對於一隻好奇的老鼠、一條飢餓的龍和一位認真的公主。有人會注意到他的靜物畫違反了所有規則嗎?邀請大小朋友,透過繪本故事,一起來重新定義「靜物畫」。什麼事靜物呢?歡迎一起來參加。

| | 主辦單位 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2025卦山天空音樂會系列活動


活動場次資訊: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日期 演出時間 演出場地 演出類別 演出型態 演出主題 4月20日 15:30-17:00 戶外地景廣場 露天音樂嘉年華 管樂團 校園交流工作坊 《下課後點名》 5月17日 16:00-17:00 實驗劇場 導聆音樂會 銅管五重奏 《彰青室內樂集》 系列之一 7月19日 16:00-17:00 實驗劇場 導聆音樂會 法國號重奏 《彰青室內樂集》 系列之二 8月16日 16:00-17:00 實驗劇場 導聆音樂會 薩克斯風重奏 《彰青室內樂集》 系列之三 9月20日 16:00-17:00 實驗劇場 導聆音樂會 長號重奏 《彰青室內樂集》 系列之四 9月21日 16:00-17:00 實驗劇場 卦山藝術季暨年度音樂會 管樂團 《聽見海洋的聲音》 11月16日 16:30-17:30 實驗劇場 露天音樂嘉年華 管樂團 《秋季親子音樂會》 12月21日 16:00-17:00 實驗劇場 露天音樂嘉年華 管樂團、 室內樂組合 《歡慶聖誕》 12月27日 16:00-17:00 實驗劇場 導聆音樂會 小號獨奏 《小號的故事III》  

| |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博物館

【另一種現場:修澤蘭】講座及專家導覽活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國立臺灣博物館、社團法人台灣女建築家學會、國立臺灣圖書館、國立臺灣圖書館陽明山中山樓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 關於【另一種現場:修澤蘭 ON-SITE MATTERS: HSIU TSE-LAN】特展 建築師修澤蘭1949年進入臺灣鐵路局工作,規劃設計板橋車站等相關建築,在國家建設時期投入全臺各地校園建築規劃,是克服陽明山硫磺地熱建造「中山樓」的建築師,也是打造現代新社區「花園新城」的實業家。她在臺灣各地的建築作品,早已融入公眾記憶。 本展除帶領觀眾認識修澤蘭建築師外,以「另一種現場」為概念方法,將建築師、建築圖、建築模型、各類檔案整理併置展示,重建「認識」的現場,亦藉此展現出臺灣建築發展歷程的不同風貌。   🏛️【專題講座】修澤蘭作品的雙重現代性 ── 中山樓與花園新城 時間:9/6 (六) 14:00-16:00 講師:蔣雅君/中原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 對象:一般大眾 地點:鐵道部園區,廳舍北翼2F演講廳 報名方式:本場次採網路報名,請於活動前10分鐘報到 活動費用:免費,須購票入館(全票100元、優待票50元)   🌏【建築走讀】探索中山樓之美(本活動須自理交通接駁及入館門票) 時間:9/13(六)10:00-12:00 講師:中山樓導覽志工 對象:一般大眾 地點:陽明山中山樓入口(台北市北投區陽明路二段15號) 報名方式:本場次採網路報名,請於活動前30分鐘於中山樓入口集合               本活動無交通接駁亦不含入館門票,請於報到前先行購票。 活動費用:免費,須購票入館(優待票80元 ,僅收現金,無刷卡服務;如有免票優惠身分,須自行至中山樓服務台憑證換票入館)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 二樓特展廳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博物館  社團法人台灣女建築家學會  國立臺灣圖書館、國立臺灣圖書館陽明山中山樓                              

| |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人文植感:樟樹聞香設計師」工作坊(114年度本土教育人才培育計畫)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活動/課程流程: 10:00-10:30 臺灣樟腦產業歷史簡介 10:30-11:30 臺史博常設展樟腦巡禮 11:30-12:00 典藏與網路資源中的樟腦記憶 12:00-13:00 午餐+休息 13:00-13:30 樟腦蒸餾體驗 13:30-14:00 樟樹生態簡介 14:00-15:00 園區樟樹生態觀察&種苗移植體驗 15:00-16:00 製作樟腦小物

|

測試節目(此節目無效請勿訂購)


活動場次資訊: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藏之有物.開放庫房」專場導覽

| |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博物館

「藏之有物.開放庫房」專場導覽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國立臺灣博物館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導覽內容:典藏功能介紹與庫房參觀,由講師帶領瞭解自然史博物館的典藏功能、管理方式或各式標本與製作方法,再進入開放典藏庫參觀設備及各類型標本,增加對博物館典藏標本與展示等功能的認識。 導覽地點:南門館多功能教室及開放典藏室。 講師:本館研究人員 對象:一般社會大眾 導覽時間:每場約40分鐘 費用:活動免費,須事先網路報名。活動當日請先至臺博館南門館紅樓購買門票與報到集合。全票新臺幣20元,半票新臺幣10元。 活動承辦人:如有任何問題,歡迎您來電詢問02-23822699 分機5417 陳先生 ■注意事項: 1.導覽活動會隨講師導覽進入開放典藏室,請已完成網路報名民眾,活動當日請自備襪子。 2.請於每場活動開始前10分鐘到臺博館南門館紅樓購買門票與報到集合,逾時將開放現場民眾候補,並請遵守參觀規定,謝謝您的配合。 3.人數限制:為維持良好導覽、參觀品質和人員安全,每場次上限10人。 4.請勿於館內吸煙、飲食、奔跑嬉戲及其他有安全疑慮之行為。 5.請勿攜帶食物、液體、傘具、危險物或易燃物入館。 6.請勿使用閃光燈、腳架、自拍棒等可能影響參觀之攝影器材,並禁止做任何未經許可之商業及出版使用,並禁止做任何未經許可之商業及出版使用。 7.臺博館保有更改或取消場次之權利,若遇特殊狀況臨時更動,敬請見諒!        

