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

臺北 新北 桃園 臺中 臺南 高雄 新竹 苗栗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屏東 宜蘭 花蓮 臺東 澎湖 金門

| | 主辦單位 臺中市南屯區公所

謝宗興老師~后里社大美術班師生聯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謝宗興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謝宗興老師~后里社大美術班師生聯展登場 南屯公所文化藝廊邀您共賞藝術之美! 本所文化藝廊自7月起辦理「謝宗興老師~后里社大美術班師生聯展」。 美術系的謝宗興老師在社區及多所社區大學執教10餘年,他曾在國父紀念館及各公立文化中心舉辦過20多場個人展覽,謝老師秉持紮實的俄羅斯畫派、寫實底蘊及印象派的理念執教,教學之作品既寫實又富意境。 「謝宗興老師~后里社大美術班師生聯展」展出時間自114年7月1日至8月31日止,歡迎大家踴躍前往本所文化藝廊欣賞油畫之美。 #南屯文化藝廊 #7/1~8/31

| | 主辦單位 臺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留下臺灣第一聲音~ 曲盤裡肚个客家愛情音樂同日常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林太崴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本展覽將帶您回顧一百年前的臺灣聲音。展覽重點在於客家音樂及文化的歷史,展示了臺灣首張錄音曲盤《一串年/大開門》、最早的山歌《上山採茶》等珍貴錄音。

| | 主辦單位 臺中市立圖書館神岡分館

展覽- 心靈的語言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康復之友學生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此次展覽中,來自不同背景的身心障礙創作者,以「動物植物意象」,此次展覽不僅展現禪繞畫的多樣性與創造力,更透過自然元素的象徵,引導觀賞者進入一個靜謐、深層的內在世界。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

高雄市立圖書館大樹分館114年8月主題書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高雄市立圖書館大樹分館

協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大樹分館

【SDGs#8(尊嚴就業與經濟發展)主題書展】--因應聯合國2015年宣佈「2030永續發展目標」中第八項目標,透過促進多元化、技術升級與創新,實現更高水平的經濟生產力,推動開發導向的政策,鼓勵微型與中小企業實現正規化與成長,逐步改善全球的資源使用與生產效率,特展出就業、消費、創業等相關書籍,供民眾翻閱。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

前鎮分館辦理【前進青春:從零開始的理財生活】 青少年主題書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高雄市立圖書館前鎮分館

協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前鎮分館

以青少年視角出發,從消費觀念.網購及打工經驗幫助青少年了解金錢運用邏輯概念。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高雄市立圖書館鳥松分館

主題書展─喜閱網專區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高雄市立圖書館鳥松分館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合力建置「喜閱網」閱讀闖關平臺,透過各校教師推薦、圖推老師及專家選書等層層精選,每年選出適合各個學習階段閱讀的優良圖書。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

書法特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曹公分館書法班

協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鳳山曹公分館

由高雪燕老師指導:書法班作品展出

| | 主辦單位 新竹市文化局

【主題書展】跟著青少年館去旅行/新竹市圖書館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新竹市圖書館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主題書展】跟著青少年館去旅行 展覽日期|7/15(二) 至 8/17(日) 展覽地點|新竹市圖書館 青少年館 你,準備好啟程了嗎? 這個夏天,青少年館邀請各位展開一段精彩的環遊世界之旅! 本次精選精彩的旅遊系列書籍,帶領大家穿梭世界各地。不論是嚮往一個人的療癒獨旅,還是想和三五好友們共同體驗的熱血探險,各種旅行風格指南等你發掘! 正在計劃下次的旅行嗎?快來青少年館尋找最佳旅遊地圖,準備好打包行李,踏上刺激興奮的冒險旅途吧✈️

| | 主辦單位 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

兒童美術研習班成果展-美麗的鬥魚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港區藝術中心兒童美術研習班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在港區藝術中心小小的角落裡,有一群小畫家,正用無限的創意與熱情,妝點屬於他們的藝術銀河系! ★小兒童美術A班~美麗的鬥魚 展覽日期:114/8/2-9/7 展出成員:小兒童美術A班 展覽內容:春季藝文研習-小兒童美術A班成果 媒材:粉彩 展覽地點:港區小藝廊(雅書廊川堂)

