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辦單位 全安堂太陽餅博物館
臺中市藝術亮點-非洲先生&林怡君雙人創作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林怡君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一對異國夫婦在藝術中相遇,看見彼此靈魂的光,在支持中並肩前行,在時光裡築起一座愛的詩篇。 首次雙人展,以繪畫與黏土展出藝術創作,展現異國情調且色彩豐沛的情誼。
| | 主辦單位 全安堂太陽餅博物館
一對異國夫婦在藝術中相遇,看見彼此靈魂的光,在支持中並肩前行,在時光裡築起一座愛的詩篇。 首次雙人展,以繪畫與黏土展出藝術創作,展現異國情調且色彩豐沛的情誼。
| | 主辦單位 臺中市立圖書館清水分館
臺中市立圖書館清水分館與臺中市牛罵頭文化協進會合作,活動場域拉到清水鰲峰山上的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邀請在地講師-陳芊樺老師,以台語說故事-《被遺忘的大肚王》、《勇士爸爸去搶孤》等繪本故事讓小朋友與家長瞭解清水及臺灣傳統文化。並由牛罵頭文化協進會人員,帶領認識史前原住民與後來不同族群在清水地區的生活遺跡,進行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走讀導覽。 線上報名:https://reurl.cc/bWQ1Oy (若額滿,系統即關閉) 地點:臺中市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3號棟 閱讀體驗教室 地址:臺中市清水區鰲海路59號 主講:陳芊樺 老師、臺中市牛罵頭文化協進會 活動對象:幼兒園大班至國小六年級學童及家長 組數:12組家庭 (每組含1位兒童與1位家長) 需家長全程陪同參加
| | 主辦單位 和顏牙醫診所
花花世界沁人心,美好的事物總令人心曠神宜。藉著這次的畫作展出,透過作者水彩畫柔和的筆觸與細膩的色彩,喚起大家憶起往日那些美好的時光。
| | 主辦單位 雨果曐Gallery
凝視著古老布料上的紋樣時 不禁想到 究竟有多少數不盡的 不知姓名的工匠們 曾經為了這一區區一道花紋 傾注過多少心血啊 陷入沉思時 無名面孔匯成的人群 竟化作幻影 在眼前攢動 我想那時若能 融入這圓環中的一員 該多歡欣 想像著工匠們的穿成接力棒 【へのへのもへ字】化作其象徵的符號(紋樣) 試以每行三十三面 二行六十六三行九十九 三百六十五行盡頭 【へのへのもへ字】 排列的寸法 在型染的布料上 刻寫循環往復的紋樣 是為讓浸透其中的願念 永續不使斷絕 歸根究底 紋樣並非裝飾 而是向使用者傳達 言語無法乘載的密語 生命在循環往復間 方為永恆真義 將在台湾的雨果曐畫廊 【へのへのもへ字】 紋樣開展
| | 主辦單位 顏嘉志(攝影)
生物能量轉換過程,除生產者外有消費者(初級、次級、高級)清除者、分解者等等,"吃與被吃"的食性關係就是食物鏈,不同的生態體系有不同的食物鏈,很多食物鏈構成食物網,食物網愈複雜代表自然生態結構愈穩定平衡,如果其中一條被破壞就有解體的可能,無法自行回復,甚至於滅絕;任何一種生物的增加或減少,都會影響其他生物的生存,例如蜜蜂減少了,靠其傳粉的植物結果率必相對減少,影響靠它為食的生物生存機會,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人類的糧食作物高達1/3以上的種類需要蜜蜂授粉;同時吃與被吃間維持了物種間數量的自然平衡,生物間彼此息息相關,因而自然環境、生態保育顯得極為重要。 透過鏡頭捕捉生態之美,從不同的角度展現生物之美,雖然有些畫面是吃與被吃、醜陋或看起來不起眼,但都是自然界的現象,誠如星雲大師說:「要珍惜、尊重周遭的一切,不論善惡美醜都有存在的價值」,也如波納所說:「如實地表現主體生存意志與需求,那是種美」。 本次展覽總計展出作品45x60公分約90幅左右,以地理位置畫分從寒帶、溫帶、熱帶地區都有,北起東北扎龍、北海道台灣本島及離島、雲南、不丹、西藏阿里、肯亞,除本土外,國外拍攝主要以日本、肯亞自然生態保護區最多,種類涵蓋鳥類、昆蟲、其他動植物。 拍攝主題包含生活記實、養育下一代、食與被食、爭食、覓食、繁殖、溫情、護幼、羽化、互動、共生、群居…等等,拍攝時間大都在白天,部分在晚間完成,除了以記實攝影為主軸,輔以攝影美學的呈現,盡量讓畫面呈現出真、善、美。透過這藝術饗宴,也期盼能引起觀眾共鳴共識,愛護保育所有生物,促使自然生態系愈趨平衡,讓地球生機更蓬勃,更美好!