| |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星期三,來兒藝與藝術家相遇吧!(Wednesdays with Artists)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星期三,來兒藝與藝術家相遇吧!🖌️🖌️🖌️ (Wednesdays with Artists)   還記得從2024年4月開始,兒藝基地的星期三下午總有可愛的小活動悄悄登場嗎?  許許多多的大、小朋友在那刻起,也成了最支持我們的好朋友, 你們期待再次參與的心聲,我們都悄悄聽見囉!👂👂   在今年(2025)的5月開始,要繼續與你們在老地方、老時間裡相約!這一次我們把課程再進化,推出「星期三,來兒藝與藝術家相遇吧!」,活動中特別邀請了在今年(預計9月)即將上線的新教育展中,與我們一起做展覽的藝術家們,來擔任星期三下午活動中的最佳小隊長!這些具備豐富藝術創作與教學經驗的藝術家,他們會結合展覽主題與繪本導賞,設計出兼具創意性與探索性的藝術體驗活動,引導大、小朋友們在遊戲與創作中,用新鮮的眼光一起玩兒藝基地!(偷偷說🗣️🗣️,每位小隊長都有不同的創作風格與帶領方式,歡迎大家一次又一次回來,發現每次參與的新驚喜⭐!)   🎨一起玩的小隊長(教學藝術家)有誰呢? 🧑‍🎨石孟鑫 擅長雕塑與空間裝置創作的孟鑫,長期關注空間與人之間的對話關係。此次課程以「觀察與關係」為主題,帶領大、小朋友從描繪對方的臉開始認識彼此! 🧑‍🎨 陳姿華 投入於古典攝影與錄像創作的姿華,擅長透過影像探索時間、身份與記憶。課程將從「相機與想像」出發,激發大、小朋友感受影像與說故事之間的趣味。 🧑‍🎨 莊惠琳 擅長將工業素材轉化為仿生藝術的惠琳,擁有多年藝術教學的經驗。她的課程總強調「觀察、探索與微觀世界」,鼓勵我們放大感官、發現日常的美。 🧑‍🎨何彥諺 創作風格注重敘事與感性經驗轉化的彥諺,擅長以物件與場域構成帶有詩意的藝術場景。此次課程以「寫生與色彩觀察」為核心,引導孩子進行戶外觀察與藝術轉譯。   🎨要如何加入我們一起玩? 第一步:請先依「互動體驗空間」之預約方式,完成入場預約!                        (預約自參觀前14日開放,最遲需於參觀前2日完成) 第二步:活動當日正式入場後,請於服務櫃台登記參與本活動,即可加入體驗!                     (除暑假期間場次因人潮眾多需先線上報名,下方紅標處場次於本網頁上方資訊列點擊報名,報名結果以通知信為準,如正取名額資格不符將遞補備取名單,敬請留意信件結果內容將不另行通知)   🎨和小隊長們(教學藝術家)一起玩甚麼呢? 看看你想追隨哪位小隊長(教學藝術家),我們把小隊長們現身的時間光明正大告訴你~當然,我們更歡迎你常常來,甚至是每次都來~你將有機會認識不一樣的小隊長,用不一樣的新方法探玩我們的「互動體驗空間」! 活動名稱 星期三,來兒藝與藝術家相遇吧!(Wednesdays with Artists) 活動地點 「臺灣兒童藝術基地」互動體驗空間 活動時間 配合互動體驗空間第三場次入場機制與時間(15:00起可入場,活動正式開始為15:30-16:30) ※因暑假期間人潮眾多,故僅此期間場次須行事前線上報名(下方紅標處場次於上方資訊列點擊報名) 小隊長 (教學藝術家) 現身日期 活動簡述(彈性調整) 活動主地點 (動態調整) 石孟鑫 5/14、6/11、7/23、8/13 ★5/14、7/23體驗內容相同 ★6/11、8/13體驗內容相同 邀請大小朋友彼此觀察對方的臉,透過創造洞中的「對畫牆」互相描繪,運用平面與立體媒材,創作專屬的親子雙重畫像。 創造洞 *單場活動人數以20人為限 (約8-10組) 陳姿華 5/28、6/25、7/9、8/27 ★四場活動內容皆相同 「如果我是攝影師,我會拍下什麼?」,將從聆聽故事開始,一步步構思拍攝對象、繪製與裝飾,開啟影像與故事的想像旅程。 故事洞 (小舞台區) *單場活動人數以30人為限 (約10-12組) 莊惠琳 9/10、10/8、11/12、12/10 ★四場活動內容皆相同 透過顯微影像、空間探索與拓印遊戲,引導觀察身邊物件的細節紋理,並轉化為創作靈感。課程鼓勵親子組隊,一同進行「尋寶式」探索與創作,感受觀察的樂趣與創意的可能。 全區域 *單場活動人數以35人為限 (約12-15組) 何彥諺 9/24、11/5、11/26、12/24 ★四場活動內容皆相同 以互動體驗空間外的綠地、樹木、建築和天空為觀察對象,邀請大小朋友一起進行一場色彩和形狀的畫面實驗。 故事洞 (玻璃窗邊) *單場活動人數以30人為限 (約10-12組)     🎨一起玩之前,還有哪些資訊需要留意呢? 「互動體驗空間」於參觀前14日開放預約,至遲於參觀前2日完成,預約點此 本次活動建議對象:親子家庭觀眾、學習小小小團體(建議兒童年齡:4-10歲)。 本次活動開放人數:預計提供8-15組家庭體驗(為維持活動體驗品質,將依據課程設計彈性調整當日參與組數,以現場報名登記滿額即停止招收) 因本活動多為親子共同互動為基礎設計,故建議每名兒童搭配1位陪伴者參與,如非家庭觀眾,每3位學童必須安排1位師長全程陪同體驗! 為維持體驗品質且名額相當有限,務必請體驗者本人登記與排隊,禁代理排隊及報名影響其他同樣期待參加的大小朋友的權益喔! 因7、8月暑假熱門場次將採用網路報名形式,故原體驗空間網路預約單場次70人為限,將扣除本活動人數後提供預約。 活動中將可能有攝影夥伴出沒,參與本活動即同意授權我們(國立臺灣美術館)將相關影音資料應用於非營利之教育推廣等用途,含研究、公共服務、公開展示、播送及傳輸等之權利。 出發前請確認臉書或官網最新營運資訊,如遇不可抗力之因素等考量安全,主辦單位得辦理延期或取消活動並提前公告,如有未盡事宜,主辦單位保留修改、終止、變更活動內容細節之權利。                                                                                                                                                        

