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

臺北 新北 桃園 臺中 臺南 高雄 新竹 苗栗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屏東 宜蘭 花蓮 臺東 澎湖 金門

| | 主辦單位 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新北市立圖書館鶯歌二甲圖書閱覽室】114年10月主題書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新北市立圖書館鶯歌二甲圖書閱覽室

協辦單位: 新北市立圖書館鶯歌二甲圖書閱覽室

看看世界,看看我 十月,微涼的秋意正適合旅行。旅行,不單是探索世界的風景,更是一次與自己相遇的契機。如同閱讀,隨著文字的腳步遠行,將引領我們越走越遠。本月主題書展邀您同行,在書頁間遊覽遙遠的山川與城市,也在書頁的靜謐中,遇見不同的自己。這個十月,讓我們用一本書,走進世界,也走進自己。 活動時間:114年10月01日至10月31日開館時間,每月最後一個星期四、國定假日固定休館。 活動地點︰鶯歌二甲閱覽室主題展示區(鶯歌區二甲路288號2樓) 洽詢電話:(02) 2679-8790 ※展示期間,歡迎借閱。

【幻花】曾祥軒陶藝與彩繪創作展

| | 主辦單位 鶯歌光點美學館

【幻花】曾祥軒陶藝與彩繪創作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鶯歌光點美學館-光點藝術中心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展覽名稱|【幻花】曾祥軒陶藝與彩繪創作展 展覽期間|2025.10.03-2025.11.25 開幕茶會|2025.10.05 Sun. 15:00 (懇辭花籃! 歡迎來賞花~) 開放時間|10:00-19:00(每月一、三週之星期二休館) 地  點|光點藝術中心 三樓展覽廳 地  址|新北市鶯歌區陶瓷街18號 展覽專線|02-2678-6577 展覽介紹| 在陶瓷之都鶯歌長大,我自小耳濡目染泥與火的溫度,也在青花瓷繪與傳統釉下彩的筆墨中找到創作的起點。高中進入鶯歌高職陶瓷工程科,在師承汪弘玉師傅的過程中,學會了細膩的筆法、線條的節奏與構圖的平衡,並對陶瓷裝飾與色彩層次產生深厚的情感。 之後進入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系主修,並輔修書畫藝術,吸收了工筆畫的精緻與寫意畫的氣韻。水墨的留白教會我在線條間呼吸,花卉設色的渲染讓我掌握層疊的色彩語彙,並將其延伸至陶瓷與彩繪之中,形成結合平面與立體的創作語言。 在研究所期間,師承梁家豪教授的啟發,我嘗試將傳統書畫的神韻與當代藝術的表現手法融合,探索跨媒材的可能性。於是,花成為我作品中的核心意象——它既是自然的縮影,也是文化與記憶的載體。從嚴謹細描的工筆花卉,到寫意中花朵綻放的瞬間,再到顯微鏡下花蕊與花粉的結構觀察,我將這些細微元素拆解、量化、重組,使花呈現既真亦幻的立體結構。 我喜歡讓作品在色彩與形態中保持流動感。書畫筆墨的自由、陶瓷釉色的自然變化,以及工筆設色的層層疊染,共同構築出花的多樣姿態。它們時而輕盈如雲,時而堅韌如石,虛實相生、意脈相連,不再只是具象的花朵,而是生命與時光交織的呼吸。 「幻花」承載著對自然的觀察、對文化的回應,以及對自我創作語彙的探尋。我希望透過陶藝造形與書畫彩繪與的交融,將藝術植入生活,在那細緻卻深邃的花之微境中,持續探索無限的可能,尋找那一處細緻卻深刻的幻花綻

快樂你我他:賴櫟安個展

| | 主辦單位 光之藝廊

快樂你我他:賴櫟安個展


活動場次資訊:

