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

臺北 新北 桃園 臺中 臺南 高雄 新竹 苗栗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屏東 宜蘭 花蓮 臺東 澎湖 金門

| | 主辦單位 彰化縣文化局

彰化縣縣史常態特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彰化縣文化局

其他單位: (指導)彰化縣政府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家鄉事 故鄉史: 近幾年,隨著鄉土文化意識的抬頭,每個人開始注意自己家鄉的事,關心家鄉的歷史、地理環境,進而收集與推廣本縣的歷史文化,基於此,本局將原先之史蹟資料室重新規劃、整修,賦予更多的功能,更名為縣史館,於民國八十八年一月重新開館,冀能提供想認識本縣之 歷史文化之民眾、研究學者、學子等一個好的環境。 文獻資料區: 本區主要收集本縣之文獻資料,如書籍、老照片、古文書、 古地圖等,提供民眾、研究學者查閱資料的好場所,同時成為本縣各級學校之鄉土教育之場所。惟本區資料以館內閱覽,恕無法提供外借參考之用。 展示區: 配合本縣歷史上的大事或是有關本縣歷史文獻(物)、風土民情等,不定期更換展覽。 典藏區: 主要典藏收集有關本縣之古契約書、老照片、古文物及藝文人事之手稿,提供良好的保存環境。

|

與稻香共生常態展─台灣穀堡:稻米博物館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台灣穀堡

其他單位: (指導)彰化縣埤頭鄉公所,(指導)彰化縣政府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彰化縣是稻米栽種面積與產量的雙冠王,是台灣的糧倉,走在素樸的鄉間,稻田是充滿療癒的美景,自詡「米界模飯生」中興米,設立於埤頭鄉間的稻米博物館「台灣穀堡」,2010年開館以來成為稻田間的亮點,是體驗台灣稻米文化必訪的知性與感性場域。 文化 創意的年代,為讓遊客更深刻體驗從一粒米如何盪漾出美好生活文化風貌,不惜自廢武功、拆毀重練,大規模改造台灣穀堡,從一句最平凡的口語「好好吃飯」,重新演繹一粒米帶來的生活美好,期望嶄新的台灣穀堡,能將台灣的觀光工廠帶入新的2.0時代。 走進大廳是「天下糧倉」,已成功跨出國界行銷全球的中興米,蒐羅的世界各國的稻米樣品,大面舖成高牆,米是台灣的驕傲更是與世界交好的友誼橋樑。 拾級而上有稻米的文學詩性,傳統建築中曬穀的「埕」,是影音多媒體的溝通,透過美術動畫邀請您一起成為圓桌武士,改變從餐桌開始。 錯落的館內的屋中屋展間,像一幢幢田間的小聚落,您可以在小木屋間穿梭觀展,一層層多面向地從米看進去,進到生活裡,深成了文化長河。眾星都為了拱月,在DIY教室裡,我們請您好好煮一鍋飯,由衷地呼吸一口米香,為白米飯增色、添香。落地窗外成排巨大的儲米糟、科技化的分裝廠,經典十足的工業風,來到這裡先餵飽你知性,再感性的享受餐飲,好好吃飯讓你體會真真正正的「飯局」。

| | 主辦單位 彰化縣文化局

彰化縣立圖書館-書道館常態特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彰化縣文化局

其他單位: (指導)彰化縣政府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彰化縣立圖書館-書道館常態特展 書法藝術及用品展覽 本縣自雍正元年(1723)設縣,因鹿港作為商港,商業繁盛,帶動文風鼎盛,為本縣文化發展的起始點,延伸至彰化、員林、北斗、二林、和美等地,詩文書畫名家輩出。時至今日,彰化縣書法學習風氣仍然勝於其他縣市。 書法藝術盛行,民間學會林立,更顯著地展現在各種展覽、競賽、詩文活動之間,彰化縣文化局有感於書法風氣活躍,進而於104年成立書道館,作為書法推廣之重要據點。 粘文意先生師承書法名家黃祖輝,自青年蒐羅書法相關資料50餘年,收藏書帖、工具書、書論及期刊等,深獲好評。而粘老師年歲增長,感念受先進提攜,決意將畢生珍藏相關資料約2,500件,無償提供「書道館」展陳,供書法愛好者查閱研究。 彰化縣文化局書道館承接書法藝術薪火相傳的使命,作為本縣書法研究推廣中心,以保存、研究、展示、推廣為目的,提供民眾書法、教育或學術研究之處所,規劃書法常設展、主題展,並定期舉辦推廣活動、講學等,讓民眾重新發掘書法藝術的新價值並享受其中,以全面提升縣民之文化生活。