| | 主辦單位 財團法人新故鄉文教基金會

山的記憶,文明的迴聲─陳慈禛2025台灣個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陳慈禛

其他單位: (指導)南投縣埔里鎮公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山的記憶,文明的迴聲」─陳慈禛2025台灣個展 展覽時間:8月1日~9月7日,每日09:30~17:00 展覽地點:紙教堂「流」藝廊 山不僅僅是地理上的高聳結構,在藝術與文學的作品中,山的意象經常是具有豐富的象徵意義,同時也承載著精神、文化和情感的內涵。旅居瑞士多年的藝術家陳慈禛,將「山」作為創作與情感投射的核心意象,為「山的記憶,文明的迴聲」個展中展現出獨特的風格特色與文化涵養。 身為旅居歐洲藝術家與母親,陳慈禛認為「山」是穩定、庇護與滋養的象徵,正如母親對家庭的無聲奉獻。畫中之山,是自然的山,更是內心的山——對逝去母親的思念與作為母親角色的體悟融合為一,成為她創作最深的源泉。 陳慈禛的創作不僅是視覺藝術的展演,更是一場靈魂的對話。她在瑞士高山之巔尋找心靈的鏡像,也在每一筆油彩中尋問:我們身處於這壯闊世界之中,究竟留下什麼,又帶走什麼? 「山的記憶,文明的迴聲」展覽從8月1日起至9月7日埔里紙教堂展出,歡迎蒞臨觀賞這一場波瀾壯闊的山景藝術。 8/1(五)上午10:30開展茶會暨創作者分享導覽

|

LIGHT光-2025張皓甯個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張皓甯

協辦單位: 新浜碼頭藝術空間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LIGHT光-2025張皓甯個展 藝術家:張皓甯 展覽日期:2025.08.20(三)~2025.09.05(五),周一二公休 展覽地點:新浜碼頭藝術空間A、B展覽室 展覽開幕:2025.08.23(六),14:30 展覽講座:2025.08.30(六),14:00~15:00 與談人:王振愷 空間贊助單位:國藝會 新浜行政:陳羚溱、吳宛倫 網站:https://sinpink.com/ 展覽簡介: 《LIGHT光- 2025張皓甯個展》,共展出《洞穴》、《波浪:時間條碼》兩件影像空間裝置新作品。運用燈光、影子、影像的調度,喚起一連串自「光」所發散的「感、知」想像。隨著知覺、控制與感測相互牽引,建構一處波浪、條碼、影子、影像、所帶來顯現形象的動態現場。

|

呂志英水彩個展---與光同行 隨風而往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呂志英

其他單位: (指導)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這次個展全是近期不曾發表的作品,畫面試圖呈現光在環境與心境之間交會移轉的片刻,用以傳達「此即彼,彼即此」心與境交互相融,一切皆已具足的內心感受。 同時也藉此期許畫界總是推陳出新,讓民眾從看展中獲得新鮮的美感滋養,並激發創造力,增益一切美好關係。

| | 主辦單位 苗栗縣政府原住民族及族群發展處

苗栗縣114年度部落大學作品聯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苗栗縣政府原住民族及族群發展處

其他單位: (合辦)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指導)苗栗縣政府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原住民部落大學作品聯展,以「在地智慧.世代相傳」為主題,本次聯展豐富多元,每一件作品皆蘊含對文化根源與珍惜,工藝師將傳統技藝結合現代創意,呈現對原文化的生命力。 泰雅文物館致力於推動原住民族文化保存及創新,透過這次部落大學的作品聯展,讓更多人認識文化藝術價值,對傳統的延續相傳,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共同開創原住民族工藝。

| | 主辦單位 國立台灣文學館

文學好客:客語書寫工作坊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客家委員會

售票網址: 點我前往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臺南場:「書寫客家事」工作坊 時間|9/13(六)09:40-17:40 地點|臺灣文學館2樓第二會議室 提醒|參與本場次會需產出實際創作,形式與語言不拘,惟主題需和「客家」相關。若同意授權,書寫成果將在10月份於本館圖書室展出,並收入在成果報告中開放大眾瀏覽。 流程與講師| 時間 內容 講師 09:40-10:00 報到   10:00-12:00 田調資料如何成為文學主角 甘耀明(作家) 12:00-13:00 午餐(自理)   13:00-13:10 下午報到   13:10-14:40 客庄調查研究分享 梁廷毓(藝術創作者) 14:40-15:40 客語寫作技巧分享 彭歲玲(客語薪傳師) 15:40-16:40 客語寫作實作與茶敘 梁廷毓、彭歲玲 16:40-17:40 實作分享與回饋 梁廷毓、彭歲玲   臺北場:「如何說客家故事」講座 時間| 9/20(六)13:30-17:10 地點|臺灣文學基地創作坊(臺北市中正區濟南路二段27號,入內須脫鞋) 講師|劉慧真(作家、文史策展人) 流程| 時間 內容 13:30-14:00 報到 14:00-15:30 追尋歷史中的客家故事:以臺灣文化協會、文學小說為例 15:30-15:40 休息 15:40-17:10 轉譯文史寫作分享  