贊助單位: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你是否曾身處紛擾之中,被無形的苦悶纏繞,無法抽離?這些內在情緒,就像深藏心底卻無法具象表達的重量,沉默卻迫切地需要出口。對賴櫟安而言,雖然心中有千言萬語,卻因口語能力的限制而難以訴說。創作,因而成為她最真摯的媒介——她以直覺而迅速的筆觸,將龐大而急欲傾訴的情感,毫無保留地抒發於畫面之中。 在 2018 年的個展時,賴櫟安曾寫下:「心中有愛,來自世界的運轉,傳遞熱力與愛,我努力畫傳愛到世界角落。」這句話至今仍深深觸動人心。生命中,我們都可能遭遇挑戰與挫折,有時甚至因此停滯不前、難以釋懷。然而,賴櫟安選擇以勇敢和赤誠去面對生命的苦難,並將這份堅韌轉化為創作的力量。她的作品承載的不僅是個人心境,更傳遞出鼓舞人心的信念,提醒我們重新拾回對生活與生命的信心。 在創作過程中,櫟安將自己全然投入紙張或畫布,讓喜悅、悲傷、痛苦、興奮等各種情緒交織流動。她以線條、色彩與形象承載這些抽象的感知,逐漸形塑出專屬於她的繪畫語言。此次展覽的名稱「快樂你我他」取自藝術家的一件作品,同時也回應了她創作一貫的精神——從「我」內心的感受出發,傳遞至「你」與「他」的共鳴關係。觀者能在她的抽象畫面中,捕捉細膩而溫柔的呢喃,或會心一笑,或在其中找到面對自身苦難的一絲慰藉。

|

第46屆2025 TECA台北國際音響大展


活動場次資訊: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 | 主辦單位 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新北市立圖書館深坑分館】《閱讀書籤》114年11月「人工智慧AI將襲捲全球」主題書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新北市立圖書館深坑分館

協辦單位: 新北市立圖書館深坑分館

【新北市立圖書館深坑分館】《閱讀書籤》114年11月「人工智慧AI將襲捲全球」主題書展 活動日期:114/11/1-114/11/30 週二~週六 : 08:30~21:00, 週日~週一 : 08:30~17:00。 11月27日清館日不對外開放 活動地點:1樓 主題書展區 當AI襲捲全球時,機器人的時代已來臨,科技產業甚至日常生活中,因著AI的產生,有人開始思考,機器人會取代我們手中的工作嗎?甚至憂慮飯碗不保?或許有一天處處可見,各行各業,都是機器人在為你服務時,人工智慧AI所帶給人類的影響是何其巨大。 書展展示期間,歡迎借閱。

| | 主辦單位 財團法人金車文教基金會

蔡瑞恒 創作個展【做一個具裝飾性的幽靈】 Cai Ruei-Heng Solo Exhibition: Playing the Ornamental Ghost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蔡瑞恒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KCCA南京館|7-9月展覽介紹 藝術家介紹 蔡瑞恒 (b. 1989, Taiwan),現⼯作與居住於台北。2018年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學美術創作碩⼠,2012 年取得國立虎尾科技⼤學⼯業管理學⼠學位。這段跨領域經歷形塑了他對社會秩序與失控之間張⼒的關注。 蔡瑞恒的創作充滿荒誕及憂傷,描繪出焦慮與不知所措之結合。他在繪畫中融入了個⼈的⽣命記憶,並對其隱喻了他對社會的困惑。他擅於運⽤濕潤、透明與混濁的質地經營畫⾯,將這份濕濡夾雜著薄薄霉味的質地帶入繪畫之中。這些畫⾯充滿滑稽與混亂感,也同時回應了現實的荒謬與無序。 展覽介紹 ⽣長在⾼溫潮濕的島嶼國家-臺灣,早已習慣了⼤雨過後的發霉與⽔分浸潤於空氣之中,⼀直以來我將這份濕潤夾雜著薄薄霉味的質地帶入繪畫之中。這些畫⾯充滿滑稽與混亂感,也同時回應了現實的荒謬與無序。 也因此我的創作主軸圍繞在潮濕、發霉、混亂的場景下,⼈或是動物們的空洞狀態,以此為延伸。在⾯對強⼤且不可動搖的現實狀態時,以荒誕、糜爛、消融等繪畫語⾔去回應⼀個想像中的威脅,藉此去陳述世代的軟弱也可以作為⼀種抵抗。創作中更加著重於⼈非⼈、狗非狗的⾓⾊姿態,在歷史影像或是模糊且潮濕之背景之下,產出的⼀點荒謬、憂傷以及可愛。 󠀠 展覽專訪➥https://kingcar.pro/en14XFviq 󠀠󠀠 展覽資訊 蔡瑞恒 創作個展【做一個具裝飾性的幽靈】 Cai Ruei-Heng Solo Exhibition: Playing the Ornamental Ghost 展期:2025.09.20 (六) – 11.02 (日) 開幕:2025.09.20 (六) 下午 14:30 地點:金車文藝中心 臺北南京館(臺北市南京東路二段1號3F) 主辦單位:金車文教基金會/金車文藝中心KCCA 󠀠 _ 󠀠󠀠󠀠 #金車文藝中心 #KCCA #展覽 #Exhibitions #蔡瑞恒 #做一個具裝飾性的幽靈 #PlayingtheOrnamentalGhost