| | 主辦單位 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山中密令:八卦山任務行動」文化幣闖關活動


活動場次資訊: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本活動以彰化八卦山地區為故事背景,以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及周邊區域為場域,結合青少年族群喜愛的劇情式解謎體驗,透過實境探索與謎題破解,提升參與者的觀察力、邏輯思考與團隊合作能力,同時引導參與者認識彰化生活美學館之文化地景,增進學習與體驗的趣味性與參與度。 1.參加者於本館1樓服務台使用50點文化幣報名並領取闖關任務單,依據任務單上的線索,實地解謎闖關,完成「封印異世界大門」的劇情任務,蒐集「五大封印道具」之任務集章。 2.解開五個關卡的任務,並蒐集五個任務集章,最後可至服務台換取精美小禮物。(數量有限、換完為止) 3.活動時間:114.05.17~114.08.31,週二~週日 09:00~17:00 (週一休展) 文化幣首頁連結                                                    

2025 九月 漫步巴黎 人文藝術輕旅行

| | 主辦單位 新月藝文

2025 九月 漫步巴黎 人文藝術輕旅行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新月藝文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2025年秋天,邀請你與新月一起漫步在這座古典與現代、時尚與人文交融的城市,親身感受這一座連空氣聞起來都是優雅味道的城市~巴黎! 2025年9月27日出發,10月6日返台(總計10天),歡迎跟著旅居巴黎近30年的Kanzai老師走入巴黎人的日常,細細品味這個文化底蘊深厚的偉大城市!

2025南疆 探尋西域古國千年輝煌 藝文參訪

| | 主辦單位 新月藝文

2025南疆 探尋西域古國千年輝煌 藝文參訪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新月藝文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新疆自古以來就是絲綢之路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樞紐、是多元文化薈萃並存之地,尤其在南疆大地上的險峰、湖泊、草原、沙漠戈壁...等夢幻景致交織觀。 南疆秋色,令人心醉!2025年深秋之際,在南疆最美麗的時節,歡迎跟著藝術史學者邱建一老師,走一趟和田(和闐)、莎車、喀什、塔縣、庫車、巴楚、阿克蘇,體驗文化美學與自然美景兼具的深度見學之旅,10月27日出發,11月8日回台,行程總計13天