| | 主辦單位 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

西舍記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王子洋、周書亞、陳品慈、蔡昕恩、謝牧芸、楊世濱、游雨築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西舍記》以清水眷村的老屋為主角,想像它是一冊塵封的日記,承載著無數家庭的生活痕跡與時代記憶。 藝術家們以作品與詩句為創作語言,透過裝置、繪畫、錄像與文字,重新打開這本日記的篇章。 在與空間的對話中,藝術家們將個人的生命經驗與土地的歷史交織,回應眷村特有的地景、族群遷徙與文化融合。 每件創作都是對時代故事的再詮釋,也是一種溫柔的書寫與寄望。透過藝術的介入, 老屋不再只是過去的見證者,而成為當代思索與情感投射的場域,引領觀者重新看見這片曾經喧囂、如今靜謐的生活聚落。 本次展包括策展人共有七位創作者,每位創作的風格都非常鮮明,創作者們也在個人的創作中積極嘗試與當代對話。 「三塊肉」團體在此次展覽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團體由王子洋、周書亞、陳品慈所共同執行,團體一直以來都致力於以聯展的形式邀請學生創作者,讓他們有舞台盡情發表個人的創作。 「NOFORMULA」團體也是本次展覽執行的單位,打破墨守成規,並且積極突破創作與展覽的界線。 藝術家王子洋發起合作,嘗試發揮兩個團體的優點,希望帶給觀者不同的觀展體驗。 展期:114/7/29(二)-8/16(六)9:30-17:30(周一休園),展覽最後一天開放至14:00 地點:清水眷村文化園區西12號房舍

| | 主辦單位 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

罵頭集合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張晏菘、劉俞廷、李品寬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團隊理念 三位藝術家從各自的創作脈絡出發,以「土地、視覺與空間中的記憶層次」作為核心,聚焦記憶如何在物質、感知與建築中被承載與重構。 從土地與生活的流動關係,延伸至個人經驗與群體的共鳴,建立出不同媒材的敘事方式。展覽意在探討「記憶如何在空間中被觸發、重構與共享」的可能性。 - 李品寬 出生於台中豐原,現就讀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所。聚焦於時間與記憶空間的探索,透過質感的堆疊及筆觸的變化呈現個體與場域之間的對話關係。 作品介紹 本次創作將走入清水的街巷與歷史文化之中,以幾何分割的方式探討空間建構,引導觀者進入記憶空間中的想像。透過不斷的建構與解構的過程,不僅塑造了畫面上時間流動的痕跡,也蘊含了情感的沉澱與記憶的相互交疊。 這次以駐村創作為主軸,在展覽期間居住在此,並持續創作、更新展品。展出以往關於台灣歷史建築的作品,同時也在駐村創作系列中試圖傳達並開啟一場歷史與空間的對話,在視覺與心理的層面,喚起對過往的遐想與當下的共鳴。 - 張晏菘 桃園人,現就讀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所。近年專注於立體雕塑創作,擅於從身體造形出發,結合日常元素與時代議題,探索雕塑在當代生活中的連結,並嘗試在空間中挖掘雕塑更多的可能性。 作品介紹 「土」是大地的皮膚,也是記憶的載體。 此次創作計畫以土為核心媒材,採駐村現地創作的方式和展覽同步進行,於展覽期間持續累積與發展作品。 以人們的土地記憶為靈感,將在地情感與清水印象融入立體雕塑群作,形構出「垚」,讓泥土在這座充滿歷史與活力的眷村房舍中蔓生。 - 劉俞廷 出生於高雄,現就讀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所。創作關注敏銳內在與外在環境的交互影響,透過柔和筆觸與多變媒材,描繪模糊而真實的記憶場景,形塑自身的創作語彙。 作品介紹 以追溯地方記憶出發,將清水及自身故鄉皆有的濕地作為一個共通的主體,透過重構一個新景的方式,建立新的連結。 藉由墨與水的漫延呼應記憶的變化,也對應到自身與地方的關係,體察個人之生活經驗。 展期:114/7/29(二)-114/9/16(二) 9:30-17:30(周一休園) 地點:清水眷村文化園區西8號房舍