| | 主辦單位 財團法人金車文教基金會

譚又嘉 創作個展【旱海】 Tan Yu-Chia Solo Exhibition: The Drought Sea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國)譚又嘉

༄ 藝術家介紹 譚又嘉(b.1995),2023年畢業於北京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研究所,現往返於北京與臺北之間生活與創作。她以繪畫為核心,探索其在材質、結構與色彩上的實驗性可能,並將過程中生成的感知轉化為多層次的圖像語彙。作品常融合東西方美學元素,藉由抽象與具象之間的流動,呈現文化交融與情感張力的視覺風景。 󠀠 ༄ 展覽介紹 以「旱海」為意象,象徵靜止與流動並存的矛盾張力,呼應藝術家對生活與情感中對立狀態的觀察。如攀登高峰時的壓迫與壯麗並行、漂浮水面時的輕盈與深海未知的交錯。作品透過多視角、重疊式的構圖與層層堆疊的色彩,將旅行經驗、文化符號與心理感知交織於同一畫面,構築出介於現實與記憶之間的抽象風景。 󠀠 展覽專訪➥https://kingcar.pro/en14eMFVr 󠀠 ༄ 展覽資訊 譚又嘉 創作個展【旱海】 Tan Yu-Chia Solo Exhibition: The Drought Sea 展期:2025.09.20 (六) – 11.02 (日) 開幕:2025.09.20 (六) 下午 15:30 地點:金車文藝中心 臺北南京館(臺北市南京東路二段1號3F) 主辦單位:金車文教基金會/金車文藝中心KCCA

| | 主辦單位 孟焦畫廊

花好月圓 葉志錦石雕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葉志錦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花好月圓 葉志錦石雕展 展期: 2025.10.17-30 茶會: 2025.10.18 15:00 起初 輕輕的 一個願 落在有光深處中 細細的 一條路 靜靜的 緩緩的 往孤寂微光前去 暖暖的 一初心 是起初的那道光 讓種子向光萌芽 (撰文: 葉志錦)

| | 主辦單位 若水藏館

和之氣 —— 覺察,器與氣之間 - 潘俊壁 陶作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潘俊壁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和之氣 —— 覺察,器與氣之間 - 潘俊壁 陶作展 「 和之氣,取意自澤庵《茶亭記》中對『天地中和之氣』的描寫, 希望能藉由這次的展覽,探討茶席與茶道精神。 如澤庵所說:『 將山川自然之石移至爐邊,在此覺察天地的流動,於茶湯中品嚐其之味。』 在茶席裡,每個人都能平等相待,感受和悅,忘卻塵世憂慮。 這正是茶道的本質。」-- 潘俊壁 - 本次展出的作品,以茶席為核心思考。 在器型與厚度上,針對不同的茶款,如清香與焙火茶,而有所調整,使茶湯展現細微的變化與差異。 作品以陶版塑形的方式,也讓這整個過程變得更科學,並開啟了更多表現的可能。 茶壺、茶杯、壺承…等各式茶器的製作,在追求功能的同時,也需要在內心、在製作過程、在周圍環境中創造出一種和悅之「和」。 讓物呼喚心、讓心活化物,才能讓器在茶席中展現出一種美感。 ▸ coming soon . - 展覽日期:2025.9.20-10.19 週二至週日 11:00 ~ 19:00 (週一公休) 開幕茶會:2025.9.27 (六)14:00 座談分享:2025.10.4(六)14:00 作者在廊:2025.10.11 (六)14:00 展覽地點:若水藏館 Ruoshui Gallery 展覽地址: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一段72巷1號1樓 聯繫電話:02-2358-3538

