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

臺北 新北 桃園 臺中 臺南 高雄 新竹 苗栗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屏東 宜蘭 花蓮 臺東 澎湖 金門

| | 主辦單位 中台世界博物館

一瞬一旅:館藏佛塔經幢特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中台世界博物館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生命無常,於宇宙間猶如一瞬,但每一瞬間都是不可重來的精彩旅程。 如果生命會無盡流轉,此期終了將去往何方?在這一瞬之旅,我們如何把握當下,又如何好好道別?佛教以「緣起」說明生命和宇宙萬物之間,相互交織、彼此影響,生滅循環如同輪轉。這樣的觀點浸潤著建築與造像藝術,無論是象徵不生不滅的佛塔、記錄修行者行誼的塔銘,還是為生者、亡者滅罪增福的經幢,都展現出對生命的關懷與智慧,蘊藏豐富的文化內涵。 此次展覽將館藏造像、塔銘、佛塔與經幢,分成四個單元:一、法界緣起;二、銘記於世;三、永恆之道;四、善住之願。以「覺者的生命教育」為核心,從「生、死和世界的關聯」到「如何面對生命的無常和懷念」,接著思考「無常中是否有永恆的存在」以及「如何把握當下」,探索覺者的生命領悟與實踐,如何超脫生死的束縛。邀請觀者在佛塔與經幢間,踏入流轉不息的世界,凝視古老的銘刻,窺見古人如何回應生命課題,啟發對我們自身的省思——如何安住於現世、善生於未來。 展覽結合手作裝置與情境體驗,搭配工作坊、講座等多元活動,讓觀眾在參與中認識塔幢的歷史與美學,開啟一場與生命的對話。 線上購票 KLOOK:https://pse.is/7hnpvk KKDAY:https://pse.is/7hnpxf

| | 主辦單位 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行藝如歌-戲曲大師的身影與風華」展覽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協辦單位: 臺灣客家八音戲曲推廣中心

其他單位: (指導)苗栗縣政府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展出黃鳳珍、王慶芳、彭繡靜等三位戲曲國寶藝師精彩的傳藝故事與藝術成就。

| | 主辦單位 南崁兒童藝術村

藝童走過-南崁兒童藝術村前世今生華客雙語常設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南崁兒童藝術村

其他單位: (指導)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為配合文化部提倡語言平權,本特展除有精選老照片展覽之外,還新增了華語及客語的文字及QR code掃碼聽語音導覽,值得期待!

| | 主辦單位 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新北市立圖書館八里龍形圖書閱覽室】《塑織新生》大型共創藝術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楊芳宜;(中華民國)林俊作;(中華民國)八里區居民

協辦單位: 新北市立圖書館八里龍形圖書閱覽室

這不是垃圾,而是我們一同「織」出來的故事 最美環保藝術登場!走進八里龍形圖書閱覽室,感受廢塑膠的華麗重生! 你知道嗎?日常被丟棄的塑膠,正在八里悄悄變身為一件件動人的社區藝術品! 在環保藝術家 楊芳宜老師(不廢跨村實驗室) 與 林俊作老師(鐵線捲捲) 的帶領下, 八里居民齊心合作,用回收塑膠編織出大型共創裝置藝術──《塑織新生》正式登場! 來圖書館不只看書,這次還能欣賞藝術、聽故事、動手做環保,一起用創意為地球寫下希望的新篇章!

| | 主辦單位 財團法人豐邑文教基金會

臺中市藝術亮點-陳銀輝紀念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陳銀輝、楊淑貞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陳銀輝為臺灣戰後第一代抒情抽象藝術家典範,擅以油畫表現對形體與色彩的深刻探索。他以畫筆、畫刀交替運用,並大膽嘗試手指塗抹、布料擦拭、竹片刮畫等多樣技法,展現創作的自由與直覺。 本展回顧其1957至2015年的油畫創作歷程,並同步展出師母楊淑貞作品,共同呈現兩人深厚的藝術情感與時代印記。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再見捌捌陸 – 轉角12-1常設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關鍵的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辭廟撤退,百萬軍民桴海離岸,靠岸臺灣,一段以歷史為經,軍民為緯,交織成屬於眷村的獨特故事正在展開。眷村,不只是人居住之所,更是盛裝無數故事的載體,孕育文化的場域。本館將原有眷舍打造成「文化沙龍空間」,透過展覽歷史文物、眷村老物件,以及閱讀書香與多媒體視聽,讓民眾在靜謐的轉角眷舍,用五感體會眷村過往的歷史,與當下的自我對話,在沙龍中孕育屬於自己的眷村故事。

