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

臺北 新北 桃園 臺中 臺南 高雄 新竹 苗栗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屏東 宜蘭 花蓮 臺東 澎湖 金門

| | 主辦單位 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新北市立圖書館永和保生分館】12月美食零負擔主題書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新北市立圖書館永和保生分館

協辦單位: 新北市立圖書館永和保生分館

如何吃最健康?如何保持充沛體力?現代人注重飲食及身體健康,透過改變日常生活的習慣,抗衰老變年輕已並非難事,藉由最實用的抗老聖經,讓大家越活越年輕,越活越起勁!

| | 主辦單位 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新北市立圖書館中和大同圖書閱覽室】11月說話之道主題書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新北市立圖書館中和大同圖書閱覽室

協辦單位: 新北市立圖書館中和大同圖書閱覽室

說話的藝術,指的是在溝通中,運用技巧和策略,使溝通更有效、更順暢,達到良好人際關係和目標達成。 這包括了清晰表達、有效傾聽、同理心、以及在不同情境下調整表達方式的能力。

| | 主辦單位 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新北市立圖書館中和大同圖書閱覽室】12月美食零負擔主題書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新北市立圖書館中和大同圖書閱覽室

協辦單位: 新北市立圖書館中和大同圖書閱覽室

如何吃最健康?如何保持充沛體力?現代人注重飲食及身體健康,透過改變日常生活的習慣,抗衰老變年輕已並非難事,藉由最實用的抗老聖經,讓大家越活越年輕,越活越起勁!

| | 主辦單位 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新北市立圖書館中和分館】11月說話之道主題書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新北市立圖書館中和分館

協辦單位: 新北市立圖書館中和分館

說話的藝術,指的是在溝通中,運用技巧和策略,使溝通更有效、更順暢,達到良好人際關係和目標達成。 這包括了清晰表達、有效傾聽、同理心、以及在不同情境下調整表達方式的能力。

| | 主辦單位 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新北市立圖書館中和分館】12月美食零負擔主題書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新北市立圖書館中和分館

協辦單位: 新北市立圖書館中和分館

如何吃最健康?如何保持充沛體力?現代人注重飲食及身體健康,透過改變日常生活的習慣,抗衰老變年輕已並非難事,藉由最實用的抗老聖經,讓大家越活越年輕,越活越起勁!

| | 主辦單位 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新北市立圖書館八里分館】114年11月書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新北市立圖書館八里分館

協辦單位: 新北市立圖書館八里分館

114/11/1-11/30 五樓書展:家庭煮夫的菜單 分享個冷知識,11/19是國際男人節,而11月的第一個禮拜日是「國際男人烹飪日」!想好要用什麼帥氣姿態踏進廚房了嗎?或是,鼓勵家中的男性下廚了嗎?快來看看有什麼適合大展廚藝的食譜吧! 114/11/1-11/30 六樓兒童書展:樹上的貪睡熊 11/26是世界無尾熊關注日?為什麼會有這種日子呢?起因居然和2019年澳洲的野火有關?!!當時有隻名為 Lewis 的無尾熊,因野火的關係失去了家園,最終,卻也因此傷重不治,牠的故事喚起了,人們對無尾熊的關注。 快來認識無尾熊和牠的居住地吧!

| | 主辦單位 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新北市立圖書館八里分館】114年12月書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不分國籍)本活動無實體展演者

協辦單位: 新北市立圖書館八里分館

114/12/1-12/31 六樓書展:歡迎來做客 12/28是還我母語運動,又稱還我客家話運動。旨在紀念當代臺灣客家族群精神與價值。就讓我們來認識客家的飲食與文化吧~ 114/12/1-12/31 六樓兒童書展:科學好有趣 科學與我們的距離其實不遙遠,更與生活中的大小事密切相關,就來看看日常中習以為常的事,竟然其實可以用科學解釋?!!

| | 主辦單位 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新北市立圖書館汐止北峰圖書閱覽室】114年11月書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新北市立圖書館汐止北峰圖書閱覽室

