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

臺北 新北 桃園 臺中 臺南 高雄 新竹 苗栗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屏東 宜蘭 花蓮 臺東 澎湖 金門

| | 主辦單位 桃園市大溪區瑞源社區發展協會

114年度花藝創作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張莉溱;(中華民國)李曉萍

其他單位: (指導)桃園市政府社會局

以花藝創作培養美感與藝術涵養,透過花材設計展現生活美學,營造兼具藝文氣息的學習場域,充實精神文化內涵。

| | 主辦單位 桃園市大溪區仁義社區發展協會

114年書法美育班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王家成

其他單位: (指導)桃園市政府社會局

以筆墨書寫為核心,培養民眾對傳統藝術的欣賞與實踐。透過臨摹與創作,不僅提升書寫技巧,更在靜心揮毫間感受書法之美,陶冶性情,讓藝術融入日常生活,營造濃厚的人文與藝文氛圍。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

小蜻蜓兒童讀書會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湯淑蕙

協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美濃分館

講師搭配書籍帶領學童有效運用圖書館資源,透過同儕學習的方式培養兒童對社區公共圖書館瞭解與認識,提升社區推動閱讀風氣。 活動日期: 10/1 賣香屁 揣自由的台灣烏熊 10/8 歡迎光臨,諺語動物園 石虎的厝 10/15 和我們一起度冬的小水鴨 阿皮佮阿敏 10/22 蝸牛騎士 狗仔阿光in兜

| | 主辦單位 桃園市龍潭區九龍社區發展協會

活躍舞蹈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張瑞蓮

其他單位: (指導)桃園市政府社會局

辦理土風舞教學等研習課程,推動文藝氣息,提高生活品質。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高雄市立圖書館新興分館

聽說古、杉設計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陳宜君

邀請高市圖故事達人陳宜君,透過繪本的引導,認識親子關係互動的無限可能以及學習母語的動力,並在手作(紙娃娃換裝)中發揮創意,人人都可成為未來的服裝設計師。 1.繪本故事:阿母做予你(媽媽做給你)。 2.手作:小小服裝設計師。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高雄市立圖書館新興分館

作伙來聽囡仔古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黃紀華

邀請寶島台語因仔古黃紀華老師,透過繪本的引導,學習將故事轉換為台語的閱讀思考方式,並手作出故事中的兔子。 1. 繪本故事:毋是箱仔(不是箱子)。 2. 兔子手作。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

FUN心聽故事 (鳳山二館114年11月)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孫薇雅;(中華民國)陳瑩津;(中華民國)温依婷;(中華民國)林維容;(中華民國)商樂家;(中華民國)陳靜瑩;(中華民國)盧佩姬;(中華民國)朱淑芳

協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鳳山二館

藉由說故事經驗豐富的故事達人,帶領大小朋友遨遊書海,推廣親子閱讀的樂趣,歡迎大朋友小朋友踴躍參加, 共度歡樂的週末時光!! 報名方式:自由入場。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

FUN心聽故事-故事百匯/故事達人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何方菁;(中華民國)江幸蓁;(中華民國)林素裡;(中華民國)吳瑟絹

協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旗津分館

FUN心聽故事-故事百匯/故事達人 為推廣兒童閱讀風氣,高雄市立圖書館「書香推手」故事志工,至各分館說繪本故事。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

小小種子讀書會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蔡齡萱

協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梓官分館

邀請講師帶領繪本親子共讀,培養發展兒童的認知能力,共創親子之間的回憶,增進親子之間的親密關係,讓父母用兒童最熟悉的聲音,啟蒙兒童閱讀教育。10/11(六)9:30-11:30 (好餓的毛毛蟲) 10/18(六)9:30-11:30 (小象散步) 共2場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高雄市立圖書館永安分館

說故事親子手作工作坊-我是上讚的西瓜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張芳怜(長頸鹿 老師)