| | 主辦單位 安卓藝術

石晉華作品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石晉華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安卓藝術將於2025年8月,推出我們慶祝畫廊15週年的第二場展覽「石晉華」。作為畫廊追念藝術家石晉華於2024年夏天因為車禍意外往生的一次特別展出,本展匯聚了安卓成立以來在不同時期推薦的石晉華作品,包含其最為人知的「走筆」系列與《走鉛筆的人》,兼容「行走」與「測量」概念的《今日藝術》、《一千日》和《胰島日月記——2019年10月》以及為數不多卻是藝術家後期最為享受繪畫樂趣的「油畫」系列。展出的多件《走筆》於私人收藏十多年來未曾曝光,是本次也獲得藏家支持下難得借出亮相。展覽定於2025年8月16日至9月20日之間舉行,並於8月16日下午2:30邀請長年與藝術家合作的策展人陳宏星老師與收藏家陳泊文醫師進行座談,分享他們心中的石晉華。開幕茶會接續於當日下午四點半舉行,我們誠摯請您的蒞臨。 自從17歲診斷出幼年型糖尿病後,驗血、記錄、注射胰島素就成為石晉華生命中每日進行的日常。而他在系統學習觀念藝術後,「測量」這個原本只為保證生命而被迫進行的行為,卻轉而成為他賦予自己生命意義與價值的機會。藝術家將其轉化為藝術創作的「形式」,藉以表達其嚴肅、沉重,或幽默、抒情的「內容」。在《胰島日月記》中,石晉華以一個月的時間,連續每日將自己所需的胰島素劑量用注射器打出,混合鉛筆的筆觸在水彩紙上留下充滿韻律節奏的線條和其模糊的暈染。這31個團線的塗畫,串接起藝術家個人生存的藥物治療和藝術轉化下的切身體驗,表達其生命裡獨特的時間與藝術刻度。而十年前完成的《一千日》,則是石晉華將其佛教信仰與個人測量行為交融的代表。藝術家每日持唸「南無地藏王菩薩」一千遍,如此持續一千日,並在每日刺破手指驗血糖時將血滴留在宣紙上,在血點下方用鉛筆記錄當日持念佛號的次數,以三年多的時間完成這件經典的行為藝術。《一千日》中的每一個點都是藝術家匯聚精神,將內心專注於一件事物的具象化。對石晉華而言,這一千個點是點在心中的的同一處,是「一個菩提的心苗,永不放棄,直到圓滿」。石晉華將每日為延續生命而做的測量與記錄昇華為對內在精神的儀式性探索與呈現。

| | 主辦單位 安卓藝術

「從光裡經過」嚴友亨個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嚴友亨

安卓藝術很開心於 2025 年的仲夏,在畫廊衛星空間Project Room推出一位繪畫新秀嚴友亨的個展「從光裡經過」,展出藝術家近半年的最新創作。展覽的15件繪畫,關注影像過度曝光與失焦下的畫面表現,以畫筆留下這些不尋常的視覺效果,將我們日常熟悉的場景,透過影像與繪畫之間的轉譯詮釋出新的視角。目前仍就學於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碩士班的嚴友亨,畫裡散發出一股混合著靜謐、溫暖、幽微且懷舊的詩意,在視覺的閱讀與心靈的感受中令人著迷。展覽訂於8月 16 日至9月20日之間舉行,並於8月16日(週六)下午5點舉辦開幕茶會,我們誠摯歡迎您的蒞臨。 2001年出生的嚴友亨,是完全長成於21世紀數位科技和線上世界共構下的藝術家。這位年僅24歲的創作者,沒有選擇同儕愛好的虛擬世界和潮流藝術,反倒迷戀起20世紀傳統攝影與黑白電影中的類比語言,並從中汲取養分。這或許解釋了藝術家的畫作中所抒發的靜謐與懷舊氣質,也對應他在創作自述中所提:「最初使用底片相機意外的拍攝出一張隔著玻璃,顯現出有些曝光、失焦、朦朧的相片,從而開始思考這個意外所產生的意義。一般來說,過度曝光、失焦的相片,對攝影而言是常被視為失敗的照片,但我卻被這些不尋常的視覺效果所迷戀著。有別於過往的創作專注於表現觀看當下所感受到的情感,這個階段我開始思考要將這意外所產生的視覺效果呈現出來,讓畫面變得有些陌生,並散發更多的奇異感,將這些日常熟悉的場景透過繪畫詮釋出新的視角。」