協辦單位: 新北市立圖書館汐止北峰圖書閱覽室

11月書展:植物的奧秘 植物在自然界雖然沉默不語,但是它有成長與生存的奧秘,你知道花的周圍為什麼總是有蝴蝶和蜜蜂飛來飛去?植物怎樣攝取營養?秋天葉子變色原因是什麼呢?本次書展滿足你的好奇心。

| | 主辦單位 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新北市立圖書館汐止北峰圖書閱覽室】114年12月書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新北市立圖書館汐止北峰圖書閱覽室

協辦單位: 新北市立圖書館汐止北峰圖書閱覽室

12月書展:食話食說 飲食是文化也是學問,選對食物吃出健康。獲取食物的營養素非常重要,甚至可幫助身體防癌、抗老、提升免疫力。美味食物有哪些隱藏危機?還有危言聳聽的食安問題,更需要透過正確的飲食觀念來改變。

| | 主辦單位 臺北市立美術館

不發音字母—翻閱165頁厚度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徐瑞謙

不發音的字母成為構成單字的必要元素,卻在聲音中隱形了起來。 默默的在此,試著從視覺中發音。 日常生活裡,有形的東西衡量著我們周遭,講求明確與功能,被定義指向。 展覽裡透過物件與材料拼組構作,讓它們從切片與局部中延展開來。 像是翻閱書本,同時給了新的夾角, 扉頁,翻閱,才是內容的開始,一個換氣點與開始發聲。 因為這個空格,而有了連接與由此進入的邀請。 翻閱165頁的厚度,讓單位成為切片單字。 動作的翻閱,有了對於厚度的感受。 接觸與疊加,同時保有著直接與模糊。 不同視角看待單位,讓它更自在的在不同對象上。 物件、材料本身具備著被雕塑的潛力,此時此刻材料讓我有了虛構的可能。 物件、材料等媒介物,延伸投射,在空間裡成為不完整的句子。 開採,挖掘,飽和溶液,單字、物體、材料、草稿。 基礎材料,相遇加工,不可避免地留下痕跡。 破皮,少了敘事,夾雜著,有餘裕的虛無。 單字、單位,試著練習發音。 也讓所處當下的我可以保持在沒有明確的指涉下,留下些微。

| | 主辦單位 臺北市立美術館

力求失真的嗓音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李紫彤

時代有其意志,人們為時代的輝煌奉獻、為集體的悲傷共鳴,但我們需要的不是大局,而是時間。我曾決定讓《時差書寫》每數年剪接一次,以致有2016、2019、2021版本,讓我每數年回看政治激情與自我心境的變化。但近期,我發現我的行為是在說:「我希望,我的未來可以回去,回去那個性暴力之前。」我們同理、一起承受替代性創傷,卻在這些替代的傷痛中,隱藏與忘記自己。 近年,我終於在#Metoo運動裡,把十多年前做《海浪》時的經歷說了出來。甚至,因作為另一起性騷擾事件的發聲者,我看見了《時差書寫》某位受訪者的另外一面。或許因為這些經驗,這兩年我身體開始有一些病痛,也已經無法如同過往,緊緊的記憶、肩負與衝撞。 或許這個展覽,我試圖給一個夢「後」的時間——創作,是浦島太郎逛了海底神宮,寶盒被放映,我卻摀住了臉——那不僅是你我同在一個現場的羞怯,也是在「現在」這個未來,對辯證變化感到的畏懼。作為創作者,如同許多需要目睹、專述痛苦的記者、人文學者⋯我們試圖臨摹、貼近經驗,也僅能發出力求失真的嗓音。甚至,我們正在這些層層疊疊身份結構與自己苦痛的混沌之上,跳舞、唱歌、力求失真的走音。