為強化母語傳承及使用,文化部與高雄市立圖書館合作推動的「培育台語家庭計畫」,希望透過多元活動、在地連結與親子參與,讓台語回到家庭生活中,促進世代交流與文化傳承。 永安圖書館邀請大小朋友一起來體驗趣味滿滿的台語說故事與手作時光! 這次特別推出免費課程,由台南市國高中本土語老師張芳怜老師帶領,透過繪本故事〈我是上讚的西瓜〉,讓孩子沉浸在生動活潑的台語氛圍中,再動手製作專屬的小書繪本,親子一同享受閱讀與創作的樂趣。 📅 時間:114年10月18日(六)上午10:00–12:00 📍 地點:永安圖書館 1樓研習教室 👩‍🏫 講師:張芳怜 老師(台語認證中高級證書、台南市國高中本土語教師、手工小書繪本製作教學講師) 👨‍👩‍👧‍👦 對象:親子家庭(兒童4–12歲優先),國小三年級以上可單獨報名不須家長陪同。 💡 名額:20組(台語家庭優先)。 💰 費用:免費參加 🔗親子一起參加請分開報名,依照報名姓名先後順序錄取。 快來和孩子一起聽故事、學台語、做手作,留下美好親子回憶吧!繪本書名:西瓜國(我是上讚的西瓜)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

「閱讀海岸新視界」主題書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高雄市立圖書館梓官赤東分館

協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梓官赤東分館

配合特色館藏「海洋生態」主題,推薦相關書籍,於館內展示推廣,吸引入館民眾借閱,加深民眾對梓官赤東分館特色館藏「海洋生態」的印象及了解。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

FUN心聽故事(美濃分館114年10月)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黃政圓

協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美濃分館

由故事媽媽取材繪本故事來帶領小朋友,從不同故事內容去瞭解各自所含意境及學習其繪本正面所帶來影響,透過老師豐富的肢體動作與帶動唱,透過簡單的律動營造歡樂的故事情境。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高雄市立圖書館新興分館

踏入台語羅馬字世界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胡沛晴

透過基礎的台語發音開始,如臺語的韻母、結合韻、聲母的發音方式,並透過輕鬆有趣的記憶方式,帶入臺語聲調、變調的變化等入聲變化,讓臺語更流利、更道地。 (二)七聲入調ná唱歌 複習聲母、韻母、聲調教學 (三)聲調變化 chin心適 聲調、變調、入聲變化 (四)特殊變調我mā會 輕聲變調、A前變調、綜合練習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

FUN心聽故事(陽明分館11月)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徐郁薇;(中華民國)侯秀鳳;(中華民國)黃美華

協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陽明分館

故事媽媽講述精彩故事,帶領兒童進入想像天地。 師資簡介:徐郁薇、侯秀鳳、黃美華老師等(故事達人) 活動對象:兒童 費用:免費,自由參加 活動時間:11/1,11/2,11/7,11/8,11/9,11/14,11/45,11/16,11/21,11/22,11/23,11/28,11/29,11/30 週五、六、日上午10時至11時 高雄市立圖書館陽明分館兒童圖書室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

FUN心聽故事暨稅務故事列車~咩咩餐廳(陽明分館12月)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徐郁薇;(中華民國)侯秀鳳;(中華民國)黃美華;(中華民國)何弘斌

協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陽明分館

故事媽媽講述精彩故事,帶領兒童進入想像天地。 師資簡介:徐郁薇、侯秀鳳、黃美華老師等(故事達人) 活動對象:兒童 費用:免費,自由參加 活動時間:12/5,12/6,12/7,12/12,12/13,12/14,12/19,12/20,12/21,12/26,12/27,12/28 週五、六、日上午10時至11時 高雄市立圖書館陽明分館兒童圖書室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

成語讀書會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洪玉蕊

協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陽明分館

課程內容:翻開歷史的扉頁,靜觀古時歷史,笑談王朝興衰,從故事了解成語來龍去脈,學習將成語使用於生活中,創造文學美感,深耕文史內涵,探究中文的精華,提升作文能力,為未來學業奠下基礎。 師資簡介:洪玉蕊老師 活動對象:國小學童 費用:教材費自理 活動時間:114年11月01日至12月27日,每週六上午9時30分至11時30分(11/15、12/13不上課) 高雄市立圖書館陽明分館多功能教室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

FUN心聽故事(10月份)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王新昌;(中華民國)張妙妃;(中華民國)彭馨瑩;(中華民國)鍾宜芳

