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天白日滿地虹-積吶虹光LEF
活動場次資訊:
作品以壓克力顏料在紙上創作,長達13米的巨幅畫面由色彩條紋所構成,呈現出一種既壯觀又細膩的視覺感受。不僅是視覺上的震撼,更是一場心靈旅程,以繽紛但層次豐富的虹光色譜,映照出觀者內心的多重感受:希望與哀愁、寧靜與熱情、過去與現在。畫作與空間交織,成為一面映照內在情緒的彩虹。
|
作品以壓克力顏料在紙上創作,長達13米的巨幅畫面由色彩條紋所構成,呈現出一種既壯觀又細膩的視覺感受。不僅是視覺上的震撼,更是一場心靈旅程,以繽紛但層次豐富的虹光色譜,映照出觀者內心的多重感受:希望與哀愁、寧靜與熱情、過去與現在。畫作與空間交織,成為一面映照內在情緒的彩虹。
| | 主辦單位 台中科技大學設計學院設計創意中心
「海海人生未來事:鹽境凝視海洋文化藝術跨域創作展」9 月 11日上午於台中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一樓展覽廳拉開帷幕,展期至 10 月 19 日,免費開放的門扉向所有熱愛文化與藝術的民眾敞開。本展由國立台中科技大學設計學院設計創意中心傾力策劃,獲海洋委員會 114 年度海洋文化領航計畫鼎力支持,以台灣傳統天日曬鹽文化為魂,融物質實驗的細微、影像記錄的溫暖與數位互動的靈活,在跨域創作間織就海洋文化的記憶脈絡,也鋪展對未來的無限想像。 展覽的核心由三件跨媒材作品構築的立體「鹽境」,讓每一位觀者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凝視角度」。邱旭蓮的《海海流影》,以紀實攝影為筆,描繪鹽田的四季輪轉:春風裡的鹵池蕩漾、夏日裡的鹽工彎腰、秋陽下的鹽堆似雪、冬霧中的鹽灘靜謐。其中一組「颱風前鹽田靜謐如鏡」與「災後鹽灘痕跡縱橫」的對比影像,讓「慢時間」的觀看場域,更添一份文化搶救的重量。侯純純的《海海鹽晶》,則在黑色載體上演繹「鹽的水墨韻」:晶瑩鹽粒沿著海水痕跡蔓延生長,層次間暈染如中國水墨的留白與暈化,細看之下,還能見到鹽晶凝結時留下的「自然紋路」,那是海水蒸發的獨特印記。顏惠芸的《海海心流》,則讓科技有了人文溫度:參觀者掃碼輸入 MBTI 人格特質後,AI 便會生成專屬鹽田場景動畫 —— 或晨霧繚繞的鹽灘,或夕陽鋪金的鹵池,搭配鹽場主人口述的老故事音頻,讓數位體驗不再冰冷,而是浸潤著鹽田的生活溫度。 這場以鹽為核心的展覽,從未局限於藝術的呈現,更承載著「搶救海洋記憶、傳承台灣根脈」的使命。從鹽田田野調查的腳步,到跨域創作落地的堅持;從微觀鹽晶的生長,到宏觀未來的想像 —— 每一寸展廳空間,都在訴說台灣「與海共生、以鹽為伴」的智慧。當觀者走過《海海流影》的時光長廊,觸及《海海鹽晶》的自然質感,體驗《海海心流》的數位溫暖,便能在跨越時空的文化對話中,重新讀懂這片土地與海洋的深厚羈絆。
| | 主辦單位 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主題策展】老屋留影:二崙古厝水彩展 9/3(三)~10/31(五) 2025 全國古蹟日,我們邀請二崙鄉老人會水彩班的長輩們,用畫筆記錄熟悉的老屋風景。他們畫的不只是建築,更是對生活的記憶與鄉土的情感。邀請你一起走進這場用色彩說故事的展覽,看見長輩眼中的家鄉風貌,也找回我們共同擁有的文化記憶。
|
本展覽以寫實筆觸凝練日常片段,融合人文、風景與傳承主題。透過色彩暈染與符號重組,將音樂、武術、人物與地景匯入畫布漩渦,呈現時空疊加的記憶與情感。作品既洗滌心靈,亦反思歷史與文化的當代連結,傳遞共同知識與土地認同,於時代波濤中刻印生命足跡,傳承前人的美好與支持。
| | 主辦單位 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以新北客家園區成立20周年為核心,將色彩作為情感交流與記憶傳承的核心媒介。藉由深入挖掘每一種顏色背後的人物故事、歷史脈絡與文化傳承,帶領觀眾進行一場豐富的情感旅程。
| | 主辦單位 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奇幻與驚悚的世界 走進書中的神秘國度,與吸血鬼、幽靈、巫師和怪物們一同展開驚心動魄的冒險!本次書展精選奇幻小說、恐怖文學與民間傳說,邀您共度一場令人毛骨悚然又欲罷不能的閱讀之旅! 活動時間:114年10月01日至10月31日開館時間,每月最後一個星期四、國定假日固定休館。 活動地點︰樹林樂山圖書閱覽室主題展示區(樹林區中和街38號) 洽詢電話:(02) 2680-7120 ※展示期間,歡迎借閱。
