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

臺北 新北 桃園 臺中 臺南 高雄 新竹 苗栗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屏東 宜蘭 花蓮 臺東 澎湖 金門

| | 主辦單位 臺中市立圖書館

迷霧中前行-談繪本創作過程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林廉恩

協辦單位: 臺中市立圖書館梧棲親子館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活動內容:迷霧中前行,是一場關於探索與創造的旅程。 本場講座特別邀請 繪本創作者林廉恩 老師──出生並成長於台灣,擅長複合媒材拼貼、壓克力顏料與水性蠟筆創作,作品靈感多源於日常經驗與當下感受。林老師以「先有畫面,才有文字」的創作方式著稱,風格獨具。 曾獲 美國3X3當代插畫獎、多次 波隆那兒童插畫獎、波隆納拉加茲文學類首獎及 金鼎獎 等國際肯定。著有《快點!快點》、《HOME》、《母親記事》、《森林裡倒下了一棵樹》等作品。

| | 主辦單位 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Pakivalayen ta Siraya發掘西拉雅 成果展桌遊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曾湘麟/洪藝心/吳佩珊/吳俊霖/

協辦單位: 透南風文化創意有限公司

其他單位: (合辦)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

「Pakivalayen ta Siraya 發掘西拉雅」西拉雅族文化與考古成果推廣應用徵件計畫,從2024年9月26日公告啟動,共收到35件提案,經初審與決審激烈競爭,獲選作品分為青年組與社會大眾組,共11 件優秀作品脫穎而出。成果包含桌遊、識別系統、服裝設計、手帳、月曆、短片拍攝到布袋戲與繪本創作,內容不僅形式多元,更呈現了多元領域的創意實力與文化詮釋能力。歷經近一年的徵選與執行,於9月9日起於南科考古館盛大舉辦成果發表。 此活動為成果展之桌遊活動。

| | 主辦單位 屏東縣政府

王的講座《海上明珠的神人之儀-琉球迎王的籌備與流程 》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陳彥伯

清晨送王之後,海面逐漸回歸平靜。過午時分,可見居民與漁船船主準備五味碗、乾貨、米酒與金紙,前往漁港與灣澳「拜海墘」。儀式由當地角頭廟的神明乘坐手輦主持,帶領眾人敬拜與化金。香案上供奉米酒、發糕、紅圓與熟五牲,象徵圓滿與平安。 這是「琉球山」的子民,在長年與海為鄰的生活中,對自然所表達的一份敬意。面向海岸,眾人隨神明手輦禮拜水府水仙王與好兄弟,感謝護祐,使平安祭典得以圓滿結束。焚化金紙後,象徵一切回歸大海,願風調雨順、漁獲豐盈。每處拜海墘之地,除角頭神明外,皆有三府千歲副駕同乘手輦,協助祭儀進行,儀式莊而不華,誠而有情。 10月18日(星期六)上午10點,我們邀請到《小琉球迎王平安祭典》作者之一,同時也是小琉球迎王內書的陳彥伯先生,以【海上明珠的神人之儀──琉球迎王的籌備與流程】為題,與大家分享迎王祭典背後的信仰脈絡與人情故事。

| | 主辦單位 臺灣青年工藝協會

國際藝術進駐與交流專題講座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黃米露;(中華民國)林永勝

贊助單位: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國際藝術進駐與交流專題講座邀請8位藝術創作者/經紀人/空間經營者/營運單位主理人,從當代藝術及工藝的「創作者職涯」與「創作支持系統」為核心從不同的視角切入,期望促進創作者的思考與探討;各場次講座皆設置交流促進機制,期望近一步蒐整對「國際工藝村」的想像。 本場次主題:在地跨國-國際藝術經濟的在地嗅覺 與談人: 黃米露,國際藝術經濟人。 林永勝,國際陶/文學創作者 主持人:洪秉綺 現職/自己人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 學歷/英國倫敦金匠大學 (Goldsmiths) 文化產業碩士 專長領域/藝文策展、藝術行政、國際藝術交流、藝文環境支持系統 線上報名 https://reurl.cc/NxWNxp

| | 主辦單位 彰化縣文化局

2025 彰化走讀藝術節《鹿港區藝術工作坊》共6場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彰化縣文化局