| | 主辦單位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

浮現祭X清水眷村特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清水眷村文化園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臺中海線的眷村青年過去受到美軍駐紮所引進西方音樂風潮相當深厚的影響,「浮現音樂」團隊在清水辦理「浮現祭」,特別整理6年來的成果,除了有歷年音樂祭現場海報、節目表等物件,更結合影像紀錄、音樂體驗多種形式,帶領民眾回顧精彩瞬間,一起感受清水眷村與音樂的交織與文化記憶。 本次展覽的裝置藝術由臺中在地設計團隊「敲木頭」打造,採用可重複組裝的木材,兼顧環保理念,減少廢棄物產生。展覽以時光迴廊呈現浮現祭六週年活動紀錄,透過視覺與音樂回顧歷屆精彩瞬間,並展出2025浮現祭彩繪比賽優秀作品,展現音樂與藝術交融的創意成果。 ———— 展覽資訊 ———— 展覽時間|114年4月12日(六) 至 114年10月31日(五) 展覽地點|清水眷村文化園區 西2號房舍 展覽媒材|木材、音樂、影像、色筆、複合媒材 ★展覽互動—講座活動 特別邀請浮現祭創辦人老諾,透過展覽內容分享清水眷村如何在1950-70年代因美軍駐紮而成為西方音樂與本土文化交融的重要場域,並探討這段歷史如何影響今日的音樂祭文化,透過歷史影像、音樂片段與浮現祭的發展故事,連結過去與現在,讓參與理解音樂如何成為清水文化的一部分,歡迎有興趣民眾一同來看展並聆聽講座,近距離了解清水眷村與浮現祭的音樂傳承。 ◇講座時間:114年6月1 日(日)14:00-16:00 ◇地點:清水眷村文化園區 信義小站(自由入場)

| |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博物館

臺灣有犀 特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國立臺灣博物館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你知道臺灣曾經棲息過真正的犀牛嗎? 本展以臺灣本土出土的珍貴犀牛化石為核心,集結多件重量級典藏,包括早坂島犀與早坂犀牛模式標本、白犀牛全副骨骼與王雷獸頭骨化石,以及腔齒犀全副化石等,帶領觀眾踏上一場跨越數萬年時空的古生物探索之旅! 展覽精心策劃六大主題單元,首先介紹臺博館與犀牛的歷史淵源,復刻1972年經典展場景,重現當年化石挖掘與研究氛圍。接續從哺乳動物的食性及行走方式,深入解析奇蹄動物的演化特徵。同時,透過左鎮化石園區館藏的各種臺南產的化石及玩偶模型,重現臺南早坂犀發現地的生態樣貌的縮影,營造親切易懂的觀展體驗,並加入臺灣各地化石動物群介紹,讓大朋友小朋友可同時認識到臺灣史前動物豐富的多樣性。 在「再現左鎮動物群」單元中,特別運用絨毛動物模型及造景生動還原遠古生態樣貌,可看到包括劍齒象、草原猛獁象、四不像鹿、金絲猴與早坂犀牛等,感受當時草原與森林共存的豐富景觀。 展覽也介紹臺灣三大化石動物群的重要發現地,包括臺南菜寮溪流域、澎湖水道與墾丁龍蝦洞,說明地質年代與海平面變化對物種演化的影響,並呈現臺灣古生物研究歷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最後,更揭示最新的研究趨勢與未命名標本,讓觀眾了解古生物學如何不斷推進,並看見臺灣化石研究的未來潛力。 無論是對古生物學感興趣的研究者,還是親子觀眾,皆能從中獲得知識與樂趣,歡迎蒞臨探索!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博物館 合辦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臺南市立博物館 協辦單位: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臺灣大學博物館群地質標本館

| | 主辦單位 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水圳主題-流史溯義—步履承傳的水圳走讀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巫秀淇

其他單位: (執行)共感敘事有限公司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街溪城市-水圳與義民 八字圳是桃園重要的水利設施,見證了當地農業發展與社會變遷,與安平鎮戰役的地理範圍有所重疊,然而,在乙未保台戰爭期間,水圳的戰略價值不僅限於農業灌溉,更關係到軍隊的補給、戰略佈局及當地居民的生存環。安平鎮庄戰役亦與水資源有關,將透過八字圳的歷史,串聯乙未戰爭時期的戰略布局與在地居民的應變,讓參與者從水資源的角度理解這場戰爭的影響,戰役與當地水圳系統的關係也體現在戰後水利資源的利用上,戰後,當地居民將日軍遺留的壕溝改造成灌溉設施,這些水利工程對於平鎮地區的農業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 | 主辦單位 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信仰主題-庇佑英魂—保台信仰之旅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巫秀淇

其他單位: (執行)共感敘事有限公司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1)信仰與生活 在清朝時期,隨著閩南人、客家人等族群的遷徙,三界爺信仰逐漸進入台灣,信仰在客家族群的擁戴、衝突、融合之後,成為桃園當地重要的大眾信仰,三界爺最早的信仰可以追溯到中國的道教,源於對「天、地、水三界」的崇拜與守護。信仰中,三界爺被認為能夠保護信徒免受災禍,並且保證土地的安定和農作物的豐收。他的主要職責是鎮宅安神,祈求農民能夠得到好收成,並且消除外來的災禍與邪氣。而客家人特別將其納入地方信仰體系,並在不同的地區建造三界爺廟,以祭祀與祈安。 乙未戰爭中,當地居民面臨著日本軍隊的侵略與戰爭帶來的巨大壓力,三界爺信仰不僅是宗教上的依賴,更是心理上的支撐。在抗日的過程中,信徒們會透過祭拜、祈安、燒香等儀式,表達對神明的敬仰與請求,期望三界爺的庇佑能夠化解災難、帶來安定。 (2)大庄伯公 此路線沿線的聚落,伯公廟隨處可見,「伯公」是客家聚落中,深具指標性、最普及也最多樣的駐地神信仰,座落在臺灣各地聚落,或駐守野地裡,平鎮為傳統客家庄,在還未都市化的鄉間仍保有許多伯公廟,伯公信仰也成為戰爭時期農民寄託與社區凝聚力的象徵。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新興戶政事務所