| |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寫生的故事:張捷、陳澄波與其時代風景特展系列推廣活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講座】(已結束) 自然與時代風景──從陳澄波出發的兩種重新認識臺灣的方法 時間|6/14 (六)  14:00-16:00 地點|臺史博階梯教室 對象|一般大眾,限額100人 主講人|洪廣冀(臺大地理環境資源系副教授)、黃裕元(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組副研究員) 主持人|張隆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 簡介|在陳澄波百三冥誕這一年,讓我們透過他妻子張捷堅韌守護留下的陳澄波畫作及物件,重新認識那個時代的臺灣。畫作不僅展現臺灣之美,更透漏臺灣季風、黑潮等自然力,造就了臺灣的生態環境和文化特色。而物件則娓娓道來陳澄波、張捷、其親友的故事及彼時的時代風景。 ★12:40-13:30加碼策展人導覽★ 為了讓參與講座的朋友更快進入「寫生的故事:張捷、陳澄波與其時代風景」特展內容,策展人將於講座開始前在4樓特展室幫大家導覽,購票入館即可參加! 如果沒有阿媽,要如何認識阿公?張捷與陳家的故事 時間|6/28 (六)14:00-16:00 地點|臺史博階梯教室 對象|一般大眾,限額100人 主講人|陳立栢(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主持人|張隆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 簡介|對陳家子弟而言,阿媽在記憶中是什麼樣貌?在保存阿公生命軌跡的半樓仔頂,張捷年復一年帶著子孫整理物件,同時也整理出我們如今記憶陳澄波的方法。在本場講座中將由臺史博館長親自主持,邀請陳家長孫陳立栢與大家一同聊聊,這些重要的家族回憶。 【說故事活動】(已結束) 《會說話的畫》繪本故事時間 時間|7/19(六)13:45-14:45 地點|臺史博兒童廳(需自行購票入館) 對象|3-8歲兒童與陪伴者1名,限額10組(20人) 故事姊姊|貓管家王華,生活離不開文字與圖像,得過幾個文學獎,刊登過幾篇文章,出版過幾本書。現任文字編輯、寫、說故事、外接演講培訓……打造一間故事屋,以及創辦並擔任嘉義縣故事裡有光共好實踐協會理事長。 簡介|以繪本《會說話的畫》為說故事的主要內容,從書中延伸出簡單的互動環節,過程中將與親子討論「為什麼畫會想要說話呢?」,並邀請親子畫出想要對彼此說的那句話。 【工作坊系列】 畫中有話:我的藏「話」箱 藝術體驗工作坊 日期|7/26 (六)14:00-16:00 地點|臺史博湖畔教室 對象|5-8歲兒童,限額20人 報名|已結束 藝術家講師|許尹齡 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碩士研究所,以平面繪畫為主的創作關注於人類行為和心理相關的議題,擅長將人類的情感、動作、精神狀態轉化為不同的元素,加到創造的角色,提供換位思考的可能性。具有多年兒童美術教學經驗,擅長透過藝術創作引導學童探索自我。 簡介|以「寫生的故事:張捷、陳澄波與其時代風景特展」第三區「咱的家庭」為出發,引導學童透過繪畫連結與家人的情感,打造屬於自己的「藏話箱」,一個將記憶、感受與片語圖像化、私密化的小盒子。透過繪畫體驗,更貼近前輩畫家的心中世界。  藝術偵探寫生記─藝術體驗工作坊 日期|8/23(六)14:00-16:00 地點|臺史博湖畔教室 對象|一般大眾,可親子共同參與,限額20人 報名|請 點 我 藝術家講師|藝術蝦(《漫步裡的台灣美術》作者) 清華大學材料科學研究所碩士畢,本業科技公司工程師,自學繪畫,為業餘畫家。《漫步裡的台灣美術》不僅是一場美術史的導覽,更是一場「藝術偵探」的體驗。曾獲2020年「好書大家讀」,出版過多本結合日常觀察與繪畫的工具書。 簡介|以「寫生的故事:張捷、陳澄波與其時代風景特展」以第五區「街路上的畫家」為引導,分享藝術家如何用「偵探」的眼睛觀察日常風景,用「線索」重新理解畫面中的細節,最後用自己的方式記錄、重構──寫生不只是畫景,也是「看」與「想」的過程。 【導覽系列】 「寫生的故事:張捷、陳澄波與其時代風景特展」策展人導覽 時間|8/16 (六)14:00-15:00 地點|展示教育大樓4樓第2特展室(需自行購票入館) 對象|一般大眾,限額30人 策展人|黃裕元(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組副研究員) 「寫生的故事:張捷、陳澄波與其時代風景特展」專場導覽 日期|114/7/12(六)、9/14(日)、10/11(六)、11/15(六)、12/13(六);115/1/15(日)、2/7(六) 時間|14:00-15:00 地點|展示教育大樓4樓第2特展室(需自行購票入館) 對象|一般大眾,限額20人 注意事項|專場導覽需自行購買語音導覽機,每台30元 備註|7/12、9/14場次配合文化部培育台語家庭計畫集點 ◆◆◆主辦單位保有最終修改、變更、活動解釋及取消本活動之權利,若有相關異動將會公告於本網站, 恕不另行通知◆◆◆ ◆◆◆ 活動地點如為展館內,需自行購票入館◆◆◆ ♦♦♦ 系列推廣活動由文化部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支持 ♦♦♦                                                  