其他單位: (指導)彰化縣政府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10/11~10/26 每週六日限定,6場藝術工作坊精彩登場 從彰化在地美學出發,用雙手打造屬於你的藝術小宇宙~ 名額有限,每場限額30人,快來選一場喜歡的課程報名吧! 對象| 一般民眾、10歲以上小朋友皆可參加 時間| 每場約 90 分鐘 地點| 鹿港桂花巷藝術村 35 號教室、樑露工房 人數|每場次限額 30 人(正取30名、備取15名) 錄取機制:正取繳費期限為08/15~08/31,如未於期限內繳費,將通知備取名額遞補。 鹿港區:各場次詳情請點連結 ①化妝鏡彩繪 10/11(六)14:00-15:30 ②藍染體驗 10/12(日)14:00-15:30 ③彩繪獅頭 10/18(六)14:00-15:30 ④迷你戳戳繡杯墊 10/19(日)14:00-15:30 ⑤紙雕燈箱 10/25(六)14:00-15:30 ⑥鹿港春仔花 10/26(日)14:00-15:30

| | 主辦單位 彰化縣文化局

2025 彰化走讀藝術節《彰化區藝術工作坊》共8場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彰化縣文化局

其他單位: (指導)彰化縣政府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09/27~10/26 每週六日限定,8場藝術工作坊精彩登場 從彰化在地美學出發,用雙手打造屬於你的藝術小宇宙~ 名額有限,每場限額30人,快來選一場喜歡的課程報名吧! 對象| 一般民眾、10歲以上小朋友皆可參加 時間| 每場約 90 分鐘 地點| 彰化區孔廟廂房、卦山村 人數|每場次限額 30 人(正取30名、備取15名) 錄取機制:正取繳費期限為08/15~08/31,如未於期限內繳費,將通知備取名額遞補。 ①橡皮章刻課: 9/27(六)10:00-11:30(第1梯次15人); 14:00-15:30(第2梯次15人) ②手作托特包 9/28(日)14:00-15:30 ③動物小夜燈 10/4(六)14:00-15:30 ④棘皮光波 10/5(日)14:00-15:30 ⑤樹皮布花擴香胸 10/11(六)14:00-15:30 ⑥彰化百景:水印 木刻體驗 10/12(日)14:00-15:30 ⑦花卉編織 10/18(六)14:00-15:30 ⑧蝶谷巴特-拼貼創作 10/19(日)14:00-15:30

