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場次資訊:
- 單場次演出時間 2025/08/16 14:00:00
- 單場次演出結束時間 2025/08/31 14:00:00
- 地址 100 臺北市中正區中正區南昌路一段1號
- 場地名稱 臺博館南門館小白宮
- 是否售票 Y
- 票價 全票:20元|半票:10元
演出單位: 國立臺灣博物館
【一起救地球 危機就是轉機】
你是否曾經在日常生活中選購海鮮時猶豫?是否在街頭巷尾遇見可愛的貓狗而停下腳步?你知道嗎,從餐桌到街角,這些看似平凡的選擇與互動,其實正牽動著海洋永續與城市生態的未來。
本系列講座將從我們每日的飲食選擇談起,帶領大家了解如何透過永續海鮮選擇為海洋保育盡一份心力;接著深入探索海洋中令人震驚的「微塑膠危機」,思考人類活動對海洋生態系統的衝擊。
除了海洋議題,也將目光轉向與我們生活更貼近的城市動物,從浪浪與寵物之間的模糊界線,揭開都市貓狗的雙重身分與照護迷思;最後是希望邀請大眾一同關心臺灣常見的野生動物路殺事件,思考當人類道路與動物棲地相遇時,我們能做出哪些改變。
四場講座,串起餐桌、海洋、生態與人類的關係,讓我們一起用新的視角看待人與動物的共存之道。從理解開始,實踐永續的生活選擇。
永續海鮮消費:從餐桌開始的海洋保育
️日期|8 月 16 日(六) 時間|14:00–16:00 地點|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館小白宮 (臺北市中正區南昌路一段1號) ✨費用|講座免費,需購票入館(全票:20元|半票:10元) 講師|邵廣昭 教授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 榮譽講座教授 ️報名|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508080959087370873920
說明| 海鮮這麼好吃,卻也可能是造成海洋壓力的來源? 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飲食,竟與海洋的永續息息相關。本場講座將帶大家了解過度捕撈問題、認識永續漁業產品的挑選方式與相關認證標章。 當吃魚成為保育的契機──邀請你一起思考如何用筷子減少海洋碳足跡,以實際行動守護海洋,減輕海洋生態的負擔。
海洋危機:微塑膠的挑戰
️日期|8 月 31 日(日) 時間|14:00–16:00 地點|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館小白宮 (臺北市中正區南昌路一段1號) ✨費用|講座免費,需購票入館(全票:20元|半票:10元) 講師|許瑞峯 副教授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 ️報名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508080959087370873920
寧說明| 塑膠不見了,卻從未真正消失。 每年有數百萬噸塑膠廢棄物流入海洋,最終轉化為肉眼難見的微塑膠微粒,深藏在海水與生物體內。本場講座將深入探討這些塑膠如何累積、擴散,進而影響從浮游生物到頂級掠食者的生存,也可能改變整體食物鏈與人類健康。 在危機中看見問題,也找出行動的可能。
都市萌寵還是野地獵手?犬貓的雙面身分
️日期|9 月 6 日(六) 時間|14:00–16:00 地點|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館小白宮 (臺北市中正區南昌路一段1號) ✨費用|講座免費,需購票入館(全票:20元|半票:10元) 講師|顏士清 助理教授|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報名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508080959087370873920
說明| 毛茸茸的毛孩子是經歷一天工作後的慰藉,帶給我們歡樂與動力,我們愛牠,但牠卻可能傷害其他生命? 貓狗是人類親密的動物夥伴,但當牠們離開家園進入街頭或野外,也可能轉變為影響生態環境的獵手。本場講座將帶大家重新審視犬貓在城市與野外的雙重角色,並思考該如何在保護動物福利與維護生態平衡之間,找到更合適的做法。 看見牠們的可愛,也理解牠們的影響,是共處的第一步。
️ 這條路,動物走不了?—台灣路殺問題大揭密
️日期|9 月 27 日(六) 時間|14:00–16:00 地點|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館小白宮 (臺北市中正區南昌路一段1號) ✨費用|講座免費,需購票入館(全票:20元|半票:10元) 講師|林德恩 副研究員 /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台灣動物路死觀察網(路殺社)創辦人 ️報名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508080959087370873920
說明| 人類鋪出的路,是否也為動物保留了生路? 台灣每年都有大量野生動物因道路穿越而喪命的「路殺」事件,已成為生態保育中不可忽視的議題。本講座將介紹路殺的現況與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並分享減少路殺的實際對策,以及公民科學在資料蒐集中的重要角色。 從理解現況開始,一起思考如何讓這條路,不只人能走,動物也能安心前行。