「看見~樂仁原生創作家藝文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樂仁啟智中心

2010年開始,樂仁啟智中心將歷年來服務對象的繪畫創作,集結成為年曆筆記書獲得大眾對身心障礙者藝術創作的認識與青睞,並於2015年策辦心智障礙者藝術畫展讓社會大眾透過藝術繪畫作品的觀賞,瞭解樂仁如何透過藝術創作支持服務對象,及感受心智障礙者的內心世界。此次展出作品相當多元,有紙漿藝術、紙藝再生、繪畫、木質蒴果等原生創作藝術作品歡迎民眾前往參展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苓雅戶政事務所

Niradha「藝術療癒花園系列」油畫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越南)Niradha

作者跟一位支持她做自己、接納自己的法國老師學習油畫,從一位完全沒有素描基礎的人,憑藉著敏銳的直覺與熱情,展開她獨特風格的創作;她參加了內在小孩、家族排列、愛的學習等密集內在課程,學習內在探索療癒之旅並藉由舞蹈與瑜珈喚醒身體、心理、情緒層面的能量流動,讓曾因受虐而慢性疼痛的身心靈創傷得以被療癒。

| | 主辦單位 新北市樹林地政事務所

王翔弘與林叔頤 雙人聯展「造夢者Dreammaker」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王翔弘;(中華民國)林叔頤

新北市樹林地政事務所為營造富有人文涵養之公務環境,讓民眾在洽公之餘,亦能感受美好的藝文氣息。自114年7月2日起至114年12月30日止,邀請藝術家王翔弘與林叔頤舉辦雙人聯展「造夢者Dreammaker」,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前往欣賞。

| | 主辦單位 郵政博物館

FUN玩具-童玩郵票特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郵政博物館

有趣的玩具令人樂在其中,不僅孩童喜歡,大人也喜愛。藉由使用玩具,幼兒能發展認知與社交能力,是其成長過程中重要的夥伴。為使大眾重拾玩樂之趣,增進親子情感,本館特規劃「FUN玩具-童玩郵票特展」,期透過可引發互動遊戲之童玩及玩具設施,傳達寓教於樂觀念,讓參觀民眾從玩中學、學中玩。

| | 主辦單位 郵政博物館

FUN玩具-童玩郵票特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郵政博物館

有趣的玩具令人樂在其中,不僅孩童喜歡,大人也喜愛。藉由使用玩具,幼兒能發展認知與社交能力,是其成長過程中重要的夥伴。為使大眾重拾玩樂之趣,增進親子情感,本館特規劃「FUN玩具-童玩郵票特展」,期透過可引發互動遊戲之童玩及玩具設施,傳達寓教於樂觀念,讓參觀民眾從玩中學、學中玩。

| | 主辦單位 THE 201 ART 順天建築.文化.藝術中心

《 共築之所 Grounds for Living 》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其他)Ana Teresa Barboza、Ishmael Randall-Weeks;(古巴)Ariamna Contino & Alex Hernández-Dueñas;(菲律賓)Alfredo & Isabel Aquilizan;(克羅埃西亞)Marta Katavić

協辦單位: 路由藝術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 共築之所 Grounds for Living 》 在當代氣候危機與城市擴張的夾縫中,我們該如何重新想像「居所」?它不再只是遮風避雨的建築結構,而是關於人與自然、文化與記憶、資源與倫理交織的關係網絡。《共築之所Grounds for Living》,聚焦於「棲居」作為一種再思與再造的行動,邀請五組來自亞洲、拉丁美洲與歐洲的藝術家,透過裝置、雕塑、織品與繪畫等創作形式,回應我們如何在動盪與變遷中重構生活的根基。 「共築」不只是建築的行為,更是面對土地、資源與社群的重新連結。既指向物理層面的協作與構築,也象徵在生態、社會與文化面向上的集體想像與實踐。展覽中的藝術家透過自然材料、回收物、統計圖像與手工技藝等語彙,回應自身所處環境中的緊迫課題。他們的創作並非單向的表述,而是跨越時空與文化的對話,試圖在不確定的時代中,開啟關於未來棲居的思索與提案。 從熱帶自建住宅到紙箱堆疊的記憶空間,從環境統計的紙雕到工業廢料的再造,《共築之所》呈現一種貼近自然、靈活變動的居所觀,一種非線性、非中心的生活想像。在這些作品中,家屋成為可變的、呼應環境的有機體,是一種與時間、土地共振的生活試驗場。 《 共築之所 Grounds for Living 》 展覽日期|2025.06.28(SAT.) - 2025.10.18(SAT.) 開幕時間|2025.06.28 (SAT) 15:00 展覽地點|THE 201 ART 順天建築 • 文化 • 藝術中心 展覽地址|臺中市西屯區文心路二段201號B2F 營業時間|週二至週六 10:00 - 17:30 主辦單位|THE 201 ART 順天建築 • 文化 • 藝術中心 協辦單位|路由藝術 - |參與藝術家 Participating Artists| Alfredo & Isabel Aquilizan_艾佛雷多 & 伊莎貝爾.阿奎禮贊 Ana Teresa Barboza_安娜.特蕾莎.巴博札 Ariamna Contino & Alex Hernández-Dueñas_阿拉姆娜.孔蒂諾 & 艾利克斯.埃爾南德 Ishmael Randall-Weekss_以實邁爾 · 蘭道 · 威克斯 Marta Katavić _瑪爾塔・卡塔維奇