| | 主辦單位 巫家捏麵館

捏麵作品常態展(巫家捏麵館)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巫家捏麵館

其他單位: (指導)彰化縣政府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巫家捏麵館」目前規劃有兩個區域,一是可容納150人的捏麵教室,從事教學推展,另外是利用三合院廂房作為捏麵展示館,展示台灣傳統捏麵技藝作品。

| | 主辦單位 彰化市公所

元清觀民俗文物常態特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元清觀民藝館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彰化市元清觀是全台唯一以觀為名、供奉玉皇大帝的寺廟,附設民藝館更是收藏豐富的文物,元清觀建於清乾隆廿八年,是全台唯一以觀為名並供奉玉皇大帝的寺廟,彰化地方信眾習慣稱為「天公壇」,屬國家級古蹟,九十五年四月發生一場火災正殿毀損,目前修復工程完工,重新開放。元清觀附屬民藝館已開館,主要就在元清觀歷史沿革、傳統建築藝術之美,並提供民俗技藝傳承研習園地,展示文物琳瑯滿目,為的就是在推廣文化觀光。

| | 主辦單位 彰化縣文化局

文化解密-彰化縣文化局檔案資料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彰化縣文化局

其他單位: (指導)彰化縣政府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由彰化縣文化局主辦的「文化解密――彰化縣文化局檔案資料展」,於111年11月18日在彰化縣立圖書館3樓長廊展區登場。本次展覽為常設展,展期長達兩年,規劃九大主題:一、「時光隧道~彰化縣文化局沿革」二、「歷史長河」三、「文學彰化」四、「歷史舞台」五、「節慶活動」六、「文資版圖」七、「千古傳唱」八、「表演藝術」九、「視覺藝術」。

| | 主辦單位 鹿港民俗文物館

鹿港民俗文物典藏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鹿港民俗文物館

其他單位: (指導)彰化縣鹿港鎮公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館內收集了許多鹿港當地文物,內容包括清代至民國初年共計六千餘件的民生用品,其中約三千件為鹿港當地耆老捐贈書畫、文物。展示廳一樓展有:文獻圖片、服裝配飾、戲曲樂器、宗教禮儀用品;二樓展示廳有:辜氏臥房、國際會議大廳、太師椅貴賓接待廳、閨女臥房、餐飲器皿及書畫文獻資料。另有一棟兩 百年歷史之傳統閩式建築:「古風樓」。現為私立的民俗文物館,未捐贈為官方所有。當時辜濂清秘書(1984年)、丁國富顧問手繪數種該館logo圖樣,共計七種,目前本館信封、名片logo為辜濂清手繪而成。 館內典藏九大類民俗文物: 書法、繪畫類 傢俱、雕刻類 戲曲、布偶類 宗教、禮儀類 瓷器、餐飲器皿類 服飾、裁縫類 生活用品類(綜合) 歷史文獻資料 清末家居用品類(古風樓)

| | 主辦單位 彰化縣文化局

彰化縣1895八卦山抗日保台史蹟常態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彰化縣文化局

其他單位: (指導)彰化縣政府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館室入口一幕幕看板揭示清廷甲午戰爭失利,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啟動台灣人民一連串抗日保台戰爭;1895乙未戰爭抗日義勇軍 一路打到八卦山,浴血奮戰寫下慘烈的一頁,可惜電影資金不足,沒在這一部分多著墨,但台灣人民乃至彰化人民愛台保國的勇敢無法從歷史上抹滅。 導覽員為參觀抗日保台史蹟館的幼托園所兒童解說春帆樓史蹟,他說,春帆樓是很美的名字,100年多前那裡卻發生不幸的事,滿清朝廷和日本談判,造成台灣被割讓給日本。小朋友眨著天真雙眼,似懂非懂的點頭。 文化局長吳蘭梅表示,縣長在95年間交代以戰爭史蹟館園區的概念規畫防空洞和隧道,喚起全民的抗日戰役記憶,並增加八卦山大佛風景區新遊憩主題,文化局因 此興建「八卦山戰史隧道-防空坑道體驗區」及「抗日烈士紀念碑公園規劃為乙未保台和平紀念公園」,今年二月乙未保台和平紀念公園落成。