協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楠仔坑分館

由高雄市立圖書館所培訓,說故事經驗豐富的故事達人,透過豐富的肢體語言與生動有趣的互動方式,帶領大小朋友從故事中遨遊書海,引導孩子從繪本閱讀進入文字閱讀,歡迎大朋友小朋友踴躍參加。

| | 主辦單位 苗栗縣苑裡鎮公所

114年全民閱讀推動計畫:英文故事屋(3場次)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黃瑋伶

協辦單位: 苗栗縣苑裡鎮立圖書館

其他單位: (指導)苗栗縣政府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好聽好玩的英文故事來囉!聽故事說英文簡當又有趣,說說唱唱跳跳輕鬆又好玩,讓學習語言不是一種負擔而是快樂的,圖書館再次邀請小朋友最愛的瑋玲老師來說故事,而且連3週喔!要寶貝們聽得開心、玩得開心,免費報名 第一場10/19(日) 主題: 1.Lulu’s lunch(露露的中餐) 2.Foodcraft(食物勞作) 活動內容: 1.故事導讀 2.角色扮演 3 DIY勞作 第二場10/26(日) 主題: 1. What's in your tummy mummy?(媽媽肚子裡有什麼?) 2. Spinner craft(陀螺勞作) 活動內容: 1.故事導讀 2.故事遊戲 3.DIY勞作 第三場 11/9(日) 主題: 1. Bark,George(叫阿!喬治) 2.Marble craft(魔術豆勞作) 活動內容: 1.故事導讀 2.故事遊戲 3.DIY勞作 建議年齡:3-5歲 參與方式:20組親子(請自備膠水、剪刀、彩色筆) 報名網址: https://www.beclass.com/rid=305017b68df6eabc81f8

| | 主辦單位 苗栗縣苑裡鎮公所

114年幸福苗栗閱讀書香活動:心願成真!日本神社文化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陳蓁

協辦單位: 苗栗縣苑裡鎮立圖書館

其他單位: (指導)苗栗縣政府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心願成真!日本神社文化 日本是國人最愛的旅遊勝地,但除了美食和風景,你對日本文化又了解多少呢?又或者,你一直想去日本,卻遲遲無法成行?千萬不要錯過了~ 本次活動邀請到多元文化講師與大家分享神社的參拜方式與禮儀,還有「達摩」在日本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內容精彩不藏私: 一次掌握旅日必知的神社文化知識 認識「達摩」的起源、許願方式及不同顏色的意涵 最療癒的的手作體驗【達摩不倒翁存錢筒】等你來體驗! 報名方式:請洽圖書館櫃台報名。 洽詢電話:037-861118

|

【2025秋天藝術節】心內話:真人圖書館


活動場次資訊: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

【廳院青專屬】青現場:自己的舞台自己搭!技術劇場工作坊


活動場次資訊: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 | 主辦單位 國立台灣文學館

【臺灣文學基地】駐村作家黃瀚嶢系列活動|時之結界——街區記憶走讀與書寫(臺北)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臺灣文學基地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  駐村作家讀者交流活動  時之結界——街區記憶走讀與書寫        駐村作家   黃瀚嶢(Han-Yau Huang)   黃瀚嶢,臺大森林所畢業,現為社區大學講師、插畫家與文字工作者。文字作品以自然生態書寫為主,出版有散文創作《沒口之河》、繪本《圍籬上的小黑點》等,目前為《鄉間小路》專欄作者。長期擔任永和社區大學「生態面面觀」課程講師,發展地方知識學教案,關注都市水文、綠色空間與生物多樣性相關議題。短篇小說曾獲時報文學獎。著作《沒口之河》曾獲臺灣文學金典獎、蓓蕾獎,Openbook 好書獎、臺積電旭日書獎等獎項。      場次 1  行走是一種書寫:文學基地周邊走讀    時間   11/08 (六)  上半場:10:00-12:00  時間   11/08 (六)  下半場:13:30-15:30  地點   臺灣文學基地周邊(於遊客中心集合)     與現代道路呈斜角相交的齊東街,於清治時期曾為運送基隆方向米糧的古道,日治時期成為公務人員的宿舍群,稱為「幸町職務官舍群」,承載著這些歷史,老街區近百年後,成為當代臺灣文學推廣的基地。本活動的上半場將帶領參與民眾走讀建築群周遭,召喚這些歷史,並進一步延伸想像此街區與臺北盆地環境的關聯,並觀察同樣棲居於此的各種生物。下半場將於室內進行創作引導,讓大家共同寫下詩句,組成當代的生態敘事詩。    本場次注意事項  本場次旅遊平安險相關事宜由國立臺灣文學館統一協助辦理,請於報名時確實填寫各項資料(未滿 7 歲之報名者須加填法定代理人資料),如資料缺漏將影響報名及投保資格,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走讀全程步行,參與者建議佩戴口罩、穿著輕便衣服;另請自備飲用水、遮陽用具等。 走讀時將使用導覽耳機,參與者須以個人證件(或押金 500 元)換領設備。 活動當天如遇雨仍照常進行。請攜帶雨具,小心步行。如遇颱風等天災,則依臺北市政府發佈之停班停課資訊,決定活動辦理與否。 兒童及青少年如欲參與,年齡建議國中以上。      場次 2  書寫是一種地標:臺北的文本導讀    時間   11/09 (日) 14:00-16:00  地點   臺灣文學基地  繆思苑     作家筆下的城市,彷彿一個虛實交錯的異空間,不但紀錄了歷史的痕跡,也點綴著書寫者內在的獨特質地。本活動將選讀關於臺北的各類文本,從水文、建築、信仰、飲食、動植物生態,以及人生風景百態,讓參與者以文學的感官,重新認識這座城市的底蘊。  