| | 主辦單位 新北市新莊地政事務所

邱麗玟老師「愛戀手作口金包作品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邱麗玟

口金包的開闔方式獨特,有守財納福的寓意,其特色在於它復古的設計、實用的功能和多樣的變化,製作簡單使用上也很便利。 本次邀請邱麗玟老師展出愛戀手作口金包作品,其設計靈感來自於傳統錢包,以多種布料材質、刺繡珠飾搭配不同的口金,發展出多樣款式,不僅具有懷舊的韻味,同時也融入了現代元素,期待給觀者精彩的視覺饗宴。

| | 主辦單位 臺中市立圖書館霧峰以文分館

貓咪群像陶塑雕刻工藝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胡老師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陶藝及雕刻工藝是人類生活智慧的結晶也是民俗文化的象徵,以貓的可愛形象塑造,更融入能夠耐久欣賞的藝術雅趣。喜愛貓的人只要看到就能會心一笑,邀請您一同欣賞藝術與生活融合的工藝,由胡老師提供於本月在本分館西側走廊做貓咪群像陶塑雕刻工藝展,歡迎大家到館參觀。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美術館

從前從前……臺灣民間鄉野怪談選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角斯

協辦單位: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其他單位: (策劃)草原市務所,(指導)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內惟藝術中心於今年暑假前,特別推出展覽《從前從前……臺灣民間鄉野怪談選》! 臺灣這塊土地,亙古以來,來自八方族群落地生根,無論是平埔族、高山族或者漢人,於各地產生許多傳說、怪談。每則故事背後藏有玄機,不僅反映著我們對未知世界的想像和恐懼,更是先祖傳承下來的生活智慧、寓言與社會警示。 角斯,為臺灣當代著名插畫藝術家,擅以繪圖描寫臺灣民間傳統習俗故事,包含傳說、神靈與精怪等,汲汲耕耘臺灣傳統共有圖像記憶,將屬地生成的怪談予以「画誌」型態傳承於世代間。 草原市務所,具備跨域策展專業能力團隊,以藝術創意策畫的獨特視野,先以廣為人知皮影戲的精怪角色帶入傳說世界,轉化角斯妖怪插畫藝術與民間故事的特質語彙,帶領觀眾欣賞臺灣民俗故事之多彩魅力、察覺臺灣時代文化寓意與各地風土民情。 翻開《從前從前……臺灣民間鄉野怪談選》,邀請你走入臺灣被妖怪環伺的世界。在這個世界穿行間,我們不僅觀覽屬地生成的妖怪故事,古老怪談承載著我們的文化、禁忌與社會縮影。 The Neiwei Arts Center specially presents the Once Upon a Time... Taiwanese Supernatural Folklore exhibition, launched just ahead of the summer vacation. Since ancient times, peoples of various origins have migrated to Taiwan, including the Plains and Mountain Indigenous peoples and Han settlers. Across the island, these diverse groups have passed down a rich tapestry of legends and supernatural tales. Each story holds hidden meanings: not only do they reflect our imagination and fear of the unknown, but they also embody the life wisdom, allegories, and social warnings inherited from our ancestors. Chiaos Tseng, a renowned contemporary illustrator in Taiwan, is skilled in illustrations that depict local folklore, including deities, spirits, monsters, and other legendary beings. Through his ongoing dedication to Taiwan’s collective visual traditions, he preserves the supernatural stories of this land in the form of illustrated chronicles for future generations. The UMEADOW, an interdisciplinary curatorial team, brings artistic creativity and a unique curatorial perspective to this exhibition. It first presents the world of legends through the familiar shadow-play characters of spirits and monsters, and then features the distinctive vocabulary of Chiaos Tseng’s illustrated supernatural beings and folk tales. The exhibition guides viewers to appreciate the fascinating diversity of Taiwanese folklore, while exploring its cultural implications and local customs all over Taiwan. The Once Upon a Time... Taiwanese Supernatural Folklore exhibition invites you to step into a world haunted by spirits and monsters. As you journey through this realm, you’ll not only encounter stories of supernatural beings born from this land, but also discover how these ancient tales carry our culture, taboos, and reflections of society.

| | 主辦單位 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

大溪藝能事務所 Woodcraft Wonders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

其他單位: (指導)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傳說,在群山與大漢溪環抱、雲霧繚繞的城鎮裡,隱藏著一群奇能藝士。他們不喧囂,不張揚,卻以手作銘刻歲月,讓技藝流傳不息,這座城,名為大溪。 《大溪藝能事務所》以一群隱身山城裡的工藝藝能者為題,烈焰火中的打鐵師、神龕神桌旁的俠女、天衣無縫的榫卯師...而現在有更多人承襲了不可思議的能力!觀者可透過展覽一窺這座城市的神秘面貌、直觀地認識這些工藝後繼者,一次揭開大溪的奇幻面紗!