| | 主辦單位 彰化市公所

鎮館之寶─古月井記碑常態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彰化市古月民俗館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嘉慶六年(西元一八Ο一年)仲春,古月井記碑由當時彰化縣令胡應魁立於城隍廟,高二Ο五公分,寬六七公分,主要材質為臺灣樟木,立碑至今已有兩百餘年。碑中詳敘縣令捐俸購井之事,旁及當時彰化之生活環境,為彰化開發史之重要文物。然久經忽視,亦曾淪為踏腳板,雖城隍方以水泥牌樓固定保存,內部仍不免嚴重蛀蝕、腐朽,幾近空心之程度,岌岌可危。市長溫國銘致力於藝術文化建設,除興建古月民俗館以介紹、保存彰化之史蹟與文物外,同理於胡縣令為民謀福之心,眼見文物毀損至此不忍坐視,於民國九十五年(西元二ΟΟ六年)延攬專家進行修復工程,為期三個月,以保存文物,重現古月井記碑當年原貌,使文物資產得以延續其生命。

| | 主辦單位 彰化縣田中鎮公所

呂碧銓文物常態展(田中鎮碧銓文物館)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田中鎮公所

本鎮百年古典詩社「蘭社」社長呂碧銓先生文物館於今(100)年5月29日落成啟用,展示其詩作、得獎紀念狀及書法作品,館址位於彰化縣田中鎮大社路1段70號,參觀預約電話(04)8742170、8751888。 「碧峰山人呂碧銓生於日治憂患之時,長於台島板蕩之世,既目見漢學興衰之遞變,又親體文化傳承之艱難。一生之志趣以詩為首,一身之遊歷以詩為最。縱然世音滔滔,仍才貫筆端華藻,奪金不落人後;即令年耄力遲,而詩篇蜂出依舊,毀譽無擾其心。詩人之執著處,亦詩人之可愛可敬處。 呂碧銓老詞丈,詩才馳名遠近,其出詩之迅捷,尤為詩壇所津津樂道,至今已出版《碧銓吟草》系列詩集達五巨冊,使常人難望其項背。其作詩及其詩作,均為當今詩壇所注目。

| | 主辦單位 彰化市公所

媽袓文物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彰化市公所

其他單位: (執行)彰化市南瑤宮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彰化市積極推動宗教文化,本館於九十五年二月動工興建,迄九十八年四月完工,九十九年四月二十五日開幕。為地面七樓之建物,是一處結合文物展示、文化交流及地方觀光住宿之公共空間,設有媽袓文物展覽室、多功能展示空間、會議禮堂、溫馨客房。 本館以介紹南瑤宮媽祖之發源歷史並保存相關文物史料、蒐藏相關媽祖文物、展覽其他文化藝品為主,輔以結合彰化市觀光產業,舉辦多樣化人文活動,本館將籌設客房提供住宿,為參訪彰化市美景及歷史文化之新景點,更為彰化市古蹟活化開創另一個新的發展契機。

| | 主辦單位 彰化基督教醫院

彰化基督教醫院院史文物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彰化基督教醫院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1896年11月29日,英國籍的蘭大衛醫師和梅監霧牧師,相偕到彰化來,他們選定中部地區,為醫療與宣教的工作據點。自此,彰化基督教醫院即成為中臺灣西方醫療的濫觴,他們帶來了西方的醫學與技術,也帶來了西方的教育、文明和人文思想。  彰基院史文物館是一部活的資料記錄館,透過我們設計的歷史情境、文物介紹、每幅影像、每件文物都能道盡彰基的歷史與故事,重塑彰基的人文歷史,找尋彰基精神的典範人物,讓這一代的彰基人能從前人的佳美腳蹤去重新檢視及決定我們對未來的想法價值觀和吸取經驗。 院史文物館內容:分醫療史、宣教史、影像資料、影像展視、古老照片、老蘭醫生紀念室、百年前的醫療儀器及藥品等如手術用大小器械、木製遮眼板、洗眼用器具、婦產科使用的產鉗、單鉤、日本總督府贈送給蘭大衛醫師在臺服務滿40年的銅製花瓶、地契……等等,內容札實、豐富。

| | 主辦單位 彰化基督教醫院

蘭大弼根的故事常態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彰化基督教醫院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自稱「英籍台灣人」「我是台灣囝仔」的蘭大弼醫師曾說:「每一個人都有根,有根長入土地;我在台灣有根,人們記得我的家庭的好,很多人都記得我的父母….」,讓我們透過各種生活物品、藝術珍藏、生活展示、故事光廊、影像紀錄,一同感受深耕鄉土、關懷同仁、憐愛家人的蘭醫師。

