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

臺北 新北 桃園 臺中 臺南 高雄 新竹 苗栗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屏東 宜蘭 花蓮 臺東 澎湖 金門

| |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Podcaster《阿愷之聲》文學對談2 (臺南)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阿愷之聲、王昭華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2025館慶文學暢秋日,邀請入圍今年第60屆廣播金鐘播客(Podcast)獎—藝術文化節目獎的Podcaster「阿愷之聲」!聯手作家黃崇凱和王昭華,以台語展開交流。從小說創作到生活觀察,一同探索地方文化與台語的多元風貌。 對談主題:台語生活與創作 作家王昭華時常在臉書分享他的日常散步觀察,特別是台語的應用與經驗。其台語散文集《我隨意,你盡量》獲得2023年臺灣文學獎金典獎,這部散文集以優美的台語文字,融合了生活觀察、思想與感觸,在城與鄉移動之間身而為人的位置。

| |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飛越文學天際線系列活動】 博愛偉VS.紀大偉講座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西班牙)博愛偉;(中華民國)紀大偉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博愛偉(Alberto Poza Poyatos),西班牙馬德里自治大學助理教授,臺灣文學西班牙語譯者。因接觸到臺灣英譯同志文學《天使的翅膀:台灣當代酷兒小說選》(Angelwings: Contemporary Queer Fiction from Taiwan),開啟了他對臺灣同志文學的興趣,並由此從漢學研究轉向臺灣酷兒、性別文學與殖民歷史的研究與翻譯。 紀大偉,作家、政大臺文所副教授,從酷兒小說家走向臺灣(同志)文學(史)研究者。著有小說集《感官世界》、《膜》、《戀物癖》,以及論述《同志文學史:臺灣的發明》等書。其中科幻酷兒小說《膜》已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展開跨國流動。 臺灣同志文學如何進入西班牙?臺灣與西班牙之間存在哪些相似與差異?不同文化的讀者,又如何回應與想像臺灣同志文學?當臺灣酷兒小說家/研究者與西班牙譯者對談,會激盪出什麼火花? 誠摯邀請對臺灣同志文學、文學外譯與推廣、跨國文化交流有興趣的讀者,一同探索。

| | 主辦單位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專題講座-匠師與古蹟的第一課:修復起點的細節與發現匠師眼中的古蹟細語


活動場次資訊: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古蹟修復不僅是技術層面的實作工程,更是一場跨領域的知識對話。本講座聚焦傳統匠師於古蹟調查研究階段的關鍵角色,由陳其威匠師分享經驗與觀察實例。透過真實案例解析,我們將看見匠師如何從「實作者」轉化為「調查者」,以敏銳的眼光與豐富的實務經驗,協助判斷修復工作的關鍵要點,延續文化資產的深層記憶。 The restoration of monuments is more than just a practical project at the technical level. It is also a cross disciplinary knowledge dialogue. The lecture focuses on the key role of traditional craftsmen in the stage of monument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Chen Chi-wei, a craftsman, will share his experience and observation. We will see how craftsmen transform from “practicers” to “investigators” by analyzing real cases, and how they assist in determining the key points of restoration work with their keen eyes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s, to keep the deep memory of cultural heritages.

| | 主辦單位 南投縣埔里鎮公所

埔里鎮立圖書館-11月份故事列車(5場次)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埔里鎮立圖書館志工

協辦單位: 南投縣埔里鎮立圖書館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歡迎大手牽小手一起來埔里圖書館二樓聽故事。洽詢電話:049-2984144轉40。

| | 主辦單位 南投縣竹山鎮公所

親子DIY:竹花好月圓、捏塑體驗、針線畫等3場次(114年第4季)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竹山鎮親子館

協辦單位: 竹山鎮親子館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活動內容: 10月04日/竹花好月圓 10月12日/捏塑體驗 10月18日/針線畫 報名方式將於活動前在粉專另行公告。 活動洽詢:049-2645530。

| |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飛越文學天際線】匿名波蘭——中東歐的文學交流經驗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洪明道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曾於2023年前往波蘭巡迴演講,2024年至捷克參加「中歐作家閱讀月」的洪明道,將以「匿名波蘭—中東歐的文學交流經驗」為題,與大家分享相關經驗。 地理位置相距遙遠的臺灣與中東歐,不僅同樣作為強權的鄰居,也經歷過了威權統治,甚至於文學發展史上竟然也有許多相似之處。洪明道前往中東歐的經歷,除了到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等國進行文學交流,旅程上發生的各種文化衝擊,也是不容錯過。 邀請大家一同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學交流,如何超越國族的限制,開啟對話的可能。 ●講者簡介 洪明道,台大醫學系畢業,現為腎臟科醫師。其創作以小說為主,作品《等路》獲2019年臺灣文學金典獎之蓓蕾獎、金典獎 。也曾獲2017臺南文學獎小說首獎、2016打狗鳳邑文學小說首獎與高雄獎等多項文學獎項。

| |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言嶼交響:2025翻譯暨出版國際論壇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不分國籍)國內外翻譯及出版領域等專家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文學如何在跨語言的流轉中再創造?臺灣文學又如何在全球浪潮下尋找立足之地? 今年秋天,翻譯與出版的交流將從臺南到臺東,邀集臺灣與國際的重要譯者、作家、出版人及研究者,共同討論跨語言的現場實踐,開啟文學走向世界的多重路徑。 【論壇】言嶼交響:2025臺灣文學翻譯暨出版國際論壇 2025 Taiwan Literature Translation and Publishing International Forum 在語言轉換的縫隙之間,翻譯不只是橋樑,更是一場文化流動的實踐;出版則扮演「推波助瀾」的角色,讓文本跨越疆界、形塑臺灣文學在國際舞臺的樣貌。 三場論壇從譯者工作、版權經紀、到出版趨勢,描繪出臺灣文學與世界相遇的多重面貌。

| | 主辦單位 數位發展部,高雄市政府,文化部

導演講堂:山下敦弘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山下敦弘;(中華民國)鄭秉泓

其他單位: (執行)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執行)高雄市電影館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從千禧到Z 世代,山下敦弘總能精準捕捉青春的成長痛,深入探索未成年的內心世界,在每個世代間引起共鳴。 這場講座邀請了日本導演山下敦弘擔任講者,並由鄭秉泓擔任節目總監。 講座主題與同場放映的電影《琳達! 琳達! 》的4K修復版有關,旨在深入探討山下敦弘如何精準捕捉青春成長痛與內心世界。

目前在第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