| | 主辦單位 臺北市立美術館

未完成之作:彭弘智個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彭弘智

彭弘智的創作核心關注宗教、文化、權力與身分的交錯關係,擅長運用幽默與象徵手法,挑戰觀者對社會結構與信仰體系的既定認知。他著名的《犬僧系列》作品中,透過狗的形象書寫宗教經文,探討神性與動物性之間的界線與轉換。 其創作風格融合東西方文化元素,透過多重媒材與符號的交錯,呈現對當代社會與人類處境的深刻反思。 本次個展聚焦在他近期的跨領域嘗試:劇場界有許多已逝或英年早逝的英才,例如:田啟元(1964-1996)、陳明才(1961-2003)、周逸昌(1948-2016)等。他們對台灣的劇場界都有深遠的影響,都是開拓者的角色,可惜好像有很多應該接下來要完成的作品或事業沒有 辦法完成就離開了。他非常渴望知道這些英年早逝的英才是否有所遺憾,是不是有未完成的作品想要幫忙繼續完成?所以思考是不是經由靈媒或觀落陰的方式可以把他們找出來,問他們有沒有要完成的劇本或故事,讓我們還在現世的後輩可以幫忙完成。一開始是黑白的紀錄片,記錄著探訪靈媒的過程,問這些靈媒他們三位有沒有未完成的作品。並且跟這三位亡靈討論這個作品要如何繼續發展,後面是彩色的影片,依據訪談後結果的一個表演作品。這是跟逝去亡靈的共同合作,最後根據他們所想要做的來完成一個新的電影和裝置。

| | 主辦單位 臺北市立美術館

雙鉤廓填:柯良志個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柯良志

「雙鉤廓填」,取自古代書畫摹本的技法。「雙鉤」,用細勁墨線鉤勒字形輪廓,「廓填」,以墨填充其內。此一技法強調形式上的描繪與內涵上的填實,其本質即是「結構」與「內容」之間的共構關係。藝術家借用這一古典手法,不只是回應書法技藝的歷史脈絡,更透過此術語轉化為一種當代藝術創作的概念模型。這個模型意味著:對於當代社會各種表象的描摹(鉤勒),以及對其內部空洞、荒謬或重複問題的批判與填補(廓填),從而形成具有批判意識的藝術語言。本展旨在思考書法於當代的語彙與形式,探索其在生活脈絡中的流動與再生,並激發觀眾對「書寫」更開放且具想像力的體驗與認知。

| | 主辦單位 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新北市立圖書館坪林分館】11月主題書展「父母學」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新北市立圖書館坪林分館

協辦單位: 新北市立圖書館坪林分館

11月書展主題: 父母學 當孩子遇到霸凌,家長該如何協助? 面對青春期孩子有3C成癮症狀,該如何處理? 談「教養」容易,每個幼童家長可能都有自己的一套,但是──當孩子開始叛逆了,你開始焦慮他們的怪行為與爛表現?你是否自覺愈來愈不了解邁向成年的兒女呢? 邀請您一起來挖寶!

| | 主辦單位 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新北市立圖書館坪林分館】12月主題書展「找茶趣」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新北市立圖書館坪林分館

協辦單位: 新北市立圖書館坪林分館

12月書展主題: 找茶趣 想開始學習泡茶了解茶風土文化卻不知道如何開始,此次茶書展,結合茶之旅,很多內容皆是深入淺出,使用引人入勝的圖案去解析台灣茶,從種植、茶的品種、製茶的步驟、風土人文、沖泡方式,都詳細地呈現書展裡。 想要更深入了解茶文化的朋友們, 邀請您一起來挖寶!

| | 主辦單位 臺北市立美術館

痕跡悄悄話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法國)戴爾芬·普伊耶;(中華民國)劉書妤;(中華民國)蕭禹琦