| |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開箱吧!臺史博館藏桌遊特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一、旋轉吧!螺旋人生 看!這裡每一個桌遊都在繞圈圈, 一起找看看螺旋道路上冒出現了什麼東西?神仙、卡通人物,還是......? 看看蝸牛、貝殼、螺旋星系、螺旋樓梯、螺絲、螺旋義大利麵,螺旋形狀無處不在。在遊戲桌上,我們同樣能見到人類對螺旋形狀的喜愛,例如歐洲的賽鵝圖、日本的雙六遊戲,螺旋路徑上加上許多豐富有趣的元素,使遊戲變得更加有趣。 臺灣遊戲桌上,可以發現像清代就開始流行的葫蘆問遊戲,在螺旋圖紙上有葫蘆、神仙、動植物等象徵喜氣的圖案,跟著口訣就能一步一步變神仙。也有畫上日本時代臺北熱鬧市街的雙六遊戲,還有戰後依照升學制度及大家喜愛的卡通角色繪製而成的臺灣自創遊戲。快來看看一張張螺旋狀的遊戲圖到底出現了什麼,從螺旋進入桌遊的時光隧道吧! 二、畫上夢想,即刻啟程 每個時代有大家流行的夢想,例如,隨著交通逐漸進步,觀光旅行和環遊世界的概念開始流行,日本時代便出現了許多環遊世界的桌遊。而戰後,隨著房地產與金融業蓬勃發展,美國發明了大富翁遊戲,還有鼓勵幸福人生的桌遊。這些遊戲傳入臺灣後也非常熱門,成為當時家庭娛樂的好伙伴。 2-1環遊世界不是夢 如果要出發環遊世界,你會想要去哪裡呢? 一起看看桌遊上出現了哪些有趣的地方? 隨著交通工具的進步,出國旅行不再只是傳教士、商人或學者才能做到的事,旅行和環遊世界也成為了大家心中的夢想!就像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在1873年寫的經典冒險小說《環遊世界八十天》,就曾經風靡一時,甚至變成了許多歐美桌上遊戲的靈感。 這股風潮也吹到了臺灣!從日本時期,我們可以看到有很多環遊世界為主題的遊戲,這些遊戲不僅介紹了世界的風貌,還讓人們充滿了對旅行的嚮往。到今天,環遊世界依然是許多人的夢想!但因為環遊世界需要不少錢,所以在存夠旅行基金之前,先選好你想去的地方,讓我們透過桌遊,展開一次有趣的環球冒險吧! 2-2機會!命運!人生勝利 你有看過大富翁或人生遊戲的古早版本嗎? 一起來看看當時怎麼做才能變成人生勝利組! 戰後,歐美文化的桌上遊戲開始風靡臺灣,像美國1930年代推出的「大富翁」(Monopoly)、1950年代的「幸福人」(Careers)和「生命之旅」(The Game of Life)等遊戲,都出現在臺灣1960年代類似的中文版本。 「大富翁」以房地產和金融競賽為主題,迅速成為臺灣家喻戶曉的遊戲。後續隨著電玩遊戲的普及,臺灣的遊戲公司大宇資訊推出了「大富翁系列」電腦遊戲,這更成為了另一代人的共同回憶。「幸福人」、「奮鬥人生」等遊戲,寫滿了當時最流行人生歷程的遊戲圖,與復古照片的包裝盒,展示了當時臺灣的生活觀。 刺激的「機會命運」遊戲機制,帶動著臺灣玩家成為大地主跟人生勝利組的夢想。到今天,這些遊戲依然熱門!如果有一張屬於你的遊戲紙,你會畫上什麼樣的幸福人生呢? 三、歷史考卷不會考,但是很好玩 現在很多遊戲都以歷史為主題,像是三國、戰國、埃及王朝等等,但其實更多時候,桌上遊戲的靈感來自於人們的生活。當這些桌遊保存了50年、100年、甚至1000年,它們就成為了反映當時社會的「歷史」文物。 從老桌遊中,我們能窺見那個時代的人們如何看待世界,就像是遊戲桌上的歷史課。例如,同樣的「升官圖」遊戲,會隨著時代的變遷在內容上有所改變,或是那些歷史課本上的事件,都曾經是熱門桌上遊戲的主題。 雖然這些桌遊不會出現在考試題目中,但它們依舊富饒趣味,不僅能讓人感受到歷史的脈動,還能在玩樂中認識那段屬於遊戲與歷史的故事。 3-1孩子,你要做大官 桌遊上誰最大官?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官階和職位, 你能找出是哪一個是最大的嗎? 在亞洲有些朝代、國家,只要透過讀書考試,就有機會進入政府任職、升官,邁向飛黃騰達的人生,所以當時的家庭會積極鼓勵孩童唸書,而流傳超過千年的升官圖遊戲,就蘊含著這樣的思維,從讀書人之間的遊戲,逐漸變成全民桌遊,臺灣從清代就非常流行。 升官圖的一大特色就是紙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官階,玩家們要在遊戲中爭取當到最大的官階,例如:太傅、總統。玩遊戲的同時開始理解整個職場位階,簡直就是做大官的先修教材。更有趣的是,來自不同時代的升官圖,遊戲圖面會跟著政府組織轉變而有所不同,是遊戲桌上的小歷史。 3-2老桌遊就是我的歷史課本 歷史課本上的人物或事件,居然出現在遊戲裡!? 趕快找一找你看過哪些! 歷史課本上的專有名詞,居然都曾經是桌上遊戲!透過許多老桌遊,我們不僅可以窺見當時人們的生活與娛樂,還能重新認識歷史中的重要事件。日本時代與二戰期間的遊戲,帶領玩家體驗日本在臺灣、亞洲的擴張和國力宣傳。而「反攻勝利棋」這類充滿政治意識形態的遊戲,則把國家對立與戰爭的較量搬到了遊戲桌上。 描述歷史不僅限於課本和書籍,這些生動的桌遊讓我們走進當時人的世界,從他們的角度理解歷史,老桌遊也可以是大家的歷史課本。 四、動物世界大冒險 喜歡看動物冒險故事嗎?桌遊上出現了哪些可愛動物呢? 喜歡看動物的冒險故事嗎?想像一下,在非洲草原上和獅子、花豹、犀牛、長頸鹿一起探險,或是成為強大的掠食者,保護家園、捕捉獵物!快跟我們一起在遊戲桌上,來一場動物世界大冒險吧! 無論是什麼時代,動物一直是大家喜愛的桌遊主題。人和動物之間的關係躍然紙上,從動物傳說、民族文化到不同地區的動物想像,都成為了遊戲中的元素。而桌遊的競賽和互動更讓我們能體驗動物世界的食物鏈法則,像是虎棋和鬥獸棋,都是經典的策略遊戲。另外,還有阿公阿嬤最愛的臺灣獨創「老鼠牌」,以十二生肖為卡面,充滿動物的遊戲桌絕對可愛又繽紛,讓大小朋友都玩得開心! 五、噓!偷偷摸摸玩 什麼!居然有些桌上遊戲要躲起來偷偷摸摸才能玩,為什麼呢? 到底是哪些桌上遊戲只能偷偷玩呢? 這是阿公阿嬤們那個年代超級流行的娛樂記憶喔。 有些桌上遊戲只能偷偷摸摸玩?!因為一旦和金錢掛勾,就變成了「賭博」。賭博成癮容易影響身心,甚至影響社會秩序,所以大多數政府都會禁止賭博行為,臺灣民間也會利用告示或藝術勸誡大家「侷不通博!(不行賭博啦!)」。因此,有些桌上遊戲就變成只能偷偷玩不賭錢打「衛生牌」、「衛生麻將」! 那大家到底最愛偷偷摸摸玩什麼遊戲呢?其實,像「十八骰仔」、「四色牌」、「天九牌」、「麻將」這些遊戲,從一百多年前就開始流行,直到今天,依然是很多臺灣長輩的最愛!不僅如此,戰後西式桌遊傳入臺灣,像玩法多又易取得的「撲克牌」就迅速流行,更有臺灣桌遊設計家製作了「天地牌」讓玩法更加豐富! 讓我們跟阿公、阿嬤、阿爸、阿母來去「衛生一番」吧!

