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辦單位 財團法人音契文化藝術基金會
《巴赫新聲系列音樂會》夢-女高音王亭祺獨唱會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王亭祺;(中華民國)賴冠樺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夢,是人心深處最柔軟的語言;是意識與潛意識之間游移的光影。音樂,如夢般流動,在現實與想像的縫隙中,勾勒出我們難以言說的情感。本場音樂會將邀請聽眾一同展開一場由夢為引的聲音旅程——從巴洛克的華麗璀璨、古典的精緻素雅,到印象派的朦朧柔美與現代的炫爛奪目,於旋律與語言之間穿梭,聆聽靈魂深處最真摯的呢喃。 音樂會以前半場的義大利、德國與法國作品開展夢的序章。韓德爾《阿琪娜》中〈無論是微笑、說話還是沈默〉,以魔女的愛與迷惑揭開序幕,流露出巴洛克時期人性與幻想交錯的戲劇張力。緊接著莫札特《後宮誘逃》中〈透過溫柔和奉承〉,則以古典時期的輕盈筆觸展現機智與情感的微妙平衡。 當音樂步入德布西的篇章,夢境也進入一種時間靜止的狀態。《夢》、《願望》、《玫瑰》、《紫丁香》與《優雅節慶》——五首短詩般的法文藝術歌曲,以細緻的和聲與繪畫性的旋律,描繪出自然、愛情與心靈的色彩。德布西筆下的音符彷彿霧光中的筆觸,在王亭祺的詮釋中化為純淨的氣息與光影流動,令人沉浸其中。隨後德利伯《拉克美》中膾炙人口的〈那印度少女往何去〉,以異國情調與高音的靈巧華麗,為夢的上半場畫下絢爛的結尾。 下半場以威爾第《弄臣》中的〈親愛的名字〉揭開序幕,潔淨明亮的音線勾勒出吉兒妲初戀的單純與悸動。接著理查‧史特勞斯的歌曲組合〈小夜曲〉、〈我想編織小小一束花〉、〈沙響吧,可愛桃金孃〉與〈愛神〉,讓德語藝術歌曲的詩性綻放。這些作品以繁複的和聲與浪漫的音域轉折,映照出愛的多重面貌——從溫柔、羞怯到燃燒般的熱情,每一首都如夢境不同的片段,交織出情感的流動。 壓軸曲目選自伯恩斯坦輕歌劇《憨第德》的〈閃耀與歡樂〉,以美式幽默與華麗技巧為全場帶來最閃亮的醒夢時刻。從巴洛克到現代,從義、德、法到英語的語言轉換,這場音樂會正是一段穿越文化與時代的「夢之旅程」——夢,並非遠離現實的逃逸,而是讓我們在音樂中重新認識自己、聆聽情感最純粹的聲音。 王亭祺以其溫潤而清亮的音色與精緻的詮釋,將藝術歌曲與歌劇詠嘆調的世界巧妙交織,同時展現理性與感性的特質。在鋼琴與聲音的對話之間,觀眾將看見夢的輪廓逐漸成形——有光、有影,也有那一瞬間被音樂喚醒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