| |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館

心象繪畫──高行健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國)高行健

協辦單位: 高行健資料中心,臺法文化教育基金會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高行健的繪畫風格充滿氤氳飄渺,如夢似幻的氣息。他運用濃淡交錯的墨色,或奔放飛白、或凝重沉思的線條,彷彿觸及潛藏於內在的情緒與記憶,以「心象繪畫」捕捉現實與抽象之間的內在感受。畫中偶爾浮現的人影,在遠方的風景中行走,猶如在未知地景中持續探索,同時反應高行健透過材料選擇、對筆墨渲染的掌握,持續交織出個人的視覺語彙。

| | 主辦單位 東粉堂書畫會

「腹有詩書氣自華」-東粉寫東坡詩詞東粉堂書畫會聯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臺北市東粉堂書畫會

此次聯展以東坡居士「和董傳留別」之「腹有詩書氣自華」為主題,期望以書畫相關詩詞,提升素養與內涵讀書風氣,營造書香安和社會。「東粉」指「蘇東坡之粉絲」,蘇軾號東坡居士,中華文化藝術造詣傑出,詩詞書畫全才,其熱愛生活、豁達樂觀之態度、才情人格令人敬仰,故以「東粉」居之,期能發揚「千年英雄」東坡精神。

| | 主辦單位 大河美術有限公司

Embers Underfoot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加拿大)Peter Chan、Winnie Truong;(中華民國)Yen Yu Cheng;(中國)Xinyan Zhang、Xinran Liu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匯集了五位來自不同背景的藝術家,探討「迷信」在當代社會中的概念。展覽將迷信重新定義為一種文化和心理現象,是對未知的回應,也是團結社群和保存記憶的實踐。作品深入探討了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信仰、價值和記憶的主題,用「餘燼」的比喻來代表歷史和信仰的持久遺產,旨在創造一場跨文化對話,邀請觀眾重新思考迷信作為一個多面向的文化沉澱,既能滋養也能警示。 #複合媒材 #聯展

| | 主辦單位 臺中市立圖書館大甲分館

藝起生活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零基礎‧大畫家師生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由「零基礎‧大畫家」師生共同展出,陳慧珊老師及學員們以水彩畫為主,畫筆記錄生活點滴,展現學習與創作之美好成果。誠摯邀請大家前來欣賞,一同感受藝術的溫度與生活的色彩。

| | 主辦單位 臺中市立圖書館大甲分館

高尚之美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高若馨、尚明諟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高尚之美》 源自於兩個名字的交會,高若馨、尚明諟聯合呈現的青春創作展,也象徵著兩位美術班學生用心創作的相遇。 在這裡,看見的不只是畫作,更是青春歲月裡一筆一畫的努力與堅持。以水彩畫為主,願每位觀者,都能感受到這份「高尚」的美好。