| |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開箱吧!臺史博館藏桌遊特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一、旋轉吧!螺旋人生 看!這裡每一個桌遊都在繞圈圈, 一起找看看螺旋道路上冒出現了什麼東西?神仙、卡通人物,還是......? 看看蝸牛、貝殼、螺旋星系、螺旋樓梯、螺絲、螺旋義大利麵,螺旋形狀無處不在。在遊戲桌上,我們同樣能見到人類對螺旋形狀的喜愛,例如歐洲的賽鵝圖、日本的雙六遊戲,螺旋路徑上加上許多豐富有趣的元素,使遊戲變得更加有趣。 臺灣遊戲桌上,可以發現像清代就開始流行的葫蘆問遊戲,在螺旋圖紙上有葫蘆、神仙、動植物等象徵喜氣的圖案,跟著口訣就能一步一步變神仙。也有畫上日本時代臺北熱鬧市街的雙六遊戲,還有戰後依照升學制度及大家喜愛的卡通角色繪製而成的臺灣自創遊戲。快來看看一張張螺旋狀的遊戲圖到底出現了什麼,從螺旋進入桌遊的時光隧道吧! 二、畫上夢想,即刻啟程 每個時代有大家流行的夢想,例如,隨著交通逐漸進步,觀光旅行和環遊世界的概念開始流行,日本時代便出現了許多環遊世界的桌遊。而戰後,隨著房地產與金融業蓬勃發展,美國發明了大富翁遊戲,還有鼓勵幸福人生的桌遊。這些遊戲傳入臺灣後也非常熱門,成為當時家庭娛樂的好伙伴。 2-1環遊世界不是夢 如果要出發環遊世界,你會想要去哪裡呢? 一起看看桌遊上出現了哪些有趣的地方? 隨著交通工具的進步,出國旅行不再只是傳教士、商人或學者才能做到的事,旅行和環遊世界也成為了大家心中的夢想!就像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在1873年寫的經典冒險小說《環遊世界八十天》,就曾經風靡一時,甚至變成了許多歐美桌上遊戲的靈感。 這股風潮也吹到了臺灣!從日本時期,我們可以看到有很多環遊世界為主題的遊戲,這些遊戲不僅介紹了世界的風貌,還讓人們充滿了對旅行的嚮往。到今天,環遊世界依然是許多人的夢想!但因為環遊世界需要不少錢,所以在存夠旅行基金之前,先選好你想去的地方,讓我們透過桌遊,展開一次有趣的環球冒險吧! 2-2機會!命運!人生勝利 你有看過大富翁或人生遊戲的古早版本嗎? 一起來看看當時怎麼做才能變成人生勝利組! 戰後,歐美文化的桌上遊戲開始風靡臺灣,像美國1930年代推出的「大富翁」(Monopoly)、1950年代的「幸福人」(Careers)和「生命之旅」(The Game of Life)等遊戲,都出現在臺灣1960年代類似的中文版本。 「大富翁」以房地產和金融競賽為主題,迅速成為臺灣家喻戶曉的遊戲。後續隨著電玩遊戲的普及,臺灣的遊戲公司大宇資訊推出了「大富翁系列」電腦遊戲,這更成為了另一代人的共同回憶。「幸福人」、「奮鬥人生」等遊戲,寫滿了當時最流行人生歷程的遊戲圖,與復古照片的包裝盒,展示了當時臺灣的生活觀。 刺激的「機會命運」遊戲機制,帶動著臺灣玩家成為大地主跟人生勝利組的夢想。到今天,這些遊戲依然熱門!如果有一張屬於你的遊戲紙,你會畫上什麼樣的幸福人生呢? 三、歷史考卷不會考,但是很好玩 現在很多遊戲都以歷史為主題,像是三國、戰國、埃及王朝等等,但其實更多時候,桌上遊戲的靈感來自於人們的生活。當這些桌遊保存了50年、100年、甚至1000年,它們就成為了反映當時社會的「歷史」文物。 