| |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小紅豆市集-工藝生活提案所《十月場》:工藝茶會&工藝開講-漫轉陶心-拉胚小體驗、來做花-羊毛氈體驗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其他單位: (指導)文化部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小紅豆市集-工藝生活提案所Craft Living Lab》 「小紅豆」之名,源於工藝園區內「小實孔雀豆樹」,其黑褐色的豆莢裡藏著一顆顆的紅色小豆子;這顆小紅豆象徵著種子、小事物、小手感,也隱喻著工藝承載的細膩手作、日常溫度。走訪園區,來場慢旅行。【假日限定】手作職人帶來風格各異的生活小物,搭配親子共感的手作、音樂、茶席等活動,招喚著以「慢活」的視角,感受生活的溫度與美好。 工藝漫活 SLOHAS ─ 是樂活事 《小紅豆市集|工藝生活提案所Craft Living Lab》 十月主題:《十月匯聚-工藝節拍》 慢生活舞台裡,戲曲、市集、茶會、音樂、手作與工藝共鳴共舞 迎接十月國慶,我們特別推出《十月匯聚-工藝節拍》,打造「慢生活舞台」,串連歌仔戲展演、工藝市集、茶會體驗、街頭音樂與手作課程,好戲連台、節慶優惠同步登場! 活動設計適合全齡參與,親子共學、家人共遊,也邀請帶著長輩一同出遊,親身體驗工藝的多元魅力。在陽光灑落的綠地上,趕快與家人朋友共享假日時光,感受十月的工藝節拍。 【工藝茶會】10月11日,第一場14:00入席、第二場15:00入席 茶會主題:石在有趣 司茶人:林裘滿、蔣蘭英 入席時間(每場次約 40-50分鐘) 第一場:14:00 第二場:15:00 名額與茶資 1.每場開放10人預約,採自由入席制 2.每席茶資【隨喜】,請投入現場茶席小箱。每一份心意,都是我們繼續泡茶分享的力量。 3.不設固定金額,邀請您依茶席感受自由奉茶,支持茶人與這份美好時光。 茶席一/司茶人 林裘滿 茶席二/司茶人 蔣蘭英 茶席活動不使用一次性杯具,邀您一同實踐生活中的環保與美學。 請自備環保杯具,或現場使用主辦方提供之工藝茶器。 讓我們一起,用美與永續的方式,共赴這場「工藝茶會」。 線上報名 https://reurl.cc/3Mz40M 【工藝開講】漫轉陶心-拉胚小體驗 講師:林志龍陶藝工作室 親手感受陶土的溫度與節奏,隨著拉胚的轉動,體驗創作的專注與樂趣,完成屬於自己的獨特作品。經過上釉與燒製後,作品可於日常生活中使用,讓手作的溫度與美感融入生活。 活動日期:114年10月10日(五)-10月12日(日) 活動場次 上午場 10:30–12:30 下午場 14:00–15:30 體驗時間每人約 10分鐘,請依現場安排順序進行 參加對象:不限年齡,小孩需由大人陪同參與 名額與費用: 每場次限額 10 名,體驗費用50元 因陶土成份與特性,體驗後回收處理,不能帶走。若欲保留作品,可自選釉燒與郵寄服務: 釉燒費用 250 元起/件(作品超過 15 立方公分者另計) 郵寄費用 150 元/地址(歡迎自取) 線上報名 https://reurl.cc/rYe3xy 【工藝開講】來做花-羊毛氈體驗 時間:114年10月25-26日 14:00–16:00 活動費用 :材料費是 $200 提前預約優惠方案:兩人同行+材料兩份=300元 maruna’s是一個以生活周邊事物為靈感,延伸創作的品牌。 隨著不同的時節與氛圍~成就作品嶄新的生命。 maruna's 這回徵求做花新鮮人 可以提供一對一教學 課程內容是鋪羊毛濕式氈化~整理花型~再次濕式氈化塑型~晾乾~安上別針即完成。 線上報名 https://reurl.cc/WOnO19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

114年多元閱讀「閱於文字之上」-狐狸愛上圖書館繪本分享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江紫菩

協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小港分館

以閱讀素養為主題,透過繪本「狐狸愛上圖書館」故事導讀與分享,藉由閱讀素養,享愛閱讀一本實體書籍;則應遵守使用規範;也是每位的素養和修養,希望親子沉浸在繪本的聆聽氛圍中。

| | 主辦單位 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原住民族文化資產暨古物維護實務操作工作坊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黃季平;(中華民國)邵慶旺

第一場:114年10月22日(星期三) 政治大學民族學系黃季平主任 10:00-11:00 原住民族無形文化資產核心概念與價值 11:00-12:00 計畫怎麼提報?資料怎麼寫? 13:00-15:00 無形文化資產分組實作撰寫 15:20-16:20 分組成果分享與綜合座談 第二場:114年10月27日(星期ㄧ)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邵慶旺副教授 10:00-11:00 談原住民族古物保存與活化及維護相關法規 11:00-12:00 談古物保存維護計畫怎麼寫? 13:00-15:00 古物保存維護計畫分組實作撰寫 15:20-16:20 分組成果分享與綜合座談

| | 主辦單位 屏東縣政府

【石頭營要塞 × 暗夜精靈】文化與生態講座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林炫耀;(中華民國)林清隆;(中華民國)邱峋文

您知道屏東有全台保存最完整的二戰遺址群嗎? 您知道碉堡裡住著一群神秘的「暗夜精靈」嗎? 歷史與自然的交會,邀您一起探索! 分享「石頭營遺址蝙蝠族群監測調查」成果,邀請三位跨領域專家,從文化、生態、在地參與三面向出發👇 🔹 林炫耀|二戰遺跡研究者 〈二戰石頭營要塞的歷史與文化資產價值〉 🔹 林清隆|台灣蝙蝠學會秘書長 〈遇見看不見的好朋友-暗夜精靈〉 🔹 邱峋文|野人谷生態顧問有限公司 〈住在石頭營遺址群內的蝙蝠們〉

| | 主辦單位 屏東縣政府

【石頭營要塞 × 暗夜精靈】文化與生態講座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林炫耀;(中華民國)林清隆;(中華民國)邱峋文