| | 主辦單位 寬藝術空間

《無以名狀》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洪暐評、黃曉茹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本次展覽《無以名狀》,聚焦於兩位藝術家的創作實踐,他們分別以木材與陶瓷為載體,透過時間、痕跡與物質的轉化,描繪那些難以言喻的內在經驗。 藝術家洪暐評將情緒的殘留與釋放皆化為具象的雕塑。氣球成為情感的象徵——被不斷堆積、壓抑,最終爆裂與修補。透過木頭、樹脂、黃銅等異材質的搭配,表現時間與記憶的沉澱。讓記憶裡已消逝的人、事、物以不同的方式獲得新生。 藝術家黃曉茹以陶瓷為核心媒材,將自製的紙漿土作為創作起點。材料本身的可塑性與變異性,在高溫燒製的過程中展現出極大的偶然與未知,從材料出發,回應著世界的模糊性與情感的多層次。 不試圖提供明確的敘事,而是讓作品與觀者之間產生關係。那些無法直述的經驗,藉由形體、質地、痕跡與光影,被轉化為可以感知的存在。展覽不僅是觀看的場域,更是一場與自身內在相遇的旅程。或許,我們終究無法為某些情感命名,但正是這份曖昧與模糊,構成了生命最真實的質地。

| | 主辦單位 臺中市立圖書館清水分館

【中市圖清水分館】8月主題書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本活動無實體展演者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青少年情緒療癒之旅 主題書展 展期:114/8/1(五)-8/31(日) 地點:8/1~8/10清水分館臨時服務處、8/12~8/31清水分館1樓迴廊 內容簡介: 少年們!面對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挑戰需要勇氣與智慧,讓我們擁抱內在情緒們,一起勇敢面對人生中的迷惘與風暴,突破困境、自我成長。 本書展精選關於青少年自我認識、同理心、情緒療癒、理解與表達情緒、心理健康、正向心理等書籍。歡迎借閱! 推理成影-書本到影像的懸疑之旅主題書展 展期:114/8/12(二)-10/19(日) 地點:清水分館2樓推理文學區 內容簡介: 當我們提到推理文學,想到的只有紙本小說嗎? 除了文字的精密佈局、出版成冊,還有從書頁轉譯到螢幕上的影視作品,即推理文學改編影視,將書中內容具象化、與角色攜手並進,突破重圍。 本展精選館藏特色-「推理文學」改編影視相關書目及視聽資料。一起感受推理文學的雙重魅力。歡迎借閱!

| | 主辦單位 八巷咖啡藝術空間

【 墨染風華 】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王淑珍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給自己一個「回憶」 2018冬月淑珍于三義八股十三番與陳銘儀老師學習工筆畫。向來喜愛美學的我,曾學過素描、水彩、油畫、色鉛筆、手繪、繪旅⋯,就獨鍾愛工筆。在水墨中靜心~進入「心理時間」;進而在工筆畫中找到自己。是於耳順之年讓自己人生註記。

| | 主辦單位 臺中市立圖書館清水分館,臺中市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中市圖清水分館 x 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走進清水的記憶:地方文化主題書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本活動無實體展演者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走進清水的記憶:地方文化主題書展 展期:114/8/19(二)-9/30(二) 時間:週二至週六 9:30-17:00 地點: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 3號棟閱讀教室 (臺中市清水區鰲海路59號) 內容簡介:走進清水,一步步拾起土地的記憶,從廟口香火、農田四季,到巷弄裡的老照片,每一本書都是時光的信差,一起看見土地的記憶,細細品味屬於清水的記憶與溫度。歡迎館內閱覽。

| | 主辦單位 臺中市猿緣園藝術館

臺中市藝術亮點-當代名家書畫聯合展(上集)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劉其偉、李奇茂、王王孫、詹明涼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本次展覽網羅多位優秀書畫創作者,其中尤以劉其偉、李奇茂、王王孫與詹明涼等當代名家最具代表性,展現水墨藝術的豐富樣貌與文化深度。誠摯邀您蒞臨,共賞當代書畫名家與優秀創作者的墨韻風采!

| | 主辦單位 正太筆墨坊

臺中市藝術亮點-張語涵個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張語涵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這次舉辦的個人畫展主題為「回藝時光」,代表回首藝術之路,利用水彩畫筆觸展出藝術家一路以來的美術創作。透過這次展覽,再次感受創作帶來的快樂與感動,找回那份最純的初心。

目前在第3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