| | 主辦單位 賴和文教基金會

賴和文物常態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賴和文教基金會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1994年財團法人賴和文教基金會成立,由賴和長孫賴悅顏任第一屆董事長。1995年成立賴和紀念館。館藏有完整之賴和遺物、藏書、字畫、手稿及相關文獻資料,並陸續蒐藏、展示彰化地區作家之手稿文物。

| | 主辦單位 臺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

溪湖糖廠-蒸汽火車展示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溪湖糖廠

其他單位: (指導)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指導)彰化縣政府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位於鐵道文化區內,建於1977年,原為鐵道檢車庫。2008年整修作為蒸汽火車展示館,展示台糖公司早期蒸汽火車頭(如編號604、326、364)、機關車、糖廠老照片及鐵道設施等,另可提供團體預約導覽服務。

| | 主辦單位 臺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彰化縣文化局

文化資產再利用成果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溪湖糖廠

其他單位: (指導)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指導)彰化縣政府,(指導)彰化縣溪湖鎮公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溪湖糖廠「文化資產再利用成果展」於溪湖糖廠文物館二樓展出,每日09:00-16:30開放自由參觀,歡迎各界蒞臨觀賞。

| | 主辦單位 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

唐藝庭《層疊的空間》、 洪聖雄《砌殼》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唐藝庭、洪聖雄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2024新貌之家~家屋改造 ​​邀請「臺灣美術新貌獎」得主及入選前來園區創作 在歷史中凝望、在創作中展望 轉化清眷場域、擴展家的想像 《層疊的空間》唐藝庭(曾獲 111年臺灣美術新貌獎 評審團獎) 房屋在人的居住後才成為家,每棟房屋都有不同的結構與故事。 眷村的住宅會隨著居民的變化而生長,慢慢成為每一戶人家的樣子。 作者透過不同時期的建材,推衍曾經的生活軌跡:磚牆、水泥、馬賽克與波浪板,象徵不同時期的添加與變化, 從單進雙斜黑瓦屋頂、編竹夾泥牆,到高低起伏錯綜的空間與巷弄, 在交織了多重歷史痕跡與族群文化的清水眷村,訴說著地方的故事。 作品以過往影像中的建築為發想, 探尋現存不同建材的痕跡,拼接材質與構成,製造房屋上的窗口。 將壓克力凹版化為觀望過去的景,延伸出住宅的量體,創造出家的集合體。 材質:水泥、木作、密集板、丙烯顏料、壓克力凹版 《砌殼》洪聖雄(曾獲 109年臺灣美術新貌獎 入選) 作品《砌殼》從「擊碎蛋殼」的日常行為出發,透過雕塑物件與眷村空間交疊出彼此的細膩層次。 殼之薄,卻也堅韌,圓潤而簡單的造型,讓形變的細節清晰可見, 作品的空間層次不僅指向物件成型後的質感堆疊,同時也暗喻構建過程的層層工法、行為的反覆堆砌。 《砌殼》顯現出時間與空間的層層皮膜,進而呈現了一幅既真實又抽象的風景。 材質:玻璃纖維、真石燒結塗料 參展藝術家:唐藝庭、洪聖雄 展覽地點:清水眷村文化園區西2、4號房舍 展覽時間:2024/10/1起,為期一年

| | 主辦單位 益品美術館

戴勝益創作個展-十二生肖主題展覽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戴勝益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展覽王品集團創辦人戴勝益董事長長期學畫的作品。本次展覽主題:十二生肖。看看這些色彩繽紛、充滿童趣的生肖畫作,哪一幅是屬於你的生肖呢?不論是充滿力量的飛馬,還是笑容滿滿的粉紅小豬,每一幅畫都散發獨特的魅力,象徵對新年的美好祝福!歡迎大家前來美術館拍照打卡,和屬於你的生肖合影,留下與藝術同歡的美好回憶!快邀請家人朋友一起來感受新年的喜氣洋洋吧。參觀不需要預約,隨時可以入館參觀。 營業時間:每天9:30-17:00(農曆除夕休館一日) 小提琴現場演奏:假日13:30-15:00 電話:049-2752203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美術館,財團法人高雄市愛樂文化藝術基金會

LEARPRINT 內惟聲響實驗 65聲道的交響體驗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法國)ALAIN FRANÇAIS;(中華民國)高雄市交響樂團;(中華民國)高雄市國樂團