您知道屏東有全台保存最完整的二戰遺址群嗎? 您知道碉堡裡住著一群神秘的「暗夜精靈」嗎? 歷史與自然的交會,邀您一起探索! 分享「石頭營遺址蝙蝠族群監測調查」成果,邀請三位跨領域專家,從文化、生態、在地參與三面向出發👇 🔹 林炫耀|二戰遺跡研究者 〈二戰石頭營要塞的歷史與文化資產價值〉 🔹 林清隆|台灣蝙蝠學會秘書長 〈遇見看不見的好朋友-暗夜精靈〉 🔹 邱峋文|野人谷生態顧問有限公司 〈住在石頭營遺址群內的蝙蝠們〉

| | 主辦單位 屏東縣政府

屏菸 OPEN ! 舊場域x新空間 共創工作坊3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屏東縣愛鄉協會

建築師將親自展示設計成果, 這些設計,融合了大家的討論與提案內容。 從空間想像、文化保存到生活共融, 讓每一個聲音,都能成為設計的一部分。

| | 主辦單位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114年度南投縣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運籌計畫:人才培育講座(3場次)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唐麗芳;(中華民國)王建雄;(中華民國)林威城

協辦單位: 夏沐樹石空間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其他單位: (指導)文化部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南投縣內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作為文化資產保存 、教育推廣與社區發展的重要據點 ,亟需持續培養專業人才,以因應營運管理、政策制度與數位轉型等多元挑戰。為提升南投縣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之專業能量,本計畫規劃辦理三場人才培育課程,課程設計兼顧館舍營運、制度理解與數位創新三大面向,透過專家講授與互動交流,期能協助館舍人員掌握博物館專業知能、學習永續經營策略,並能運用數位工具拓展觀眾參與。 全程參與課程人員將發給研習證書 參加對象:南投縣內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專職人員及志工、南投縣在地團體,若有剩餘名額則開放縣外館舍人員參與。每場次30人。 線上報名 https://forms.gle/SBoTMQsYNaQW8CNh9 活動洽詢;夏沐樹石空間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04-2235-8892 高小姐。

| | 主辦單位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2025台灣設計展《紳士露天講堂》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彰化縣政府青發處

協辦單位: 交通部臺灣鐵道管理局,環境部資源循環署,經濟部商業發展署

其他單位: (執行)台灣設計研究院,(執行)衍序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指導)經濟部,(指導)彰化縣政府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老紳士露天開講,講述老理髮廳與老唱片行文化,搭配座談與互動。

| | 主辦單位 屏東縣政府

2025南國漫讀節 × 恆春建城150週年《從世界遠眺恆春的風物》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劉克襄

其他單位: (執行)500輯,(指導)文化部

作家劉克襄以多年走讀恆春山海的經驗,帶領大家從世界的視角回望恆春,看見地理、人文與自然交織出的在地風景與文化氣質。

| | 主辦單位 屏東縣政府

2025南國漫讀節 × 恆春建城150週年《用自己的配速,跑一場人生馬拉松》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蘭萱

其他單位: (執行)500輯,(指導)文化部

講者:蘭萱 作家、主持人、跑者蘭萱,以「配速」為喻,談如何在快與慢之間找到平衡,從跑步中看見人生風景,也學會傾聽自己的節奏。

| | 主辦單位 屏東縣政府

2025南國漫讀節《花甲男孩的南國漫遊》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楊富閔

其他單位: (執行)500輯,(指導)文化部

講者:楊富閔 文學,你要去哪裡?二零二五年,《花甲男孩》發行十五週年。歷經電視、電影、漫畫、有聲劇等不同形式的轉譯衍生。本次演講楊富閔將回顧歷來作品,並分享文學內容與跨域製作的多重可能。

| | 主辦單位 屏東縣政府

2025南國漫讀節《把每一天的生活畫成每一幀故事,乙乙的幽默暖心圖文之路》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乙乙