我們每天的生活中,總會留下各種痕跡。像是床單上的皺摺、地板上的腳印、揉成一團的紙,或吃飯時滴在衣服上的醬油。這些微小的印記,就像生活的小日記,記錄著我們剛剛做了什麼。 痕跡看似若有似無,卻經常吸引藝術家的目光。他們透過創作,把那些看不見的情緒、稍縱即逝的感受,或日常中被忽略的片段,轉化為能被看見、觸摸、重新感受的形式。這些作品,是他們與世界對話留下的線索。本展邀請三位藝術家——戴爾芬・普伊耶、蕭禹琦與劉書妤——呈現五件作品與兩件委託創作,帶來嶄新的觀展體驗。每件作品都以獨特方式回應一個提問:我們做過的事、感受過的心情,可以留下什麼?又能如何表達與分享呢? 展名「痕跡悄悄話」以故事性的語感,將抽象概念轉化為具象經驗,貼近兒童的感知。它引發觀眾好奇,引導大家發現那些微小卻富含意義的線索,去「聽見」痕跡藏著的訊息。歡迎走進藝術家的創作,一起發現潛藏其中的故事與感受。 除了欣賞作品,觀眾也能透過遊戲與創作,親身體驗痕跡的多重樣貌。在這些互動中,也許你會發現:原來那些從心底浮現的記憶,也正悄悄成為你自己的生活日記,留下一筆專屬於你的痕跡。

|

長庚醫療體系「勇敢繪愛、生命無礙」身障畫家畫作聯合展覽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洪嫻柔等20位

其他單位: (指導)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長庚紀念醫院秉持「取之社會、用之社會」之精神長期關懷弱勢族群,自2009年起聘任身障畫家,收藏4000餘幅畫作懸掛於醫院各角落,增添溫馨、藝文氣息。目前全體系共聘用20名畫家,他們多因先天疾病或遭意外重創而喪失雙手功能,進而以口或不便的手持筆作畫,希望透過其富有生命力的作品及勇於面對人生挫折的精神傳達給社會大眾,藉此鼓舞每一個人正向面對生命中的挫折!』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墨光˙流變-高雄水墨藝術》巡迴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洪根深等17位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這次展覽二大主軸:「跨域、跨媒介」及「兼具傳統與創新」,除梳理高雄水墨藝術外,並藉巡迴展呈現高雄水墨藝術的特色,這些特色為這次策展主要核心所在。 展覽規劃由17位跨世代創作者組成,創作形式展現平面、立體複合、空間影像等多元面貌,展現高雄水墨藝術新氣象能量,凸顯高雄水墨藝術主體風格。 展題《墨光˙流變》的「墨光」為指涉高雄水墨藝術能量,並以光指稱之。而「流變」則有變遷的意思,象徵高雄水墨藝術變遷的歷程。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高雄市中華書道學會會員暨第22屆至聖盃得奬作品聯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高雄市中華書道學會會員暨第22屆至聖盃得奬作者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高雄市中華書道學會以發揚固有優良文化、推展書法藝術、鼓勵藝術創作,提昇人文素養,建立良好的藝文風氣為聯展主題。配合高雄市政府鼓勵民眾從事藝文創作,增進民眾對書法欣賞興趣與能力,培養社會藝文風氣,因而舉辦此次全國書法比賽。秉持對書法藝術的多樣性,更懂得如何欣賞,愛好書法藝術,觀賞書法的民眾更為踴躍。

| | 主辦單位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

「照見-意覺藝術 林韋龍(宇坤)雕塑個展」 (2025/10/1~2025/10/26)


活動場次資訊: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此次展出作品透過極具張力的構成,將重力、流動與靜止之間的關係重新詮釋,創造出一種凝視與感知交會的觀看方式。觀者不僅將被作品造型與結構的美所吸引,也會在視覺之外,感受到一種難以言喻的精神震盪。 以「經變雕塑」為創作核心概念,將傳統敘事轉化為立體視覺形式,將雕塑從形象提升為敘事載體,並在其中注入覺醒與感知的交互對話。他的作品不只是雕塑,更像是一種空間詩,一場靜默而深層的展演。這種創作概念源於佛教經變圖的歷史傳統,例如敦煌莫高窟壁畫中《法華經變》《維摩詰經變》等。藝術家將此精神延伸至當代表現,使經變雕塑在現代藝術語境中,呈現出極具文化深度與造形創新的雙重價值。 講座資訊 ▍講座主題|《美的祝禱在生活——大悲心陀羅尼十種相貌之「空觀心」》 ▍主講人|林韋龍老師 ▍時間|2025年10月4日(六)14:30-16:00 ▍地點|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美學堂 可現場報名或線上報名 講座將深入解析《照見-意覺藝術》中經變雕塑的創作邏輯,並探討「美的凝視」如何成為日常生活中的靈性實踐。透過藝術與修行的交織,觀眾將理解雕塑不只是物質呈現,更是一種祈禱與覺知的能量場。      