| | 主辦單位 國立台灣文學館

【臺灣文學基地】駐村作家白嘉琳系列活動|超越語彙:翻譯的創造性與歷史向度(臺北)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臺灣文學基地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  駐村作家讀者交流活動  超越語彙:翻譯的創造性與歷史向度 Beyond Words: Creative and Historical Dimensions of Translation        駐村作家   白嘉琳(Karin Betz)   白嘉琳(Karin Betz)是一名漢學家兼德文譯者,從事臺灣、香港與中國的現代與古典華文及英語文學翻譯,同時為散文創作者、評論家及翻譯與文化研究教師。她曾於中國、日本與阿根廷求學和工作。其譯作涵蓋莫言、劉慈欣、金庸、遲子建、三毛、廖亦武、王小波、殘雪的作品,以及古典與現代華文詩作。她的翻譯成果屢受肯定,柏林自由大學曾聘其為 2021 年施萊格爾翻譯詩學教授(Schlegel Professorship on the Poetics of Translation, 2021),亦榮獲 2024 年布萊姆翻譯獎( Helmut-M.-Braem Translation Award)與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目前她正在進行楊双子作品《臺灣漫遊錄》的德文翻譯。   Karin Betz is a Sinologist and German translator of mainly Chinese (modern and classical) and English literature from Taiwan, Hong Kong and Mainland China, essayist, critic and academic instructor on translation and cultural studies. She has studied and worked in China, Japan and Argentina. Among her translations are works by Mo Yan, Liu Cixin, Jin Yong, Chi Zijian, Sanmao, Liao Yiwu, Wang Xiaobo, Can Xue and classical and modern Chinese poetry. Her work has earned her several awards, such as the Schlegel Professorship on the Poetics of Translation at Free University Berlin 2021, and most recently the Helmut-M.-Braem Translation Award 2024 and the Special Book Award of China 2024. She is currently working on the German translation of Taiwan Travelogue (臺灣漫遊錄) by Yang Shuang Zi (楊双子).      場次 1  翻譯再現殖民歷史——《臺灣漫遊錄》作者楊双子、德文譯者白嘉琳對談 Translation as translation of colonial history – Talk with Yang Shuang Zi About Translating Her Novel Taiwan Travelogue    時間   11/22 (六) 16:00-18:00  地點   臺灣文學糧倉  文學沙盒      對談人   楊双子     《臺灣漫遊錄》是一本出版於 2020 年的小說,以發現一位虛構的日本女性作家——青山千鶴子 1938 年的臺灣旅行記,並將之「重譯」為創作手法。本作的「原譯者」是與千鶴子同行的臺灣女性王千鶴,她既是千鶴子的翻譯,也是廚藝高超的廚師。故事中,她們共同探索臺灣的名勝與美食,以及殖民結構下愛情的極限。《臺灣漫遊錄》一書探討了殖民歷史、身份認同、飲食……甚至翻譯本身,目前已有多國語言譯本。德文版譯者白嘉琳(Karin Betz)將透過本場對談,與作者楊雙子一起探討這本涉及多種語言(包括華語、日語及台語)的小說,在翻譯過程中面臨的難題與挑戰。     Taiwan Travelogue, published in 2020, is a novel that comes disguised as a translation of a rediscovered Japanese record of a voyage through Taiwan 1938, by a Japanese novelist called Chizuko. Along with a Taiwanese woman of the same name as hers, who serves as her interpreter and is an exceptional cook, she discovers the island and its delicacies and the limits of love in an environment of colonial hierarchies. It's a novel about colonial history, identity, food... and about translation itself. This work has already been translated to several languages. Karin Betz currently works on the German translation and will discuss the difficulties of translating a novel that is actually multi-lingual (Chinese, Japanese and Tâi-gí) and other tricky issues with the author Yang Shuang Zi.      場次 2  發現你的語言創造力!多語言翻譯工作坊 Discover your linguistic creativity! Multilingual Translation Workshop    時間   11/23 (日) 14:00-17:00  地點   臺灣文學基地  繆思苑     許多人認為詩歌是「無法翻譯的」;然而,當我們能夠明確指出究竟是哪些部分讓我們覺得難以翻譯時,我們其實就已經在思考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了。在這場工作坊中,我們將先閱讀艾略特.溫伯格(Eliot Weinberger)的名作《觀看王維的十九種方式》,從中擷取幾個案例來討論,並探究翻譯若干「文化關鍵詞」(例如:道)的竅門。接下來,參與者們將選擇當代臺灣詩人或當代英語詩人的作品,並依據人數及慣用語言分組翻譯,透過實作發現文學翻譯的趣味與創造力,活動最後則將朗讀並討論參與者的翻譯成果。     Many people consider poetry as "untranslatable". But once we can name what exactly it is that we assume untranslatable, we've already started to think about the solution. First, we will take a look at Eliot Weinberger's famous essay 19 Ways of Looking At Wang Wei and pick out some examples to discuss them. We will also collect ideas on how to translate "cultural keywords" (like 道 / dao etc.). After that, participants can choose between works by a contemporary Taiwanese poet and a contemporary English poet and translate them to their native languages in several groups (depending on number and languages of participants). The aim is to discover fun and creativity in translation. After that, translation solutions will be read and discussed.      提醒   本活動將以英語進行(提供華語口譯)  提醒   The activity will be conducted mainly in English.  