| | 主辦單位 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歡迎來到昆蟲世界 隨著四季更迭,走入大自然中不僅會發現不同的昆蟲,只要仔細地觀察就會發現處處充滿驚奇呢!趕快跟著法布爾爺爺、雨蛙爸爸和昆蟲達人們,一起去拜訪昆蟲世界吧! 活動時間:114年10月01日至10月31日開館時間,每月最後一個星期四、國定假日固定休館。 活動地點︰鶯歌分館1樓主題展示區(鶯歌區中山路150號) 洽詢電話:(02)2678-0219#10 ※展示期間,歡迎借閱。
| | 主辦單位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本次展覽由中華現代國畫研究學會陳銘顯理事長策畫,學會於96年起與國家公園署轄下國家公園管理處共同合作舉辦一系列現代國畫專題巡迴展覽;本次展覽透過「玉山之美」專題作品,展現自然生態保育與藝術的結合,讓更多民眾對此產生另一種感動並藉此將玉山國家公園之美,讓更多的群眾深入欣賞。
| | 主辦單位 雲林縣口湖鄉立鄭豐喜紀念圖書館
烹飪美食書香饗宴 展出台灣及世界各地特色食譜與飲食文化,邀民眾分享家鄉味。
| | 主辦單位 雲林縣口湖鄉立鄭豐喜紀念圖書館
愛情小說的百種樣貌 彙整浪漫、現實、跨文化等各類愛情小說,豐富讀者情感體驗。
| | 主辦單位 雲林縣口湖鄉立鄭豐喜紀念圖書館
音樂與閱讀的交響 精選音樂主題小說、樂評、音樂人傳記,結合現場音樂演奏活動。
| | 主辦單位 安卓藝術
| | 主辦單位 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我們總是在聽別人的故事,那麼自己的呢?」來自台東知本部落卑南族藝術家楊慕仁(Ushiw Pakaruku),用畫筆回答這個提問。 展覽名稱《umaumalran》是卑南語「成為說故事的人」之意。三件貫穿全場的核心作品《聽故事的人》、《說故事的人》、《成為說故事的人》以繪畫追尋族群的歷史、神話與語言記憶,串連起「聆聽、口述、創作」的歷程。他的作品融合部落長者的口述記憶、族服圖紋、神話植物與生活物件,畫出一座座視覺的部落劇場。 展覽展出的楊慕仁創作,不只是回望過去,更是對未來的發聲,誠摯邀請您一同走進這些故事,看見圖像中流動的語言與靈魂。 展覽資訊 展期|2025年9月16日至11月16日 開幕活動|2025年9月27日(六) 10:00-12:00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j8FqUT8jpWS9xqBH7) 地點|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 八角樓特展館 (90341屏東縣瑪家鄉北葉村風景104號) 指導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 主辦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執行單位:島人國際創意整合有限公司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1920年代,一群青年立志守護臺灣農村,援助貧苦佃農的生計。在他們之中,帶著小提琴的革命家-簡吉(1903-1951年),深受農民敬愛,並獲得知識人的推崇。然而,他的行動也引起當權者忌憚,從而背負污名。 一百年前,1925年簡吉協助高雄農民成立「鳳山農民組合」,其前身「鳳山小作人組合」,是本島最早的農民運動組織。憑藉素樸的正義感和不服輸的志氣,簡吉與一代有志青年騎著腳踏車、提上公事包,穿梭在臺灣各地農村,在田野、鐵路與糖廠之中,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社運浪潮。 此次特展要為簡吉和當年參與農民運動的先賢們,找回應得的敬意。透過他們的事蹟,回顧這些活生生的、有情感的人,如何為在地鄉親奔走、勇敢抵抗,甚至在時代變動、險象環生之際,仍不惜以犧牲自由和生命為代價,始終堅持人道理想與關懷。
|
探索錯視設計的本質,見證大師的創作歷程。 日本設計大師福田繁雄,與美國設計師西摩·切瓦斯特、德國設計師岡特·蘭堡,並列世界三大平面設計大師。值此福田繁雄辭世16週年、睽違15年再度於台展出。展覽精選約近百件作品,包含海報與珍稀手稿,全面呈現其顛覆視覺思維的非凡創作。向傳奇致敬,更邀請新世代走進設計之路,感受創意改變世界的力量。
| | 主辦單位 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在這個數位時代,我們越來越習慣透過螢幕獲取資訊。然而,指尖與紙張、木頭、毛線等材質的真實接觸,卻能帶來無可取代的溫暖與療癒。本次書展以「掌心溫度」為核心,希望邀請讀者重新感受手作的魅力,探索如何將手作融入日常生活,並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靜心時刻。 展示期間:10月1日~10月31日開館時間 展示地點:新北市貢寮區仁愛路79號/3樓書展區 洽詢電話:02-24903203轉9 ▲活動單位保有取消、變更之權利,詳情請依現場為主。 ~展示期間歡迎借閱~