| |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開箱吧!臺史博館藏桌遊特展】策展人導覽限定場!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走進時光寶庫,翻開遊戲的歷史篇章! 你知道阿公阿嬤、阿爸阿母小時候玩的桌遊長什麼樣嗎? 那些陪伴一代人成長的紙上遊戲,不只是娛樂,更是文化、是故事、是歷史的縮影! 邀請策展人親自說給你聽——兩場精彩導覽,帶你從遊戲看見時代! 第一場|親子推薦・兒童場次 🗓 2025年7月26日(六)14:00 👤 策展人:黃柏華 ✨ 專為親子觀眾打造!邀請爸爸媽媽、阿公阿嬤和孩子們一起走進桌遊的奇幻世界。跟著策展人發現那些可愛的動物棋、神奇的螺旋圖案裡藏著什麼?還有藏著秘密的遊戲機關。透過生動導覽,讓孩子在遊玩中感受桌遊與歷史的趣味! 📌 專為小觀眾設計,保證精采又有趣! 第二場|策展人帶你揭開幕後祕辛 🗓 2025年9月27日(六)14:30 👤 策展人:國家檔案館 方郁瑄 約用研究員 🎯 想知道展覽是怎麼策劃出來的?這場由策展人親自導覽,深入講解從清代升官圖、日治雙六,到戰後的大富翁與政治象徵遊戲,如何反映時代價值與社會轉變。分享挖掘館藏的歷程與策展背後的故事,揭開博物館策展的思維! 📖 推薦給對策展好奇的你! 集合地點|展示教育大樓1F定導集合處(服務臺對面) 活動費用|導覽器材每人每組30元(請先購票入館,於活動前15分鐘至服務臺報到) 🔔 小提醒:7/26親子導覽場適合國小以上孩童與陪伴者一同參與。 🎪《開箱吧!臺史博館藏桌遊特展》搶先看👉️展覽遊戲說明書 📍 遊戲地點:展示教育大樓4樓 第3特展室  

| |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博物館群

2025臺大博物館群兒童學習體驗營(半日營)


活動場次資訊: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ECHO偶計劃2025物件

| | 主辦單位 飛人集社劇團

ECHO偶計劃2025物件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飛人集社劇團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ECHO偶計劃】是以偶的「形式」作為聚焦標的,聚集創作者、觀眾、偶戲愛好者、觀察者等以不同角度的參與,達到「觀摩與討論」的目的,進而推展現代偶戲。 計劃內容劃分為「回聲互動群(工作坊)」和「演出大聲喊(演出)」兩大主題。不同於藝術節的節目聯演,本計劃強調「群聚現學實作」以及「精緻作品製作」,在觀/演的過程中提供學習和參與,企圖刺激創作者思考,提升觀看者洞察力。 ⚆ 靜與動:物的創作練習 從靜態的物件觀察與理解出發,逐步納入劇場元素──文本、動態、畫面調度,直到不同元素整合的嘗試,探索物與人的創作關係。 帶領人丨囝仔人 羅婉瑜、王詩琪 時間丨07/14─07/17 (一~四) 地點丨嘉禾新村日式聚場 ⚆物/我兩忘:人與物件的表演創作 帶領人|洪健藏 時間|08/14─08/17(四~日) 地點|台北偶戲館3樓排練室 ⚆物件之流:觀看、解構與變形 帶領人|邱承威 時間|08/20─08/22(三~五) 地點|台北偶戲館3樓排練室 【回聲互動群】 囝仔人、洪健藏、邱承威 帶領喜愛偶戲創作的物件工作坊。尋找對於「物件創作」專注的人群,創造同好聚焦的互動與交流,以三組高濃度工作坊課程,作為核心。 【演出大聲喊】 規劃三個節目+演後jam活動。邀請資深偶戲藝術家鄭嘉音、薛美華,針對「物件」主題創作兩齣40分鐘新作品;以及邀請荷蘭資深物件創作團隊TAMTAM Objektentheater ( TAMTAM物件劇場劇團)帶來作品"A Paper Life"。並在演出之後,規劃三組創作者一起「Jam 物件」,提供觀眾了解創作秘徑。