| | 主辦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文物默默.歷史MURMUR—典藏臺灣美術作品修護展


活動場次資訊: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文物不語,卻能娓娓訴說歷史;藝術美感之外,文物還承載了什麼? 「文物默默.歷史MURMUR—典藏臺灣美術作品修護展」,是史博館近年執行文化部「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之精選成果。透過對典藏臺灣美術文物的研究、維護、展示與近用推廣,讓更多觀眾與多重世代認識與欣賞,這些屬於全民的珍貴資產與文化載體,發揮美學教育、傳承歷史、重建藝術史脈絡、以及共享文化記憶。 展覽分為三個子題:「藝術史拼圖」、「保存與科學之鑰」與「修護師的處方箋」,提供不同的角度觀看美術文物作品。每一件文物都擁有走過一段歷史長河的珍貴記憶,透過修護紀錄影片、互動裝置、畫作解構模型展示等,觀眾得以深入從中了解文物歷史與相關保存修護知識,並聆賞每一件文物默默的故事與美感。 ► 地點:本館 2樓 203展廳 ► 日期:2025年9月25日(四)至11月9日(日) ► 時間:每週二至週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週一公休,逢國定假日或活動則另行公告)    

| | 主辦單位 臺中市立圖書館沙鹿深波分館

【中市圖沙鹿深波分館】《翠華丹青》師生聯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王秀婷、翁秀惠、彭鴻菲、鄭美珠、陳基榕、賴俊曄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翠華丹青》師生聯展 本次《翠華丹青》師生聯展✨由工筆畫家林惠敏老師帶領,攜手六位學生共同展出近年心血之作。作品以花鳥為主題,細膩描繪自然之美,更融入莊嚴佛像題材,展現工筆藝術的多元風貌。邀您一同感受筆墨間的靜謐與雅韻。 ◆活動名稱|《翠華丹青》師生聯展 ◆活動日期|8/19(二) ~ 10/31(五) ◆活動地點|沙鹿深波分館1樓兒童閱覽區 ◆指導老師|林惠敏 ◆展出者|王秀婷、翁秀惠、彭鴻菲、鄭美珠、陳基榕、賴俊曄 ◆公開宣傳網址: FB:https://reurl.cc/nYqgnX IG:https://reurl.cc/da1Z7k

| | 主辦單位 臺中市太平區戶政事務所

林宥宸「逆境中的勇士」油畫個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林宥宸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林宥辰出生於雲林農家,1991年因工地意外誤觸高壓電,導致雙手截肢並失去聽力。雖歷經人生低谷,他仍堅信「黑暗過去,黎明不遠」。在藝術創作中,他找到重生力量。本次畫展展出工筆、寫意花鳥、山水水墨與油畫等作品,並以點描融入水墨筆法,化厚實石頭與靈動流水為獨特風格,展現生命的韌性與勇氣。

| | 主辦單位 臺中市東區區公所

六藝墨韻・花鳥之美〜 孔廟六藝水墨花鳥班師生聯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張麗珠與陳麗玲老師及其學生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本次展覽由孔廟六藝水墨花鳥班師生共同呈現,擁有豐富教學經驗的張麗珠與陳麗玲老師帶領學員們,以細膩的🖌筆觸走進水墨的世界,展出作品題材多元,有清雅的花卉、靈動的飛禽...等。每一幅畫作都展現了學員對自然的觀察與對水墨藝術的理解。

目前在第2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