從老桌遊中,我們能窺見那個時代的人們如何看待世界,就像是遊戲桌上的歷史課。例如,同樣的「升官圖」遊戲,會隨著時代的變遷在內容上有所改變,或是那些歷史課本上的事件,都曾經是熱門桌上遊戲的主題。 雖然這些桌遊不會出現在考試題目中,但它們依舊富饒趣味,不僅能讓人感受到歷史的脈動,還能在玩樂中認識那段屬於遊戲與歷史的故事。 3-1孩子,你要做大官 桌遊上誰最大官?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官階和職位, 你能找出是哪一個是最大的嗎? 在亞洲有些朝代、國家,只要透過讀書考試,就有機會進入政府任職、升官,邁向飛黃騰達的人生,所以當時的家庭會積極鼓勵孩童唸書,而流傳超過千年的升官圖遊戲,就蘊含著這樣的思維,從讀書人之間的遊戲,逐漸變成全民桌遊,臺灣從清代就非常流行。 升官圖的一大特色就是紙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官階,玩家們要在遊戲中爭取當到最大的官階,例如:太傅、總統。玩遊戲的同時開始理解整個職場位階,簡直就是做大官的先修教材。更有趣的是,來自不同時代的升官圖,遊戲圖面會跟著政府組織轉變而有所不同,是遊戲桌上的小歷史。 3-2老桌遊就是我的歷史課本 歷史課本上的人物或事件,居然出現在遊戲裡!? 趕快找一找你看過哪些! 歷史課本上的專有名詞,居然都曾經是桌上遊戲!透過許多老桌遊,我們不僅可以窺見當時人們的生活與娛樂,還能重新認識歷史中的重要事件。日本時代與二戰期間的遊戲,帶領玩家體驗日本在臺灣、亞洲的擴張和國力宣傳。而「反攻勝利棋」這類充滿政治意識形態的遊戲,則把國家對立與戰爭的較量搬到了遊戲桌上。 描述歷史不僅限於課本和書籍,這些生動的桌遊讓我們走進當時人的世界,從他們的角度理解歷史,老桌遊也可以是大家的歷史課本。 四、動物世界大冒險 喜歡看動物冒險故事嗎?桌遊上出現了哪些可愛動物呢? 喜歡看動物的冒險故事嗎?想像一下,在非洲草原上和獅子、花豹、犀牛、長頸鹿一起探險,或是成為強大的掠食者,保護家園、捕捉獵物!快跟我們一起在遊戲桌上,來一場動物世界大冒險吧! 無論是什麼時代,動物一直是大家喜愛的桌遊主題。人和動物之間的關係躍然紙上,從動物傳說、民族文化到不同地區的動物想像,都成為了遊戲中的元素。而桌遊的競賽和互動更讓我們能體驗動物世界的食物鏈法則,像是虎棋和鬥獸棋,都是經典的策略遊戲。另外,還有阿公阿嬤最愛的臺灣獨創「老鼠牌」,以十二生肖為卡面,充滿動物的遊戲桌絕對可愛又繽紛,讓大小朋友都玩得開心! 五、噓!偷偷摸摸玩 什麼!居然有些桌上遊戲要躲起來偷偷摸摸才能玩,為什麼呢? 到底是哪些桌上遊戲只能偷偷玩呢? 這是阿公阿嬤們那個年代超級流行的娛樂記憶喔。 有些桌上遊戲只能偷偷摸摸玩?!因為一旦和金錢掛勾,就變成了「賭博」。賭博成癮容易影響身心,甚至影響社會秩序,所以大多數政府都會禁止賭博行為,臺灣民間也會利用告示或藝術勸誡大家「侷不通博!(不行賭博啦!)」。因此,有些桌上遊戲就變成只能偷偷玩不賭錢打「衛生牌」、「衛生麻將」! 那大家到底最愛偷偷摸摸玩什麼遊戲呢?其實,像「十八骰仔」、「四色牌」、「天九牌」、「麻將」這些遊戲,從一百多年前就開始流行,直到今天,依然是很多臺灣長輩的最愛!不僅如此,戰後西式桌遊傳入臺灣,像玩法多又易取得的「撲克牌」就迅速流行,更有臺灣桌遊設計家製作了「天地牌」讓玩法更加豐富! 讓我們跟阿公、阿嬤、阿爸、阿母來去「衛生一番」吧!