| | 主辦單位 桃園市立美術館

「暑假?就是玩藝!」2025桃園市兒童美術館夏令營


活動場次資訊: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 本活動需事先繳費,繳費後始完成報名手續。請務必確認可出席參加後再繳費報名。 ※ 報名時,須以學員(小朋友)身分加入會員,方可報名。請事先確認會員登入作業是否順利。   合作單位簡介(按課程時序排序) 王珮綺/北極老師(北極節氣生活美學工作室負責人) 王北極老師為東海大學美術系藝術創作碩士,具有15年實驗教育藝術暨戲劇教學經歷,現為獨立教育工作者/創作者/研究者,以「節氣生活美學」為題,透過祖先的智慧與經驗,傳承「二十四節氣」為時間軸,「生活環境」為空間軸,展開自然元素與五感探索的體驗,創造自己與他人共學共享的學習地圖與生命故事。 蔡元謙老師(桃園市無人機飛手職業工會) 蔡老師的專業領域包括電腦輔助設計、無人機的設計與應用、3D建模列印、數位設計製造以及空中攝影。除了教學,他也參加許多有趣的專題研究和計畫,展現對於無人機相關領域的熱情與專業。 蔡富安教授(國立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 蔡教授是康乃爾大學的土木和環境工程博士,擁有很多知識和經驗。他喜歡用電腦和衛星拍的照片來觀察地球,看看自然資源和環境的變化。蔡教授還會利用這些影像來建立三維的數位城市模型,非常有趣又有用! 劉建良工程師(國立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 劉工程師從中央大學土木所畢業後就留在資源衛星接收站服務,他的工作是幫忙處理衛星拍的照片,把影像變得更準確和好用。他也負責維護這些裝置,讓它們可以正常運作,確保我們能夠得到很多有用的影像資料。 國立中央大學科一館天文台 這是臺灣第一座具備大型天文觀測望遠鏡的專業天文臺,並配備現代化的觀測工具與技術。天文臺早期從事科學研究,現在轉為提供教學觀摩、導覽服務,並定期舉辦公眾參觀活動,讓更多人有機會瞭解天文學的奧秘和望遠鏡的操作,不僅增進大眾科學素養,也鼓勵更多人產生對於宇宙探索研究的興趣和愛好。 樂洋羊毛氈 「樂洋」以羊毛氈教學起家,希望羊毛氈的製作過程能讓大家感受到療癒的氛圍,或是讓親子在互動過程中培養情感。樂洋也致力於實用性產品的開發,設計師也思考如何將羊毛氈融入生活,嘗試設計開發更多元的作品。 史汀實驗室 「史汀實驗室STEAMLab Taiwan」以科技教育為主要目標,推廣內容包含運算思維、問題解決以及創意思維,希望透過常態性的接觸多元、有趣、新穎的科技工具,引導孩子培養自主行動、邏輯思考、溝通互動、創新設計的素養。善用科技的影響力,建立孩子未來依然適用的能力和視野。 謝瀞瑩老師(聲音藝術家、劇場導演、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藝術與音樂跨域學程兼任教師) 藝術家謝瀞瑩畢業於東吳大學音樂系,隨後負笈德國,研究跨足音樂與視覺領域。回臺後創立「IMPRO.453聲想劇場」,於國內外進行多場實驗聲音演出,主要以聲音探討空間,創建多聲道音響以突破聽覺感知,並以即興工作方法開發跨域媒材語彙,與視覺藝術、當代舞蹈、行為表演多有合作。近年常受邀於國內藝文場館進行跨界計畫、教學與創作。   報名資訊 ★ 建議年齡:國小中高年級(暑假後升三、四、五、六年級) ★ 活動時間:共3梯次 第1梯次:7/15(二)- 7/18(五)9:30-16:00 第2梯次:7/29(二)- 8/01(五)9:30-16:00 第3梯次:8/12(二)- 8/15(五)9:30-16:00 ★ 活動地點|桃園市兒童美術館(桃園市中壢區高鐵南路二段 90 號) ★ 活動費用|新臺幣4,000元/梯(含餐費、車費、材料費、保險費等)  

| |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腦洞一起開 Explore & Connect 大朋友的創意培力工作坊