| | 主辦單位 安卓藝術

「金銀島」 黨若洪個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黨若洪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安卓藝術很榮幸於2025年秋季推出藝術家黨若洪在畫廊的第五次個展「金銀島」。此展亦為黨若洪於2023年以「高枕無憂的你」摘下第21屆台新藝術獎之年度大獎後的首次全新創作發表。展覽精選出藝術家過往三年完成的近30件作品,包含外界熟悉的油畫創作以及首次發表的陶土雕塑。展覽訂於2025年10月4日至11月22日之間舉行,並於10月4日(星期六)開展當天下午三點半由藝術家於現場進行導覽,開幕酒會隨後於當日下午4點展開。我們誠摯邀請您的蒞臨。 黨若洪的繪畫創作看似即興率性,其中卻蘊含他日常生活的許多體驗與長年回應時代變動下的生命思維。「金銀島」延續三年前「高枕無憂的你」對台灣島上生存狀態的反思,以寓言手法和語調暗示出這塊土地上持續交織的命運和故事。他借用蘇格蘭作家羅伯·路易斯·史蒂文生的名著《金銀島》,以文學中描述尋寶與廝殺的各種驚險橋段出發,從「島」的意象聯想到當下飄搖不定的世界局勢中的台灣—坐擁豐富寶藏的同時,也因為歷史與地緣政治等多重因素一直在眾多外來勢力與其建構的敘事中拉扯。藝術家由此創作出多幅與「島」相關的豐富意象。展覽同名作品《金銀島》中,黨若洪描繪一個戴著西洋風格帽子的年輕男子划船前行的情景。這位下半身裸露的男子神情有些窘迫,其背後是一位體型高大的修女形象,仿佛在給他指引或者催促,背景裡火紅的天空與墨綠色山丘更凸顯出身不由己,四面八方似乎已被困境環繞的危局。

| | 主辦單位 雨果曐Gallery

潘娉玉 個展 ・《張凌食譜 》Ⅰ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潘娉玉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潘娉玉 個展 ・《張凌食譜 》Ⅰ ᴄʜᴀɴɢ ʟɪɴɢ‘ꜱ ᴄᴏᴏᴋʙᴏᴏᴋ Ⅰ ▌ 為何要出版一本食譜? 2022年三月,自2014年開始的創作計畫《家傳食譜》作品集印刷付梓之際,看著作品集設計的封面,心想:這是一本沒有食譜的食譜書呀!延續著過去創作的主軸,《家傳食譜》系列仍然是試圖體現「神話結構」概念的一項嘗試。因此在《家傳食譜》系列作品創作的歷程中,不斷地思考著如何將個體的生命經驗敘事,編織扭結成集體敘事?以食譜或飲食文化為題,就是再現食譜的圖像或書籍嗎?如何將食譜以不同於以往的方式呈現出來,我感覺戰戰兢兢,為此總覺得出版一本食譜的想法太過簡單。 然而回顧當初開始創作《家傳食譜》系列作品的動機,其實就是來自於母親贈予的食譜;在這一系列作品經歷過裝置、雕塑、影像等等的形式的嚐試之後,食譜書的概念與形式,或隱或顯地出現在許多件個別作品中,當作品集封面寫著「家傳食譜」時,反而覺得沒有實際地為母親出一本真正的食譜,是無法完成《家傳食譜》計畫的。於是起心動念有了出版《張凌食譜》的念頭。 本次在臺中雨果曐展出的《張凌食譜》個展,展出以母親為名的食譜計畫中的九件作品,包括〈咖哩酥餃〉(2022)、〈端午粽〉、〈清燉椰子雞湯〉、〈擂茶缽燙青菜〉、〈酸菜水煎包〉(2024)以及〈荔蒲芋餃〉、〈香煎春捲〉、〈臺式油炸綠番茄〉、〈松鼠偷吃派〉(2025),此外還有象徵母親的〈虎姆姆〉(2021-2022)。 在此系列所有完成的作品,都將成為《張凌食譜》的書籍插圖。目前《張凌食譜》中各項菜餚,也已陸續在網路媒體「策略風」的專欄發表,展覽現場也可以以不同的方式閱讀食譜。希望這本食譜能夠珍藏母親對烹飪研究的熱情與智慧,也希望與觀眾/讀者們分享來自於生活實踐的智慧與手作的美好經驗。 ——節錄自《張凌食譜》與「平凡的紀念性」|潘娉玉 文 #個展 #纖維藝術 #複合媒材

| | 主辦單位 養心藝術 Artnutri Gallery

不完美怪獸│ 吳秋虹個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吳秋虹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I’mperfect Monsters」,結合 “Imperfect” 與 “I’m perfect” 的雙重語意,強調「不完美,其實也是一種完美」。作品中,怪獸與花瓶的結合不再是一種性別隱喻的限制,而是象徵包容、脆弱與錯誤的容器。 每件作品皆來自日常的觀察與感受,思索現代人對完美形象、網路依賴與情感壓力的反思。希望觀眾能從中獲得療癒,也重新思考:「我們展現的完美,真的符合內心的真實嗎? #個展 #陶瓷

| |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人生百百款—114年臺史博樂齡共創活動成果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臺史博)