其他單位: (執行)500輯,(指導)文化部

講者:乙乙 圖文創作者 乙乙 將帶領我們走進他獨特的創作世界。從學歷與成長背景出發,乙乙將分享如何偶然或必然地踏上自媒體之路,並在摸索中找到自己幽默又暖心的圖文風格。

| | 主辦單位 屏東縣政府

2025南國漫讀節《山是目的地,也是旅程:當登山成為一種旅行風格》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陳彥宇

其他單位: (執行)500輯,(指導)文化部

講者:陳彥宇 旅行不只是抵達風景名勝,登山也不只是征服某座高峰。當我們踏上山徑,走過晨光與風雨,看見自己的呼吸與腳步,登山便成了一種旅程的方式——在自然中沉澱,在路途中與人相遇。本講座將分享我走過的台灣與海外山路,從百岳縱走到文化古道,在裝備與行程之外,也聊聊那些讓我選擇把登山作為生活與旅行風格的理由。無論你是登山新手、戶外旅行愛好者,或是想讓旅行更有感的人,都歡迎一起來聽山的故事,重新定義「旅程」的模樣。

| | 主辦單位 屏東縣政府

2025南國漫讀節《創造低成本的高品質旅行》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焦元溥

其他單位: (執行)500輯,(指導)文化部

講者:焦元溥 每次啟程之於自身都有著獨一無二的意義,然而在旅行成本節節高漲的年代,把錢花在刀口上變成許多人的關鍵目標。擁有各國旅行豐富經驗的焦元溥,雖無意鼓吹窮遊,卻深諳在低成本前提之下創造高品質的行程之道。他將現身今年的南國漫讀節,和所有喜愛旅行卻不想浪費鋪張的民眾分享,珍貴的回憶不需以散盡荷包的結果交換。

| | 主辦單位 屏東縣政府

2025南國漫讀節《閱讀力開發: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羅怡君

其他單位: (執行)500輯,(指導)文化部

講者:羅怡君 AI時代來臨,閱讀代表什麼意義和能力呢?講座中將帶領著大家走一趟閱讀之旅,從繪本、兒少小說到延伸讀物,從閱讀理解到SEL(社會情緒學習),閱讀裡的平行時空一點都不輸給3C世界,一起打造專屬自己的安定宇宙吧!

| | 主辦單位 屏東縣政府

2025南國漫讀節《健康飲食攻略:讓營養與美味同行》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陳怡婷

其他單位: (執行)500輯,(指導)文化部

講者:陳怡婷 打破「健康飲食=不美味」的迷思,其實不論是自煮族還是外食族,都能吃得營養均衡又不失美味。本講座將帶大家認識如何聰明選食+打造健康餐盤,並分享實用的外食飲食攻略。讓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輕鬆吃出健康,不再為三餐煩惱,更不必放棄對美食的熱愛。讓吃更簡單,享受每一餐!

| | 主辦單位 屏東縣政府

2025南國漫讀節《屏東的青春旅行:背包客的冒險與發現》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劉哲瑜(藍白拖)

其他單位: (執行)500輯,(指導)文化部

講者:劉哲瑜(藍白拖) 借助旅行與工作的反思,找到與生活的相處模式,當中包含好奇心、冒險與百工計畫。透過講座可以聚焦年輕人追尋生活的方式,並且分享屏東的旅行經驗,如墾丁的秘境沙灘、旭海的草原,鼓勵年輕人用旅行或工作探索自我。

| | 主辦單位 屏東縣政府

2025南國漫讀節《違章女生的仙女三重奏》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李屏瑤

其他單位: (執行)500輯,(指導)文化部

講者:李屏瑤 李屏瑤的創作橫跨小說、散文與劇本等多種文類,並主持 Podcast 節目。她以「違章女生」的稱號,成為當代「非典型女生」的代表人物。近年擔任兩廳院駐館藝術家期間,融合多年醞釀的靈感與紮實的田野調查,創作出劇本《仙女三重奏》,要「為台灣女鬼說故事」,並勾勒母女三代間錯綜複雜的情感與連結,預計將於 2026 年正式登場。這次來到屏東,李屏瑤將分享《仙女三重奏》的創作契機與核心概念,並談談如何透過舞台,呈現一段獨特且深刻的女系家族敘事。

目前在第2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