| | 主辦單位 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
在快速變動的全球藝術語境中,藝術早已超越審美,成為連結現實與想像、歷史與未來的語言。自2000年創立以來,「臺灣美術新貌獎」致力於發掘創作能量與實驗精神,自2016年起更取消媒材、尺幅與年齡限制,打造更自由的創作平台。 2025年展覽延續這項精神,鼓勵創作者以自由思維與跨域語彙,回應當代社會與文化議題。46件入選作品橫跨繪畫、裝置、聲響、空間、AI與新媒體,展現臺灣藝術家對記憶、性別、靈性、城市與身份認同的深刻探索。藝術家融合感官經驗與空間敘事,打破形式與語彙邊界,使藝術成為參與現實、理解自我與重構想像的方式,開啟藝術與世界對話的新可能。
| | 主辦單位 臺中縣牛馬頭畫會
台中縣牛馬頭畫會1978年由14位任教於清水、沙鹿、梧棲的美術老師,因藝術同好而結會於清水,並由時任清水高中校長曹緯初先生擔任會長,取清水舊地名「牛馬頭」為會名,以牛馬之精神,執美術教育之手,廣植藝術之芽於海線各地區,以創作、研究、展覽、傳承、教育、推廣、服務社區美術文化為宗旨。在歷屆理事長的努力下,至今已邁入第47年,這幾年都有年輕優秀的藝術家加入,形成老中青三代藝術家共同切磋畫藝。創作作品也由平面繪畫擴及至立體陶瓷雕塑漆藝類,會員創作風格、媒材多元更趨豐富。多元的藝術創作呈現牛馬頭全新的藝術風貌,透過油畫、水墨、膠彩跟陶瓷、雕塑與漆藝的藝術展現,傳達會員心中對生命的感知與對台灣大地風情的熱情。每年定期以藝術展覽作為地方文化藝術推廣的推手並邀請新北市現代藝術創作協會會員一起聯展交流切磋創新,提升畫會水平視野,與時俱進。
| | 主辦單位 沙鹿區德林宮
德林宮,除了每年辦理的名家揮毫送春聯活動,也結合教育界與文化界的力量,接續辦理全國性的書法和繪畫比賽,累積了極豐碩成果。 本次展覽書法部分,有國小中高年級組、國中組、高中組、大專社會組和特別為受刑人設立的勵志組,這些比賽得獎作品,內容精彩,各異其趣,相信能帶給觀者美好的視覺享受。 繪畫部分展出的是德林宮第13屆得福畫福德寫生比賽得獎優秀作品。本屆共吸引全國超過7百位學生參賽,分成幼兒園組、低中高年級組以及國中組。繪畫主題除了以德林宮土地公、土地婆及生肖龍年為主題外,還結合台中特色景點,每位參賽學生,都發揮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創作出屬於自己土地的故事,作品色彩繽紛,令人驚艷。此次書法與繪畫聯展,除了落實福德悲憫關懷,積極向善理念,也展現地方宗教文化與藝術之美。
| | 主辦單位 帝門藝術中心
吳瑪悧_《再書寫》 此次展覽的兩件創作,雖於不同時期的創作,卻也都與紙-書寫-文化-歷史-權威等議題的面向相關,也反映了吳瑪悧對於結構、解構的興趣。 「圖書館」一作,是把一些歷史裡具影響力的書,以碎紙機絞碎,再將這些裝進壓克力製作的書盒中,並貼上金色的原書名。這些在歷史裡發生影響的書有其一定的歷史價值,而在今天時空,有的内容、觀念也許不再符合當代所需,或立論已被否定,因此,絞碎就像打破原本的書寫結構,具有改寫的意味。 「文學的零點」作品,於1989 年於工作室發展出來,於1995年首次正式發表。該作品 1997年在威尼斯展出時,整件作品除了像是一座龐大的經典碎屑之山,現場還有幽幽的打字機聲響,猶如煉金術士隱身文字密林之中。 展期|2025.07.30-08.31