活動場次資訊: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腦洞一起開 Explore & Connect 大朋友的創意培力工作坊🧠 「帶孩子參觀美術館,卻引不起他的興趣...」「孩子不喜歡畫畫,要怎麼一起創作?」「想和孩子一起舞動,但孩子卻放不開。」   這些親子互動的問題是否苦惱你很久了?覺得美術館、藝文活動和現實生活有一段距離,不知道怎麼帶孩子親近?也想運用美術館資源卻苦無方法?或是想同理理解孩子的語言,但卻不知道從何下手? 「腦洞一起開」大朋友的創意培力工作坊,以臺灣兒童藝術基地推廣活動實務經驗為出發,透過既有活動與展覽案例,提供方法與資源給各位大朋友,鷹架兒童探索的過程與環境,促使兒童在博物館、美術館的經驗中能有主導性、自導性的體驗。      本課程為專屬於“成人”的創意培力工作坊,從探索美術館資源,連結兒童經驗為目標,以兒童表意、兒童參與、藝術共創、博館個人經驗、跨領域主題式學習、懷境關環等各類主題為規劃,邀請關心兒童議題的成人、藝文與教育相關從業人員加入我們的行列。 ※因應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告選舉日期,原訂8/23(六)10:00-12:00大朋友的角色扮演課:如何從兒童角度同理兒童表意?調整至10/5(日)10:00-12:00,如有不便懇請見諒。 ※ 本活動為「文化部重建臺灣藝術史2.0專案計畫」   腦洞一起開 Explore & Connect 大朋友的創意培力工作坊 課程列表 月份日期 課程名稱 在這堂課我們可以… 講師 課程 地點 7/27(日) 14:00-16:00 大朋友的手作共玩課: 如何以兒童參與共創藝術創作? 引起兒童創作興趣,共同進行藝術創作,並強化兒童獨立發想的自主參與程度。 吾島文化/陳珈汝 3F工作坊 8/16(六) 14:00-16:00 大朋友的自然環境課: 如何與兒童找回自然環境敏感度? 在缺乏自然環境共處經驗下,嘗試為兒童創造持續性的環境探索能力與觀察能力,並以創作為媒介喚起對自然的關心。 鹽池工作室/ 吳有容、顏鈺恬 3F工作坊 8/23(六) 10:00-12:00 改為 10/5(日) 10:00-12:00 大朋友的角色扮演課: 如何從兒童角度同理兒童表意? 學習以實踐兒童為中心思考、認同兒童表意,避免不小心掉入「為兒童好」但缺乏尊重兒童的陷阱。 超越遊戲/李玉華 3F工作坊 9/20(六) 14:00-16:00 大朋友的美術館共學課: 如何升級陪伴任務和兒童共創參觀經驗? 瞭解成人的美術館經驗,如何從被動學習轉為經驗的積極參與者,實踐美術館體驗陪伴者的身分轉換,共築友善兒童美術館經驗。 國立臺灣美術館/ 黃莉婷 3F工作坊 10/4(六) 14:00-16:00 大朋友的探索課: 如何運用美術館資源讓兒童認識真實世界? 運用美術館資源貼近生活、跨足更多不同領域,創造以「人」為中心的真實世界美術館體驗。 國立臺灣美術館/ 劉昕昀 3F多元學藝廳 10/18(六) 14:00-16:00 大朋友的身體溝通課: 如何以肢體遊戲創造親子間的身體語彙? 透過肢體嘗試以非語言的訊息,理解兒童的情緒、想法、感受,並認識自我以肢體語言加強親子情感紐帶。 表演藝術家/ 潘巴奈 3F多元學藝廳   課程講師/助教 吾島文化 陳珈汝 講師 畢業於台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系。作品啟發於自小生長的島嶼想像,關注自然環境、城市鄉村,喜愛撿拾日常物件與自然媒材,探索在環境如何形塑當今的意義,與思考它過去的歷史脈絡。計畫多始於生活所在的台灣,參與了地方藝術節、城市與鄉村的地景藝術設計、公共藝術,曾駐村於東南亞、歐洲。自然世界持續啟發著她,視工藝為人類生活的軌跡,現她專注研究不同纖維與跨領域合作的可能,試著將創作過程帶入社區,並藉由參與式的工作坊作田野紀錄,邀請居民實驗當地媒材、人、空間的關係發展,持續讓創作過程保持開放和多元的對話。 吾島文化 黃佩妤 助教 台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畢業,擅長帶領兒童美感藝術課程,對媒材有一定程度的認識與運用,專長為平面設計能夠資訊整理及圖像化有效的運用在課程設計、策展規劃、活動企劃、視覺設計等。 鹽池工作室(吳有容、顏鈺恬)講師 鹽,經⽇光曝曬結晶成為⽇常生活不可或缺之所需。鹽池如尚未成形的場域,輕輕以⾃然不著痕跡的⽅式在日常中緩慢結晶。源於對藝術與工藝的創作熱枕,投入在⼟地、河流與⼭林間,對各種⾃然材質深深著迷,並嘗試以⼯藝結合各種非傳統形式創作。團隊分別來⾃纖維藝術與建築領域。關注於藝術與社會、環境、織品⽂化脈絡、纖維應⽤的關係。常以染織工藝、紙藝、藝術行動等結合非傳統形式創作及實驗開發。 超越遊戲 李玉華 講師 現為超越遊戲團隊共同創辦人,前社團法人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特公盟)創始理事暨國際學研智庫。與各國作者合撰《City at Eye Level for Kids》、《反造再起:城市共生ING》、《公園遊戲力》及《45 Urban Ideas for Ukraine — and Every Other City in the World》等書。 國立臺灣美術館 黃莉婷 講師 目前隱身於國立臺灣美術館這棟建築裡,潛藏在教育推廣組邁入第4個年頭,任務是陪大、小朋友一起有趣的逛展覽,許願未來還要繼續陪伴更多的大小朋友🥰 國立臺灣美術館 劉昕昀 講師 現為國立臺灣美術館教育推廣組專案助理,在教育的第一現場深感現今體制內藝術與人文課程的教學侷限,嘗試跳脫窠臼的教學方法,每天都在嘗試把好玩遊戲、生活中的大小事和一些美好的味道融合成新奇的體驗。 表演藝術家 潘巴奈 講師 花蓮阿美族,從事表演藝術創作16年。近幾年以跨域創作爲主,與不同藝術家合作,演出場域也常跳脫劇場空間與環境場域互動,潘巴奈似乎擁有108種樣貌,在表演創作的路徑裡不斷品嘗生命的108種滋味,肢體.聲音.劇場…交融在第一百零八個巴奈的靈魂裡。 表演藝術家 高依璇(虎牙小姐)助教 國立東華大學運動與休閒學系畢業,深耕於表演藝術、音樂創作與教學現場的表演藝術家。 注意事項 活動聯繫請洽04-2372-3552分機335劉小姐。 正取因故無法參加者,請於活動前3日自行來電取消報名。 為推廣環保節炭,邀請參與學員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前往,交通資訊詳見大眾運輸 本活動若有未盡事宜保留更動權利,得隨時修正公布之。        