其他單位: (指導)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LEARPRINT 內惟聲響實驗-65聲道的交響體驗》是法國音場設計與聲學創作人—阿蘭•馮榭(ALAIN FRANÇAIS)所作,乍看下為一顆顆純白簡樸的音箱組成,似乎不足為奇。但當你走進音箱之間,將感知到每種樂器無比清晰的聲音。每個音箱猶如一件件樂器真實地在耳邊演奏。與一般聆聽數位音樂不同,更多了立體及空間環繞之感,翻轉大家以往的聽覺體驗與享受。 高雄為台灣少數同時擁有中、西兩個樂團的城市,2016年阿蘭•馮榭至高雄為高雄市交響樂團與高雄國樂團錄製了近15首樂團曲目。國樂與西樂在編製與樂器音量表現上大有不同,這項差異激發了他產生許多創意與挑戰,將音箱技術翻轉成為藝術展演。讓觀眾跟隨自己的好奇心,抬起步伐,穿梭於65顆音箱,捕捉每件樂器特定音色和位置,彷彿就是樂團音樂家的一員。 現在,來內惟藝術中心除了欣賞展覽、找尋歷史循跡,品嘗美食,現在更將掀起一場音樂革命!《LEARPRINT 內惟聲響實驗-65聲道的交響體驗》打破了以往演奏者、觀賞者的身分界線,觀者不再只是遠遠的眺望,如同內惟藝術中心打開藝術與生活的藩籬,創造更多日常美學新體驗,邀請大家一起駐足於音箱之中,來一場前所未有的美好聆聽饗宴!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

柴燒生活陶藝作品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林昭地

協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大樹二館

林昭地大師對於陶作種類涉獵之廣,經歷之豐富,是當代傳統陶藝界罕見的,透過本次柴燒生活陶藝品的展出,不僅回顧傳統社會生活面向,更可體會林大師對製陶的堅持,勉勵珍惜當下生活資源。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

科學發展史/海報主題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高雄市立圖書館左新分館

協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左新分館

書庫間海報展:介紹科學發展史:物質、能(力.熱.光.電)、應用、生物與醫學..等。讓民眾到館藉由展覽了解阿基米德、牛頓、赫茲、孟德爾科學發展史的知識與由來。

| | 主辦單位 內惟藝術中心

內惟藝術中心首展|解惟.解圍 Once within Borders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美國)科蘇思;(中華民國)陳為榛

「內惟藝術中心」,一座由內惟向城市開放的新型態藝術中心。透過與多元藝術體驗之互動,啟動「生活藝術‧藝術生活」城市文化新樣態。在這個場域中,透過社區導向的對話式藝術、當代影像與經典電影、藝術修復與診療等機能,開展出一個親子互動共學的公共生活與生活美學空間。以跨域、跨世代、跨族群「跨、輕、新」之三大精神,融合各種可能性,實現沒有邊界與藩籬的藝術體驗,開啟新型態藝術生活的想像與實踐。 開幕首展以《解惟‧解圍》為題,「解開圍籬、迎向內惟」透過歷史和當下的對話,從文化空間的敞開、公共場域的再形塑,以及在地社區歷史紋理的重新閱讀,內惟藝術中心將成為「社區縫合」之關鍵角色,形成新都市地貌與文化地景,迎向開放連結的新願景。開幕展以「藝術與空間對話」、「社區參與式創作」及「融入設計思維」的策展為三個核心概念組成。嘗試由藝術作品定義空間的新可能,透過多樣性的藝術觀賞與參與模式形塑居民新的共同經驗,結合社區環境並成為融入市民生活之中。

| | 主辦單位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曾經的本島第一所:大廟口派出所常設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桃托邦藝文聯盟

其他單位: (執行)財團法人桃園市文化基金會

展覽透過有趣的展呈形式讓觀展者留下新鮮印象,以復古播盤式電話作為體驗亮點,邀請曾經與派出所有關係的人們進行訪談,讓觀展者感受到文史學家如何透過彼此看似無關的資料,發現其中的關聯性,建立繁華老城區與派出所的想像與連結,期待藉此重現桃園城歷史的畫面感、故事性與魅力。

| | 主辦單位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澎湖地方特色海洋資源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無實體展演者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民國七十六年由行政院文建會委託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張崑雄博士主持該研究規劃專案,標示出本館旨意在闡揚地域性海洋資源及文化特色,使用能將過去海洋發展的歷史以及今日人們對海洋的瞭解,甚至未來對海洋的開發方向做一銓釋,並從人文及自然科學的觀點,將與海洋有關的事物加以有系統的收集、整理和展示。

目前在第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