| |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20世紀初,電影成為文化傳播及大眾娛樂的重要媒介,而影像作為一種新興敘事形式,也開始與文學相互融合,開創嶄新的藝術篇章。戰後,電影人打造了臺灣版的好萊塢,成就了一波台語電影高峰;1960、1970年代,瓊瑤浪漫小說及古龍的武俠小說改編電影,掀起通俗文學改編的風潮;1980年代,臺灣新電影運動崛起,發展出了新的電影形式與語言。而當代國際影音串流平台進軍臺灣,在文學原著精神上加入大膽創意,也同時保留本土文化特色,成為當代「影視臺流」的關鍵元素。 臺灣文學與影視改編的前世今生是什麼?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互相交會,又激盪出怎樣的火花來呢?就讓我們娓娓道來……
| | 主辦單位 屏東縣政府
臺灣首座以迎王祭典為主題設立之地方文化館,並典藏一艘由在地國寶級師傅親手打造的王船,透過沉浸式體驗,近距離認識王船的歷史脈絡與技藝傳承。 ◼️ 1F 海洋信仰|以沉浸式劇場「生命的長河」,為迎王平安祭典與王船的歷史起源揭開序幕。 ◼️ 2F 千歲巡狩|透過五大國家及民俗無形文化資產,了解臺灣王船的演進與海外的王船文化。 ◼️ 3F 屏東代巡,打造神舟|介紹屏北及屏南地區各具特色的迎王祭典,民眾亦可在此一探王船建造的過程,欣賞精雕細琢、彩繪華麗的傳統工藝技術。 ◼️ 4F 東港迎王|三年一科的東港迎王平安祭典祭祀科儀至今仍遵循古禮,在臺灣的王爺信仰與祭典文化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
| | 主辦單位 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我們總是在聽別人的故事,那麼自己的呢?」來自台東知本部落卑南族藝術家楊慕仁(Ushiw Pakaruku),用畫筆回答這個提問。 展覽名稱《umaumalran》是卑南語「成為說故事的人」之意。三件貫穿全場的核心作品《聽故事的人》、《說故事的人》、《成為說故事的人》以繪畫追尋族群的歷史、神話與語言記憶,串連起「聆聽、口述、創作」的歷程。他的作品融合部落長者的口述記憶、族服圖紋、神話植物與生活物件,畫出一座座視覺的部落劇場。 展覽展出的楊慕仁創作,不只是回望過去,更是對未來的發聲,誠摯邀請您一同走進這些故事,看見圖像中流動的語言與靈魂。
| | 主辦單位 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人的糾結和矛盾,部分連結著童年時期的匱乏, 彷彿小時候的自己仍逗留在回憶裡無助。 人生很長,我們能選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 重養自己、重啟人生, 實現小時候遙不可及的願望, 癒合童年潰爛結痂的內傷。 讓我們倒轉時間、改變過去,讓自己不再重複受傷。
| | 主辦單位 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為提升安平遊憩碼頭及周邊觀光景點能見度,與台灣原創IP「卡比胖拉」合作結合其角色及形象包裝,規劃設置大型裝置展出,藉此創造新觀光亮點。 展期9/13-10/19,平日12:00-20:00 假日10:00-21:00(夜間燈光秀每晚18:00起,每半小時一次,每次3分鐘)
| | 主辦單位 花蓮縣政府原住民行政處
展覽期間,每逢週末皆有穿著族服的導覽員進行深度解說,並提供可觸摸的沉浸式觀展體驗。9月亦將舉辦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動,邀請族人與創作歌手分享文化傳承的心路歷程,相關資訊歡迎上網查詢。
| | 主辦單位 屏東縣政府
「海藍心故鄉情」的展覽是由屏東縣海藍畫會40位會員,共同展出76件作品。 作品包括油畫、水彩、國畫、綜合媒材等。屏東縣海藍畫會起源於東港,許多參展的藝術家,對東港故鄉的一草一木都有濃厚的在地情感。 因此從藝術家參展的作品中,可以欣賞到許多描繪東港漁鄉的景物及宗教信仰的人文特色。 藝術家創作的媒材和表現形式,不論是油畫、水彩、國畫、綜合媒材等,都在用不同美感的手法,來訴說著對故鄉熱愛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