| | 主辦單位 臺灣戲曲中心

《齊看命運捉弄人》臺灣豫劇團歲末公演推廣講座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講座資訊  ◇ 時間:10月19日(日) 14:00-16:00 (13:30開放入場) ◇ 地點:臺灣音樂館─B1視聽室 (台北市士林區文林路751號) ◇ 主講人: 臺灣豫劇團藝術總監 王海玲 ◇ 與談人: 美聲公主 謝文琪 ◇ 特邀嘉賓: 臺灣豫劇團當家花旦 蕭揚玲 臺灣豫劇團豫劇王子 劉建華    報名方式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Yjuh6BsW1jG98ZHg8 請填寫Google線上報名表單,並完整填寫基本資訊,即代表報名成功。(講座名額:限量100名,額滿為止。)    好康加碼  〔參加禮〕凡到場參與並填寫問卷即可獲得參加禮一份。 〔摸彩禮〕凡入場即有抽獎資格。 〔購票禮〕於現場購票即可獲得購票禮一份。 ※主辦單位保留活動變更權利※    團隊成員  主講人: 臺灣豫劇團藝術總監|王海玲 與談人: 美聲公主|謝文琪 特邀嘉賓: 臺灣豫劇團當家花旦|蕭揚玲 臺灣豫劇團豫劇王子|劉建華    團隊介紹|臺灣豫劇團  豫劇屬梆子劇種,深具北方率真、奔放、豪邁之特色。臺灣豫劇團立基高雄左營耕耘至今70年,由臺灣豫劇皇后王海玲與開枝散葉的新生代演員,不斷努力創新,融入臺灣在地人文風情及藝術涵養,形成獨特的臺灣風格豫劇。每年皆製作年度大戲,結合現代劇場菁英並廣於跨界合作、教育推廣,足跡履及海內外,成果豐碩。    主要人員  臺灣豫劇團藝術總監|王海玲 臺灣國寶級戲曲藝術家。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系兼任副教授、國立高雄大學兼任副教授,1969年中國文藝協會頒贈戲曲表演獎章(歷年最年輕得獎人)、第六屆「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得主、第四屆「國家文藝獎」戲劇類得主。 美聲公主|謝文琪 師承張岫雲、王海玲兩代豫劇皇后,主修花旦及青衣,曾獲河南戲劇演員排行榜「寶島之星」獎、第九屆河南戲曲紅梅獎特別獎,2019及2021年分別以《杜蘭朵》、《白蓮花》入圍傳藝金曲獎「最佳個人表演新秀獎」。 臺灣豫劇團當家花旦|蕭揚玲 臺灣豫劇團當家花旦,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碩士,師承張岫雲、王海玲兩代豫劇皇后,專攻花旦及青衣。曾獲大陸2007年第11 屆「香玉杯」藝術獎、河南戲劇演員排行榜2010、2012 年度十大演員「寶島之星」獎。   演出單位/策畫者:臺灣豫劇團 主辦單位: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更多相關資訊隨時更新 *主辦單位保有節目異動的權利        

目前在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