| | 主辦單位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游於藝」,寓意在藝術的世界中自由遨遊、恣意探索。 在創作旅程中不斷追尋內在真實與情感釋放的軌跡。 從鄉土情懷到自然風景,每一幅作品皆是一次心靈的流動與靈感的凝結。 本次畫展為柯淑媛的油畫首展, 希望透過這次展覽,引領觀者如同游魚般,自在穿梭於藝術的海洋, 在觀賞與感受之間,開啟對美的個人對話。 柯淑媛表示,非常感謝曾淑慧老師,在曾老師的引領下進入藝術的浩瀚海洋, 在探索與練習中學會與自我對話,也學會欣賞世界的細膩與深遠。 盼這場名為「游於藝」的展覽,能在觀者的心中激起些許漣漪,為生活添上一抹柔和的色彩。 誠摯邀請您一同踏入這場心靈與藝術的自由旅程,游於藝中,尋回感動
| | 主辦單位 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家的模樣」,不一定豪華,不一定整齊,但有熟悉的味道、聲音和光。 在清水眷村,也有那樣的家-- 《 日日清眷,有風的地方》,除以文字介紹清水眷村過去歷史外,也將清水過去居民的生活片段,以原眷戶保留至今的老照片,搭配眷村房舍格局圖、回憶小故事做展示,角落的一隅還撥放著日常生活的聲音,希望邀請觀展民眾走入空間喚起過去生活的聲音與記憶,另外展場也展出小飯盒、收音機、舊電話、老掛鐘等過去的老舊文物,讓人仿佛走進時光隧道,感受眷村的生命軌跡。 一旁的牆上也特別放置展覽明信片,邀請民眾、清水眷村原住戶或曾有過眷村生命經驗的朋友,寫下與「過去家」或「親近的人」的記憶,分享屬於自己生命中的家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媒材:舊文物、老照片、複合媒材 展覽時間:114年7月29日(二)至114年12月28日(日)上午9:30-下午5:30(每周一休園、若遇特定國定假日不開放) 展覽地點:清水眷村文化園區-西1號服務中心展示室
| | 主辦單位 苗栗縣立圖書館
繪本小行星:從閱讀出發、愛地球》嬰幼兒主題書展 活動地點:苗栗縣立圖書館 活動期間:114年8月1日~8月31日 為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苗栗縣立圖書館特別策劃一場結合閱讀、生活教育與環境關懷的嬰幼兒書展,陪伴孩子從閱讀出發,愛地球、愛生活。 主題導向書籍分類 我會說:語言啟蒙與溝通能力 我會做:生活自理與健康習慣 我會感受:認識情緒與同理關懷 我愛地球:環境保護與自然觀察 這些主題對應 SDGs 指標: 優質教育(SDG 4) 良好健康與福祉(SDG 3) 永續城市與社區(SDG 11) 氣候行動(SDG 13) 親子共讀是打開家庭情感連結與永續教育的起點。從圖像、聲音到翻頁互動,引導孩子培養語言能力,也種下關心世界的種子。邀請您,在親子共讀的陪伴中,讓每一本繪本成為孩子走向永續未來的起點。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在《青天白日滿地「虹」園》中,積吶虹光(Gina Hong Guang)以層層疊染的綠意之虹,構築出心靈與自然交融的彩虹園地。畫面如晨霧般清新,象徵和平、希望與重生,邀請觀者走入如詩般寧靜之宇宙,找回屬於自己心中的那片永恆之虹光。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畫家王鶯桂《山海花韻-台灣生態禮讚創作》個展,透過多媒材與水墨技法的交融,凝視台灣山海之美與花間情韻。作品色彩斑斕、筆觸靈動,細膩描繪生活中的雅趣與凝觀。藝術家以畫筆寄託對生態永續與生活哲思的關懷,引領觀者感受自然與藝術交織的生命樂章。
| | 主辦單位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中興分館
熱門書展/圖書館一樓門廳、三樓書庫 本展每月規劃精選主題圖書展出 新進童書展/圖書館兒童室 展出每月進館優良童書 歡迎到館閱覽,一起享受閱讀的樂趣!