| | 主辦單位 國家發展委員會

臺灣省政資料館主題陳列特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國家發展委員會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包括「姊妹州文物陳列室」、「臺灣史蹟文物陳列室」、「國定古蹟模型陳列區」、「臺灣省歷任主席施政績效陳列室」、「臺灣省建設成果展示室」及「FUN檔案體驗展示室」等主題陳列特展,歡迎參觀。洽詢電話:2350530轉1626。 姊妹州文物陳列室 本陳列室於民國七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建置完成,展示與臺灣省政府締結姐妹州之各項文物及締盟資料。展現我中華民國人民愛好和平,崇尚自由民主,與世界各民主國家人民友好交誼的民族特色往來的成果。 臺灣史蹟文物陳列室 收集臺灣歷史文物資料,以圖片、模型、圖表、器物、多媒體表現,配合文字,序時陳列展示。使參觀來賓了解歷代開發建設臺灣的艱辛歷程,讓國人能更珍愛這片大地。 國定古蹟模型陳列區 介紹先民開發臺灣的重要史實,精製臺灣地區10處國定古蹟:基隆二沙灣砲台、淡水紅毛城、彰化孔廟、金廣福公館、祀典武廟、鹿港龍山寺、臺南孔子廟、赤嵌樓、億載金城、澎湖天后宮等十座古蹟模型,陳述其創建年代、歷史意義及特色等資料,讓來賓了解臺灣的歷史及傳統建築特色。 臺灣省歷任主席施政績效陳列室 本陳列室以歷任省府主席、省長主持省政為經,建設績效為緯。展現從民國34年10月25日至107年7月1日期間,推動省政建設,促成臺灣社會進步的成就。讓前來觀賞的來賓,對臺灣省政發展歷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臺灣省建設成果展示室 回首建設臺灣這片土地的年代,從政治制度、社會福利、經濟財政、交通運輸、教育文化等面向,省府團隊曾經投入心力參與各項政策的推動。本展示室透過六大建設內容,讓參訪民眾進入歷史長河中,回顧重要的建設發展歷程與成果,珍惜現有的資源,打造屬於每個人引以為傲的臺灣經驗。 FUN檔案體驗展示室 本展以「檔案生命週期」為主軸,經由8單元連結檔案的世界與多元價值,循著檔案專業分類的類-綱-目層級數碼,由檔案代言人阿凱將帶領參觀者展開檔案印象之旅,次第揭開各階段歷程,並以「便捷開放應用」為意象,結合「體驗檔案專業」現場,見證檔案專業的細膩,是國內首次以認識檔案為主題的展覽;展場空間更以檔案的英文「ARCHIVES」立體化鋪設,讓觀展的每個步伐與思緒隨之雀躍,也從中細細發掘檔案的保存價值。

|

臺中市大里區戶政事務所114年第3期藝文展覽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臺中華夏書畫協會

其他單位: (合辦)臺中市大里區戶政事務所,(合辦)臺中華夏書畫協會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一、展覽簡介 江禎梓女士,現職醫院護理長,長年專業於醫療照護,同時追隨水墨畫名師陳華老師習畫多年,致力於將「人文關懷」的精神延伸至藝術創作中。 此次展覽以「花系列」為主題,作品中蘊含了她對自然的熱愛與對生命的深刻體悟。她透過筆墨揮灑出山水、花鳥,不只是景象的再現,更是心境的傳遞與哲理的沉思。她以醫者的細膩與溫柔注入畫筆,使畫作充滿療癒力與生命感。 二、創作理念 水墨藝術講求「意在筆先」,江禎梓女士將日常工作中對人的關照與細膩情感,融入畫布與墨色之間。她認為醫護的本質是人文,而水墨畫的內涵亦根植於人文情懷。兩者交融,讓她的作品不僅展現在技法與構圖,更體現出生命與美學之間的深層對話。 因此,她的畫作時常於醫院藝廊展出,為冰冷的走廊注入溫暖的視覺力量,亦為病患與訪客帶來精神上的慰藉與希望。 三、展出經歷 • 2010-2023年:華夏書畫協會聯展 • 2022年:「杙鄉情願粉墨遊」聯展(大里杙文化館) • 2023年:「華夏話山畫水班水墨畫聯展」(大里地政事務所) 此次創作者江禎梓女士所展出的作品,內涵豐富、情感真摯。她將醫護工作中的專業嚴謹,巧妙融合於水墨藝術的自由與靈動之中,於生命的照護實踐中注入美學的思維,亦在藝術的創作裡展現出深刻的生命溫度與人文情懷。這是一場結合專業與人文、藝術與療癒的水墨展,誠摯邀請各界貴賓蒞臨賞析、指教,一同感受生命與筆墨交織的溫度與力量。 四、展覽期間: 2025/7/1 ~ 2025/12/31 08:00-17:30 (配合本所辦公時間)歡迎賞析歡迎各界人士賞析與指教。

目前在第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