| | 主辦單位 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

114年文化近用計畫-發笑實驗室-跨領域當代藝術體驗工作坊


活動場次資訊: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鬥陣來𨑨迌!!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舉辦HA HA ART發笑實驗室-跨領域當代藝術體驗工作坊!報名活動現正開跑啦,活動全額免費,透過有趣的跨齡文化近用,讓民眾感受跨領域當代藝術的創意與趣味性,製作專屬於自己的手動玩具、人像風箏、虎城(府城)百家毯、狀聲詞的家屋等,場場焦點都不容錯過 ! 活動期間:2025/07/03 ~ 2025/10/21 地點: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 1F新世代藝術實驗室 報名方式:點選下方報名網址或掃描QR CODE 以「跨齡共學」為概念、從兒童到成人都能體驗藝術共創的過程,打造創意及趣味性十足的超人氣手做玩具、風箏、繪圖剪貼遊戲。看看誰是最強創意腦! 今年暑假讓我們相約在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新世代藝術實驗室」,跟著我們一起乘坐童年時光機做伙來耍𨑨迌物,趕緊手刀來報名吧! 機械聲音裝置工作坊:動動手做玩具—聆聽蟬鳴聲響! ★以基礎木工技術製作手動機械玩具 ◎活動日期:7月3日(四)、7月4日(五)14:00-16:00 (完成作品須完整參加2場次) ◎帶領藝術家:蕭聖健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EQGSHoNywMc7AahD9 虎城百家毯-織物刺繡工作坊:聽你說故事 — 布、娃娃的新生命旅程 ★集結民眾舊物的生命故事,共同編織成一條新的虎城(府城)百家毯,象徵眾人集結而來的福氣。 ◎活動日期:7月8日(二)、7月22(二)10:00-12:00、13:00-15:00(共4場次) ◎帶領藝術家:黃千倫、蔡宛儒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VL1CgVs27tqDvMKi9 人像風箏工作坊:跟風說悄悄話-在空中展開一場與風的對話! ★製作專屬的人像風箏,讓不能飛的人們也能在天空中展翅飛翔。 ◎活動日期:8月11日(一)10:30-16:00 (全日) ◎帶領藝術家:王德瑜、鄭安舜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sGTxgX18bwsDuZk57 鏡像工作坊:猜猜我是誰? 打開魔鏡中的潘多拉寶盒! ★透過繪圖、剪貼遊戲創造令人驚奇的鏡像效果。 ◎活動日期:8月15日(五)14:00-16:00 ◎帶領藝術家:吳沛宸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ciqd6m6x1wKGx2YT7 狀聲詞的家屋工作坊:停,看,聽 ! 你採集到了什麼聲音? ★透過採集生活中各個空間的聲音(包含廚房、浴室、陽台 等),轉化為各式各樣的狀聲詞。 ◎活動日期:7月11日(五)、7月24(四)、8月7日(四)14:30-16:30 ◎帶領藝術家:楊雨樵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APv28sejcmoBFx6J9 詳情請見報名表單或洽本館電話:(06)2984990轉6011林小姐                          

| | 主辦單位 國家人權博物館

《凝視世界的兒童,點亮希望之光》主題教育活動


活動場次資訊: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100個孩子,100種心跳   凝視世界的兒童,點亮希望之光   今年夏天,國家人權博物館邀請大人和孩子一起走進「100個孩子,100種心跳——凝視世界的兒童,點亮希望之光」系列活動,從繪本故事中看到全球兒童的奮鬥與希望。本季書展將展出10餘本國際繪本,包括《戰爭,不是我的遊戲》、《世界的孩子上學去》、《馬拉拉和伊克巴勒》等,這些書籍描繪了兒童如何在困難中堅持與抗爭,並表達出每個孩子的共同心聲——被聽見、被尊重、被愛與被保護。這些故事不僅讓我們看到世界兒童的困境,更激發我們對兒童權利的關注與行動。   「人權繪本小小圖書館」活動將於8月23日及24日上午登場,活動結合繪本導讀和趣味闖關遊戲,讓孩子們認識生存權、發展權等四大基本人權。小朋友們可以從故事中了解世界各地兒童的現實挑戰,並透過遊戲增進對兒童人權的理解。   8月23日與24日下午,人權館特別邀請金鼎獎得主林小杯講師帶領孩子們進行「兒童人權繪本創作營」。讓孩子除了閱讀以外,還可以親手創作自己的「人權繪本」!在這兩日的工作坊中,孩子們不僅能賞析人權繪本,了解創作過程,並創作出屬於自己的故事,甚至搶先閱讀即將出版的最新繪本《在鳥籠出生的小綠和他的朋友們》,這是林小杯講師首次創作關於人權議題的繪本,機會難得,敬請把握!讓人權館和孩子們一起探索世界兒童的心跳,一起點亮希望的光芒!   ★★★「兒童人權繪本創作營」活動需要全程參與,請確認能夠全程參與後再行報名。★★★   【系列活動】   人權繪本小小圖書館 時間:8/23(六)上午10時至11時(適合3–6歲)、上午11時至12時(適合7歲以上) 8/24(日)上午10時至11時(適合3–6歲)、上午11時至12時(適合7歲以上) 地點:服務中心一樓閱覽室 講師:兒童文化研究社・人權繪本小組、大人思想研究社 限額:30人   兒童人權繪本創作營 時間:8/23(六)下午2時至5時、8/24(日)下午2時至5時(需二日全程參與) 地點:服務中心一樓閱覽室 講師:繪本作家 林小杯 限額:16人 適合年齡:小學一年級至六年級   主辦單位:國家人權博物館 協辦單位:兒童文化研究社|人權繪本小組              

| |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兒童限定】孩子的博物館時光—8月主題《古玉謎團X臺灣史前史廳》


活動場次資訊: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限定版兒童專屬導覽 三大展廳主題輪流登場 「南島航行」—南島廳 「家住在哪裡」—自然史廳 「古玉謎團」—臺灣史前史廳 日期:每個月最後週六(6/28、7/27、8/30、9/27、11/29、12/27)   ※ 10月另有主題活動規劃 時間:15:00~17:00 地點:史前館常設展廳、探索館創意工坊 人數:12人以上報名即可成行 年齡:7~13歲(適合國小學童,依主題不同) 內容:展廳主題活動+DIY手作(依主題不同) 費用:$300元 (含門票、導覽、DIY活動)          $250元 (臺東人專屬優惠,含門票、導覽、DIY活動)            

目前在第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