| | 主辦單位 社團法人台灣客家總商會
由臺灣客家總商會與湖北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共同主辦,苗栗縣書法學會與臺灣客家總商會苗栗分會共同承辦,邀集苗栗縣內46位書法社團名家、10位外縣市與50位湖北書法名家,共展出106件墨寶,筆韻交融、風格多元!歡迎民眾前來欣賞,沉浸於書藝魅力。 開幕式:114年8月1日(五)11:00/山月軒
| | 主辦單位 苗栗縣政府
苗栗縣中港溪美術研究會自民國83年成立以來,每年皆固定辦理聯展、寫生活動及藝術參訪,也留存了地方風土交織在地人情的人文風景。此次會員聯展作品亦非常多元,類別含水墨、油畫、壓克力、水彩、粉彩等媒材,主題包括各地人文風情及個人獨特創作,風格有具象、意象、抽象等,共展出超過60幅作品。每幅作品皆獨特精采,呈現傳統與現代兼容並蓄及苗栗特有的真善美客家多元文化,是一場豐富的藝術饗宴。
| | 主辦單位 苗栗縣政府
苗栗縣西畫學會創立於民國71年,由50位熱愛繪畫的在地人士組成,是縣內唯一專注西畫的藝術團體。歷經多位理事長推動,學會持續耕耘發展,致力以藝術啟迪人心、美化生活,並積極與其他藝術團體交流,豐富在地藝文風貌。本次聯展展出會員以人物、風景、靜物為主題的多樣創作,體現藝術家們在客家庄生活中累積的情感與靈感。誠摯邀請民眾參觀,一同感受藝術與客家文化交織的魅力。
| | 主辦單位 苗栗縣政府
2025灣國際木雕競賽分為「工藝木雕類組」與「當代木雕類組」兩大類,初審階段評審結果出爐:工藝木雕類組計21件作品入選;當代木雕類組計24件作品入選,合計45件作品入選。本次參賽作品數量雖略少,但卻有許多新手加入,其中多數為木雕研習營學員,而參賽國家也在疫情之後逐漸增加,呈現多元角度的木材質雕刻創作特色,內容形式從抽象到具象人物,表達出時代的精神與造型的美感線條。而今年參與的薪傳營木雕新生代有18位學員參賽,研習營見證了無數年輕創作者,從最初的摸索與練習,到日漸磨出個人風格的歷程。近20年來,已為台灣孕育出數以百計的木雕藝術創作與工藝傳承人才。
| | 主辦單位 財團法人為恭紀念醫院信義院區
改變,是天父給的一個禮物。有時生命想轉彎,並不見得靠意志力就能成功的。每天不同情緒的起伏,或表面上看起來不如意的狀況,這未必是壞事,在天父手中,一切都能翻轉為好事與祝福。這是蘊釀未來力量的養分。態度會決定這好的能力何時出現,會決定好的事情何時出現。所以,期待吧~因為,跟著天父走,最終的結果,都會是好的。
| | 主辦單位 苗栗縣竹南鎮公所,苗栗縣竹南鎮民代表會
| | 主辦單位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主辦單位指出,多位亮眼創作者作品將於本次展覽奪目呈現。例如來自台灣的許凱泓以Windows小畫家創作,筆下描繪各種生物充滿想像;力政文則以自創文字和符號建構獨特世界,挑戰文字結構的可能性。來自日本的後藤拓也,在庇護工場工作之餘持續蓋紙屋,其作品更獲得2024年日本東北障礙藝術展「總理大臣獎」肯定。年僅17歲的伊波優姬菜以無師自通的細膩畫風震撼人心,其創作《花人》亦於本展展出。 本次《無限》展,象徵突破框架的創作力量與心靈的自由,是一段跨越疆界、連結世界的藝術旅程,誠摯邀請社會大眾共同見證創作的純粹、理解差異的美好,並在「無限」之中,看見藝術的真實價值與未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