其他單位: (督導)文化部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博物館不只是展覽的地方,更能成為陪伴、療癒與共學的空間。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臺史博)長期致力於文化平權與多元參與,因應臺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自 2023 年起,啟動了「人生百百款」樂齡資源箱計畫,逐年累積並深化,期望讓博物館真正成為高齡社會的重要支持力量。 今年,臺史博以「社會處方箋」結合「服務設計」模式,展開更深度的跨域合作,透過專業課程培訓志工與跨界人才認識老年心理學、社會處方箋及資源箱應用;中期則規劃「人生百百款」主題式導覽、創齡工作坊與交流活動,累積長達50小時的參與歷程,最終凝聚成果並轉化為本次展覽。 展覽透過常設展規劃出「家與遷徙」、「我的職業」、「生活的所在」三大主題,邀請區照顧關懷據點與鄰里間的樂齡夥伴,攜手藝術家、教育者共同創作,每件展品都是「人生處方箋」,不僅是藝術,更是生命歷程的療癒紀錄。 這場展覽不只是「看作品」,更是「看見人」,看見不同世代如何共享文化, 看見樂齡族群如何用創意延伸生命的厚度,也看見博物館如何在超高齡社會,持續扮演陪伴與支持的角色。

| |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湖畔選讀】湖畔圖書館書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臺史博)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25湖畔圖書館書展,搭配臺史博超夯特展內容,獨家鉅獻好書百百款,一起來臺史博讀書吧! 「寫生的故事:張捷、陳澄波與其時代特展」、「數位食光:臺灣飲食記憶特展」,還有歡樂有趣的「開箱吧!臺史博館藏桌遊特展」, 每檔特展背後乘載的臺灣研究資源有哪些?哪些書是策展人們的架上寶貝?湖畔選讀通通帶你看過一遍!

| | 主辦單位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拾光之秋-林進達師生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林進達師生

其他單位: (指導)南投縣政府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開幕式:10月4日(週六)14:30 秋天,是季節更迭中最溫潤而深邃的篇章。林進達老師指導的南投縣政府文化局油畫班以「拾光之秋」為名,邀請學員們以畫筆捕捉時光的片刻,將光影、色彩與情感凝結於畫布之上。本次聯展作品題材多元,從自然風景、人物情懷到抽象意象,皆展現了學員對生活的細膩觀察與藝術追求。「拾光」象徵對時間的珍藏與感悟,而「之秋」則呼應季節的成熟與沉澱。透過藝術創作,學員們不僅表達對大地風華的禮讚,更傳遞心靈深處的故事與情感。本展覽不僅是學習成果的展現,更是一場視覺與心靈的交流,邀請觀眾一同在秋日氛圍裡,拾起屬於自己的光與溫度。

| | 主辦單位 南投縣政府

萬法沉香-張壽吉收藏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張壽吉

協辦單位: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 | 主辦單位 南投縣政府

裕見泥-張永裕陶藝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張永裕

協辦單位: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 | 主辦單位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吳越國科技文化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國)浙江自然博物院

其他單位: (指導)南投縣政府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開幕式:10月18日(六)10:00

| | 主辦單位 水色藝術工坊

虛聖 The Sacred Void - ​ 楊宗嘉 個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楊宗嘉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信仰的陰面,神性的凸面 ​我們常說「外求救贖」,將自我交給神明,在信仰中尋找方向。 ​但如果,真正的「神」就存在於我們內心呢? ​楊宗嘉個展《虛聖》,是一場關於信仰與自我探詢的展覽呈現。透過「陰刻」與「陽塑」的創作手法,呈現神與魔、光與闇的兩面性,挑戰對「神聖」的既定想像。

目前在第2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